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检测试卷(一)

2020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检测试卷(一)

2020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检测试卷(一)
2020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检测试卷(一)

模块综合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江苏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年份是()

A.2010年B.2012年

C.2014年D.2016年

2.目前江苏省人口增长特点为()

A.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图中数据可算出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第2题,由图可知,近几年江苏省的出生率较低,不足10‰,死亡率较低,约为7‰,由此可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较低,约为3‰,因此可判断出江苏省的人口增长特点为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答案:1.C 2.C

(2019·浙江选考)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下图为1980—2015年我

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1980—2015年,我国()

A.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

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4.1995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有()

①女性人口比重低②子女养育成本高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④妇女生育观念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1995—2015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数值低于2.1,该时期为低生育水平时期,故相对于1990年之前新生儿数量显著减少,A错误;由于1990年之前我国总和生育率数值大于2.1,新生儿数量较多,因而1980—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应该呈增长趋势,B错误;新生儿数量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符合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实际特点,C正确;我国总和生育率虽然低,但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总人口仍呈缓慢增长态势,D错误。第4题,1995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与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少有关,并不是因为女性人口比重低,①错误;我国子女养育成本高,使得妇女的生育意愿下降,大幅降低了我国的

总和生育率,②正确;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应该有利于提高总和生育率,③错误;妇女生育观念改变,传统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不再被育龄妇女认可,④正确。故选C。

答案:3.C 4.C

读图,完成5~6题。

某流域上游甲、乙两城区位示意图

5.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6.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A.①处和⑤处B.①和③处

C.②处和⑤处D.③处和④处

解析:造纸企业是污染水源的工业之一,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甲城位于乙城的河流上游,该造纸企业布局在甲城的任何位置都会严重污染乙城的河水,因此甲城不适合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住宅区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和城区河流的上游,且距主要交通线要有适当距离以减少噪音污染,故选①处;而CBD应布局在城市核心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故选⑤。

答案:5.D 6.A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8.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

A.合理利用土地,使城市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B.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

C.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

D.完全摆脱地理环境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

解析:第7题,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变化。大城市中心地区应以商业区为主,占地面积最大,且有增加趋势,受传统因素影响,其次面积最大的应是住宅区,且呈下降趋势,就可判定C项正确。第8题,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是为了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正确的选项是B。

答案:7.C8.B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

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完成9~10题。

9.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10.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苏州市有3个城镇等级;上海服务范围最广;常熟、张家港、太仓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不可能层层嵌套。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Ⅲ走廊靠近长江,水运便利。

答案:9.D10.B

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推进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援乡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过程属于城市化的是()

①城市居民向郊区卫星城迁移②在城市郊区大量布置工业区

③原农业用地转变为仓储用地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发展新型城镇化,给农村带来的积极作用有()

①减少农村人口迁移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③发展科技创新中心④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第11题,在城市郊区大量布置工业区,原农业用地转变为仓储用地都是城市规模扩大的现象;城市居民向郊区卫星城迁移属于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会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第12题,发展新型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迁至城镇,有利于人居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答案:11.B12.D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内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图,完成13~14题。

13.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D.劳动力数量

14.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③

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13题,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内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模拟农业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等都依赖科技的投入。第14题,垂直农业主要在城市模拟农业环境生产农副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垂直农场形成自循环生产体系,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垂直农业是在城市建筑物内进行的农业生产模式,可有效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答案:13.C14.B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16.“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自然因素B.劳动力

C.地租D.科技

解析:第15题,由材料“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可知,“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市场定位更加精准,B正确。第16题,由材料“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可知,“互联网+农业”时代,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科技,D正确。

答案:15.B16.D

读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大牧场畜牧业B.混合农业

C.稻作农业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18.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B.美国

C.南非D.巴西

解析:第17题,丙国人均耕地少,人均收获量小,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大,每公顷收获量大,这些符合稻作农业的特征。第18题,甲国每公顷收获量较大、人均耕地多、人均收获量大,因此商品率高,与此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美国。

答案:17.C18.B

汇源集团表示将投资5亿元在吉林省柳河县用于葡萄酒庄及葡萄深加工项目。汇源集团从创立以来,就主营果蔬饮料,在全国的

22个省区市创建了40个现代化工厂,链接了500多万亩名特优、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建立了基本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全国性的果汁产业化经营体系。据此,完成19~20题。

