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沟土方施工方案

管沟土方施工方案

元坝气田17亿立方米/年滚动建产地面集输工程YB27-1/2~YB29复线管道工程

YB204-1~YB205段

桩号BC17-BC35土建施工

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四川德阳庆达实业有限公司

2016年05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工程概况 (4)

2、编制依据及规范 (4)

3、施工内容及现场情况 (5)

第二章、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8)

2、施工队伍准备 (8)

3、物资准备(机械、材料、资金) (11)

4、建立项目HSE管理制度 (11)

5、现场施工条件准备 (12)

第三章、施工方案

1、测量 (13)

2、土石方开挖 (14)

3、土石方回填 (18)

4、水工保护 (22)

第四章、各项管理和保证措施

1、管理目标保证措施 (28)

2、工程质量保证措 (28)

3、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9)

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9)

5、工期保证措施 (30)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32)

第六章工作危害分析表 (33)

第七章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 (37)

2、编制依据 (38)

3、组织管理职责 (39)

4、应急程序 (41)

5、事故危险状态识别 (44)

6、应急预案报告程序 (45)

7、应急指令及应急指挥 (46)

8、疏散程序 (48)

9、救护方案 (48)

10、管道破坏预案 (49)

11、沟槽塔方预案 (49)

12、泄露预案 (49)

13、恢复常态工作 (50)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元坝气田17亿立方米/年滚动建产地面集输工程

YB27-1/2~YB29复线工程,天然气管道管沟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

1.2、工程名称:站外部分集输管网YB204-1~B205 土建施工

1.3、工程起止范围:YB204-1~YB205.起点里程为2km+258.3m,桩号BC17;终点里程为4km+254.4m,桩号BC35、实际长度约为

2.833公里

2、编制依据及施工规范

根据元坝气田17亿立方米/年滚动建产地面集输工程YB27-1/2~YB29复线工程施工蓝图。和现场踏勘实际情况及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地区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等管理规定。

2.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修订)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90号(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九号)【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38号(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主席令第24号)(2009年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5月1日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主席令(第三十号)(20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令393号(2003)

2.2、施工质量规范

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Q/JHJ G3001-2012

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公司质量控制程序 Q/JHJ GQP-2012

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质量计划编制导则 Q/JHJ2128-201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1-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011版)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1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1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 GB/T21246-2007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21448-2008

2.3、安全规范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180-2009

3、施工内容及现场情况

本段管道与已建成营运的输气管道近距离并行,施工前须查明该管道的位置、埋深及走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严禁采用爆破方式施工。

3.1、BC31~BC35桩管道斜坡向上敷设后,紧靠井场水泥公路敷设,本段管道2次穿越宽约2.0~3.0m的乡村土路,2次穿越宽约3.5~4.0m的村级水泥公路,车流量较小,可采用开挖方式通过,管顶距路面深度不宜小于2.5m,穿越水泥公路建议采取套管保护措施

3.2、BC26~BC30桩管道穿越一小型河流后沿阶梯状斜坡向上敷设,斜坡被各级平台

分割,坡角约20°~40°,各级陡坎高约1.5~4.0m,局部为近于直立的陡坡、陡崖,坡体松散堆积层厚度不均,陡坡、陡崖段强~中风化基岩广泛出露地表,陡坡、陡崖段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崩落、掉块、垮塌等现象,施工时应尽量降低对边坡的扰动,管道宜嵌入中风化稳定基岩内,及时清除破碎、松动的危岩,沟槽开凿后应及时回填、封固,并对下部管道采取防撞击措施,同时采取适宜的护坡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阶梯状斜坡上覆崩坡积土层结构较松散,厚度不均,管沟开挖易发生沟壁坍塌以及各级陡坎土体垮塌;管道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避免对斜坡土体造成过大扰动,要密切注意斜坡上方土体的稳定性,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自上而下、逐级施工,及时回填,迅速修复受损的堡坎,并采取适宜的护坡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BC26桩管道穿越一小型河流,河床宽约15.0m,勘察期间水量较小,水3.3、BC25

