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理逻辑的规则与定理

数理逻辑的规则与定理

数理逻辑的规则与定理
数理逻辑的规则与定理

一、命题逻辑推理规则:

1.A

1,A

2

...A

n

├ A

i

(i=1,2,...,n) (∈)(包含律)

2.如果Γ├?(?≠?)且?├A,则Γ├ A (τ)(传递律)

3.如果Γ├A,则Γ,?├ A (τ

)(增加前提律)

4.如果Γ,┐A├B,┐B,则Γ├ A (┐)(反证律)

5.A→B,A├B (→-)(→消去律)

6.如果Γ,A├ B,则Γ├ A→B (→+)(→引入律)

7.A∧B├A,B (∧-)(∧消去律)

8.A,B├A∧B (∧+)(∧引入律)

9.如果Γ,A├ C且Γ,B├C,则Γ,A∨B├C (∨-)(∨消去律)

10.A├A∨B,B∨A (∨+)(∨引入律)

11.A?B,A├B 以及 A?B,B├A (?-)(?消去律)

12.如果Γ,A├B且Γ,B├A,则Γ├A?B (?+)(?引入律)

二、谓词逻辑推理规则:

13.?xA(x) ├A(a) (?-)(?消去律)

14.如果Γ├ A(a) 且a不在Γ中出现,则Γ├?xA(x) (?+)(?引入律)

15.Γ,A(a)├ B 且a不在Γ和B中出现,则Γ,?xA(x)├ B (?-)(?消去律)

16.A(a)├?xA(x),A(x)是由A(a)中a的部分出现替换为x而得 (?+)

三、斜形证明:

1. A1 (前提或假设)

2.A2 (前提或假设)

3.A3 (前提或假设)

4.B1 (A1,A2,A3├ B1)

5.B2 (A1,A2,A3├ B2)

6.B3 (A1,A2├ B3)

7.B4 (A1,A2├ B4)

8. B5 (A1├ B5)

四、命题逻辑的定理:

1.A├ A

2.A├ B→A (肯定后件律)

3.A→B,B→C├ A→C (→传递律)

4.A→(B→C),A→B├ A→C

5.A,┐A├ B (矛盾推出一切)

6.┐A├ A→B (否定前件律)

7.A├┐A→B

8.┐┐A├┤A

9.如果Γ,A├ B,┐B,则Γ├┐A (┐+)(归缪律)

10.A→B,┐B├┐A

11.A→B├┐B→┐A (逆否命题)

12.┐A→┐B,B├A

13.┐A→┐B├ B→A

14.A→┐B,B├┐A

15.A→┐B├ B→┐A

16.┐A→B,┐B├A

17.┐A→B├┐B→A

18.┐A→A├A

19.A→┐A├┐A

20.A→B,A→┐B├┐A

21.A→B,┐A→B├ B

22.┐(A→B)├ A, ┐B

23.如果Γ,A├ C且Γ,B├ C,则Γ,A∨B├ C (∨-)

24.A∧B├┤B∧A

25.(A∧B)∧C├A∧(B∧C)

26.A∧B├┤┐(A→┐B)

27.┐(A∧B)├┤A→┐B

28.A→B├┤┐(A∧┐B)

29.┐(A→B)├┤A∧┐B

30.├┐(A∧┐A)

31.A∨B├┤B∨A

32.(A∨B)∨C├┤A∨(B∨C)

33.A∨B├┤┐A→B

34.A→B├┤┐A∨B

35.├┐A∨A

36.┐(A∧B)├┤┐A∨┐B 摩根律

37.┐(A∨B)├┤┐A∧┐B

38.A∨(B∧C)├┤(A∨B)∧(A∨C)

39.(A∧B)∨C├┤(A∨C)∧(B∨C)

40.A∧(B∨C)├┤(A∧B)∨(A∧C)

41.(A∨B)∧C├┤(A∧C)∨(B∧C)

42.A→B∧C├┤(A→B)∧(A→C)

43.A→B∨C├┤(A→B)∨(A→C)

44.A∧B→C├┤(A→C)∨(B→C)

45.A∨B→C├┤(A→C)∧(B→C)

46.A?B├┤(A→B)∧(B→A)

47.A?┐A├ B

48.A?B, B?C├ A?C

49.A?B├┤┐A?┐B

50.A?┐B├┤┐A?B

51.A?┐B├┤┐(A?B)

52.A?B├┤(┐A∨B)∧(A∨┐B)

53.A?B├┤(A∧B)∨(┐A∧┐B)

54.(A?B)?C├┤A?(B?C)

55.├(A?B)∨(A?┐B)

56.A├ A∧B?B

57.A→(B→C)├B?(B∧(A?A∧C))

58.A?(B→┐C)→┐A├C

59.(A?B)∧(C?D) ├ A∧C?B∧D

五、谓词逻辑的定理:

1.Γ,A(a)├ B 且a不在Γ和B中出现,则Γ,?xA(x)├ B (即?-)

2.?xA(x)├┤?yA(y)

3.?xA(x)├┤?yA(y)

4.?x?yA(x,y)├┤?y?xA(x,y)

5.?x?yA(x,y)├┤?y?xA(x,y)

6.?xA(x)├?xA(x)

7.?x?yA(x,y)├?y?xA(x,y)

8.?xA(x)├┤┐?x┐A(x)

9.?xA(x)├┤┐?x┐A(x)

10.?x┐A(x)├┤┐?xA(x)

11.?x┐A(x)├┤┐?xA(x)

12.?x(A(x)→B(x)),?xA(x)├?xB(x)

13.?x(A(x)→B(x)),?xA(x)├?xB(x)

14.?x(A(x)→B(x)),?x(B(x)→C(x))├?x(A(x)→C(x))

15.A→?xB(x)├┤?x(A→B(x)) x?A

16.A→?xB(x)├┤?x(A→B(x)) x?A

17.?xA(x)→B├┤?x(A(x)→B) x?B

18.?xA(x)→B├┤?x(A(x)→B) x?B

19.A∧?xB(x)├┤?x(A∧B(x)) x?A

20.A∧?xB(x)├┤?x(A∧B(x)) x?A

21.?xA(x)∧?xB(x)├┤?x(A(x)∧B(x))

22.?x(A(x)∧B(x))├?xA(x)∧?xB(x)

23.?xA(x)∧?yB(y)├┤?x?y(A(x)∧B(y))

24.?xA(x)∧?yB(y)├┤?x?y(A(x)∧B(y))

25.?xA(x)∧?yB(y)├┤?x?y(A(x)∧B(y))

26.?xA(x)∧?yB(y)├┤?x?y(A(x)∧B(y))

