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媒系统工艺操作手册

热媒系统工艺操作手册

热媒系统工艺操作手册
热媒系统工艺操作手册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30L聚酯小试装置

热媒加热系统

扬州普立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WWW.POL https://www.doczj.com/doc/437633618.html,

2010-10-25

1 概述

1.1 系统描述

本装置采用有机热载体(导热油)循环供热系统供热,有机热载体为氢化三联苯,热源由电加热器提供,热载体采用离心泵循环。热媒系统通

过管路的进回油阀调节流量来控制温度,满足对不同工艺温度控制的要求。

热媒系统的最高操作温度为320℃,最高操作压力为0.22MPa。

1.1. 1 热媒回路

热媒回路是通过电加热器加热由热媒循环泵输送的热媒循环系统,是整个装置热量的来源,系统由热媒电加热器、热媒循环泵、油气分离器、

热媒膨胀槽及连接管道等组成,热媒给系统供热的途径是直接通过加热设

备;。在本装置中,热媒直接加热的主要有:气相管夹套、反应器夹套保温、

出料阀夹套保温。热媒的温度由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压力由进回油管

的截止阀来控制。

1.2 供热能力

热媒系统采用电加热,系统最大供热能力如下:

供热能力:30KW/h

热媒流量:8m3/h

1.3 设备描述

1.3.1 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为卧式列管加热器,列管内安装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与加热介质完全隔绝,保证设备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电加热棒管板与加热

器本身采用法兰连接,方便维护与检修。电加热器材质为:Q345R。1.3.2 热媒泵

热媒系统采用的泵为高温离心泵,采用双端面密封的高温离心泵。

扬程:22m

流量:8m3/h

1.3.4 热媒膨胀槽

热媒膨胀槽为卧式槽,设有膨胀口,放空口和排放口。热媒膨胀槽材质为:Q235B。

1.4 热媒过滤器

热媒过滤器采用焊接式Y型过滤器最大流量8m3/h, 热媒过滤器材质为:Q235B。

1.5 热媒物性表

热媒

2 热媒系统吹扫试压

系统安装时,管道内可能留有焊渣、铁屑、铁锈等杂物,在热媒系统运行时,如果管道内留有杂物,可能会损坏阀门、泵、电加热器等设备,

因此在注油前尽可能把系统吹扫干净。吹扫采用压缩空气,严禁采用水洗。

热媒系统使用前,必须通过气密性实验,保证系统无泄露。气密性实验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保压,压力降达到标准为合格。管道首次使用时须

