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06月20日14:00-16:00 jx5-6-207第一章:绪论

1、如何理解行政

2、公共行政的含义、特点

3、了解威尔逊、古德诺、怀特

4、了解企业家政府理论

5、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基本主张P22、23

6、了解行政生态学(雷格斯)P21

第二章:行政体制

1、行政权利的含义

2、权利和权威的联系和区别

3、省直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4、什么是大部制改革以及重要意义

第三章: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和作用(地位)

2、政府干预主义职能理论的内容、作用和局限

3、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

4、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第四章:行政主体

1、行政组织类型中的参谋咨询机关、派出机关的含义

2、行政组织构建的基本原则

3、行政领导的含义、地位

4、人事行政的任务、发展趋势

第五章: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的几种模式(有限理性模式、渐进决策模式)

2、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含义,如何实现民主化、科学化

3、行政执行的几种手段(行政、经济手段为重点,各自的长处不足)

4、行政执行的原则

第六章:机关行政

1、机关管理和现代化的含义、特征

2、会议的功能(作用)

3、会议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作用,怎样管理

4、文书与档案的联系与区别

第八章:行政信息

1、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的相互关系

2、行政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第九章: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的含义

2、行政监督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

行政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如何理解行政

行政的基本含义:指推行政令,执掌政务,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

对行政的三种理解:

(1)狭义行政说:行政是指国家机关中除立法、司法系统以外的行政系统所从事的活动。依据:三权分立说。以美国行政学家魏劳毕为代表。

(2)广义行政说:行政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为了实现国家目的而实施的执行活动、方法和技术。以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为代表。

(3)最广义行政说:行政就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各系统所属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

2、公共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公共行政管理简称公共行政,在中国也常简称为行政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特点:最主要特点是公共性

(1)公共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使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2)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使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广泛性。(3)公共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使其具有全局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

(4)公共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使其具有规范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特点。(5)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其具有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特点。

3、威尔逊、古德诺、怀特

——·威尔逊:美国教育家、政治家、行政管理思想家。

观点:

①主张政治和行政分离。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从结构上说,三权分立学说是不符合实际的,政治和行政的两分法才是正确的。

②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

③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效率,应适当牺牲民主。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

此外,威尔逊还论及了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

——·古德诺:美国政治学家,行政学家,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创始人。

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主张把行政从政治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奠定了公共行政学产生和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

·观点:

①认为传统的三权分立的学说不符合民主国家的实际,因为民主国家的主要职能只有政治和行政两种,司法只不过是行政的一小部分而已。主张否定立法、行政、司法的三分法,带之以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②行政学不研究政治问题,那是政治学的任务,也不使用民主或程序的标准,而是研究政府的行政效率、使用方法或技术的标准。

③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最好将政党和政治权力等政治因素排斥在行政之外,将政府文职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并规定事务官在政治上中立。

——·怀特:美国行政学家,历史学家。行政学奠基人之一。

1926年出版的《行政学导论》是美国第一本行政管理学教科书,标志着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怀特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围绕效率准则来建立,把效率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怀特把行政要素归纳为四范畴说: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4、企业家政府理论:(百度)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传统政府官僚体制危机的加深,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热潮,其间,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指出应该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宗旨就是试图把企业管理的精髓移植到政府中来,通过改变官僚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驱动力,来达到重新塑造政府形象的目的。

5、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和主张

·特点:突破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及其官员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主要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森

·理论观点

(1)主张入世的公共行政。传统的公共行政建立于技术理性基础之上,因而约束了公共行政的视野和活力。而新公共行政学必须研究与环境相关、与社会相关以及与行政人员相关的问题,走出“象牙塔”。

(2)采用后实证主义。传统的公共行政的方法论是实证主义,重视的是经验理论的建构,主张价值中立。而新公共行政重视价值在公共行政研究过程中的作用,重视规范判断与反思,强调社会公平。

(3)适应变化动荡的环境。新公共行政学修正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那种忽视环境影响的理论观点,主张积极面对动态的社会、政治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调整公共组织的形态和运务对象为中心的途径,不仅强调通过提供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而且还强调为其提供关于产品与服务如何提供、何时提供等方面的发言权,并忠诚于服务对象和计划。

6、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基点在于政府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一般认为最早运用生态观点来研究公共现象的是美国人高斯。集生态行政研究之大成,用生态理论和模式来解释行政现象的是美国人雷格斯。

雷格斯借助“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学上的“光谱分析”的概念,根据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过渡社会3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提出来与之相适应的3种行政模式——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型行政模式、衍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