27.A∨?xB(x)├┤?x(A∨B(x)) x?A

28.A∨?xB(x)├┤?x(A∨B(x)) x?A

29.?xA(x)∨?xB(x)├?x(A(x)∨B(x))

30.?xA(x)∨?xB(x)├┤?x(A(x)∨B(x))

31.?xA(x)∨?yB(y)├┤?x?y(A(x)∨B(y))

32.?xA(x)∨?yB(y)├┤?x?y(A(x)∨B(y))

33.?xA(x)∨?yB(y)├┤?x?y(A(x)∨B(y))

34.?xA(x)∨?yB(y)├┤?x?y(A(x)∨B(y))

35.?x(A(x)?B(x))├?xA(x)??xB(x)

36.?x(A(x)?B(x))├?xA(x)??xB(x)

37.?x(A(x)?B(x)),?x(B(x)?C(x))├?x(A(x)?C(x))

38.?x(A

1(x)?A

2

(x)),?x(B

1

(x)?B

2

(x))├?x(A

1

(x)∧A

2

(x)?B

1

(x)∧B

2

(x))

39.?x(A(x)?B(x))├?x(A(x)→B(x)),?x(B(x)→A(x))

2015XX新春联欢会主持稿-0210

2015XX集团新春联欢会主持稿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 乙:尊敬的各位来宾, 丙:亲爱的同事们! 丁:亲爱的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甲:春华秋实,冬雷夏雨,一轮轮岁月流转 乙:燃情岁月,流金时光,一年年奋力拼搏 丙:2014年,我们艰辛努力、敬业创新、稳步发展 丁:2015年,我们不懈追求、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甲:本次晚会的主题是“八方来客构和谐,艰苦创新谋发展”,由XX集团工会承办 乙:从XX创立至今,广大的外来务工朋友从四面八方来到XX,为XX的发展流下了辛勤的汗水,为XX的和谐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丙:感谢各位XX人的辛勤付出,正是有了你们,才让XX对未来信心百倍。丁:今天到达晚会现场的有集团公司董事长xx先生 甲:副总经理XX先生、XX先生、XX先生等各级领导; 合:为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掌声)! 丙:下面我们宣布2015年xxxx公司春节联欢晚会: 合:正式开始! 丁:首先,我们有请XX集团董事长xx先生上台为大家致辞,掌声有请…… 董事长致辞 丁:感谢XXX的精彩致辞,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我们的XXX(掌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不断创新求发展,我们的新春晚会自然也要紧跟步伐。现在每张桌上有张晚会节目表,大家可以选择在自己最喜欢的三个节目后面打勾,晚会结束后由桌长交给XX公会节目组进行统计,票数第一名的将获得神秘大奖,获奖者信息将公布在最新一期的《XX报》,敬请关注。 甲:祖国,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一个大家庭 丁:XX,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个小家庭

甲:今夜,我们歌唱祖国,祖国发展繁荣昌盛 丁:今夜,我们感恩XX,和谐之花遍地绽放 甲:下面请欣赏由XXX一起带来的歌曲《歌唱祖国》,掌声有请 《歌唱祖国》 乙:感谢各位的精彩演唱。丙,你在XX待了这么长时间知道XX之谜吗 丙:XX之谜?来了这么久还真没听过,你说来听听 乙:这个嘛,我也不知道。下面还是有请XXX带来的相声《XX之谜》,让他来告诉我们真相吧,掌声欢迎 相声《XX之谜》 甲:感谢XXX精湛的表演。接下来将要迎接新年的第一道彩头,下面我们进行第一轮抽奖活动,幸运奖66名,分四次抽取,奖品是XXX; 丁:有请抽奖嘉宾:XXX 幸运奖(XXXX) 丁:恭喜获奖的同事们,同时也感谢我们的抽奖嘉宾。经过激动人心的环节,接下来让我们轻松下,想不想看优美的舞蹈? 甲:当然想啊,我们XX那是美女如云呢,接下来有请XXX的美女们带给我们的舞蹈《画心》,掌声有请。 排舞《画心》。 丙:感谢XXX美女们的精彩舞蹈。登极峰、做强者、挥洒青春热血。 乙:藐沧海、磨利剑、再创颐和辉煌。 丙:我们XX人从未放弃“展翅腾飞”的梦想,不断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加入其中,也包括很多外国人才哦。 乙:下面我们有请XX带给我们的印度歌曲《好运》 歌曲《好运》 甲:感谢XX研究院带给我们精彩的歌曲,下面我们将把大家带入一个激动人心的环节,抽取三等奖,共46名,分2次抽取,奖品是XXX 乙:下面有请抽奖嘉宾:XXXX 三等奖《XXX》 甲:恭喜获奖的同事们,同时也感谢我们的抽奖嘉宾。在公司里有这样一群人,

艾略特波浪理论详细的规则和指引

艾略特波浪理论详细的规则和指引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形态(或叫浪形)必须完全符合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规则,不过,却不完全符合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指引。但是,一个形态越符合指引,那它正确的可能性越大。 名词解释 1、价格运行总量:与“正统的头和底”相对应,有时,一个形态的终点与它的内部的价格端点不一致。例如:2浪的B子浪高于A子浪的起点。 2、楔形:有的中文书翻译成“倾斜三角形”,但由于本文的规则和指引较多,为不引起与调整性质的“三角形”造成误会,本文使用“楔形”的说法。 3、价格与时间:请注意,本文有些地方说的长短有时指的是时间、有时指的是价格、有时指的是价格与时间,文中相应位置会注明。 4、双重和三重横向整理:一般称为“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但其原英文直译为“双重和三重横向整理” 1、推动浪 推动浪是5浪结构的形态,而且运行方向总是与大一浪的趋势相同,我们将它标示为1-2-3-4-5。它是最为常见的艾略特波浪形态。 1.1.推动浪的规则 ●浪1必须是推动浪或者是一个引导楔形 ●浪2可以是除了三角形外的任意一种调整浪。 ●浪2的任何部分不能回撤过浪1的起点 ●浪2必须至少回撤浪1的20% ●浪2运行的时间最长只能为浪1的9倍 ●浪3必须是推动浪 ●在价格上,浪3必须长于浪2的运行总量 ●在价格上的运行总量上,浪2必须长于浪1之2子浪和浪1之4子浪, 浪2也必须长于浪3之2子浪和浪3之4子浪。同时浪2也必须比上述4个子浪的运行总量的61.8%长。 ●浪3和浪1都不能同时有失败的第5子浪(失败浪指浪5在价格上短于 浪4) ●在价格上,浪3不能短于浪1的1/3 ●在价格上,浪3不能长于浪1的7倍 ●尽管在最小时间上对浪3没有什么限制,但一般而言浪3的时间不能长 于浪1的7倍 ●浪4可以是任何一种调整浪 ●浪1和浪4不能重叠,除非是在有缸杆的市场浪4可以进入浪2 的15%, 但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天。 ●在价格运行总量上,浪4必须长于3浪之2子浪和3浪之4子浪,浪4 也必须长于浪5之2子浪和浪5之4子浪和浪5之4子浪。同时浪4也必须比上述4个子浪的运行总量61.8%长。 ●在价格上和百分比的运行总量上,浪4必须比浪2长1/3。 ●但在价格上和百分比的运行总量上,浪4必须短于浪2的3倍。 ●浪3和浪5不能同时有失败的第5子浪,