做强度试验,确保管道能安全运行。

2.1吹扫

2.1.1吹扫条件

1.系统管道安装全部结束,包括阀门、过滤器等管件,现场一次仪表接口

安装结束。

2.检查后确认系统管道、管件、仪表等与PID图一致。

3.调节阀、一次仪表(压力表)、过滤器滤蓝拆下,以免损坏。

4.与设备连接的法兰断开或加盲板,防止杂物进入设备。

5.安全阀进口采用盲板隔断,防止安全阀启跳泄压。

6.压缩空气系统可以使用。

2.1.2吹扫步骤

1.根据管道的现场布置情况,选择合适的吹扫段,泄压口尽量选择在低出,

并有阀门、法兰或可拆管段。

2.吹扫管段选择好后,起始端如有阀门则把阀门关闭,如无阀门则采用盲

板隔断;泄压口如有阀门则关闭阀门,如无阀门则采用法兰加薄垫片封闭,

泄压口侧管道拆除或加盲板,防止吹扫出的杂物进入管道。

3.除起始点封闭以外,吹扫段中间部分的所有阀门打开到全开位置,保证

吹扫管段畅通无阻。

4.在吹扫管段上安装一个临时压力表,并找一压缩空气接入点,给吹扫管

段加压。

5.吹扫压力设定在0.5MPa,当吹扫管道压力达到0.5MPa时,关闭压缩空气

进口阀,然后快速打开泄压口阀门,压缩空气在瞬间泄压时,会把管道内

的杂物带出,如果泄压口加的是薄垫片,应调整垫片厚度,保证能在0.5MPa

时爆破。

6.重复上述操作数次,当压缩空气排放时无杂物后,检查管道内壁情况,

确认无杂物后该管段吹扫结束。

7.管段吹扫结束后,把拆下的调节阀、一次仪表、过滤器滤蓝等管件重新

安装好,并把所加的盲板拆去。

2.1.3吹扫注意事项

1.吹扫时加盲板的位置要做好标记,防止吹扫结束后遗漏拆除。

2.吹扫时压缩空气带出的杂物速度较快,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损坏设备,

因此在泄压口所涉及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并对设备等做好保护。

3.被拆管件重新安装时要更换垫片,防止垫片二次使用时泄露。

2.2试压

2.2.1试压条件

1.管道安装结束,吹扫工作已经完成。

2.现场一次仪表全部安装到位,如果试验压力有可能超过仪表量程的一次

仪表须拆下或加盲板隔断。

3.设备进出口加盲板隔断,如反应器夹套进出口、泵进出口等。

4.安全阀进口采用盲板隔断,防止启跳泄压。

5.压缩空气系统可以使用。

2.2.2试压步骤

1.根据管道的现场布置情况,选择合适的试压管段。

2.试压管段选择好后,起始端采用盲板隔断。

3.试压管段上必须有压力表,如试压管段上没有压力表,须安装临时压力

表,用来检测系统压力。

4.试压管段上设置压缩空气接口和泄压口,以备打压和泄压用。

5.首次打压压力为0.3MPa,当管道压力达到0.3MPa后,关闭压缩空气进口

阀,稳压10分钟,并观察整个管道系统,检查是否有变形的情况,如无异

常,则开始检漏。

6.检漏采用肥皂液,把肥皂液喷在焊缝、法兰、填料等连结处,观察有无

气泡出现。如向外冒气泡,则有泄露,须做好标记,等泄压后处理。

7.检漏通过后,继续给系统加压,每次加压0.05MPa,加压须后稳压10

分钟,如压力不降,则继续加压,直到系统压力达到0.65MPa为止,并在

在此压力下稳压30分钟,如压力不下降,则系统强度试验合格。在加压过

程中,要注意观察管道的变形情况,如发现有异常,必须及时停止加压,

并要泄压处理缺陷。

8.系统强度试验合格后,把系统压力降到0.45MPa,保压24小时,压力

降小于5KPa为合格。

9.泄露量试验合格后,试压结束,把压力泄去,试压时所加的盲板全部扯

去。

2.2.3试压注意事项

1.试压过程中,如压力表的量程小于试压压力的,须把压力表卸下或把压

力表前的针型阀关闭。

2.在做管道强度试验时,必须注意现场的管道变形情况,防止发生以外。

3.检漏时如发现有缺陷,必须泄压后处理。

4.试压时,爆破片必须拆除,试压通过后再把爆破片安装好。

5.试压结束后,所有的盲板必须全部扯去,并换上新垫片。

6.试压时,做好记录,并添好试压记录表。

3 热媒系统调试开车

热媒系统压力试验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调试开车了。调试开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注油、冷油循环、升温脱气、热紧固。系统调试是开车成功

