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更应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标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中华民族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多民族色彩斑烂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谱写的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华美篇章。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历史。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刚刚通过决议,赫哲族“伊玛堪”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29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黑龙江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处祖国边疆,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为祖国的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建功立业。并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确立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版图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少数民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在民族大融合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发展。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学习先进文化中,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它民族当中去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演出过生动的历史剧。也创造过中国历史上的“升平盛世”。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从八百五十多年前的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海陵王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开始的。从金、元、明、清以来,北京的发展和故宫的建设,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来完成,是依靠民族融合来完成的。

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是游牧民族。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有着开放的思维。很少保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不能不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从中发现“根”和“源流”的蛛丝马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还保留着祖先的遗迹,还带着大自然的和谐信息的记忆。在发展中、进步中,还存留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的印记。有史书中漏记的历史和往事。

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应该重

笔重墨研究和发掘。

二、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

边疆少数民族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欠发达,文化发展滞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复苏。民俗文化研究曾一度兴起,后来相继建立了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是一些可喜的收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民俗学的研究相对落伍,消逝的东西不会再来,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使传统经济和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我们纵观历史留给后人的也只有“文化”这两个宇,当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文化的延续,只有传承才能延续,也就是有“根”有“蔓”,有“源”有“流”。

在世界的文明历上,中华文明的延续是她的基本品质,所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能够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这项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今天应该比以往作得更好。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有更充足的理由和条件来做好这项工作。“三个代表”就包含了先进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也都是先进的文化因素。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程度,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民族大学、民族学院。也有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机构和学术组织。但是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在。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民俗的消亡加速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快得多。1999年我们建立了一座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征集民族民俗文物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简直是大海里面捞针。想找一副木制的弯钩犁都找不到。找一领炕蓆也没有,买炕蓆也没卖的,最后在粮库找到一领类似的炕蓆。我们手里拿着拟定的征集文物清单成了一纸空文。

农村房舍改造。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的满族、达斡尔族的房合。现在各民族服装都是仿制的,平时大家都穿一样的现代服装没有什么区别。

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是目前世界上满语保留最好的满族村屯。三家子村被学术界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调查研究满语、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地。这个基地也很危急。据2000年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调查情况显示:能流利说满语的只有3人,并且当时70多岁。能听懂会说大部分满语的只有5人,年龄已近70岁。剩下40岁以上的也只是一知半解。从总体情况看,三家子村现在满语的衰落趋势明显加速。

面对现在满语的现状和研究人员的稀少,还有北京历史档案馆尘封者的50多吨“满文老档”,给我们的启示大概不仅仅是一种担忧。

1998年北方的洪水之后。黑龙江兴建了一个达斡尔族新村和一个赫哲族新村。都是清一色的“洋房”,失去了民族特色,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标准民族村。继

鄂伦春猎人下山之后,鄂温克也赶着鹿群内迁了,他们不再是“林中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民俗也势在必改。这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曾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加大研究力度还是当务之急。原来烧牛粪,现在用液化气罐了。不会用。不习惯。因为没有个性了,脱离了他们原来的生活。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状况,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问题要比我们预料的还多。

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大自然的,所以我们才是地球人。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地区。大自然还没有被完全改造,或多或少的还保留着一点儿原生态的原汁原味,还存留着一些相对古老的民俗民风。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活化石”。

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数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他们是多神论者,山、树大自然中他们认为可崇敬的都是神,认为万物有灵,萨满是神的使者,或是人和神的中介。由于萨满教并没有被列入正式宗教的范畴,只是不公开的存在于民间,我们很难看到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但萨满教和这些少数民族一样同时并存。

有些民族传承着祖先崇拜的古老习俗,他们以天为大,民居开西窗,西炕、西墙是供奉祖宗的地方,他们还要年年祭祖。求得祖宗的保佑。民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祭“敖包”还在延续。

祭天地是必不可少的,就连日常生活中比较正式的场合,饮酒也要先祭天地才可以喝酒。

少数民族擅长歌舞。歌舞是民族习俗的一部分。折射着来自远古的血脉。

民族学的研究已经为考古学所采用,在边疆考古中,结合得尤显重要。我国历史上有些民族已经消失了,但在考古发现中发现了遗迹。例如鲜卑、匈奴、契丹等。有些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一时,现在无影无踪,就要靠考古学和民族学来探索。有些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民族却得以延续,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是靠人传承下来的。

