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_王亚宜

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_王亚宜

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_王亚宜
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_王亚宜

第33卷第6期2005年12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ZH E J IAN G UN IV ERSIT Y OF TECHNOLO GY

Vol.33No.6Dec.2005

收稿日期:2005205209

作者简介:王亚宜(1977-),女,浙江上虞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

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王亚宜,严 敏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32)

摘要:以浙江省供水现状为线索,通过对供水部门的突发事件包括水质污染,咸水入侵等意外事故

以及水厂目前的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了水厂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供水安全应急管理意识及建立供水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旨在为中国城市供水部门提供可借鉴的安全供水应急方案.浙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浙江省的很多地区因缺水而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查资料发现,水质性水资源缺乏是浙江缺水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于供水部门来说,原水水质的污染亦是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作为浙江省会所在地的杭州,供水部门最危险的突发事件是原水水质污染和咸潮入侵.关键词:供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图分类号:X8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303(2005)0620660205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against w ater supply πs vulnerability

WAN G Ya 2yi ,YAN M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 ur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China )

Abstract :The hazards ,such as water contaminatio n and salt 2tide hazard ,as well as t he character 2istics of water supply utilities in Zhejiang are examined in t his survey.Some area in Zhejiang province ,owing to t he uneven water dist ribut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have suffered a lot f rom water storage which has severely affected t he local social and eco nomic sustainable de 2velop ment.Based on the accurate analysis ,the study made some feasible proposals on innovation meas 2ures and policies concerning water supply emergency planning for water supply utility in China.K ey w ords :water supply security ;emergency ;emergency p reparation

0 前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突发事件接踵而至,如地震、火灾、爆炸、公众聚集场所人员伤亡等等,越来越多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在SARS 事件以后,也开始逐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能力[1].

水安全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安

全的大事.“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饮用水水源地

及其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大大加快了步伐[2].而在中国,如何应对城镇供水过程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相关的细则内容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中国浙江省供水系统水源污染的突发事件以及水厂目前的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了水厂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内容和特点,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供水安全应急管理意识及建立供水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旨在为中国城市供水部门提供可借鉴的安全供水应急方案.

1 浙江省供水现状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全省人口约为4600万,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该省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按单位面积计算的水资源量居全国第四位,饮用水资源相当丰富.但浙江省很多经济发达城镇,如杭州、温州、宁波、台州、义乌、舟山等地自2002年以来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随之导致这些地区大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停产,损失严重,社会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受到较大影响.城市供水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浙江省供水不足主要是饮用水源遭受污染引起的.如图1所示,很多城镇的水源水质已经趋于四类水体,甚至还有属于劣五类.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大规模排放工业废水造成严重污染等诸多因素,使浙江戴上一顶沉重的帽子

:水质性缺水.供水

图1 浙江地表水水质状况图

不足使很多地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荒,连生活用水都不能保证,更不必说生产用水.

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表明政府在水污染控制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另一方面也给城镇供水行业提出了如何提高供水安全的问题.目前浙江省自来水普及率在80%以上,其中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也已达到83.7%以上.作为政府基础设施的供水部门一旦发生事故,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公民的人身利益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供水应急预案,将供水安全应急机制纳入供水部门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 安全供水中的主要问题及应急预案

状况

据考察,浙江省供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水质问题,原水水质突发事件亦是各自来水厂最常见的突发事件.笔者主要围绕以钱塘江作为水源水的杭州市的供水以及应急预案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水质超标以及咸水入侵是杭州市供水部门出现最主要突发性事件.2.1 水质超标及其应急预案杭州市几百万居民中,主城区的80%和淳安、建德、桐庐(大部分)、富阳、萧山等地的饮用水均来自钱塘江水系.如图2所示,杭州5大水厂中,除杭州祥符水厂外(水源来自青山水库下游的笤溪水系),清泰、九溪、南星、赤山埠4大水厂均以钱塘江水为水源水,因此

,钱塘江水质的污染物超标将严重威胁着杭州的正常用水.

图2 杭州市区供水公司分布图

杭州最大的自来水厂是九溪水厂,供水能力达到60Mm 3/d ,九溪水厂的原水来自钱塘江.近年钱塘江上游,兰江、兰溪和金华一带,污水乱排放现象严重,沿途至杭州,钱塘江水受污染程度更高,因此钱塘江的总磷总氮连续超标,并且超标期从以前的数小时增加到调查时的1~2个月;另外,还发现锰含量超标,而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锰的去除效果往往不佳.磷、氮元素是藻类繁殖突发事件的“元凶”,直接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最后使整个水环境生态系统恶化;而锰则为水的性状指标,锰含量超标将引起水的色、嗅、味发生变化,饮用水达不到舒适爽口的要求.

?

