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后习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后习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后习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后习题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2018年春节,小明乘船从重庆到上海的姑姑家探亲,沿途经过的地点排列正确的是( )

A.葛洲坝、三峡、鄱阳湖、洞庭湖

B.三峡、葛洲坝、鄱阳湖、洞庭湖

C.三峡、葛洲坝、洞庭湖、鄱阳湖

D.葛洲坝、三峡、洞庭湖、鄱阳湖

宋代范仲淹对昔日“八百里洞庭”壮观景象的生动描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据此完成第2~3题。

2.洞庭湖位于( )

A.湖南省

B.湖北省

C.江西省

D.安徽省

3.昔日洞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如今变得支离破碎,湖面大大缩小,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泥沙在湖泊中大量沉积

B.湖泊的补给水源不足

C.人类盲目地“围垸垦殖”

D.历史上洞庭湖区曾受内力抬升作用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第4~5题。

4.关于长江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是赣江,主要流经湖南省

B.②河是湘江,注入洞庭湖

C.③河是岷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

D.④河是雅砻江,内河航运发达

5.长江航道有“黄金水道”之称,一艘轮船从A港口航行到上海,经过的港口城市B、C、D、E、F

依次是( )

A.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九江

B.重庆、宜昌、武汉、九江、南京

C.宜昌、重庆、九江、武汉、南京

D.重庆、武汉、九江、宜昌、南京

6.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D.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7.今天的长江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长江流域集聚了我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全国500强企业有近200家在长江沿线。下列关于发展长江航运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沿江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运输需求量大

B.与南北铁路线和京杭运河可组成运输网

C.航道处于天然状态,水位变化大

D.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8.《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③向东注入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读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判断长江干流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荆江段

B.湖口至镇江

C.长江三峡

D.源头至宜宾

10.某考察队沿长江源头向下游考察,他们沿途拍摄了很多长江沿线的景观图,下列图片从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11.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的( )

A.航运价值高

B.流域面积广

C.径流量大

D.水能资源丰富

12.“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流域( )

A.煤炭、石油资源丰富且得到利用

B.森林资源丰富,砍伐严重

C.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利用率低

13.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下游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之称

C.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14.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C.黄河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15.长江在中国的河流之最有( )

①最长的河流②水量最大的河流③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④内河货运量最大的河流⑤水能

蕴藏量最多的河流⑥干流流经省区最多的河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6.长江干流流经的直辖市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7.读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

(2)从图中你可以提取什么信息?

(3)有人说“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就丰富”,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探究创新

18.请根据漫画内容,帮医生给“长江”开个门诊病历。

漫画《会诊长江》

1.C 四个地点在长江干流上的位置自西向东依次为三峡、葛洲坝、洞庭湖、鄱阳湖,小明从重庆到上海是自西向东走。

2.A

3.C

4~5.4.B 5.B 第4题,①河是赣江,主要流经江西省;③河是汉江;④河是雅砻江,落差大,不利于航运,但水能资源丰富;②河是湘江,注入洞庭湖。第5题,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各港口名称。A在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是宜宾;B在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是重庆;C在三峡东侧,是宜昌;D在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是武汉;E在鄱阳湖和长江交汇处,是九江;F在长江下游,是南京。

6.B 水能的大小取决于水量和落差,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7.C

8.A 歌词中的“从雪山走来”说明发源地地势高;“春潮”指春季水量上涨;“向东海奔去”说明长江向东注入东海;支流众多在歌词中没有体现。

9.D 10.A

11.A 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的航运价值大。

12.D

13.B 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描述的是黄河;有结冰期

的河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江下游江阔水深,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14.D 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形象地说明了长江和黄河一样,都存在生态环境问题,长江上游

植被破坏严重,使其含沙量增大。

15.D

16.A 长江干流流经重庆市和上海市两个直辖市。

17.解析读图可知,源头至宜宾落差最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而下游落差很小,江阔水深,利于通航。河流落差大且水量大时,水能资源才丰富。