韩文基本语言发音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文档

韩文基本语言发音 我:na 你:no(第二声) 父亲:a ba ji(或者是a ba) 母亲:o ma 姐姐:o ni 哥哥:oppa(注意:这个称呼是女生对喜欢的人的爱称,和爸爸的发音完全不一样哦!)大叔:a jia xi 大嫂:a ji ma 你好(见面用语):a ning a say o(啊 NIA 啊 SEI YO) 你好(电话用语“喂”):you pu sai yo (呀不SEI YO) 我爱你:sang(CA) lang hey 对不起:bi a nei (mi a nei)(出斯啊米达) 谢谢:gu more yo(或者是cang sa ha mi da) 傻瓜:pa bu 很好(喜欢):chu wa yo 喜欢你:chu wa hei yo 什么:more? 那个。。。(即想说话时的开场,类似于我们的“恩。。。”): to kei o 不要:xi lou 不可以(不行):an day 怎么了(为什么):wei o? 天啊:o more! 怎么办:o tu(DOU) kay 知道了:a la so 漂亮:yi pu da 想死吗:chu guo lei 亲爱的:cha ga ya 走:ka(走吧是ka za) 不要走:ka ji ma 没关系:kang ca na 等一下:ca ga man ni yo 准备好了吗?:jun qi qin nai yo?(这是在《情书》里学的。) 我喜欢雪:na nu ca da hei yo 孩子(小孩):ai gi ,a yi 外遇:po lang 钱:tong

出来:ka wa 但是:ha ji ma XX君:XXxi(大家都知道日韩的女性对男性的尊称都有什么什么君。比如我的junjin,就是junjin xi。) 喂(这个称呼表示的是长辈对晚辈,同辈之间,或者特别生气时叫对方的用语,非敬语哦。):ya! 导演:ka zong ni(但是有时又觉得是“an dong ni”) 好吃:ma ji da 打招呼:yi sa 当然了:ku lo mu (TANG LAN LA JI) 当然不是那样了:ku lo mu a ni gu 是的(好的)(表示肯定语气):nei 好的(表示顺从):ku dei 不是的(表示所有的否定含义都是这个):a ni(或者是a ni ya) 祝你生日快乐:san ri chu ka ha mi da 这是最基本的哦~~看韩剧也会了吧 1.你好: 啊你啊塞哟 2.多多关照: 擦儿不大卡米大 3.谢谢: 卡目沙米大 4.对不起: 罪送哈米大 5.见到你很高兴: 满拉索盼嘎不是米大 6.再见,走好(主任对客人说的话): 安宁习, 卡色哟 7.再见,走好(客人对主任说的话): 安宁习, 给色哟 8.我爱你: 萨郎黑哟 9.喜欢: 做啊黑哟 10.吃好啊: 吗习给多色哟 11.我吃饱了: 别不儿罗哟 12.肚子饿了: 过怕哟 13:我联系你: 眼儿拉卡儿给哟 14.晚安: 安宁习, 租目塞哟 15.生日快乐: 生一儿, 粗卡哈米大 16.加油: 啊杂,啊杂,华一艇(A ZA A ZA FIGHTING) 17.哥哥, 我喜欢你: 哦爸, 萨郎黑哟 18.请帮我: 多哇住塞哟 19.我叫...: 错能... 20.我是中国人: 错能, 总谷沙拉米米打 词语: 1.知道: 啊拉嗦 2.开始: 洗嫁

