2013物理师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20
2013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是一种电磁波B. 光只能在真空中传播C. 光速在所有介质中都是相同的D. 光无法发生反射和折射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电磁波的应用?A. 无线电广播B. 微波炉加热食物C. 光纤通信D. 声波定位答案:D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是:A. 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微观过程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宏观过程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绝缘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答案:C6.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的关系是:A. I = V/RB. I = V * RC. I = R/VD. I = V - R答案:A7.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C. 原子核的密度很大D. 原子核的电荷量等于电子的电荷量答案:D8.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A. 万有引力B. 电磁力C. 强力D. 摩擦力答案:D9. 根据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 时间膨胀B. 长度收缩C. 质量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超导体?A. 汞B. 铝C. 铅D. 铌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答案:299,792,4582.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力F与它们电荷量q1和q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公式为F = ______。
答案:k * (q1 * q2) / r^2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被称为______。
2013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的装置中,F、F’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若保证途中的烛像与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找像,则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
A.倒立等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由题物距u>2f,当移动光屏满足f<v<2f时,将在屏幕上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闭合电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答案】C【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电池内阻和定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3.卢瑟福用42He粒子撞击氮原子核147N生成两种粒子,其中一种为178O,则另一种粒子为()。
A.电子B.中子C.质子D.氘核【答案】C【解析】生成粒子的质子数为2+7-8=1,质量数为4+14-17=1,即是质子。
4.下图为一种静电除尘原理示意图,带电尘埃在电极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已达到除尘目的,下列与该种除尘机原理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B.带电尘埃在运动中所受电场力不变C.电场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D.电场力对带电尘埃做正功【答案】D【解析】根据静电除尘机理,由于集电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而尘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尘埃带负电,A项错误;由于集电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项错误;电场强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带电尘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F=qE是变化的,B项错误;尘埃受指向集尘极的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所以电场力做正功,D 项正确。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物理真题2013年上半年(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40.00)1.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
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______。
A.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C.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分数:5.00)A.B.C. √D.解析:[解析] p外-pgh=p内,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h小,温度降低,选项C正确。
2.如图为一种静电除尘机的除尘原理示意图。
带电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
下列与该种除尘机原理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到达集尘机的尘埃带正电B.带电尘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不变C.电场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机D.电场力对带电尘埃做正功(分数:5.00)A.B.C.D. √解析:[解析] 从静电除尘机理出发即可解题。
由于集尘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
而尘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尘埃带负电,A错。
由于集尘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有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错。
且电场强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带电尘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F=qE 是变化的,B错。