166?第6期王亚宜,等: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饮用水源水质较以前的饮用水源水质已发生较大变化,即应将现在的饮用水源看作微污染水源.应对微污染水源,供水部门就需要调整处理工艺,如进行预臭氧、活性炭等深度处理.杭州南星水厂是目前浙江省正式试行的直饮水基地,其采用处理方法就是臭氧加活性炭法.南星水厂的深度处理方法和经验将会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各个水厂中,杭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提出计划目标就是在2008年杭州市所有的水均达到深度处理要求.

针对杭州市最重要的取水水源--钱塘江日益严重的水质污染状况,杭州供水部门启动的应急预案如下:

其一,当钱塘江或东苕溪水系受到全面或局部严重污染,供水部门现有工艺不能保证出厂水质时,应根据污染情况和危害及时与上级部门(局、委、市政府)联系,同时停止取用污染水源,尽可能调用备用水源,并会同政府有关部门查明污染原因,必要时由政府出面与水系上游的各家发电厂联系,加大下泄流量,稀释和冲刷污染水体.水厂和水质监测站加强对水体污染物指标的监测(包括对尚未发现污染的其它水源),当水体污染物指标下降到取水允许标准时,.

其二,当钱塘江或东苕溪水系受污染但不严重,供水部门的处理工艺能大部分去除污染物,而不影响出厂水质指标,供水部门应会同政府有关部门查明污染基本情况后,向上级部门汇报,并提出消除改善污染源的意见,同时供水公司应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水源的取水量而调用未污染水源来保证供水水质.

其三,当中河南端龙山闸———凤山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而尚未进入或少量进入贴沙河时,供水部门应及时通知上级部门和河道管理所,立即关闭中贴联络渠闸门,启用双向泵房和抗成泵站或白塔岭泵站,加大中河南端的水量,向中河或新开河排放,直到水质达标.如果污染水已全面进入贴沙河,清泰水厂应停止或减少贴沙河取水量而直接从清泰水厂水源保护渠道取水,并联系河道管理所,稀释和排放贴沙河污水,直到水体有根本性好转.

其四,当珊瑚沙水库或其它水源受到人为故意性或过失性污染,总公司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和执法机关报警,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保护现场.同时,根据污染程度和危害性采取停止取水、减少取水、调用其它水源等措施,以确保水质安全.

另外,浙江省台州市椒江、黄岩、路桥三区针对供水紧缺的情况,分别制定了供水危机应急预案.该市确定以“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限水;先地表,后地下”的供水原则,制定了三区的供水应急预案.三区在预案中分析了今年的供水情况,将可能出现的供水紧张情况分为一级危机、二级危机和三级危机,并制定了每个危机级别的对策方案.这样,在供水危机出现时,就按预案有序启动各级应急措施,尽力保证城市供水.在采取应急预案的同时,该市积极采取建造加压泵站增加原水输送量,扩建水厂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兴修水利工程等措施,以提高供水量.另外,该市还大力开展节水宣传,开展节约用水和计划用水活动.

2.2 咸水入侵及其应急对策

钱塘江水最终流入东海(见图1),每年夏末秋初时节在入海口处都会发生咸潮倒灌,致使钱塘江水变咸.杭州市多年来深受咸潮之苦,咸潮一来,清泰、九溪、南星、赤山埠四大水厂(总供水量为105 Mm3/d)的出水量大大减少,城区供水就全都依赖珊瑚沙水库.

2003年,杭州连续遭遇了十几次规模较大的咸潮侵袭,在咸潮冲击期间,杭城的用水全靠珊瑚沙水库供应,珊瑚沙水库的水位从7.10m一路下降至6.16m,距离水库能够抽水的最低水位5.50m只有0.5m多.为保障城区供水,杭州九溪水厂被迫放宽取水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氯根含量超过250 mg/L,就应停止取水,而自来水公司在此期间把这条咸潮标准线“放宽”到499mg/L.另一方面,全城实行降压供水,有屋顶水箱的多层住宅、有加压水泵的高层住宅基本能满足用水要求.但其余地区,水压依然只能满足至二楼,因而一些高楼层的市民可能数天喝不到水.

咸潮给杭州城市供水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杭州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讨抗咸工程的相关事宜.所提出的抗咸预案的实施包括咸潮前的准备、咸潮期间的生产调度和处置措施.其中根据水库取水口江水氯根超标时间的长短分成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严重情况和紧急情况并分别启动不同的应急机制.

(1)一般情况为超标时间<8h,通过总公司合理调度,能保证杭城供水正常.

(2)严重情况为超标时间<15h,在这种情况,采取下述四个措施:一是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咸潮供水情况;二是做好宣传报道,使市民了解咸潮供水情况;三是加强与华东电管局、新安江、富春江水电

?

2

6

6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第33卷

厂的联系,争取最大限度的下泄流量,顶替拒咸,减少水库取水口江水氯根超标时间;四是充分发挥抗成设施的作用,及时抢水,并合理使用水库水量,调度平衡供水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咸潮带来的影响.