考古学是以物为本,民族学是以人为本,物是由人创造的承载了人的信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考古问题,民族学为考古学提供了“活化石”。

内蒙古发现了一座契丹墓,墓主人的身份难以确定。开始认为’墓主是位公主,但后来从服饰上的左肩太阳和右肩的月亮图案,用民族学来破译,墓主是位

萨满教的巫师。

边疆考古基本上是民族考古,但还没有民族考古学的定义。有些民俗传承的历史轨迹相当久远。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毁器”的古老习俗,最早的距今七千多年。北方民族一直延续着“毁器”习俗,青铜时代有,现代葬俗还有所反映。我们还在新石器墓葬中发现了头骨变形的习俗,满族曾盛行“睡头”的头骨变形习俗,头骨变形来源已久。

契丹族有“青牛白马”说,现在北方葬俗男人亡扎纸马,亡女人扎纸牛焚化,这种习俗已经扩展到北方的汉族人。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习俗互相影响,超出了一个单一民族的范围。

民俗没有硬性条文规定。但却认真遵守着、执行着、由人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民俗形成的历史是久远的。存在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中互相学习,形成了共同的或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河南濮阳出土了仰韶文化的蚌龙。辽宁出土了查海文化的石龙和红山文化的玉龙。山西龙山文化出土了彩绘龙。黑龙江阿城出土了金代的铜坐龙,这些的形象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传承和中国的龙文化传统。

四、加大工作力度拯救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能创造民族文明,也有能力传承和发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民俗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立竿见影”的实效和经济效益。无论从点上,还是面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和规划去实施。民俗学的研究是一项软任务,没有硬性的规定。

上个世纪杰出的民俗学家们用了几十年的努力,甚至是毕生的精力,作了大量的民俗学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劈了研究道路。新世纪到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感到民俗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研究更显得十分紧迫。

首先是缺少民俗学研究人员。边疆地区很少有人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员,只是集中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俗学研究人员出现了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状况。民俗学研究的成果到了上个世纪末,也进入了尾声。年轻的致力于民族民俗学研究人员,不敢说寥若晨星,也是人员太少、缺乏一支专业队伍。

再就是应当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的培育。过去的文化体制“三级文化网”十分活跃。由于经济发展,这个网络已经不健全。不太发挥作用了。这不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也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缺失。

在乡镇改革和村屯合并中。加强民族乡和民族村的建设也很重要。尽可能的保留原生态的民族村屯和民族文化生态,吸取人为建新村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一定非要农村城市化。要按民族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文化。我们觉得西藏搞得挺好,改造后的房舍,民族风格不变,藏民仍然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生活着。只是新与旧的变化。“味儿”没有变。

民俗学的研究应当注重田野工作,多调查、多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在很多人很少下乡,深入实际,就连面向农村的文化单位也不下乡。我提出下乡,他们反而觉得奇怪,我们都不下乡,你下什么乡。看来很少有人愿意搞田野工作了,但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你浮在上面研究什么昵。我们不否认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但我们不能依靠网上的东西抄来抄去,编造一些自己都信不实的“论文”。

更有甚者,把网络看成是万能的,学问都在网上,网上什么都有。上网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田野工作。田野工作必须自己亲自去作,去研究、去调查、去感受、去发现,必须自己去变革“梨子的汁味”。

田野工作也存在机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查的东西。现在也不一定有了。我们八十年代调查的材料,现在也很难再找到了。所以要发现机遇,搞好调研,溯本逐源。

要重视民族考古工作,其实边疆考古就是民族考古。边疆的民族考古添补了许多历史空白,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民俗学宝贵资料。

拯救边疆民族民俗文化,光摘自发的工作是不行的,应列入国家和地方的长远规划。象自然科学一样,例如“登月规划”有近期的长远的工作规划,水到渠成。

民俗学的研究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靠“单兵作战”是很难有成效的。必须设立科研项目,建立课题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取得硕果。

弘扬民族文化,是提高对民俗文化认识的基础。历史上曾出现偏差,把民俗看成是“四旧”扫地出门。现在仍有人把民俗看成是落后的东西,民俗调查中也有部分人误认为是找少数民族的“阴暗面”,不予配合,工作难做。

