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经验与理论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经验与理论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经验与理论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经验与理论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经验与理论基础

China’’s Macroeconomic Analysis Experienti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hina

中国经济具有由外部需求驱动的经济波动国际耦合机制和由资本积累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将在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发展模式下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的历史趋势。中国经济具有附加需求的总供给函数与容纳滞后效应的菲利普斯曲线,能够通过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积极需求管理,促进经济复苏并且实现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性质:典型问题

1.高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经济奇迹

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以及从农业经济从工业经济的三重协同转型方面长足进步,实现年均速度10%以上的实际GDP高速增长。特别是在经历1991-1999年间的完整波谷—波谷经济周期而进入本次经济周期后,中国经济景气从2003年起强劲扩张而在2007年达到本次经济周期波峰,在2003-2007年间形成高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如图1所示。

中国经济景气在2008年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从2007年到2008年实际GDP 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而通货膨胀率快速攀升。2009年前期中国经济景气继续收缩,PI指数与PPI指数均呈现通货紧缩状态,虽然以前趋势或者周期性通货膨胀以及停滞膨胀的悲观预测相应消失,但是仍然重复萧条时期低速潜在经济增长预测伴随低速实际经济增长度量的普遍事件。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在消极评价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的同时,倾向于低估过去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而高估过去扩张阶段中国经济景气的过热程度,倾向于低估现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而低估现在萧条时期中国经济景气的衰退程度,并且倾向于低估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而高估未来扩张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通货膨胀危险。

图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

2.经济周期的脱藕现象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性,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在1994年完成从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交替向持续贸易顺差的历史性转变,并且在加入WTO 以后出现巨额贸易顺差。中国经济结与美国经济结构互补而长期增长趋势相互依存,与美国经济共同成为2000年代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同时,1981-1993年间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基本同期波动,而1994年以后中国经济周期相位与美国经济周期相位是逐渐分离的,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经济周期相位与美国经济周期相位

在中国经济景气强劲扩张时期,美国实际国民收入却持续处于其潜在生产能力以下,其经济景气在2005年与2006年微弱反弹后,在2007年中国经济景气波峰年度显著回落,因而似乎发生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周期脱藕现象(de-coupling)。正是部分基于经济周期脱藕现象的经验认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忽视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逐渐扩散的严重逆向需求冲击,在2007年不适当坚持中国需求管理的从紧政策取向而在2008年迟缓中国需求管理政策取向的宽松化调整。

3.非稳定的经济循环过程

对于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国际贸易顺差过大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三位一体”问题的形成机制,其分析方法存在着结构主义与货币主义的类型区别。结构主义假设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而货币主义假设人民币汇率低估,却同样判断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体系流动性与国际贸易顺差相互激发的非稳定循环性,如图3所示。

图3中国经济正反馈循环

结构主义从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出发,描述始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的中国经济链式作用过程:“投资规模增加→国内供给能力增加(超过国内吸收能力)→净出口增加(吸收国内供给能力)→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增加→信贷规模增加→投资规模增加→”;货币主义从持续巨额贸易顺差的弹性分析出发,描述始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中国经济链式作用过程:“净出口增加→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增加→信贷规模增加→投资规模增加→国内供给能力增加(超过国内吸收能力)→净出口增加(吸收国内供给能力)”。除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相应结构主义政策主张与升

值人民币汇率的相应货币主义策主张外,中国经济正反馈循环的内在不稳定性隐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及其通货膨胀后果,必然支持控制投资规模、控制贸易顺差以及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二宏观经济性质:假说与证据

1.高速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

在经历1980年代以来30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未发生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低速增长阶段转换的结构变迁,2008年以来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主要由于经济景气收缩的周期性因素与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偶然性因素叠加而交互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技术和制度基础包括:(1)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近似无限的剩余劳动力供给,以及因教育与医疗进步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力资本积累;(2)国民收入的高储蓄倾向与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3)市场竞争机制和自由企业制度形成,以及经济体制的继续市场化改革与系统整合,;(4)国际竞争与后发优势,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便利跨国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5)从重化工化向高加工度化过渡的工业化成熟阶段,以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共生的跨越式发展模式。

二元结构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尚未跨越刘易斯拐点L LTP,主要应该以生存工资率历时变迁从而劳动供给曲线移动解释简单劳动力实际工资率上升,如图4所示。对于中国总量生产函数Y=A·Kα·L1-α,生存工资率与技术参数历时变迁而共同决定均衡资本-产量比率K/L,从而Y=Φ(t)·K。非收益递减的资本积累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是必要和充分的,中国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类似AK模型的投资驱动内生增长特征。

w

w

w

0L*L*′L LTP L max L

图4修正刘易斯模型

2.低通货膨胀的历史趋势与结构因素

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进程相对应,中国通货膨胀机制完成从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向低核心通货膨胀率演化的结构变迁,以及199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历史趋势,如图5所示。2007年与2008年中国CPI 指数的高通货膨胀率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若扣减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仍然延续1990年代后期以来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历史趋势。表1描述1980年代以来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率的演化历史并且给出初步的理论解释。

图5中国GDP 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率表1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率演化历史由于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与完善的国有产权制度,难以避免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不过,在竞争性市场体系支持下的技术进步,能够沿产业链方向逐级吸收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基本消除中国通货膨胀的资源成本推动因素。1990年代以来,中国CPI 指数对PPI 指数与MFPPI 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的成本感应是不完全的,其对MFPPI 指数的成本感应弱于对PPI 指数的成本感应,并且在时间趋势推动下

阶段Ⅰ:

1980年代中后期阶段Ⅱ:1990年代初中期

阶段Ⅲ:1990年代后期以来历史特征高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

低通货膨胀作用机制驱动力量价格自由化工资完全化

市场竞争化表现形式隐蔽通货膨胀公开化实物工资货币化

技术进步制度基础产品市场改革

劳动力市场改革市场经济框架形成

减弱。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从PPI指数到GDP平减指数到CPI指数递减的动态结构,并且保持温和的CPI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

