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务犯罪关联案件侦查管辖的完善

职务犯罪关联案件侦查管辖的完善

职务犯罪关联案件侦查管辖的完善
职务犯罪关联案件侦查管辖的完善

职务犯罪关联案件侦查管辖的完善

向泽选

职务犯罪侦查管辖权的科学划定,对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意义重大。职务犯罪侦查机构的规模、地位,乃至侦查中领导关系的确定,都与侦查管辖权限所涉及的罪种相关联。职务犯罪侦查管辖权限的划定,包括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的范围和各级检察机关之间职务犯罪侦查管辖权如何进行纵向划分等两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的研究仅涉及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的权限范围。根据现行法律制度确定的职务犯罪侦查管辖范围,笔者认为,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的管辖是影响和制约职务犯罪侦查效率的核心问题,也是科学划定职务犯罪侦查管辖权限的关键。鉴此,本文拟对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的侦查管辖归属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从明晰职务犯罪侦查管辖权限边界的角度,促进职务犯罪侦查管辖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一、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的范围界定

职务犯罪关联案件中的“关联”,并非犯罪构成意义上的牵连犯,而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侦查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遇到的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直接或者间接制约或者影响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的其他犯罪案件,包括贪污贿赂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的“互涉案”、渎职犯罪的“原案”、职务犯罪的“后案”等三种类型。

“互涉案”是指同一主体实施了涉及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管辖的犯罪类型,或者办理的同一案件涉及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管辖的罪种的情形,具体包括:一是一

人多罪的情形,即同一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既实施了贪污贿赂或渎职侵权类犯罪,又实施了其他刑事犯罪;或者同一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普通主体,在实施普通刑事犯罪的同时,又是贪污贿赂犯罪或者渎职侵权犯罪的共犯的情形。二是数罪同案的情形,即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在依照管辖权限侦查各自管辖犯罪的过程中,发现所管辖的同一案件涉及不同管辖权限的由多个主体实施的多种犯罪的情形,如公安机关在查办走私案的过程中,发现海关或者其他机关工作人员受贿和滥用职权的行为,或者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过程中,发现黑社会组织犯罪等,即“案中案”、“窝案”、“串案”等。

渎职罪的“原案”,是指某些渎职罪的侦查与认定所涉及的事前发生的与渎职“本案”密切相关的其他刑事案件。“原罪”和渎职“本罪”具有认定和构成上的逻辑关联,“原罪”是认定渎职“本罪”的前提,没有特定“原罪”的存在,渎职“本罪”就会因为缺乏特定要件而无法认定。例如,要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件,就要以合同诈骗罪的成立为前提,没有合同诈骗罪的成立或存在,就不可能存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的结果,也就不可能存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即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中存有某种程度的失职,但只要没有发生合同诈骗的结果,就不构成签订、履行

收稿日期:2011-04-28作者简介:向泽选,男,湖南沅陵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法学博士。则》,《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第35页。

③具体内容参见弗雷德·英博等:《审讯与供述》,何家弘等译,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

④顾文等:《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机制及其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中国检察》(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179页。

⑤王建明:《论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及其立法完善》,《中国检察》(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⑥2010年11月25日,笔者应邀参加了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主办的“直辖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信息引导职务犯罪侦查专题论坛”,聆听了多位职务犯罪侦查实务专家的发言,颇有收获。

⑦2011年4月26日,全国检察机关侦查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邱学强副

检察长在会上强调,检察机关要着眼于增强侦查实战能力,加快实施科技强侦战略,深入推进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侦查工作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来源:正义网4月26日电,见习记者戴佳)。⑧叶林华:《检察机关侦查权的构建和控制》,《中国检察》(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⑨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

⑩何挺:《刑侦工作情况与思考》,《高级警官培训讲堂录》,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编写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证据参考标准》(陈连福、何家弘主编,法律出

版社2008年版)。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目前正在编写《贪污贿赂案件收集证据参考标准》。

合同失职被骗罪。这里的合同诈骗案就是事先发生的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的“原案”,与“原案”发生直接相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则属于渎职“本案”。类似的情形还有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纵走私罪、放纵制售伪劣产品犯罪行为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等,对这些渎职犯罪进行侦查和认定,都要以特定“原罪”的存在和成立为基本前提,渎职“本罪”与“原罪”之间存有严密的逻辑关联。

职务犯罪的“后案”,是指为逃避职务犯罪的司法追究,为职务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并构成刑事犯罪的特定案件。这些帮助职务犯罪嫌疑人逃避司法处罚的行为由于是发生在职务犯罪实施以后,故被称为职务犯罪的“后案”。例如,为职务犯罪嫌疑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职务犯罪嫌疑人逃匿,为其作伪证包庇,窝藏、转移、收购或代为销售职务犯罪所得赃款,或者为嫌疑人逃避司法追究创造其他条件等,都发生在职务犯罪实施以后。当然,与上述渎职罪的“原案”一样,“后案”与职务犯罪在认定上也存有严密的逻辑关联,所不同的是,职务犯罪成了这些特定“后案”的前提,这些“后案”则是由职务犯罪所派生出来的“孳生物”。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这些“后案”通常包括伪证案,妨害作证案,帮助毁灭、伪造证据案,窝藏、包庇案,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款案等,这些“后案”若非因职务犯罪的发生而引发,则其与相关联的“原案”一并属于公安管辖,也就不是本文要研讨的问题了。

二、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管辖的现状及其弊端

目前,对上述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的侦查管辖,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1998年1月19日联合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六项的规定执行的,即: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按照这一规定,检察机关在侦查职务犯罪中,发现所查办的案件存有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其他刑事犯罪的,则要通知公安机关派人参与侦查,但参与侦查活动的公安人员只能配合检察人员对案件进行调查;公安机关在侦查其他刑事犯罪的过程中,发现所查办的案件涉及职务犯罪的,则要通知检察机关派人参与调查,参与侦查的检察人员只能发挥辅助的作用,整个侦查活动要在公安机关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这种牵连管辖机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种不同属性案件的查办问题,避免了两类不同属性案件在侦查思路、侦查方向、侦查谋略以及侦查管辖权限等方面的差异性可能引发的实践困惑。但职务犯罪案件与其他刑事犯罪案件在侦查进路、侦查谋略和侦查取证手段等

方面是存在差异的,由两种侦查主体联合组成的以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的侦查办案模式,也表现出其先天的不足,不利于所涉案件尤其是职务犯罪案件的及时侦破。在以公安为主查办普通刑事犯罪,检察机关参与查办职务犯罪的办案模式中,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处于辅助地位,要服从公安机关查办普通刑事案件的整体部署,参与办案的检察人员办理职务犯罪的主动性难以发挥,很容易错过最佳办案时机。在以检察机关为主查办职务犯罪,公安机关参与查办普通刑事犯罪的办案机制中,公安人员处于辅助地位,要听从检察专案组对整个案件的统筹安排,公安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发挥出来,同样会制约和影响对所涉及的普通刑事犯罪的查办。由于参与办案的检察、公安人员同时还承担其他办案任务,加上目前的办案考评机制把联合侦破案件的功劳往往记录在主办案方,参与辅助办案的公安人员和检察人员持消极观望心理的居多,上述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办案的效果。可见,对关联案件所采取的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联合组成办案组的办案机制,存在着严重制约和影响案件办理的弊端:

