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规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了全面加强我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丰富馆藏档案保管利用的方式,提高珍贵档案的公众利用率,按照全省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结合我馆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开发利用为目标,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加强档案数据库管理及计算机网络建设,努力适应全省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坚持统一标准、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我市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

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在“十二五”规划内完成以下目标:一是,继续加强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建设,全面实现查档计算机检索;二是,加大馆藏档案数字化力度,力争2015年前建立全文数据库系统,逐步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三是,启动“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四是,全面扩展档案信息网的各项功能,与电子文件数据中心有机融合,构建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档案信息网站。

二、稳步推进,着实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电子文件是未来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提上日程,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解决对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扩大数据容量,建立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开展开放馆藏档案的网上服务工作,引入存用分离技术,提供图片文件OCR识别,增强全文检索功能,增加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利用的权限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和数据保障机制,增加客户端数据移交单位数量,方便系统扩展,实现大数据量的高效检索和安全存储等需求。

为了全面提升我馆馆藏档案数字化水平,结合国家档案局在新时期提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性要求,现计划通过“电

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着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

一方面,逐年将馆藏档案目录输入计算机,建立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在2010年完成80%的基础上,2014年全部完成馆藏档案目录输入工作。另一方面,接收各县(市)、区档案馆及市直机关单位条目数据,建立全××市区域档案目录中心,争取2013年前完成。

(二)逐步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进行计算机在线查档。

一是从2008年启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每年完成5万页的纸质档案扫描,2011年争取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列入全市“十二五”规划,争取立项,全面开展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力争2015年前建立全文数据库系统,逐步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二是加强数字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不断增加馆藏照片数字化的数据文件数量,2015年前建立照片档案数据库系统。三是做好××新闻的视频录制、剪辑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种视频声像档案的征集整理,2015年前建立声像档案数据库系统,对重要领导人建立政务活动视频专辑。

(三)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是继续向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推广统一的文件档案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力争在2015年前,所有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都配有统一的档案管理软件,并完成旧版升级工作。二

是加强各机关事业单位电子文件移交进馆工作,依托××市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实现OA系统内各单位电子文件的在线移交,为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三是在启动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工程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立电子档案的收集管理查阅系统。四是进一步加强“××市电子文件数据中心”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更新升级服务器周边设备,加强电子文件数据中心的网络硬件安全性,为群众查阅现行文件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档案局(馆)门户网站。

分三步完成对××市档案信息站的改造升级,使网站成为栏目丰富、功能完备、浏览安全的××市档案门户网站,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快捷获取档案信息的需求。第一步,争取在2011年以前,重新独立构建市档案局内部局域网,通过内部网络平台,将本单位部分内部工作进行处理、资源共享。通过逻辑防火墙技术,与外部门户网站隔离,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加强保密工作力度;第二步,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完成对档案信息网的重新构建。包括设计平台、版面设计、后台管理、数据更新等方面,都使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并对现行文件电子查阅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在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也加强其后期维护的课操作性。第三步,在“十二五”结束前,基本构建起与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之间的管理接口,使政务信息的发布、接收、查阅等功能可直接在本单位的内部网站中直接体现和操作,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进一步完

善信息网的安全预警系统。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档案数字化建设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各相关科室科长要加强对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明确时限、加快进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法制建设,要组织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同时,要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严格遵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经费落实到位。按照国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结合我市档案事业的新任务,计划完成我市档案信息化相关工程,预计投入资金600万元。要圆满完成该项规划,必须将其纳入市“十二五”规划,得到市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准,服务不走样。

1、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此项工作包括:建立健全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和馆藏档案数字化。预计每年需投入80万元,5年共计400万元。

2、启动“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此项工程需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完善数据中心的功能,将其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此项工程预计投入资金130万元。

3、档案信息网的构建与完善。包括市档案局内部局域网建设和门户网站建设。此项工程预计投入70万元。

(三)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为档案数字化提供技术保障。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作为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档案业务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步到位。工作中我们力求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持续发展,争取早日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

××市档案局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九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