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正色散耗散孤子掺镱光纤激光器

全正色散耗散孤子掺镱光纤激光器

全正色散耗散孤子掺镱光纤激光器
全正色散耗散孤子掺镱光纤激光器

IPG官方就光纤激光器问题解答

IPG官方问题解答 光纤激光器常见问题解答 1. 我现在使用的是灯泵浦YAG激光器,改用光纤激光器会给我带来哪些好处? ?光纤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高达28 %,而灯泵浦YAG激光只有1.5%~2% ?不用更换灯管,因而更加省钱:光纤激光器中使用了寿命长达10万小时的电信级单芯结半导体激光管 ?所有功率级的光斑大小和形状都是固定的 ?免维护或低维护 ?备件极少 ?风冷或基本不需要冷却 ?体积相当小 ?工作距离更长 ?不需要调整 ?无需预热,立即可用 2. 光纤激光器有质保服务吗? 在业内,IPG提供的质保期最长:光纤激光器的标准质保期为购买后整2年时间,IPG最长可提供8年质保期,详情请与我们的销售人员联系。 3. 你们的竞争对手说你们的光纤激光器存在后向反射的问题,是真的吗? 说这些话的人并不熟悉光纤激光器技术,如果传送光纤选择合适的话,我们的数千瓦功率低模光纤激光器不会发射后向反射问题。单模激光都很少出现这种问题。但是,如果后向反射太高的话,设备一旦检测到会自动关闭。使用隔离器也能消除该问题。IPG已经有无数的设备应用在铜和铝等高反光材料的切割和焊接领域。 4. 如何确定光斑大小? 方法非常简单,对于光纤激光器而言,这是一个光纤输出在工件上成像的过程。光斑大小等于光纤直径乘以准直器的放大率和最终聚焦透镜直径。例如,如果光纤直径等于50μm,准直器的焦距等于60 ,最终聚焦透镜的焦距等于300mm,则最终光斑尺寸等于SS= 50x 300/60= 250微米。光纤直径、准直器、最终聚焦透镜可根据光斑大小要求进行调整。光斑大小不随额定功率的5% ~105%动态范围发生变化,对于单模激光器,在使用低阶模激光遮蔽装置时,光斑大小为高斯光束光斑。5. IPG最近为什么又推出了CO2激光器? IPG最近推出了第一代CO2气体激光器,输出功率1 ~3 kW,光谱范围10.6μm。这款新的IPG CO2激光器的专利权属于IPG,与现在市面上传统的CO2 激光器相比效率更高、体积更小,非常适合处理非金属材料。 虽然光纤激光器在金属焊接、熔覆、烧结和钎焊等众多领域内正在逐步取代包括CO2激光器在内的传统激光器,但是像聚合物和有机材料等非金属材料使用10.6μm光谱范围的CO2气体激光器处理效果会更好。另外,无数的客户都表达了以更加现代的产品取代自己传统CO2激光器的兴趣。IPG希望随着这款经过改进的CO2激光器的推出能够满足这些客户的需要。 6. 为什么光纤激光器比固态和气体激光器效率更高? 答案很简单――在设计上,光纤激光器产生的热量更少,对所产生热量的管理更为有效。掺镱半导体泵浦光纤激光器(泵浦波长980 nm)比掺钕YAG二极管泵浦激光器(泵浦波长808 nm)的量子亏损(即泵浦能量和发生能量之差)低。另外,光纤激光器的光光转换效率通常为70-80%,而泵浦YAG仅约为4%,半导体泵浦YAG和盘形激光器约为40%。由于激光始终被包含在光纤内,因而激光腔内不会存在其它导致激光损失的因素。 7. 如果我改用光纤激光器会节省多少成本? 用户如果在生产中采用光纤激光器会节约相当大的成本,具体节约多少取决于用户的当前工艺、材料、生产环境、电气和劳动力成本。节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 电光转换效率更高:现有传统激光器技术的效率与光纤激光器是无法相比的。 类型电光转换效率