由于民族文化工作的缺失,出现了一些扭曲。传统的中华民族节日受到了“洋节”的冲击。莫名其妙的炒作洋节,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盲目崇洋,弄得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洋人一头雾水。也有为经济利益驱使,打着民族文化的招牌,变味的商业化开发民俗,给民俗文化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和损失。保护和破坏同时并存,有时我们低估了破坏的力量和速度,使得我们的保护变得很“苍白”。新世纪的到来,推动了民俗保护的车轮,增加了民俗保护和研究的紧迫感。中国的传统重大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了成为了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刺激了国人,我们丢了“国宝”还能无动于衷吗!但是现实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我们该继承的没有继承,不知我们的“国宝”还会不会再遗失。什么是挑战,两千多年的品牌如此下场,还不是挑战?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集中留存的一块阵地,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宝藏。这个阵地,还是在策略上应当坚守,宝藏还是应当开发利用。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民俗工作,不是一己的利益,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工作,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工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能够延续下来的文明。没有保护就没有传承,不能传承也谈不上延续。中华文明是先进文化的融合,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56个民族的魅力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缺一不可,社会的发展,势必带来文化的繁荣。加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抢救工作。势在必行。

五、以人为本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

民族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人是民族民俗文化的主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在自然界生存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遗存,是人类的印记。

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包括衣、食、住、行、信仰和宗教意识等。“人”有生以来就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民俗的取向是由他们的生活空间、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来决定的。

民俗的形成、经历了人类生长的久远过程,民俗同民族并存,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和潜意识的存在。所以无论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用民俗这把尺子,找出你是“中国人”。

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通常说“百里不同俗”,在多民族聚居区,个性和共性并存,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边疆的少数民族。多数没有文字,民族文化是依靠人来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以人为本,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我们要注重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赫哲族现有四千余人,只有五个人会“伊玛堪”说唱,就靠这几个人传承这项世界文化遗产。满族村,只有几位长者会满语。民族民俗文化已经濒临抢救的边缘,保护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挖掘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中,要注意发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要把保护传承人放在首位。扩大传承人的范围,培养继承人,并以现代化的多种手段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和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繁荣民族文化。

六、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有“清”一代称之为“龙兴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白山黑水蕴育了北方民族和北方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经过历史的演变,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克尔克孜族、锡伯族等,仍活跃在他们自远古生息的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腹地;仍保留着他们血脉传承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民族文化。

这些少数民族的共同特征一能歌、善舞。时代需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开始走出边塞,唱响我国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大放异彩。由于民族文化的兴起,一些地方建起了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村,黑龙江省的富裕县、龙江县、齐齐哈尔的梅里斯等地的民族村建设方兴示艾,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品牌和先进文化的代表特征,是时代发展产物。