~

面宽约6.0m,水深约0.2~0.3m,最深处约0.5m,河床质为漂石、块石及卵石,调查厚度约1.5m,下伏为中风化粉砂岩,本段河流属山区雨源型溪沟,具暴涨暴落的特征,源短流急,雨季流量大、流速快,具较强的冲刷作用,过沟段管道宜嵌入中风化稳定基岩内,采用混凝土封固,并采取防冲刷和防浮稳管措施,同时对穿越段两侧岸坡采取防冲刷措施。斜坡段坡体呈阶梯状,斜坡上覆崩坡积土层结构较松散,厚度不均,管沟开挖易发生沟壁坍塌以及各级陡坎土体垮塌;管道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避免对斜坡土体造成过大扰动,要密切注意斜坡上方土体的稳定性,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自上而下、逐级施工,及时回填,迅速修复受损的堡坎,并采取适宜的护坡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3.4、BC20~BC26桩管道沿阶梯状陡斜坡向下敷设,斜坡被各级平台分割,坡角约20°~40°,各级陡坎高约1.5~

4.0m,局部为近于直立的陡坡、陡崖,坡体松散堆积层厚度不均,陡坡、陡崖段强~中风化基岩广泛出露地表,陡坡、陡崖段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崩落、掉块、垮塌等现象,施工时应尽量降低对边坡的扰动,管道宜嵌入中风化稳定基岩内,及时清除破碎、松动的危岩,沟槽开凿后应及时回填、封固,并对下部管道采取防撞击措施,同时采取适宜的护坡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阶梯状斜坡上覆崩坡积土层结构较松散,厚度不均,管沟开挖易发生沟壁坍塌以及各级陡坎土体垮塌;管道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避免对斜坡土体造成过大扰动,要密切注意斜坡上方土体的稳定性,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自上而下、逐级施工,及时回填,迅速修复受损的堡坎,并采取适宜的护坡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3.5、BC17~BC21桩管道沿阶梯状陡斜坡向下敷设,斜坡被各级平台分割,坡角约20°~40°,各级陡坎高约1.5~

4.0m,局部为近于直立的陡坡、陡崖,坡体松散堆积层厚度

不均,陡坡、陡崖段强~中风化基岩广泛出露地表,陡坡、陡崖段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崩落、掉块、垮塌等现象,施工时应尽量降低对边坡的扰动,管道宜嵌入中风化稳定基岩内,及时清除破碎、松动的危岩,沟槽开凿后应及时回填、封固,并对下部管道采取防撞击措施,同时采取适宜的护坡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阶梯状斜坡上覆崩坡积土层结构较松散,厚度不均,管沟开挖易发生沟壁坍塌以及各级陡坎土体垮塌;管道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避免对斜坡土体造成过大扰动,要密切注意斜坡上方土体的稳定性,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自上而下、逐级施工,及时回填,迅速修复受损的堡坎,并采取适宜的护坡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3.6、工程承包范围概况:本标段内的线路交桩放线、管沟土石方开挖、管沟土石方回填、施工作业带的清理、施工临时道路清障及修筑、施工场地和施工临时道路的清理及地貌恢复、与管道安装单位的施工配合。

3.7、施工场地自然条件及社会依托:该段施工地属苍溪县陵江镇大洋村,茶店乡五显村。BC17~BC35桩,管道顺沟谷-斜坡敷设,沿线沟谷切割深、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156.30~22

4.50m,地表斜坡较陡,坡度一般20°~40°,局部近于直立;上覆土层厚度不均,基岩埋深变化较大,在山顶及陡坡、陡崖部位成片出露。管道沿斜坡中部狭窄的剥蚀平台敷设,局部切缓坡坡脚,相对高差1.00~28.00m,地表坡度一般小于15°,局部有陡坎;上覆土层厚度不均,基岩埋深变化较大,局部陡坎处基岩出露地表。

第二节施工区域平面图

8

第二章施工准备

为按期保质完成本项目,工程开工后立即按计划组织机械、材料、人员进场;并和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各方联系,进行图纸会审,协助设计单位完善施工设计图纸;对进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进行自检、专检,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和质保书。同时完成临时设施工程,积极快速地投入正常的生产中。

第一节技术准备

1.1、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

1.1.1、调查现场的交通情况,掌握各交叉路口交通转向及车流量,便于交通组织,并可确定材料、机械、土方运输路线。

1.1.2、调查水源、电源情况:调查施工水源、电源的供应能力及接驳地点、线路距离;本工程由施工方解决用水、电。

1.1.3、收集气象资料,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制定讯期、雨季施工措施及防洪措施;本工程施工期虽处于旱季,在施工组织上应充分考虑雨天的影响,合理组织施工,对受雨季影响较大的土方工程则集中各方面的资源及力量,尽量缩短土方工程的工期,减少受雨水的影响。