擒拿术

擒拿术,古称“小手功夫”。 为何称其为“小手功夫”?其意有二。其一,擒拿术为技击“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之一,凡习武之人须以此四法为基本法,而拿法牵一发而制全身,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其二,由于擒拿术多以控制关节为主,并能以柔制刚,劲力多内含,虽然动作不大杀伤力却很强,多制人于无形之中,而受制者如对擒拿术无较高修为,往往受制后茫然不知所措。擒拿术因隐蔽性极强且不易为人察觉,故被称为“小手功夫”。 武林门派中,各门各派均有擒拿术。武学中,光是小手功夫就已经是一些武林中人毕生研究的学问。擒拿术从头到脚都可以拿。同样道理,既有擒拿就有破解,而破解之法又称为“反擒拿”(反手),而“反擒拿”又可以再“反反擒拿”(反反手),如此变化在成为“死手”之前无穷尽,也就有了千种变、万种化。如此一来,从招式入手而局限于招式,那就是大错特错。只有外在的躯壳,缺乏内在的劲力,只懂得一味在招式上琢磨,根本不懂得力的来龙去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脱离根本舍本逐末,离真传愈来愈远矣! 今笔者不揣自珍,把尊师传授我之小手真传秘诀公之于众,与同好共学共进。 1 听劲。听劲是擒拿术的入门之法。练习者在第一阶段必须能够听出对方的劲道,掌握对方劲力的大小、方向、速度等。听劲也就是搭手知彼的功夫。 2 断劲。断劲是在听劲的基础上,改变对方力的大小、方向以及速度。断劲也就是引手的功夫。 3 明劲。明白自己的劲力,明白自己劲力的大小、方向、速度以及使用的时机。明劲也就是知己的功夫。 4 懂劲。把对方的劲和自己的劲合在一起,融为一体,使对方的劲力无所施为。如我逼迫对方,则对方进退左右上下均受限;如我引化对方,则对方感觉我浑身无着力点,无处可拿,空无一物。懂劲也就是合劲的功夫。 5 无极。在懂劲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我与对方不分彼此,对方之劲力即为我方之劲力,想借则有,不用则无,想收则收,想发则发;对方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往往是动也不是,静也不是,打也不是,走也不是,完全丧失战斗力。 从以上所述可知,听劲是入门的关键,懂劲是深入的窍门,而无极是追求的境界。 听劲的层次,习之日久皆能达到。而懂劲之法则须言明,首先要懂得劲的区分。尊师所传劲力共分为4种,万变不离此4种劲力,即勾手力、S力、螺旋力、太极力。 1 勾手力:如“7”字形。勾手力如锄头下挖内扣之力,在擒拿术锁扣动作中用法较多。 2 S力(含反S力):如“8”字形。有S也有反S,如缠绕之线,在擒拿术中以半圆旋转中用法最多。 3 螺旋力:如“O”字形。螺旋力如旋涡,如螺丝,丝丝相扣,环环相连,有顺有逆。“o形”圈由小及大,也可由大及小。用力之时,螺旋力与S力相似,但对方被作用后运行方向与我相反,如我用螺旋力向下,则对方被迫向上走。就像我面对墙体用螺丝拧入墙内,如以相对运动的观点看则墙体反向与我运动方向。在擒拿术中螺旋力以大圈旋转中用法较多。 4 太极力:如太极双鱼图,阴阳互换,攻防转换。太极力于动静、虚实、阴阳、攻防、开合等等中都在相互变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用太极力时,我应以内功为基础,以形骸为体用,浑元一气如旋转之球,任何外力无所附、无所依,令对方力轻则开、力重则飞。 此四种劲力,实为意含内劲,外化于形。深研此道,明此四力,擒拿之术有成也。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 正文: 第一部分艾略特理论 第二章波浪构成的指导方针 本章中介绍的各项指导方针都是以牛市为背景进行讨论和图解的。除了特别指出的以外,它们同样也能应用于熊市,在这种背景中,各种图解和推论就得颠倒过来。 交替 交替的指导原则在应用中十分广泛,它提醒分析人员总是要预期在相似波浪的下一个表现中会有所不同。汉密尔顿博尔顿曾写到: 作者并不确信交替在各类波浪构成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褒替出现的频率之高说明人人应寻找它,而非相悖。 尽管交替没有精确说明即将发生什么,但它对于那些不要期望的事提供了宝贵的提示,所以在分析波浪构成以及估计未来的概率时牢记它很有用。它主要是指导分析人员,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仅因为上个市场循环以某种风格发展,就相信这次的情况肯定一模一样。正如"反对者"不停指出的那样,大多数投资者"理解"成一种明显的市场习惯行为之时,就是市场对投资者完全变化之日。然而,艾略特更进一步地说明,交替事实上是一种市场规则。 推动浪中的交替 如果一个推动浪的第二浪是急剧调整,那就得预计第四浪是盘档调整,反之亦然。就像交替指导方针说明的那样,图2-1是推动浪--无论向上还是向下--最典型的调整方式。急剧调整从不包含新的价格极端,即超过先前推动浪正统的价格终点的位置。它们几乎总是锯齿形(单锯齿形、双锯齿形或三锯齿形)调整浪;有时它们是以锯齿形开始的双重三浪。盘档调整包括平台形调整浪、三角形调整浪、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它们通常包含新的价格极端,即超过先前推动浪正统的价格终点的位置。在少数情况下,处于第四浪位置的正规三角形调整浪(不包含新的价格极端的二角形调整浪)会取代急剧调整,并与处在第二浪位置的另一种盘档模式交替。调整浪中的交替观点可以选样来概括:两个调整过程中的个会包含回到或超过先前的推动浪终点的运动,而另一个则不会。

江恩理论与艾略特波浪理论之间的不同看法

东方油评网丗股票基础知识之如何处理江恩与艾略特之间的不同 处理江恩与艾略特之间的不同看法 究竟如何去处理江恩与艾略特之间的不同看法呢?一般认为有三种可能: 1)所多出的一段浪可能是低一级不规则浪的b浪。 2)所多出的一段浪可能是形态较突出的延伸浪中一个。 3)所多出的一段浪可能是调整浪中的不规则b浪。 江恩对于市场运行的研究,其中有一个重点是基于数字学之上。所谓数字学,乃是一套研究不同数字含意的学问。对于江恩来说,市场运行至某一个阶段,亦即市场到达某一个数字阶段,市场便会出现波动及市场作用。江恩的第六条买卖规则是: 1)若趋势是上升的话,则当市场出现5至7点的调整时,可作趁低吸纳,通常情况下,市 场调整不会超过9至10点。 2)若趋势是向下的话,则当市场出现5至7点的反弹时,可趁高沽空。 3)在某些情况下,10至12点的反弹或调整,亦是入市的机会。 4)若市场由顶部或底部反弹或调整18至21点水平时,投资者要小心市场可能出现短期市势 逆转。江恩的买卖规则有普遍的应用意义,他并没有特别指明是何种股票或哪一种金融工具,亦没有特别指出哪一种程度的波幅。因此,他的着眼点乃是市场运行的数字上,这种分析金融市场的方法是十分特别的。 若将上面的规则应用在外汇市场上,一般而言,短期波幅可看为50至70点,100至120点,而重要的波幅则为180至210点。汇市超过210点的反弹或调整,要小心短线市势逆转。 江恩第七条买卖规则是观察市场的成交量除了市场走势的趋势,形态及各种比率外,江恩特别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的成交量方面,以配合其他买卖的规则一并应用。他认为,经常研究市场每月及每周的成交量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市场成交量的目的是帮助决定趋势的转变。利用成交量的纪录以决定市场的走势,基本以下面两条规则为主: 第一,当市场接近顶部的时候,成交量经常大增,其理由是:当投资者蜂拥入市的时候,大户或内幕人士则大手派发出货,造成市场成交量大增,当有力人士派货完毕后,坏消息浮现,亦是市场见顶的时候。因此,大成交量经常伴着市场顶部出现。

高级数理逻辑第2讲全解

3命题逻辑形式系统(FSPC) 3.1 命题逻辑与命题演算 Leibniz提出逻辑推理变成符号演算不久,英国数学家BOOL提出了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把逻辑命题与逻辑推理归结为代数计算。把命题看作是计算对象;把联结词看作算子;讨论计算的性质。 1、命题(Propositions):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涉及任何联结词的命题称为原 子命题。 2、联结词:?, →, ?, ∨, ∧为联结词,用于联结一个或者多个命题。 ~A=1-A →如果A成立则B成立,<->如果A成立则B成立,并且如果B成立则A成立; A→B A∨B,或者A成立或者B成立;A∧B,A成立并且B成立。 3、真值表:命题的真假称为命题的真值,用0表示假;用1表示真。 A←→B T(~A)=1-T(A) A=1, ~A=0, 1-A True(?A)=1- True(A),如果True(A)=0,True(?A)=1:True(A)=1, True(?A) =0 T(A→B)=1 或者A不成立,或者B成立; A=1, B=1, A→B =1 A=0, B=1, A→B=1 A=0, B=0, A→B=1 A=1,B=0 A→B=0 或者A=0, 或者B=1 ~AvB=A→B A<=B;;;; A<=B A=0,B=1 A=0时,B=?,1;A=1,B=1,1;A=1,B=0,0; A=0,B=0,T(A→B)=1;A=0,B=1,T(A→B)=1;A=1,B=0,T(A→B)=1;A=1,B=1,T(A→B) =1; A=0;T(A→B)=1 B=1;T(A→B)=1 A→B是或者A=0,或者B=1;=~AvB A<=B A∨B=MAX(A,B) A=1, B=0, 1;A=1,B=1, 1, A=0,B=1;1, A=0,B=0, 0 A∧B=MIN(A,B) =~(~A v ~B) DEMORGAN ~A ∨B True(A->B):True(A)《=True(B)

