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0年代中国关于人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80年代中国关于人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80年代中国关于人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中国关于人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有其国际的和国内的双重背景。

从国际来看,二战中法西斯惨绝人寰的暴行, 使人道主义纳入到理论界研究的视野, 国际上掀起了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关系的热潮, 人道主义逐渐成了全球的共识。苏联对人道主义更是尊崇, 甚至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了。

文革结束后, 中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文革”进行反思。“伤痕文学”对“文革”中人性遭受摧惨的揭露, 引起了人们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深深思考;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打开了人们的思想枷锁; 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人道主义和异

化问题的争论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这样国际上的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有了适宜它产生的气候, 不能不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

三中全会以后不久,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学术性讨论就开始了。作为对过去左倾思潮下全盘否定人道主义的种种错误观点的拨乱反正,作为对文化大革命中种种非人道罪行的清算,思想解放之初,重提人道主义问题是很自然的。当时,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很大的争议,参加争议的两位主要人物,是周扬和胡乔木。

从1979年下半年至1983年4月,有一定影响的相关论文约有500篇,而主题则涉及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人道主义、异化、劳动的异化、社会主义的异化、人性、人的本质、阶级性、社会性、自然性、《手稿》的地位、早期马克思主义和晚期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与文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等等。全面来看这些文章,争论主要是围绕着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的:

1.有没有共产主义人道主义?

2.社会主义存不存在异化?

1983年3月7日,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会在中央党校举行,周扬做了长篇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关于“异化”,周扬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转过来反对或支配主体本身。‘异化’是一个辨证的概念,不是唯心的概念。周扬所说的社会主义“异化”,是指:社会主义内部的“对抗性矛盾”。指出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矛盾,并不必然地推导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我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纳入人道主义的体系之中,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全部归结为人道主义;但是,我们应该承认,

马克思主义是包含着人道主义的。当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周扬的这段话,已经非常清晰地表明了他和王若水对于“人道主义”的立场。归根结底,他们只是不愿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某些人漠视人性的“借口”,他们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利益的关怀,并把它提高到一个理论高度。“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句话,是他们所期求的理论高度的反映。

但是,这种观点却受到胡乔木和其他党中央领导的批评,胡乔木说:“我是赞成人道主义的。但是我看到周扬同志的文章, 抽象化的议论比较多, 离开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首先, 人道主义最好加个限制词叫‘社会主义’, 没有这个限制词, 就可能混同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成熟的标志, 首先就在于它不再讲抽象的、孤立的人, 主要是讲社会, 转而认定人只能是社会的实践的人, 解决人的问题不能离开社会, 离开历史, 这才是根本的变化。”后来他又说,“我们宣传人道主义, 不能不指出有人借宣传人道主义、人性论之名, 来反对社会主义。同一个概念可能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当时在国外和港台的很多报纸上也出现了这样的报道,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只是一纸空谈,并用周扬的话来作为证据。

1983年8月底到9月初,邓小平在和卢志超与胡乔木等人的谈话中提到异化的问题。他认为,现在说社会主义异化,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没有信心,认为没有希望。他说:“社会主义是最人道的,共产党是最人道的,是保护绝大多数人的。”他完全从政治上观察和判断问题,完全把理论、文艺等当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人道主义和异化的问题,放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去观察,而且突出了“异化”问题的政治性质。所以他主张从党的思想方面来进行整顿,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984年初胡乔木发表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以及中央为这篇文章在全国学术界组织的学习活动为这次争论画上了句号。

八十年代发生在我国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理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缺点,即理论准备不足,具有抽象思辨性;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引起思想混乱;传统文化缺失,西化倾向抬头。

可以说, 由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引起的讨论, 思想能量迄今还没有得到正当释放, 期间

所表达的有关尊重人的价值维度在今天仍然是迫切需要的。在这些维度的方向上可以进一步努力, 使之更加完善和完备, 但是远远不能说已经丧失意义。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传统也看作是一种传统, 就要走更多的弯路。

80年代中国关于人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

讨论

专业:现当代文学

学号:200920355

姓名:张宏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