答案 (1)标在宜昌和湖口处。

(2)宜宾以上落差大,水能丰富;宜宾以下落差小,利于通航。(合理即可)

(3)不对。还要水量丰富才行。

18.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长江出现水土流失及洪灾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降水丰富、河道弯曲、泥沙沉积、围湖造田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疏通河道、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习题

长江习题 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 ③向东流入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从歌词中的“雪山”、“春潮”、“向东海奔去”,可体会到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水量上涨,向东流入海洋。 2.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运输量居各河之首 C.长江是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流 D.长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解析】选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上游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有“水能宝库”之称,流域内有巨大的航运价值,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不结冰。 3.下列省区长江没有流经的是() A.四川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重庆市 【解析】选C。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河南省不属于长江流经的省区。 4.“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 B.水能资源 C.煤、石油资源 D.森林资源 【解析】选B。长江水量大,在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5.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是() A.四川 B.江苏 C.湖北 D.江西 【解析】选D。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因此,江西省兼跨长江的中、下游。 6.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解析】选B。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往下游依次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7.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教学案新人教 版 学习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外流河为主 课程引入:

【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 【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 【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 【教师】 读图查找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学生】读图回答: 1.不是,是大部分向东流入太平洋。 2.有,我国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教案

《河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学会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了解黄河、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特征。 4.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5.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长江、黄河的学习,学会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地理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重点与难点】 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歌词: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大河,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河流吗?它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河和外流河 定义: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主要分布区:内流河:西北内陆;外流河:东南部

2.内流区和外流区 自主学习(读教材43页第三段),完成表格 3.主要内流河和外流河 找一找: 内流河:塔里木河、弱水 外流河: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拓展延伸: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4.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你知道吗?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哪些?(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 共同探究: ①河流水量补给 ②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③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 《长江之歌》,《长江 之歌》抒发了中华儿 女对母亲河——长江 的无限赞美之情。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 的第一大河——长 江。 观看视频,在优美的 旋律中感受长江的风 采。对比我国各河流 找出长江之最 通过感受自然之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导入新课。 衔接与过渡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 第一大河呢?请同学 们看表中数据,播放 幻灯片。很好,一般 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 从长度、流量、流域 面积三方面来进行, 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 位!同时,也是世界 著名的第三大河!(边 讲边点按出CAI课件 的表格数据)阅读表格数据,得出 长江长度最长,流量 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知道长江是世界第三 大河。 通过数据观察,培养 学生有理有据归纳结 论的习惯。 读图与发现(一)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中国水系图”,请同 学们找到长江,用红 色笔描出长江的干 流,注意看它的发源 地、流经省区、地形 区、注入的海洋,并 标出划分上中下游的 城市宜昌.湖口的位 置认真阅读“中国水系 图”,描画出长江,并 找到其源头、注入的 海洋,回顾所学知识 发现流经的省市及地 形区并做好记录。 借助地图直观的展现 长江的整个流程,使 学生培养认真读图观 察的好习惯。 交流与归纳教师放映幻灯片,归 纳流经的11个省市:. 青.藏.川.云.渝,鄂.湘. 赣.皖.苏,入海是在 沪。通过图片直观的 给学生展现各省市及 地形区。回答流经的省市,注 意其名称和简称,在 找地形区时容易漏掉 横断山区和巫山。 借助图片展示,能让 学生更好的记住长江 干流流经的各省市, 并巩固各省市的轮廓 及相互间的位置。 衔接与过渡刚才我们找到了长江的干流,下面我们看看长江有哪些支流? 读图与发现(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40页“长江流域图”,在图上用红色笔描出 长江的八大支流,洞 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 力

八年级地理上黄河、长江练习试卷

八年级地理上黄河、长江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30分)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季风区为水田,非季风区为旱地 B. 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 西部高原及山地 D.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准确的是() A.耕地、林地比重小 B. 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大 C. 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D. 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比较合理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④在黄土高原垦荒种粮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4、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春多、冬秋少 B. 夏秋多、冬春少 C. 夏春少、冬秋多 D. 夏秋少、冬春多 5、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最缺乏的地区分别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C.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6、下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紧张的是()