(3)紧急情况为超标时间>15h,此时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必要时采取压缩工业用水,保证居民用水的应急措施,制订具体方案报主管部门和市建委批准实施.

2004年抗咸应急工程为咸潮来临架起坚固防线:在不受咸潮影响的周浦三阳村,由农灌渠把钱江水直接引到珊瑚沙,缓解咸潮对杭城的威胁,供水能力是50Mm3/d,相当于杭州市日自来水需求量的一半.此外,市自来水总公司表示,将加强对钱塘江咸潮的观测,科学调度城区供水管网,力保杭城市民不吃咸水.

3 健全供水安全应急机制

3.1 树立正确的供水安全应急管理意识

从杭州市原水水质突发事件对城市供水的影响及自来水公司采取的应急措施来看,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供水安全应急管理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肯定消极防守不是应急管理.供水部门的重要性不亚于航空母舰、核电站等,水质出了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中数百万人的身体健康,又比如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同时城市的一角发生火灾,需要足够的水压支援消防,损失的是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因此供水部门必须时刻保持警觉,获得高可靠性.

(2)供水中的突发事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未预料事件占了部分比例.应对这些未预料事件,就要看应急决策能力,光靠应急预案是不够的.例如现在的供水水源水质在悄悄发生变化.杭州三大自来水厂的原水取自钱塘江,2001年该段水质良好达到了国家二级水质标准,但近年钱塘江上游段污染增加,总氮超标,还有多项污染物超过水质标准,有时还检出“三致”物质的痕迹.钱塘江水体受到来自工厂、农田和生活的污水废物的影响,在加强钱塘江及支流的城镇的水污染治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原水水质已变,不能再视为以前的饮用水原水,而要将其看作微污染水源.应对微污染水源,供水部门可能要调整处理工艺,比如进行深度处理等.

(3)完全放弃应急计划不可取.人不可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短短几分钟内弄清所有问题,作出恰当好处的决策.因此,应急预案是必要的,它使供水部门在发生事故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舒缓人的紧张情绪.应急措施可以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但这不表示失去警觉,启动应急预案后,只要把握好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可提高处理危机的能力.

3.2 完善供水应急预案

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理,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增强城市供水应对突发情况事故的能力,建立城市安全供水应急机制迫在眉睫.为实现这一目的,供水部门的各种突发事件应该充实入预案.实施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总结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使供水部门的应变能力得到锻炼,也可以防止控制下次同样的事故发生并得到确实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法.

如前所述,虽然钱塘江水质超标、咸水入侵事故严重,但由于市自来水公司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制定出合理的供水方案,千方百计地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这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可以借鉴的经验.当然,城市供水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很多,应急处理措施因根据供水突发事件的不同而分类,主要有三类:

(1)灾害性突发事件:如洪涝水灾、枯水、火灾、台风和地震等.

(2)原水水质突发事件:如水传播疾病、水质超标、红虫和咸水入侵等.

(3)给水设施突发事件:如供水设施破坏、水厂配变电故障和爆管抢修等.

面对上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有针对性地分别建立应急预案.另外,随着“9?11”事件后恐怖活动的频繁,恐怖活动分子亦可能袭击供水系统.美国就此综合分析了恐怖分子袭击供水系统的可能性和采用的手段,并介绍水厂各种反恐措施,其中很多方法非常适用中国供水行业,很值得借鉴[2,3].杭州市于2004年底制订了有关供水问题的《突发性事件及险情应急预案》,并进行预演,要求杭州市97家供水企业中,7家公共供水企业、22家自备水厂和一些规模较大的镇水厂必须制订应急预案.

4 结 语

以浙江省供水现状为线索,研究了供水系统中

?

3

6

6

?

第6期王亚宜,等: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存在的突发事件问题及供水部门采取的事故预防处理措施,主要探讨了浙江省供水系统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目前国际范围内供水安全方面的情况说明了确保供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完善供水安全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通过对以钱塘江作为水源水的杭州市的供水以及应急预案状况的调查表明,水质超标以及咸水入侵是杭州市供水部门出现最主要突发性事件.为了完善应对类似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杭州市以及浙江省的供水部门应将各种突发事件充实入预案,总结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这样不仅可以使供水部门的应变能力得到锻炼,也可防止控制下次同样的事故发生并得到确实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Liang Huigang,Xue Yajiong.Investigating pubic healt h emer2

gency response information system initiative in China[J].In2 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04,73:6752685.

[2] Grigg N S.Surviving disasters in water utilities:learing from

experience[M].USA:Awwa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Amer2 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2002.

[3] Samuel M.Emergency planning guide for utilities[M].USA:

Pennwell Books,1994.

(责任编辑:翁爱湘)

(上接第659页)

也没有改变.而桩身内力与等代柱的内力是不同的,桩身各深度处内力和变位应采用式(5~8)计算.