19.按主导因素划分,汇源集团在吉林省柳河县投资建设的生产项目工厂属于工业的区位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20.下列叙述不是汇源集团斥巨资投资生产项目的目的是() A.由于果汁行业的竞争加剧,汇源市场优势受冲击,需继续寻找新的增长点

B.有利于其实施大农业项目

C.利用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D.想独霸果汁市场,将重心由营销领域转向新产品开发

解析:第19题,在吉林省柳河县内建葡萄酒项目主要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第20题,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大,建立上游加工基地,寻求新的增长点;水果加工和果汁饮料属原料导向型工业,企业的生存要有原料生产基地;生产联系上形成了原料生产到产品生产上的联系,是利用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但并不体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欲独霸市场,需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加快新产品的研发。

答案:19.C20.C

李先生登录T公司的网购平台,订购了某品牌枸杞,两天后在家收到Y快递公司的送货,外包装显示的发货方是位于南京的H商贸公司,内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加工商为宁夏的K公司,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21~22题。

21.H公司布局在南京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

B.科技发达,产品加工能力强

C.交通发达,接近消费市场

D.临近T公司,便于信息交流

22.空间布局最灵活的是()

A.T公司B.Y公司

C.H公司D.K公司

解析:第21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H公司布局在南京,距宁夏较远,A错;枸杞加工科技含量不高,B错;H公司在南京主要是南京消费市场大,明确市场需求变化,同时交通便利,C对;从图上可以看出T公司是信息公司,可以远程服务,D错。第22题,考查工业企业布局的要求。从题中可知K公司为生产公司、H公司为商贸公司、Y公司为物流公司、T公司为信息交流公司。枸杞生产与包装是原料导向型工业需靠近原料产地,K公司为原料导向型;商贸公司需接近消费市场,物流公司接近生产与消费人群,只有信息公司对所在地要求不高,A对。

答案:21.C22.A

广州是“老干妈”最先爆发的区域市场,而后逐步扩张到全国,开始走出国门,产品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老干妈”原料的“遵义辣椒”,也随之名扬天下。“老干妈”制造了中国品牌的一个传奇。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把“老干妈”奉为尊贵的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7.74英镑,折合约79.1元人民币)。据此,完成23~24题。

23.“老干妈”工厂建在贵州省,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劳动力

24.如果“老干妈”在美国建厂,则美国吸引其建厂的主要优势是()

A.科技B.市场C.交通D.工业基础

解析:第23题,贵州交通条件较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老干妈”的市场不仅仅是贵州,它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材料中遵义辣椒作为原料的信息可以判断原料对其建厂影响大;“老干妈”并不是廉价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劳动力对其影响不是主要的。第24题,由上题解析可知,对于“老干妈”的生产来说,美国的科技、工业基础都没有太大意义;而工厂的建设不可能为了交通而选择在国外建厂;最可能的是避开贸易壁垒,扩大销售市场。

答案:23.B24.B

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读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完成25~26题。

25.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多断崖、深谷②多石灰岩溶洞③多高山、陡坡④多角峰、“U”形谷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6.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①减轻冰川的危害②减轻冻土的危害③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④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25题,据材料可判断,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主要是因为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深谷等。第26题,由于高速公路沿线为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易发生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大量桥隧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答案:25.C26.B

读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物流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可能位于()

A.江苏宜兴B.湖北武汉

C.广西贵港D.山东青岛

28.该生态工业示范区()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系统间只通过废弃物的交换而衔接

C.造纸厂的布局属市场导向型

D.各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解析:第27题,由于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自然条件,主要分布在我国两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第28题。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废弃物排放达到最小化,并非没有废弃物排放,各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答案:27.C28.D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完成29~30题。

29.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商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30.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解析:第29题,绿色消费亦可理解为环保消费,并不是指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第30题,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违背共同性原则,开垦沼泽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单独包装会浪费资源,使用沼气既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又保护了环境。

答案:29.A30.C

二、综合题(共2大题,共40分)

31.随着“城镇化”政策的深入与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九江作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自然吸引了大批人在此定居,城区众多的湖泊、公园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近年来,九江市规划建设了八里湖新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九江市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会对自然地理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8分)

(2)九江市城区公园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6分)

(3)简述八里湖新区的建设对九江市发展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题,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会使城市地表植被减少,地面硬化,给生物多样性、土地质量、地表径流和城市气温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第(2)题,公园的湖泊面积增大,绿地面积增大,因此生态功能主要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方面进行分析。湖泊面积的增大,可以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第(3)题,建设新区能够减少大量人口迁入市中心,从而缓解城市老城区住房和交通压力;从而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1)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城市气温升高、出现“热岛”效应。