单频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研究

高质量种子源光纤激光器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连续光种子源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决定了高功率全光纤MOPA激光系统的激 光输出光谱、线宽和频率稳定性等特性。作为高质量的种子光源必须首先具有 窄线宽、高稳定性和高信噪比,然后再追求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其他功能 特性,如波长可调谐、单/双波长可切换以及双波长间隔可调谐等。在过去的二 十多年时间里,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求可以实现单频窄线宽激光输出的方法,也 陆续提出了基于不同技术的单频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尤其是在1.5μm波段的掺 铒光纤激光器,因为其所在波段为光纤通信低损耗窗口,考虑到长距离通信和 传感的需求,对于激光输出相干特性要求很高,需要激光具有较窄的线宽,使 得掺铒光纤激光器在窄线宽方面发展比较迅速,线宽也达到了kHz量级的水平。在近几年,研究者们开始对具有不同性能的单频窄线宽光纤激光器进行研究, 也开始不断追求输出激光的高稳定性和高信噪比等特性。 1.1单频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研究与发展 早在1986年,Jauncey等人就已经提出了窄线宽的概念,他们使用掺钕光 纤结合光纤Bragg光栅在1084nm处得到了激光输出,经过使用Fourier转换Michelson干涉仪测量,得到激光输出线宽为16GHz;然而,由于只是使用了线腔结构,腔长较长,激光器没有实现单频运转。 直到1990年,Iwatsuki才首次真正地得到了单频窄线宽的激光输出,使用 的是环形腔结构,配合一个1 nm谱宽带通滤波器,使用15m长掺饵光纤作为 增益介质,成功得到了单频激光输出,并且首次使用延迟自外差干涉仪(Delayed Self-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DSHI)对激光线宽进行了测量,线宽达 到1.4 kHz,是截至当时线宽最窄的激光器,而且该激光器还提供2.8nm的波长 可调谐范围。 1991年,Gowle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行腔光纤激光器,通过使用分布Bragg反射镜作为波长初选滤波器,在1552nm波长处得到了稳定的单频激光输出,使用延迟自外差法测量得到激光线宽小于10 Hz,测量分辨率受限于使用 的25km延迟线长度。 同年,Park等人也提出了基于环形腔结构的单频激光器,在谐振腔内使用 了两个Fabry-Perot (F-P)滤波器,该激光器输出具有当时最高的稳定性,阈值仅 为1OmW,而且具有宽达30nm的可调谐范围;然而,激光器的输出信噪比较低,仅为35dB,而且研究者们并没有对激光器的线宽特性进行测量。 1992年,Laporta等人利用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光纤制作了腔长仅为 2.5mm长的超短腔光纤激光器,在1532.2nm波长处得到了15mW的激光输出,测得的线宽小于lOkHz。 同年,Zyskind等人也报道了短腔光纤激光器,通过在掺铒光纤上直接写入 一对Bragg光栅制作了腔长仅为2cm的谐振腔,利用F-P干涉仪测量激光器处

2_m波段全光纤保偏被动锁模掺铥光纤激光器_曹丁象

第26卷第9期强激光与粒子束Vol.26,No.9 2014年9月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Sep.,2014  2μm波段全光纤保偏被动锁模掺铥光纤激光器* 曹丁象1,2,3, 张宝夫4, 王兴龙1 (1.光库通讯(珠海)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80; 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3.解放军75731部队,广东深圳518112; 4.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广州510275) 摘 要: 报道了2μm波段的全光纤保偏锁模掺铥光纤激光器,通过在法布里-珀罗(F-P)腔内加入半导 体可饱和吸收镜做为被动锁模器件,采用主振-放大构型,获得了最高输出平均功率为1.08W,重复频率为10. 24MHz,脉冲宽度为15.24ps,中心波长为2054.68nm,光谱宽度约为0.3nm的2μm线偏振激光脉冲输出, 激光脉冲的消光比为24.17dB。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被动锁模;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掺铥光纤 中图分类号: TN248.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1884/HPLPB201426.091014 2μm波段光纤激光器在军事对抗、医疗、先进制造业及光伏太阳能等产业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1-3]。在医疗方面,2μm波长高功率掺铥光纤激光器成为高精度外科手术的优良候选光源。在材料处理方面,2μm激光器在材料处理特别是塑料处理方面非常具有吸引力。激光传感和自由空间光通信方面,2μm激光波长是人眼安全的波长,该波长会被晶状体吸收而不会达到视网膜,对眼睛的损伤阈值比短波长更高,因此人眼安全的2μm波长激光器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杨末强等研究了增益开关锁模2μm铥钬共掺光纤激光器[4],该激光器腔内不需要锁模器件,结构简单、紧凑,但是输出功率受限于泵浦功率。王雄等研究了全光纤主动锁模2μm掺铥脉冲激光器[5]。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体(SESAM)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具有环境稳定性高、易于自启动等优点,其已经成为被动锁模的研究热点之一[6-8]。刘江等研究了全光纤结构SESAM被动锁模2.0μm掺铥光纤激光器[7],得到了8nJ的高能量ps脉冲,但是该激光脉冲为非偏振光。 本文采用SESAM作为激光锁模器件,双包层单模掺铥光纤(TDF)作为激光增益介质,通过“全光纤嵌入结构”保偏、锁模掺铥光纤激光器的设计,实现了2μm波段ps激光脉冲偏振光输出。 1 实验装置 掺铥双包层大模场光纤锁模激光器的实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考虑到锁模激光脉冲的稳定性及SESAM的损伤问题,激光器采取了“种子源振荡器+功率放大器”(MOPA)结构,首先通过主振荡器(MO)获得数十mW量级的锁模脉冲输出,然后经功率放大器(PA)将激光功率提升至目标功率水平。锁模掺铥光纤激光振荡器采用输出波长为793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其最大功率为5W。泵浦光通过泵浦合束器耦合进长度为2.1m的10/130μm(“/”符号前后分别代表芯径直径和内包层直径)的高掺杂浓度、双包层大模场掺铥光纤中。在增益光纤之后通过熔接3m长的SMF-28光纤来增加激光器腔长,以调节锁模激光的重复频率,同时该光纤也起到了剥离残余泵浦光的作用。SESAM作为激光器系统的锁模元件,与另 Fig.1 Schematic of the polarized,passively mode-locked thulium doped fiber seed laser 图1 保偏锁模掺铥光纤激光器种子源示意图 *收稿日期:2013-12-16; 修订日期:2014-05-07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2010B090300063)