1.1.4、联系管线部门以取得地下管线的资料,并与现场仪器探测结果互相核对,掌握本标段地下管线资料;

1.1.5、了解本标段周围的物资供应情况:调查工程所需各种物资来源单位的供应能力、价格、品种、质量、信誉等情况,落实供货单位。

1.2、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1.2.1、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对工程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有关细节。

1.2.2、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人员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质量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

1.2.3、项目经理部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项目经理部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学习图纸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等文件,了解图纸细节、施工要求达到的目标及本项目的管理制度,商定施工配合事项。

1.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ISO9001标准编制质量计划,建立HSE管理机构体系。

1.3.1、编制本工程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1.3.2、按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及公司ISO9001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编制本项目的质量计划。

1.3.3、按GB/T240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具体要求,建立HSE管理机构体系。作业前了解掌握本岗位和施工环境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熟知相应的HSE防范措施。作业中,自觉做好安全文明施工,严禁措施未落实或监督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擅自作业。自觉接受HSE监督检查和整改事故隐患,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1.3.4、作业中自觉做到遵章守纪,严禁“三违”;自觉做好HSE观察,落实“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切实做到“三不伤害”。

1.3.5、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自觉清理现场,物品分类摆放,关闭水、电、气等开关。

1.3.6、发生事故后及时报告,应急撤离或救援时服从指挥,并自觉配合、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汇报所掌握的真实情况。

1.4、编制预算文件

由预算部门根据设计图纸、预算定额、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预算成本节约计划。

第二节施工队伍准备

2.1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本项目的项目经理部管理机构,选择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及富有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2.2对进场的各级干部、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施工管理的岗前培训和法制教育,教育各级干部工人树立明确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意识,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制度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施工现场管理框架结构图)

2.3施工管理机构及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图安全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

提高全员意识

施工技术安全规则教育

安全

第一

预防

为主

强有力的组织、措施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建

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

有责

制度保证

各项安全生产制

经济保证

包保责任制

监督检查

奖罚分明

经济兑现

事事讲安全

处处有保障

实现安全目标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应急保障

应急组织

应急设

备物质

应急培

训、演练

应急响应

程序

应急救援

预案的启

动、进行、

终止和恢

复工作生产费

投入

第三节物资准备(机械、材料、资金)

3.1、材料准备

材料部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材料需用量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或材料生产计划,并根据质量计划及材料供应商评审材料确定材料供应商。

3.2、机械准备

3.2.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组织落实机械设备。

3.2.2、施工前项目机材组对本项目即将用到的机械进行全面的检修,对所有仪器进行调校或送检,确保在项目的施工中正常运转。

3.3、资金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文件的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资金需用量专款专用。

第四节建立项目HSE管理制度

根据我公司的ISO9001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的要求及本工程所建立的HSE管理机构体系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建立本项目的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行运行,确保项目达到既定的施工目标,本项目建立的管理制度有:

机组组织管理制度

机组现场标准化管理制度

机组技术管理制度

机组信息管理制度

机组健康(HEALTH)管理制度

机组环境(ENVIRONMENT)管理制度

机组安全(SAFETY)管理制度

机组生产管理制度

机组质量管理制度

机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组料具管理制度

机组管理制度

机组计量管理制度

机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机组现场保卫及治安管理制度

详见施工现场相关制度管理

第五节现场施工条件准备

5.1、建立平面控制点网及水准高程系统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沿场地周围布设精确的控制网和水准高程系统。

5.1.1、线路复测、本工程采用甲方提供的工程坐标及高程系统,进场后,立即组织测量队进驻工地,配合甲方和监理工程师与设计单位办理交接桩手续,进行本工程范围内的水平高程复测。

5.1.3、首先对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校验,保证仪器具有良好状态,再根据设计所提供的控制桩,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成果与提供定测结果不符时,须重新复测,如确认定测资料有误,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双方复测,予以确认。复测成果与定测结果相符,满足要求时,对设计所交的桩橛设置护桩。

5.1.4、测量人员和仪器配备、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测量复核制度进行本标段的测量工作,由具有丰富施工测量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工组成,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充分保证测量的精度和质量。本项目配备的测量仪器如下:

5.2、本工程为复线工程新建管道沿元坝试采工程已建YB27-1/2~YB29管道并行敷设,与已建管道净距约6m,根据设计、业主要求及现场实际勘查情况,需采取以下准备措施:

5.2.1、用雷迪地下金属探测仪进行复查,并在沿途间隔20米及转交桩处设置明显标识,明确标注出元坝试采工程已建YB27-1/2~YB29管道线路走向。确定开挖管沟的具体线路、明确施工作业带、确保施工安全。

5.2.2、,施工机械严禁在已建管道上方直接行走或进行碾压,如必须从已建管道上方通过时,应在已建管道上方敷设桥排或钢板,确保机械通过时不会对已建管道及附属设施造成损伤。

5.2.3、全线除途经道路、水塘和人员频繁经过区域,均需在已建管道向新建管道侧边缘外1.0m处架设1.0m高铁丝网隔离,避免施工人员误操作破坏已建管道。

第三章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测量工程

测量前对管线探测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校定,仪器必须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1.1、管道测量定桩

1.1.1、现场成立测量放线工作组,由测量队长或工程师主持具体施工工作,工作组下设 2个施工测量放线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施工技术员 1 人、测量工 2 人、辅助工 4 人。测量人员依据线路平面、断面图、设计控制桩、水准标桩进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桩号,用管线探测仪或经纬仪测量。

1.1.2、对地势比较开阔、可目测两桩点的地带,用 GPS 进行测量;信号不好的地方进行两桩点插红旗,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测量,打设百米桩及穿越、变径、阴极保护等标志桩,测定出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并定桩。

1.1.3、对两桩点间房屋、树木等障碍物较多处,用 GPS 测量,打设标志桩,测定出线路轴线与作业带边界线后进行定桩。

1.1.4、管道采取弹性敷设、冷弯敷设处,测量人员依据管线平面、断面图,采用坐标法确定敷设曲线,每 10m 打设一加密桩,桩上标明该点的地面高程、管底高程与挖深。

1.1.5、测量人员按打设的线路控制桩与曲线加密桩,测定出线路轴线与施工占地边界线并进行定桩。

1.1.6、对施工作业带范围内的房屋、树木等障碍物,测量人员确定出清除范围,并打设拆除标志桩。对于成片树林采取控制作业带宽度或移栽的方法,减少对树木的破坏。

1.1.7、测量人员持地下障碍探测仪对全线进行检测,检测施工作业带范围内地下的电缆、光缆及金属管线等障碍,在其上打设标志桩并画草图记录。

1.2、放线

1.2.1、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定桩后,测量人员在两桩点间拉设百米绳,沿绳撒白石灰进行划线,放出管线轴线、作业带边界线。

1.2.2、使用地下探测仪器对地下的障碍物需进行检测和标志,以便在作业带清理和管沟开挖时不会造成损害。

1.2.3、沿线地形坡度不大于15°,适于机械化沟左施工地段约占全线的 96%,作业大宽度不小于 12 米,局部为16 米,

第二节土石方开挖工程

2.1、土方开挖前,应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管沟开挖的质量对管线的埋深质量影响较大,埋深达不到设计要求,将影响以后的安全运行。管沟开挖要依图进行,如遇见和图纸不符情况应及时上报监理,得到监理指令后方可进行开挖。

2.1.1、设置排水防洪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排水沟。

2.1.2、修建临时设施:施工作业便道

2.1.3、首先对图纸所定管位进行探测,探测分仪器探测和挖坑探测,探明管位下方有无其他管线、光缆等障碍物。探测结果汇总后制定出穿越障碍物得方案方可进入下步程序。

2.1.4、放线:管位为中线,放出管沟放坡的边线,在保证管沟深度的前提下,以保证不塌方为宜。

2.1.5、所用设备及材料:土方运输车、单斗挖掘机、装载机、空气压缩机、抽水泵、风钻、铁镐、铁锹、撬杠、顶木等。

2.2、土石方工程施工工艺

2.2.1、管沟开挖工艺质量标准要求

A在管沟开挖前,按规范和设计图及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管沟的边坡比;

B开挖时,质量检查员一定要始终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如坡比、挖深等)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C开挖时挖出的土石方应放在施工的另侧,距管沟边不小于1米;

D如遇见岩石或硬质土层时,沟底深度应超挖0.2m,以满足细土回填的深度;

E地下水位小于沟底深度地段,及挖深超过5米得管沟开挖,应进行坡比试验,并由监理确定,否则应采取井点降水或打钢板桩等措施;

F遇见原地埋管线时,障碍物两侧3米应进行人工开挖。重要设施要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在其监督下进行;