3.经济波动的需求驱动力与国际耦合性

对于趋势国民收入Y T,国际贸易相对顺差nx=(X-M)/Y T,以有效汇率E与趋势国民收入Y T决定其时间趋势nx T,从而国民收入内部缺口gap=(Y-Y T)/Y T而国民收入外部缺口nx C=nx-nx T。同时计算中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gap CN与外部缺口nx C CN以及美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gap US与外部缺口nx C US,其时间路径如图6所示。

图6(a)中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与外部缺口

图6(b)美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与外部缺口

对于三部门经济体系,国民收入Y=C+I+(X–M);其中,C=C(Y),I=+υ,

I

X=+ν,M=M(Y),内部需求扰动υ与外部需求扰动ν分别具有方差δ2υ与δ2ν。净X

出口与国民收入协方差cov(X–M,Y)=(-m·δ2υ+(1–c)·δ2ν)/(1–c-m)。

若δ2υ>0而δ2ν=0,cov(X–M,Y)<0;若δ2υ=0而δ2ν>0,cov(X–M,Y)

>0。依据相关系数ρ(X-M,Y)=cov(X-M,Y)/(δ2υ·δ2ν)1/2,能够辨识实际经济波动

的需求驱动类型:若ρ(X-M,Y)<0,经济波动由内部需求冲击驱动;若ρ(X-M,Y)>0,

经济波动由外部需求冲击驱动。

中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与外部缺口在1982-1993年间明显负相关而在1994-2007年间明

显正相关,从而能够认定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需求驱动力量已经从1982-1993年间的内部需

求需求转变为1994-2007年间的外部需求。1982-2007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与外部缺

口明显负相关,从而能够认定其间美国经济波动主要由内部需求驱动。正是由于中国经济波

动的外部需求驱动性质与美国经济波动的内部需求驱动性质,从1994年起中国经济景气已

经耦合美国经济景气。随着美国经济受次贷危机冲击而持续衰退,其国际收支改善而贸易逆

差缩小,必然导致世界贸易规模以及中美贸易顺差缩小,进而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缩小而严重

中国经济景气的收缩倾向。

4.经济循环的内在稳定机制

中国国民收入的高储蓄倾向在经济学意义上是部分合理的,可以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积累功能的重新配置、年轻人口与高成长经济的生命周期、投资支出与消费支出的周期行为

差异以及居民储蓄的预防动机多层面解释。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完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经济

景气转换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中国国民收入消费比率将逐步稳定。面临高储蓄倾向的国

民收入结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应该遵循凯恩斯主义研究路线,建立以投资需求管理为

轴心的政策体系,主要通过需求管理(而不是收入分配)实现高储蓄向高投资的有效转化,

以充分积累的资本存量与相对短缺的劳动力互补而支持未来老龄社会。

虽然中国国际贸易顺差有着包括国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趋势以及全球经济调整在内的

多种结构性原因,但是巨额国际贸易顺差表明国内投资需求相对于国内储蓄能力仍然不足,

并且反映人民币汇率相对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明显低估。同时,中国经济赶超过程必然重合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与实际汇率持续升值,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情景预测2006-2010年间人民

币实际汇率年均升值6%而累计升值25%。然而,加速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的反通货膨胀政

策建议是不可取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应该同时采取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方式,以国内高通货膨胀率迫使封闭部门负担中国经济结构内向化调整成本。

在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体系流动性与国际贸易顺差的链式作用过程中,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能够揭示缩小中国经济均衡化调整的内在稳定机制,如图7所示。从国内投资缺口起始,凯恩斯主义描述缩小国内储蓄剩余的均衡化调整过程:“投资需求不足→国内吸收能力不足(低于国内供给能力)→净出口增加(吸收国内供给能力)→国际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货币供应与信贷规模增加→投资规模增加→投资需求增加”;从人民币汇率低估起始,凯恩斯主义描述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化调整过程:“汇率低估→净出口增加(吸收国内供给能力)→国际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货币供应与信贷规模增加→投资规模增加→有效需求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汇率(实际)升值”。

图7中国经济负反馈循环

三、总需求的短期与长期潜在总供给效应

1.附加需求的总供给函数

以附加预期的卢卡斯供给函数Y=S(P/P E)综合正统总供给函数,在P-Y平面上为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反L型AS曲线。对于n种产品的纯交换经济体系,以〔s i〕与〔d i〕分别表示潜在总供给Y M与总需求Y D的结构系数矩阵。由短边选择机制min{s i/d i}=s b/d b决

定潜在总供给短边即潜在瓶颈产品b,s b/d b≤1。对于短边约束形成的潜在有效总供给Y E,Y E=(s b/d b)·Y M。当Y D按速率g由Y1变动至Y2时,〔d i〕由〔d1i〕变动至〔d2i〕。以e i表示i产品总需求弹性系数,〔d2i〕·Y2=(1+ge i)·〔d1i〕·Y1,d2i=d1i·((1+ge i)/(1+g)),从而Y E/Y M=(s u/d1u)·((1+ge u)/(1+g)),总需求因而具有影响潜在有效总供给的短期供给效应。总供给函数在正统形式Y=S(P/P E)基础上扩展为通用形式Y s=S(P/P E,Y D),在P-Y平面上为同时附加通货膨胀预期和总需求的反L型AS曲线,如图8所示