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设计

2 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完成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通过选择环形腔中耦合器的不同耦合比,优化设计激光器的阈值特性和输出效率。 2、通过使用不同滤波特性的滤波器,完成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输出纵模特性的设计和选择。 3、完成光纤激光器的构建,并进行相关性能参数的测试。 二、实验原理 1.掺铒光纤(EDF)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当泵浦光通过掺杂光纤中的稀土离子(Er3+、Nd3+、Tm3+、Yb3+等)时,稀土离子吸收泵浦光,使稀土原子的电子激励到较高激发态能级,从而实现通常所说的粒子数反转。反转后的高能态粒子在外界光场的诱使下,以光辐射的形式从高能级转移到基态,完成受激光辐射。 图2.1铒粒子能级图 掺铒光纤在0.5~1.6μm 波长范围内有几个吸收峰,分别对应的铒离子能级(铒离子能级图如图 2.1所示)是0.5~0.60μm (2 /1132/154 ~H I )、0.63μm (2/942/154 ~F I )、0.8μm μm ( 2 /942/154 ~I I )、0.98μm ( 2 /1142/154 ~I I )和1.48μm ( 2 /1342/154 ~I I )直接吸收峰。 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由波分复用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光隔离器和掺铒光

纤构成。根据泵浦光和信号光传播方向的相对关系,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可分为正向泵浦、反向泵浦和双向泵浦三种形式。EDFA 是利用掺铒光纤中掺杂的稀土离子在泵浦光(波长980nm 或1480nm ) 的作用下, 形成粒子数反转, 产生受激辐射, 辐射光随入射光的变化而变化, 进而对入射光信号提供光增益。其放大范围为1530~ 1565 nm , 增益谱比较平坦的部分是1540~ 1560nm , 几乎可以覆盖整个1550nm工作窗口。 2.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 掺铒光纤激光器是在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掺稀土元素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国际激光器技术研究领域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方向。 和传统的固体、气体激光器一样,掺稀土光纤激光器基本也是由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泵浦源一般采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LD) , 增益介质为掺稀土光纤,谐振腔可以由光纤光栅等光学反馈元件构成各种直线型谐振腔,也可以用耦合器构成各种环形谐振腔。泵浦光经适当的光学系统耦合进入增益光纤,增益光纤在吸收泵浦光后形成粒子数反转或非线性增益并产生自发辐射。所产生的自发辐射光经受激放大和谐振腔的选模作用后,最终形成稳定激光输出。 由于掺稀土光纤激光器在增益介质和器件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与传统的激光技术相比,在很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点: (1) 较高的泵浦效率。通过对掺杂光纤的结构、掺杂浓度和泵浦光强度和泵浦方式的适当设计,可以使激光器的泵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例如采用双包层光纤结构,使用低亮度、廉价的多模LD泵浦光源即可实现超过60%的光光转换效率。 (2) 易于获得高光束质量的千瓦甚至兆瓦级超大功率激光输出。光纤激光器表面积/体积比大,其工作物质的热负荷小,易于散热和冷却。 (3) 易实现单模、单频运转和超短脉冲(fs级)。 (4) 工作物质为柔性介质,使得激光器的腔结构设计、整机封装和使用均十分方便。 (5) 激光器可在很宽光谱范围内(455~3500nm)设计与运行, 应用范围广泛。