2.2.2、管沟开挖施工

2.2.2.1、施工作业带清理及扫线

1)根据管道经过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进行作业带平整。施工前,同业主或监理及地方政府一起,对作业带内的建(构)筑物和植(作)物林等进行清点造册,对重要地形、地貌、重要构筑物进行录像作为将来恢复依据。施工作业带的宽度为12米。

2)办好征(占)地手续。

3)清理程序:准备工作→放线→作业带边界处理→作业带清理

4)准备工作: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线路图纸、现场勘查线路、地形地貌,选用合理的机械及施工方法,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5)放线:根据规定的作业带宽度用白灰放线作业带边界线及排(滤)水沟、筑土坝位置。

6)石方段横坡段管沟开挖,由于石方段地表土层较少(100mm-300mm),为不让表层土流失,作业带内地表土采用人工开挖、装袋,将袋装土堆在作业带两侧,再将管沟开挖时挖出的生土堆放在土堆内。然后将管沟内石方爆破后的碎石弃渣铺垫在作业带内形成施工便道。

7)作业带清理、平整必须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保护农田、果林、植被及配套设施,减少或防止水土流失。

8)清理、平整作业带时,保护线路控制桩,如有损坏测量工立即进行补桩恢复。

9)山区、丘陵地段及坡度大、滑坡等地段,清除时防止倾覆、塌方。对浅丘地形而言,作业带平整扫线后,将纵坡降至10°~18°,横坡降至10°~15°;山地地形将纵坡降至18°~30°,横坡降至15°以内。

10)作业带经过普通公路时,虽不需扫线,但必须把履带设备倒过公路。设备越过公路时,采用在公路上铺轻型桥排,桥排下垫土袋的方式跨路,以防履带设备压坏路面。

11)作业带经过沟渠及中小型河流、沟渠且无绕行便道的地方时采用埋设砼涵管过水及架设钢管排过桥的二种方法进行过河便道修筑。

2.2.

3. 管沟开挖

1)管沟开沟前,工程技术人员、测量工、施工员等熟悉掌握线路、桩位、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并向操作者交底清楚、明确。

2)管沟开挖前,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好作业指导书,明确管沟深度、宽度及边坡坡度以及弃土位置、原则和质量要求,向施工员、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任务、职责。

3)测量放线:测量工按蓝图,依据所交桩位采用坐标法用全站仪放出管道中心、管沟边线,打下控制桩及引桩,供复核、检查后撒白灰线。

4)在管沟开挖前应进行移桩,转角桩按转角的角平分线移动,其余轴线桩应平移至堆土或组焊一侧距施工作业带边界线200mm处。对移桩困难地段,可采用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等方法来确定原位置。

5)有地下障碍物时,障碍物两侧各3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对重要设施应征得

其管理方的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管沟。

6)沟深超过5m的管沟开挖,可根据实际倩况,采取边坡适当放缓,加支撑或采

深度在5m以内管沟最陡边坡坡度

8)对于沟下组装管线,在各管口连接处开挖操作坑,操作坑低于管底0.6m,基坑尺寸依据管道纵横向各延伸0.5m以上,并在管沟纵向方向打木(钢)板桩支撑,保证焊坑边坡稳定。

9)施工机械在丘陵、低山区等地段挖沟,根据坡度大小、土壤的类别、性质及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倾覆、防下陷。山区石方段采用履带式挖掘机破碎方法进行管沟开挖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于大洋沟穿越上游340米处为大洋沟水库。

10)管沟开挖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11)施工承包商及现场监理、业主代表共同对作业带进行验收,并作好验收签字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重点检查管沟变坡点情况,管沟沟底平直度、管沟上方是否有坠石,及沟底细土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沟底加宽裕量K值(m)

当管沟深度大于3m而小于5m时,管沟沟底宽度应按上式计算值再加宽0.2 m;

当管沟深度超过5m时,管沟沟底宽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酌情处理。

2.2.4、影响作业效率因素

由于上坡推土或填土高、宽而降低挖掘机挖机的作业效率的有关数据。

2.2.5、挖掘机施工方法

2.2.5.1、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挖含水量不大于27%的一~四类的土和经爆破后的岩石和土。岩块及土块

粒径应小于土斗口宽度的1/3。正铲主要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上的土方,工作面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5m,过低一次不易装满铲斗,生产效率将降低。正铲经济合理的挖土高度见下表,开挖高度超过挖土机挖掘高度时,可分层开挖。正铲开挖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自卸汽车运土,汽车道路应设置在正铲斗回转半径之内,可以在同一平面内,也可略高于正铲的停机面,以便正铲下沟槽挖土。由于正铲不便于转移,一般用于较大型土方工程。

