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体育学试题1

学校体育学试题1

学校体育学试题1
学校体育学试题1

解释(每题2分)

1;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2;我国学校体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3;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4;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

5;体育课程资源(狭义):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判断题(每题1分)

l、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

2、“苏联模式”是东欧及亚洲各社会主义国家参照的体育教学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规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

3、体能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但与性别差异不大。(╳)

4、体育课程的编制应考虑社会因素、体育学科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5、体育课程的实施只是体育教师的份内事,无需与其他人员参与合作。(╳)

6、竞技体育项目根本不能进入体育课程,因为它是为竞赛所用,而体育教学内容则是教会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

7、有位体育教师说:“现在按新课标上课没有准备活动部分了”,你认为对吗。(╳)

8、课外体育活动即是学生参加校内外无组织的体育活动。(╳)

9、过程评价是在学期中段与学期末对学校体育工作较为全面的总结性评价。(╳)

10、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到“灵肉一致”思想的转变,把体育人文价值的基本取向视为培养绅士同样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体育教育化的发展。

2、新课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从身体——心理——社会三维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

3、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

4、体育课程的编制模式一般有:学科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和综合体育课程模式。

5、体育课的评价内容有体能评价、知识与技能评价、学习态度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和健康行为评价。

6、学校课余训练的基础性表现在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即包括身体、技术、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

7、身体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种。

8、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其存在方式分类,一般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两类。

9、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进行各方面及时的口头评是性属于过程性评价。

10、体育实践类课程的主要学科特点之一是“技艺性”,即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并使其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

四、选择题(每题2分)

l、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是引导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和义务,增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A信任B责任C任务D职责

2、从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来看,我国现在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使学校体育的本质回归到服务于()需要上来。

A社会文化生活B人的全面发展C战争D健身娱乐

3、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主要不同的特点是()。

A消耗相当体力 B 室内外场馆进行C师生双边关系D教师示范

4、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

A增大运动负荷B预防纠正动作C加强纪律性D加强合作

5、20世纪60年代末,()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

A苏联B日本C中国 D 美国

6、联合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进一步把教育的4个支柱(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的基本原则。

A德育B智力 C 体育D终身

7、人体生长发育有着性别、种族、地区、时代和()的差异。

A性格B个体C兴趣D特点

8、周期性原则的主要依据是()。

A竞技状态形成规律B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C人体生长发育规律D人体生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9、个性倾向由需要、()、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

A气质B动机C性格 D 能力

10、校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活动、小团体活动和个人锻炼活动。

A俱乐部B家庭体育C社区D学生会

五、简答题(每题4分)

l、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有哪四个方面?

答: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

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效果。

2、体育课程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哪六个方面?

答: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4)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5)体育学习参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3、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有哪六个方面?

答:1)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2)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3)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搞好课外体育工作。

5)协助学校和教研室做好各项工作。6)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4、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包括哪四个方面?

答: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

3)促进学生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即知识技能、身体发展、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4大功能。

六、论述题(每题10分)

1、进入21世纪,科学人文主义成为体育课程理论的重要哲学根据。结合一堂体育课的教学实际,请你谈

谈在“新课标”教学中如何具体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思想?

2、结合自己所学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知识,谈谈场地设施的改造意见与建议。

答;1主要观点:

1)人文精神的认识。

2)课程目标包括人文关怀的要素。

3)一堂体育课的具体阶段目标(要求在举例中课的各部分均能体现)。4分

2、主要观点:

1)所学知识:

改造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规划、部署,为体育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与特点进行改造——改造必须保证学生运动的安全性和注意设法扩大运动场地面积并实际为学生所使用。

2)结合实际进行改造的意见与建议(要具体、有效)。

学校体育学

一、名词解释

1、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之旨趣是在使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适合其需要的教育机会,在纵向而言,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在横向而言,是正规教育、在职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协调。

2、重复训练:指相对固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一种方法。

3、个性:是指个人整个的面貌,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也指某人区别于他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们教学时就注意事项到人体生长发育有着性别、种族、地区、时代和个体差异。)

4、个性心理:其特征由气质、性格和能力三方面因素组成。个性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