(一)与侦查活动的内在规律相违背

职务犯罪的智能性和复杂性,以及证据的易变性,决定了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要遵循“快”和“智”的规律。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快”,要求对职务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和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证据的收集、嫌疑人的讯问、证人的询问等,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稍有不慎,就会走漏风声,一旦走漏侦查信息,就可能导致嫌疑人逃跑、串供、毁灭证据等不利于案件侦破的后果。现行的由两类侦查主体分别管辖职务犯罪和其他刑事案件的侦查管辖模式,在公安机关发现所查办的案件中涉及职务犯罪案件时,再通知有管辖权的检察机关派人参与调查,其中的时间差不仅影响侦查效率,也不能保证不泄露案件信息,一旦涉案信息泄露,很可能导致嫌疑人逃脱、证据灭失等不良后果。职务犯罪侦查中的“智”,要求在职务犯罪的侦查谋略上要体现“巧取”的理念,即在侦查谋略上要突出侦查的智能性,通过查办嫌疑人实施的与职务犯罪相关联的案件,如涉税、赌博、金融犯罪,职务犯罪的“后罪”和渎职罪的“原罪”,间接地获取嫌疑人实施职务犯罪的证据,一举突破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实现侦查的最佳效果。现行的由两类主体分别管辖职务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的管辖模式,人为地添置了案件侦查的障碍,增加了办案难度,使得一些行之有效的侦查谋略和技能不能巧妙地运用。按照现行的侦查管辖模式,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罪时,有关直接影响渎职罪构成的渎职原罪的情况,只能等公安机关侦查终结才能获得,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存有渎职的情形,并决定其渎职情况是否构成犯罪。当在查办其他职务犯罪时要依赖某些“后罪”的证

据时,检察机关也只能等公安机关查清其管辖的“后罪”,再论职务犯罪的侦查是否能够依靠“后罪”的证据予以佐证了。可见,现行的侦查管辖模式,否定了职务犯罪侦查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使得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复杂化,使得一些行之有效的侦查谋略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中无法使用。

(二)与适用刑罚防治犯罪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

刑罚以剥夺人的权益与施加道德谴责为内容,国家对刑事犯罪动用刑罚,根本目的是要预防犯罪的再发生,但只有在犯罪发生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决定犯罪应当适用的刑罚,才能达到刑罚防治犯罪的最佳效果①。对刑事犯罪进行侦查,是对刑事犯罪动用刑罚的基础和前提,侦查的质量和侦查所占用的时间段,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对刑事犯罪的追诉质量和追诉期限。职务犯罪及其相关联的犯罪,由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两个侦查主体分别管辖,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发现所查办的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尤其是发现所查办的案件,要以所涉及的其他刑事犯罪的情况如证据或者事实为认定的基础,而又必须等待公安机关来参与侦查,或者要等公安机关先行查办所涉及的关联案件,这势必延误有关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最终必然要延误对职务犯罪案件的追诉质量和追诉期限,造成刑罚的延误,使得刑罚在惩治和预防犯罪的效果上打折扣,甚至变成无效之刑或者昂贵之刑②。

(三)浪费侦查资源,影响侦查效率

公正和效率,是刑事司法的价值目标。公正为首,兼顾效率,应当成为处理公正和效率关系的准则。职务犯罪及相关联刑事犯罪的侦查,是对这类犯罪进行追诉的基础,也是对这类犯罪进行刑事追诉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理当按照刑事司法的价值标准来规制和统筹,在侦查环节贯穿公正理念的同时,要兼顾侦查的效率和效果。由两类不同的管辖主体对职务犯罪和其相关联的犯罪分别行使管辖权,不一定能够确保侦查中的公正。相反,在吸收公安机关参与调查,或者等公安机关对渎职罪中的原罪侦查终结后再对特定的渎职案件进行侦查时,由于其中的时间差,检察机关可能会贻误侦查,失去收集和固定证据的最好时机,犯罪嫌疑人也可能会因此获得侦查信息而逃跑,或者串供、毁灭证据等,不利于实现公正的价值目标。职务犯罪证据的易失性、易变性,犯罪嫌疑人的特殊身份可能给侦查造成的阻力,要求侦查活动迅速果断地进行。职务犯罪及其关联案件分别由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管辖,渎职案件的查办对其“原罪”的依靠,特定职务犯罪案件与其“后罪”的逻辑关联,职务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的互涉,要求侦查主体的同一性,而现行的由两类主体管辖的侦查模式,吸收不同侦查主体参与侦查,等待公安机关对相关“原罪”或者“后罪”的侦查结果,无疑会影响和制约侦查的效率。同时,由两类不同侦查主体对存有直接关联的案件分别行使管辖权,涉及侦查人力资源的重复投入,在目前刑事犯罪案件高发、侦查人力资源紧缺的背景下,这种侦查管辖模式会导致侦查人力资源的浪费,产生投入大、运行效率低下的侦查机制,与刑事司法所追求的目标,以及时下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目标大相径庭。

三、职务犯罪关联案件侦查管辖的完善

既然现行的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的侦查管辖模式存有诸多弊端,就应当按照刑事侦查的特点和规律,对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的侦查管辖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对上文所述的互涉案件、渎职案件的原罪、特定职务犯罪的后罪,统一由检察机关行使侦查管辖权,即公安机关侦查普通刑事犯罪发现犯罪嫌疑人还实施了应由检察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的,应当将整个案件移送检察机关侦查,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发现犯罪嫌疑人还存在其他应由公安机关管辖的普通刑事犯罪的,直接将普通刑事犯罪一并侦查。

(一)公安检察管辖中的互涉案件,应统一归口检察机关侦查

互涉案件的侦查管辖权由检察机关行使,是由互涉案件的特点以及侦破这类案件的实际需要决定的,具体理由如下:

1.职务犯罪的侦查,应当优于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国家工作人员的特殊身份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决定了职务犯罪的侦查应当优先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的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在实施职务犯罪的同时,还单独或者与其他主体共同实施了其他刑事犯罪,其他任意主体实施普通刑事犯罪的同时,又构成职务犯罪的共犯,或者涉嫌职务犯罪时,就会出现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分别有权对同一案件的部分犯罪进行侦查的情形。根据职务犯罪应当优先于其他刑事犯罪得到查办的原则,其他刑事犯罪的侦查要让位于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职务犯罪侦查主体随之取得同一案件中涉及的其他刑事犯罪的管辖权。故,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发现同一主体还涉嫌普通刑事犯罪时,应当将普通刑事犯罪并案侦查。公安机关侦查普通刑事犯罪发现嫌疑人还涉嫌职务犯罪(如行贿犯罪、贪污犯罪的共犯等)时,应当本着职务犯罪侦查高于普通犯罪的原则,将全案移送检察机关管辖。

2.互涉案件由检察机关侦查,是职务犯罪的侦查规律决定的。目前所赋予的侦查手段和侦查机制决定,职务犯罪尤其是贿赂犯罪的证明,主要依靠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等言词证据。为规避现行的职务犯罪侦查手段不足,提升职务犯罪的侦查效率,及时侦破职务犯罪案件,往往要遵循“从外往内”的侦查规律,即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入手,向职务犯罪进行侦查。例如要侦查受贿,往往从侦查行贿入手。为促使行贿人交代问题,又