中红外光纤激光器

中红外光纤激光器 摘要 位于2~5μm中红外波段的激光在国防、医疗、通信方面有着特殊的 重要应用。利用固体激光器泵浦稀土离子掺杂的玻璃光纤产生荧光发射是 直接获得2~5 μm 波段中红外激光的有效途径,具有光束质量好、体积 小、转换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原 理、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对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 阐述。 关键词: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稀土离子;硫化物光纤;氟化物光纤 一、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简介 1.1 中红外激光 位于2~5μm中红外波段的激光在国防、医疗、通信方面有着特殊的重 要应用。它位于大气“透明窗口”,处于大多数军用探测器的工作波段, 可 以进行战术导弹尾焰红外辐射模拟、人眼安全的激光雷达、激光定向红外 干扰等军事用途。在民用领域可用于遥感化学传感、空气污染控制,它还 可以用于新一代激光手术,使血液迅速凝结,手术创面小、止血性好(水分 子在3μ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峰)此外,采用2~5 μm 替代目前广泛使用 的1.55 μm 作为光纤通信工作波长也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由于 材料的Rayleigh 散射与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采用2~5 μm 作为工 作波长可以有效降低光纤损耗,增加无中继通信的距离。因此,研发中 红外波段的激光器对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获得中红外激光的方法有间接方法和直接方法。其中间接方法包括: (1) CO2激光器的倍频及差频输出 (2) 利用非线性红外晶体采用非线性频率变换或光学参量振荡技术 将其它波段激光调谐到中红外波段 直接方法包括: (1)以氟化氘等为介质的化学激光器 (2) 以AlGaAsSb,InGaAsSb,InAs/(In)GaSb 等锑化物窄禁带半导 体、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Ⅱ–Ⅵ族半导体制作的中红外激光器 (3)近红外半导体激光泵浦的稀土离子或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玻璃、

光纤通信技术实验报告-掺铒光纤激光器

得分:_______ 光纤通信技术实验 (2) 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设计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完成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通过选择环形腔中耦合器的不同耦合比,优化设计激光器的阈值特性和输出效率。 2、通过使用不同滤波特性的滤波器,完成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输出纵模特性的设计和选择。 3、完成光纤激光器的构建,并进行相关性能参数的测试。 二、实验原理与背景知识 1.掺铒光纤(EDF)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当泵浦光通过掺杂光纤中的稀土离子(Er3+、Nd3+、Tm3+、Yb3+等)时,稀土离子吸收泵浦光,使稀土原子的电子激励到较高激发态能级,从而实现通常所说的粒子数反转。反转后的高能态粒子在外界光场的诱使下,以光辐射的形式从高能级转移到基态,完成受激光辐射。 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由波分复用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光隔离器和掺铒光纤构成。根据泵浦光和信号光传播方向的相对关系,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可分为正向泵浦、反向泵浦和双向泵浦三种形式。EDFA 是利用掺铒光纤中掺杂的稀土离子在泵浦光(波长980nm 或1480nm ) 的作用下, 形成粒子数反转, 产生受激辐射, 辐射光随入射光的变化而变化, 进而对入射光信号提供光增益。其放大

范围为1530~1565 nm , 增益谱比较平坦的部分是1540~1560nm , 几乎可以覆盖整个1550nm工作窗口。 2.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 掺铒光纤激光器是在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掺稀土元素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国际激光器技术研究领域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方向。 和传统的固体、气体激光器一样,掺稀土光纤激光器基本也是由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泵浦源一般采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LD) , 增益介质为掺稀土光纤,谐振腔可以由光纤光栅等光学反馈元件构成各种直线型谐振腔,也可以用耦合器构成各种环形谐振腔。泵浦光经适当的光学系统耦合进入增益光纤,增益光纤在吸收泵浦光后形成粒子数反转或非线性增益并产生自发辐射。所产生的自发辐射光经受激放大和谐振腔的选模作用后,最终形成稳定激光输出。 由于掺稀土光纤激光器在增益介质和器件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与传统的激光技术相比,在很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点: (1) 较高的泵浦效率。通过对掺杂光纤的结构、掺杂浓度和泵浦光强度和泵浦方式的适当设计,可以使激光器的泵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例如采用双包层光纤结构,使用低亮度、廉价的多模LD泵浦光源即可实现超过60%的光光转换效率。 (2) 易于获得高光束质量的千瓦甚至兆瓦级超大功率激光输出。光纤激光器表面积/体积比大,其工作物质的热负荷小,易于散热和冷却。 (3) 易实现单模、单频运转和超短脉冲(fs级)。 (4) 工作物质为柔性介质,使得激光器的腔结构设计、整机封装和使用均十分方便。 (5) 激光器可在很宽光谱范围内(455~3500nm)设计与运行, 应用范围广泛。 (6) 与现有通信光纤匹配,易于耦合,可方便地应用于光纤通信和传感系统。 上述特点使得光纤激光器在很多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掺铒光纤近40nm宽的增益谱范围与光纤通信的最佳窗口(1550nm窗口)相吻合,因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和开发在光纤通信领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多模包层泵浦大功率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多模包层泵浦大功率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要讨论是多模包层泵浦大功率光纤放大器。简单介绍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与普通光纤放大器的比较来讨论其应用上的优点和发展前景。关键词多模包层泵浦,双包层光纤,高功率 1引言 多模包层泵浦大功率光纤放大器是一种由多模包层泵浦技术这一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产物。采用Yb3+和Er3+离子共掺杂双包层光纤,是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光纤放大器超大功率输出的技术核心。 2 多模包层泵浦光纤放大器的结构 多模包层泵浦光纤放大器的光路结构如图1所示: 3 多模包层泵浦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多模包层泵浦,是将多模泵浦激光耦合到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中,当多模泵浦光在内包层中传播时会反复穿过光纤纤芯(如图2所示),泵浦光在穿过掺有稀土元素的光纤纤芯时被吸收从而实现泵浦。 与单模纤芯泵浦不同,用于光纤放大器的双包层光纤,泵浦光主要在内包层中传播,因此,同样的纤芯参数,包层泵浦的泵浦吸收截面要小得多,所以,提高泵浦吸收效率是制造双包层光纤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合理的内包层结构形状能够显著提高泵浦吸收效率,目前,已经设计并制作出了多种内包层形状的双包层光纤,这些专门设计的内包层结构和形状,使泵浦光在单位长度