边疆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步伐。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体会议,奏响了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角,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如逢甘霖,恰似一个美好春天的到来。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正在走向未来。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万方数据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作者:王嫣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江苏·南京,210017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8)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005 2.郑师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1990 3.李宝龙.杨淑琴中国传统文化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陈云琴.CHEN Yun-qin"文房四宝"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工具,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会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们总是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涯相关联.文人士大夫赋予了"文房四宝"深沉含蓄的魅力,"文房四宝"则成就了文人士大夫温文儒雅、挥洒激扬的风姿.两者水乳交融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无与伦比的意蕴,也使笔、墨、纸、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变得愈加完美和精致. 2.学位论文刘晨昊中国书法艺术中哲学思想及人格精神的体现2008 传统文化在历经五千多年的积淀之后,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面临当代文化的严峻考验以及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必然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两面夹攻;而在传统书法和现代艺术的两极又尤显迷茫;现代科技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诸如电脑的普及等等)导致书法的实用性丧失殆尽,以致在中国文化转向近现代形态的剧变时期,也不曾做出任何响应,因此,中国书法始终缺少一种能与其他近现代文化相适应的形态,或者说形式,这种缺失使书法渐渐远离了它原来所处的重要位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的书法,似乎被遗忘在现代喧嚣嘈杂的角落里充当看客。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如火如荼地进行过程中,书法的现代化进程尤为举步维艰。 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中,体现出“写”的意与天成,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应表现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书法对修身养性、陶养情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更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否则,书法会失去它的民族性独特性,也就会失去它的世界性。 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且互为依存的关系,中国书法因为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基础而得以发生、发展;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书法而丰富了内容和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流光溢彩。传统文化对书法的影响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汉字、文学艺术、文房四宝和器物等是谓“硬件”。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中庸之道思想、克己修身思想等是谓“软件”。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大量的古往今来的优秀书法作品和理论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期刊论文谢海涛.XIE Hai-tao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及其包装设计中的体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 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及其包装设计上,通过包装的造型、色彩、形式、图形与文字,充溢着传统文化的语汇,传达出地域、民族及时空的信息,体现了徽州文化的内涵与意境,在包装设计发展历史上,既展现出民族艺术传统的风格,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4.期刊论文刘伟从文房四宝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世纪桥2009,""(12) "文房四宝"堪称国粹,其间蕴藏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毛泽东深受中同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文房四宝有着特殊的感情.私塾启蒙时,文房四宝伴随他诵读四书丘经;在一师求学的峥嵘岁月,文房四宝见证了他游学的历程;战争年代,文房四宝与戎马生涯相随;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办公桌上,在他视察祖国大江南北的旅途中,"文房四宝"仍然占据着显眼的位置. 5.期刊论文朱崇昌.ZHU Chong-chang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 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中国书法因为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基础而得以发生、发展;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书法而丰富了内容和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流光溢彩.传统文化对书法的影响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汉字、文学艺术、文房四宝和器物等是谓"硬件".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中庸之道思想、克己修身思想等是谓"软件".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大量的古往今来的优秀书法作品和理论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6.