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蓝天双语八年级语文练习(1006)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以其境过清(3)乃记之而去(4)心乐之

()()()()

(1) 齐人固善盗乎( ) (2) 何以都不闻消息( )

(3) 遂至承天寺( ) (4)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是()

A.躬历山川(亲自) 积水空明(清澈) 凄神寒骨(凄凉)

B. 今方来(将要) 斗折蛇行(北斗星) 可百许头(左右)

C. 其实.味不同(果实) 全石以为底(把) 心乐之(以……为乐)

D. 曷为者也(同“何” ) 坐盗(座位) 非相度不得其情(观察)

2,看拼音写汉字。天lài 之声侧耳dì听

(2)给加点字注音。飒飒秋风荡漾柔情

3,词语写真集。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hān()然入梦yān()红藻xìng()liàn()滟

4,学做铁包公。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运用拟人,强调刹车对保证驾车安全的重要功能。)

B、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必是公鸡(运用夸张手法展示饲料的催蛋功能。)

C、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引用成语,相信消费者看到电视机一定觉得比听说的还好。)

D、保险柜广告——卫士牌报警保险柜的最大缺点是:敲锣打鼓迎盗贼,冷若冰霜面主人。(运用反语、对偶、对比,展示保险柜可靠的防盗功能。)

5、能力测试站。换一种表情或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流泪,不等于软弱,流泪有时是对亲情的眷恋,有时是对真情的感激.

6,诗海潮。阅读杜甫的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主义诗人杜甫早年的作品。(1分)

(2、这里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工美化,从_______________这一诗句可以表现出来?(2分)

(3、.“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

“”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用原诗句填空。)

(4、解释下列句子中“绝顶”的不同含义。(3分)

(1)会当凌绝顶。( ) (2)晓云绝顶聪明。( )

(3)吴老师博学多才,可是才30多岁,头顶上的头发就掉光了,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真是聪明“绝顶”( 7,

名句填空。(10分,每空1分)

(1)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表现

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写出了国家衰败

的景象。

(2)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幸福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

物,”的献身情怀。

(3)仁者爱山。与杜少陵同登泰山,能引起我们“会当凌绝顶,”的强烈

共鸣;和王安石登飞来峰,可体验他“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独特感受;和毛主席同走长征路,能感受他“五岭逶迤腾细浪,”的豪迈气概。

(4)感悟生活。我们要点滴积累,“千里之行,”;我们要守信践诺,“言

必信,”;我们要勇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

8,保尔在肉体和精神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从达雅家来到郊区公园,回顾生活历程,考虑今后怎么办,作出

了两个重要决定,找到了“归队”的力量。请简要概括这两个决定的内容。

【活动一: 主题班会】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 主题班会,假如你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发出倡议】活动结束后,班级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倡议写规范汉字,内容如下。其中有两处语病,划出来,并订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的重要前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此,我们特发出以下倡议: 第一、认真识记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以及不规范的字; 第二、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带动家人写规范字,使身边的亲友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 第三、在社会生活中,对不规范的文字书写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发现,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第四、把写规范字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使写规范字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是靠汉字传承的。自古以来,汉字不仅传承了华夏历史文化和文明,而且汉字作为一种艺术,也是独一无二。汉字是至今世界上唯一流行并通用的表意文字,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是世界任何一种拼音文字无与论比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汉字的魅力吧!

;

原毁》教案定稿

《原毁》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的特点; 3.通过学习作者忧时伤事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使学生形成对人对己的个性判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重点: 1.掌握基础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掌握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 教法指导: 1.注意掌握论辩文的特征,抓住论的对象,把握辩的过程,明确作者观点;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脉络,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对的赞誉,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 “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从骈文的发展看,这一描述虽不乏主观色彩,但还是很准确的。因为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 到了唐代中叶,、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并持续千百年。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的,并且以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散文的历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所以,素来不轻易称许别人的也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着《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3.古文运动:? 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文题解读: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 三、背景介绍: 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

