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皋市实验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结束考试试题及答案

如皋市实验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结束考试试题及答案

如皋市实验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结束考试试题及答案
如皋市实验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结束考试试题及答案

如皋实验初中2013~2014学年初三新课程结束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tuī qiāo) 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 A (孜孜不倦/饱食终日)。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zhāi yào) ,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满,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cōng yǐng) ,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1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A处。(1分)

A处应填

3.语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4.学校举办“经典文学诵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9分)

①在“文学偶像”主题活动中,请选择你的“文学偶像”并说说其成为你偶像的理由。

文学偶像:。(1分)

理由:

(3分)

②学校决定于2014年4月20日下午2:00在实验初中礼堂举行“文学沙龙活动”,学

生会拟邀请著名作家丁立梅来校作一次讲座,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作家丁立梅写一份请柬。(5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③,君子好逑。(《关雎》)

④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⑤希望,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⑥孟子提倡“道”的思想,突出人心向背决定着力量的强弱,正所谓“,

”。(《孟子》)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6分)

水口①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②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③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④。

注:①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②扁舟:小船。③卷(juǎn):翻开。

④“绿树多”一作“绿水多”。

6.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3分)

7.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蕴含了怎样的哲理?(3分)

(二)阅读文言文《艾子讽齐王毋筑城》,完成8—12题。(17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8.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2分)

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2)问其故.(▲)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4)臣怪.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11.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

12.《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是规劝的方法相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他们都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劝谏?(4分)

▲▲▲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19分)

失败的背面

①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人在小小的绣花针上穿线,这时,你越是全神贯注,你的手就抖得越厉害,线就越不容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作“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

②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中所做的很多事,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失败的心理准备呢?为什么不能用正常的心态正视失败呢?要知道,失败是痛苦的,但失败并不可怕,也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灾难。世事难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走到人生最辉煌的顶点。【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名扬四海的大政治家丘吉尔参加总统竞选,当秘书告诉他“落选了”时,他却爽朗一笑说“民主胜利了!我追求的是民主。”他虽然竞选失败,但同样辉煌。他的失败,标志着他曾经拥有过。他能正视失败,说明他的内心足够强大。

③失败了,关键是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失败后的思考比成功后的欢乐更有价值。也许你的努力还不够,也许客观条件不允许,也许有意外的因素在作祟。然后,就像为自己的人生这场考试交了一次学费一样,用明智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失败。如果是因骄狂而失败,就要学会谦逊内敛;如果是因轻敌而失败,就要学会审慎行事;如果是因自不量力而失败,就要学会尊重客观实际;如果是因能力不够而失败,就要告诫自己加倍努力。总之,只要失败不失志,把失败当做成功的种子,坚持不懈地去耕耘,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④【B】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弱者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叹息,绝望,不能自拔。只有强者,会越挫越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接受失败,忍受失败的折磨,在失败中磨砺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有力量,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⑤如果做到了这一切,失败的背面就是成功。

13.文章开篇从“心理学家的实验”写起,有什么用意?(3分)

1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指出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①失败后的思考比成功后的欢乐更有价值。(理解句子的含义)

②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

..要接受失败。(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6.仔细研读第③节,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成功的独到见解。(6分)

【链接材料】

1.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

(季羡林《成功》)探究结果:

独到见解: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2分)

隐忍的痛,肆意的爱

①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

②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

③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④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

⑤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⑥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

⑦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

⑧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

⑨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

⑩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

?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

?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20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

?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

?泪眼朦胧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

?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

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17.细读全文,说说母亲的“隐忍”和“肆意”分别指什么?(4分)

18.联系文章语境,品味下列加线的词或全句的表达意义。(4分)

【A】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B】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19.结合文意,请分别说说画波浪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第(6)段波浪线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段波浪线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有何目的?(4分)