内有效穿过光纤纤芯的几率大大增加。图3是设计制作的部分双包层光纤内包层形状示意图。 另外,对于1550nm波段光纤放大器,采用铒、镱共掺的双掺杂技术,利用镱元素的高吸收和铒镱之间能量的高效传递,能够获得铒元素的高效泵浦。图4为铒镱共掺有源光纤的泵浦吸收和能量传递简单能级示意图。 铒、镱共掺由于存在能量传递的互逆性,因此,需要尽可能快的消耗铒离子的受激状态。减小纤芯直径,有效提高光密度,是通常的做法,这样做对低功率光纤放大器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大功率和超大功率光纤放大器,会由于过高的光功率密度导致非线性效应,这是有害的。 对于光纤放大器的应用,双包层光纤主要用于大功率和超大功率情况,双包层光纤小芯径纤芯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制约因素。采用高浓度铒单掺杂可能是解决小芯径问题的一种途径。我们知道,阻碍铒元素掺杂浓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铒元素在掺杂过程中,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均匀分布,这样会造成铒掺杂的局部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局部铒元素间距过小,相邻铒元素之间出现非辐射交叉弛豫过程,这种局部的过高浓度,还会导致玻璃基质中产生结晶现象。所以,人们正在发展新的技术,使铒元素的掺杂非常均匀,在不引起明显的非辐射交叉弛豫过程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铒元素的掺杂浓度,使采用相对较大

掺铥光纤激光器

掺铥光纤激光器 1、掺铥光纤激光器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光谱可调谐范围更宽(~1600 nm-2200 nm),该波段处于人眼安全波段且包含了1940 nm附近的水吸收峰,对组织的穿透深度浅,且还包含几个大气窗口及特殊气体的吸收峰。与同时处于人眼安全波段掺铒或铒镱共掺1550 nm激光器相比,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光光转换效率可达60%以上;且位于铥离子吸收带的790 nm半导体激光器技术成熟,可提供高功率泵浦源;此外,此波段泵浦时,量子转换效率为200%。掺铥基质为石英光纤,也容易实现高功率输出。 对于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连续输出已达千瓦量级,如:飞秒150 W的功率输出,皮秒也达到百瓦的输出功率水平,相比之下,单脉冲能量较高的纳秒量级脉冲输出平均功率较低,且多数为空间泵浦结构,最高仅为110 W。793 nm 半导体泵浦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已达数百瓦,所以掺铥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可更高。且与掺镱光纤激光器相比,掺铥光纤激光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受激拉曼散射的产生阈值要高4倍以上,光纤端面的损伤阈值也高出近10倍,在高功率输出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目前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正处于研究的热点。 2、研究进展 (1)、纳秒脉冲掺铥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主动调Q): 输出参数 (脉冲能量/功率、斜率效率/重频、脉宽) 是否 全光纤结构 研究单位 4 W,4 kHz,130 ns 否加拿大信息技术研究12.3 W,100 kHz,4 5 ns 否法德研究所 33 W,13.9 kHz,15 ns 否耶拿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52 W,50 kHz,822 ns 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皮秒/飞秒脉冲掺铥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锁模): 平均功率,重复频率,脉宽,实现方式 是否 全光纤结构 研究单位 3.1 W,100 MHz,108 fs,CPA 否美国IMRA公司5.4 W,100 kHz,300 fs,SESAM/CPA 是美国PolarOnyx公司 7 W,2 MHz,33 ps,电流调制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152 W,49.1MHz,~700 fs,CPA 否德国耶拿大学