要从侦查行贿人的其他违法问题如偷税、制售伪劣产品、赌博、洗钱等问题着手。这些违法犯罪归公安机关管辖,检察机关为侦破职务犯罪可以建议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但公安机关往往因人员紧张任务繁重等不能及时进行调查,因而可能影响职务犯罪的侦查。如果由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侦查中存在的与公安机关互涉的其他普通刑事犯罪一并侦查,则可以巧妙地利用所涉及的普通刑事犯罪的侦查,为职务犯罪案件的侦破提供条件和突破口。

3.互涉案件直接由检察机关侦查,有利于更好地办理案件。互涉案件涉及的职务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由公安和检察机关分别侦查,在这一侦查管辖模式下,检察机关为主罪侦查主体时,公安机关要派员参与侦查,公安机关为主罪侦查主体时,检察机关要派人参与侦查。检察机关因担负对公安侦查活动的监督职责,两种情形都要花费精力纠正公安机关侦查中收集证据和其他侦查活动的违法情形。同时,由检察机关将普通刑事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公安机关将职务犯罪移送检察机关侦查,都要有一个对方派人熟悉案情参与侦查的过程,从移送案件到对方派人参与侦查花费的时间差,必然增加侦查成本,还可能因侦查措施不能及时到位,贻误取证时机。如果将互涉案件涉及的职务犯罪和其他普通刑事犯罪,交由检察机关一并侦查,检察机关则可以根据两类案件的互涉情况,在制定侦查方案和确定侦查方向时,将两类不同性质的案件统筹考虑,在侦查谋略上采取以案破案,或者利用其中一案的证据作为侦破另一案件的手段,还可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和固定证据,保证证据的有效性和准确度,提高侦查水平和办案的质量。

4.互涉案件统一由检察机关侦查符合互相配合的原则。分工是互相配合的前提,分工是为了更好的配合。但分工和配合都要服从最大限度地实现诉讼职能和惩治犯罪的最终目的。刑事诉讼中的互相配合,除诉讼程序中在侦查措施上给予的支持,主要的是在诉讼职能上所给予的配合。将互涉案件交由检察机关侦查,正是为了保障侦查效率,强化侦查职能,提高案件侦破率,而由公安机关在侦查管辖上作出的必要的让度,是公安机关在强化侦查效能的大背景下,从侦查管辖职能上给予检察机关最好的支持与配合,是互相配合诉讼原则在侦查管辖中的具体体现。

(二)渎职犯罪的“原案”和职务犯罪的“后罪”应当由检察机关管辖

职务犯罪案件收集和固定证据难,证据易变性强,单靠职务犯罪自身的侦查突破案件难,要充分利用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收集、获取职务犯罪侦查所需要的证据,但并不是任何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都能促进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只有与职务犯罪紧密相

关的其他刑事犯罪,即渎职犯罪的“原案”和职务犯罪的“后案”,能够促进职务犯罪案件的侦破。笔者认为,这两类案件应当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1.渎职犯罪中的“前罪”应当由检察机关侦查。渎职罪中的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放纵制售伪劣产品犯罪行为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等的侦查,要以相关前提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如果渎职行为的前提行为不构成犯罪,则渎职罪就很难成立。例如,要对徇私枉法罪立案侦查,就要存在对明知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对明知无罪者而使他受追诉的前提,如果不存在该前提行为,或者该前提行为没有造成涉嫌犯罪的人不追诉,或者无罪的人受刑事追究的非法治后果,徇私枉法罪就很难成立。如果受包庇或者无故受追诉的行为由公安机关管辖,等公安机关将这些前罪侦查终结,再由检察机关对徇私枉法行为立案侦查,由于两罪侦查的时间差,可能使得渎职罪的主体闻讯后毁灭证据或者串供,或者编造错误追诉或不予追诉的理由。等检察机关对相关渎职罪立案侦查时,会丧失收集固定证据的最佳时机,渎职者可能因此逃避刑事追究。即便将渎职的实施者抓捕归案,也会因刑罚处罚不及时难以起到威慑和预防的功能。同时,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分别对渎职“原罪”和渎职罪行使管辖权,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侦查,浪费人、财、物、技术资源的重复投入,影响乃至降低侦查的效率。而由检察机关对上述渎职罪涉及的前罪一并侦查,能够避免上述弊端,在侦查谋略上能够将相关前罪和渎职行为一并纳入视野,及时收集和固定司法人员是否存在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证据,提高侦查质量,克服侦查不及时导致的对渎职犯罪打击不准和惩治不力的弊端。

2.职务犯罪的“后案”应当由检察机关侦查。由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及其“后案”一并侦查,是这类关联“后案”与职务犯罪的逻辑关联对侦查活动的要求。如上文所述,职务犯罪的“后案”,指的是职务犯罪实施后,为逃避刑事追诉而实施的妨害司法类的犯罪案件。两类犯罪具有直接的逻辑关联,“后案”往往是为了使职务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和追究而实施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职务犯罪和其“后案”在证明上具有密切的关联,侦破“后案”所获取的证据,往往是突破其职务犯罪的切入点,同样,职务犯罪的成功侦破所获取的证据,也可能成为侦破“后案”的关键。当然,在目前的侦查管辖模式下,如果是由非职务犯罪的发生而引发的“后案”,由于“后案”和引起“后案”的犯罪,在属性上同属非职务犯罪,两者都由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则可以有机地将侦查资源、证据收集等一并考虑,能够做到在最短的时限内将案件侦破。但对于由职务犯罪的发生而引发的“后罪”,要是也按照职务犯罪由检察院侦查,作为“后案”的普通刑事犯罪还由公安机关管辖,则会人

21世纪以来,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技术

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乃至价值观念。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职务犯罪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隐蔽化、智能化、群体化、专业化趋势日益凸现,职务犯罪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越来越体现在对情报信息和现代科技的掌握运用上。而多年来,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侦查思路、侦查模式、侦查格局和侦查手段发展相对滞后,侦查观念的传统性、侦查模式的习惯性、侦查手段的陈旧性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当前,职务犯罪侦查能力与职务犯罪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并把其作为破解工作难题、实现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创新发展、时刻掌握反腐败斗争主动权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信息化及侦查信息化的发展(一)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通常是泛指那些储存着某种特定内容的信号、标志、图像、表格、数据、记录消息和情况①。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②。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著

名趋势学家奈比斯特首先明确使用“信息社会”这一概念来描述未来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逐渐向信息社会转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我国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相继对我国的信息化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应用广泛普及,信息总量呈几何级数扩张,信息存储传递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更新,2010年我国网民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从互联网、电子邮件到博客、微博,从计算机办公到网上信息查询、网上购物、网上社交,可以说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网络时代。

探析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的信息化建设

陈连福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陈连福,男,吉林梅河口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为地造成案件侦查的分离,造成案件线索管理、传递、流转等办案程序的复杂化,侦查资源难以共享,不同机关对同一案件事实、案件情节等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重复侦查、重复取证、反复核实,很容易造成侦查活动在“打草惊蛇”的情况下进行,耗时长,侦查工作难以保密,从而为犯罪嫌疑人串供、毁灭证据、订立攻守同盟提供可乘之机,其直接后果是既妨碍了职务犯罪的侦查,也不利于其他“后罪”的侦查。客观上会导致相互关联的前后两罪都难以侦破。而由检察机关统一对职务犯罪及其“后案”行使侦查管辖权,可以避免两罪分开管辖所引发的弊病,还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案件信息、线索、证据等,对密切关联的各案进行综合分析,在两个案件同步侦查的过程中,随时根据侦查的进展情况,适时调整侦查谋略,出其不意地对职务犯罪及其关联“后罪”进行讯问,迅速及时地破案。如此,既提高了侦查效率,又节省了侦查资源。