A.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为了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 B. 治理水污染 C. 兴修水库 D. 节约用水 8、从北京开始,我国许多地区大幅度提高水价,其目的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C. 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D. 加快水资源的利用 9、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石油、天然气 B. 水能、风能、核能 C.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D. 太阳能和森林资源 10.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 A.航运价值巨大 B.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地理位置重要 D.水能资源丰富,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13.“滚滚长江向东流,滚的都是煤和油”这句话说明长江有丰富的() A.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能资源 D.金属矿产 14.关于长江水文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沙江河段河谷宽阔,流速缓慢 B. 宜昌以下河段流速锐减,河道蜿蜒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2.通过图片欣赏和比较,学生概括和理解长江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如已经学过的唐诗宋词,著名的旅游景点等,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全面掌握长江的概况。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剪切好的“长江之歌”,开门见山 教师: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能看到河流的身影,在音乐作品中也少不了

它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播放音频文件。切换幻灯片。 学生:收听音乐,观看幻灯片。 教师:从歌词中大家已经知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长江。让我们随着长江之歌,看看它从哪座雪山走来,途经哪些地区,在哪里注入了东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出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了解长江水文特征 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学习任务。在老师给出的地图上标注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参考长江流域水系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查,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惑。 教师:现在我们来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 学生回答预设: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指的是唐古拉山脉,源头称沱沱河。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经过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巩固已经有的知识,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技能。】 教师:大家刚才完成得非常好,切换幻灯片,展示雪山和入海口照片。教师:我们继续追随长江之歌。歌词中提到“甘甜的乳汁”,这指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学案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 【学习目标】 1、能在长江流域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掌握长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能够初步知道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学习重点】 掌握长江的基本概况。 【学习难点】 知道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学习过程】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分析的方法 阅读课本44-45页内容和图2.34完成: 1、在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以及注入的海洋。 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3、读图2.34找出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的界线宜昌、湖口,找出 它们所在的省区

4、看地图册找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5、在图中找出长江的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 乌江、湘江、赣江、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6、读课文内容和图2.34、2.35,判断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 个河段,分析其原因。在上图中填出三峡水电站、葛州坝水电站。 7、阅读课文和图2.36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进行分析。 8、说明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中的地位。 9、阅读课本47页图3.37,国家对川江河段如何进行治理,效益怎样? 10、阅读课本图2.38,国家如何对“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进行治理。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1、归纳长江的水系特征。 2、归纳长江的水文特征。 3、归纳长江开发的主要内容。 4、归纳长江的治理内容和治理措施。完成课本48页活动。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这是你对知识的巩固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 () A.龙羊峡 B.葛洲坝 C.三门峡 D.丹江口 2、长江流域水灾的多发地段是长江的 () A.四川盆地地区 B.长江三峡地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练习 新人教版

《河流》 一、基础达标 1.下列河流流入印度洋的是() A.长江、黄河 B.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珠江 D.雅鲁藏布江、怒江 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A.弱水 B.额尔齐斯河 C.长江 D.塔里木河 3.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4.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 B.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 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防治凌汛 B.治理泥沙 C.加固黄河大堤 D.统一调水 6.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注入黄海 B.长江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长江水运不发达 D.长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7.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 B.河南省跨黄河的上、中游 C.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需加固下游河道,拓宽河道 D.黄河全长55000米,是我国第二大河 8.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松花江 B.雅鲁藏布江 C.额尔齐斯河 D.怒江 二、综合提升 1.读“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地是______,源头河流是______河,注入______海. (2)填写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山,B______湖,C______河,D______水利枢纽. (2)黄河下游呈现“地上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3)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时间出现在______.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复习知识点:河流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复习知识点:河流查字典地理网初中频道为您整理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 三节复习知识点:河流,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最大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

