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药品)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

(医疗药品)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

(医疗药品)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
(医疗药品)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

用药提示53-

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配制用药(4)

抗菌药物通过注射途径使用主要目的是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而常用的手段;有给药快、疗效快的优势,但危险也较大;在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时还需考虑药物配制后药液稳定性、输液器材的选择、浓度、速度及外观。

一般来说,当没有实证或权威证据说明混合用药比药物单独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时,建议单独用药;所有资料的数据都与生产企业相关,临床使用时不一定重现;除了有特殊要求的抗菌药物外(如红霉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等),推荐使用100ml的稀释液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

六、氨基糖苷类1

1、硫酸链霉素1

2、依替米星3

3、庆大霉素3

4、妥布霉素3

5、阿米卡星4

6、异帕米星4

7、卡那霉素5

七、大环内酯类5

1、阿奇霉素5

八、林可酰胺类7

1、克林霉素7

2、林可霉素7

九、糖肽类8

1、去甲万古霉素8

2、万古霉素8

3、替考拉宁(他格适)10

六、氨基糖苷类

1、硫酸链霉素

成人常用量

(1)肌内注射,一次0.5g(以链霉素计,下同),每12小时1次,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细菌性(草绿链球菌)心内膜炎,肌内注射,每12小时1g,与青霉素合用,连续1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1周;60岁以上的患者应减为每12小时0.5g,连续2周。

(2)肠球菌性心内膜炎,肌内注射,与青霉素合用,每12小时1g,连续2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4周。

(3)鼠疫,肌内注射,一次0.5~1g,每12小时1次,与四环素合用,疗程10日。

(4)土拉菌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1g,连续7~14日。

(5)结核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g,或1次0.75g,一日1次,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如采用间歇疗法,即每周给药2~3次,每次1g;老年患者肌内注射,一次0.5~0.75g,一日1次。

(6)布鲁菌病,每日1~2g,分2次肌内注射,与四环素合用,疗程3周或3

周以上。

小儿常用量

肌内注射,按体重每日15~25mg/kg,分2次给药;治疗结核病,按体重20mg/kg,一日1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g,需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

肾功能减退患者

按肾功能正常者链霉素的正常剂量为每日1次,15mg/kg肌内注射。肌酐清除率>50~90ml/min,每24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50%;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每24~72小时给正常剂量的50%;肌酐清除率<10ml/min,每72~96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50%。肌酐清除率可直接测定或从患者血肌酐值按下式计算:

成年男性肌酐清除率=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72×患者血肌酐浓度(mg/dl)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0.818×患者血肌酐浓度(μmol/L)

成年女性肌酐清除率=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0.85 72×患者血肌酐浓度(mg/dl)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0.85 0.818×患者血肌酐浓度(μmol/L)

2、依替米星

静脉滴注。成人推荐剂量:对于肾功能正常泌尿系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患者,一日2次,一次0.l~0.15g(每12小时1次),稀释于l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1小时。疗程为5~10日。

3、庆大霉素

(1)成人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80mg(8万单位),或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或一次5mg/kg,每24小时1次。疗程为7~14日。静滴时将一次剂量加入50~2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一日1次静滴时加入的液体量应不少于300ml,使药液浓度不超过0.1%,该溶液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入,以免发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小儿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1.7mg/kg,每8小时1次。疗程为7~14日,期间应尽可能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或婴儿。

(3)鞘内及脑室内给药剂量为成人一次4~8m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1~2mg,每2~3日1次。注射时将药液稀释至不超过0.2%的浓度,抽入5ml或10ml的无菌针筒内,进行腰椎穿刺后先使相当量的脑脊液流入针筒内,边抽边推,将全部药液于3~5分钟内缓缓注入。

(4)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用量按肾功能正常者每8小时1次,一次的正常剂量为1~1.7mg/kg,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时,每12小时1次,一次为正常剂量的30%~70%;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每24~48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20%~30%。

(5)血液透析后可按感染严重程度,成人按体重一次补给剂量1~1.7mg/k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补给2~2.5mg/kg。

4、妥布霉素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疗程7~14日。

(2)小儿按体重,早产儿或出生0~7日;小儿:一次2mg/kg,每12~24小时1次;其他小儿:一次2mg/kg,每8小时1次。

(3)肌酐清除率在70ml/min以下者其维持剂量须根据测得的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

(4)该药静脉滴注时必须经充分稀释。可将每次用量加入50~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浓度为1mg/ml(0.1%)的溶液,在30~60分钟内滴完(滴注时间不可少于20分钟),小儿用药时稀释的液量应相应减少。