可见,上述与职务犯罪相关联的两类普通刑事犯罪,交由检察院管辖,不仅具有较充分的理论依据,也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但对该两类相关普通刑事犯罪的立案侦查,应当设立比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更严格的立案程序,立案前要有证据证明相关普通刑事犯罪与正在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具有关联性,报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同时将与职务犯罪一并侦查的普通刑事犯罪报上级检察院备案审查,避免随意扩大检察机关侦查普通刑事犯罪的范围。注释:

①[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57页。

②[英]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以下。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的建设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的建设 [摘要]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顺应信息化趋势、破解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困局的必然之举。它由信息、网络平台、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信息意识和相关制度五要素有机组合而成,具备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判的功能。完善的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可以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并渗入个案侦查的每个环节,极大提升办案效率、节约办案成本。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 职务犯罪信息,是指检察机关以公开或秘密的侦查措施以及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职务犯罪活动的一切情况和线索。侦查破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案件信息的收集、处理、研判的过程。在以往的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虽然也使用各种案件的信息,但是案件信息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处于辅助性地位,而且各类信息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态的,这种被动的侦查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需要。因此,构建以信息为核心地位的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推进侦查工作的信息化,是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要素 (一)信息 信息是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的基础,是核心,是关键。在该系统中,信息具有全面、共享、动态的特征。信息的全面性是指一切与职务犯罪有关的人、事、物都应纳入信息收集的范畴,这是因为信息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系统运行的效果。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为实现信息占有的最大化,不仅要在检查机关内部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更应该能与辖区内的重点单位以及公安、海关、金融、工商、税务、审计、纪检检察等社会管理部门进行数据的共享。信息的动态性,是指信息的收集、整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补充、更新,以保持信息的鲜活性。 (二)网络平台 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运行必须依托一个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以整合和盘活信息资源并形成有效情报。首先,该系统要正常运行必须有网络基础硬件设施。从2000 年开始,以科技强检为目的的

经济犯罪侦查是什么意思

经济犯罪侦查是什么意思 经济犯罪侦查措施,是指经济犯罪侦查机关为获得证明有无犯罪事实、犯罪情节轻重的有关证据以及捕获犯罪嫌疑人所依法采取的专门的调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总称。 我国刑法当中对于经济犯罪的分类是特别的详细的。像非法集资或者说是行贿受、贿案件的,这些都是属于经济犯罪当中的一种。公安部门在侦查经济犯罪的时候,其实有是有着专门的部门来进行查处的,而且经济犯罪侦查要区别于其他的刑事案件。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经济犯罪侦查是什么意思? 一、经济犯罪侦查是什么意思? 经济犯罪侦查措施,是指经济犯罪侦查机关为获得证明有无犯罪事实、犯罪情节轻重的有关证据以及捕获犯罪嫌疑人所依法采取的专门的调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总称。 二、经济犯罪侦查手段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对抗性更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确保克敌制胜。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应重视立案前的审查工作。

抓住对书证或商品的鉴定,判明性质,扩大线索来源;抓住财务审计,核查被侵害标的的流向,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和活动范围;抓住有关通讯、交通工具等线索特征查明犯罪嫌疑人行踪;抓住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环节,查证犯罪事实已目前,对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策略、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萌芽,上述探讨对于活跃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各类案件的侦查方法,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在侦查方法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案件性质的界定。 准确界定案件性质,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正确开展的前提,调查取证要围绕犯罪构成进行。所以案件的定性不仅是刑法学研究的问题,侦查方法的研究也须以此为基础。 2、犯罪手段和类型。 对犯罪手段和类型进行剖析,是研究侦查方法的重要前提。经济犯罪的智能性特点较为突出,其犯罪手段较为复杂而且与经济业务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犯罪手段值得认真研究。就某一类案件而言,由于犯罪发生的环节和犯罪手段不同,此类案件也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唯有对犯罪手段和类型有较深入了解,才能提出针对性强的侦查方法。

职务犯罪的侦查思路

职务犯罪的侦查思路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推进职务犯罪侦查思路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侦查重心、侦查机制、侦查思维、侦查方法、侦查视野这五个方面着手,推进职务犯罪侦查思路的不断创新。 一、明确侦查重心 以往的职务犯罪侦查,往往是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为重点,特别是贿赂犯罪,如果没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则无法继续侦查下去,以零口供定罪的贿赂犯罪少之又少。因此,往往把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案件取得突破的标志,这是典型的由供到证侦查模式。此种侦查模式容易诱导刑讯逼供,导致冤假错案。因此,检察机关在侦查中,应该将侦查重心放在秘密初查上,在确信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后再正面交锋、突破口供,从而实现由供到证向由证到供的转变。要实现此种转变,必须在秘密初查上下真功夫,出硬招数。在秘密初查中,要采取各种隐蔽方法,不暴露侦查人员的真实身份和意图,切忌正面接触犯罪嫌疑人。要强化取证手段,注重收集、固定、运用各种证据,做到以证促供,以证定供。通过秘密初查,获取一定证据后,才可以进行首次讯问,这样才能更好的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进一步突破案件,扩大战果。 二、健全侦查机制

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出窝串案多、大要案多等新情况。面对新形势,检察机关必须构建新的侦查机制,做到集团化作战。特别是对涉案人员众多的窝串案,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大兵团攻坚,同时传讯多名涉案人员,充分利用时间差、空间差,杜绝串供可能,充分利用侦查谋略将其各个击破。根据集团化作战的思路,应该逐步健全以下三项机制:一是侦查指挥机制。要保证上级院对下级院案件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如上级院帮助下级院排除干扰,克服阻力。对基层院无法开展侦查的案件,上级院可以提办或交其他院办理。二是侦查协作机制。侦查部门要做好协查、协控、协助拘捕等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警察作用,做好协助抓捕、看守、押送等配合工作。三是侦诉配合机制。在侦查过这种,可以邀请侦查监督部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杜绝非法证据。在移送起诉前,可以邀请公诉部门提前介入,做好证据查漏补缺的工作,确保证据万无一失。在庭审前,公诉部门可以邀请侦查人员共同研究出庭方案,必要时,侦查人员可以出庭作证。 三、更新侦查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对于侦查人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到本质,从不利局面中看到有利条件,进而化难为易,变慢为快,排除障碍,突破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除了具有很强的侦查意识外,还应掌握灵活的思维方法。侦查思维主要有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综合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六种方式。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这几种方式不是单一使用,