P

O Y E Y M Y

图8通用总供给函数

作为总供给边界的凯恩斯潜在总供给是有效满足总需求的,正统总供给函数Y= S(P/P E)可以表示为Ys=f(P/P E)·Y E。定义函数φ(Y D)=min{s i/d i}=s b/d b,Y E=φ(Y D)·Y M,d(Y M-Y E)/dY D=-φ′·Y M。因此,通用总供给函数Ys=S(P/P E,Y D)重新表述为Ys=f(P/P E)·φ(Y D)·Y M,而正统总供给函数Y=S(P/P E)只是其在φ(Y d)=1条件下特殊形式。在需求冲击的AD-AS模型比较静态中,若d(Y M-Y E)/dY D>0,AS曲线与AD 曲线反向水平运动,均衡价格P*上升而均衡国民收入Y*运动方向欠定;若d(Y M-Y E)/dY D<0,AS曲线与AD曲线同向水平运动,Y*上升而P*运动方向欠定,展现丰富的货币经济周期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价格配合。当总需求扩张而AD曲线向右移动时,不仅可能由于AS曲线向左移动而发生停滞膨胀现象,而且可能由于AS曲线向右移动而发生价格稳定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符合正向倾斜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中国经济的潜在总供给属于增长型供给结构,其潜在供给能力与而且仅与高速增长时期向投资需求倾斜的需求结构适应,即消费品部门为潜在总供给的短边部门而投资需求的总需求弹性大于1。令n=2而将n部门纯交换经济退化为二部门纯交换经济,以产品1与产品2分别表示资本品与消费品,b=2而e1>1。此时,当Y d按速率g由Y1运动至Y2时,d22=d12·((1+ge2)/(1+g)),d22/d12=1+(e2–1)/(1+1/g),从而d(Y E/Y M)/dg>0。因此,中国总供给函数Ys=f(P/P E)·φ(Y d)·Y M具有定性微积分φ′>0,即总需

求具有正向的潜在总供给效应,而反应需求冲击的中国AD-AS模型比较静态如图9所示。在需求冲击形成的经济波动过程中,与正统总供给函数Y=S(P/P E)预测的顺周期经济结构失衡态不同,经济扩张伴随着经济结构改善而经济收缩伴随着经济结构恶化。虽然不能确定非正统意义上的国民收入缺口(Y E-Y*)的周期行为,但是潜在总供给的结构性滞存(Y M-Y E)以及正统意义上的国民收入缺口(Y M-Y*)是与反相运动的。

P

O Y Y′Y Y

图9中国AD-AS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中国经济结构问题是复合的,可以应该区分为与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相联系从而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深化和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的长期性结构失衡,以及与特定经济周期阶段相联系从而能够通过需求管理消除的短期性结构失衡。潜在总供给的结构性滞存反应总需求冲击而构成短期性结构失衡问题,而由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决定的长期性结构失衡问题本质上是非周期性的。中国经济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是一致的,不仅充分资源利用能够促进潜在总供给增长,而且高速经济增长能够减少潜在总供给的结构性滞存。

2.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制造期投资(vintage investment)模型,假设投资I t在资本生命周期k内按分布概率w(i)形成资本K t+i。基于总量生产函数Y t=φ(t)·K t与投资-储蓄函数I t=s·Y t,Y t=s·φ(t)·(∫k i=0(Y t-i·w(i))di),取得离散形式国民收入自回归方程lnY t=∑k i=1{w(i)·(lnY t-i+i·ln(1+δ))}。中国潜在国民收入增长过程具有固定的长期增长速度δ与可变(不同于δ)的年度增长速度,通过资本形成途径容纳实际国民收入滞后效应(hysteresis)。

原始菲利浦斯曲线π=-α·(u–u*)附加适应性通货膨胀预期与供给冲击而发展为三角模型(triangle model)π=-α·(u–u*)+L[π]+z。若容纳滞后效应而放弃潜在国民收入自然增长的经典假设,中国菲利浦斯曲线采取修正形式π=α·(y–y*)+ L[π]而中国总供给函数采取修正形式y–L[y]=λ·(π-L[π])。由于潜在国民收入不动点y*=L[y*]有多重解,除初始国民收入目标与潜在国民收入相等y*=y T的特殊情形外,与二次型损失函数极值问题min{θ·(y–y T)2+(π–πT)2}对应的保守型需求管理,将在技术可行区间y*∈[y*min,y*max]内实现依存于初始国民收入目标的多重国民收入均衡状态,如图10所示。

π

π*

y

min max

图10(a)保守型政策多重均衡:y*min<y T<y*max

π

π*

y

min max

图10(b)保守型政策多重均衡:y T<y*min或者y T>y*max

与抛物线损失函数极值问题min{V=-θ·y+(π–πT)2}对应的进取型需求管理,将在技术可行区间y*∈[y*min,y*max]上限实现单一国民收入均衡状态从而实现最大可持续增长率目标(high sutainable growth rate,HSGR),如图11所示。

π

π*

y

min max

图11进取型政策单一均衡

在实际国民收入以及潜在国民收入从初始水平y′向技术上限y*max扩展过程中,若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承受上限为(π*+▽)而国民收入滞后分布函数y=L[y]的最大调整速率为ν,依据总供给函数y–L[y]=λ·(π-L[π]),t1至t3时间跨度为(y*max -y′)/ν而t2至t3时间跨度为(λ·▽)/ν,t1至t2期间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垂直距离为(λ·▽)而t2至t3期间去通货膨胀速率为(ν/λ),如图12所示。进取型需求管理采取不确定条件下的微撞(fine-tapping)操作模式,通过反复“小幅度增加总需求→观测通货膨胀反应→(若无通货膨胀加速)小幅度增加总需求/(若通货膨胀加速)小幅度减少总需求”这样的积极探索过程,开拓和跟踪潜在总供给前沿。

y*

y′

t

π*

t

123

图12国民收入与通货膨胀调整路径

在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以后进行的宏观经济学实用综合,肯定凯恩斯定理的短期正确性与萨伊定理的长期正确性。不过,如果总供给灵敏响应总需求而实际总供给能够在短期内形成潜在总供给,那么凯恩斯定理在短期与长期同时成立。在弥合实际总供给大于潜在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时,不仅存在硬着陆与软着陆的需求管理政策选择,而且存在正向软着陆与反向软着陆(reverse soft-landing)的需求管理政策选择。如图13所示,2004-2005年间中国经济扩张投资需求而保持必要的有效需求张力,主要通过增加投资而增加潜在总供给途径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反向软着陆;2007-2008年间,中国经济受国际石油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向冲击而总供给能力下降,主要通过减少投资而减少有效需求途径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正向软着陆。中国菲利浦斯曲线可以是长期正向倾斜的,在警示停滞膨胀陷阱的同时,蕴涵需求管理经济增长目标与价格稳定目标的长期互补性。