(2)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答出三点即可)

(3)缓解城市老城区住房、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8分)

(2)目前北京人可吃到更多的蔬菜,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5分)

(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第(1)题,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造成的,如交通运输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第(3)题,可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分析。

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化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任答四点即可)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任答三点即可)

(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必修3提纲(文)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 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 2、区域划分:从地域范围来说,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从区域划分的指标来看,有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等。 从划分指标,有单一指标,有综合指标。 从界限:有明确边界和过渡边界 3、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整体性);各区域之 间普遍存在差异(差异性);各区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其它区域存在各种联系(开放性)。 4、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5、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①分界线: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结冰期和非结冰期 ②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差异 补充: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110°E 以西地区)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 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

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卷

模块综合检测卷 (必修②)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3.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下图中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体的机率为() A.2/3 B.1/2 C.1/3或2/3 D.1/2或2/3 5.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 D.达尔文进化理论不能正确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等现象 6.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

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7.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生殖隔离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嗜热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B.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 C.若一双链DNA 中的A+T =40%,则A+G =60% 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三、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64分) 9.(16分)已知某一植物种群是雌雄同花的纯合相同品系,科研人员在种植过程中偶然发现有两棵植株(甲和乙)各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图为甲植株的A基因和乙植株的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 2.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化 工 厂公 路河 流 及 流 向D A B C 居 民 区 3.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原因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4.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5.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6.下列哪些城市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 A.天津 B.成都 C.马鞍山 D.济南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石油厂 D.食品厂 8.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9.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C.乡村地区 D.发展中国家 10.下列工业部门属高技术工业的是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 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汽车工业 D.航天工业、造船工业 11.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 件是 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高速交通方便 12.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洋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的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13.“硅谷”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克萨斯,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这是因为 ①新厂址地理位置更安全②新厂址交通更便捷③“硅谷”的土地被使用殆尽④“硅谷”的劳动力价格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D.非物质联系 15.“第三意大利”分布在A.意大利北部 B.意大利东北部和南部 C.意大利南部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16~17题。 16.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若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点最适宜

2018年高中数学 模块综合检测(A)北师大版必修2含答案

模块综合检测(A )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直线x =tan 60°的倾斜角是( ) A .90° B .60° C .30° D .不存在 2.圆心在y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是( ) A .x 2+(y -2)2=1 B .x 2+(y +2)2=1 C .(x -1)2+(y -3)2=1 D .x 2+(y -3)2=1 3.方程y =ax +1a 表示的直线可能是( ) 4.若l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α∥β,l α,n β,则l ∥n B .若α⊥β,l α,则l ⊥β C .若l ⊥n ,m ⊥n ,则l ∥m D .若l ⊥α,l ∥β,则α⊥β 5.直线x -2y -3=0与圆(x -2)2+(y +3)2=9交于E ,F 两点,则△EOF (O 是原点)的 面积为( ) A .32 B .34 C .2 5 D .655 6.直线x -2y +1=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2x +y -1=0 C .2x +y -3=0 D .x +2y -3=0 7.过圆x 2+y 2=4外一点M (4,-1)引圆的两条切线,则经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是( ) A .4x -y -4=0 B .4x +y -4=0 C .4x +y +4=0 D .4x -y +4=0 8.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BC 上的高AD 为折痕,将△ABC 折成二面角C -AD -B 为多大时,在折成的图形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 ) A .90° B .60° C .45° D .30° 9.经过点M (1,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是( ) A .x +y =2 B .x +y =1 C .x =1或y =1 D .x +y =2或x =y 10.若圆x 2+y 2-2x -4y =0的圆心到直线x -y +a =0的距离为22 ,则a 的值为( ) A .-2或或2 B .12或23 C .2或0 D .-2或0 11.直线3x +y -23=0截圆x 2+y 2=4得的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A (1,2)距离为1,且与点B (3,1)的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1~3题。 1.A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北美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 D.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2.影响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很高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D.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3.C区域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新增人口过多 B.老年人口过多 C.劳动力素质低 D.劳动力过剩 下图为“印度东部沿海某城市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题。