尘埃受指向集尘极的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所以电场力做正功,D正确。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块A、B、C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物块B放置在物块A上,物块A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与物块C连接,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重力为g)______。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C.桌面与A之间,B与A之间,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它们的合力为m0gD.桌面与A之间,B与A之间,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它们的合力为m0g(分数:5.00)A. √B.C.D.解析:[解析] 对B分析,因B受重力、支持力;因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B不会受到A对B的摩擦力,故AB间没有摩擦力;故BCD均错误;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C的拉力、重力、支持力,要使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应受到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与绳子的拉力相同;对C分析,可知C受重力与绳子的拉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绳子的拉力为m0g;由此可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m0g;故A正确;4.下列反应方程式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______。
以下答案均为网友提供,仅作参考。
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总分:1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20 分)9.【参考解析】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50 分)10.【参考解析】(20 分)(1)小华同学列出的公式-20=12t-0.5*6*t*t 中,位移-20 取值错误,可能把斜面的高度当做沿斜面上的位移。
同时时间t 应该分部求解,即为沿斜面向上时间t1 和沿斜面向下时间t2。
(10 分)(2)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该题的求解方法理解,明白解题思路。
老师:我们要求物体最后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不是需要分部求解啊,即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至停止的时间t1,和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到底端的时间t2,我们要求的t= t1+ t2,对不对?学生:对老师:很好,我们先求t1,t1 怎么求解?学生: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用公式:0=V0-at1,求出t1=2s老师:很好,我们求出t1 等于2 s 但是大家有没有检验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2 s 时,物体会不会超过斜面顶端呢? 所以我们需要检验一下,根据公式0-V0*V0=2as ,得出s=12m<24m,判断t1=2 s 没问题。
接下来t2 怎么求解呢?是问题的关键了。
学生:需要受力分析,将加速度进行分解,求出摩擦力的加速度。
老师:非常好!我们知道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6 m/s2,它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分量a1 加上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分量a2 之和,我们知道a1=g*sin30°=5m/s2,即a2=a-a1=1 m/s2。
对吧?学生:对老师:那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时,所受的合加速度怎么求呢?学生:等于a1-a2=4 m/s2老师:非常好,接下来t2 怎么求啊?学生:S=0+0.5at22,得出t2=s老师:很好,我们的答案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t=t1+t2=2+s(10 分)11.【参考解析】(30 分)(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理念。
有关模体的历年真题(2014.6)模体是由下述哪一替代材料构成的模型 ( D )A、软组织B、水C、聚苯乙烯D、人体组织E、脂肪(2014.80)在水替代材料中测量剂量时,与水体模相比较,对吸收剂量测量的精度不应超过如下哪一水平,否则应改用较好的材料( B )A、0.5%B、1.0%C、1.5%D、2.0%E、2.5%(2012.65)水的质量密度为1.00,电子密度为3.34,有效原子序数为7.42,最适合替代的组织是( C )A、骨B、肺C、肌肉D、脂肪E、脑解析:根据知识点解析中ICRU 44号报告中的定义,结合图表给出的肌肉的质量密度1.04,电子密度为3.44,有效原子序数为7.64 。
(2012.67)对中、高能X(γ)射线,康普顿散射为主要相互作用形式。
模体的质量密度、厚度、原子序数之和及原子量之和,分别用ρ,T,Z,A表示。
模体的等效性是指( E )A、ρ相同B、Z相同C、A相同D、T×ρ×(Z/A)相同E、ρ×(Z/A)相同解析:电子密度,考的是电子密度与质量密度换算的计算方法。
(2012.98多选题)对于光子束,组织等效或水等效要求匹配的三个参数是A、质能吸收系数B、线性阻止本领C、线性散射本领D、质量阻止本领(原题为“质量组织本领”,估计为打印错误)E、质量散射本领(2010.23)关于组织替代材料的论述中,更为准确的描述是:与被替代的人体组织具有近似相同的 ( A )A、射线吸收和散射特性B、质量密度C、电子密度D、总线性衰减系数E、总质量衰减系数(2010.72)对于X(γ)射线,组织替代材料必须与组织具有相同的 ( C )A、反射系数B、吸收系数C、总线性衰减系数D、碰撞系数E、弹性系数有关放射源定义的历年真题(2013.26)在X(γ)射线射野剂量学中,放射源(s)一般是指放射源哪一平面中心 ( A )A、前表面B、中心表面C、后表面D、横截面E、矢状面有关平方反比定律的历年真题(2010.139)下列介质中,光子线的传播遵守平方反比定律的是( C )A、水B、有机玻璃C、空气B、固体水E、人体体模有关表面剂量的历年真题(2012.8)远距离放射治疗中,对表面剂量几乎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E )A、准直器的散射线B、均整块的散射线C、模体的反向散射线D、光子与射野挡块所产生的散射电子E、治疗机房的墙壁所产生的散射线(2011.54)光子线的表面剂量大小受能量和射野大小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能量越高,射野越小,表面剂量越高B、能量越高,射野越大,表面剂量越高C、能量越低,射野越小,表面剂量越高D、能量越低,射野越大,表面剂量越高E、能量影响相对较小,射野大小对表面剂量影响很大有关外照射光子源设备的历年真题(2010.143)实现光子线外照射的治疗机器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A? )A、同位素、X射线机和直线加速器(这是原版真题,现在好多版本中同位素后的顿号掉了)B、60Co治疗机、直线加速器和模拟机C、同位素治疗机、X射线机和直线加速器D、60Co治疗机、X射线机和模拟机E、同位素的后装治疗机、X射线机和直线加速器解析:其实此条题目有点不严谨,所以我们只能用排除法选最佳答案。