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联通宁夏银川移动基站SDH传输网规划设计

中国联通宁夏银川移动基站SDH传输网规划设计

中国联通宁夏银川移动基站SDH传输网规划设计
中国联通宁夏银川移动基站SDH传输网规划设计

论文题目

中国联通宁夏银川移动基站SDH传输网规划设计

选题背景

随着本地网内基站数量、大客户数量以及IP数据业务量的逐步增加,本地网边缘层传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联通银川市分公司网络结构已趋于复杂。目前,银川本地分组网已初具规模,具有承载业务的能力。但有部分节点间的超长距离传送不利于传输网络的安全,以及部分传输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在加大分组网建设的基础上,还需优化调整部分原有接入层网络结构,形成大容量、广覆盖、高等级的分组设备接入环网。

设计内容

本期工程建设方案以集团关于本地传输网络建议、2014-2016年传输网规划指导意见的相关精神为纲要,按照本地光传输网络发展滚动规划稳步实施,在满足本期新建站传输接入的电路需求基础上,对本地网现有传输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提高传输网络的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解决本期工程新建宏蜂窝基站的传输接入需求,新建光缆和叠加传输设备建设,纳入接入层。

(2)解决微波改光、站点搬迁等传输网络优化需求。

(3)以现有光缆、传输网络为基础,对银川传输网络进行优化改造,使本地网传输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安全性、可靠性与灵活性进一步增强,解决银川市区高带宽及数据热点地区新增DC-HSPA+、LTE电路对分组网带宽配置的优化升级需求。对各种业务的承载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本项工程完工后,可以满足近期业务发展的电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通信能力和服务质量。

【基站接入边缘层部分】

本期工程共计解决52个WCDMA基站、点22个室分基站和10个搬迁新建基站的传输接入。

【网络优化部分】

本期网络优化部分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容量提升建设、安全性建设、资产补建、改光建设、分组叠加等。叙述如下:

(1)容量提升建设:对现有传输网络环路、链路进行升级扩容,提升网络容量。

(2)安全性建设:支链成环、重要路段双路由保护、备板备件补缺、A类和B类基站成环建设。

(3)资产补建:前期共享电信传输未完成的基站接入、及纤芯补建。

(4)改光建设:用于改善传输质量、容量。

(5)分组叠加:在已有传输节点中新增分组传输设备,完善分组网络结构。

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

中国联通宁夏银川移动基站SDH传输接入工程主要满足中国联通宁夏银川本地新增3G宏蜂窝基站、室分站点、DC-HSPA+、LTE升级站点对电路带宽配置需求,以及基站接入所需的微波改光、站点搬迁等本地传输网络优化和部分线路建设需求,从而改善网络安全性,对传输网络边缘接入层进行必要、适当优化。网络结构基于本地传输网整体架构和未来发展综合考虑的指导意见。本地网设计包括本地网传输网设计方案、网络拓扑设计、设备选型、光通道性能指标要求、网络容量的分配设计、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保护方式的选择、以及传输网同步方式的选择与计算等。

本可研报告设计范围为:

(1)项目建设背景。

(2)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业务需求分析。

(4)本地传输网络现状。

(5)本地传输网络建设原则与目标。

(6)根据新增基站分布及新建光缆提出传输网络建设方案。

(7)根据新增DC-HSPA+、LTE电路需求提出分组网传输网络建设方案。

(8)根据现有网络现状提出的优化改造方案。

(9)施工图纸设计、工程量统计与投资预算编制。

(10)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分析。

(11)工程成果与遗留问题。

(12)工程建设进度安排。

(13)风险评估。

参考资料

1.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教材

2.光传输网组建与维护项目化教程

3.光传输线路与设备维护

4.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5.SDH技术在数字光传输网中的应用

6.SDH通信及故障处理

7.SDH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基于SDH的技术发展及应用探讨

9.SDH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国家标准GB 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国家标准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191-200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16.2005年发布的通信行业标准YD/T 5024-2005《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信部2007版信息工程部分