学位论文赵岩智者乐水——水墨画中“水”之魅力2009 水虽不被列入“文房四宝”之中,却是中国画一个重要工具材料,它有自己的特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又是别的材料所替代不了的,因而应尽可能地把它发挥到新的高度。 本文通过分析历代画论对水的忽视及“水”在中国画中的作用,从而梳理出“水”在水墨画中的运用和发展历史,显现了“水”在水墨画中应有的地位。“水”在这里已不再是普通的绘画工具材料,从而,进一步地探讨“水”的艺术表现力。从古代与近现代画家的水墨画中总结归纳,提取出水墨画创作中的用“水”之道,联系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现代水墨画中对“水”的表现手法。文章从水的本性,即柔弱而浸淫通达、万物出入于水而必鲜洁、灵活流动等等,转嫁到视觉形式语言上来,进而升华到精神领域寻找水对画面境界营造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对待“水”这一材料时,要把它与技法的认识和对待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认识相结合起来,打破自设的狭隘观念,以“建设性”的眼光去看待“水”在水墨画中的痕迹,以完善和拓展“水”表现力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着力通过对画家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拓宽水的用法,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现代水墨画中,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联系,进而来研究探讨在画面境界、气韵追求背后,水独特的文化内涵,使画家重视水在水墨画中的位置,也来构建我心目中的魅力之“水”。 7.期刊论文王峡.易忠.WANG Xia.YI Zhong文房四宝及其包装设计的徽文化解读-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 鲜明而独特的徽州文化流光溢彩,它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向前发展.通过对徽州文化的内涵、本质等内容的分析,论述了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整体设计中的体现,让徽州文化借助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及其包装这一载体,传播于世,发扬光大,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出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一、重视传统文化应从政府做起 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这标志着一场“民族文化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要保护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传统文化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文化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固定的模式与内容。“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伦亲情,是人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人情味的、相对休闲的传统文化,将会是人们生活与情感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作为时间的管理者,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以立法形式将传统文化固定下来,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定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会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内化成一种习惯,最终连接起传统文化的这根千年文脉。 在近年的两会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让群众有充裕的时间隆重过节,有充裕的时间去继承传统、光大传统,这是保护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官方的支持,一味地强调民间保护缺乏支撑力。据悉,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许多的传统节日便都被列为法定假日。既使是香港政府,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扮演主导角色,拨款资助各社团举办中秋节游艺晚会,从迎月至追月,到场的人皆可免费享受娱乐节目。因而,政府应从袖手旁观到主动参与,积极引导,着力打造保护平台。以立法带动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一、贵州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在贵州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除汉族外,还生活着苗、布依、侗、土家、彝、水、瑶、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大体说来,黔东南为苗族、侗族聚居区,黔南、黔西南为苗族、布依族聚居区,还有水族和毛南族,黔西北为彝族、苗族、回族聚居区,杂有白族,黔东北为土家族。各少数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不同的主、副食和色彩纷呈的名特菜点 居住在贵州的众多少数民族,由于其居住地域的不同,在主、副食方面是有差异的。大体说来,土家、布依、侗、壮、水等民族,水稻为主要的农作物,他们则终年以大米为主食。而居住在山区的彝、苗、仡佬等民族,水田极少,主要是旱地,以种植薯类和玉米、麦类为主。 米粉:以花溪王氏牛肉粉、飞碗牛肉粉,水城羊肉粉最负盛名。 在贵州,糯米饭团还被侗族等青年男女作为社交的礼品和食物,每当赶坳(或称“坡节”)的日子,姑娘们就带着糯米粑饭团(一般是12 个,闰年则13 个)赠给自己的意中人,取其团圆和美之意。比如侗族的侗果,苗族、布依族、壮族的“五色饭”,也久负盛名。 除大米、糯米外,杂粮食品,威宁荞酥就是彝族人民的杰作。“黔西大定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聪明的彝族人民却用苦荞制成了佳味食品荞酥。相传荞酥是明初水西彝族女首领奢香夫人为给明太祖朱元璋献寿所创制的寿饼,每个重八斤多,饼面图案是九条飞龙围绕一个“寿”字,取“九龙捧寿”之义。朱元璋品尝后连声称赞:“南方贵物!南方贵物!”。 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除回族因其传统习俗禁食猪肉外,其余各族均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兼食牛、羊肉。猪肉除一般的煎、炒、炖、煮成菜外,各族人民还创制出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肉菜。 苗族、侗族喜吃“剖汤”。即杀年猪后,将猪内脏洗净切碎,加上边角次肉,加姜、蒜、花椒等佐料合煮成一锅,邀亲友一起共享。每人面前一调料碟子,用大碗舀出“剖汤”,主客团团围坐,喝酒吃菜。“剖汤”味道十分鲜美,酒到醉,主人还唱苗歌、侗歌殷勤劝酒劝菜,气氛十分热烈友善。 侗族的“洗澡肉”也别具一格。杀年猪后,迁取膘肥肉厚者,生切成片,有巴掌大小,然后置一大铁锅,盛清水烧煮至开,将切好的生肉片沿锅边放下,主客围坐,各人面前置一放盐和糊辣椒面的调料碟子。待肉片漂浮至锅面,就算煮熟了,将肉片拌上盐和糊辣椒面即食用,主客相互劝酒劝肉,杂以戏谑嘻闹, 酒香肉肥,欢声笑语不绝。