(5)该药不能静脉注射,以免产生神经肌肉阻滞和呼吸抑制作用。不宜皮下注射,因可引起疼痛。

5、阿米卡星

(1)成人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单纯性尿路感染对常用抗菌药耐药者每12小时0.2g;用于其他全身感染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成人一日不超过1.5g,疗程不超过10天。

(2)小儿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首剂按体重10mg/kg,继以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

(3)肾功能减退患者肌酐清除率>50~90ml/分钟者每12小时给予正常剂量(7.5mg/kg)的60%~90%;肌酐清除率10~50ml/分钟者每24~48小时用7.5mg/kg的20%~30%。

(4)配制静脉用药时,每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或其他灭菌稀释液100~200ml。成人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注,婴儿患者稀释的液量相应减少。

(5)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6)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该药与上述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必须分瓶滴注。阿米卡星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6、异帕米星

(1)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一日400mg,分1~2次给药。静脉滴注按下述要求进行:一日1次给药时,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一日2次给药时,滴注时间宜控制为30~60分钟。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症状适当调整。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受损程度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

(2)该药静脉滴注时,不能太快。静脉滴注液的配制方法:静脉滴注前须稀释该药,一般用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5%)、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3)该药不能静脉注射,以免产生神经肌肉阻滞和呼吸抑制作用。

(4)应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5)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7、卡那霉素

(1)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次0.5g,每12小时1次;或按体重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成人每日用量不超过1.5g,疗程不宜超

过14天。50岁以上患者剂量应适当减少。

(2)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日15~25mg/kg,分2次给药。

(3)肾功能减退时用量:肌酐清除率50~90mg/min时用正常剂量的60~90%,每12小时1次(正常剂量为每次7.5mg/kg,每12小时1次);肌酐清除率10~50ml/min时用正常剂量的30~70%,每12~18小时1次;肌酐清除率<10mg/min时用正常剂量的20~30%,每24~48小时1次。

(4)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有助于从血中清除卡那霉素。

七、大环内酯类

1、阿奇霉素

将该药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至250ml或5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然后静脉滴注。浓度为1.0mg/ml,滴注时间为3小时;浓度为2.0mg/ml,滴注时间为1小时。

(1)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一次0.5g,一日1次,至少连续用药2日,继之换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一日0.5g,7~10日为一个疗程。转为口服治疗时间应由医师根据临床治疗反应确定。

(2)治疗盆腔炎:成人一次0.5g,一日1次,用药1日或2日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一日0.25g,7日为一个疗程。转为口服治疗时间应由医师根据临床治疗反应确定。

(3)该药每次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0mg/ml。

(4)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5)希舒美(辉瑞产品)的配制说明:

溶解:药品原液的准备:向500mg希舒美?(注射用阿奇霉素)瓶中加4.8ml 灭菌注射用水,振荡直至药物完全溶解。因希舒美?(注射用阿奇霉素)为真空包装,建议使用标准的5ml注射器(非自动的)以确保准确抽取4.8ml灭菌注射用水。使每毫升溶液中含100mg阿奇霉素。该溶液在30℃(或86°F)以下可保存24小时。

胃肠道外给药在使用前须用肉眼观察是否有颗粒状物,如溶液中有明显的颗粒物,应将药物溶液丢弃。

使用前按以下方法将药液进一步稀释;

稀释:将5ml的100mg/ml阿奇霉素溶液加入以下任何一种溶液中,溶液的量应适当,制备成1.0~2.0mg/ml的阿奇霉素溶液。

生理盐水(0.9%氯化钠)

1/2生理盐水(0.45%氯化钠)

5%葡萄糖溶液

乳酸钠林格氏溶液

5%葡萄糖+1/2生理盐水(0.45%氯化钠)含20mmol/l的氯化钾

5%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氏溶液

5%葡萄糖+1/3生理盐水(0.3%氯化钠)

5%葡萄糖+1/2生理盐水(0.45%氯化钠)

Normosol?-M5%葡萄糖溶液

Normosol?-R5%葡萄糖溶液

最终输液浓度(mg/mL)稀释液的量(mL)

1.0mg/mL500mL

2.0mg/mL250mL

建议500mg该药按以上方法稀释后的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该药不能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其他静脉内输注物、添加剂、药物不能加入该药中,也不能同时在同一条静脉通路中滴注。

八、林可酰胺类

1、克林霉素

(1)国内克林霉素磷酸酯和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道有使用该药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和血尿,另有极少数严重病例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抽搐、肝功能异常、胸闷、心悸、寒战、高热、头晕、低血压、耳鸣、听力下降等。(国食药监注[2009]381号二○○九年七月三十日)。

(2)成人: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中度感染:0.6-1.2g/日,分2、3、4等剂量,每12、8、6小时一次。