t

t

图13(a)中国经济反向软着陆:2004-2005年

t

0t

图13(b)中国经济正向软着陆:2007-2008年

四经济复苏前景与经济均衡特征

1.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模式

参照经济增长黄金律理论,中国经济不存过度储蓄和投资的动态无效性。中国经济并没有观察到资本收益率低于人口增长率与时间偏好率总和或者实际增长速度等于实际利率水平的普遍现象;中国经济向发达国家趋同的发展中国家性质,也是与黄金律理论加以比较和选择最优国民收入储蓄比率的经济增长定态(steady state)不一致的。在黄金律理论的标准模型中,动态无效性既包括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过度状态,也包括分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投资不足状态。

无论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还是库茨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均认为国民收入投资比率提升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前提条件和现代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典型特征。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的比较研究证明国民收入高储蓄倾向和高投资比率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投资驱动的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必然具有资本深化特征,而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大批量生产和资金密集产业性质必然要求大规模资本积累。同时,中国经的古典失业与凯恩型失业需要分别通过增加资本积累途径和通过增加有效需求途径解决。向投资需求倾斜的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在短期内增加有效需求而在长期内增加资本积累,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与就业目标以及长期就业目标和短期就业目标。

后发国家的经济赶超战略必然包含由高储蓄行为和高投资行为驱动的大规模资本积累要件。美国经济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以及低居民收入储蓄倾向,给出美国经济投资不足的扭曲印象而低估其实质的国民收入投资比率。然而,即使作为先发国家的美国经济,其信息技术领导地位和新经济增长奇迹也依赖于大规模资本积累。一方面,美国经济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充分融资,依靠国际资本流入效松弛国内储蓄能力对国内投资需求的预算约束。另一方面,在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后,美国经济投资形式从以物质资本积累为主转变为人力资本积累为主,SNA统计制度下属于居民消费项目的个人教育和医疗服务支出以及属于政府消费项目的公共教育、科学和医疗服务支具有人力资本投资性质。

在国民收入Y从初始水平Y1增长至目标水平Y2过程中,其增长速度g与增长时间ΔT 构成双曲线函数关系g?ΔT=log(Y1/Y0)。对于初始国民收入部门结构{s1i}、目标国民收入部门结构{s2i}与i部门国民收入增长速度g i,s1i=exp((g i–g)?ΔT))?s i0,从而g i–g= log(s i1/s i0)/ΔT。设立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部门离散系数Χ=(∑i{s i0?(g i–g)2})1/2。由于Χ=(∑i{s i0?log2(s i1/s i0)})1/2/ΔT,其分子项∑i{s i0?log2(s i1/s i0)}仅决定于国民收入

水平初始水平与目标水平而增长时间无关,dΧ/d(ΔT)<0,从而dΧ/dg>0,能够预测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部门离散程度是与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正向相关的。

198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GDP增长速度的部门离散系数是与总体实际GDP增长速度相亲和的,并且与总体经济波动的缓和化趋势一致,其部门离散系数的波动性历时下降,如图14所示。若以1992年为界限而区分中国经济的计划体制主导时期与市场体制主导时期,中国GDP增长速度与其部门离散系数的周期波动成分在1978-1991年间微弱正向相关,在1992-2006年间高度正向相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迁是以各经济部门不等速增长为前提的,其顺周期移动的长速度部门增差异在经济繁荣时期扩大而在经济萧条时期缩小,证伪所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结构协调的类似菲利普斯曲线置换性。

图14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部门离散系数

2.增长型经济周期的复苏过程

经济繁荣与萧条状态是依据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与潜在国民收入比较界定的相对水平概念,经济扩张与收缩过程是依据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潜在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比较界定的相对速度概念。与无潜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古典经济周期不同,中国经济周期属于有潜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增长型经济周期,除经济繁荣状态与经济扩张过程以及经济衰退状态与经济收缩过程这样的常规经济景气组合外,包含经济收缩过程中的经济繁荣状态与经济扩张过程中的经济萧条状态或者经济繁荣状态下的经济收缩过程与经济萧条状态下的经济扩张过程这样复杂的奇异经济景气组合,如图15所示。

(a)0t

(b)0t

(c)0t

图15增长型经济周期:(a)国民收入水平;(b)国民收入缺口;(c)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中国经济景气因ΔlnY<ΔlnY*而从波峰P1起收缩,随着ln(Y/Y*)下降至负值而进入萧条状态。在继续经历ΔlnY<ΔlnY*而ln(Y/Y*)进一步下降后,中国经济景气开始复苏而顺序通过转折时刻:(1)第一转折点tp1,d(ΔlnY)/dt=0而经济增长速度停止下滑,从此d(ΔlnY)/dt>0而经济增长速度回升;(2)第二转折点tp2,d(ln(Y/Y*))/dt=0而国民收入缺口停止扩大,从此d(ln(Y/Y*)/dt>0而国民收入缺口缩小;(3)第三转折点tp3,ln(Y/Y*)=0而国民收入缺口消失,从此ln(Y/Y*)>0而经济景气恢复繁荣。从第一转折点到第二转折点的经济复苏前期属于经济收缩阶段,实际增长速度尚未恢复到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而国民收入缺口继续扩大。从第二转折点到第二转折点的经济复苏后期属于

经济扩张阶段,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而国民收入缺口逐步弥合。第二转

折点为对应于最大国民收入缺口的经济波谷T,其经济景气特别恶化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恢复至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对立的的悖论现象,容易产生宏观效益向好而微观效益向差或者无就业的经济复苏这样的困惑问题。