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10、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13、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1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具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是河套平原。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八年级】八年级地理上册23滚滚长江教学案湘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滚滚长江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初步树立河流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课时】1课时 【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活动卡片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检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实施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展示该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如何学习一条河流。 展示黄河干流各河段的名称。 动态演示,思考:长江的干流形状像什么字母?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图赞长江表格展示:长江在中国、世界上的排名 (小结)长江是中国的第一长河、第一大河,是 世界的第三大河。 温故知新,加深对长江的印象。 图划长江展示长江水系简图 描一描:干流、 7大支流 找一找:发源、流向、注入巩固新知,强化长江干流的印象。 学会读图、析图能力。 图话长江展示地图,学生查找长江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区: 1、省级行政单位:11个 2、地形区:4个 3、温度带:2个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读图能力。

4、干湿区:1个 5、气候区:2个 图探长江(分组活动)结合课本和地图,让学生找一找: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黑板上,学生代表根据教师提供的卡片自由选择 贴到对应的河段中。 教师结合后面的思考问答题分段一一进行点评。 结合地图和资料,思考并回答: 1、上游:为什么水能资源最丰富?为什么选择在 三峡修大坝? 提醒学生河流水能是否丰富和水库选址的判断 标准。 展示图片:长江流域地势剖面图、两大水电站及 其所在的三峡。 简单介绍长江三峡概况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发电能 力。 结合资料,说明长江水能丰富。 (小结)长江是“水能宝库”。 2、中游:为什么容易洪水泛滥?如何治理荆江河 段? 展示图片:荆江河段特点、长江洪水泛滥的场面、 裁弯取直工程、洞庭湖湖面缩小。 播放视频:《荆江》 (小结)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中游河段治理重 点是防洪排涝。 3、下游:为什么水流平稳? 展示地图:长江干流地势剖面图 结合资料,介绍长江航运价值。 (小结)长江有“鱼米之乡”、“黄金水道”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读图分析思考。 培养团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爱江之情,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知识点

第三节河流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 1、水系:指一条河流的干流和所有支流组合在一起,水流相通的脉络系统。 2、流域面积:指一条河流及其所有支流的集水面积 3、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4、内流河:未注入海洋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 5、 流域区河流名称 外流区太平洋水系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淮河 印度洋水系雅鲁藏布江 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西北西区塔里木河 6、外流区的北方河流和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 南方河流北方河流影响因素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流量大小大小降水量 汛期长短长短受季风 有无结冰期无有纬度、冬季气温 含沙量大小小大植被覆盖状况、水土流失7、湖泊的分布特点 西部以青藏高原较为集中,多为咸水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 东部以长江中下游最为集中,多为淡水湖(五湖)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1、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地位——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河流形状——“几”字形 2、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3、分界点: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 4、黄河的地上河形成 土质疏松 形成原因暴雨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地上河 植被破坏 5、凌汛: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三、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1、长江概述 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全长——6300多千米;河流形状——“VW”形 地位——世界第三长河,亚洲、我国的第一大河 2、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上中游的分界点——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湖口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学设计 刘晓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特征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2、通过讲述长江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3、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长江的概况;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三、教学难点: 1、河流特征分析; 2、读图分析长江干支流及剖面图;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音频《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2 长江概况学习: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通过板图归纳完成(1)长江的源头位于什么省? 发源于哪里?在什么省区注入什么海洋? (2)长江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3)长江干流依次流经哪些地形区?哪种干湿地区? (4)长江的上、中、下游是怎样划分的,界限分别在哪? (5)在水系图中找出主要支流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 3、长江的开发与利用:通过长江剖面图分析归纳长江的利用(1)、水能资源——“水能宝库” 主要集中在上游段,尤其源头至宜宾一段 已建成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三峡、葛洲坝 (2)、航运能力——“黄金水道” 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价值高。 长江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水量大可四季通航。其通航里程达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3。理论运量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作业