大功率1550nm铒镱共掺光纤放大器

大功率1550n m 铒镱共掺光纤放大器 说明书

前言 本手册适用于高功率光纤放大器(HPEDFA);主要阐述了该产品的性能特点、技术参数、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处理等相关内容。为了确保设备能被顺利安装和安全运行,敬请用户在安装调试本设备前,务必仔细阅读本手册,并严格按照手册上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安装调试,以免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或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 特别提示: ■铒镱共掺光纤放大器是高档专业设备,其安装调试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并在操作前仔细阅读本手册,以免因误操作而损坏设备,或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 ■在光纤放大器工作时,位于前面板的光信号输出适配器内会有不可见的激光束射出,应避免光信号输出口对准人体,更不能用肉眼直视光输出口,以免对人体、人眼造成永久性伤害!!! ■设备在加电工作前,应先确认机壳和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已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4Ω),以免静电损坏激光器件,并防止机壳带电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为了确保设备能长期稳定工作,在电网电压不稳定或电压波形较差的地区,建议用户为设备配置专用的交流稳压电源,有条件的用户更可配置不间断稳压电源(UPS)系统;在环境温度变化太大或机房环境较差(设备的理想工作环境温度为25℃)的地区,建议用户为设备配置专用的空调系统,以改善设备的工作环境。

目录 一、应用................................................................. - 4 - 二、性能特点............................................................. - 4 - 三、原理框图............................................................. - 4 - 四、技术参数............................................................. - 5 - 4.1 技术参数......................................................... - 5 - 4.2型号与功率对照表................................................. - 6 - 五、外部功能说明......................................................... - 6 - 5.1前面板说明....................................................... - 7 - 5.2后面板说明....................................................... - 8 - 5.2.1 DC电源模块介绍............................................ - 8 - 六、菜单系统............................................................. - 8 - 6.1显示参数说明..................................................... - 8 - 6.1.1 主菜单..................................................... - 8 - 6.1.2 显示菜单.................................................. - 10 - 6.1.3 设置菜单.................................................. - 11 - 6.1.4 警告菜单.................................................. - 12 - 七、通讯设置说明........................................................ - 13 - 7.1通讯接口说明.................................................... - 13 - 八、安装调试............................................................ - 13 - 8.1开箱检查........................................................ - 13 - 8.2仪器和工具...................................................... - 14 - 8.3安装步骤........................................................ - 14 - 九、售后服务说明........................................................ - 14 - 十、光纤活动连接头的清洁维护方法........................................ - 15 - 十一、免责申明.......................................................... - 15 -

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

如图为短脉冲高功率1.5微米光纤激光器 平均功率能达到1W,可调节的脉冲宽度达到ns 可调节的重复频率达到MHz 可以应用于激光雷达/雷达、遥感、测距 什么是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是指用掺稀土元素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可在光纤放大器的基础上开发出来: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光纤内极易形成高功率密度,造成激光工作物质的激光能级“粒子数反转”,当适当加入正反馈回路(构成谐振腔)便可形成激光振荡输出。光纤激光器的特点 光纤作为导波介质,纤芯直径小,纤内易形成高功率密度,可方便地与目前的光纤通信系统高效连接,构成的激光器具有高转换效率、低阈值、高增益、输出光束质量好和线宽窄等特点; 由于光纤具有极好的柔绕性,激光器可设计得相当小巧灵活、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系统集成、性能价格比高; 与固体、气体激光器相比:能量转换效率高、结构紧凑、可靠性高、适合批量生产;与半导体激光器相比:单色性好,调制时产生的啁啾和畸变小,与光纤耦合损耗小。 光纤激光器的分类 按谐振腔结构分类为F-P腔、环形腔、环路反射器光纤谐振腔以及“8”字形腔等。 按激光输出波长数目分类为单波长光纤激光器和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按输出激光特性分类为连续光纤激光器和脉冲光纤激光器 按光纤材料分为晶体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型光纤激光器、稀土类(如铒)掺杂光纤激光器、塑料光纤激光器等 随着高容量光纤通信网的发展,波分复用技术得以广泛的采用,它要求多波长光源 具有波长间隔小、线宽窄、功率谱平坦等特点。因此满足波分复用技术要求的多波长光 纤激光器成为研究的重点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基本结构 1、增益介质 就增益介质而言,多波长光纤激光器通常采用光纤放大器(如掺稀土光纤放大器和拉曼光纤放大器作为增益介质,这将使得其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方便等优点。值得注意的是,多个波长同时共用同一增益介质将导致较强的模式竞争,要获得多波长同时稳定振荡,这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大多掺稀土光纤放大器为均匀展宽的增益介质,对实现稳定的多波长运转是非常不利的,必须采用一些辅助手段来抑制或削弱它们的均匀展宽特性。 (EDFA)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常采用液氮制冷光纤至77k、声光频移位调制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辅助技术来抑制掺饵光纤的均匀展宽。 2、谐振腔 在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中,谐振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成多波长选模。在大多实际情况下,多波长激光器要求相等波长间隔(ITU叮标准通信间隔200GHz、100GHz、50GHz 和25GHz)激射。为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需要借助梳状滤波器才能满足要求