的保证,因此调试必须认真对待。

3.1注油

3.1.1注油条件

1.热媒系统试压结束并已通过。

2.仪表电器安装结束,并可以送电。

3.热媒循环泵可以运行,并且运转方向正确。

4.热媒过滤器滤蓝已安装好。

3.1.2操作步骤

1.把系统的排净阀门全部关闭,放空阀门全部打开,调节阀组前后的保护

阀门全部关闭,旁路打开。设备进出口、液位计口等其它阀门全部打开。

2.把导热油用泵打入热媒膨胀槽,导热油通过热媒系统的膨胀排气口自流

到系统中,系统中的空气通过热媒放空管线排除。在注油过程中要注意膨

胀槽的液位,当液位到达1/4时,停止注油,当液位下降后再注油,如此反

复操作,直到膨胀槽液位不下降为止。

3.2冷油循环

3.2.1冷油循环条件

1.热媒膨胀槽液位已经稳定。

2.热媒循环泵已经排气完成。

3.热媒循环泵已经加好润滑脂。

3.2.2操作步骤

1.把一次热媒循环泵的出口阀门关闭,启动循环泵,注意观察泵的运行情

况,如有振动或电流异常等情况,须停泵处理。当泵出口压力达到0.22MPa

时,缓慢打开泵的出口阀门,把出口压力控制在0.2MPa左右,注意要避免

泵运转时超电流。

2.在冷油循环过程中,由于系统中空气的排除,还需要补充热媒,因此要

注意观察热媒膨胀槽的液位变化情况,如液位下降,要及时补充热媒。

3.热媒冷油循环时,系统中的杂物会聚集在过滤器的滤蓝中,如发现泵的

出口压力波动较大时,需要拆洗过滤器,拆洗时先停泵,然后把泵的进出

口阀门关闭,排油后再拆过滤器,系统循环可以切换至备台继续进行。

4.冷油循环2小时后,观察泵的出口压力,如果压力不稳定,则系统中可

能还用空气,需要继续循环,压力稳定后可以准备升温。

3.2.3注意事项

1.在冷油循环初期,系统中可能留有杂物,因此要避免频繁的开关手动阀

门,防止被杂物损坏阀门密封面或波纹管。

2.要注意热媒膨胀槽的液位变化情况,及时补加热媒。

3.热媒泵运行前必须确认热媒已经充满叶轮,防止泵损坏,启动前要把出

口阀关闭,防止启动时电流过大损坏电机。

4.在热媒循环初期,尽量减少开关次数,防止杂质卡坏阀门密封面或波纹

管,造成阀门内漏。

5.热媒过滤器要根据运行情况及时拆洗。

3.3升温调试

3.3.1升温调试条件

1.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已调试完成。

2.冷油循环已经达6小时以上,系统中杂物已经过滤干净。

3.电加热器调试完成。

4.主工艺系统试压结束,准备洗釜。

5.热媒系统及反应器保温基本结束,须热紧出除外。

3.3.2操作步骤

1.在热媒排放口准备好热媒接收桶,并把出口出的排放阀打开,接收热媒

加热膨胀后排放的热媒。

2.电加热器通电开始升温,手动设定热媒系统温度,升温速度控制在20℃

/h,升温过程中要注意热媒膨胀槽的液位变化情况,液位低于1/4时要补加,

高于2/3时要打开膨胀槽底部的排放阀排出。

3.当温度升到120℃时,恒温一段时间,观察膨胀槽放空的脱气情况,当

低沸物排出系统后,再继续升温。

4.当低沸物脱除以后,手动设定热媒系统温度,升温速度可以控制在30℃

/h。注意观察热媒膨胀槽液位,及时排除膨胀多出的热媒。

5.当温度达到200℃时,系统热紧固。

6.把热媒系统温度逐步升到300℃,观察热媒膨胀槽尾气排放情况,当脱

气完成后,把系统中打开的放空阀门全部关闭,热媒膨胀槽的液位调整到

1/3处。并把热媒膨胀槽的注油口和膨胀侧的排气口阀门关闭。

7.把热媒系统压力设定到0.2MPa,并调整各个管路的阀门开度,等压力稳

定后,把温度设定在260℃,当系统压力、温度控制达到工艺要求时,热媒

系统的调试完成。

8.热媒系统调试完成后,关闭排油管线出口阀门,并把接收的热媒放到指

定的地点放置备用。

3.3.4升温调试注意事项

1.打开电加热器加热时,热媒循环泵必须运行。

2.热媒首次升温时,系统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低沸物,在升温过程中要

脱出,因此升温速度不能过快,防止汽化量太大,引起压力波动,而且排

气时易把热媒从放空口带出。

3.热媒升温时要随时注意膨胀槽的液位,防止益出。

4.在升温过程中,温度和压力要密切注视,防止超温超压。

5.反应釜内温和压力不能超出工艺允许的范围。

6.在升温过程中,要注意巡视现场管道变形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7.因法兰等须热紧处保温未做,现场操作人员需注意,防止烫伤。

