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的护理

一、保暖

新生儿居室的适宜温度为18-24℃,湿度保持在

50%-60%。冬季如果温度过低会使新生儿体温不升,影响代谢和血液循环。因此,冬季新生儿强调保暖。夏季环境为度如果过高,或者衣物和被子过厚或者包裹过紧,容易引起发热。因此,要随着气温的高低,及时调节环境温度和衣物。

二、喂养

出生后开始母乳喂养,喂奶的时间和次数以婴儿的需要和母亲乳房胀奶的情况为准,一昼夜不少于8次。根据婴儿体重增长和小便次数判断哺乳量是否充足。如果具备以下两点,则表示哺乳充足:

体重每周增长150g及以上,或者每月增长600g及以上

每日排尿6-8次以上,尿液呈无色或淡黄色

当母亲担心乳汁不足时,应耐心帮助其促进乳汁分泌,即增加婴儿吸吮、保证每次哺乳吸空乳房,能够吃到前奶,也能够后奶,有利于体重增长。帮助母亲保持母乳喂养的信心,切莫轻易添加奶粉等母乳代用品。及时发现母亲乳房的问题(乳头凹陷、皲裂、肿胀)等,并给于妥善处理。指导母亲的营养、睡眠和心理调节,保证顺利哺乳。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增高,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比例也随之增高。母乳性黄疸是一种无危害的高胆血红素血症,多发生在出生一周后,持续时间3周到3个月。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没有疾病表现,精神和吃奶都正常,不需要特别的医学处理,也没有必要停止母乳喂养。

三、预防感染

新生儿期尽量减少亲友探望,以避免感染和打扰母婴休息。新生儿的用具保持清洁,洗脸和洗臀部的毛巾要分开。绝对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擦口腔、擦马牙。提醒家长不要自行给新生儿用药,有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四、皮肤护理

刚出生时可用毛巾或纱布擦去血迹、胎脂和胎粪,24

小时后可每天洗澡,洗澡时必须尽可能减少体热的丢失。尿布应该勤换,以免发生尿布皮炎。

五、脐部护理

脐部应保持干燥,每天用酒精清洁脐带残端和周围皮肤。一般生后3~7天残端脱落,脱落后如有严重渗血,应局部消毒并重新结扎。如10天后仍不脱落,则提示可能存在脐部感染。脐部如有粘液,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如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烧灼局部;如有化脓感染,用双氧水或酒精消毒。

六、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由于胎盘不能转运维生素K(Vit K)和刚出生的新生儿肠

道菌群缺乏,会发生新生儿出血症,生后应注射一次Vit K1,剂量1mg,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症。个别新生儿在日龄20多天到婴儿期3个月会发生严重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多见于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因此,乳母适当补充维生素K,多吃蔬菜水果,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生后2周应补充维生素K1,以避免新生儿或婴儿发生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

七、预防接种

新生儿期预防接种主要有两项,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生后3天内接种卡介苗。对于HBsAg阳性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高效丙种球蛋白(HBIG 50IU)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效果较好。

八、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相对简便的检查方法对某些危害严重但可以采取防治措施的疾病进行较大群体过筛,使这些疾病在临床症状尚未表现之前或表现轻微时,得以早期诊断,从而可以进行早期治疗,避免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性的损害所导致的死亡或生长智能发育落后。因此,新生儿疾病筛查已成为当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提高人口质量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政策。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被列入国家卫生法定内容之一。

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起始于1981年,最早从遗传代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