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

部编版《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

部编版《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
部编版《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

2.在朗读父亲语言过程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1.读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最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

2.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句话,再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留意预习时划出的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交流容易混肴的字音和难写的字形。

交流检查学习情况。

①出示会认的字。黎凝畅瞬猎

②指名认读。强调“凝”的读音。

③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④出示会写的字。

⑤指名认读。强调“蒙”的读音。“鼻”和“猎”的部首及字形。“翅”的笔顺。

⑥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3.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第二段(第2自然段—结束):具体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

四、布置作业

1.规范的书写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

2.回顾课文,说说文章的重要内容。

★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

★齐读课文,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感悟,有感情朗读

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1.体会“最喜欢”“一生”流露出父亲怎样的情感。

2.从哪儿能看出父亲对树林和鸟喜爱的感情之深呢?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相关的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

☆看的仔细。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父亲:“林子里有不少鸟。”“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

我:“既没有看见一只鸟,也没有听到一只鸟叫。”“仔细找,却没有找到晃动的叶子。”

提问:父亲为什么能发觉林子里有不少鸟,而我却什么也没看见?这说明什么?(扣住“父亲看得仔细、很爱鸟、对鸟非常的熟悉和了解”说即可。)

想象:①父亲在看时的神态和动作。(学生描述完之后,填空补充句子“父亲()地站在那儿。”,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神态“凝神静气”,动作“像树一般兀立”。)②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我心里想些什么?此时我脸上的表情回事什么样的,用一个词语形容。(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最终落实到“茫然”并理解意思。)

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读出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

☆闻得认真。

①指名读父亲说的话。从父亲的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树林里为什么会有鸟味?怎样才能闻到鸟特有的气味?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都是父亲长期观察和亲身体验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是父亲爱鸟的具体体现。)

②有感情的朗读7---10自然段。

☆听得快活。我为什么说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候便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候。想知道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什么样的吗?(出课件)

☆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听了父亲的话,我的心情为什么”沉重”,又由衷的感到高兴呢?教师小结: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

三、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2.将题目的顿号换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读一读。(爱)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写作方面: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内容感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4.教师总结: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喜欢自由飞翔,它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忧愁,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片断练习:以“天上的云变化多端,形态万千。”为开头写一个片段。

2.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22 父亲、树林和鸟

看鸟动仔细父亲

闻鸟味认真爱鸟

听鸟歌快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