5、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6、社会化:是指人的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的统一过程,即是把一个生物的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7、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8、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9、课外体育活动概念: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11、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12、技术训练:是指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技术又是形成战术的基础,全面和熟练的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指合理有效地写成动作的方法),可以增加战术的数量和提高战术的质量。

13、战术训练:是在一定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根据比赛的需要形成的,是根据比赛对手的水

平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限制对方特长,争取比赛胜利的行动方案。可分一般战术和专项战术。

14、变换训练法:是指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练习条件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使用时注意明确目的与任务、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15、我国学校体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生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其成为具有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16、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

17、体育课程资源:①广义的概念——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②狭义的概念——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

二、简答题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答: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提高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答: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答1、促进智力的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4)、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答: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彩,发展学生个性,增加人文关怀。

(5)、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答: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6)、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

答:1、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依据。

(7)、制定体育目标(依据)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答: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8)、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答:主要包括学生的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9)、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

答: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体育竞赛目标、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等(三个层次)。

(10)、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答:1、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表现出团队意识和行为,2、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认识个人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权利和义务,3、在体育与健康问题上表现出有责任感的社会行为,关心社会的体育与健康问题。

(11)、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答: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12)、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包括4个方面:

答: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3、促进学生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即知识技能、身体发展、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4大功能)

(13)、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答:1、体育课程的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基础的学科为在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2、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包括: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哲学基础

(14)、如何提高人们对体育课程变革的接受程度:

答:1、充分依靠全体参与者共同协作;2、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3、以发展的观点对待体育课程改革;4、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时机。

(15)、体育学习的特征?

答: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4、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5、体育学习参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16)、研究学习策略的重要意义?

答:1、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学习指导。

(17)、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部因素?

答:1、学生的年龄特征。2、学生的智力水平。3、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4、学生的动机水平。5、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基础。

(18)、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答:1、强化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策略指导的意识,提高指导能力。2、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兴趣。3、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4、为学生提供灵活运用体育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5、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和水平。6、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19)、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新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答1、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2、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4、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0)、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答: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

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效果。

(21)、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答:1、体能的评价。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3、学习态度的评价。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5、健康行为的评价。

(22)、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基本方法:

答:1、简化技术结构,减少运动难度,使其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生理和心理负担。2、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竞技比赛规则,使其能适应广大学生的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3、降低负荷要求,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满足学生健身需求。4、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调整和转换竞技运动特点,充分挖掘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更多的考虑教材的健身、健心以及促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能

(2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大体分为几类:

答:1、以嬉戏娱乐为主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内容: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

2、以竞赛为主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有游戏娱乐的部分,又有竞赛的内容,是一种以竞赛体力、

技巧、技能为内[容的娱乐体育活动。3、配合节庆习俗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庆贺活动,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的、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4)、对现在场地设施的的改造,如何去改造?

答:1、把学校正规的、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2、根据本校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用权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3、学校应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性况,合理地开发使用运动场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场地的使用空间和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合理地安排好运动的时间,处理好“利用”与“安全”的关系。

(25)、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答:1、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2、课外体育洗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3、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5、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6、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6)、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

答:对具有运动特长的在校学生进行全面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身体训练又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发展体能,掌握参训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为进一步的专项运动训练奠定身体、心理、技术、战术和思想品质的良好基础,为全面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体育骨干。(27)、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答: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业余性、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性(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性表现在内容要全面,有要突出重点,即包括身体、技术、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广泛性。(28)、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答:1、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2、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3、工作任务繁重复杂。4、体育教师的工作面向整个社会、社会性。

(29)、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

答1、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2、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3、上艰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搞好课外体育工作;5协助学校和教研室做好各项工作;6、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30)、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

答:1、反映“技艺性”的特点——身体练习2、反映“情意性”的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反映“自然性”的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4、反映“人文性”的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

(31)、体育课程的三维健康观:

答:是从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了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并吸取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四、判断题

1、有位体育老师说:现在按新课标上课没有准备活动部分了。你认为呢?(X)

2、为了让学生重视体育课,就应要进一步地加强在学期中段与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

3、体能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但与性别差异不大(X)

4、体育课程的实施是学生、体育老师、体育教研员和校长共同关心的事。(√)

5、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6、竞技体育项目根本不能进入体育课程,因为它是为竞赛所用,而体育教学内容是教会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X)