严重感染:1.2-2.7g/日,分2、3、4等剂量,每12、8、6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儿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中度感染:15-25mg/kg/日,分3或4等剂量,8或6小时一次。

重度感染:25-40mg/kg/日,分3或4等剂量,8或6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静脉滴注须将该药0.6g用100-2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成小于6mg/ml浓度的药液,静脉滴注30分钟。

(3)用药期间需密切注意大便次数,如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可能,需及时停药并作适当处理。轻症患者停药后即可能恢复;中等至重症患者需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则应口服甲硝唑250~500mg,一日3次。如复发,可再次口服甲硝唑,仍无效时可改用万古霉素(或者去甲万古霉素)口服,一次125~500mg,每6小时1次,疗程5~10日。

2、林可霉素

(1)肌内注射:成人一日0.6~1.2g,分次注射;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

静脉滴注:

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 输液中,滴注1~2小时。

儿童:①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需注意静脉滴注时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②婴儿小于4周者不用。

(2)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该药在疗程中甚至在疗程后数周有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伪膜性肠炎可能。因可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故抗蠕动止泻药不宜合用。该药与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时,前者的吸收将显著减少,故两者不宜同时服用,需间隔一定时间(至少2小时)。

(3)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该药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累加现象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

(4)与新生霉素、卡那霉素在同瓶静滴时有配伍禁忌。

九、糖肽类

1、去甲万古霉素

静脉给药:临用前加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静脉缓慢滴注:成人每日0.8g~1.6g(80万~160万单位),分2~3次静滴;小儿每日按体重16mg~24mg/kg(1.6~2.4万单位/kg),分2次静滴。

该药不可肌内注射,也不宜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次剂量(0.4~0.8g)应至少用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缓慢滴注,滴注时间宜在1小时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该药,如有应用指征时需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下,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应用。

该药用于老年患者有引起耳毒性与肾毒性的危险(听力减退或丧失)。由于老年患者的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因此老年患者即使肾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内,使用时应采用较小治疗剂量。

2、万古霉素

通常用盐酸万古霉素每天2g(效价),可分为每6小时500mg或每12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可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量增减。老年人每12小时500mg或每24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儿童、婴儿每天40mg/kg,分2-4次静滴,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新生儿每次给药量

10-15mg/kg,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每12小时给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儿每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

配制方法为在含有该药0.5g的小瓶中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在以至少100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滴时间在60分钟以上。

基本注意事项

(1)该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明确有效,但对葡萄球菌肠炎非口服用药,其有效性尚未明确。

(2)用药期间希望能监测血药浓度

有关用法和用量:

(1)快速推注或短时内静滴本药可使组胺释放出现红人综合征(面部、颈躯干红斑性充血、瘙痒等)、低血压等副作用,所以每次静滴应在60分钟以上。

(2)肾功能损害及老年患者应调节用药量和用药间隔,监测血中药物浓度慎重给药(参见1.慎重给药、5.老年人用药,药物动态)

(3)为防止使用本药后产生耐药菌,原则上应明确细菌的敏感性,治疗时应在必要的最小期间内用药使用上的注意。

配药:目前已明确该药与下列注射剂混合使用引起药物变化,所以不能混注。与氨茶碱、5-氟尿嘧啶混合后可引起外观改变,时间延长药物效价可显著降低。

给药:

(1)因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所以应十分注意药液的浓度和静滴的速度,再次静滴时应更换静滴部位。

(3)药液渗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坏死,所以在给药时应慎重,不要渗漏于血管外。

给药途径:肌肉内注射可伴有疼痛,所以不能肌注。

其他注意事项:国外有快速静滴本药引起心跳停止的报道。

室温(1至30℃)下保存,配制后的溶液应尽早使用,若必须保存,则可保存于室温、冰箱内,在24小时内使用。

3、替考拉宁(他格适)

该药既可以静脉注射也可以肌肉注射。可以快速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3~5分钟之间,或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一般每日给药一次,但第一天可以给药两次。对敏感菌所致感染的大多数病人,给药后48~72小时会出现疗效反应,疗程长短则依据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病人的临床反应而定。心内膜炎和骨髓炎的疗程则推荐为3周或更长时间。

描述:

该药每盒含有一小瓶替考拉宁和一安瓿适量注射用水。该药每瓶稍微过量,因此,按下述方法配制溶液时,用注射器抽取全部溶液则可获得剂量为200mg 或400mg的替考拉宁(基于药瓶的标示量)。瓶中不含任何防腐剂。

配置方法:

1.含替考拉宁的小瓶;

2.含无菌注射用水的安瓿;

3.用注射器从安瓿中抽取全部注射用水;

4.轻轻向上推盖,就可取下彩色塑料瓶盖;