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

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

自 序 我国拳术,向乏记载,无从考据,至梁代达摩东来,在中岳少室山面壁九年,为僧侣说,教以罗汉拳十八手,使其锻炼身体,是为少林拳术起源,至宋岳武穆,得少林余绪,力御金兵,后以七十二把拿腕手法,更加印点人体三十六要穴之擒法,成一百零八擒拿(即鹰爪连拳之散手)以教士卒,屡创金兵,盖擒拿手法,专擒其穴脉使其疼痛,拿其腕节令其麻痹,以静制胜,以柔克刚,雍容儒雅,行无所事,尽分筋、错骨、点穴,闭气之能事,以应敌制胜,洵技击之冠也。其术全在近身制敌,敌越近越易制胜,运用时尚巧劲,宜迅速、明敌意,知进退,忌笨力。巧妙者,除运自己原有之实力外,更借敌来之力为己用,而藉其力反制敌身之谓,此外对人体之麻筋,关节,及要穴之部位,亦须详加明了,盖麻筋通神经,拿之可使全身或局部麻痹而受制;关节何人肢体之活动,拿之可使肢体失灵而被窘,要穴乃人体要害,拿了非痛则痹,故纯熟此术者,如遇敌时,巧快机警,举手投足之间,随意令人疼痛而伤残,诚我国武术不可随意传授之秘,自卫卫人之至宝也。然得此术者,应本武德至上之旨,出手使敌屈服已足,切忌毒手而获罪咎,此师视世代相传之诫言也。法孟游于斯艺三十余年,足迹历大江南北星粤港澳,以技传人亦不可以数计,晚近以老病隐居长州,闭居无俚,执笔将鹰爪一百零八擒拿术每一法式之主要致用练法动作,邀门人邓剑峰、黄巨、郑增旺、陈勉芝、黄翰芬诸子及小儿刘志良,小女刘莉莉,分别是演式,摄成

图片,由余逐式详细说明,名《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编印成书,旨在发扬本门武术,使入门者早得捷径,曾学者如遇遗忘时可以检阅温习,所谓“得诀回来好看书”,诸同学研究,可用作课本,此余之深意,非敢云著书立说也,尚希武林名宿,大雅君子,不吝赐教,实厚望焉。

高级数理逻辑第11讲全解

总复习 本章对高级数理逻辑所讲述的内容总结,并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在对所讲述的内容回顾之前,首先对整个数理逻辑学科的组成进行回顾,从而使大家有更深刻的认识。 数理逻辑学科 学科发展 从数理逻辑学中衍生出来的学科有很多,如:递归论、可计算理论、模型论、机器证明、知识工程、布尔代数等。这些理论都是以数理逻辑学为基础的。针对数理逻辑本身,由于这些学科的需求产生了很多不同种类的逻辑系统。 数理逻辑的不同种类,基本上都是从经典的逻辑系统中扩展而来的。这种扩展通常有语法扩展和语义扩展。 ●语法扩展:在经典逻辑系统中,扩充一些符号,从而衍生出新的逻辑系统。如模态 逻辑,二阶谓词逻辑等。 ●语义扩展:对逻辑系统中语义的范围等进行扩展,如模糊逻辑等。 数理逻辑通常划分成以下不同种类的逻辑系统: 1、经典逻辑:传统的命题逻辑、一阶谓词逻辑等。认为世界是黑白的,对于一个命题 非真既假。 2、模态逻辑:认为世界上任何事情的真假是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3、多值逻辑:认为世界上的对与错是没有绝对的,命题的真假是可以是多个甚至连续 值的。 4、非单调逻辑:讨论如何将人类的常识加入到逻辑系统中去。经典逻辑是单调逻辑, 既事实越多,已有的结论不会消失;而单调逻辑中,可能随着事实的增加原有的结论被否定。 体系构成 在高级数理逻辑(计算逻辑)中,每一种逻辑都自成体系。逻辑的体系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系统:用符号的方式来描述一个逻辑系统的构成。类似于形式语言系统。 2、语义系统:针对形式进行解释的一套体系,这套体系确定了符号的含义的解释方法 和规则。 3、元理论:对形式系统组成、语义系统特性和形式与语义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保 证了数理逻辑的初衷(利用数学演算的方法来研究人类思维过程)。 4、自动化推理:在形式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推理的理论和方法。 以及自动推理的效率提高方法和自动推理完备性研究。

擒拿术基本手法和动作要领

擒拿术 基本手法和动作要领 擒拿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朋友为了自身安全,都会选择去学习擒拿术,对于那些想学却刚入门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擒拿术的基本手法,以及动作要领。并且给大家说一下练擒拿术要注意的事项。擒拿术 基本手法和动作要领 蹬:蹬踹对方腿部,使关节过度内翻,如蹬小腿。 抱:双手环抱,使对方肢体不能运动,如抱腿、抱臂、抱腰等。 转:使关节肢体过度扭转,如错颈、转臂。 锁:使活动部位功能受阻,旋转不动,如锁喉、锁肩臂。拿:握捏对方肢体关节,使其内旋或外旋,称里拿或外拿。缠:双手抓握对方肢体远端,使关节扭屈,有小缠和大缠之分。 展:使关节过度伸展,如展臂展指。 抠:用指深掐五官或要害,如抠眼、抠鼻、抠腮、掐肩、挖海等。 托:紧握肢体一端,反关节使力上托,如托肘等。 点:进攻穴道,如点死穴、点哑门穴、点晕穴等。 分:施力分离关节的正常部位,如分指。