选取半朱拉格周期时滞阶数k=5,分别在概率函数w(i)为线性权数系列与余弦权数系列的代表性情形下,使用OLS方法在1978-2008年间拟合中国实际GDP指数自回归方程lnY t=∑k i=1{w(i)·(lnY t-i+i·ln(1+δ))}。中国潜在国民收入增长率在线性权数情形下δ=10.1012%,在余弦权数情形下δ=10.0524%。同时静态预测与动态预测实际GDP指数而分情形建立1983-2008年间中国潜在国民收入时间序列,进而计算1983-2008年间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如图16所示。表2解析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中国经济复苏过程。由于余弦权数系列向近时期倾斜,余弦权数情形比线性权数情形指示严重的经济收缩过程与和缓的经济扩张过程;由于动态预测方法在固定历史数据支持下滚动模拟实际国民收入,动态预测方法比静态预测方法指示滞后的经济收缩过程与和缓的经济萧条状态。

图16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

表2中国经济复苏转折点:2000-2006年

潜在国民收入预测类型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线性权数/静态预测tp1tp2tp3

余弦权数/静态预测tp1tp2tp3

余弦权数/动态预测tp1tp2tp3

(实际GDP增长速度)(7.6)(8.4)(8.3)(9.1)(10.0)(10.1)(10.4)(11.6)

3.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状态:非瓦尔拉斯均衡寓言

在19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性工作中,新古典主义完善从新古典基准出发考察对其偏离的现实影响和理论映象的研究纲领,成功发展了不确定条件下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的现代方法。不过,经济学尚未进化到能够加总个体选择而预测总体行为的成熟阶段,问题导向的宏观经济学必然使用可操作的局部均衡分析技术。例如,在卢卡斯批评颠覆性破坏宏观经济计量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后,以MPS 模型与FRB/US 为代表的大规模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新古典主义预期处理,其基本结构保留“IS-LM 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核心。

非均衡宏观经济学派已经在2000年代消失学术影响。虽然次贷危机以来的反危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回归凯恩斯主义,并且正在审视大萧条的历史经验以及凯恩斯革命的历史意义,但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将重新综合瓦尔拉斯均衡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性的宏观经济模型与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却不可能复兴已经否定的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研究纲领。然而,Barro-Grossman-Malinvaud 模型(BGM 模型)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类型学,能够启发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质与周期性质以及过热与萧条极端状态的特征概括,如表3所示。表3

中国宏观经济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在价格刚性从而数量调整代替价格调整的假设前提下,BGM 模型依据初始锚定的各种工资与价格组合能够依次经历凯恩斯型失业、古典失业、抑制性通货膨胀与消费不足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对于中国经济体系,二元结构条件下的近似无穷农村剩余劳动力意谓着长期的超额劳动力供给和超额资本需求,集合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古典失业因而是与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景气转换无涉的结构层面均衡状态,区别其它仅局限于非农业部门的周期性均衡状态。同时,价格自由化改革以公开通货膨胀为代价释放计划经济体制下强制储蓄的过剩购买力,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由价格制度能够避免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状态。

时期

特征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萧条阶段过热阶段周期性

凯恩斯失业消费不足抑制性通货膨胀结构性古典失业

非瓦尔拉斯均衡类型

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凯恩斯型失业(Keynesian Unemployment)

消费不足(Under-consumption)

古典失业(Classical Unemployment)

抑制性通货膨胀(Repressed Inflation)Y D <Y S Y D <Y S Y D >Y S Y D >Y S L D <L S L D >L S L D <L S L D >L S

由于凯恩斯失业与消费不足均衡状态是就非农业部门而言,其劳动力市场的超额供给与超额需求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的迁出与回流或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快速与迟缓。依据国民收入双缺口核算等式S-I=X-M,国内生产过剩Y>C+I 或者映射过度储蓄与国内投资不足S>I,或者映射贸易顺差与国际投资X>M。消费不足均衡状态的超额产品供给只是反映非农业部门产品生产超过国内需求,将在包含国际需求时形成超额产品需求,从而能够在国内市场产品过剩的条件下导致超额劳动力需求。

参考文献

贝纳西,1990:《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陈佳贵,2009:《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纪宝成等,200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斯诺登等,1998:《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沃什,2004:《货币理论与政策》,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杨瑞龙,1994:《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超愚,1999:《论中国附加中预期和需求的总供给函数》,《经济研究》第4期。

——,2009:《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中国需求管理经验》,《金融研究》第4期。

Ball,Laurence M.,2006,“Has Globalization Changed Inflation?”,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2687.

Bernanke,Ben S.,2009,“The Crisis and the Policy Response”,

https://www.doczj.com/doc/4a4656965.html,/newsevents/speech/bernanke20090113a.htm

Blanchard,Oliver J.et al,1988,“Beyond the Natural Rate Hypothe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 ol.78 (2).

Gali,Jordi et al,2005,“Robustness of Estimates of the Hybrid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52(6).

Gordon,Robert J.,1989,“Hysteresis in History:Was There Ever a Phillips Curv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9(2).

International Money Fund,2006,World Economic Outlook:Globalization and Infl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4a4656965.html,/external/pubs/ft/weo/2006/01/pdf/weo0406.pdf.

Kose,M.Ayhan et al,2008,“Global Business Cycle:Convergence or Decouple?”,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4292.

Meyer,Laurence H.,2004,A Term at the Fed:An Insider's View,HarperCollins.

Mishkin,Frederic S.,2005,“Inflation Dynamics”,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3147.

Rudd,Jeremy et al,2007,“Modelling Inflation Dynamics:A Critical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Vol.39(s1).

Warsh,Kevin,2007,“Market Liquidity:Definitions and Implications”,

https://www.doczj.com/doc/4a4656965.html,/newsevents/speech/warsh20070305a.htm.