5.慢慢将全部注射用水沿瓶壁注入小瓶中,大约有0.2ml水将会留在注射器中;

6.用双手轻轻滚动小瓶直至药粉完全溶解。注意避免产生泡沫。要保证所有药粉,特别是瓶塞附近的药粉都完全溶解;

7.慢慢从小瓶中抽出替考拉宁溶液,为了吸取更多的溶液,要将注射针头插在瓶塞中央;

8.如此细心制备的替考拉宁注射液浓度应为100mg/1.5ml。振摇会产生泡沫,以至不能获得足够的药液,然而如果替考拉

宁完全溶解,泡沫不会改变100mg/1.5ml的药液浓度。如果出现泡沫,可将溶液静置15分钟,待其消泡。非常重要的是要正确的配制溶液,并用注射器小心抽出;配制不小心将会导致给药剂量低于50%。9.配置好的溶液为pH7.5的等渗液。10.配置好的溶液可直接注射。也可用下述溶剂稀释药粉:·0.9%氯化钠注射液;

·复方乳酸钠溶液(林格氏-乳酸溶液,哈特曼氏溶液);

·5%葡萄糖溶液;

·0.18%氯化钠和4%葡萄糖注射液;

·含1.36%或3.86%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

替考拉宁和氨基糖苷类两种溶液直接混合是不相容的,因此注射前不能混合。

11.制备好的该药溶液在4℃条件下保存。贮存时间如果超过24小时,建议不要再使用;监测替考拉宁血药浓度可使治疗更完善。治疗严重感染时,该药血药浓度不应小于10mg/L;目前可用的检测方法是微生物学方法和HPLC分析;

治疗剂量:肾功能正常的成人和老年人:

-骨科手术预防感染麻醉诱导期单剂量静脉注射400mg。

-中度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

★负荷量:第一天只一次静脉注射剂量400mg

★维持量:静脉或肌肉注射200mg,每日一次

-严重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

★负荷量:头三剂静脉注射400mg,每12小时给药一次

★维持量:静脉或肌肉注射400mg,每日一次

某些临床情况,如严重烧伤感染或金葡菌心内膜炎病人,替考拉宁维持量可能需要达到12mg/kg。

肾功能不全的成人和老年人:

肾功能受损患者,前三天仍然按常规剂量,第四天开始根据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调节治疗用量。

疗程第4天的用量:

-轻度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在40~60ml/min之间,该药剂量减半,方法是或按常规剂量,每隔一天一次;或剂量减半,每天一次。

-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少于40ml/min,或血液透析者,该药剂量应为常规剂量的三分之一,或按常规剂量给药,每三天一次;或按常规剂量三分之一给药,每天一次。该药不能被血透清除。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引起的腹膜炎:

400mg第一次负荷剂量静脉给药,然后推荐在第一周中每袋透析液内按20mg/L的剂量加入该药,在第二周中于交替的透析液袋中按20mg/L的剂量给药,在第三周中仅在夜间的透析液袋内按20mg/l的剂量给药。

备注:该药200mg及400mg标准剂量分别相当于3mg/kg及6mg/kg 平均剂量,如病人体重超过85kg建议用相同治疗方案按公斤体重给药:中度感染为3mg/kg,严重感染为6mg/kg。

由于存在加重不良反应的潜在可能,对正在接受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环孢菌素、呋塞米)治疗的患者,应小心使用替考拉宁。参考文献:SFDA通用说明书与某些厂家注射剂型的说明书。

整理、撰写:李晋

药学部药品供应中心药学服务小组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

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定义: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防治、诊断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防治、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合理用药总的目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全院用药监控目标: (1)药比不得超过45%; (2)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例和费用比例要达到25%至30%;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4)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6)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3、合理用药的范围:医院所有使用的药品,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 二、组织机构及管理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管理制度 1、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临床合理 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小组,开展日常工作。 2、职责和任务: (1)根据医院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 (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医院使用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使 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全院通 报点评结果; (3)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工作,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4)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和程序,防范药害事件; (5)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三、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根据临床诊断确定选用药物的类别; 、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2 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有分析。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药物疗效,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3、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经济性,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无正当理由不得使用高价药物;