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真题2013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40.00)1.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的装置中,F、F"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若保证途中的烛像与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找像,则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______。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A.B. √C.D.解析:由题物距u>2f,当移动光屏满足f<v<2f时,将在屏幕上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闭合电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______。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
电压表示数变小A.B.C. √D.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电池内阻和定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3.卢瑟福用He粒子撞击氮原子核生成两种粒子,其中一种为______。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氘核A.B.C. √D.解析:生成粒子的质子数为2+7-8=1,质量数为4+14-17=1,即是质子。
4.下图为一种静电除尘原理示意图,带电尘埃在电极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已达到除尘目的,下列与该种除尘机原理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B.带电尘埃在运动中所受电场力不变C.电场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D.电场力对带电尘埃做正功A.B.C.D. √解析:从静电除尘机理出发即可解题。
由于集电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
而尘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尘埃带负电,A错。
由于集电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错。
且电场强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带电尘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F=qE是变化的,B错。
2013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7 m/sD. 3×10^6 k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其公式表示为()。
A. F=maB. F=mvC. F=m/aD. F=a/m答案:A3.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时间成正比,其公式为()。
A. Q=I^2RtB. Q=IR^2tC. Q=I^2tRD. Q=It^2R答案:A4. 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其关系式为()。
A. λf=cB. λf=1/cC. λf=c^2D. λf=1答案:A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其表述为()。
A. ΔE=0B. ΔE=QC. ΔE=WD. ΔE=Q+W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
A. 电流的磁效应B. 磁场的电效应C. 电场的磁效应D. 磁场的热效应答案:B7.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之和,其公式表示为()。
A. ΔU=Q-WB. ΔU=Q+WC. ΔU=-Q-WD. ΔU=-Q+W答案:B8. 光的折射定律描述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其公式为()。
A. n1sinθ1 = n2sinθ2B. n1cosθ1 = n2cosθ2C. n1tanθ1 = n2tanθ2D. n1θ1 = n2θ2答案:A9.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
A. 质量B. 电荷C. 核力D. 元素种类答案:D10.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公式为()。
物 理 试 题一㊁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㊃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44(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2.如图所示, 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㊁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速度比B的大(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悬挂A㊁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3.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A) (B) (C) (D)4.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M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R M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A)R M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B)R M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C)R M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D)R M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5.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A)30%(B)50%(C)70%(D)90%二㊁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㊁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C)检验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D)将检验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7.