当前经济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

当前经济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了社会经济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活动日益猖狂,严重地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侦查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和防范工作中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就经济犯罪的打击和防范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了本人就新形势下经济犯罪相应的对策以及措施。 【关键词】经济犯罪;现状;防范与打击;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经济活动从追求短期逐利型向做大做强型发展的动荡阶段,由此伴生的经济犯罪发案率将超过其它刑事犯罪,公安经侦部门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专业队伍,多年来一直在加大打击经济犯罪的工作力度,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和成绩,但在有效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方面就略显欠缺,当前,如何更好预防、打击经济犯罪,有效遏制经济犯罪猖獗势头,更好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服务,是对经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公安经侦部门面临的我国经侦工作任务将更为艰巨复杂。面对这样的局势,我国公安经侦部门就需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要从未雨绸缪的角度做好大战之前的备战工作,才能应对新形势下新一轮经济犯罪浪潮,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一经济犯罪的新特点 (一)犯罪领域广泛化 目前,由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其不断更新的产业科技信息,强大的网上立体销售平台,应用技术信息为实体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有形和无形效益。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网上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势必最终取代现金支付,使快速交易走到了我们面前。然而,随着其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通过互联网实施的非法传销、合同诈骗、集资诈骗、非法证券咨询咨询犯罪和其他形式的经济犯罪。此外,经济犯罪还发生在权利运作的各个环节,如工程招标方面,物资采购环节,工程建筑领域,物资管理和仓储环节等。近年来,在全国各个地区的这种类型经济犯罪活动越来越突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曾破获了一起特大系列诈骗案。霍某冒充是领导亲戚,以给他人孩子安排工作为名,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约有80多名受害者先后上当受骗,霍某则收取1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好处费,涉案金额高达1400万元。直到几名受害者聚到公安局一起报案,霍某诈骗的手段才慢慢暴露无遗。在其作案的几年时间内,涉案的80多名受害人均被霍某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他们也并没有起疑心,可见普通人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弱到极点。霍某还不断对被害人进行这样的告诫:“事情正在办理之中,这种事情需要严格保密,而且你们的钱已经花出去了,要是报案,事情不但办不成不说,钱也肯定会打水漂。”在她的“安抚”下,时至霍某东窗事发被逮捕仍不断有受害人打电话询问其安排工作的进展情况。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基本流程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基本流程 一、案件线索受理 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主要有控告、举报、申诉、犯罪嫌疑人投案、上级院交办、有关机关移交以及办案中自行发现。 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由人民检察院控告部门或者举报中心统一受理,并根据具体情况和管辖规定,在七日以内做出如下处理: (一)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按照相关规定移送本院有关部门或者其他人民检察院办理; (二)不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的,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首人。对于不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三)对案件事实或者线索不明的,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收集相关材料,查明情况后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者部门办理。 侦查部门收到举报中心移送的举报线索,应当在三个月以内将处理情况回复举报中心;下级人民检察院接到上级人民检察院移送的举报材料后,应当在三个月以内将处理情况回复上级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情况复杂逾期不能办结的,报检察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举报中心应当对作出不立案决定的举报线索进行审查,认为不立案决定错误的,应当提出意见报检察长决定。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侦查。 举报中心审查不立案举报线索,应当在收到侦查部门决定不予立案回复文书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办结;情况复杂,逾期不能办结的,经举报中心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二个月。 侦查部门对决定不予立案的举报线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退回举报中心。 二、案件初查 (一)、审批程序及手段 1、审批程序:侦查部门对案件线索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初查的,由部门负责人建议,层报反贪局长、分管检察长批准后,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批准,进行案件初查。 检察长或者检委会决定初查的,承办人员应当制定初查工作方案,经侦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检察长或分管检察长审批。

谈谈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原则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刑法》规定的经济犯罪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依法进行侦查的一项专门工作。它是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驾护航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我国,经济犯罪活动出现较迟,在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猛,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经济犯罪案件本身的特殊性,即无论是犯罪活动的方式、方法,犯罪主体构成上,还是犯罪后果的表现形式上,都对经济犯罪侦查机制与运行等等方面提出了有别于一般刑事案件,或者说传统侦查方法的诉讼要求。为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经济犯罪侦查的原则作一些探讨。一、主动进攻的原则。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一定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要积极开展经侦基础业务建设,努力提高获取经济犯罪情报线索的能力和线索的质量。对已注册公司企业的背景要进行调查,已发现各种违法经济犯罪活动,并积极开展侦查,保持主动进攻的态势,强化打击措施,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同时,认真研究经济犯罪活动的规律性和特点,及时掌握情况,对不同时期突出的经济犯罪类型,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斗争。二、依法办案的原则。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公正严格执法作为立身之本。既要严格执行实体法,又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经侦案件,准确定性是关键,所以尤其要注意掌握政策与法律,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去惩治罪犯,保护人民;无论在办案的任何环节,采取任何侦查措施,都要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文书规范,处理适当。严禁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插手经济纠纷,要坚持原则,排除干扰,不徇私情,禁止办人情案、关系案,不搞任何形式的降格处理或以罚代刑。一定要坚持先立案,后侦查,尚未立案之前,不得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和侦查手段。三、注重证据的原则。证据是确保办案质量的关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全,就无法结案,无法移送起诉,达到实现刑法的目的。经侦民警要有强烈的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从受案时起,就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以后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移送起诉等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仍然要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搜集证据,把证据搞扎实,不得轻信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对与案件有关的各种票证、印章、文书必须妥善保管,不能丢失、损失,使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济案件尤其要注重把握下列证据:1.书证和物证。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主要以大量的票证和合同为载体,以资金和物质的流动为主要形式,这些票证和合同往往可能直接反映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和过程,作案手段以及动机。因此,书证和物证的搜集和分析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办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经济类犯罪嫌疑人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时,往往打着合法的幌子,把其违法犯罪行为掩饰为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在其供述中,犯罪行为人对这一点总是特别强调,也正是这一点上,往往容易暴露马脚。因而,应注意分析其供述与其现实行为之间的差异,发现破绽。3.软件等视听资料。四、协同配合的原则。各级公安机关要树立整体作战意识,增强全局观念,排除干扰,主动加强联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协作办案,充分发挥打击经济犯罪的整体合力作用。要保证政令、警令的统一和通畅,上级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执法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下级公安机关必须认真执行上级的指令和决定,坚决摒弃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提出书面报告,但不得停止执行,拒不执行或者有意拖延的,追究领导者及有关人员的责任。五、人赃并重的原则。经济犯罪活动在给国家、集体、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打击经济犯罪工作必须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也只有从经济上打垮犯罪分子,才能真正起到惩一儆百,釜底抽薪,使经济犯罪分子不能东山再起,继续作恶的作用。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要认真查明其犯罪事实,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禁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特别是重要逃犯,无论其逃到哪里,即使是国外,都要千方百计将其缉拿归案,决不让其逍遥法外。在严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取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取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xx县人民检察院 x勇 职务犯罪案件能否成功起诉和审判,取决于案件侦查收集固定的证据及证据的证明力。侦查人员如何围绕犯罪构成全面客观依法收集和固定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并努力提高证据的证明力,是摆在侦查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因为证据上的原因,导致一些案件在检察机关诉不出,在法院判不了,不得不作撤案或不诉处理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侦查人员在取证中出了问题。本人结合自身侦查实践及案件质量检查、公诉、审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侦查取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证据收集方面 (一)不按犯罪构成要件收集和固定证据 犯罪构成要件是侦查取证的指南。不同的案件,其犯罪构成要件虽有不同,但总体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四个方面。我们的侦查人员往往容易忽视的是对主体和主观方面证据的收集,而这恰恰是案件定性量刑最至关重要的东西。 主体身份不同,所涉嫌的罪名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受贿,一个是国家工作人员,一个是企业人员,由于主体身份的不同,其涉嫌犯罪的罪名也不一样,一个构成受贿