7、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

8、课外体育活动即是学生参与校内无组织的体育活动(X)

9、“苏联模式”是东欧及亚洲个社会主义国家参照的体育教学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规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

10、体育课程的实施只是体育教师的分内事,无需与其他人员参与合作。(X)

11、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体育人文价值而非单纯的增强体质或健康是绅士教育的基本取向。(√)

13、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

14、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要素主义课程思想可以认为是科学主义课程论的先驱。(√)

15、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则是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科学轨迹发展得重要基础。(√)

16、高尔霍夫尔是20世纪前期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

17、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特征:以社会的需要来规定的目的、内容和培养人才的标准。掌握运动技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习惯,增强体质,能够承受当今社会的压力与竞争。

五、选择题:

1、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是引导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和(D),增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A、信任

B、责任

C、任务

D、义务

2、从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看,我国现在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使学校体育的本质回归到服务于(B)需要上来。

A、社会文化生活

B、人的全面发展

C、战争

D、健身娱乐

3、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主要不同的特点是(A)

A、消耗相当体力

B、室内外场馆进行

C、师生双边关系 D\动作示范

4、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A)

A、增大动作负荷

B、预防纠正动作

C、加强纪律性

D、加强合作

5、20世纪60年代末,(A)前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

A、前苏联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6、联合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进一步把教育的4个支柱(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D)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的基本原则

A、德育

B、智力

C、体育

D、终身

7、人体生长发育有着性别、种族、地区、时代和(B)的差异

A、性格

B、个体

C、兴趣

D、特点

8、周期性原则的主要依据(B)

A、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B、竞技状态形成规律

C、人体生长发育形成规律

D、人体生理活动变化规律

9、个性倾向由需要、(B)、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

A、气质

B、动机

C、性格 D 、能力

10、课余体育竞赛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校运会的组织,单项比赛的组织和(D)

A、俱乐部

B、家庭教育

C、社区

D、体育节

六、填空题

1、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

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

3、体育课程可以分为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课程和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体育实践类课程。

4、体育课程的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基础的学科为在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

5、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包括: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哲学基础。

6、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体育课程规划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7、学科本位体育课程模式——以学科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服务,而很少考虑社会和学生对体育的,具体需求特征:学问化、专门性、结构化。目标:通过教学主学生学习各种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使其达到增强体质,掌握专项体育运动技能。

8、综合体育课程模式: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使学校课程系统中分化了的各科知识、各要素及其成分之间形成的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9、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

10、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

11、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目的任务的多向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1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

13、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性、群众性、教育性、多样性。

14、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学校运动会、单项运动竞赛、单项娱乐性比赛、季节性单项比赛、体育节或称体育周、体育文化节、校际间交流比赛。

15、教师的一般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

十、论述题:

1、按学校的行事历特点,学校一般以学年为周期来制定课余训练计划,请你谈谈学校以学年为周期的阶段如何划分?并写出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1)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订:全校性活动计划、年级活动计划、班级活动计划、俱乐部活动计划、小团体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2)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新体育”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许多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3、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1、教学内容更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6、军国民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军国民教育的定义: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评价1)赋予进步的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2)唤醒国民重视体育3)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4)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7、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答: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念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增强未来意识,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2.重视学生的“主体观” 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把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传递各种文化的方式和纽带。 1、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答: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

完整word版,《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20=20) 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 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2×5=10) 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 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4.教学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 分析:教学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5.教学目标具体化、量化,可观察、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 分析:教学目标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可观察、测量。 四、简答题(4×5=20) 1.发展体能有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答: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综合法。举例略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⑵体育教学过程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学校体育学试题 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 B 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学校体育学试题4答案

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 2、学校体育 3、绝对评价。 4、健康 5、课程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2、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4、学校体育结构和学校体育功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5、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6、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7、竞技体育是不能够进入学校的。() 8、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9、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0、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意味着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须过多的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 ( )、 ( ) 和 ( ) 等三个方面。 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 ) 和 ( ) 两个方面的组织形式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 ( ) 、( ) 、 ( ) 三个阶段。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学习五大领域,它们是( ) 、 ( ) 、( )、 ( ) 、 ( ) 。 5、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 ( ) 、 ( ) 、 ( )、 ( ) 、( )。 6、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 ( ) 和( )五种。 四.选择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体育考试试题加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基础性、业余性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学生、教材5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说明、教材纲要体系和考核项目级标准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全面性、针对性和_多样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校外竞赛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错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对)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对)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错)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错)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错)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对)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对)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错)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体育管理: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2.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3.运动负荷: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 5.预先考核: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基础和特点所进行的考核。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学校体育学试题5,