对于某一工程来说,不应将所有的基础均设计成一柱一桩形式,因为这样的基础尽管有纵横双向的基础梁拉结,但就整个系统而言仍然是侧向可发生较大位移,不利于基础的稳定性,也不能用本文等代柱的方法进行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应在

础形式,确保基础水平方向稳定性.

3 结 语

(1)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柱一桩的基础形式是一种稳定性较差的基础,尽管设计者将基础用双向拉梁联结,但基础对柱底的约束仍不能成为理想的刚接,与工程常用的计算假定误差较大.

(2)对于弹性长桩,桩的抗弯刚度可以用m法求解弹性挠曲微分方程求得.可把桩等代成抗弯刚度相同的两端刚接的柱子,等代柱的截面同桩截面,柱高度为2.676/α.

(3)将上部结构与等代柱以及基础梁一起进行共同计算分析,得到更符合实际的上部结构、基础梁以及桩顶部的内力结果,作为设计截面和配筋的依据,但桩身各截面内力与位移计算结果不同,桩身内力和位移应按式(5~8)进行计算.

(4)对于具体工程来说,不应将所有的基础均设计成一柱一桩形式,而应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的多桩基础或其它稳定的基础形式,以确保基础水平方向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桩基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桩基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J G 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3] 张明义.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4] 郝 方,朱爱军,肖常安,等.单桩基础、地基梁与框架共同作

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9(1):44250.

(责任编辑:刘 岩)

?

4

6

6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第33卷

秩序维护部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秩序维护部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1、目的: 在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以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维护小区的正常秩序,或保证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任务。 2、范围: 用于小区内突发的各种治安案件,如突然发生的斗殴、盗窃、抢劫、交通意外、业主(住户)或公司人员遭受犯罪分子的突然袭击等。 3、斗殴事件的处理措施 1) 巡查发现或接报有斗殴暴力等事件,秩序维护部主管、班长和巡逻人员迅速赶到案发现场,控制当事人,耐心劝阻双方缓解矛盾。 2) 了解现场情况(参与人数、斗殴程度、有无使用凶器)如能现场处理的,即刻处理,否则维护好现场秩序,向管理处经理汇报。 3) 说服围观群众离开,保证目标区内的正常治安秩序, 4) 提高警惕,防止坏人利用混乱偷拿财物。 5) 斗殴事件中如小区财产或人员受到损害,应拍照,保护现场,并留下目击者扣下肇事者做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和落实赔偿。 6) 事件中如有人受伤及时组织抢救,并尽快送往医院。 7) 如涉及到刑事责任,应交派出所立案处理。

8) 协助公安人员勘察打斗现场,收缴各类打斗凶器,辨认为首分子。 9) 事后书写《事件报告》呈交管理处。 4、盗窃的处理 1)当巡逻人员发现有盗窃现象或接到盗窃报案时,立即通知、秩序维护部主管、班长,报告现场的具体位置,掌握可疑人员体貌特征,秩序维护部主管接报告后,通知现场附近的安全管理员迅速赶赴现场,通知门岗值班人员严格把关防止盗贼逃走。 2)安全管理员如发现盗窃分子正在作案,立即组织人员当场抓获,连同证据(作案工具、赃物)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3)保护案发现场,不能擅自让他人触摸现场痕迹和移动现场的遗留物品。 4)如盗窃分子已经逃离现场的秩序维护部主管带领主要力量在 事发现场附近进行搜索,与事主一起指认犯罪嫌疑人,如犯罪嫌疑人已逃匿,立即安排人员对现场进行保护,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将事主和目击者反映的情况向公安机关作出详细报告,听从公安机关处理。 5)事后书写《事件报告》呈交管理处。 5、遇到犯罪分子抢劫的处理 在执勤中遇到公开使用暴力,胁迫或其它手段如打、砸、抢、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主席令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主席令38号) 《信访条例》(国务院令431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2009】22号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监会第4号令 《******分公司总体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突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管理工作应根据不同类型事件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原则进行。遵循“分级负责、预防为主、教育疏导、快速反应、依法办事”的方针,快速处置,缩小影响,控制局面,稳定职工队伍,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将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1 分级负责原则。 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行政管理部牵头接谈、相关职能部门主谈,涉访部门劝返,行政管理部维护秩序”的现场处置工作格局。 2.2 预防为主原则。 及时了解、掌握和收集有关方面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2.3 教育疏导原则。 以教育疏导为主,做到谈清问题、讲明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快劝返,防止矛盾激化。 2.4 快速反应原则。 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反应快速,应对正确,依法果断处置。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篇)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一 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及师生安全的各类恶性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扩大,切实保障师生生命与国家财产的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幼儿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恐怖分子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的恶性行为、歹徒在被追捕过程中的威胁性行为、因严重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报复性行为、精神病人的严重失控行为。 二、组织机构: 1、幼儿园安全工作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组员: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幼儿园恐怖暴力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保卫、救援等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 警戒保卫组:负责保卫师生安全,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劝退围观人员。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伤员进施救治和处理。 物资保障组:负责及时提供反恐防暴器材、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周旋应付组:负责和外来危险人物周旋,应对。 三、事件的预防: 1、由符合条件的专职保安担任门卫,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