犯罪,一个则可能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同样是企业人员受贿,一个是国有公司人员,一个是非国有公司人员,他们所涉嫌犯罪的罪名也不一样。再如破坏乡镇换届选举和破坏村(居)委选举,前者可能构成破坏选举罪,而后者则不构成犯罪。 主观故意不明,直接影响案件定性。在一些渎职失职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把自己的渎职失职行为说成是工作中的失误;在一些索贿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将自己向他人索贿说成是向对方借钱,如果我们的取证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罪与非罪的争议。 (二)不按证据的关联性收集和固定证据 一些侦查人员在取证中,不认真分析证据的关联性,不管与案件有关或无关,都一古脑儿取回来。结果案卷装了厚厚的几大册,有用的证据找不到几个。将办案中收集证据变成了码材料。 (三)证据收集不及时、不全面、不客观 能否在第一时间全面、及时、客观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是决定案件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职务犯罪案件主体身份的特殊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应对侦查的对抗性,就要求侦查人员在第一时间内收集固定好相关证据。这是因为:一是随着案件的侦查,一些证据可能会被转移、隐匿、毁灭或灭失;二是相关知情人员可能会串供订立攻守同盟;三是能及时掌握新线索,发现新情况,为案件深挖和扩大战果奠定基础。如在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时,侦查人

经济犯罪调查取证技巧

公司,环猎正扎实地迈向新的高度。环猎商业调查网https://www.doczj.com/doc/432441329.html, 商业领域犯罪调查研究 环猎调查专家论:经济犯罪案件具有犯罪手段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利益关系复杂、难于准确界定、跨区域作案等特点,该类案件的侦查工作具有相当强的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和策略性。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及其关系人反侦查能力较强,侦办工作遇到的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较多,调查取证工作的难度较大,要想在侦查工作中克敌制胜,侦查人员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能从纵横交错的纷乱情况中迅速理出头绪,采取机动灵活的方略解决调查取证中遇到的问题。 一、按经济业务流程取证 经济犯罪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经济业务的一种形态,只不过是一种违法的经济业务活动,因而正常经济业务的某些特征经济犯罪也同样具有。经济业务多遵循一定的流程,循序进行,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同样,经济犯罪也会经历上述流程,不可避免地遗留相应的痕迹,而这种痕迹多以单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各个环节的经办人员也会知悉相应业务的办理经过,这就使得经济犯罪的证据表现出序列性。另外,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总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前手”和“后手”,经济犯罪也具有这一特征,相应地,经济犯罪的证据通常成双成对地出现,从而具有对偶性的特征。在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中,调查取证也须按经济犯罪的流程进行,首先,收集的证据要能完整地反映一笔或几笔经济业务的流程。其次,从证据链条中要反映出涉案财物的流向。因为经济犯罪大部分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离开财物的流向,就无法反映其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第三,所收集的证据要能反映出经济犯罪与合法经济业务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湛江特大走私案的查处中,办案人员先货物通关流程,一单货物立一个案,到走私货物进境所必经的各个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办案人员发现走私分子的犯罪手法主要是少报多进、伪报品名,而且走私货物入关必须要经过港监、码头、船务代理、商检和海关等部门,走私分子要少报多进,就必须涂改单据,但是其他部门的单据可以改,码头卸货的收费单据是不可能改的。据此,派人到码头对涉案公司两年来交费的单据进行了清理,然后与其他4个部门的单据进行对比,结果,仅用了不到20天就查清了走私货物案值110亿元,偷逃关税近70亿元的犯罪事实,创造了高效的查私纪录,同时还掌握了海关、商检等执法部门干部护私、放私的线索。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取证工作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取证工作 [摘要]证据问题是刑事案件侦查和诉讼的核心问题,刑事案件的侦查和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文章针对职务犯罪侦查取证的特点,就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求推动职务犯罪取证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职务犯罪;证据问题;取证工作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取证特点 职务犯罪并非我国刑法上的专门术语,而是司法部门和法学理论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牟取经济利益,或者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①比如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等。正因为职务犯罪的特殊性,所以其侦查中的取证工作也有别于一般的刑事案件: (一)犯罪嫌疑人口供、证人证言、书证的地位突出 如银行交易明细、房产查询信息,受贿案件中受贿方的口供、行贿方的证人证言,渎职犯罪案件中规范职务行为的法律法规、会议纪要等等。 (二)取证工作阻力大,难度高 职务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共犯,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且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尤其是腐败案件,都不是光天化日之下作案,一般是两个人或很少几个人进行极为秘密的犯罪活动,因此,取证工作阻力大,难度高。 二、职务犯罪证明要点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职务犯罪的取证工作也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 对于犯罪主体的证明,主要是采取犯罪嫌疑人供述、书证与证人证言等办法,来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职务犯罪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比如干部履历表、职务任命书、工资证明、考评材料、所在单位的法人执照等。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如故意或者过失。职务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其证明要点也不尽相同。比如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又比如贪污罪,要查实犯罪嫌疑人占用的公款用处和去向,以此核实其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从而证明犯

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包括哪些

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包括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职务犯罪多数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实施的犯罪,因此这类犯罪往往是由各地人民检察院来立案侦查的。 职务犯罪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职务侵占罪,而是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具体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的规定。那么对于这样的犯罪,侦查机关是谁呢?即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有哪些?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职务犯罪多数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实施的犯罪,因此这类犯罪往往是由各地人民检察院来立案侦查的。 二、职务犯罪具体有哪些种类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单位受贿罪; 5、行贿罪; 6、对单位行贿罪; 7、介绍贿赂罪; 8、单位行贿罪; 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0、隐瞒境外存款罪; 11、私分国有资产罪; 12、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包括: 1、滥用职权; 2、玩忽职守; 3、枉法追诉裁判罪; 4、私放在押人员罪; 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有七个: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罪;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搜查罪; 3、刑讯逼供罪; 4、暴力取证罪; 5、虐待被监管人罪; 6、报复陷害罪;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破坏选举罪。