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一.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1.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目的: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如分组(手术组、非手术组或预防组、治疗组)计算,同期总出院人数不相同时要考虑权重。 二.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目的:测量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者平均用了几种抗菌药物。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抗菌药物品种数: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统计。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 三.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目的:测算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抗菌药物的费用按药品最近的购入价格(按商品名计价)。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费用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例数四.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日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约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用于不同药品间比较的指标。DDD数(DDDs)即是这样的指标。DDD(Defined Daily Dose,约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3月第8卷第9期ChinaPracMed,Mar2013,Vol.8,No.9 ·157·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1)。 表1二组疗效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显效4232 有效1311 无效212 χ8.58 <0.01(d)表2二组平均腹泻停止时间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平均腹泻停止时间(±s) 1.85±0.372.38±1.12 t检验?2.97 P<0.01 3讨论 婴幼儿发生腹泻病时,机体处于缺锌的状态,国内报 [4] 道腹泻患儿的血清锌低于正常儿,锌制剂针对腹泻病的辅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286. [2]陈洁.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 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康春华,丘小汕,华莉,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 补锌治疗效果.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0):765?766. [5]盛晓阳,沈晓明.锌缺乏与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华儿科杂志, 2007,45(3):164.2009,47(8):634. 助治疗作用并非锌本身的药理作用,而是补充锌制剂后,纠正了缺锌的状态,从而激发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多种

[5]途径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或防止液体丢失。本组治疗显 示:治疗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腹泻病患儿补充锌制剂能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按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的补锌治疗:急性患儿能进食后予以补锌,6个月以上,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下,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d;该疗法应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高丽 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摘要】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结合,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其他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结论恰当的给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功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临床合理用药 有报道称,恰当的用药时间、合理的用药间隔,是确保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环节 [1] 例如头孢曲松等,可以通过降低给药频的β?内酰胺类药物, 率,每日给药依次,就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对于半衰期较短,但对繁殖期、静止期细胞具有较强杀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适当放宽给要间隔方式,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 1.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具有首过效应。每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能够获取较高的峰浓度,避免了首过效果,又能减少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功 [4] 效。同时,神皮质激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摄取具有饱和 。所以,根据抗菌药物的不同药代 动力学/药效学参数,以及抗菌后效应,将其分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以及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 [2] 长的抗菌药物。本研究中,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 结合,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当药物浓度处于最低抑菌浓度的4抑菌浓度的时间,是β?内酰胺类抗菌

2017年继续教育公共课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考试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骨髓炎的治疗应选用能在骨关节中形成有效治疗浓度的抗菌药物B较大剂量β 内酰胺类、克林霉素最常见的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是: D呼吸道合胞病毒浅表真菌病感染仅仅局限于d纸片扩散法显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抑菌圈直径 为 d以下不属于第一线抗结核药的是:C.利福平机械通气患者并发 VAP 的最重 要途径是 B.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几乎为 (D)100%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发生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B氟康唑治疗隐球菌病疗程不少于(C)感染沙门菌后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感染性腹泻B 群链球菌感染首选(A)麻疹皮疹的出现有顺序性,最早出现在:B发迹、耳后骨与关节结核手术治疗必须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术前一般要抗结核治疗:A.1~2周军团菌在 MH-LH 琼脂上可产生什么颜色的色素:C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后,临床治疗首选:A奈瑟菌属中主要的致病菌为C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的C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发生毛细血管损害,出现“三痛”,即A 艾滋病于哪一年在美国首先发现:B.1981年对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均应以 急诊报告对待,实行三级报告制度,第一级报告应在初始培养出现阳性报告后B 志贺菌属中最常见且抗原结构最复杂的是(A)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是由什么为最 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C.新型肠道病毒70 以下哪种链球菌引起的血流 感染最为多见:B根据2007 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成人CAP 管理共识指南,是(D)无菌体液细菌培养成功的首要因素是:B.无菌采集新生 隐球菌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脲酶试验阳性,咖啡酸琼脂上菌落为B 弧菌属主要引起B. 肠道感染躁狂型狂犬病最常见,病程一般不超过A大多数移 植后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D.180 天内粪便的菌群分析常用球菌和杆菌比例法, 成人球杆菌比例大于多少为肠道菌群 A. 1/3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是: B.皮肤癣菌病伏立康唑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D准确掌握抗菌 药在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一般应静脉给药,且于多长时间内滴 完:A.30min1~3月龄CAP患者,要警惕沙眼衣原体、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肺炎链球菌D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类不动杆菌属中临床最 常见的是B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不包括:A.丁醇类脊髓灰质炎在普种疫苗前 多发生在几岁小儿A大面积烧伤病人穿刺和置管频度最高的B实施一个抗菌治 疗方案,应在多长时间后评定其疗效,不宜过早换药:C肝脏外科感染以什么最常见:C. 胆源性肝脓肿闭合性脑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者发生脑膜炎常由什 么细菌感染引起A抗结核药物使用过程中,若转氨酶升高低于多少且无症状者,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B肾功能减退者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为:D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并发症以什么最常见:D.支气管肺炎以下哪种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 炎最为多见:A.白色念珠菌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不包括: A.大环内酯类人类幼年 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生水痘,病毒愈后潜伏当免疫低下时发生: B.带状疱疹乳胶凝集试验是隐球菌病最快速和最有诊断价值的诊断方法,敏感性可高达:D.99%急性淋巴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大环内酯类10岁以下禽流感 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1962年发现的 第一个抗疱疹病毒药物是(A)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C.齐多夫定1岁以上的儿童,处于艾滋病期或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多少建议治疗:A.<15%3个月到2岁化脓性关节炎患儿,推荐应用: B.头孢曲松 A AD 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B) A 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江油市人民医院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一)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增补) ①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②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③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⑤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⑥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本监测指标所指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药、不包括抗皮肤感染药、眼科抗感染药等外用品规 (二)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增补) 指标名称: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对象选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改善:

①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②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分子: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例数 分母:同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总例数 计算公式: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例数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100% 同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总例数 (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增补) 指标名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对象选择:全部住院患者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改善:比率降低(<60%)。 分子: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总例数 计算公式: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例数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 同期出院患者总例数 1.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 活动记录 科室: ╳╳年度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名单组长: 组员: 秘书:

╳科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病区抢救药品 1、科室根据自身特点配备相应品种的抢救药品。 2、抢救药品备有一定的基数,使用后及时补充,并有记录。 3、每月定期检查抢救药品的效期,距离有效期半年的药品标记明显标识,距离有效期3个月的药品,到药房更换,并有记录。 4、抢救药品管理责任人为科护士长。 二、常用药品 1、常用药品基数合理,摆放整齐有序,有明显标识。 2、高危药品专柜加锁保管,有明显标识。 4、生物制品放置于冰箱中2-8℃冷藏。 5、常用输液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先进先出。 6、每月定期检查常用药品效期。 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a.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DDDs以下。(注意:上述数据根据科室责任状填写)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7018297.html,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万忠林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2期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及用药间隔时间,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药物。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综合论述分析常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 的最佳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结果本研究综合观察分析了抗菌药物中的氨基糖苷类、大环 内酯类、β内酰胺类等药物的最优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结论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依据药物特性,优化用药方案,调整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对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医药支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用药时间;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用药间隔 作者单位:467000 平顶山,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随着时间药理学的逐步发展,临床工作者已认识到随着人身体中的酶活性和激素分泌程度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患者对于药物的利用程度、血液中药物浓度和药物代谢周期也会随之伴有节律变化,因此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既能保证药物疗效,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中通常将抗菌药物按照不同的PK与PD比值或抑菌效果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浓度依赖型、作用时间依赖型以及长效抑菌药物。依据分类可采用不同的用药时间和间隔,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以及间隔,现报告如下。 1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型,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具有较小和较大的抗菌后效应,首次用药效果明显。临床常采用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和曲线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在每日用药量不变的基础上单次用药可获得更高的药物浓度峰值,提高了浓度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同时减少了药物首过效应带来的影响,增强药物抗菌效果,缩短了药物作用于细菌的时间,可有效避免耐药菌种的出现。据研究报道肾皮质对于此类药物的吸收具有饱和性,可利用单次用药后药物浓度峰值增高但不会引起肾脏蓄积的特点,采用每日单次用药,避免了由于多次用药后,药物在血液中长时间低浓度存在引起肾脏蓄积[1]。也可避免因药物蓄积在耳蜗淋巴组织内造成耳毒性伤 害。因此氨基糖苷类药物采用每日单次用药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同时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医药支出。 2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原则考试试题与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培训考试 姓名成绩____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 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 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 B -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2. 肾功能减退时可按原治疗剂量应用的抗菌药是() A. 阿奇霉素 B.阿莫西林 C.头抱氨苄 D.阿米卡星 3. 对产生超广谱B -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类抗菌药 A. 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4. 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的抗菌药是()A.氨基糖苷类 B.四环素类 C.喹诺酮类 D.糖肽类 5. 主经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发生的抗菌药不包 括() A. 氯霉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酯化物 D.头抱他啶 6.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7. 下列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抗菌药应用错误的是() A. 妊娠期禁用利巴韦林 B. 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对母体及胎儿均有毒性 C. 头抱菌素类对母体和胎儿无明显影响 D. B -内酰胺类抗菌药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8. 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B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C新生儿、婴幼儿、老年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指征时应根据血液浓度监测调整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浅谈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其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的转归和愈后。近些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使耐药菌株、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以及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增多,其结果贻误正确治疗,出现了较强耐药的"超级恶菌"和多重耐药性病菌,甚至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或 酿成药疗事故。笔者就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及如何正确掌握其使用原则,谈一点看法。 一、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性 1、对非细菌性感染性的疾病,如感冒、病毒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等使用抗生素,甚至几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现象颇为常见。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对抗细菌感染,有效地控制感染直至杀灭细菌,使病情痊愈。临床医生选用抗生素要有明确的指征,要根据药物及药学规律,针对病人细菌感染的种类,选择安全有效的制剂。不合理用药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毒副作用增多,细菌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 2、长期或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剂量倍增并不能使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延长,加上长期使用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血凝障碍、药疹、二重感染等。特别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副作用主要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和肾脏,长期或大量使用这类药物后可损害耳蜗神经引起听力减退或耳聋;损害前庭神经,引起眩晕和平衡失调;当肝功能不良时,易产生体内蓄积中毒。 3、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选用抗生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价值观的改变更新,少数医生在"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等不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滥用抗生素,不是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用抗生素,而是小病大治,对不该用抗生素的疾病,竟以高价昂贵的抗生素作为首选或常规用药,这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抗生素严重浪费现象。 4、临床上经常出现的滥用抗生素现象,一是缺乏针对性,盲目使用抗生素。不少临床医生没有严格根据抗生素的适应证,不经化验等辅助检查,简单问一下病情就开药,总认为用抗生素后,心里踏实,而病人也满意。如伤风、感冒、发热等病普遍采用抗生素疗法。还有的迫于病人的强烈要求而违心地使用抗生素。这样不但治疗无效,而且容易增加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二是对许多抗生素药理特点不熟悉。有些医生对哪些是杀菌类的,哪些是抑菌类的都搞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的却选用抑菌的,能用窄谱的却选用广谱的,能用短效的却用长效的等,这样又怎么能谈上合理应用的问题。三是热衷于用新的,价格昂贵的抗生素。目前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有的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能用价廉的却用昂贵的。也有不少医生用药求新,用量求大,总认为新药疗效好,用量越大,疗效越高。认为药量与疗效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药物剂量增大,体内药物浓度愈高,产生作用愈强,但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一定的用药界限,即可导致药物中毒或致使病人死亡。四是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但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如一般感染的病人,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等。一些人总认为只要是抗生素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把几种抗生素一起应用。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大增,危及健康。