) 4.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力发电厂,其最佳区位是( .④D.② B C.③.① A ) .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5(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A - 2 -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6.在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7~8题。 7.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 A.a、b B.c、d C.d、e D.b、e 8.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 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 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下面9~10题。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完成20~21题。 .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9 - 3 - .科技水平.原材料.劳动力 C D A.市场 B .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10 .原材料 B.市场 C.科技水平 DA.劳动力 题。读下图,回答11~12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16.7% B.14.3% C.0.9% D.1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②每年净增人口多③人口老龄化明显④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图,完成6~7题。 6.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 7.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B.就业压力加大 C.人口老龄化D.劳动力成本下降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结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第8题。 8.图中①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7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9~10题。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 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直线l 过点(-1,2)且与直线2x -3y +4=0垂直,则l 的方程为( ) A .3x +2y -1=0 B .2x +3y -1=0 C .3x +2y +1=0 D .2x -3y -1=0 2.已知直线(a -2)x +ay -1=0与直线2x +3y +5=0平行,则a 的值为( ) A .-6 B .6 C .45- D .45 3.已知点M (-2,1,3)关于坐标平面xOz 的对称点为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B ,则|AB |=( ) A .2 B .13 C .214 D .8 4.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棱BB 1,B 1C 1的中点,若∠CMN =90°,则异面直线AD 1和DM 所成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5.已知水平放置的△ABC 是按“斜二测画法”得到如图所示的直观图,其中B ′O ′=C ′O ′=1,A ′O ′3 那么原△ABC 中∠ABC 的大小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6.若直线y =kx +1与圆x 2+y 2+kx -2y =0的两个交点恰好关于y 轴对称,则k =( ) A .0 B .1 C .2 D .3 7.已知实数x ,y 满足2x +y +5=02 2 x y +( ) A 5 B .5 C .25 D 58.圆x 2+y 2-4x -4y -10=0上的点到直线x +y -14=0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 A .36 B .18 C .62 D .529.把直线3 y x =绕原点逆时针转动,使它与圆x 2+y 2+23x -2y +3=0相切,则直线转动的最小正角是( ) A . 3π B .2π C .23π D .56 π 10.已知球的直径SC =4,A ,B 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AB =2,∠ASC =∠BSC =45°,则棱锥S -ABC 的体积为(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中巴两国日前正在讨论修建连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铁路,起点为中国的喀什,终点为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德尔。该铁路修建后,我国进口石油大部分将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下图为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1.影响中巴铁路修建的最不利因素是() A. 科技水平低 B. 地形条件复杂 C. 跨越众多河流 D. 资金不足 2.该铁路线的建设意义不包括() A. 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 B. 为我国石油进口提供安全保障 C. 扩大瓜达尔港的经济腹地 D. 降低我国东部地区的石油进口成本 商合杭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合肥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运行速度350千米/小时。如图是商合杭高铁路线和主要车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3.商合杭高铁() A. 跨越我国地势二、三阶梯 B. 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C. 穿越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区 D. 沟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4.商合杭高铁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 地质灾害多 B. 河湖多 C. 风力较大 D. 地势起伏大 5.商合杭高铁的建设有利于() ①商丘市成为北方物流中心 ②长三角产业向中部转移 ③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 ④增加公路运输的货运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有关甲地商业网点特征的叙述与甲地自然条件不符的是( ) A. 密度小、规模小 B. 组织形式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 C. 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D. 商业街、商业小区较多 7.甲地农产品的品质优于乙地,但销售量不如乙地,其主要原因是甲地( ) A. 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 B. 农药使用量大 C. 交通运输不便 D. 商品品牌意识差 根据《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考虑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德州市将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划分为3个等级:市级商业中心、片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特别是规划建设“一主两副”三大市级商业中心。其中“一主”指新湖商业主中心,“两副”指新城商业副中心和科技城商业副中心。下图示意山东德州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新湖商业主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A. 商业历史悠久,商场店铺多 B. 临近铁路线,商品流通快捷 C. 位于城市中心,辐射范围广 D. 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量大 9.图中甲地带附近未布局商业中心,说明该地带最可能为() A. 绿化带 B. 农田 C. 河流 D. 交通干线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要素及其关系: 要素: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关系: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 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 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 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 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经典)2019-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必修2,含解析)新人教版