抓:抓住对方要害部位,使其不能活动。 背:将对方肢体反关节背负肩背上,使其过度伸展,如背肩、肘、腰。 卷:使关节过度屈曲,如卷肘、卷腕、卷指。 压:用力向下压,使关节肢体过伸,如压腕、别肩、别肘、压腿等。 推:使肢体关节远离身体重心,如撑颚、推颈、揣耳等。搬:使关节过度转展,如搬头、搬腿。擒拿格斗术 练擒拿术的注意事项 1.要打拿摔等技法综合使用。很多练习者在使用擒拿上经常过于注重拿法,想着擒拿擒拿光拿不打,这就造成了无法发挥技术的原因。 各种技术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局限性,不论是擒拿,太极,柔道,合气道还是日柔巴柔,虽然在练习时相互推,拿,摔,绊。 但是实际应用不比练习,对手不会配合我们,所以要踢,打,摔,拿一个也不能少,尽量培养自己远打近拿贴身摔的意识,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技术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2.不要另起炉灶。我们格斗时出手虚虚实实,变化多端,或攻或守意图不同。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只要碰到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就要 接连出招,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技法,以快制胜,最忌讳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读书笔记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读书笔记 第一章总的概念 在20 世纪30 年代,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曾发现股票市场指数以可识别的模式趋势运动和反转。他辨认出的这些模式在形态(Form)上不断重复,但并不一定在时间上或幅度上重复。艾略特分离出了十三种这样的价格运动模式或“波浪”,它们在市场数据中反复出现。他给各种模式一一命名,逐个定义,分别图解。他随后解释了它们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形成它们自身的更大的变体,以及它们是如何依次相连形成大一级的相同模式。依此类推,从而产生结构化的价格行进。艾略特称这种现象是波浪理论。 五浪模式 在各种市场中,价格行进最终采取一种特定结构的五浪形态。其中分别表示为1、3 和5 的三个浪,真正影响有向运动。它们又被二个表示为2 和4 的逆势休整期所分割,如图1—1 所示。对于将要发生的整个有向运动,这两个休整期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艾略特记录了五浪形态中的三个永恒之处。它们是:浪2 永远不会运动到超过浪1 的起点;浪3 永远不是最短的一浪;浪4 永远不会进入浪1 的价格范围。 艾略特并未具体说明仅有一种支配形态,即“五浪”模式,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任何时候,市场都处于最大级数趋势中的基本五浪模式中的某个位置。由于五浪模式是市场行进中的主导形态,因此其他所有模式都被包含在了其中。 波浪发展方式 有两种波浪发展方式:驱动方式(Motive Mode)和调整方式(Corrective Mode)。驱动浪有一个五浪结构,而调整浪有一个三浪结构或其变体。图1—1 中的五浪模式及其同向上的分量(Component),即浪l、3、和5,都以驱动方式发展。它们的结构被称为“驱动浪”是因为它们有力地驱动着市场。所有逆势的体整期均以调整方式发展,这包括图1—1 中的浪2 和4。它们的结构被称为“调整浪”是因为每一个调整浪都作为一种对在前的驱动浪的反应出现,但它产生的行进只能完成部分回撤或“调整”。因此,无论在角色上还是在结构上,这两种波浪发展方式完全不同。

擒拿术基本原理与法则

擒拿术功夫,是一门独特的技击术,形成于武术的鼎盛时期。明代嘉靖年间,擒拿术已风靡一时,著名武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中,对“鹰爪王的拿”便有赞誉。擒拿术继承了古代技击法的精华,又经过专门的实践与创新,自成体系,独具一格。从流传在民间的多种擒拿术方法中,可以看到其技击特点非常突出,实用效果特别显著,确有变化莫测之妙,“分筋错骨”之威!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这些绝招妙技所具有的深奥法理,不仅毫不神秘,而且完全符合现代生理学和运动力学的原理,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正确掌握擒拿术的原理与法则,深刻领悟其变化之精义,用科学的观点探索其生克制化的演绎规律,必定能更好地继承这项宝贵遗产,促进其弘扬于世界。 一、擒拿术技艺之基础——抓筋拿穴,扭挫关节 1.擒拿术的方法,首先在于拿制对方的肢体关节,进而才有擒伏的可能。关节是人体骨骼结构及运动的枢纽,关节周围的筋脉穴位,又是难以承受打击的薄弱部位。关节的功能,只可顺动,不可逆转,其屈伸旋转幅度都有一定限度。擒拿术就是针对人体关节的这种特性,依据逆关节施制的技击原理,先抓拿肢体关节及筋穴,并加以牵引控制,进而在相互破解演变之中,巧施妙法,迫使对方之关节反折或超限度捩扭,使其关节及韧带受挫,产生剧烈疼痛感,从而丧失反抗能力而就擒。对方若要拼力硬抗,势必造成骨折筋伤。 2.擒拿术的方法,贵在一抓得势,但是这一抓之技,深含法理。两手相交,不是恃力猛抓,拿住关节后,也不是强扭硬压。如果自己恃力大而猛抓硬压,不但因用不上技法而难以奏效,且若遇高手,必被化解而遭反擒,这是“巧制拙,柔克刚”的道理。 3.交手接势,应注重轻灵绵随,以沾连为主,运用招法,先抓战机,始宜微动,切忌露形,避免打草惊蛇;一经抓拿得势,要迅速进招,制在措手不及,对方很容易被擒住。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擒拿术所特有的手型手法,准确地抓拿住对方肢体关节的一定方位;切不可胡乱抓拿便误以为得手。要知道,一个腕关节就有正面、背面和桡尺两侧共四个方位,还有偏上、偏下各部位,而每一个方位都有不同的拿法、招数及变化。因此,无论抓拿任何关节,首先一定

武术擒拿技法

武术擒拿技法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术擒拿技法。 欢迎阅读!武术擒拿技法擒拿可分为拿骨(即反关节),拿筋、拿穴共类,其中拿骨为其核心技术。 擒拿的部位可分为:拿指、拿腕、拿肘、拿肩、拿头颈、拿腰、拿膝、拿足踩八部位。 其中上肢是擒拿攻击的主要部位。 擒拿的用力方法可分为单拿、双拿、组合拿。 擒拿的主要手法有搬、点、锁、扣、拧、缠、掐、折、托、压、切、踩、绊、踢、靠、甩等。 武术擒拿技法1、拿指擒拿技法之一。 控制对手掌、指关节的擒拿方法。 手是人体最灵活的部位之一,由于手的关节多而小,指细而长,五指分散,很容易被对手抓握住;单指力量薄弱,一旦被分开控制,则难于逃脱。 拿指的方法包括:折、压、扣、封、分等。 武术擒拿技法2、折指拿指法之一。 当对方在身后卡抱腰部时,按封住其双手,用力瓣搬其一指(以小指为攻击主要部位),将其指用力背向搬压。 形戊背向对折。 武术擒拿技法3、分指擒拿指法之一。