4热媒系统操作规程

热媒系统在正常运行时,需要手动调节阀门控制压力。热媒系统操作主要包括温度压力调节、拆洗过滤器、热媒泵的启停、日常巡检等内容。4.1温度压力控制

本装置温度控制采用调压器控制,压力控制主要采用调整手动阀门的开度来实现,自动控制采用远传仪表来实现。温度和压力控制依据来源于

工艺要求。

4.1.1温度控制

1.热媒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热媒的温度通过手动设定,由电加热器调压器

自动控制,温度设定值为290℃,温度可根据工艺要求调整。

2.聚合釜的夹套温度控制:聚合釜的夹套温度通过电加热炉的出口温度来

控制。

3.铸带头温度控制:铸带头采用电加热丝加热,自动控制时,设定铸带头

内温为280℃,计算机自动调整电压控制加热功率。铸带头温度必须在出料

前达到工艺温度要求。

5.气相夹套和出料底阀夹套温度控制:采用手动调节进回油阀门控制,调

节时,设定热媒炉出口热媒温度为280℃,计算机自动调整电加热功率来控

制热媒炉出口温度。这时调节气相夹套和出料底阀夹套进出口阀门开度到

需要的温度。

4.1.2压力控制

1.热媒系统压力控制:热媒系统压力通过电加热炉出口旁路阀门开度的大

小来控制,而热媒泵的出口压力则通过泵的进出口阀门开度的大小来控制。4.2过滤器拆洗

热媒系统经过长时间运行中,泵的进口过滤器积累杂质越来越多,会引起泵出口压力的波动,如不及时拆洗过滤器,会影响泵的正常工作,同

时热媒流量也会受到影响。

4.2.1过滤器拆洗

1.热媒泵停止运行后,等需要拆洗的过滤器在自然冷却至60℃以下时,把

该过滤器和泵的进出口阀门关闭。

2.打开泵底部的排净阀,把泵和过滤器内的热媒排出,热媒用托盘接收。

3.热媒排净后,把过滤器的端盖打开,取出过滤篮,把过滤篮清洗干净后

重新安装好。

4.过滤器清洗安装后,可把泵预热备用。

4.2.3注意事项

1.在升稳和降温过程中,速度不能太快,防止损坏设备。

2.在拆开过滤器盲板时,必须确保管道内压力已泄去,防止压力状态下操

作飞溅伤人。

3.过滤器装配时,金属垫片需要重新更换,防止再次运行时泄露。

4.过滤器切换时,热媒系统可能会进入少量空气,如果未能从油气分离罐

全部排出系统,影响热媒系统正常工作,则需要打开热媒系统高点辅助放

空阀门排气。

4.3日常巡检

在热媒系统正常运行时,每班定时对系统进行巡检和抄表,如发现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4.3.1巡检事项

1.注意热媒泵的运转情况,有无异常震动、噪音等,

2.注意热媒泵的轴承磨损情况,定期给热媒泵添加黄油。

3.记录下泵的电流、出口压力。

4.记录热媒系统现场压力、温度。

5.记录热媒膨胀槽的液位,如发现液位低于1/3需补加热媒。

5热媒系统降温停车

装置停车或检修时,热媒系统需要降温停车,热媒系统降温在其他工艺操作完成后进行。

5.1操作步骤

1.洗釜、排液等工艺操作完成后,热媒系统准备降温。

2.关闭电加热器,热媒循环泵继续运行十分钟以上,停止热媒循环泵。

3.温度降到60℃以下后,打开排净口阀门,把热媒接收到桶内。

4.当排油口没有热媒流出后,把系统放空阀也打开,直到热媒排净为止。

5.如需要把热媒彻底排净,部分管道的最低点法兰拆开排放。

7.热媒泵泵体热媒要打开热媒泵底部排净阀排放。

8.排油结束后,把排净阀关闭。

5.2注意事项

1.降温时速度不能太快,防止设备损坏。

2.电加热器停止加热后热媒泵才能停止运行。

3.系统降温排油结束后,电器设备须断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