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㊁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㊁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则(A)B的加速度比A的大(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D)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大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向下滑动P(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C)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D)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 ,AB =a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A)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W -12μmga (B)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 -32μmga (C)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μmga (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三㊁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㊁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 和电压U 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 和电流I ,利用P =UI 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 3.0V 1.8W”,电源为12V 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题10-1图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题10-1图)(题10-2图)(2)现有10Ω㊁20Ω和50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 1应选 ▲ 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 ▲ 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 ㊁U 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题10-2图所示.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11.(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 ,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 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 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 时,M 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 =1.98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 =6.5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 ▲ m /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 ,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 1和H 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 1和T 2.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Δ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12.【选做题】本题包括A ㊁B ㊁C 三小题,请㊃选定其中两小题∙∙∙∙∙∙∙,并㊃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 ㊁B 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分)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㊁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 →B 和C →D 为等温过程,B →C 和D →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 卡诺循环”.(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B)B →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C →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D →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 ▲ (选填 A →B ”㊁ B →C ”㊁ C →D ”或 D →A ”).若气体在A →B 过程中吸收63kJ 的热量,在C →D 过程中放出38k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 ▲ kJ .(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mol,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0L,在B 状态时压强为A 状态时的23.求气体在B 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mol -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选修3-4](12分)(题12B-1图)(1)如题12B-1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Hz .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 .(A)1Hz (B)3Hz (C)4Hz (D)5Hz (题12B-2图)(2)如题12B-2图所示,两艘飞船A㊁B 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 (v 接近光速c ).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 ,则A 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 ▲ (选填 大于”㊁ 等于”或 小于”)L.当B 向A 发出一光信号,A 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 ▲ .