网络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

网络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国之魂,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猛烈冲击着企 业和市场,也冲击着文化与思想。各级政府在注重经济“硬指标”的 同时,必须给予文化“软实力”充足重视并积极引导其发展。山西拥 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 资源型传统产业而导致历史文化资源认知度偏低。在此背景下,有着 丰富内涵的山西民俗文化在其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亟需探索一条符合时 代要求的发展路径,而基于网络化的民俗文化产业化可在一定水准上 实行指引。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时代背景和价值选择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 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可见,该文化类型源于生活并 在生活中持续传布和演变,展示着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生存智慧,已成 为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在世界化、网络化的现代开放型社会, 有效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并使之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需要紧扣时代强音,遵循价值前提。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应对信息时代的 发展形势,国务院于2000年发布《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 网实行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允许私营企业经营互联网和其他增值电 信服务业务。在其后的十多年里,网络业迅猛发展如雨后春笋,影响 着社会生活方式,促动着生产的革命性变革。2015年3月5日,在十 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 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 会各领域之中,促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基 于此,互联网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 保护方式单一,至今仍以原生态的传统形式为主。近年来,在政府和 社会共同努力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俗文化传承依然不够理想。

现代社会对民俗文化保护的反思

现代社会对民俗文化保护的反思 由于传统民俗文化赖以延续、生存的环境的变化,现代各种文化传播媒体发达所带来的各种现代艺术文化形式的交流、传播及影响等因素,传统民俗文化处在一个全面萎缩,不断消失的阶段,人们渴望能保存我们历史的财富,于是各种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活动更迭交替,层出不穷。但正是在这些拯救口号中,很多民俗渐次蜕去了它们那原本光鲜夺目的色彩,无声的消亡了。死去的艺术,也一并带走了许多未死者的魂魄,在这将死未死的间隙,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歉疚和历史的责任感做一次沉重的反思。 民间艺术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而现在,曾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的消失、有的正在消失。能够还在烘托民俗气氛的那些星星点点的民间艺术,已经不能构成全面的民俗文化。 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模仿的方向,在原始社会,绝大多数人模仿的是父辈们遗留下来的习俗、大多数人业已形成的习惯和传统,因此社会发展停滞。而文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则极力模仿少数有创造性、标新立异的人,社会沿着成长和进步的道路前进。这就如同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精英文化是个性的文化,是张扬艺术家本人个性的;民间的文化则是共性的文化,只有那个地域的人都认同了这种审美形态,它才能够生成与存在。但是,当它进入当代商品市场之后,就要适应广泛的口味。地域性向世界性转化,随之便是原有的个性魅力的弱化与消损。 这之中反映了社会变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一些表述形式的变化,比如年画已经不能和现在的居住环境相适应,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与计划生育的政策相违背,五谷丰登也不能成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如此等等,都可能消解传统的民间艺术,甚至促进了有些民间艺术在农村的快速消亡。 我认为这是民间艺术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地域精神与生活情感。当民间艺术成为商品后,它原发的生活情感就消失了;吸引市场吸引金钱,成了它主要的目的。于是添金加银,崇尚精细,叫人感到它们在向买主招手吆喝,挤眉弄眼,失却了往日的纯朴与率真。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论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业发展

论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业发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3931.1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1452万人,占38.97%,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贵州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种民族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长廊。 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贵州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当地世居民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悠久深邃的神秘基因。“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就是多彩贵州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如何加快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旅游业对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来阐述发展民俗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与市场是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基本条件 1.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慨况 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四个大类:①经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生产性民俗文化;B、交易性民俗文化,;C、生活性民俗文化。 ②社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社会礼仪民俗文化;B、家族民俗文化;C、村落民俗文化; D、民间组织民俗文化; E、历法和时节节日民俗文化。③信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民间巫术、占卜类;B、民族宗教活动民俗文化;C、民间禁忌超自然事物。④游艺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A、民间体育竞技民俗文化;B、民间杂艺民俗文化;C、民间艺术类民俗文化;D、民间口承语言民俗文化。 从旅游业的角度和旅客感知方式,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又可以划分为五个大类:即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次的研讨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辅助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以上论述可见,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一是种类多、内涵丰富,二是分布广且相对集中连片,三是原始性和神秘感强,四是特色浓郁、别具一格。所以,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开发潜力大,可打造多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适应各层次游客的需要。 2.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分析 国际旅游游客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到2010年世界旅游人数将从2006年8.42亿人增长到11亿人,而到2020年将达到16亿人。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贾利指出,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并同美国并列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他还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取代西班牙居第二位,到2020年将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我国大规模的国内旅游态势已基本形成。如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始料不及。据统计,7天内,全国的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八年后的2007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已达到1.42亿人次,旅游收入648亿元。 贵州国际国内游客总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2007年1—9月贵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比本省人口还多出1000多万,旅游总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47.8%,在西部各省名列前茅。全省220余家星级酒店的5万多个床位,日日爆满,许多散客一房难求。 二、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大意义 1.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和加强当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

保护民俗文化的范文如何保护XX文化

保护民俗文化的范文如何保护XX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民族文化,做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的使者。 多接触,多了解,多进行相关的事情,对于外国文化的冲击,能够积极的认同民族文化,不要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要积极的学会捍卫民族文化的所有权,当然也不是要以为排斥外来文化,我们可以把外来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吸收进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和优秀,这也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条道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可爱的故乡。 家乡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了解和研究这些民俗文化,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俗,去领略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吧。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丢失,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包括汉族本身)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很明显,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看到了 ___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至于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等