18.国标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范》

第1次任务书的评语

修改意见

1、基本通过

3、你写的设计内容不符合要求,严格按我给的写

一、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基本原理

1、SDH的基本概念

2、SDH的帧结构

3、SDH的复用映射结构

4、SDH传输网的基本网络单元

二、××传输网络现状

1、现有网络结构及承载能力简介

2、存在的问题及建设××SDH网的必要性

三、××SDH传输网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要画出所设计的网络详细的网络结构图,标出设备类型及设备所处地点名称,并有组网说明。

2、设备选型(可选)

设备选型要写明选型过程,对可选设备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并给出选型结果(包括所用设备的厂家、型号、功能特点)。

3、局间中继电路的分配(可选)

计算各节点所需电路数和给出通路组织方案。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影响中继距离的因素有哪些?说明各自的影响程度,要求有计算过程。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的设计

介绍所设计的网络采用哪种自愈保护方式,并举例说明保护过程。

五、SDH网同步的设计(可选)

介绍所设计的网络采用的是哪种网同步方式,并举例说明设计中的实施方案。六、方案评估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会议记录 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在移动通信中通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信号场强:是指信号信号的强弱。在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强弱用具体的电平值表示,通过测试手机可以测得,一般-40~-90dBm为可正常通话的强度范围,也可直观的从普通手机的信号显示格数看出。 手机发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是指,手机在寻呼基站时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越高,说明上行越弱,客户感知为拨打电话上线慢。 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用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 掉话:是指用户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异常而自动挂断的现象。 单通:是指用户双方正在通话时,由于异常出现只有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的

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

无线基础知识教材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8月目录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4 - .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4 - .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4 - .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4 - .4.何谓“双工”方式?何谓“多址”方式?- 4 - .5.发信功率及其单位换算- 5 - .6.接收机的热噪声功率电平(底噪)- 5 - .7.接收机灵敏度- 6 - .8.信噪比、带宽和信道容量——香农定律- 7 - .9.电场强度、电压及功率电平的换算- 10 - .10.MIMO(多入多出)技术- 10 - .11.智能天线是怎么回事?- 11 - .12.载频间隔,发射(调制)带宽和接收(噪声)带宽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电波传播基础理论- 11 -

.13.陆地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 11 - .14.路径(中值)损耗- 11 - .15.快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和克服方法。- 12 - .16.慢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及对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 12 -.17.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频移- 12 - .18.远近效应及其克服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19.什么是自由空间的传播模式?- 13 - .20.2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模式- 14 - .21.3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模式- 14 - .22.微小区传播模式- 14 - .23.室内传播模式- 17 - .24.为什么有时会收到很远的基站发射的电波- 17 - .25.信号中值电平及其统计特性- 18 - .26.接收灵敏度、最低功率电平和无线覆盖区边缘位置百分比的关系- 19 -.27.无线覆盖区边缘位置百分比和无线覆盖区整区位置百分比的关系- 20 -.28.全链路平衡和最大允许路径损耗- 21 - 三室内覆盖系统与器件相关概念介绍- 23 - .29.什么是室内覆盖系统- 23 - .30.天线的定义及主要功能- 24 - .31.天线增益- 24 - .32.主瓣、副瓣和定向天线的前后比- 24 - .33.何谓“分集”?- 24 - .34.功分器- 26 - .35.定向耦合器- 26 - .36.3dB电桥- 27 - .37.滤波器- 27 - .38.频段合路器- 27 - .39.应用功能对比:频段合路器VS电桥VS功分器- 28 - 四电磁干扰错误!未定义书签。 .40.电磁兼容(EMC)与电磁干扰(EMI)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无线电干扰的分类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同频干扰和同频干扰保护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邻道干扰和邻道选择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收信机的互调干扰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45.三阶互调干扰的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收信机的杂散响应和强干扰阻塞错误!未定义书签。 .47.dBc与dBm错误!未定义书签。 .48.宽带噪声电平及归一化噪声功率电平错误!未定义书签。 .49.关于噪声增量,系统容量和接收机的最大干扰容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50.由发射机杂散辐射引起的最小隔离度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由阻塞干扰引起的最小隔离度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系统基站间最小隔离度如何保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53.IS-95 CDMA 对 GSM 基站的干扰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基站简介、GSM基站的优化、GSM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规划的大区制,到后来的小区制,直到现在的微蜂窝、微微蜂窝,相对应的天线从早期架设在屋面铁塔上,到后来天线降到屋面上,直到现在要把天线设置在屋面下的外墙侧面上。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对GSM基站站点的优化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才能建设和优化好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GSM建设初期,建设基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尽可能力移动用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连续覆盖,所以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无线网络也相对简单。 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下面以福州市区GSM基站为例,从3个方面阐述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优化的方法。 一、预测模型的影响及其优化 1.预测模型的影响 根据所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数学模型预测GSM基站无线覆盖范围。 (1)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900MHz主要采用CCIR推荐的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是以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 1800 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 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有一定精度的预测虽可起到指导网络基站选点及布点的初步设什,但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与实际信号场强值总是存在差别。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 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RXQUAL):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