(题12B-3图)(3)题12B-3图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 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 ⊥BC.光线垂直AB 射入,分别在CD 和EA 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 射出.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C.[选修3-5](12分)(1)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 ▲ 也相等.(A)速度(B)动能(C)动量(D)总能量(2)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 +)的能级图如题12C -1图所示.电子处在n =3轨道上比处在n =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 ▲ (选填 近”或 远”).当大量He +处在n =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 ▲ 条.(3)如题12C-2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80kg 和100kg,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1m /s .A 将B 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 的速度变为0.2m /s,求此时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题12C-2图)四㊁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㊁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线圈abcd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已知线圈的匝数N =100,边长ab =1.0m㊁bc =0.5m,电阻r =2Ω.磁感应强度B 在0~1s 内从零均匀变化到0.2T .在1~5s 内从0.2T 均匀变化到-0.2T,取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求:(1)0.5s 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和感应电流的方向;(2)在1~5s 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 ;(3)在0~5s 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14.(16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 1=0.5kg,m 2=0.1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 =0.1m,取g =10m /s 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002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15.(16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电场和磁场来实现对带电粒子运动的控制.如题15-1图所示的xOy 平面处于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作周期性变化的图象如题15-2图所示.x 轴正方向为E 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B 的正方向.在坐标原点O 有一粒子P,其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 和+q.不计重力.在t =τ2时刻释放P,它恰能沿一定轨道做往复运动.(1)求P 在磁场中运动时速度的大小v 0;(2)求B 0应满足的关系;(3)在t 0(0<t 0<τ2)时刻释放P,求P 速度为零时的坐标. (题15-1图) (题15-2图)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㊁单项选择题1.C 2.D 3.B 4.C 5.A 二㊁多项选择题 6.ABD 7.CD 8.BC 9.BC 三㊁简答题10.(1)(见右图)(2)10(3)电池(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度不恰当.11.(1)BD (2)9.4(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4)由H 1=12g (T 1n -Δt )2和H 2=12g (T 2n -Δt )2可得g =2n 2(H 1-H 2)2(T 1-T 2)2,因此可以消去Δt 的影响.12A .(1)C (2)B →C 25(3)等温过程p A V A =p B V B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 =γN A V B .解得 n =γN A p B p A V A ,代入数据得 n =4×1025m -312B .(1)A (2)大于 c (或光速)(3)由题意知,入射角α=22.5°则折射率最小值 n =1sin22.5°12C .(1)C (2)近 6(3)根据动量守恒 (m A +m B )v 0=m A v A +m B v B 解得 v B =0.02m /s, 离开空间站方向四㊁计算题13.(1)感应电动势 E 1=N ΔΦ1Δt 1 磁通量的变化 ΔΦ1=ΔB 1S 解得 E 1=N ΔB 1S Δt 1 代入数据得 E 1=10V 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 →d →c →b →a (2)同理可得 E 2=N ΔB 2S Δt 2 感应电流 I 2=E 2r 电量 q =I 2Δt 2解得 q =N ΔB 2S r 代入数据得 q =10C (3)0~1s 内的焦耳热 Q 1=I 21r Δt 1 且 I 1=E 1r 1~5s 内的焦耳热 Q 2=I 22r Δt 2由Q =Q 1+Q 2,代入数据得 Q =100J 14.(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 f 1=μm 1g 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 f 2=μ(m 1+m 2)g f =f 1+f 2 解得 f =μ(2m 1+m 2)g (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 1,纸板的加速度为a 2,则f 1=m 1a 1 F -f 1-f 2=m 2a 2 发生相对运动 a 2>a 1 解得 F >2μ(m 1+m 2)g (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 x 1=12a 1t 21 纸板运动的距离 d +x 1=12a 2t 21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x 2=12a 3t 22 l =x 1+x 2由题意知 a 1=a 3,a 1t 1=a 3t 2 解得 F =2μ[m 1+(1+d l )m 2]g 代入数据得 F =22.4N 15.(1)τ2~τ作匀加速直线运动,τ~2τ作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 F =qE 0 加速度 a =F m 速度 v 0=at ,且t =τ2解得 v 0=qE 0τ2m (2)只有当t =2τ时,P 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结束并开始沿x 轴负方向运动,才能沿一定轨道作往复运动,如图所示.设P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n -12)T =τ,(n =1,2,3 ) 匀速圆周运动 qvB 0=m v 2r ,T =2πr v 解得 B 0=(2n -1)πm qτ,(n =1,2,3 )(3)在t 0时刻释放,P 在电场中加速时间为τ-t 0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 v 1=qE 0(τ-t 0)m 圆周运动的半径 r 1=mv 1qB0解得 r 1=E 0(τ-t 0)B 0又经(τ-t 0)时间P 减速为零后向右加速时间为t 0P 再进入磁场 v 2=qE 0t 0m 圆周运动的半径 r 2=mv 2qB 0解得 r 2=E 0t 0B 0 综上分析,速度为零时横坐标x =0相应的纵坐标为y =2[kr 1-(k -1)r 2]2k (r 1-r 2{),(k =1,2,3 )解得 y =2E 0[k (τ-2t 0)+t 0]B 02kE 0(τ-2t 0)B ìîíïïïï,(k =1,2,3 )。