双手同时抓握住对方同一手的不同手指,分册.形成分指_月.‘使其伸直,并向两侧用力拿掌骨拿掌指法。 双方抓握,用拇指的扣压力,将对方四指扣压成一个立面,尔后用力挤压,令其产生剧痛武术擒拿技法4、卷腕 同时,以掌根用力按压武术擒拿技法5、扣腕拿腕法之。 一手抓握住对手拇指侧外翻,随即另·手抓握住小指侧,使其手心向上。 尔后用力向前扣压,形成手腕内扣与小臂对折。 武术擒拿技法6、折腕拿腕法之一。 当胸部被对方以掌攻击时,迅即用双手分别抓握住对方的拇指和小指两侧,使其掌心朝前。 尔后用力折压掌背底部。 同时,用力前推对手掌指,使之形成掌与小臂背向对折。 武术擒拿技法7、缠腕拿腕法之一。 对手用右手抓握住我右手腕时,我以左手封扣住其腕部,随后右手向小指一侧做缠腕动作,用力切压其腕关节使之处于被动状态。 武术擒拿技法8、背腕拿腕法之一。 当对方用右手抓握住我左手腕时,我用力屈臂内旋,尔后以右手抓握圭」扣住其手,使小臂内侧朝上。 同时,用力向前顶肘,使之形成腕与臂背向对折。 武术擒拿技法9、提腕拿腕法之一。

学习数理逻辑的意义-论文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学习数理逻辑的意义

摘要:数理逻辑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数理逻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熟为一门崭新的科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学习数理逻辑可直接提高数理逻辑智能,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思维效率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数理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研究、哲学等领域都已应用,数理逻辑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如何为整个数学建立严格的逻辑基础,其特点在于使用形式化的方法包括公理化的方法,因而比较抽象和艰深。本文介绍了数理逻辑的产生,数理逻辑主要贡献者的思想,数理逻辑的应用及学习数理逻辑学的意义。 关键词:数理逻辑;逻辑演算;应用 数理逻辑是一门新兴学科,至今有300年的历史。近百年来,它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现代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以及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部门中都有广泛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研究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理逻辑是用特制符号和数学方法来研究、处理演绎方法的逻辑学,包括各种逻辑演算(经典的和非经典的)和“四论”模型论、集合论、递归论和证明论。数理逻辑的定义: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诸如推理的有效性、证明的真实性、数学的真理性和计算的可行性等这类问题中的逻辑问题的一门学问.当然,对此也可等价地这样说: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推理中之逻辑问题的一门学问.其中主要包括推理的有效性、证明的真实性、数学的真理性、计算的能行性等这类问题中的逻辑问题.数理逻辑的研究对象:数理逻辑以推理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形式推理、数学推理和各种近现代的非经典推理.数理逻辑的研究领域:作为数理逻辑之研究领域的历史性确认部分包括逻辑演算、集合论、模型论、递归论和证明论等五大块.但作为数理逻辑研究领域之近现代发展部分,还应包括诸如模态逻辑、多值逻辑、非单调逻辑、归纳逻辑、似然逻辑、不协调逻辑、信念修正、开放逻辑、中介逻辑和中介公理集合论等等各种各样的非经典逻辑分支.数理逻辑的学科归属:数理逻辑是逻辑和数学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或者说,数理逻辑既是一门逻辑化了的数学分科,又是一个数学化了的逻辑分支。 那么数理逻辑的的主要基础是什么?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分为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数理逻辑开始于用数学方法对形式逻辑中推理规律的研究,后来进一步发展到对数学中基础性问题及逻辑性问题的研究。现在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形式逻辑的一门科学,也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科学。所谓数学方法[1],主要是指引进一套符号体系的方法,因此数理逻辑又叫符号逻辑。现代数理逻辑主要有四大分支: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和公

FBI读心术笔记

FBI读心术 第一章:修炼强大的内心---FBI激励自我的心理暗示术 1.不自信的人走开 2.用强大的内心来指挥别人行动 3.贬低对方,展现你的自信心 4.无论何时,请坚持主见 5.别让困难在心中放大 6.立威造势,控制有术 第二章让对手知难而退---FBI克敌制胜的心理博弈术 1.加减博弈:让他人接受自己 2.蝴蝶效应:从点滴中窥视对方 3.囚徒困境:谁先坦白谁受益 4.利益博弈:用对方关心的为诱饵 5.换位博弈:懂得换位思考问题 6.人质策略:让对方被软性套牢 第三章:运用人性的弱点---FBI因势利导的心理迎合战术 1.维护好他人的面子 FBI训练手册:人与人相处中最在意的就是面子,我们在与他人接触时一定要注意面子问题,无论高贵还是平民。不管是对证人询问证据时,还是面对罪犯询问口供时,都要把对方的面子放在首要位置。 任何人在和别人交流时,都会自然不自然地谈论一些自己所感兴趣或擅长的话题,这是人的一种天性。如果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能够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别人的心理需要,这样更有利于自己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中。 2.为对手解决后顾之忧 FBI经典交际法则:只有认真地观察和真诚地对待一个人,才会得出准确的结论,才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觉得你是可以信赖的,这样往往会达到笼络人心的目的。 如果想让自己得到别人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就要先帮别人解决实际困难,这样不仅可以用行动打动对方,也可以让对方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能够真心实意地帮助自己。 3.乐于倾听,赢得信任 FBI经验:只有倾听,才有信任。 人人都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在表述自己意见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是有智慧的,有价值的,是被尊重的,那么我们尽可以把这种机会留给别人,让他们去占据语言上的优势,而我们就可以在暗中占据心灵上的优势了。 4,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FBI建议:在对付一个实力强大的敌人时,最忌讳的就是操之过急,想要尽快跟对方一决高下,因为这样会让对方早早警觉,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来和你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有取胜的机会,即使是有,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数理逻辑的推理及形式证明