MOPA技术放大

MOPA放大技术 引言 1917年,Einstein在《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他认为:在物质与辐射场相互作用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可以在光子激励下产生新光子,这就为激光(受激辐射光放大)概念的提出打下了最初的理论基础。但是,激光器的研究真正开始于1958年科学家Schawlow和Townes 提出的利用尺度远大于波长的开放式光学谐振腔实现激光器的思想和Bloembergen提出的利用光泵浦三能级原子系统实现原子数反转的思想。之后,全球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一场研制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的激烈竞赛。很快,在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美国California州休斯实验室,Maiman等科学家成功进行了红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的实验演示,从此开启了激光器研究的大门。 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起源于1961年,当时Snitzer在纤芯为300μm的掺钕玻璃波导中发现了激光辐射现象。随后,Snitzer等人又发表了有关共掺杂光纤中光放大的论文,分别提出了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的构想。 1966年,高馄和Hockham首次讨论了研制低损耗光纤的可能性,为现代光纤通信奠定了基础,也为通信波段光纤激光光源的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大约到了1975年左右,随着低损耗光纤的研制成功和作为光纤激光器泵浦源的半导体激光器的不断实用化,光纤激光器和光纤通信的研究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85年,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Poole等人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出了第一根低损耗的单模掺铒光纤(Erbium-doped Fiber, EDF)并制作了掺铒光纤激光器,标志着稀土离子掺杂技术走向成熟,也为各种掺杂增益光纤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1987年,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Mears等人和美国Bell实验室的Desurvire等人先后对掺铒光纤放大器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实现了光纤通信线路中的光放大,极大推动了光纤通信向更长中继传输距离发展。 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光纤激光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不仅仅只是用于光纤通信。随着不同掺杂稀土离子光纤激光器被提出,如:掺铒、钕、镱、铥、铒/镱共掺、铥/钬共掺等等,其应用范围已经拓展到传感、医疗、工业加工以及军事国防等领域,尤其是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提出,可谓是光纤激光器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1988年,美国Massachusetts州Polaroid公司首次提出了双包层光纤设计思想,泵浦光进入包层中传输,但是圆形内包层吸收效率很低。 1994年,Pask等人首次实现了包层泵浦,并制作了包层泵浦掺镜光纤激光器,获得500mW功率输出,中心波长为1040nm,使得在光纤中实现高功率激射成为可能。

光纤激光器原理与特性详解

光纤激光器原理与特性详解 一、简介 光纤激光器,英文名称为Fiber Laser,是一种以掺稀土元素的玻璃光纤为增益介质来产生激光输出的装置。光纤激光器可在光纤放大器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由于光纤激光器中光纤纤芯很细,因此在泵浦光作用下,光纤内部功率密度高,使得激光能级出现“粒子数反转”现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正反馈回路构成谐振腔,便可在输出处形成激光振荡。

二、结构 光纤激光器的结构类似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主要由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三大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泵浦源一般为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增益介质为掺稀土元素的玻璃光纤,谐振腔由耦合器或光纤光栅等构成。 三、原理 在上图中,由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通过一面反射镜耦合进入增益介质中,由于增益介质为掺稀土元素光纤,因此泵浦光被吸收,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稀土离子发生能级跃迁并实现粒子数反转,反转后的粒子经

过谐振腔,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释放能量,并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 四、特点 特点一:由于光纤纤芯直径小,在纤芯内容易形成高功率密度,因此光纤激光器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阙值、较高的增益、较窄的线宽、且可方便高效的实现与当前光纤通信系统的连接。 特点二:由于光纤具有很好的柔绕性,因此光纤激光器具有小巧灵活、结构紧凑、性价比较高、且更易于系统的集成的特点。 特点三: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结构较紧凑、可靠性高、且适合大批量的生产。 特点四:与半导体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的单色性较好、调制时可产生较小的啁啾和畸变、且与光纤的耦合损耗较小。

和半导体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光纤激光器是波导式结构,可容强泵浦,具有高增益、转换效率高、阈值低、输出光束质量好、线宽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性,易于实现和光纤的耦合。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光纤激光器进行分类,如根据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采用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Fabry-Perot腔和环行腔两大类。也可根据输出波长数目将其分为单波长和多波长等。 对于不同类型光纤激光器的特性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1)阈值应越低越好; (2)输出功率与抽运光功率的线性要好; (3)输出偏振态; (4)模式结构; (5)能量转换效率;