移动通信基站原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关键词: 移动通信基站, GSM 基站,GSM 基站优化摘要: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 基站简介、GSM 基站的优化、GSM 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 基站简介、GSM 基站的优化、GSM 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一).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在城市,基地站可以安装在办公楼中;在农村,安装在集装箱内。基地站是一套为无线小区服务的设备,通常是一个全向或三个扇形无线小区。90 年代初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竞争的有美国的摩托罗拉、瑞典的爱立信及日本的NEC 公司。三者生产TACS 制系统均有一定的经验。TACS 制式基地站包括无线收、发信设备及其接口或控制系统。通常基地站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直接控制,基地站除配备收发信设备外,只有必要的各种接口,爱立信及NEC 两家公司即采用这种方式;而另一种是基地站具有控制系统(BSC),即具有一定的智能,摩托罗拉公司即是这种方式。摩托罗拉公司的设备有两种系列。图1 是一个典型HC 系列 5 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固,从右到左看,第一个是电源架,第二、第三是发信架,第四个是收信架,第五个是基地站控制系统(BSC)及音频架。一个发信架包括8 个话音信道和一个控制信道。现两个发信架互为主备用状态,自动倒换,即采用所谓冗余式。图 2 是一个典型LD 系列3 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图,从右到左看,第一个是电源架,第二、三个是收发信架(包括基地站控制系统)。一个收、发信架有8 个话音信道和两个控制信道。每一个电源架只能提供两个收、发信架的需要,当根据扩容需要增加收、发信架时,电源架也必须相应地增加。每增加一个机架就可增加10 个话音信

基站维护基础知识试卷

基站维护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题(答错一格扣1分) 1、在日常巡检中,巡检人员应该带的工具主要有:万用表、、 温度测试仪、、、老虎钳、一字螺丝 刀、、测电笔、固定扳手、、绝缘胶布、扎 带、、、铁锤、钉子、空调过滤网(按需)等。 2、进入机房应详细填好《出入机房人员登记表》,主要括、 人员(人数)、所属单位/部门、、、批准人等项。 3、在日常的基站巡检维护当中,基站维护人员与监测室之间的协调 合作最为频繁,请列出监测室机房的办公电话 (至少填出两个) 4、基站正常使用的交直流电源主要有市电、开关电源、油 机、蓄电池四种。 5、交流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的“五线”是:_A/B/C___三相相 线、_N___、E-地线。 6、进出机房时,特别是进出装有门禁监控系统的机房时,必须 得先电话通知(单位)。 7、在泉州,基站所装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和两 种监控设备在基站端是不可操作的。 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技术要求规定,移动通信基站天

线应在接闪器的的保护范围之内。9、巡检人员在季/年检时,除了带日常巡检需带的工具外,还得按需再带手提电脑(连线)、、功率计、、地阻仪和等 10、基站机房里面除了BTS主设备、配套的传输、电源、电池、空调、监控等主要的设备外,还应配备出入登记本、、、铁皮柜(或桌子、资料柜、仪表车)等等。 11、移动通信电源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交流低压配电屏,开关电源,整流器,蓄电池组,直流配电 屏,ATS市电油机转换屏以及相应的监控系统设备等。 电源设备主要包括:高压配电设备、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设备、整流器、发电机组,蓄电池组、UPS、变换器等。 12、在未确认用电设备是否带电的情况下,检修前一律按_看待。 13、灭火方法有哪几种?⑴____;⑵隔离法;⑶ ________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14、机房空调设备主要有:交换机房恒温恒湿精密空调 和。 15、基站BTS与交换机房之间的传输主要是通过和两种形式进行交互传输。 16、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欧姆。 17、电能的单位称为“度”,一度电即1000瓦(W)的电力消耗(使用)一小时____,表示为____。 18、蓄电池容量放电: 以一定的放电率对蓄电池放出相当于_220___的容量,用来分析蓄电池性能,也提高蓄电池活性物质的