5,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学校体育目标(总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 3、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4、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 5、课余运动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内容。(×) 2、终身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教育思想体系。(×) 3、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好高尚的道德情操。(×) 4、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5、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6、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完全一致。(×) 7、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学习动机,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部因素。(×) 8、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9、学校体育中没有竞技体育的教学目标。(×) 10、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可分为诊断评价、形成期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和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三个过程。 2、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是技艺性、情意性、 自然性、人文性。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体育课程规划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体育课程评价阶段三个阶段。

(全新整理)4月浙江自考学校体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校体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84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 B.1998年 C.1979年 D.1993年 2.下列哪项是属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 ) A.教养功能 B.教育功能 C.美育功能 D.强身健体功能 3.研究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更是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体育教学任务 B.体育教学内容 C.体育教学方式 D.体育教学过程 4.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 ) A.体育课 B.体育方针 C.体育政策 D.教学目标 5.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学方法 B.组织措施 C.体育教材 D.教学目标 6.下列哪项是属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 A.辅助式 B.传统式 C.现代式 D.讨论式 7.人体在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等的机体能力是( ) 1

A.运动能力 B.活动能力 C.身体素质 D.运动技能 8.将重复法、持续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并加以运用的方法是( ) A.循环法 B.综合法 C.说服法 D.表扬法 9.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动作技术的方法是( ) A.自评法 B.自学法 C.完整法 D.分解法 10.个人所具有一定心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 ) A.人性 B.个性 C.情绪 D.动机 11.对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是指( ) A.复习课 B.专项课 C.必修课 D.选修课 12.测定与评价生理负荷的客观方法是( ) A.观察法 B.心理测定法 C.生理测定法 D.综合评价法 13.写好教案的首要问题是( ) A.确定教学时数 B.确定教学目标 C.确定教学方法 D.确定教学内容 14.根据平时考核、定期考核的结果来进行成绩评定是指( ) A.总成绩评定 B.终结考核 C.综合考核 D.阶段考核 15.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除体育课外的锻炼是指( ) A.课外体育锻炼 B.社区体育 C.家庭体育 D.校外体育 16.适合于体弱或身体有障碍学生的锻炼内容是( ) A.达标类 B.投掷类 C.保健类 D.竞技类 2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1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 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 诗易 D :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 A :乾隆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颜元 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 A :1903 B :1913 C :1923 D :1933 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 A :1950 B :1956 C : 1957 D :1958 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 :1955 B :1956 C :1957 D :1958 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 :1977 B :1978 C :1979 D :1980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5 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场外性 B :竞技性 C :技术性 D :基础性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5分) 1.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是 ()()

《学校体育学》题目

简述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只抓学校代表队的尖子运动员 (2)忽视学生个人兴趣 (3)以达标技评为目的 (4)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2)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 (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简述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礼指礼节,主要是道德教育 (2)乐指指音乐、诗歌、舞蹈的教育 (3)射指射箭技术的学习。 (4)御指驾车技术的学习。 (5)书指书法的学习。 (6)数指算数知识的学习。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4)“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简述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教育功能,即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

(2)健身功能,即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娱乐功能,即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神经紧张和疲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的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4)表现程度 简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4)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简述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最新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表现为: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 答:运动技能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是: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 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2、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 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不同之处是:其他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教学有如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 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后 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 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学校体育学》试题B卷

《学校体育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我国周代的教育,具体教育内容为“六艺”。其中的____和____是直接用来进行军事技能和身体训练的。 2.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____,是我国体育发展的_____。 3.解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实行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间是_____;《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颁布的时间是_____。 4.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广泛、工作任务____和工作范围具有______。5.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____阶段和_____阶段。6.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一般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7.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____,还要备_____。8.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9.身体训练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10.运动竞赛中的淘汰法双称淘汰制,是逐步淘汰_____,最后得出_____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3.人体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因素。()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5.《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按百分制计分。()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7.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9.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快速跑教材空选用连续排列。()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005-2006学校体育学试卷A卷(体教)