合理用药各项指标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Rational Use of Drug ) (一)处方指标( Prescription indicators )。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表达方式: 同期就诊人次就诊用药总品种数均用药品种数 每次就诊人= 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表达方式: 同期就诊人次就诊药物总费用人均药费 每次就诊=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抗菌 4.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注射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注射 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用药的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se )。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表达方式: 院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出总品种数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数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表达方式: 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出院总费用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费用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总出院人数总例数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菌药物百分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达方式: 100DDD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数)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考核标准

余江县人民医院合理用药考核办法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余江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分类使用管理办法》,特制定考核方案,具体如下: 一、日常检查范围及内容 (一) 检查范围:全院门诊处方、运行病历、终末病历。 (二) 检查内容: 1、抗菌药物分级应用;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 3、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4、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5、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6、连续两个月使用量排名,始终居于异常前列的抗菌药物; 7、临床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中成药物; 8、药物严重不良反应频繁发生的抗菌药物。 二、检查标准 (一)抗菌药物分级应用 1、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符合《余江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分类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 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

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3、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4、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由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资格的医生填写《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意见》,并将其附在病历中,病程记录中必须有相关主任查房意见。 4、限制级抗菌药物如发现超常使用或有潜在风险的,可升级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5、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根据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二)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1、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表》执行。 2、预防性抗菌药物必须在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3、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4、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的,应不超过24小时。 5、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最新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广西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 2.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防治、诊断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防治、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二、组织管理 成立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监督管理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和任务: 1、根据医院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 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本院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3、定期公布全院及重点科室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提出经验用药方案; 4、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三、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 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部的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2.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3.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实行审批制度。 4.药剂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服务。药师要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同时,要进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报告。 四、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及全州县的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见表)进行分级管理。