最新解释词义和分析句子复习课

解释词义和分析句子复习课 文一: 村井 村中有一口井,在一棵高大的苦栎树下,圆圆的井身是磨石条拼砌的【长、印、盖】着青苔,古色古香。 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就喝着她的乳汁。 清晨,来打水的人络绎不绝。大桶、小盆、陶罐、扁担在黎明的光影里合奏成一支古老的、湿漉漉的曲子。井沿总是湿漉漉的,从井沿向各家的小路也是湿漉漉的。 夕阳西下,村里的媳妇小姑们,()了竹篮,()了铝盆,()了铁桶,()了衣槌三三两两地缀着井沿。不一会儿,的取水声、的搓衣声、的捣衣声,一圈圈地漾了开去。月亮升起来,[旋即、随即、当即]又垂落在井底。井朦胧,树朦胧,月朦胧,鸟朦胧。村里地姑娘仍不愿回家,嬉闹声,泼水声,追赶声,银铃般的笑声井全都听见了,井便非常的快乐。村中有诗云:“井潭落月影,村女失衣声。” 无论多大的暴雨,井总是清澈见底,水草依附,如少女的明眸。无论多么干旱的季节,井总是汪汪的,盈盈的,如十五的月亮。一线清流,不紧不慢地从井中溢去,绕乡村旁的田间…… 一晃便十多年了,那盈盈的、快乐的村井总在我乡梦的清波里依徊。前些日子,回家过暑假。夜晚,吃了几片西瓜仍不解渴,我便提议:“去打井水吧。” 父亲低头不语。母亲说:“只怕不好打了,你要去,当心蛇。”妻子提出要同我去看看井。月牙儿淡淡的,夜虫清唱。荒草萋萋,苔痕满地。那高大的苦栎树也被砍了,干枯的根系像垂暮老人的手掌,紧紧地抓住井沿的泥土。我问母

亲:“这井怎么了?这么浅了。”母亲说:“这井废了,你不见村里人如今家家都用上自来水了。” 我仍然迷惑不解。正在上理工大学的妹妹用物理的知识解释说,井没人打,那渗水层便日渐枯萎、堵塞。照理论计算,不出十年便要成为一口枯井。我一惊,仿佛看到了一只盲人的眼睛,空洞、干枯、死寂,就如那没有生命的井。妻子若有所思地说:“井不用则浅,用则盈。人也如井呀。” 问题: 1、在文中()处填上恰当的动词,(不能重复)。(4分) 2、在[ ]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打勾。(2分) 3、在上填上合适的象声词。(3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络绎不绝:迷惑不解: 5、文中具体描写村井是盈盈的,快乐的是第()至第()自然段,在这几个语段中作者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6、当“我”看到自己在童年时留下美好印象的井完全变了,会想些什么? 7、妻子若有所思地说:“井不用则浅,用则盈。人也如井呀。”这句话的意思是: 文二: 必须承受的痛苦 三岁半的女儿扁桃腺(xiàn)发炎,开了十针青霉素,上午八点和下午三点,

(完整版)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归纳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归纳 一、实词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全到;毕:全、都;咸:都。 2、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3、茂林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4、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5、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7、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8、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 9、信可乐也:实在。 10、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1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12、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13、向之所欣:过去、以前。 1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迹。 15、以之兴怀:以,因;兴,发生、引起。 16、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17、终期于尽:至,及。 18、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19、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20、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21、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22、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23、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二、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三、古今异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表判断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8.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 今义:对着 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10.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句首发语词 今义:指妻子 四、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3、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4、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5、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7、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的使动用法。 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9、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10、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 11、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奔驰 五、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二)一 1、若合一契:一起。 2、其致一也:一样。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将......视为一样。 4、一觞一咏:一边……一边……。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关于理解的句子