2.2.5.2、开挖方法

1)开挖方式根据开挖路线与运输汽车相对位置的不同,一般有两种:

A正向开挖,侧向装土向前进行方向挖土,汽车位于挖掘机的侧面装车,铲臂卸土时角度在90°内,且汽车行驶方便,生产率高,一般采用较多。

开挖高度参考数值(m)

角度亦在90°内,但运输汽车要侧行车,生产效率要降低一些。

正向挖土,后方装车正铲向前进方向挖土,汽车停在正铲的后面,铲臂回转角度较大(在180°左右),运输汽车要侧行,生产效率降低,仅用于开挖工作面狭小且较深的基坑(槽)、管沟和路堑等工程。

2.2.5.3、运行路线和施工方法

A、土方运输的运行路线和施工方法依工程大小、运距长短、土的性质和地形条件等而定。椭圆形及“S”字型运行路线

B、运行路线是从挖方到填方按椭圆形路线回转,作业时应常调换方向行驶,以避免机械行驶部分的单侧磨损,适于长100m内,填土高1.5m的路堤、路堑及基坑开挖场地整平工程使用。

C、“S”字形运行路线是陡坎、斜坡时按“S”字形运行,一个循环完成两次挖土和卸土作业,装土和卸土沿直线开行时进行,转变时刚好把土装完倾卸完毕,但两条路线间的夹角a应小于60°,适用于填筑路基、场地平整工程。

分层挖土:将开挖面按机械的合理挖掘高度分为多层开挖,当开挖面高度不能成为一次挖掘深度的整数倍时,则可在挖方的边缘或中部先开一条浅槽作为第一次挖土运输路线,然后再逐次开挖直至基坑底部。这种方法多用于开挖大型基坑或沟渠。

多层挖土:将开挖面按机械的合理开挖高度,分为多层同时开挖,以加快开挖速度,土方可以分层运出,变可分层递送,至最上层用汽车运出。这种方法适用于开挖边坡或大型基坑。

中心开挖法:挖掘机先在管沟的中心开挖,然后转向两侧开挖,运输汽车按“八”字形停放装土。挖土区宜在40m以上,以便汽车靠近挖掘机装车。这种方法适用于开挖较宽的山坡和基坑。

第三节回填土方工程

4.1、回填施工准备

1)土方回填的准备工作:

场地回填之前场地表土清理应已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质量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场地表土清理标段已先行招标并施工)。回填之前应清除沉积于水中的树木、沉船等杂物。

A:回填土方和压实

1、土料处理:

1)填土应严格控制含水量,施工前应检验,当土的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范围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法降低之,或采取换土回填,均匀掺入干土或其它吸水材料等措施来降低,若由于含水量过大夯实时产生橡皮土,应翻松晾干至最佳含水量时再回填夯实。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若铺土后发现含水量小于最优含水量时,可洒水温润。

2)当用喷水器润湿前,先用秒表测量单位时间喷水器的流量,然后确定1m3及整个润湿地段的洒水时间。

3)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平土和碾压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4)作业要求:

对于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进行水平分层铺土碾压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

对于无密实度要求或允许自然沉实的填方,可直接填筑,不压(夯)实,但应预留一定的沉陷量。

对回填土方和砂工程,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铺土厚度回填并压实,使之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填方宜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水的土层之下,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免填方形成水囊。

4.2、填方边坡:

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在设计中规定。按规定时,根据土的种类可参考下表采用,此时的边坡应为1:1.5。

4.3、人工填土方法:

用手推车送土,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填土,由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土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大于0.3m,粘性土为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30cm。

边角人工夯填土一般用60~80kg重的木夯,由4~8人拉绳,二人扶夯,举高不小于0.5m,一夯压半夯,按次序进行。大面积人工回填多用于打夯机夯实。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4.4、机械填土方法:

1)挖土机填土:

挖土机填土须自上而上分层铺填,一般每层铺厚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填土,亦应分层推平,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挖填。挖土机运土回填,可先在路线上的某中间点逐步分段集中成一个大堆,再分为若干次运送至卸土地点,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的漏失量。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履带应重迭一半。填土程序一段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40~60m距离为宜。

2)自卸汽车填土:

用自卸汽车运来的填土,卸下常是成堆的,需用推土机推开摊平,使其每层的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随选用的压实机械而定),由于汽车不能在虚土上行驶,因而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