第一讲引言 一、课程内容 ·数理逻辑: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应熟练掌握将现实生活中的条件化成逻辑公式,并能做适当的推理,这对程序设计等课程是极有用处的。 ·集合论:数学的基础,对于学习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和数学课程都很有用处。熟练掌握有关集合、函数、关系等基本概念。 ·代数结构:对于抽象数据类型、形式语义的研究很有用处。培养数学思维,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形式化和抽象化。熟练掌握有关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群、环、域等代数结构的基本知识。 ·图论:对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很有用处,对于学习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课程也很有帮助。要求掌握有关图、树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将图论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培养其使用数学工具建立模型的思维方式。 ·讲课时间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授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第二学期讲授代数结构和图论。考试内容限于书中的内容和难度,但讲课内容不限于书中的内容和难度。 二、数理逻辑发展史 1. 目的 ·了解有关的背景,加深对计算机学科的全面了解,特别是理论方面的了解,而不限于将计算机看成是一门技术或工程性的学科。 ·通过重要的历史事件,了解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基本思维方式和一些基本问题。 2. 数理逻辑的发展前期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亚里斯多德的直言三段论理论 ·初创时期——逻辑代数时期(17世纪末) ·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学在认识自然、发展技术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们希望使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维,把思维过程转换为数学的计算。 ·莱布尼兹(Leibniz, 1646~1716)完善三段论,提出了建立数理逻辑或者说理性演算的思想:·提出将推理的正确性化归于计算,这种演算能使人们的推理不依赖于对推理过程中的命题的含义内容的思考,将推理的规则变为演算的规则。 ·使用一种符号语言来代替自然语言对演算进行描述,将符号的形式和其含义分开。使得演算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与符号的组合规律,而与其含义无关。 ·布尔(G. Boole, 1815~1864)代数:将有关数学运算的研究的代数系统推广到逻辑领域,布尔代数既是一种代数系统,也是一种逻辑演算。 3. 数理逻辑的奠基时期 ·弗雷格(G. Frege, 1848~1925):《概念语言——一种按算术的公式语言构成的纯思维公式语言》(1879)的出版标志着数理逻辑的基础部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正式建立。 ·皮亚诺(Giuseppe Peano, 1858~1932):《用一种新的方法陈述的算术原理》(1889)提出了自然数算术的一个公理系统。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数学原理》(与怀特黑合著,1910, 1912, 1913)从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开始,然后通过一元和二元命题函项定义了类和关系的概念,建立了抽象的类演算和关系演算。由此出发,在类型论的基础上用连续定义和证明的方式引出了数学(主要是算术)中的主要概念和定理。 ·逻辑演算的发展:甘岑(G. Gentzen)的自然推理系统(Natural Deduction System),逻辑演算的元理论:公理的独立性、一致性、完全性等。 ·各种各样的非经典逻辑的发展:路易斯(Lewis, 1883~1964)的模态逻辑,实质蕴涵怪论和严格蕴涵、

擒拿手法的介绍

擒拿手法的介绍 擒拿术俗称分错骨法,武术界称为小手,手法有切点搬拿封闭锁扣缠等,主要方法达 百种之多。擒拿术技击性强而复杂,运用的秘诀在于巧,是以人体解剖、生理、运动生物 力学及技击的法则为基础的,只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薄弱环节,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要领,才会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其攻击力。 擒拿手法1、点。 就是点穴,就戳法点击,手型是食指或中指伸直,其余几指卷屈成拳,也可能肘尖、 脚趾等。 擒拿手法2、切。 切就是劈,是用掌外侧切击颈部、腰部等,手型同柳叶掌和横掌。如恕斩腰肋、踩腕 切腰等。 擒拿手法3、搬。 搬就是用力向左或向右强力扭转,多用于颈部足踝等,搬拧头部,夹颈搬头及搬扭足 踝等。 擒拿手法4、拿。 拿就是用手指抓拿关节、麻筋,手型有二,一是指拿食指和大拇指,二是用掌外侧和 手腕之力,前者是拿麻筋,后者是拿关节,如卷臂拿、左右卷臂拿等。 擒拿手法5、封。 封就是封喉封腰,它是一处承上启下的动作,多在转身时用,封的手型是八字掌,如 卡喉、卡腰、转身封喉。 擒拿手法6、闭。 闭就是闭穴,它是一种防守对方点穴的一种手法,对方攻击和反拿我穴位时,我即运 气周身,以闭穴位之门,防止受伤。 擒拿手法7、锁。 锁就是施力不使对方动弹,手、脚均可用,多用于喉、关节等部位,如跪地锁臂、 锁喉等。

擒拿手法8、扣。 扣就是施力对方关节弯曲,多用于进攻的准备动作,扣本身不伤人,却为施用其它方法准备了条件,如跪脚法、滚法等。 擒拿手法9、缠。 缠就是绞住对方或手腕,是一种进攻和防守性的手法,有单手和双手施用两种,如缠腕等。 擒拿手法10、压。 压就是指按压,多用在关节处,轻者无法动弹,重者可使关节挫伤或脱臼,如压臂靠肩等。 简评:擒拿的各种手法是最基本、最实用的格斗方法,与对手的实战过程无非是各种基本的擒拿手的演变与运用过程,所以这些擒拿的手法可以说是格斗的根基所以,朋友们在学习和演练时一定要注意确实领会其精神与实质,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成功。 在与对手进行格斗的过程中,我们无形中就会运用得到其中的一种手法。运用不同的手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要根据时机、根据所处的位置、要达到的目的效果而选择,祝愿朋友们勤学苦练后能有所成就。经常欣赏本栏目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军教室”这个小专栏里,介绍的功夫一般都是基础的功法,我们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的练习研究,确实做到融汇贯通,灵活应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艾略特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 ),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1871年7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玛丽斯维利镇Marysville.1891年,也就是艾略特20岁的时候,他离家在墨西哥的铁路公司工作。大约在1896年,艾略特开始了他的会计职业生涯。在随后的25年里,艾略特在许多公司(主要是铁路公司)任职,这些公司遍布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州。后来,他在危地马拉大病一场,并在1927年退休。退休后,他回到加利福尼亚的老家养病。正是在这段漫长的休养期间,他揣摸出了股市行为理论。他认为波浪理论是对道氏理论的必要补充。1934年,艾略特与正在投资顾问公司任股市通讯编辑的查尔斯·J·柯林斯(CharlesJ·Collins )建立了联系,告诉了他自己的发现。到了1938年,柯林斯终于被他深深地折服了,于是帮助他开始了他的华尔 街生涯,并且同意为他出版《波浪理论》(The Ware Principle )。柯林斯举荐艾略特担任了《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杂志的编辑。 1939年,艾略特在这份杂志上一边发表12篇文章https://www.doczj.com/doc/433404080.html,精心制作宣传自己的理论。1946年,也就是艾略特去世前两年,他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Nature`sLaw--The SecretOf The Universe)。 波浪理论 ——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波浪理论(Wave Principle)的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提出社会、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呈可认知的型态(Patterns)。利用道琼斯工业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艾略特发现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型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十三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的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动理论。 五升三降是波浪理论的基础 “当我们经历了许多难以想像与预测的经济景气变化,诸如经济萧条、大跌以及战后重建和经济繁荣等,我发现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和现实经济的发展脉动之间竟是如此地相互契合。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分析、预测能力,我深具信心。” ——《The Elliott Wave Principle—A Critical Appraisal》 如果由我选出本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我会选“艾略特波浪理论”。因为它是自然界波动规律的一种近似“数学表达模型”。基本上,它和其他股市分析方法不处在同一层次上。如果以集合来说明,就如图1所示。事实上,可能是运气的关系,瑞福尼森·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竟然在养病的三年期间,通过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仔细研究,而发现我们现在所谓的“波浪理论”,就像“高尔夫球落点问题”一样,我们已经无从知道艾略特是如何发现的,只能说是他的运气而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