关于理解的句子 1、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作者:罗曼罗兰 2、不要试图去理解所有事,有时我们不需理解,只需接受。 3、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4、有些共产主义者抱有这种观点:反共产主义者就是法西斯主义者。这和说一个人不是天主教徒就是摩门教徒一样不可理解。作者:博尔赫斯 5、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相互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需要平等和民主与理解和信任。作者:佚名 6、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绝非神话,唯亲身体验才能理解中奥妙,望各位读者都能运用本书精髓,轻松学单字。 7、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唯有慈悲为怀,宽容为大,才能够真正的理解生命存在的根蒂。只有唯此,也就能够才毫不夸张的说:奸佞何在,争抢何能,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还是享受厚道为好。 8、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9、20岁觉得漂亮真好,30岁觉得年轻真好,40岁觉得有权真好,50岁觉得有钱真好,60岁觉得悠闲真好,70岁觉得没病真好,80岁觉得活着真好。人生不必过于计较: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丑人俊顺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气就好,谁对谁错理解就好,人这一生平安就好! 10、因为一切话语中最悲惨的那一句:“我的上帝,你为何离弃我!”若从最深刻的含义上理解,如同它可以被理解的那样,便是对他终生幻觉的彻底失望和觉醒的证词;他在最痛苦的瞬间看清了自己。作者:尼采 11、几天时间很快过去,转眼便到了年三十。清晨撑起窗子往庭院望去,只见外面雪花纷飞,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白,嫣红的冬梅在银装素裹中显出了几分鲜嫩的娇艳。 游青将手伸出窗外,指尖与花茎相触,缓缓上移,忍不住捻下一片花瓣来,放在手心里细细研磨。 最近仍旧每日做梦,不过梦境却越来越清晰,有时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声,有时是一些无法理解的场景,以前总是一醒来就忘记,如今却能勉勉强强记住一些。而且,无论梦到什么,最后总会在大片大片的花海中醒来,梦里的梅花比这庭院中的要晶莹剔透许多,不似世间所有。作者:扶风琉璃出处:重生话狐 12、我们不能没有家。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兰亭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语法体系 1、词语: (1)词类划分(2)常用词法 2、句式: (1)判断句(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 1、重要实词(生僻实词,一词多义,偏义复词)(1)修禊事也禊:古代祭祀礼节。三月三人们到河边去 邪修:做 (2)茂林修竹修:高 (3)况修短随化:修:长寿 (4)清流激湍:激湍:流得很急的水 (5)引以为流觞曲水:以为:把…作为 (6)列坐其次:列:排列其次:曲水旁边 (7)畅叙幽情: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8)俯察品类之盛:品类:自然界的万物 (9)所以游目骋怀:所以:所用来,表目的 (10)足以极视听之娱:足以:能拿来极:穷尽 (11)信可乐也:信:确实 (12)夫人之相与:相与:相处交往 (13)俯仰一世:俯仰:时间短暂

(14)或取诸怀抱:或:有的人诸:之于怀抱:志向 (15)或因寄所托:所托:爱好的事物 (16)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迹:旧迹 (17)况修短随化:短:长寿,短命。化:自然 (18)终期於尽:期:到 (19)齐彭殇为妄作:彭:长寿殇:短命 (20)故列叙时人:列:一个个 (21)录其所述:录:记下所述:作的诗歌 (22)其致一也:致:兴致,情致 (23)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这篇文章 2、重要虚词 ①之 (1)代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件事 感慨系之矣这种情况 不能喻之于怀古人的文章 (2)动词,到。 及其所之既倦 (3)主谓取独 夫人之相与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不知老之将至 (4)结构助词的,或音节助词无意义 1、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 2、仰观宇宙之大的 3、后之览者的 4、悟言一室之内的 5、暮春之初音节助词无实意 (5)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以 (1)介词,表示方式,原因,工具等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表因为 (2)连词,而,表顺承、修饰 (3)连词,因为。 (4)连词,来 所以游目骋怀连词,来 ③而 (1)连词而,表顺承 (2)连词而,表修饰 (3)连词来,因而。表因果 (4)连词却,表转折

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应警惕 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兰海小学应建君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广大师生不可承受之重。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效果还非常有限。前不久听特级教师赵志祥说“要把语文 课教得简单些、肤浅些,坚决摒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简直欣喜若狂。由此也促使 我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了如下的探索与思考。 什么样的句子是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是一个看似没有问题的大问题。因为任你翻遍整本课标都不见这个词。翻烂整套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只在四年级下册p96“我的发现”中借小林的话有过这样 的描述:“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也 就按照一般字面的解释。很含糊。到底什么叫含义较深?到什么程度能够叫含义较深?其 次是范围上的,含义深刻特指哪个方面,它的边界在哪里?这些都无法从字面上给出明确 的答案。 所以在讨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之前,很有必要先大致明确我们探讨的含义深刻的句 子大致是什么样的句子,以避免因“你说你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说我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而导致的混乱。 以下笔者试图通过摘录人教课标本教材中明确认定含义深刻的具体句子,推测含义深 刻的句子的大致特征。每册试着各摘录一处。 1,我们来找出意思深刻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下来。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 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习题 p27,也是整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例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再抄下来。(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 虎》习题p129) 3,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有很深的含义,如,“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 蹋它。”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再抄下来。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p90 4,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 却很难。”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五年级上 册《钓鱼的启示》 5,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 风沙成长起来。”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再抄下来。五年级下册《白杨》