来人员进入幼儿园。 2、对可能引发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3、加强对师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积极组织师生进行防范暴力事件预案的演习,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四、事件处理: 一旦发生幼儿园暴力事件,务必以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1、报警:拨打“110”报警电话。 2、选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周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劝说,以拖延时间。 3、保护有关对象及全体幼儿,将被保护者护送到安全处。 4、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就近医务室或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5、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 6、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作善

处置社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关于XXX社区处置社会突发事件应急 预案 一、目的及工作原则 (一)为妥善、高效、有序地处置我辖区突发事件安全事故,建立组织严密、决策正确、指挥果断、保障有力、快速反应的应急指挥体系,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村民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我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坚持在我县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进行公共场所及辖区内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2、预防为主原则。各小组做好校内及公共场所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队伍,加强队伍培训,定期进行演练,加强检查、指导和督促。 3、减少损失原则。进行辖区内及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应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辖区安全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社会影响,维护辖区正常的秩序。 4、协同一致原则。各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应对处置辖区内及公共场所安全事故。 三、组织机构

街道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XXX XXX社区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 XX XXX社区民警 信息员: XX XXX社区综合治理专干 成员: 四、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职责: 全面负责社区突发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决策;负责下达应急指令;主持召开社区突发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事件处置相关情况报告等。 4、副组长的主要职责: 协助组长做好社区突发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指挥、协调和决策工作;行使组长授权负责的相关处置工作等。 (二)小组成员主要职责 1、小组成员:负责突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民爆物资事故、消防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较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预测、预警;负责突发事故现场的保护及紧急处置;负责向上级领导报告相关情况;执行领导下达的处置方案。 2、安全生产专干:负责辖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并将灾害情况及时统计上报,做好辖区群众的安置工作,预报及现场处置并及时向分管领导及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相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地震、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处室、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案,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快速应对突发事件.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快速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和顾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措施如何周密,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杜绝,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实施的各类准备工作,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 所谓迅速的反应是指: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发展的势态;迅速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以及事故或灾害现场人员之间的联络;迅速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入员奔赴事故现场;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队伍各司其责;迅速通报事故情况,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各项必要准备。正确的措施包括: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事故现场人员。无法设置安全通道时,应开辟僻难所,并采取必须的相救借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采取隔离事故现场的措施,转移事发现场附近的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设备,尽量减少损失;对事故现场仔细检查,防止死灰复燃及二次事故发生。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敏捷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设施。 鉴于应急预案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特殊性,它应有完善的体系与原则: 首先应急预案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主要是应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火灾、爆炸、危房倒塌、毒气泄漏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对现场系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制定防范措施,明确企业主要隐患(危险源)的基本状况,主要针对燃、爆、危房进行重点监控,另对毒气泄漏、机械伤害、粉尘危害、噪声与振动危害等进行定期治理,也就是说需辨识其主要的隐患点或主要的危险源单元。如:易燃、易爆物质,应详细说明其物质构成和数量,以及闪点、爆炸上下限等有关燃烧爆炸的理化参数。再者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计划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这不得不提的就是应急装备的设置:一则报警系统,主要有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探测器、火灾控制器等),气体和粉尘爆炸监测报警装置(爆炸性气体监测装置、报警断电仪、遥测报警仪、爆炸性粉尘监测装置等)及毒气泄漏报警

年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年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年会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预案,请大家明确其内容,严格按照步骤执行。 二、年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对年会活动的顺利举行,**有限公司成立年会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2.2年会安全领导小组组员信息

2.3各小组、岗位安全职责 ⑴现场秩序总指挥: ①负责年会活动安全总协调,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各安全领导小组、年会活动筹备小组、当地消防及公安机关; ②遇突发事件拨打报警或医护电话(110、119、120)。 ⑵灭火行动组: ①年会活动外围安全疏散接应; ②疏散集合点的秩序维护; ③活动现场火灾事故的灭火支援。 ⑶电气设备组: ①年会活动设备、线路安装及现场监督; ②年会活动期间设备、线路及现场监护; ③年会活动结束设备、线路撤场监护。 ⑷现场疏散组: ①年会活动现场安全秩序维护; ②遇紧急情况实施安全疏散引导; ③安全疏散后的及时核对人数。 ⑸现场救护组: ①年会活动现场医疗救援。 2.4安全设施配置 ⑴对讲机:12部; ⑵灭火器:3KG干粉灭火器6瓶; ⑶移动式便捷音箱+喊话筒:1套; ⑷急救医药箱:1个。 2.5安全疏散指示图:

详见冲压车间紧急疏散路线平面图。 2.6注意事项 ⑴各工作组人员统一着工作装; ⑵坚守岗位,服从指挥,未经现场执行总指挥允许不得擅离职守; ⑶高度警惕,谨慎处理; ⑷对讲设备保持畅通,频率准确。 ⑸处理事件原则“迅速,快捷,高效,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安全第一”。 三、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 3.1 火灾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准备好有效的灭火器,尽量消除安全隐患(明火、裸露电线等); ⑵电线外围,派专人看管,禁止人员踩线; ⑶当发生火灾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蔓延; ⑷由现场疏散小组有序的疏散员工至紧急集合点; ⑸根据现场火势情况,采取灭火施救工作; ⑹若火情无法控制,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⑺若有人员受伤,由现场救护小组紧急进行处理,若伤势严重,立即拨打“120”送伤员就医。 3.2 人员受伤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若发生踩踏、舞台倒塌事件,由现场疏散小组维持现场秩序并做好疏散引导工作,各部门班组长控制场面,并安抚受伤人员情绪; ⑵若有人员受伤,现场救护小组紧急进行处理,若伤势严重,立即拨打“120”送伤员就医。 3.3 电气伤害、人员触电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对安装的电气设备及线路及时监督检查,不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气设备; ⑵若发生电气设备爆炸,按火灾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处理; ⑶若发生人员触电,发现或在场的任何人首先迅速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第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第二种方法是当切断电源困难时,可用干燥的绝缘体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挑离,并由现场救援小组及时对人员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施救。

办公室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办公室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办公室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健康地工作、生活,促进办公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办公室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1)办公室主任。(2)办公室分管领导。(3)公安消防部门。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3)在向办公室分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专门人员到显眼位置或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现场。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办公室内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孕妇及行动不便者除外)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办公室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办公室人员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或用扩音器宣传自救办法和安慰被困人员。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以便于工作,便于消防车辆驶入或操作。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2)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3)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办公室分管领导。 (4)办公室人员迅速疏散办公室干部职工,撤离到安全区域。 (5)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由***公司主办及承办的“***北京演唱会”将于2017年12月20日在北京****馆举办,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下:一、活动基本情况: 1、活动时间:2017年12月20日晚19:30—22:30 2、活动地点:北京****馆 二、本预案所指突发事件包括 1、火灾事件; 2、爆炸事件; 3、拥挤踩踏事件; 4、其他突发事件。 三、成立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 处理工作。 组长:副组长: 组员:所有主(承)办单位内部工作人员。 四、紧急事件处理的原则和职责分工 (一)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 1、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2、冷静应对,措施得当; 3、在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二)职责分工 1、组长:负责应急处理的决策和全面指挥 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担任现场指挥,负责指挥、协调具体行

动,调集人员,实施决策。

3、应急小组成员: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跟踪反馈;发现危险因素及 时报告。对于发生的紧急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理,并及 时报告。 五、安全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应当及时部署,有关人员应按照各自的工 作职责迅速到位开展工作,服从应急小组领导的分配调遣,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止事态扩大。 六、发生安全事件(险情)后,根据突发事件的程度,现场第一责任人必 须用最快捷的方式向现场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以及分管部门领导逐级进行报告,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 七、紧急突发事件的报告 1、具体逐级报告程序: 第一责任人 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 主办单位负责人主管单位负责人 现场安全管理部门(公安、消防) 社会安全部门 2、突发事件(险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件(险情)发生的时 间、地点;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和内容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b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c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e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g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固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h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一《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使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施工单位概况 2.1 施工单位概况 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遇案 一、 1、 文字说明: 1.1 场馆一旦发生恶性案件, 值班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迅速拨打报警电话,打报警电话应沉着、准确地报告发案地址,案件现场简单描述、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1.2 拨打完报警电话后, 值班人员还应迅速用对讲机将现场情况报主管和领导;并用对讲机通知其他值班安保员前来 配合协助保护现场。具体是:由安保人员封闭现场出入口及 通道,疏散群众防止围观,在公安人员到场前,保护现场人员不得随意翻动现场物品、不得擅自离开。 1.3 如有人员需救治,在报警的同时,还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中 扰乱公共秩序事件的处理 恶性案件 发生恶性案件 通知上级到场 拨打报警电话 拨打 120(如有人员须救治) 保护现场 作好记录、不加任何评论 疏散群众、防止围观