1.测量电离室输出信号的方式包括A电压、电流、输出电荷量B电压、电阻,输出电荷量C电压、电容、输出电荷量D电阻、电流、输出电荷量E电阻、电容、输出电荷量2.在照射野中加上楔形板以后,受其影响最大的剂量参数是A反散射因子B百分深度剂量C组织空气比D组织最大剂量比E输出剂量率3.屏蔽辐射检测应包括A治疗机头的漏射线检测B准直器的漏射线检测C治疗室外X射线漏射检测D治疗室外中子漏射检测E治疗室外电子漏射检测4.医用加速器每年监测楔形板附件穿透系数(楔形因子)稳定性好于A1.0%B1.5%CD2.5%E3.0%5.计划设计与执行的体模阶段,不包括A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B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重要器官间的相互关系C医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针DE 勾画靶区与危机器官6.近距离照射放射源强度校准最好使用A指型电离室B半导体探测器C井行电离室D闪烁计数器E正比计数器7.新一代Leksell伽马刀所用的钴源数量A1个B30个C128个D201个E256个一个10X10cm的X线照射野,SSD=100,治疗深度处(8cm)PDD为74%,dmax处校验后剂量率为1cGy=1MU,处方剂量为150cGy,如果在射野中插入一块楔形板,其楔形因子Fw=0.70,则此射野的MU设置应为A142B159C200D220E2909.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在经过散射箔、空气等介质后,其能谱变化规律应为、A先变窄,后变宽B先变宽,后变窄C不变D逐渐变宽E逐渐变窄10.调强放射治疗中,M L C正确的选择是11.医用加速器机械误差每日监测要求灯光野或光距尺的误差不超过A1m mB2mmC3mmD4mmE5mm12.1.25cm的钴-60半价层穿过3.75cm的铅块,可挡去原射线强度的百分数是A97.5%B87.5%C77.5%D67.5%E57.5%13.有关组织补偿物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是A 组织补偿物的材料可以是铜、铝等金属B 对高能X线,一般应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皮肤表面C 对高能X线,为了用于修正剂量建成的目的,不可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D 对低能X线,通常不可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上E 对低能X线,通常可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上14.医用加速器每月X射线的PDD,TPR稳定性不超过15.剂量建成区一般位于A 初级电子最大射程B 次级电子最大射程C 皮肤下2c mD X(r)射线的射程E 皮肤下0.5cm16.水中吸收剂量可由公式Dw(z)=Mq*Wd.air*Sw.air*Pwall*Pce计算,关于各个参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Mq:经过大气温度、气压等的仪器读数B、Nd.air:电离室水中吸收剂量C、Sw.air:水/空气组织本领比D、Pwall:室壁修正因子E、Pce:中心电极修正因子17.用伽马刀或者X刀治疗AVM病灶,最佳的精确定位方式是A、CTB、MRIC、DSRD、CT与DSA图像的关联映射E、CT与MRI的图像融合18.不能减少靶区运动对治疗的影响的是A、深吸气屏气B、治疗跟踪(Tracking)C、治疗开始前矫正体位D、主动呼吸控制(Elekta ABC)E、呼吸门控(Varian RPM系统)19.用电离室测量高能X线剂量是,有效测量点位于A、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5r处B、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55r处C、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6r处、D、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65r处E、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7r处20.在吸收剂量的绝对刻度中,哪一物理量表示对电离室材料完全空气等效修正AKmBKattCNxDNkENd2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DRR影像质量的优劣主要受到CT扫描空间分辨率的限制B、CT机中像素单元大小取决于CT机的探头数目、探头体积和扫描视野(FOV)的大小C、在CT机探头数目和探头体积固定的情况下,FOV越大,像素单元越大D、为保证高质量的DRR重建,需要薄层扫描E、在CT机探头数目、探头体积固定的情况下,FOV越小,空间分辨率越低,所以CT模拟机应该选择FOV大的扫描机22.X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的准直器等中心精度应小于A0.1mmB0.5mmC1.0mmD1.5mmE2.0mm23.用于描述但能电离射线束物理量不包括A比释动能B粒子注量C能量注量D粒子注量率E能量注量率24.最易受外部因素影像的个人计量仪是A光释光系统B电离室C热释光剂量计D个人剂量计E胶片剂量计25.关于辐射照射的随机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概率与剂量大小有关,但严重程度与之无关B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C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D发生概率与剂量大小无关,但严重程度与之有关E多发生在低剂量水平26.在X(r)射线射野剂量学中,放射源(s)一般指放射源哪一平面中心A前表面B中心表面C后表面D横截面E矢状面27.不属于剂量计算算法的是解析法B矩阵法C半经验公式D互信息配准法E3-D积分法28.属于X(r)线的全身照射适应症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菌样霉菌病C非霍奇金病DKaposi肉瘤E中流砥柱远处转移29.双电压法用来修正电离室的A方向效应B饱和效应C杆效应D符合效应E极化效应30.当垫子直线加速器能量超过6MV,加速管太长不能直立安装时,需要使用放大线圈B四方环流器C均整滤过器D垫子散射箔E偏转磁铁31.SRS并发症无关因素是A靶体积B靶剂量C靶内剂量不均匀D危及器官及组织E靶区剂量率32.头部r刀最小射程在焦点平面直径4mm,用0.6cc电离室测量此射野,输出剂量所得结果是A与实际值相同B比实际值大C数据重复性差D数据重复性小,可以采用E数据与实际值相差较大,不能使用33.