原毁同步练习(含教师答案版)讲课讲稿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 2、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病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亮疾病,卒于军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善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择善而从之 素善留侯张良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太祖曰“善。”乃南征 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荀子?强国》) 3、及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史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济:渡河)(《左传》) 4、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听其所止而休焉/ 玉之言,盖有讽焉 盘盘焉,囷囷焉 水旱祷焉 且焉置土石 5、乃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良久乃已

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 家祭无忘告乃翁 6、其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三、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写出古义 课文例句古义今义 1、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许多人。 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 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 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试验,试。 四、指出下面活用的字并作解释 1、故人乐为善/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详,故人难于为善 2、即其新不究其旧/ 究其旧不图其新 3、己未有善 4、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能善是,是亦足矣/ 我善是,是亦足矣/ 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5、早夜以思 6、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五、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其责己也重以周 2、其待人也轻以约 3、重以周,故不怠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人生每一段路都有意义,失败也好,走错路也好,最后都让你变成今天的自己。你是谁?你要什么样的人生?都会决定你做的选择。就算选错了,人生也不会因此就毁了。 2、人不能太善良,因为人们只会挑软柿子捏,太善良只会让有的人得寸进尺,也是自身对他人的一种纵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有点脾气,不能一味的选择忍让,过分善良只能说你傻。 3、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4、人生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生命、时间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 5、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不要自己为难自己;无论今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应该感到悲伤。 6、如果人生会有导航,那我们就不会走错路了,即使会绕很多弯路,最终也会到达目的地,那里有阳光温暖有一个人,一个爱你,

疼你的人,那里就是幸福的终点。 7、风雨不仅只有摧残,还有滋润;海浪不仅只有拍岸,还有浪花一片片。人生不仅只有愁眉不展,还有笑开颜;生活不仅只有平淡,还有浪漫。人世间的炎凉冷暖,你却没有理由不热爱一番。 8、和谁都别熟得太快,不要以为刚开始话题一致,共同点很多,你们就是相见恨晚的知音。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一起经历的才是真的。 9、当别人落难时,你拼了命的帮,自己落难时,别人拼了命的笑,这些都是现实,得意时,朋友们认识了你,落难时,你重新认识了朋友。 10、遇到恶心事,你要学会淡定和从容,这个世界上的人渣是千姿百态的;我永远不会去追赶你,但会默默走到你身边,装成偶遇的样子;如果你不邀请我一起走,那我就改道走,大概这就是我的爱情观。 11、生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过于完美的感情,只发生在童话和想象中,现实的常态,除了平淡,就是千疮百孔与劫后重生。 12、不惊扰别人的宁静,就是慈悲;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就是善良。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爱情真的是两个人的事情,主动久了会累,在乎久了会崩溃,沉默久了会受罪,想念久了会流泪。 13、其实想想,离开你的日子也好,虽然没有惊喜和心跳,同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大全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大全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大全 1. 所有的东西,都无所谓了。那些坚持和决断,像一个笑话。 2. 谁没有被误会的时候,可是也有被承认的时候。 3. 被堵住嘴,憋屈在心里,被背叛,被误解,解释变得无效了。 4. 百般被伤,被误解之后,终于明白,与其一个人成熟,不如两个人一起幼稚任性,至少不懂如何爱,就不会那么痛。 5.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时发生碰撞和接触会产生一定的火花,但这火花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误会。 6. 误会一旦发生,只有尽释前嫌,才能化险为夷。 7. 误会折断了多少感情之帆,使爱情的航船无法如愿到达对岸;误会抹杀了多少亲情的温馨,使本应精彩的生活变得痛苦不堪;误会扼杀了多少人性中真诚,善良和美好的本性,使本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坠入黑暗的无底深渊! 8. 误会是残酷的,它昭示着人的苍白,动摇着人的意志,折磨着人的心灵。 9. 我们擦亮理解之窗,敞开包容之门,聆听心灵之音,从而洞悉生活之真,弘扬人性之善,回归生命之美!让我们永存虔诚之心,共同追求没有误会的人生境界! 10. 一个误会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11. 当产生误会时,我们需要去解释吗?绝大部分认为是需要的。他们不甘心就这样平白无故受委屈,觉得自己一定要讨回公道,而有少数人会觉得没必要,他们认为真相终有一天会大白,只要自己保持有好的心态,任别人误会去吧。这些人往往都是独行者,比较脱离社会群体,也比较会保护自己。 12. 误会是一种心灵的隔阂,它与默契分道扬镳。心灵的隔阂由误会产生,它使心灵之间无法自由连通。误会割断了默契的脉搏,使人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再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3. 误会是一种心胸的狭隘,它与包容格格不入。心胸的狭隘制造了误会,也产生了怨恨。园囿于自己的个人世界,陶醉于自我的意志观念。狭隘与包容绝缘,她点燃了误会的导火索,终于爆发了误会的冲突。 14. 误会往往给人带来痛苦和委屈,甚至乎绝望。 15. 误会的代价,甚至演变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16. 误会,在深邃的自然面前,它的存在如此渺小,以致常被人们忽视;在复杂的社会之中,它的存在何其繁多,几乎遍布每个角落。 17. 一个原本善良的人会因为误会而成为罪犯,一个充满正义的人会因为误会而错怪了好人,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会因为误会而变得冷酷无情。 18. 爱情,是种误解,比咖啡因危险一点。 19. 最讨厌被误会了,但越解释越觉得难过。 20. 爱情,总是在太多说不出口的理由中一再被误解,从而一错再错,最终变成错过。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1.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 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 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 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 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 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 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 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2.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会面) . 二、古今异义