Woodford,Michael,2003,Interest and Prices:Foundations of a Theory of Monetary Policy,Princeton University.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不仅需要运用科学性、技术性高的方法,还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既要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对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 标签: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 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做出判断 在多重因素叠加的作用下,2012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出加速性和逐步内生性等特点,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利益激励格局中,“稳增长”将演化为“扩投资”,“微调性”的政策调整将演化为“扩张性”的放松,地方政府将大幅度放大“扩投资”的刺激效应,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中国宏观经济将快速扭转2012 年1 —2 季度加速下滑的态势,并于 2 季度末出现触底反弹。但由于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更为严峻等原因,这种反弹不会十分强劲并面临严重的不确定。2012年GDP 增速将呈现“前低后扬”运行态势。 2012年,政府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的GDP增速为8.1%,创3年来新低。可以看出,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这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过去高耗能上市公司存在不好预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其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了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为此,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虽然4万亿元的计划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但造成的通货膨胀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滞涨,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自2011年末开始至今,央行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央行仍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下调幅度有限。就货币供应量而言,2008年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已然导致市场货币供应过剩,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可推断近期不会再度出台类似政策。因此,对于近期货币政策,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 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全面开放,但我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百分比高达一半以上,而国内出口最大的地区就是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外出口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其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因而势必影响到我国出口,而国内月度出口数据正说明了这一点。外国经济不景气,尤其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由此,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上扬 综上,未来几年,我们国家股市不具备整体上扬的条件。然而,我们应注意到,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是不会让证券价格进行大幅度的涨跌。同时,随着“十八大”这一里程碑的日益临近,最终将导致我国证券价格涨不了又不能跌,即在狭小空间振荡(2200点—2400点)。 意见建议:由于以上的若干陈述分析,笔者建议股市“中长线投资者”应该稍作休息,而“短线投资者”要活跃起来,因为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会是“短线投资者”的“黄金时间”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如图2所示,2009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同比增长20.10%,环比增长9.90%。由此可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100分

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
1 . KDJ 指标用目前股价在近一阶段股价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趋势反转,并以此作为短期 投资信号的一种指标,其取值范围在 0-100 之间,( )为超买区,( )为超卖区。
?
A.20 80
?
B.30 70
?
C.80 20
?
D.70 30
我的答案: C
2 . 哪种形态是因为投资者的情绪急剧亢奋所形成,通常出现在长期上升的最后阶段,是顶部反转突破的
重要形态,由三个高点和两个低点组成。( )
?
A.头肩顶
?
B.头肩底
?
C.三重顶
?
D.双重顶
?
E.喇叭形
我的答案: E
3 . 在股价下跌一段时间后形成的 K 线组合形态中,空方力量已成强弩之末,而多方势力蓄势待发,典型
的底部形态有( )。
?
A.黄昏之星
?
B.射击之星
?
C.吊颈线
?
D.早晨之星
我的答案: D
多选题(共 6 题,每题 10 分)
1 . 支撑线或压力线对当前股价的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
?
A.股价在此区域停留的时间长短
?
B.股价在此区域伴随的成交量大小
?
C.股价在此区域波动的幅度高低
?
D.该支撑区域和压力区域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远近
我的答案: ABD
2 . 道氏理论的主要原理有哪些?( )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CS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答案

C S技术分析的理论及 方法介绍答案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C18044S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答案单选题(共3题,每题10分)? 1.在股价下跌一段时间后形成的K线组合形态中,空方力量已成强弩之末,而多方势力蓄势待发,典型的底部形态有(D)。 A.黄昏之星 B.射击之星 C.吊颈线 D.早晨之星 2.在波浪理论中,哪一浪是最大、最有爆发力(价格往往跳空)的上升浪,行情持续的时间与幅度经常是最长的,投资者信心恢复,成交量大幅上 升。(C) A.第一浪 B.第二浪 C.第三浪 D.A浪 E.B浪 3.KDJ指标用目前股价在近一阶段股价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趋势反转,并以此作为短期投资信号的一种指标,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C)为超买区,(C)为超卖区。 A.2080

B.3070 C.8020 D.7030 多选题(共6题,每题10分) 1.切线的种类包括(ABCD)等。 A.趋势线 B.轨道线 C.黄金分割线 D.百分比线 2.OBV线亦称能量潮,是将成交量值予以数量化,制成趋势线,配合股价趋势线,从价格的变动及成交量的增减关系,推测市场气氛,其应用法则 为(ABCD)。 A.当股价上升(下降),而OBV也相应地上升(下降),则可确认当前的上升(下降)趋势 B.当股价上升(下降),而OBV并未相应的上升(下降),出现背离现象,则对当前上升(下降)趋势的认可程度要大打折扣,成交量后劲不足,股 价有反转的可能 C.形态学和切线理论也同样适用于OBV曲线,顶背离、底背离 D.当股价进入盘整区,OBV曲线如率先出现脱离盘整的信号,则股价向上或向下突破可能性增大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CS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汇总答案分

C S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汇总答案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C18044S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参考答案 单选题(共3题,每题10分)? 1.在股价下跌一段时间后形成的K线组合形态中,空方力量已成强弩之末,而多方势力蓄势待发,典型的底部形态有(D)。 A.黄昏之星 B.射击之星 C.吊颈线 D.早晨之星 2.在波浪理论中,哪一浪是最大、最有爆发力(价格往往跳空)的上升浪,行情持续的时间与幅度经常是最长的,投资者信心恢复,成交量大幅上 升。(C) A.第一浪 B.第二浪 C.第三浪 D.A浪 E.B浪 2.KDJ指标用目前股价在近一阶段股价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趋势反转,并以此作为短期投资信号的一种指标,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C)为超买区,()为超卖区。 A.2080 B.3070