合理用药试题及答案

抗菌素合理用药试题 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疗程不合理 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3、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A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B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C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D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E以上都不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 特点制订,根据什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A病原菌 B感染部位 C感染严重程度 D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A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6、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A非限制使用 B限制使用 C特殊使用 D随意使用 E经验使用 四、判断题(10题)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2、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抗菌药物DDD值及各种指标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D D D值及各种指标计算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的通知 [ 晋卫办医政〔2011〕3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厅管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精神,确保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与数据计算的科学、准确和统一,现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计算方法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责成专人负责,熟 悉和掌握相关内容,准确调查和计算相关数据与指标,并有效利用相关数据指导和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二、为方便全省医疗机构计算抗菌药DDDs,使其具有较好的可比 性,全省抗菌药物DDD值均采用附件二提供数据。 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DDD值暂以成人1/3来计算。 四、医疗机构要按照《山西省卫生厅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 整治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指标与数据。对不能及时上报或弄虚作假的医疗机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联系人:省卫生厅医政处牛晓辉刘玉伟范惠霞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附件一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附件二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附件三抗菌药物相关指标与数据统计表格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一 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表达方式: 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表达方式: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 (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 ×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 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 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具体DDD值见附件6。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值。 例:如某医院所用头孢呋辛注射剂规格为:1.5克/支,查其DDD值为:3克,2011年3月份住院部共计消耗该药1000支,2011年3月份出院患者数800人次,该月平均住院天数为11.8天,则该药3月份消耗量为:1.5 克/支×1000支=1500克,据此DDD数(DDDs)为:DDDs(头孢呋辛注射剂)=1500克/3克=500 DDD,则该院头孢呋辛注射剂2011年3月份的使用强度(AUD)为:AUD(头孢呋辛注射剂)=500 DDD×100/(800人×11.8天)=5.30 DDD/100人/天。如果需要计算某个科室某个抗菌药物的AUD,也是计算出该科室某抗菌药物的DDDs,再乘以100后除以全院该取样时间段的(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全院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s)=所有抗菌药物DDD数(DDDs)的和。 如果该院2011年3月份共计使用抗菌药物50种,90个规格,应该分别计算每一个规格的DDD数(DDDs),此时应该得到90个DDDs,最后将90个DDDs累加得出该医院2011年3月份所有抗菌药物DDDs的和(累计DDDs),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附件一 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一、处方指标( Prescription indicators )。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表达方式: 同期就诊人次就诊用药总品种数 均用药品种数 每次就诊人= 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表达方式: 同期就诊人次 就诊药物总费用 人均药费每次就诊=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 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抗菌 4.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注射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注射 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100?=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 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用药的百分率基本药物占处方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se )。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表达方式: 院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出总品种数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数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表达方式: 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出院总费用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费用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 100?=同期总出院人数总例数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菌药物百分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 4.DDDs (用药频度) 表达方式: 值 该药(某药某一时期销售总量一定时期某药DDD g DDDs ) =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 DDD(defined daily dose):成人限定日剂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抗菌药物DDD值参考

1.DDD s(用药频度) 表达方式: 值 该药(某药某一时期销售总量一定时期某药DDD g DDDs ) =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DDD(d efi ned daily dos e):成人限定日剂量。 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达方式: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数)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100 DDD ?= 如计算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 DD 数)即为该医院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 Ds 相加;计算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为该科室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 Ds相加。?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药品名称规格单位单剂量剂量单位DDD值 单位DDD 青霉素钠注射剂1.6MU支1.600 MU 克3.6g 青霉素钠注射剂4MU支4.000 MU 克3.6g青霉素钠注射剂0.8MU 支0.800 MU克3.6g 青霉素Ⅴ片0.125g 片0.125 g 克 2.0g 青霉素Ⅴ片0.25g 片0.250 g克 2.0g 苯唑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2.0g 苯唑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 2.0g氯唑西林胶囊0.125g粒0.125 g 克 2.0g 氯唑西林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2.0g 氯唑西林胶囊0.5g 粒0.500 g克 2.0g 氯唑西林颗粒剂50mg 包50.000 mg 克 2.0g 氯唑西林注射剂0.5g 支0.500 g克 2.0g 氟氯西林胶囊0.125g 片0.125 g克2.0g氟氯西林注射剂0.5g支0.500 g克2.0g 氟氯西林注射剂 1.0g 支 1.000 g 克2.0 g 氨苄西林钠胶囊0.25g 粒0.250 g克2.0g氨苄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克 2.0g阿莫西林胶囊0.25g 粒0.250 g 克 1.0g 阿莫西林胶囊0.5g 粒0.500 g 克1.0g 阿莫西林干糖浆125mg 袋125.000 mg 克 1.0g 阿莫西林颗粒125mg 袋125.00 mg 克 1.0g 0 阿莫西林注射剂0.5g 支0.500g克 1.0g 阿莫西林注射剂 2.0g 支 2.000 g克 1.0g g 克 1.0g 阿莫西林片0.25g 片0.25 0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 g 克14.0 g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1.0g支 1.000 g 克14.0g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 2.0g 支 2.000 g 克14.0 g 哌拉西林钠注射剂3.0g支3.00 g 克14.0g 0 替卡西林钠注射剂1.0g 支1.000g克15.0 g 替卡西林钠注射剂 3.0g 支 3.000 g 克15.0 g 替卡西林钠注射剂 6.0g 支6.000g克15.0 g 美西林钠注射剂0.5g 支0.500g克1.2g 美西林钠注射剂 1.0g 支1.000 g克1.2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