经侦犯罪措施

一般侦查措施 (一)调查访问。也称调查询问,是基本的侦查措施,指运用公开或秘密的方法手段,就案件有关的人、事、物,向有关人员或知情人进行的调查工作,是案件侦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二)审讯。也称为讯问,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是指公安机关经侦部门为审查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措施。但需注意的是审讯时应注意严禁刑讯逼供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三)现场勘查。在经济犯罪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经侦部门为查明案件事实、搜集犯罪证据、发现犯罪线索,侦查人员依法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等进行勘查、搜查。 (四)摸底排查。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对有作案条件的个人逐个进行调查,以便从中发现线索,确定犯罪嫌疑对象的侦查措施。(五)控制销赃。在侦查工作中,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或依靠群众,对犯罪分子可能销赃的有关场所进行监视控制,进而发现赃证,查获犯罪嫌疑人。(六)查帐、查询和冻结存汇款。在经济案件侦查中,查帐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查清与案情有关的帐务往来。一般是对现金往来日记帐、银行往来日记帐、物资帐和对涉案经济活动有关的帐页(册)、单据、票据等情况查证。在查帐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特定帐户内特定时期内资金往来情况进行查证。如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经批准可以要求金融机构协助予以冻结。但需注意的是冻结存款、汇款,一般以案件涉案数额为上报,冻结期限为6个月,到期需要继续冻结的,需重新审批,并办理续冻手续。 (七)搜查、收集证据。搜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获取各种犯罪证据、发现和取得检查鉴定样本、直接查获犯罪嫌疑人、发现和确认犯罪现场。对于搜查中发现的与案件有关的物证和书证,可以扣押。但在扣押中需注意扣押物品应开列详细的扣押物品清单;扣押物品应及时上报统一保管;扣押的物品可作为证据的要随案移送。 (八)税务核定。在涉税犯罪案件侦查中,因案情需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可以委托税务机关或被指定有权进行税务核定的专业人员,对特定缴税主体在特定时期应纳税和实际纳税情况进行核查认定,并出具认定结论。 (九)刑事技术鉴定。在经济犯罪案件中侦查中,需要对涉案的书证进行鉴别和判断时,公安机关应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依照法定程序,通过科学分析和检验,就涉案的书证与案件事实的关系作出鉴别和判断。经济犯罪案件中的刑事技术鉴定主要是指文件、印章等鉴定。 (十)查缉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经侦部门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发现犯罪嫌疑人并予以捕获的侦查措施。 特殊侦查措施

当前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困难策略

一、经济案件侦查的难点1、办案经费紧缺,这是长期困扰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问题。 ①在打击经济犯罪过程中,这个问题更显突出。经济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往往携带了大笔不义之财,多逃往外地(有的甚至逃往境外、国外),犯罪所得转移隐匿地点多,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外出追逃、取证、查帐次数多,范围大,费用支出大;②公安部又明文强调办案干警不准同受害人同吃、同住、同办案,不准索取办案经费等;③对追缴的地产、设备等固定资产需鉴定、评估,对有的帐目需要中介机构审计,而公安机关又无鉴定、评估等专项经费来源,需要从有限的办案经费中垫付,公安机关有限的通讯交通工具和办案经费,与侦办此类案件实际需要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大要案的查办更是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必然软化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2、取证难:经济犯罪行为取证难主要表现在取证的时间、空间跨度大,涉及的单位和人员多,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如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为隐匿罪证,往往跨省市、跨区域虚开,甚至几十个、十几个省市的不法分子相互虚开,公安机关如要获取“有货虚开”亦或“无货虚开”、“善意取得”、“恶意取得”的证据,往往需要依据发票线索,查明最初销货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和抵扣联是否一致,是否有所提供货物的能力,货物的来源是否真实等关键问题,而这些跨省市、跨区域的调查取证,所需周期较长,查证难度大。特别是有些案件对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主观故意、危害后果、犯罪行为与后果的因果关系的侦查和证明就更难了。3、发现难:经济犯罪的隐蔽性、预谋性及作案时间长的特点,使经济犯罪较普通刑事犯罪发现难。大多数经济案件不是发生在现在,只是事情败露在现在。作案的过程往往是一、两年或更长的时间,所以说经济犯罪引发的后果具有滞后性。案情只有发展到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来偿还以前投资者的本金时,犯罪结果才会骤然爆发,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其次经济犯罪多与内部腐败问题紧密相连,许多部门是先掩盖起来,尤其是金融案件,先不报,实在包不住了,才报案,这样时过境迁,犯罪证据查起来就相当困难了。4、法律适用难:当前法律、法规不完善,司法解释滞后,以致对部分案件性质的认定难以统一。有的行为有社会危害性,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法律无明文规定;有的法律规定过于抽象,表述概括性强,又无相关司法解释相辅,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如当前的传销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大、影响坏、受害人多的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以法律规定按“非法经营罪”论处。但在具体的查办过程中,往往是有人无物,经营数额和财产损失很难认定,客观上削弱了打击的力度。再有公安机关的案前初查工作法律地位不明确。公安机关的案前初查由于没有立案,不在法律规定的侦查活动范畴之内,因此也不能行使侦查活动的职权和采取相应的法律强制措施和手段,如不能查询银行存款等,制约了侦查工作的开展。另外经济犯罪形式多种多样,手段狡猾隐蔽,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案件定性难度大。如实践中对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行为,承包中经济纠纷与职务侵占往往难以区分,造成了公、检、法机关对此类案件的定性认识不一致,影响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处理。二、对策:1、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搞好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重要保证。经济犯罪的特征和经侦工作的实践证明,无论是部署打击经济犯罪工作还是侦办具体案件,没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都难以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公安机关对有关打击经济犯罪重要工作部署、重大行动和大要案件的侦办工作,以及在执法办案工作中遇到的重要困难和突出问题,要及时、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报告,对涉及有关部门和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及时请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出面协调,解决困难,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2、统一思想,切实加强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公安机关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防范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要认真贯彻落实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精神,抓紧建立防范、打击经济犯罪的预警机制、防控机制和协作机制,探索建立以信息情报为主导,以案件侦破为核心,专群结合的打击经济犯罪体系,全面提升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整体水平。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

职务犯罪侦查总结

职务犯罪侦查总结 职务犯罪侦查 职务犯罪侦查:人民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为收集证据、查清案件事实、查获犯罪人,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措施。 (1)职务犯罪侦查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 (2)客体是职务犯罪案件 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非法谋取经济利益,或者在履行职责或行使职权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的社会、组织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犯罪行为。 侦查对象具体包括四类:一是贪污贿赂犯罪 二是渎职犯罪三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暴力取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虐待被监管人员、破坏选举等七种犯罪案件四是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需要由直接受理的重大犯罪案件。 (3)手段是专门的调查工作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4)任务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 职务犯罪侦查的特点:1 侦查方式“由人到事” (往往对象明显,犯罪事实属性不清,或者是事情性质清楚,但是具体的犯罪数额、结果、危害程度不明确,所以这些需要认真调查,依法收集证据加以支持)2 案件线索难暴露(首先,职务犯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文化素质较高,通晓法律、工作程序,手段更为隐蔽;其次,多数没有确定的被害人;再次,这类案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表现出来,不易被人察觉,群众对案件的举报、控告也缺乏积极性)这一特点要求侦查工作要积极主动去发现、揭露案件。

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强(一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反侦查能力强,二是犯罪主体易利用职权,地位编织关系网、制造保护层;三是与其他参与人、利害关系人之间订立攻守同盟,共同毁灭证据、转移赃款、逃跑等) 言词证据突出,收集、固定证据难(首先,这类案件大多没有 可供勘查的犯罪现场和痕迹,往往也没有直接的被害人和相关物证,主要通过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等证据来证明。其次,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时间间隔较大、犯罪事实发生的时就和被发现的时间间隔也较大,所以证实犯罪的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较少;间接证据、传闻证据较多,时过境迁,证据很难被取得、固定)职务犯罪往往与其他犯罪相关,部分案件“案中有案” (如涉及到伪证、包庇等犯罪案件,有些往往从偷税、虚报注册资本等犯罪入手;而渎职类犯罪案件的侦查,涉及到“原案”——一种是渎职犯罪构成要件,如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等;一种原案是认定该类犯罪重要的事实和证据,如放纵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就要先查清是否构成了“销售伪劣商品罪” )这特点加大了侦查的工作量,而对于“原案” 的取证更难。 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简介