影响准直器散射因子Sc主要因素是ACD射野挡块E补偿器34.在MV能量区,能量越高,射野影像系统获得的射野图像A越清晰B质量越高C不受影响D对比度越低E对比度越高35.光致电离辐射类型不包括A特征X射线B轫致辐射C中子束Dr射线E湮没量子36.光电效应中,光电子动能等于A零B电子结合能C入射光子能量D入射光子能量加上电子结合能E入射光子能量减去电子结合能37.12MeV的Rp是A2.9cmB4.0cmC4.8cmD6.0cmE7.5cm38.串行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A与受照最大剂量关联性较强,与受照体积关联性较弱B与受照最大剂量关联性较强,与受照体积关联性较强C与受照最大剂量关联性较弱,与受照体积关联性较弱D与受照最大剂量关联性较弱,与受照体积关联性较强E与受照最大剂量和受照体积关联性不大39.外照射放射治疗用同位素的重要特性是A放射性比活度较高,r射线能量较高B放射性比火毒较低,半衰期较长C空气比释动能吕交大,半衰期较短D空气比释动能率较小,r射线能量较高E半衰期较长,r射线能量较低40.作为作为三级准直器安装的MLC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了治疗净空间B不能单独使用原有的一、二级准直器进行治疗C叶片长度比替代二级准直器的MLC叶片运动范围要长或形成的射野较小D增加了漏射剂量E准直器散射因子(Sc)和模体散射因子(Sp)不变41.总比释动能通常包括A绝对比释动能和相对比释动能B绝对比释动能和碰撞比释动能C绝对比释动能和辐射比释动能D绝对比释动能、相对比释动能、碰撞比释动能和辐射比释动能E碰撞比释动能和辐射比释动能42.巴黎系统标称剂量率是基准剂量率的A95%B90%C85%D80%E75%43.有关比释动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B从间接电离辐射转移到直接电离辐射的平均数量C不考虑能量转移后的情况D沉积在单位质量中的能量E适用于非直接电离辐射的一个非随机量44.射野图像比模拟定位图像质量差的原因A射线束能量高B射线束剂量率高C放射源尺寸大D曝光时间长E照射距离长45.密封放射检测源是否泄漏或被污染,通常使用的探测器是A指型电离室B半导体探测器C中子探测器D闪烁计数器E正比计数器46.对能量位于200keV到2MeV的所有同位素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应用镭疗计量学体系B均为镭的替代用品C半价层值随着能量降低显著减少D在5cm范围内,剂量分布几倍遵守平方反比规律E剂量率常数随着能量和组织结构变化47.复合滤过板包括Al Cu Sn三种材料,沿着射线方向滤过板摆放位置的顺序是ACu-Sn-AlBAl-Sn-CuCCu-Al-SnDSn-Cu-AlEAl-Cu-Sn48.对于强贯穿辐射,环境剂量当量的测算深度是 A 10mm49.加速器验收测试 A 按装箱单验收50.TBI射线能量选择包括 D51.影像电离室极化效应的参数是 E52.辐射防护原则中,ICRP特别针对医疗照射的基本策略是c53.比释动能为D54.固定源皮距照射治疗对摆位要求E机架角准确、体位准确、源皮距可以有误差55.电子束剂量分布中X射线成分来源于A挡铅B电子窗C均整器D散射箔E限光筒56.电子束旋转治疗的第三级准直器作用不包括A稳定照射范围B提高输出剂量率减少靶区边缘半影D改善靶区剂量的均匀性E保护靶区外的正常组织57.对于X(r)射线,在固体模体中测量吸收剂量时,因水和固体对射线吸收不同,需对测量深度进行校正。
固体模体中测量深度等于水中测量深度乘以水对介质的A平均线性衰减系数之比B平均质量吸收系数之比C质量阻止本领之比D电子密度之比E质量衰减系数之比58.巴黎系统中放射源间距与放射源肠毒药有关,当放射源长5~9cm时,放射源间距(cm)的限制值为A0.8~1.0B1.0~1.2C1.2~1.5D1.1~1.8E1.5~2.259.动静脉畸形17.5cm大小,与1%放射性坏死危险对应80%边界剂量约为?cGy C60.根据放射生物学的4R理论和L-Q模型,不适合仅用单次大剂量SRS技术的颅内肿瘤是A恶性肿瘤B脑膜瘤CAVMD垂体瘤听神经瘤61.中低能X射线的射线质量除了用半价层表示外,还应给出A管电压数B生产厂家C机器型号D管电流E射野大小62.可以用下列哪个计量学参数进行旋转治疗剂量计算A体模散射因子B准直器散射因子C组织空气比D组织体模比E百分深度剂量63.X线治疗机使用滤过板的目的是A滤去特征辐射成分B提高治疗射线的半价层C去掉射线的高能成分D降低射线的强度E去掉电子线污染64.MLC静态调强是,对子野优化叶片位置子野数MU数B 65.加速器影像系统最重要,最基础的功能是A加速器质量保证B验证患者受照剂量采集患者解剖数据D记录患者分次治疗过程E验证患者摆位和射野位置66.加速器和钴-60治疗机治疗室土建设计中安全系数通常取A1倍B1~2倍C2~5倍D5~7倍E7~9倍67.根据电子射程可计算高能电子束体模表面最大可几能量,计算公式Ep.0=C1+C2Rp+C3Rp2,其中C3的量纲是AMeVBMeV*cmCMeV*cm2DMeV*cm-1EMeV*cm-268.不影响胶片灵敏度的因素包括A射线能量B射线入射角度CD洗片条件温度和药液浓度E照射剂量率69.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截面指的是A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强度B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因果关系C一个入射光子与单位面积上多个靶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D一束入射光子与单位面积上单个靶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E一个入射光子与单位面积上一个靶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70.X线管抽真空的目的在于A防止灯丝熔断B防止高压打火和避免电子打靶钱损失能量C避免X线管过热D保护阴极E增加电子发射71.加速器监测电离室监测内容不包括AX射线剂量率B电子束剂量率C积分剂量DE射线能量72.适合电子束吸收剂量测量要求的平行板电离室的收集电极直径应A<10mmB<15mmC<20mmD<25mmE<30mm73.遥控后装机QA的内容不包括A源在施源器中的到位精度及其重复性B当后装机处于“关闭”位置时,源在贮源器内的位置C计时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D新放射源活度的校正E放射源能量的准确性74.根据国家有关防护法法规规定,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应低于A10mSvB20mSvC50mSvD100mSvE500mSv75.测量范围最宽的剂量计是 E76.测量光子线中心轴PDD C77.正比计数器中电荷倍增约为B78.真空袋成型后保管时间为 E 2个月79.伽马刀叙述中错误的是 E80.IEC电子线半影定义在平面 A 最大剂量点81.肌肉和脂肪光电效应时有效原子序数质量密度电子密度A82.体位固定装置包括D83.手术和常规放疗后局部小残留肿瘤治疗适合采取的治疗方式是 E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84.层壳结构中,量子数包括B85.3cm的转移灶,适合治疗方式是D86.剂量计算模型应考虑的几何因素E87.不均匀组织三维处理方式与一维处理方式对比C88.机头散射线来源C均整块一级准直器89.电子束模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 B90.笔形束卷积技术属于一维、二维、三维能量 D/非局部沉积算法91.电子书偏转系统的偏转方式有ABCD92.细胞增殖周期的两个时间段CE93.辐射对哺乳动物细胞效应包括ADE94.射野外存在低剂量区的原因BC95.影响非均匀组织照射剂量分布BDE96.CE97.ACD98.BC99.组织空气比因素ABD 100.组织最大比因素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