《河流》课后作业(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我国第一大河是()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淮河 (2012·菏泽学业考)中国经济网 2012年5月3日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据此完成2、3题。 2.长江自西向东注入()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C.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D.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4.(2012·苏州学业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A.长江上游的景观 B.长江中游的景观 C.黄河上游的景观 D.黄河下游的景观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5、6题。 5.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A.小浪底 B.葛洲坝 C.二滩 D.三峡 6.最长的支流b是() A.嘉陵江 B.湘江 C.赣江 D.汉江 7.下列所示长江的支流,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金沙江、岷江、雅砻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C.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 D.岷江、湘江、嘉陵江、赣江 8.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1300~1950年平均每14年一次,而近40年中,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 C.人工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减小 (2012·威海学业考)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长江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 B.下游的支流多,水量大 C.上游大型湖泊众多 D.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10.关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A.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 B.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 C.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 D.能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电能紧张问题 二、综合题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节河流》 教学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外流河为主 课程引入: 【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 【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

【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 【教师】 读图查找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学生】读图回答: 1.不是,是大部分向东流入太平洋。 2.有,我国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也都如此。 明晰概念 【教师】我们来画一幅示意图,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外流河吗? 【学生】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

第三节河流(共3课时) 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 知识与技能 1.读图熟悉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2.学会分析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理解正确的人地关系。 重点 读图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一、导入新课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首《好汉歌》中的“大河向东流”给我们启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注入海洋,这些河流对人类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河流。 二、讲授新课 教师:结合身边的事实,说说河流对我们的影响。 学生1:我们家用河流水灌溉农田。 学生2:京杭运河为北京、天津提供黄河的淡水资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总结。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找一找:让学生阅读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提问:这些大河各位于我国什么地方?分别注入哪个海洋? 学生: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都注入了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注入了印度洋,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 提问:在图中找到塔里木河,仔细观察这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学生: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内,河流最终没流入海洋,在半途消失了。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继续读图2.30,观察图中外流区、内流区界线,对照前面所讲的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及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 教学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等;害:洪水灾害等。 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出示板书课件第三节河流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42~44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教材42页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结合教材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从源头到下游的方向指或观察。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为什么内、外流区的水量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因素带来了影响? 【学生回答】是降水。仔细读图,你会发现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大

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富源县营上镇民家中学付永华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源流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 ●指图说出长江主要支流。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长江各河段主要水文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长江流域示意图,说出长江的源头、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重点) 2.指图说出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主要支流,并注意观察其与干流交汇处的 城市或湖泊等地理事物。(重点)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长江各河段主要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难点) 4.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模式】六环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 【教具准备】中国水系图、长江流域图、长江航道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播放《长江之歌》,使学生初步感 受长江的壮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预习成果, 提出问题困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出示目标预习展示 本课时主要掌握长江的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程和流域面积及流经的省、市、自治区。 学案导学问题探究(板书) 探究一我国第一大河 1、读课本P40表2.1“我国主要河流比较”,用 数据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长度_____千米,流域面积______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_______亿立方米。 2、读“长江流域”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的发源地______,入海______。 做一做: 比较说出长江是我国第 一大河。 读一读: “长江流域”图,扮演 长江,从哪里来,又到 哪里去。 用数据说明长江是 我国第一大河。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 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练习 知能提升 1.下列四条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A.松花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2.有关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②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弱水③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松花江④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⑤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第3~4题。 3.《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东海 B.唐古拉山脉渤海 C.唐古拉山脉东海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4.③河在A城流入长江,③河是() A.雅砻江 B.岷江 C.嘉陵江 D.汉江 5.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长江年径流量全国第一,水量最大 D.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6.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防洪 B.发展灌溉 C.疏浚航道 D.开发水能 7.关于长江各河段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河道弯曲,号称“九曲回肠” B.中游水能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 C.中下游河湖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各河段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 8.我国季风区河流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洪涝灾害频发 D.水污染严重 9.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B.乙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 C.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 D.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 10.读长江流域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