一系列惨痛的民族文化流失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 ___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因为相对于汉族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显得更脆弱,更需要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1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那它面临的将是从地球上消失的厄运。因此,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据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情况 ___。 首先,年轻一代的“现代化”观念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年轻一代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了年轻一代在传承民族文化上的关键作用,任何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一代一代往后传承才能保持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民族现状是,民族的不断融合,逐渐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方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也对本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现代化”上。少数民族的孩子越来越多地进入“汉区”接受教育和工作,长期地处于外族文化的影响之中,一些所谓的先进观念的输入使得不少少数民族的年轻人逐渐丢弃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外来服饰的传入,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在家里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标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的灵魂。然而,在交通和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民族尤其是一些小民族的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地方民族文化流失、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对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路径来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土家花灯;传承保护 一、思南土家族花灯概述 思南——黔东北一座历史文化重镇。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旁依于浩瀚乌江,曾经是乌江盐道上的重要集镇。思南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素有“黔中首郡”之称,“乌江明珠”之誉。由于其地处黔东北,毗邻巴渝和荆湘,因此,在这片土地上民族交流融合,地区间和民族间文化碰撞、交融比较频繁。土家、苗、仡佬、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息发展,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在此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诸多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思南土家花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在这片土地上。思南花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服装等艺术在内的地方民族戏剧,是一门综合文化艺术,既具有戏剧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的是土家先民的原始风貌和山里人的精神趣味,有强

烈的乌江流域文化气息。 (一)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特点概述 据老艺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看,思南土家花灯大致起源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最初是“二人转”,明末清初已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出场人数不受限制,多达二三十人。 载歌载舞的思南花灯,它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大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上形式上,略显简单、粗糙,但这门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已初步形成了戏剧艺术的雏型。 主题多与生产生活相关,但唱段内容包罗万象,从帝王将相到民间传说,从农业知识到衣食住行,无所不含。有的内容天马行空,充满了艺术想象力。 (二)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形式概述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思南花灯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坐堂灯、跑堂灯两大类。坐堂灯有比较复杂的程式,主要包括说福式、说春、打花子、踩闹子、上香、出土地、锣鼓打、丝弦灯、请四神、采茶、扫刀(又称扫堂)、贺主人(又称谢主人);跑堂灯又称买卖灯,时间上不同于坐台,伸缩性比较大,可长可短。土家花灯音乐应用的传统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折以鼓等,二胡等乐器的应用使其音乐风格流丽柔和音韵悠扬,锣鼓远播力强,泼辣热烈。锣鼓有“单打五”、“双打五”、“凤点头”、“鹰拍翅”、“牛擦痒”、“马咬牛”、“金线吊葫芦”和“四面进”等一系列曲牌。 (三)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曲调概述 思南土家花灯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等四大类,传统的有24大类曲牌。唱词句式十分灵活多样,有五五七五式的、五字四句的、七字四句的、七字六句或七字八旬的,还有如散曲式长短句式的等等,唱词注重押韵,或诙谐幽默,或寓意深刻。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以贵州天龙屯堡古镇为例,从旅游展演的崭新视角,以“生态”为主题,解读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效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开发理念,使其既体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又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旅游展演民俗生态旅游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

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 案 1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篇一: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开展“民俗文化节”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本活动为期一个月,从“五一”劳动节放假回校开始持续到端午节,在此期间展开关于名俗文化的各项活动。 活动流程 第一周: 1、关于名俗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班级文化的布置。 2、主题班会的开展。 第二周: 1、手抄报的评比。

2、周五班级板报的评比。 3、诗文朗诵比赛。 第三周: 1、“名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画评比,展览。 第四周: 1、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周五下午开展的关于端午节的校园传统小游戏。如包粽子,用雄黄酒在孩子脑门写“王”,插艾叶,做香囊、编蛋带,撞蛋等。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在此期间学校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文明礼仪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性强。 2.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专题为“民俗文化润我心”“民族精神代代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确保活动有条不紊,丰富多彩。 (1)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走廊,达到既美化环境,又鼓舞学生、启迪学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背礼仪规范、看经典书籍、唱文明礼仪歌曲、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3)建立班级名俗文化学习园地,形成独特个性的班级文化。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加强各种民俗节日的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2.将民俗文化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相结合,创新活动载体。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学生:古玥指导老师:萧葱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其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对于民俗旅游开发保护当前面临着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恢复传统民俗,尤其是传统民俗的精华部分,来保持传统民俗的丰富性。因为恢复传统民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重新构建农村社区的一个文化基础,能够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精华得以弘扬。同时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在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民族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特色;开发与保护; Folk cult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Major: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Gu Yue Supervisor:Xiao Cong Abstract Folk culture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tourism resources,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ategory of national tourism, as a kind of a high level of culture 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Folk cult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ourism means, especially with tourists for newly, travel motive of the prophet. To protect the folk tourism development face a task, is to make as the recovery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especiall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part, to keep the richness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Because restore traditional folk in a sense, is to build a cultur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foundation, can make our Chinese nation thousands of years to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long 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other positive impact, but also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brings negative effect, such as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pre, commercialization assimilation, etc. Our country region is wide, national many, has the rich