2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4分)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旅途,总有幸福相伴。有人说,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有人说,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有人说,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有人说,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有人说,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和鼓励;有人说,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或短信……其实,原来幸福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原来幸福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 荸荠苹果完璧归赵无精打采 B. 恫吓茄子无动于衷歇斯底里 C. 悱恻讹诈再接再励宏伟蓝图厉 D. 奇葩瘸子处心积虑奋发图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 A.7月2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购买到《哈利·波特》完结篇的书迷们欣喜若狂。 B.中国武侠电影以其高深莫测的功力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C.在记者的记忆中,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数万群众安土重迁,在救灾帐篷里,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纵观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影片,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都会缺少灵性。 ①空间的想象,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③想象的空间,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⑤让观众丰富了影片,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③⑤④①② D.①⑤④③② 4.“飢”和“餓”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B)。 A. 语法功能不同:“飢”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餓”则只能做谓语。 B. 程度深浅不同:“飢”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了空,想吃东西;“餓”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C. 范围广狭不同:“飢”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餓”只能用于人。 D. 侧重的方面不同:“飢”侧重于内在感受;“餓”侧重于外在表现。 5.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A ) A.成长纪录袋B.考试成绩C.学习习惯评价D.结果评价 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系列中的一项是(C )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写作D.文化论著研读 二.填空题(共10分)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6分) ⑴柳永在《雨霖铃》一词中感慨:“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轼则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解嘲:“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⑵杜甫在《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则在《虞美人》词中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一声长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⑶荀子在《劝学》中说:“吾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在《师说》中说:“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 刘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9.义务教育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20分) 10. 简析《神曲》的艺术特征(8分)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模拟题(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模拟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新课标知识(20分) 1、_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__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_自主_、_合作__、_探究__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_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_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共10条,第4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的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7、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8、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9、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_3000个,其中会写2500个左右。 10、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_、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第二部分:语文基础知识(20分) 1、给下列字或词注音。(5分) 慰藉(wèi jiè)苍劲(cāng jìng) 潜伏(qián fú)戛然而止(jiárán ér zhǐ)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 鼎: 凹: 3、下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3分) 迫不急待穿流不息凭心而论世外桃园(及、川、平、源)再接再励一愁莫展如愿已偿管中窥豹(厉、筹、以)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①热爱——( 憎恨) ②团结——( 分裂) ③亲近——( 疏远) ④经验——( 教训)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3分) (1)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人比黄花瘦_____。 (3)梨花淡白柳深青_,柳絮飞时花满城。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2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7、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3分) 人物: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 林冲-《风雪山神庙》-《水浒传》-施耐庵 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 贾宝玉-《宝玉挨打》-《红楼梦》-曹雪芹 第三部分:阅读与写作(34分) 家园如梦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底,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 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 亲的血必将溉我的一生。 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 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大全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大全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说明: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A.阔绰(chuò)倔强(jiàng)无边无垠(yín) B.挟(xié)持提(tí)防斤斤计较(jiǎo) C.塑(sù)造胆怯(qiè)不偏不倚(yǐ) D.寻觅(mì)哽咽(yè)骇(hài)人听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A.凯歌凯旋 B.轻捷捷报 C.修长修葺 D.处决处所 4.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2)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_。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_。 (4)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 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上中学以来,他—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6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1)韩愈(2)白居易(3)王安石(4)陶渊明(5)《陋室铭》(6)《岳阳楼记》 (7)《记承天寺夜游》(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2)(3)(5)(6) B.(3)(4)(7)(8) C.(1)(4)(6)(7) D.(1)(2)(5)(8) 二、默写(共5分,任选其中5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2、,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3、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 [中] [小]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 ⒉填空题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了。() ⒋默写题: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 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 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D 【解析】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D 【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D 【解析】略。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及答案 1、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能够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词。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曹操《观沧海》 B、李商隐《夜雨寄北》 C、李白《行路难》 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试题答案: D 2、教师围绕“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老舍《骆驼祥子》 B、傅雷《傅雷家书》 C、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试题答案: A

3、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下列教学内容不恰当的是( )。 A、了解文中苏州园林的特点 B、梳理文本情感变化的线索 C、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写法 D、了解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试题答案: B 4、教学杨绛的《老王》,教师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角度进行阅读,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对这一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 )。 A、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 B、让学生自由选择阅渎的内容,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C、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段落语句,才能深人理解课文内容 D、没有“说理由”这一理性行为,感性认知会陷人混乱 试题答案: A 5、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教师播放了三国影视剧中演员的相关朗诵片段。对这一教学资源的使用,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 A、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增强对主题的感性认识