接到被盗信息 拨打报警电话 通知上级到场 保护现场,作好记录 协助警方调查 心电话,打急救电话时应沉着、准确地报告急救地址,伤者现 状及伤者姓名、电话号码;与急救中心联系完毕后,择时安排 人员到附近路口引导急救车到达现场, 以免延误急救时间: 运送伤者时须注意不得破坏案发现场。 1.4 未经公安机关和运行管理组领导许可, 参与维护现场人员不得将案件情况和公安人员现场侦破进展随意在管辖区内散播; 对 于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的,现场人员应委婉拒绝。 2、 偷盗 2.1 偷盗事件 文字说明: 2 .1 一旦接到发生偷盗的报警信息,安保人员应迅速拨打报警电话 “110 ”,应沉着、准确报告发案地址,发生案件情况、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2 .1 在拨打报警电话的同时, 还应立即将情况报告主管和领导 (可 以利用通过监控中心通知) ,并通知巡视岗安保人员前来协助保护现场; 必要时, 可以由安保主管调配其他岗安保人员前来

办公大楼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办公大楼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制订《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 为了使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了解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平时在思想上物质上做好必要的准备;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能够紧张有序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把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订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办公大楼遇火灾、地震等自然性灾害侵袭,以及治安灾害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妨碍我局正常工作秩序,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 三、工作原则 (一)加强防控。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对办公大楼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防、控结合,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思想准备、人员准备及物资准备等。 (二)加强领导。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其他相关中心、股室协调配合,形成应急联动处臵机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三)快速反应。办公大楼自然灾害应急处臵的各个环节应坚持快速高效原则,加强各中心、股室之间的联系,果断决策,迅速控制和处臵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避免或最大

限度地减少损失。 (四)安全有序。当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来势凶猛,严重影响办公大楼内的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时,相关人员要坚持安全有序的原则,统一服从指挥、调度,有组织、有纪律、有秩序地紧急抢险抢救,避免过度惊慌与混乱。 (五)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共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应对能力。 四、突发事件的处置机构和职责 (一)局成立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和局机关领导为成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对突发事件处臵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协调解决处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按处臵工作预案和有关工作规程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突发事件处臵工作落实情况等。 (二)局办公室为处臵突发事件的牵头责任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在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组织制(修)订突发事件处臵工作预案及相关的工作规程,负责牵头组织处臵突发事件,协调解决处臵工作的问题和善后处理工作,并负责根据有关规定向上级报告。 (三)按照突发事件种类在领导组下设各行动组,各行动组、

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贯彻到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以赴” 的方针,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妥善处置紧急情况,迅速有效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和恶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师生和国家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大事来抓,抓细、抓实、抓到位,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恶性事故的能力,确保我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一)事故报告 1、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情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的,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师应立即报告行政办公室。 2、学校立即查清,核实中毒人数,及时向教育局、乡镇、卫生防疫站和当地医院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人数、症状及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告等)请求支援。 (二)现场处理

1、协助当地医院的卫生防疫部门,对中毒病人采取紧急救护,封存可疑食品、用品及用具,将事故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 2、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及时与中毒人员亲属联系,并做好接待工作,同时,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维持学校正常、稳定的教学生活秩序。 3、配合医院及相关部门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迅速调查事故原因,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并以书面形式及时向政府、教育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汇报。 二、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急预案 (一)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要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教育局报告,积极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 (三)对传染性、流生性疾病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师生交叉感染和扩散。 (四)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五)坚决杜绝传染病学生带病上学,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许其来校上课。 (六)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共同配合预防和诊治。 三、校舍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精选-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 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

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案,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以下是520作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供大家参考!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批准后印发实施。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完整版)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突发事件包括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各类紧急情况,如安全事故(火灾、公用设施故障中断、建筑物倒塌、师生集体活动中发生的挤、踩、压、伤、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食物或职业中毒、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群体性事件(闹事、游行、非组织的政治活动等)、影响重大的治安案件、师生非正常死亡、自然灾害事故(洪水、台风、破坏性地震)等。 根据有关要求,不提倡学生参加危及自身安全的救灾活动。各学校要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平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预案演习,充分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在处置安全事故过程中,各班级老师要指导小学生做好自救自护工作。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并积极做好其他求援工作。将公安、消防和急救中心作为第一救援力量,在第一时间内取得联系和支持,确保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组织机构。 1、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指挥机构。 总指挥:蔡文阁 成员:邱世摺 2、安全突发事件处理队伍。 (1)抢救处理组: 组长:谢国呈 成员:各班班主老师 (2)后勤保障组: 组长:邱文岭 成员:各科任老师 二、日常安全管理 1、每天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在校门口、学校校园、教学楼走廊等处进行经常性的巡视。 2、禁止在校园的教学楼踢球、爬墙、爬楼门、滑楼梯栏杆,违者通报批评,对涉及的班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作者:————————————————————————————————日期:

XXXXXXX 水库 灌区工程 (第X标段)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XXXXXXXXXXXXXX标项目部 2013年7月20日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 2.工程施工特点、难点、重要分析及对策 2.1 工程施工特点: (1)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为明渠、施工临时工程等。按施工进度要求,施工顺序组织施工。 (2)本工程施工时间相对较长,总工期13个月,共计390日历天。 2.2 工程施工难点重点分析 (1)本明渠工程施工的重、难点之一:是明渠开挖,进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施工;受雨季的影响较大,易阻挡施工,施工进场道路至渣场道路,一下雨容易造成路面滑,车辆无法通过。 (2)重、难点之二:渠线开挖中、房屋建筑50米范围内禁止放炮等。 3 应急指挥机构与体系 3.1协调机制及相关部门职责 我单位与单位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在启动本预案时统一行动、密切配合、提高应急效率。 3.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项目部及流域机构、各级管理部门与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组成。

3.3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3.1设立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工程建设事故应急指挥部”)。工程建设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如下: 指挥长:项目经理:XXX 副指挥长:项目总工:XXX 成员:管理人员 工程建设事故应急指挥部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拟定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办法; (2)监督、指导和协调流域机构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预案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信息上报和发布、善后处置等工作; (3)指导、协调和参与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4)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信息,根据事故情况需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5)组织事故调查工作,或配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及评估工作; (6)为地方提供事故处理的专家和技术支持。。 3.3.2工程建设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 工程建设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其组成如下:

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各科(室、局、处): 为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我院政治安定和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中央、省、市、县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指针,高度重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这项工作,按照“向可能出事作准备,向不出事目标作努力”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力争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内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行动,果断处置,全力维护我院的政治安定和稳定。 二、突发事件包括的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然发生性,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或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损害或可能损害人身及公共财产安全、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紧急处置的非常规性的特殊事件。突发事件大致包括如下范围:

1、集体上访、请愿、游行、邪教组织非法活动、械斗、枪杀、抢劫或虽有少数人参加但影响极坏的突发性事件。 2、重要的周边动态和敌对势力对我渗透情况。 3、爆炸、火灾、翻车、沉船、飞机失事、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或影响较大的事故。 4、风灾、雪灾、水灾、旱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严重疫情等。 5、其他具有群体性、苗头性、倾向性的严重影响我院正常工作秩序的紧急事件。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肃政治纪律,维护正常秩序。 2、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把群体性事件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3、坚持分类处置的原则。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教育疏导为主;对敌我矛盾,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不要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在内部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工作。在社会上要宣传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形势,正面引导和教育群众。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校园网安全有序平稳运行,保证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避免校园网络被黑客攻击、病毒入侵,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维护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保证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各项工作正常高效的运行。 二、组织指挥 1.组织机构 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职责任务 (1)加强宣传,监督检查各教研组处室网络信息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加强网上信息监控巡查,重点监控可能出现有害信息的网站、网页。 (3)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校园网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并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上报有关部门。 (4)与教育局装备站保持热线联系,协助装备站对教育网络信息

安全的监控和保障。 三、处置原则 1.主动防范,跟踪检查。根据情况通报和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落实。 2.先期处置,及时上报。重大突发事件,要迅速向市公安局网监科报案,保护好现场,并先期开展工作,及时控制事态,防止扩大蔓延,减少和降低危害。 四、处置程序及措施 1.校园网内发现网络突发事件,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关闭其连接,保存好相关技术数据和资料,并上报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及时寻找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类型、性质、可能的危害范围;为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保护健康的计算机,必要时可关闭相应的端口,甚至相应楼层的网络,及时请有关技术人员协助,寻找并公布病毒攻击信息,以及杀毒、防御方法。 (2)外部入侵:判断入侵的来源,区分外网与内网,评价入侵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对入侵未遂、未造成损害的,且评价威胁很小的外网入侵,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的lP地址的访问。对于已经造成危害的,应立即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和带来恶劣影响。 (3)内部入侵:查清入侵来源,如IP地址、所在办公室等信息,

工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工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作者:————————————————————————————————日期: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工厂的生产经营安全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快速畅通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渠道,确保工厂的各项应急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结合工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有别于日常经营的,已经或者可能会对工厂的经营经营以及对工厂的声誉产生重大影响的,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偶发性事件。 第三条工厂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本预案适用于工厂内突然发生,严重影响或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工厂紧急事件的处置。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 第五条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涝等; (二)事故灾害: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发生传染性疫情、食品

安全和职业危害,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信息类事件:主要包括报刊、媒体对工厂进行大量、集中的不实报道及负面新闻出; (五)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劳资纠纷、恶性上访等。 第三章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工厂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第七条工厂成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称“应急领导小组”)。 (一)组长职责: 1、负责工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批准和终止本预案; 3、组织指挥突发风险处置工作; 4、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一些重要事项作出决策; 5、负责保持与各相关部门或政府有效联系与关系。 (二)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织进行有关突发风险的处置工作; 2、指导工厂相关部门及分支机构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3、综合协调作息收集、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