C.8020 D.7030 多选题(共6题,每题10分) 1.切线的种类包括(ABCD)等。***** A.趋势线 B.轨道线 C.黄金分割线 D.百分比线 2.OBV线亦称能量潮,是将成交量值予以数量化,制成趋势线,配合股价趋势线,从价格的变动及成交量的增减关系,推测市场气氛,其应用法则 为(ABCD)。 A.当股价上升(下降),而OBV也相应地上升(下降),则可确认当前的上升(下降)趋势 B.当股价上升(下降),而OBV并未相应的上升(下降),出现背离现象,则对当前上升(下降)趋势的认可程度要大打折扣,成交量后劲不足,股价有反转的可能 C.形态学和切线理论也同样适用于OBV曲线,顶背离、底背离 D.当股价进入盘整区,OBV曲线如率先出现脱离盘整的信号,则股价向上或向下突破可能性增大 3.反转突破形态可以有哪些?(ABCD)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2010年中国GDP预计可增长10.3%,复苏迹象明显.但在投资刺激和出口回归正常后,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可能难以继续保持之前两位数增长,预期增长9%左右.综合不同货币调整力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居民可分配收入变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依据预测和政策模拟的结果,本人对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适度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国民收入支出结构,抑制通胀。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结构调整抑制通胀 【问题】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防通胀、稳增长”已成各方共识,与之相对应,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或成明年政策基调。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很可能不变,但通胀目标率或将被务实地上调到4%。有专家以为,相比之下,经济增长的目标容易达到,但通胀率能否控制在4%以内,还有一些不确定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意味着政策面在保增长、防通胀和结构调整之间的配置权重需要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调整。 在2010年初,有专家指出,既有的经济数据已经确认国民经济活动快速回到正常水平,经济温度相对发达经济体明显扩大,并认为美联储在中期内加息的概率微小,建议国内政策不能坐等美国的调整,国内外不同的经济周期要求中国刺激性的政策应提前加快退出。 201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房地产部门出现明显过热迹象,鉴于中美政策的脱钩明显滞后于经济基本面的脱钩,有专家认为,2010年的物价上涨将不会在年中出现市场所预期的放缓,政策退出临着赶不上通胀形势发展的风险。 2010年4月份,政策当局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信贷政策,中央财政刺激的力度也有所收紧,经济过热迹象几近消失,有专家从5月份开始判断经济进入微型滞涨格局,并强调经济增长的下滑只是边际意义上,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不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相比之下,物价上涨是更值得关注的经济风险。 在美联储退出第二轮数量宽松政策前后,有专家认为,中国政策面非但不应该跟进国外同行的放松政策,反而面临更加有力收紧的必要,并强调指出,过去经济周期显示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来自通胀加速,当前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还有较大的空间。 那么,2011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国内的政策会如何调整?潜在的政策风险点是什么?有专家在这里尝试给出个人的预判。 2011年,外部经济环境有望有所改善。中国经济在增长方面,增长率可能由2010年的10%左右下降到一位数,到9%左右。这仍是相当理想的水平。在人口结构、资源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有所下降,相应的目标增长率也应有所下调。中国的消费将迎来一个长时期的较快增长,投资增速会相应有所回落,而2011年的净出口增速预计也趋缓。总体来看,消费的增加不足以弥补投资和净出口的下降幅度,经济增速因此将有所下降,但在结构上,国民经济会更加平衡地增长。 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2011年的通胀率可能在今年基础上进一步走高。由于2010年物价前低后高,2011年上半年的CPI翘尾因素影响较大,加之物价上涨的惯性因素,2011年上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将比较大。有专家预计,2011年通胀的外部环境也会有所恶化。今年下半年,综合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经超过危机前的高位,金价也创下历史新高,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继续实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还会增加。另外,美国的通胀率将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抬升,预计通货紧缩的风险得以解除,实体经济也会更有起色,这也会增加国内的通胀压力。2011年的通胀率有可能在4-5%之间。在中国的通胀史中,这是一个温和的通胀期。 在政策面,当前货币政策收紧、财政政策结构性调整的格局还将在2011年得以保持。已经物价在今年7月份后出现加速上涨后,近来政策面快速形成合力,出台了产业、货币金融、财政、行政等一揽子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由于物价上涨压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些政策会继续执行,以保持对物价的高压态势。与此同时,房地产领域的严厉调控政策也将会在明年继续。近几十年来的危机史一再证明,资产价格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爆发的主要策源地。

浅析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浅析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摘要:本文浅析金融市场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考察了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其次对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不同的适用时机及市场氛围进行了投资心理解析,并讨论了普通投资者的若干投资心理偏差。最后讨论了价值投资与市场投机行为的转化。 关键词:金融市场;基本分析;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6)033-000-01 一、引言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共同组成金融市场判断价值与价格合理性,以及决定金融市场介入策略的重要依据。当前国内A股市场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超过三千家,证券市场对实体经济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持作用。而证券市场上涨下跌的趋势性行情,也通过消费者的财富感觉,影响到消费市场,进而影响到当年GDP的同比增幅。 基本分析是从证券市场价格行为之外的因素出发,首先,分析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考察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研究经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其次进行行业分析,进行产业结构