B、真实地再现了课文情境,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C、播放影视片段,为学生走进作品开拓想象空间 D、先看视频后学习课文,才能深人把握人物形象 试题答案: A 6、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安排学生总结一些语句中宾语前置的用法。下列例句适合的是( )。 A、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B、见渔人,乃大惊(陶渊明《桃花源记》) C、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试题答案: A 7、教学复句专题研讨课,教师从《白杨礼赞》中选取例句,讲解因果复句的具体运用。下列句子适合的是( )。 A、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B、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C、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长沙市雨花区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精品文档 2016年长沙市雨花区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 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 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 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 B.情趣冷峻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 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重要 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重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5.(缺)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事实、事件和价值所构成的,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那些社会事实和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社会事实和事件的标准不是外在可观察特征,而是贯穿于其中的活动主体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特训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江西2014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解析 欧阳洵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A.对峙(zhì)沉湎(miǎn)鞭挞(tà)惴惴不安(zhuì) B.蹒跚(pán)狡黠(jiǎ)市侩(kuài)饮鸩止渴(zhèn) C.愤懑(mèng)商榷(què)游说(shuì)瞠目结舌(chēng) D.湍急(tuān)执拗(niù)笑靥(yè)万象更新(gèng) 2、下列属于单体字的是(B) A.烂漫 B.善良 C.方圆 D.摧毁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D) A.模型、炫耀、笨绌、孜孜不倦 B.诸侯、漫骂、鞭笞、向隅而泣 C.掂量、瞻仰、恣态、首屈一指 D.和睦、诀窍、讴歌、匪夷所思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D) A.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B.他读过诗塾,年长后外出创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了做了信课。 C.绿荫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定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D.阅读对一个人成长,对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形成所起的中重要作用是不可名状的。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是(B) A.积极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C.努力建设开放而活力的语文课程 D.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7、有关综合性学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B.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C.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是有现代社会的学弟特征 D.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重点提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 ()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 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 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 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 -2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 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正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6.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7.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

初中语文知识点和学科特点

1.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基础性、工具性 多年来,这是一种比较公认和权威的观点.过去的几本《大纲》都作了肯定,新的《教学大纲》继续这样表达。新版高中、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些表述都是对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充分肯定。 具体来说,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以后,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走向社会都奠定了良好了基础。培根说过:求知可以增长才干。在现代社会的交际当中,语文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好体现。 二、人文性、思想性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的高中《语文大纲》也有同样的内容,只是对高中的要求提高了,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这些都反映了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近几年,又有人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三、开放性、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海阔天空,白川会聚。不但内容上具有开放性,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可以读,可以问,可以说,可以唱,有时哄堂大笑,有时屏声静气,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伏案疾书,洋洋洒洒。新时期的教学,更具有这种特点。 当然,语文教学还不仅仅限于课堂。多少语文教师在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着课外的语文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然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语文学习又无处不有。看小说、看报纸、看电视、看文艺演出等等,甚至街头的标语、广告、都是学习语文的良好机会。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用在语文学习上,也很恰当。 四、实践性、应用性 通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习,既要“学”,又要“习”。《论语》说:“学而时习之。”用现在的话说,学,即输入信息;习,就是进行练习。《说文解字》中对“习”的解释为“鸟三飞也”,意即反复练习。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比较机械,效率不高。现在,专家们提出要重视学法指导和民主教学等。这些都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供了条件。五、地方性、区域性 任何理论的应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方和环境。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语文教学也脱离不了地方实际。地方实际决定了地方性,地方性决定了地方特色。不同地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 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________________、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1903年颁行的《________________》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好懂、有用________________。 9、作文指导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________________。 12、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教师业务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________。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4.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为主________,教师的教学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工具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3.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4.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5.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一)填空题(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填充成语(4分) ①贪lán②yùn酿③mǐn灭④chóu躇 ⑤含辛苦⑥角分明⑦笑容可⑧名其实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 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 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 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 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三)默写题(11分) 1.前事不忘,。(1分) 2.根据举例,在每一个成语中填入一组意思相反的字。(4分)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各地真题试卷练习

2011年佛山禅城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1.5*20=30) 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学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部分教育时事题 1.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德智体美劳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针对传统课程内容的 5、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在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是素质教育、新课改 8、十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9、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七大提出的) 1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12、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型教师特征的是()。案例分析题,挺简单的 13、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恰当地概括为()。不肯定 14、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素质是()。案例分析,不肯定 A 爱玩电子游戏 B考试老是看错题 C不爱和同学交往 D总是写错别字 15、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不良行为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群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行为,这一现象的恰当解释是()。案例分析,好像是从众 16、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恰当的安排是()。做过的,先有行为,后有强化。以前外公都是这样激励我考试考第一的,看来外公也是一个激励高手 17、下面哪个报告具有学习评价意义?不肯定 18、表扬的使用原则?我是选择一有进步就表扬,不知道对不 19、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应该是()不肯定,但觉得应该会对的 二、判断题(一题一分)15分 15道。都是客观题判断,比较国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等等,不难 三、简答题(5分*4题=20分) 1、谈谈你对当前强调“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理解 2、怎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