17《原毁》导学案

17《原毁》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查: 1.作者简介: 愈(768—824),字,自谓,世称,谥号“”,后人尊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人。与同为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等。 3.古文运动: 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之首。 二、文题解读: 《原毁》是韩愈的“”(《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原”就是,“原毁”就是。 三、背景介绍: 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况,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和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从而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 四、预习检测 认真听朗读,注意字音 (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口头回答问题) 五、诵读课文后,结合学案解释并疏通研讨课文第一节 1.自行译读,解释第一段中文中重点的字词: (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古代女子称丈夫;古代指普通百姓 (2)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1.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2.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二、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解释句子

解释句子 Have you received a letter from Jim? →Have you heard from Jim? The children had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The children enjoyed themselves at the party? →The children had fun at the party. 1、同义词或同义词组的转换: 1.get to arrive in/ at, reach 2.look after take care of 3.think of come up with 4.consist of be made up of 5.have fun have a good time, enjoy oneself 6. discuss talk over 7. turn off switch off 8. by oneself on one’s own, alone 9. receive/ get a letter from hear from 10.be good at do well in 11. be famous for be known for 12. favourite like …best 13. fly to…go to…by plane/air 14. decide to do sth. make up one’s mind(s) to do sth. 15. be working be at work 1.The basket is filled with apples. The basket is full of apples. 2.You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your sister. You should look after your sister well. 3.The model plane is made up of six parts. The model plane consists of six parts. There was a heavy snow last night → It snowed heavily last night I argued with my father yesterday I had an argument with my father yesterday. I’m as heavy as you. I’m the same weight as you. 1.Ken is as tall as Sue. Ken is the same height as Sue. 2.He hurried to school. He went to school in a hurry. 3.Jack has got a good collection of stamps. Jack collects a lot of stamps. I lent him some money yesterday →He borrowed some money from me yesterday. 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 the room. →Don’t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 the room.

原毁导学案教师版

17、《原毁》导学案(高二16-20班)(教师版) 主编人:伍雪玲审核人:莫文英终审人:饶志青使用年级:高二实验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课文,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 技能目标:学习对比的说理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韩愈写作本文的目的,关注社会、关注现实。 【教学重难点】掌握积累文中文言重点词语、特殊句式;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 【学法指导】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 一、课前检测 1、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2、《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作者是有感而发:安史之乱后,唐朝执政者及世族大地主结党营私,而由于上层统治者求全责备,下层地主阶层很难登上政治舞台,即使得官,也“动而得谤”,屡遭排挤。面对这样的现实,韩愈写下此文,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3、你学过的韩愈诗文名句有哪些 二、自主学习 ①古之君子,其责.(要求)己也重.(严格)以.(“而”,又)周.(全面,周全),其待人也轻.(宽容)以.(相当于“而”,又)约.(要求低)。(1)重以周,故不怠.(懈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好事)。(2)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探求)其所以 ..(……的原因)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这样),而我乃.(却)不能是.(这样)!”早夜以.(相当于“而”,表修饰)思,去其不如舜者,就.(追求、仿效)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对)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比得上)焉.(代词,他);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这)人.(指古之君子)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缺点)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3)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足够)为良人矣;能善.(擅长)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苛求)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4)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做到)也,一艺,易能.(掌握)也;其于人也,乃.(连词,却)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这)亦.(也)足矣.(语气助词,了)。”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②今之君子则不然 ..(不是这样)。其责人也详.(完备,这里指要求高),其待己也廉.(少,这里指要求 低)。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 ..(自己的收获)也少。己未有善.(优点,长处),曰:“我善.(擅长)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技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通“稍”) 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 ...(不值得称道)也。 ..(太低)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 彼虽善是,其用.(功用,本领)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考虑)其十;究.(追究)其旧,不图.(考虑) 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声望)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叫做)不以众人 ..(一般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5)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 译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1.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