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80403K 专业名称经济犯罪侦查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警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政治立场坚定、作风优良,自觉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掌握公安基本理论与警务运作规范,熟悉党和国家关于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掌握法律、经济基础理论和综合运用法律文书制作、侦查措施应用、侦查讯问、情报分析等专业技能,具备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核心能力,从事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工作的高素质实战型警务人才。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基层公安机关,在经济犯罪侦查岗位,从事经济犯罪侦查与预防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公安事业,有奉献精神; 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警务体能锻炼标准,掌握警务驾驶、武力使用等基本警体技能,具备公安实战需要的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和警务英语等通用能力; 3.掌握常见经济案件的一般侦查措施与手段,能够利用网络及相关系统开展案件信息的查询与初步的情报分析; 4.掌握规范、熟练制作各类询问、讯问笔录,以及规范开具法律文书的技能; 5.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与执法水平。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公安业务法律法规、经济案件办案程序与法律文书、常见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常见侦查措施与策略、讯问与询问笔录制作、侦查讯问、经侦情报信息实战应用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训。在实习点进行顶岗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无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无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经济犯罪侦查

试论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安全办案问题

试论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安全办案问题 【摘要】随着国家司法体制改革进度的加快,以及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侦查工作中的程序性问题在整个司法环节的重要性愈发明显,不论是国家出台各种关于执法规范化的专项措施,还是证据制度的日趋完善与缜密,都深刻的体现了对司法公正的重视。证据制度中最容易被寻找出瑕疵的问题就是涉及到因刑讯逼供而引起的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在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体系下,排非制度将成为司法庭审过程中的一项常规流程,而面对这一问题,从关口前移的角度来看,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安全办案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证据制度;安全办案 安全办案历来是侦查部门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更要重视这个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查办的案件出现安全问题的社会影响性巨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安全工作,出现涉案人员伤亡的安全事件,不仅会影响案件的成败,而且会严重损害检察机关的形象和社会稳定。 检察机关自侦部门之所以重视办案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安全问题容易发生。职务犯罪是一种智能型犯罪,一般情况下涉及到的社会关系和人员比较多,犯罪嫌疑人在交代犯罪行为的同时自身压力非常大,对自身罪行做出供述之后会过度担心对自身及家庭影响而引发心理不稳定,一旦无法正确调整心态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是由于职务犯罪本身的犯罪特点引起的,相对于一般的刑事犯罪,这点表现尤为明显。 二、犯罪嫌疑人的安全性关系到法律程序的进展。检察机关自侦部门自将犯罪嫌疑人带入讯问场所开始,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一种法定上的义务。从审讯、体检到最终羁押到看守所的过程都是要投入精力来保障犯罪嫌疑人人身安全的。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事故,都会引起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最基本的譬如是否遭受刑讯逼供而引发的非法证据排除的争论,严重了则会涉及到办案人员侵权犯罪的问题。其实针对此问题,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则在很大程度上以法定的形式来规范,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一方面是保护犯罪嫌疑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保护侦查人员。 三、这关乎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理念。近些年来,人权这个概念的影响在国际舆论上不断的增长,对人权问题理解和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世界各国对人权最基本的一些内涵和理念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人权最根本的是人的生命健康权,这一点在法律上得到保障是法治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重视实体正义的同时也要看到程序正义的必要性,不能只强调打击犯罪而忽略了犯罪嫌疑人也拥有的一些基本权利这一基本理念。

经济犯罪侦查重点

经济案件侦查重点 1、经济犯罪(专题一) 经济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利用法律所许可的经济自由,违反国家经济法规,严重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经济犯罪侦查(专题二2) 是指经济犯罪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经济犯罪事实、收集证据,发现查获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 3、初查(专题二26) 立案审查(初查)是经侦部门对接受或发现的经济犯罪线索、证据材料或犯罪嫌疑人所进行的书面审查和调查核实。 4、查询冻结概念及其程序(专题三41) 1、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的概念 ——侦查人员根据侦查(调查)的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邮电部门调查询问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情况的一种查证方法。 ——通知上述机构、部门停止支付的存款、汇款的专门措施。 2、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的程序 1)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的审批 2)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的执行 3)冻结存款、汇款的期限 ——6个月,可继续冻结6个月 4)冻结存款、汇款的解除 ——逾期自动撤销 ——依法通知解除:经查明与案件无关3日内通知原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邮电部 门解除冻结 5)被冻结存款、汇款的处理 ——随案向人民法院移送:向人民法院移送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邮电部门出具 的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由人民法院通知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 者邮电部门上缴国库 ——依法予以没收或返还被害人: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死亡,案件被撤销 6)冻结存款、汇款的监督

——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冻结、解除冻结存款、汇款有错误时,可以依 法作出决定,责令下级公安机关限期改正 ——上级公安机关直接向有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邮电部门发出法律文书,纠 正下级公安机关所作的错误决定 5、经济犯罪侦查工作有何特点(专题二2) 1、侦查对象的特殊性 2、侦查行动的易受干扰性 3、侦查活动的广泛性 4、侦查途径的特殊性 5、侦查管辖的多样性 6、经济犯罪侦查的具体任务(专题二2) 1)查明经济犯罪事实 2)收集证实经济犯罪活动证据 3)缉获经济犯罪嫌疑人 4)追缴赃款赃物挽回损失 5)防范控制经济犯罪 7、如何发现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发现途径)(专题三17) 1、利用经济指标的变化发现经济犯罪证据 2、从民刑交叉部分的事实中寻找经济犯罪证据 3、从商务操作流程中发现经济犯罪证据 4、运用司法会计技术发现经济犯罪证据 5、从资金流动的途径和用途入手查找 6、从案件当事人或关系人处发现 8、简述经侦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协调措施之外部协调)(专题三53) 1)建立联络员制度 2)建立案件移送制度 3)建立信息交流制度 4)建立案件会商制度 5)联合开展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 6)聘请上述部门专家做顾问,对疑难案件会诊 9、如何提高缉捕经济犯罪逃犯工作效率?(追逃效率)(专题二45) (1)严格执行“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破案标准 (2)实行“犯罪嫌疑人到案率”指标考核 (3)严格落实“破案追逃责任制” (4)对在逃人员要及时上网 (5)运用“网上查询”和“光盘比对”及时查获在逃人员 (6)为“网上查询”和“光盘比对”提供切实有力保障 (7)对重大在逃犯(公安部)实行A、B级通缉 (8)实行“追逃奖励”机制

职务犯罪侦查情报信息收集与分析

职务犯罪侦查情报信息收集与分析 王丽华金翌昀 【内容提要】为了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基础建设,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能力,需创建职务犯罪侦查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在职务犯罪侦查情报信息收集方面,应建立职务犯罪侦查情报信息工作机构,通过广泛的途径全面收集职务犯罪侦查战略情报信息、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情报信息、职务犯罪侦查个案情报信息。在此基础上,应该设置专门的职务犯罪情报信息部门和人员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情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未来,应构筑职务犯罪侦查情报信息平台,设立职务犯罪情报信息交流网站,并发展职务犯罪侦查特情人员,以推动整体侦查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情报信息收集分析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information mechanism for the official crime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investigation ability. With regard to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the official crime investigation,it should institute specific working department to collect relevant strategic informa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about individual case through various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mechanism mention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