月考(二) 必修二模块综合检测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2018·河北唐山检测)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农业密度是指单位农田面积上的农民人数;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密度、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 国家人口密度农业密度生理密度 埃及79 209 1 475 荷兰396 34 1 642 美国31 1 118 日本338 135 2 380 1.与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相比,人口密度未考虑 ( ) ①土地类型②土地面积③农业生产技术④人口总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根据材料可知 ( ) A.生理密度大的国家农业密度大 B.荷兰的农业技术水平比日本高 C.一个国家的农业用地比重 D.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总数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面积,农业密度=农业人口总数/农田总面积,生理密度=人口总数/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所以人口密度未考虑土地类型和农业生产技术。第2题,农业用地比重=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土地面积;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人口总数/生理密度;土地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所以,农业用地比重=人口密度/生理密度。根据材料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的农业用地比重,故C正确;表格中的信息不能体现生理密度与农业密度呈正相关,故A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比较荷兰与日本的农业技术水平高低,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给出相关国家的农田总面积,故无法计算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总数,D错误。 (2018·河南郑州考试)“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四国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 )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4.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原因 B.家庭原因 C.自然原因 D.个人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必修二1-2章练习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 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 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 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拉动农村消费 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 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 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 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 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

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 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 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 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 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 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 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 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

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08级地理模块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区域划分的基础是 ( ) 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 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4题 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 )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3.三个地带比较 (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严重污染型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5~6题 5.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6.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7.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的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8.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新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秋季)于2006年7月21日~24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作为核心,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据此回答9~10题。 9.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 A.农药化肥的使用 B.暴雨洪涝 C.土地沙化 D.矿物燃料的使用 10.下列关于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扩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种植面积②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③增加农产品的进口④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三江平原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和鄂尔多斯高原、 三峡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主要工程之一,据此回答12~14题。 12.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 ( ) A.巫峡三斗坪湖北省 B.西陵峡三斗坪湖北省 C.瞿塘峡三斗坪重庆市 D.西陵峡南津关重庆市 13.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砘、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渣的排 放,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 ( ) ①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白色污染”③防止土地沙漠化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酸雨⑥减少长江下游的水患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4.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 ( ) A.长江流域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长江中游 读下图,回答15~17题。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高中地理 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行星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1)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2) 巨行星:木、土星 (3)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1)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 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 /h 。 ●线速度:赤道最大(1670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 26’):黄道面+赤道面 4.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 2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检测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 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绝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是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他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 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摘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有删改) 1下列对陶渊明“人生的两大支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下图为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阶段。认真分析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A曲线表示(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C曲线表示的是( ) A.死亡率 B.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4.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5~6题。 5.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6.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7.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八达岭长城,这种现象属于人口迁移B.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人口有向西部和南部移动的趋势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有益无害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有益无害 8.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___系___系___系___ 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统其他行星___ 2、太阳系: 1)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类地行星:、、、巨行星:、 远日行星:、 3)在星和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地球: 1)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自身物质条件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 存在生命的条件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有利于液态水的生成 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明:(Ⅰ)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Ⅱ)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降水 ②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③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出现极光现象 ④产生自然灾害: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3、太阳的主要成分是和。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如煤、石油。 2)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运动 地轴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y =3x +1与直线x +By +C =0垂直,则( ) A .B =-3 B .B =3 C .B =-1 D .B =1 解析:选B.y =3x +1即3x -y +1=0 ∴3×1+(-1)×B =0,∴B =3. 2.棱长都为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 B .2 3 C .3 3 D .4 3 解析:选A.棱长都为1的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与底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表面积S =4× 3 4 ×12= 3. 3.空间五点最多可确定的平面个数是( ) A .1个 B .5个 C .10个 D .20个 解析:选C.最多的情况是任意三点不共线,此时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故共10个. 4.已知直线mx +4y -2=0与2x -5y +n =0互相垂直,垂足为(1,p ),则m -n +p 为( ) A .24 B .20 C .0 D .-4 解析:选B.由两直线垂直,得2m -20=0,∴m =10.将(1,p )代入10x +4y -2=0,得p =-2,再将(1,-2)代入2x -5y +n =0,得n =-12. ∴m -n +p =10-(-12)+(-2)=20. 5.表面积为36π的一个球,有一个表面积为Q 的外切多面体,则这个多面体的体积是( ) A .Q B .2Q C.13 Q D.43 Q 解析:选A.易知球半径为3,将多面体分割成若干个锥体,每个锥体的高为3.∴V =1 3Q ·3 =Q . 6.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的立方体的六个表面各标出A 、B 、C 、D 、E 、F ,现摆成下面三种不同的位置,所看见的表面上的字母已标明,则字母A 、B 、C 的对面的字母分别是( ) A .D 、E 、F B .F 、D 、E C .E 、F 、D D . E 、D 、F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汇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