解释句子--单词释义篇

单词释义 1.Raise your han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2.We followed this man here. 3.Students must obey the school rules. 4.Don’t interrupt him when he is speaking. 5.When the fire happened, the firemen soon appeared. 6.He continued working on his games.. 7.We must try our best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8.We persuaded him to go shopping with us. 9.At last, the little child realized he was wrong. 10.The waste water pollutes the river. 11.Y ou must remember the new words. 12.Y ou should apologize to her for what you have said. 13.They decided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14.On my birthday, Dad presented me with a bicycle. 15.I will fly to Beijing.. 16.Peter is among the cleverest boys in his class. 17.What else do you want? 18.It is dangerous to meet your net pal alone. 19.It is illegal to drive through a red light. 20.Jane seldom makes mistakes in exams. 答案 单词释义 1.Put up your han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2.We went after this man here. 3.Students must follow the school rules. 4.Don’t stop him when he is speaking. 5.When the fire happened, the firemen soon showed up / came. 6.He went on working on his games. 7.We must 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environment better. 8.We made him agree to go shopping with us. 9.At last, the little child came to know he was wrong.

原毁文言知识点教师卷

原毁文言知识点教师卷 原毁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1)强者必说于言(同“悦”,高兴 ) 2.古今异义 (1(4)古之君子(古义:旧时贵族士大夫;)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古义:虽然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2)是足为艺人矣(古义:多技能的人;(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古义:一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般人;今义:很多人) ?某些手工艺工人) (6)是故事修而谤兴(古义:与是连起来(3)吾尝试之矣(古义:曾经试验;今义:解释为因此,修解释为治理;今义:一种试验) 文学体裁) 3.一词多义 (1)善:故人乐为善(名词,善事)/彼虽善是(动词,善于,擅长)/ 素善留侯张良(动词,交好)/不如因而善遇之(形容词,友好地)/己未有善(优点) (2)病:吾之病也(名词,缺陷,过错)/吾之病在肠胃(名词,疾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苦)/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动词,担心、忧虑) (3)然:今之君子则不然(指示代词,这样)/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的样子)/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是对的) 4.词类活用梳理: (1)故人乐为善(形容作名词,善事) (5)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名作状语, (2)早夜以思(名词作状语,在早晚) 对外,对内) (3)即其新(形容词作名词,最近的表现) (4)不究其旧(形容作名词,过去的错误) 5.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

(1)重以周(严格)(周密) (2)轻以约(宽容)(简约) (3)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这样)(却) (4)就其如舜者(追求,仿效) (16)后人无及焉(代他,舜) (5)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探求) (17)早夜以思(而,表修饰) (6)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那些附和、(18)己未有能( 才能 ) 朋友) (19)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太) (7)即其新不究其旧(就……看) (20)究其旧不图其新(过去的错误、考(8)故人乐为善(做好事) 虑、现在的表现) (9)其人之有闻也(名誉声望) (10)责人也详,待己也廉(要求周详少) (11)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学习、学会掌握) (12)其用不足称也(功用本领) (13)不若是(这样,代以上三种情况) (14)道德之行(畅行) (1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自己) 1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讲义编制人:王凯艳审核人:秦海兵2013-2-28 (21)而望名誉之光(发扬光大,昭著) (22)可几而理欤(差不多、治理)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例一(其为人也,仁义人也。(用也表判断) 他是个仁义的人。 例二(某非良士。(用判断词“非”表判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