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为例 内容摘要: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日益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同时,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成为社会各界研究讨论的焦点。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对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进行探讨。本文前部分介绍了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规划中对满族屯满族乡的定位、满族屯满族乡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等内容,后部分重点对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进行了全面探讨,以期在满族屯满族乡文化产业化中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一、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规划中对满族屯满族乡的具体定位 满族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据2008年8月北京京师天成旅游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应兴安盟旅游局要求制作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纲要)》可知,在兴安盟区域旅游市场中科尔沁右翼前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客源市场以分流阿尔山客流为主。并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在兴安盟旅游市场中的位置定位为“中途岛型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其具备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并将整个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旅游资源功能定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过境通道、短途休息地→逗留地、短途度假地→旅游目的地。在充分考虑与阿尔山差异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上,设置有生命力的草原旅游项目、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最终把科尔沁右翼前旗打造成与阿尔山联动发展的中国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 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形象定位为:草原嘉年华,梦回科尔沁。主题特色分为红色草原、诗意草原、浪漫草原、生态草原、休闲草原、欢乐草原等六部分。空间发展布局为“一头两翼八节点”,一头:科尔沁右翼前旗旗政府所在地大坝沟;

【头条】贵州柒黔民族文化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介绍

【头条】贵州柒黔民族文化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介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世居地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蒙古、羌、毛南和土家等。少数民族节日很多是出自于民间传说故事,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本民族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 苗族 贵州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主要节日表 日期(农历)节日名称民族地点活动内容 一月初四至十五根今布依镇宁县黄果树文艺演出、赶表(谈情说爱)、吹唢呐 一月初九跳场苗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跳芦笙 一月十一至十五芦笙会苗凯里市舟溪各寨跳芦笙、对歌、斗牛 一月十五地戏节布依贵阳市花溪区大赛演唱地戏 一月十六至十八芦笙会苗凯里市舟溪乡芦笙堂跳芦笙、敲木鼓、斗牛赛马二月首亥日翻鼓节苗凯里市青曼乡晴郎村敲木鼓、敲铜鼓、吹芦笙 三月初三三月三侗镇远县报京乡对歌、跳芦笙、讨篮子(男女青年定情) 三月十五至十六姊妹饭节苗台江县吃姊妹饭、踩鼓舞、吹芦笙三月十九至二十一芦笙节苗凯里市旁海区跳芦笙、斗牛、赛马 四月初八四月八苗贵阳市喷水池吹芦笙、对歌、跳舞 四月初八四月八苗黄平县飞云崖、松桃县等吹芦笙、对歌、跳舞 五月初五龙舟节苗、侗镇远县城关赛龙舟 六月初六六月六布依贵阳市花溪区赛歌、赶歌会 六月初六踩歌堂苗镇远县金堡乡对歌、赶歌会 六月中卯日跑马节苗凯里市挂丁对歌、赛马 六月第二卯日吃新节苗凯里市旁海区乡村吃新米、庆丰收 六月十九爬坡节苗凯里市香炉山跳芦笙、对歌、游方 六月二十一查白歌节布依兴义市查白乡对歌、弹月琴、跳舞、赶表七月十三七月半苗凯里市城郊跳芦笙、斗牛、赛马 七月第二卯日七月半(吃 新) 苗凯里市舟溪、青曼吃新米、集会 七月二十一芦笙节苗凯里市旁海区吹芦笙、赛马、对歌 九月初九重阳节苗凯里市青曼吹芦笙、斗牛、赛马 十月第一寅日苗年苗凯里市挂丁、舟溪吹芦笙、斗牛、敲铜鼓、赛马十月亥日(水历岁端节水三都、独山、都匀祭祖、赛马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