掺铒光纤激光器

掺铒光纤激光器 一、设计背景 激光器的发明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1960年梅曼根据受激辐射光量子放大理论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童年年底研制出He-Ne气体激光器,1962年又报导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成功。我国于1961年研制成功红宝石激光器,1966年试制出Nd:YAG激光器。到70年代末,各种激光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得到实际应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激光技术高速发展,种类众多,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国防、文化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单纵模(SLM)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由于可以应用在光通信、激光光谱学、光纤传感等领域而备受关注并得到了迅猛发展。掺铒光纤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激射波长可以精确预定、可实现宽带调谐和窄线宽输出等优点,且与其他激光器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特点:高增益、低阈值(几十毫瓦量级)、低噪声、高效率、抽运寿命长、有很好的单色性和高稳定性、小型化、易与传输光纤耦合[1]。 光纤通信的突飞猛进得益于光线放大器和光线激光器的不断发展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始于1964 年,从真正的使用从1986 年开始,这归功于低损耗稀土掺杂光纤工作特性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其中掺铒光纤放大器格外引人瞩目因为它的工作波长在1550nm 附近适合于现代光通信系统早在1961 年就研制了的一台光纤激光器经过20 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的酝酿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光纤激光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光纤激光器的输出波长范围在400 3400 纳米之间可应用于光学数据存储光通讯传感技术光谱研究和医学等多个领域[2]。

被动调Q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

第33卷 第8期2006年8月 中 国 激 光 C H IN ESE J OU RNAL O F L ASERS Vol.33,No.8 August ,2006   文章编号:025827025(2006)0821021204被动调Q 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 甘 雨1,2,向望华1,2,周晓芳1,2,张贵忠1,2,张 喆1,2,王志刚 1,2 (天津大学1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2 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摘要 报道了基于偏振旋转技术等效快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 锁模光纤激光器,采用976nm 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抽运源,高掺杂浓度的Yb 3+光纤作为增益介质构成环形腔,通过调节抽运光功率和偏振控制器的角度得到了调 Q ,调Q 锁模与锁模三种稳定的输出脉冲。获得的锁模脉冲中心波长为1.05μm ,重复频率为20M Hz ,脉冲光谱宽 度为13.8nm ,抽运功率为270mW 时,锁模平均输出功率为15.82mW ;调Q 频率为17.54k Hz ,调Q 脉冲宽度为 8μs ,光谱宽度为4.7nm ;调Q 锁模中调Q 重复频率为300k Hz 。 关键词 激光器;调Q;锁模;偏振旋转;Yb 3+光纤激光器中图分类号 TN 248.1 文献标识码 A Passive Q 2Switching and Modelocking Yb 3+2Doped Fiber Laser GAN Yu 1,2,XIAN G Wang 2hua 1,2,ZHOU Xiao 2fang 1,2,ZHAN G Gui 2zhong 1,2,ZHAN G Zhe 1,2,WAN G Zhi 2gang 1,2 1 College of Precision I nst rument and O ptoelect ronics Engineering , 2 Key L aboratory of O ptoelect ronics I nf ormation and Technical S cience (M inist ry of Education ),Tianj in Universit y ,Tianj in 300072, China Abstract An all fiber laser based upon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as an effective fast saturable absorber for mode 2locking is reported.The absorber can act as passive Q 2switching and modelocking.The ring laser with a highly Yb 3+2doped fiber as the gain medium ,pumped by a semiconductor laser of 976nm wavelength ,can operate in three different stable regimes by proper adjustments of pump power and polarizer orientations :Q 2switched ,Q 2switched mode 2locked and continuous wave (CW )mode 2locked.The center wavelength of the CW mode 2locked pulse is 1.05μm with a f 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 HM )spectrum of 13.8nm ,the pulse repetition rate is 20M Hz ,and an average output power is 15.82mW with 270mW pump power.In Q 2switched regime ,the laser generates 8μs duration pulses of 4.7nm FW HM spectrum at a repetition rate of 17.54k Hz.The Q 2switched repetition rate is 300k Hz in Q 2switched mode 2locked regime.K ey w ords lasers ;Q 2switched ;mode 2locked ;polarization rotation ;Yb 3+fiber laser 收稿日期:2005212201;收到修改稿日期:2006202227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基金(043601011)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56004)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甘 雨(1978— ),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超短脉冲激光器和超高速光通信的研究。E 2mail :rainmangy @https://www.doczj.com/doc/437407980.html, 导师简介:向望华(1947— ),男,湖南溆浦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研究方向为光电子技术、超快激光与光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E 2mail :wanghuaxiang @https://www.doczj.com/doc/437407980.html, 1 引 言 稳定、低噪声的超短脉冲光源在超快光谱学、多光子显微学、超快生物学和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锁模光纤激光器以其结构紧凑、小型化、成本低、易于实现全固化等优良的性能有望在许多应用中替代传统的固体锁模激光器。基于以上的特点,在过去的10年中,锁模光纤激光器得到了 极大的发展,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掺铒光纤和 掺钕光纤进行[1~3]。近年来,同其他掺杂粒子相比,以镱元素作为增益粒子的掺镱光纤具有高的量子效率,没有基态和激发态吸收,长的上能级寿命,宽的吸收谱,在915nm 和976nm 处具有吸收峰,高掺杂时无浓度淬灭,便于半导体激光器抽运等优点,将取代掺钕光纤,成为1μm 波段的主要工作物质。在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