基站维护基础知识

第一章 GSM系统基本原理 1.1 概述 移动通信系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是处在移动中进行的信息交流的通信。 移动通信在运动中完成用户之间的实时通信,为此必须采用无线电通信方式。而在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状态下,达到同样的传输质量时,对无线电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就严格得多。因为无线传输一般都是处在各种恶劣的地形、地物及气候的条件下工作。移动通信的水平综合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整个通信技术发展的水平。 1982年欧洲邮电主管部门会议(CEPT)建立了移动通信特别组(GSM),着手进行泛欧洲数字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工作。1985年提出移动通信的全数字化。并对泛欧洲数字蜂窝状移动通信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目标提出了二项主要设计原则: (1)话音和心灵对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数字化引得传输速率降低到16kbit/s (2)不再采用现有模拟系统使用的12.5 ~ 25kHz标准带宽。采用了时分多址接入方式。 1987年终于确定一些主要参数,这些参数如下: 频段:935 ~ 960MHz 基站发 890 ~ 915MHz 移动台发 频带宽度:25MHz 通信方式:全双工 载波间隔:200kHz 信道分配:TDMA每载波8时隙,全速信道8个,半速信道16个 信道总速率:270.83kbit/s 调制方式:GMSK(高斯滤波最小相移键控)调制指数0.3 话音编码:LPC -LTP -RPE 13kbit/s (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数据速率:9.6kbit/s 分集接收:跳频 217跳/s ,交织信道编码,自适应均衡器(16靤) 每个时隙信道比特率:22.8kbit/s 1.2 陆地移动无线通信特点 陆地移动无线通信与固定无线通信不同,对固定无线通信而言,由于两端位置可以根据有利的电波传播条件加以选择,故除了利用电离层反射或对流层散射的信到外,大多数可视为恒参信道。而陆地移动无线通信,由于通信双方或一方处于运动状态,移动台所处地形及周围环境在不断变化,因此,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①快衰落。由于多径传播,所接收的信号要产生快衰落,即瑞利衰落。根据理论推导,衰落速率最快时为2v/氪 /s。式中V为车速,胛 ぷ鞑ǔぃ 雌 得啃须/2波长就衰落一次。如工作频率为900M(=0.33m),汽车速度为60km/h(16.6m/s),则衰落速率为2×16.6/0.33≈100次/s。衰落深度达20~30dB,因而接收的平均信号强度比自由空间或平地地面传播时小得多。 ②慢衰落。由于地形起伏和沿途建筑物的不一,中值场强会在大范围内产生慢衰落,即地形衰落,亦称阴影效应。根据实测的传输数据统计,慢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分布的标准偏差随地形起伏的波动高度和频率变化而变化。 ③多普勒效应。在移动通信中多径信号的传输时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信号的相位也随之变化,结果产生附加的频移。由于这种频移是移动体相对于基站的运动而引起的,故称为多普勒频移。频移最大值fm=±v/搿5背邓傥 60km/h,工作频率为450MHz时,fm≈±25Hz。工作频率越高,车速越快,频移就越大。多普勒频移造成的后果是使传输波形产生频谱小范围“晃动”。 ④多径传播效应。多径传播效应主要表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延散布造成的波形展宽。 ⑤远近效应。由于移动台要在运动中通信,通信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变化,因而存在着“远近效应”。为减少干扰,要求发射机具有功率自动调整功能。 ⑥人为噪声干扰。在城市环境中,汽车点火系统在VHF频段引起的人为噪声干扰相当严重,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 A.MSC 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B.1和6交叉,2和3交叉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 A.ANN B.ACM C.GSM D.IAM (IAI)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