2005─2006学年 第二学期 体教04(本、专)《学校体育学》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5页;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终身体育: 2、学校体育: 3、绝对评价: 4 、健康: 5、课程: 6、课余体育锻炼: 7、体育学习: 8、元认知: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对的打“√”, 错的打“×”) 1、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2、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4、学校体育结构和学校体育功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5、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6、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7、竞技体育是不能够进入学校的。() 8、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9、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0、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意味着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须过多的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11、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当好配角就行了。()1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是确定了体育课程的内容框架和选取原则,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教学内容。() 13、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14、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是通过肌肉本体感觉学 会,然后再通过视觉和听觉加深动作印象。()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 二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A:50年B:100年C:150年D: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B书数C:诗易D: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A:秦B:汉C:唐D: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A:唐B;宋C:元D: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A:乾隆B:康有为C:梁启超D:颜元

学校体育学学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身体训练包括__一般身体训练___和__专门身体训练_。专项身体训练 2、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分为_ 分组不轮换_ 和___分组轮换_两种。 3、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 学生__,还要备___场地器材_。 4、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全面分析法_和__专题分析法__。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分别用“√”、“×”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进行微观管理的依据。() 2、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3、自我暗示也是一种语言法的形式。() 4、学校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5、连续重复练习多用于动作技术教学的初学阶段。(×) 6、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耐久跑教材宜采用混合排列。() 7、学校体育学属于社会学科范畴。() 8、为显示动作的左右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三、选择题(根据需要进行多选或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 B )的讲解形式 A、直陈式 B、概要式 C、测重式 D、联系式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 D ) A、流水依次进行 B、条件不断变化 C、每站练习无间歇 D、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3、间歇练习法的作用是( D ) A、能提高肌肉力量 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 C、能提高供氧能力 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 C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表扬法 D、评比法 5、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般安排(B )分钟 A、10-20 B、28-32 C、30-35 D、35-40 6、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B )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B、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 C、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 D、超量恢复原理 7、下列活动中属于教师指导的是( C ) A、讲解 B、整队 C、示范 D、调动队伍 8、下列形式属于直观法的是(A) A、示范 B、自我暗示 C、条件诱导 D、默念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展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2、体育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 3、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4、淘汰法:又叫淘汰制,是指在比赛过程中逐步淘汰成绩差的,最后比出优胜者的一种比赛方法 5、效果评估:是只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或过程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评估方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学试题1

解释(每题2分) 1;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2;我国学校体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3;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4;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 5;体育课程资源(狭义):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判断题(每题1分) l、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 2、“苏联模式”是东欧及亚洲各社会主义国家参照的体育教学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规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 3、体能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但与性别差异不大。(╳) 4、体育课程的编制应考虑社会因素、体育学科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5、体育课程的实施只是体育教师的份内事,无需与其他人员参与合作。(╳) 6、竞技体育项目根本不能进入体育课程,因为它是为竞赛所用,而体育教学内容则是教会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 7、有位体育教师说:“现在按新课标上课没有准备活动部分了”,你认为对吗。(╳) 8、课外体育活动即是学生参加校内外无组织的体育活动。(╳) 9、过程评价是在学期中段与学期末对学校体育工作较为全面的总结性评价。(╳) 10、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到“灵肉一致”思想的转变,把体育人文价值的基本取向视为培养绅士同样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体育教育化的发展。 2、新课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从身体——心理——社会三维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 3、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讲解学习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第一章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现端倪,其中“骑士七艺”的内容与形式与现代体育相似,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 2、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与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3、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的标志是由德国的德绍学校开设的体育教育,包括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等闻名于世的学校体育课程,史称德绍五项 4、裴斯泰洛奇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是体育课程臻于成熟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创立了和谐发展教育和要素教育理论。 5 学校体育科学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二简答题 1、简述主智主义体育理论的特点 答: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 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课程结构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在教学原则上采用凯洛夫的五大教学原则即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等。 2、简述21世纪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答:(1)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重视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5)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额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之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心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二、填空题 1、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三、简答题 1、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