及行业周期研究,以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导致的证券价格变化。最后是公司分析,包括公开财务数据分析、产品和市场竞争力分析、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分析等等。 基本分析能够把握市场总体的基本走势,理论比较完善,容易学习与具体操作。同时又具有预测的时间跨度较长,对中短期的预测准确度较差等局限性。 技术分析法是直接从证券市场出发,以价格、成交量等数据为基础,研究价格与成交量的变动规律,分析投资心理,来进行证券市场的分析与预测,以期获得投资收益的方法。技术分析主要包括趋势分析、形态分析、指标分析等三个方面。 技术分析更为贴合市场交易的实际情况,考虑的因素单纯简单,与基本分析相比,预测的周期较短。因为缺乏宏观外部因素的考虑,所以技术分析对于中长期的价格走势无法预测。 综上所述,往往在投资实践中采用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提高投资策略分析的有效性与准确度。 二、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适用时机 由于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产业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行业周期的兴衰及市场竞争的变化。证券市场往往体现出明显的牛市与熊市特征。牛市时期综合价格指数一般至少要持续上涨几个月,才能初步确立牛市初期成立。牛市是从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主题一:GDP增速下降是新常态,但短期因素改善,增长质量提高 综合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虽然在2015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会继续下行,但周期性因素会有改善。两相抵消,2015年全年GDP增速相较2014年可能略有下降。美国已经退出量化宽松,2015年四季度很有可能开始加息,美元会保持强势,而人民币(6.2117, -0.0023, -0.04%)对美元大幅走弱的概率极小,因此2015年强势人民币会影响我国出口。但另一方面,强势美元伴随着国际上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因我国是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我国经济从整体上来讲必然受益,表现在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增加、企业因成本降低而利润空间扩大、居民因在能源上面节省支出从而增加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方面,我们认为2015年实际的投资增速或能有一定反弹。最后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经历了2014年的较大幅度调整,基数已经降低,而过去几个月的放松限购、放松限贷和降息等措施会在2015年发酵。另外户籍和土地改革有望在2015年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有助于增加对大中型城市住房的需求。 主题二:低通胀引致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和无风险利率下行 由于强势美元,对我国未来几个季度的出口将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2015年人民币升值空间极为有限。考虑到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维持国内资本市场稳定和防止资本外逃等因素,尽管美元或许继续走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徘徊,国内通缩风险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空间也很有限。国际油价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每桶70美元的低价。2015年我国没有通胀风险,通缩压力稍有显现。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维持在2.0%左右,生产者价格指数仍有下跌空间。不过2015年CPI通胀上限仍可能维持在3.5%。为给货币政策和价格改革留有足够的空间,我们认为政府没必要调低CPI通胀上限。目前我国融资利率还是太高,政府在2015年仍然有相当大的空间调整货币政策。2015年广义货币增速目标或许由2014年的13%小幅下调至12%,但仍有很大可能维持13%的目标。我们预计人行会采取不对称的方式降息一次,一年期贷款和存款利率分别降0.4%和0.25%。降准幅度更大,我们预测在2015年底前人行降准三次共1.5个百分点。由于有其他备选工具,降准幅度和频率或许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我们认为人行在2015年会维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从而在低通胀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无风险利率。 主题三:地方债改革加速,股市复苏,风险溢价下降 新一届政府从2014年开始系统处理地方债问题,迈开了关键的两步。最新的改革方案将存量地方债整合到省一级政府,未来新增债务主要由省政府为主体发行债券来满足,其余由人民银行[微博]借道国开行来解决,应该说是结合我国实际的最佳选择。金融改革的另一艰巨任务是降低我国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降低企业杠杆和融资成本的关键是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股权融资市场。从种种迹象来看,提振股市信心和加快股市融资发展已经成了新一届政府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2015年,我们预计政府会尽快推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放开对IPO的实质性审核,放宽对股票发行的盈利指标等要求,加快培育新三板、柜台市场等低层次的股权市场。同时政府也会加快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推进步伐。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和股市发展能在2015年有效地缓解我国企业的融资困境。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能从央行[微博]直接获取,减少了挤出效应,给民间融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将地方政府债务整合到省一级政府则能大幅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同时也降低整个中国信贷市场的利率。股市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廉价的筹资渠道,而非像过去几年过度依赖短期高息的债务融资。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 课后测试100分

技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介绍 单选题(共3题,每题10分) 1 . 哪种形态是因为投资者的情绪急剧亢奋所形成,通常出现在长期上升的最后阶段,是顶部反转突破的 重要形态,由三个高点和两个低点组成。() ? A.头肩顶 ? B.头肩底 ? C.三重顶 ? D.双重顶 ? E.喇叭形 我的答案:E 2 . KDJ指标用目前股价在近一阶段股价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趋势反转,并以此作为短期 投资信号的一种指标,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为超买区,()为超卖区。 ? A.20 80 ? B.30 70 ? C.80 20 ? D.70 30 我的答案:C 3 . 哪种K线形态出现表明多空双方力量势均力敌、获得暂时平衡,往往预示着原有趋势即将改变。()? A.大阴线 ? B.小阴线 ? C.大阳线 ? D.小阳线 ? E.十字星 我的答案:E 多选题(共6题,每题10分) 1 . 支撑线或压力线对当前股价的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 A.股价在此区域停留的时间长短 ? B.股价在此区域伴随的成交量大小 ? C.股价在此区域波动的幅度高低 ? D.该支撑区域和压力区域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远近 我的答案:ABD

2 . 形态理论是根据股价走势的具体形态来进行未来股价变动分析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其持续整理形态 有()等。 ? A.三角形 ? B.矩形 ? C.头肩形 ? D.旗形和楔形 我的答案:ABD 3 . OBV线亦称能量潮,是将成交量值予以数量化,制成趋势线,配合股价趋势线,从价格的变动及成交 量的增减关系,推测市场气氛,其应用法则为()。 ? A.当股价上升(下降),而OBV也相应地上升(下降),则可确认当前的上升(下降)趋势 ? B.当股价上升(下降),而OBV并未相应的上升(下降),出现背离现象,则对当前上升(下降)趋势的认可程度要大打折扣,成交量后劲不足,股价有反转的可能 ? C.形态学和切线理论也同样适用于OBV曲线,顶背离、底背离 ? D.当股价进入盘整区,OBV曲线如率先出现脱离盘整的信号,则股价向上或向下突破可能性增大我的答案:ABCD 4 . 反转突破形态可以有哪些?() ? A.头肩顶(底) ? B.双重顶(底) ? C.圆弧顶(底) ? D.喇叭形及V型反转形态 ? E.三角形 我的答案:ABCD 5 . 以下属于BOLL布林线的应用法则的是()。 ? A.当股价穿越布林线上轨时,为卖出信号 ? B.当股价穿越布林线下轨时,为买入信号 ? C.当股价由下向上突破布林线中轨时,为加码买入信号 ? D.当股价由上向下跌破布林线中轨时,为加码卖出信号 我的答案:ABCD 6 . 切线的种类包括()等。 ? A.趋势线 ? B.轨道线 ? C.黄金分割线 ? D.百分比线 我的答案:ABCD 判断题(共1题,每题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