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

第二章行政体制

1、行政权力:行政体制的核心要素——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概述

权力是一定社会组织中被少数人掌握和控制,以影响他人的能力。

权力是一种控制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权力是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

权力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

权力强调的是事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不平衡性,也就是一定主体对一定客体的支配,通过这种支配使客体的行为符合主体的目的性。

行政权力的定义

(4)作模式,提供行政机构与社会公众“政策对话”的机会,以解决现实问题。

(5)发展新型的组织形态。传统的官僚组织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公共行政必须发展新型的组织形态,为此,新公共行政学提出了“协和式组织模式”。

主张以服

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行政主体,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职能,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而获得的一种强制力量。

内涵:

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行政权力行使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履行行政职能,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

第四,行政权力的客体是整个社会,具有普遍性;

第五,行政权力的是一种合法的强制力量,其性质从属国家政权的性质。

3、权力与权威的联系、区别

4、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市对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减弱。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有不少地市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所辖县区,对所辖县的发展,尤其是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所能起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小,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这就使所谓的“市带县”越来越名不副实。(2)“市管县”环境下市县利益冲突加剧。一些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侵占县及农村地区利益的现象。同时,由于市辖区的财政由市统揽,市领导直接对城市居民负责,首先要保证市级财政任务的完成,优先解决好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市刮县”的现象,这更加剧了市县之间、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差距。

(3)行政效率偏低。市管县体制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中间层级,凡是县与省之间需要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的问题,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业务性的,不得不经由市一级中间层次,信息传

递增加一套程序,影响了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了行政效率。

(4)市管县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市管县”名义上由市受省委托进行代管,但事实上省不再过问,而由市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管理,也就是说市的权力在不断扩张,从而成为实际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显然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

补充:“省管县”的含义:一是财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在财政预算编制上,由省直接对县编制预算,在收入划分上,也由省对县直接划分;二是政府管理体制上的“省管县”,市县平级,不仅在财政体制,在人事权、审批权等社会事务方面的管理权都由省直接跟县衔接。目前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强县扩权”改革;二是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

4、(2008年)大部制改革的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所谓大部制,或者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意义

(1)大部门制将有效避免政出多门,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3)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三章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含义:行政职能也称政府职能或行政功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所负有的职责和应发挥的功能。

·地位与作用:

(1)行政职能体现着政府活动的性质和方向。

(2)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前提,是行政组织建立和改革的依据。行政职能的变化客观上要求行政机构、人员编制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

(3)行政职能是确定行政活动方式的依据。

(4)行政职能的实现程度是检验行政管理结果,衡量行政效率的标准和依据。

2、政府干预主义职能理论的内容、作用和局限

·内容:政府干预——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

为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应当扮演好五种角色

(1)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通过立法和司法,规范和监控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

(2)市场规则的仲裁者:以权威性和强制性,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3)经济运行的控制者:通过微观管制与宏观调节,保证市场健康运行;

(4)市场经济运行的参与者: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公共采购等;

(5)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克服市场可能带来的短视行为。

作用:

·局限:

有选择地干预“市场失败”的政府职能论,原因政府失败。

政府同市场一样是会失灵的。政府失败包括行政效率低下、费用高昂、计划执行不当、官员特权横行、机构自我扩张、财政赤字与日俱增、行政人员以权谋私、大量政府开支落入特殊利益集团的私囊、官僚主义猖獗等。如果以“失败的政府”去干预“失败的市场”,必然是雪上加霜。所以,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处理的充分条件。在“看不见的手”无法使私的不良行为变为符合公共利益行为的地方,可能也很难指望这看得见的手去实现这一任务。

政府干预的理论前提: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

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政府介入来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

2)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中的两极分化,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3)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利润追逐,容易产生外部的不经济行为;

4)市场不愿意为社会提供无利可图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等。

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

5、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

6、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7、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和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主要弊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开放前采取的是政府为主体,行政化、计划化、集中化的管理方式,这种“全能政府”职能模式主要有以下弊端:

1)造成政府机构膨胀;

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容易产生腐败;

4)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原则: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协调互补;“三个有利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核心:解决职能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越位”——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政府插手了,政府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或代替了企业和市场的职能;

“错位”——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机构“重复建设”带来政府管理行为的不合理交错、重叠;

“缺位”——应当由政府完成的事情政府没有完成,在市场无法调节的某些地方出现了“真空”。

主要内容: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1)职能重心的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

2)职能方式的转变

一是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二是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三是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3)职能关系的转变

职能关系--不同的管理职能由谁来行使以及主体之间职责权限划分。

一是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集权”→“放权”地方政府了解实际情况,利于及时进行决策和管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二是理顺政企关系。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权力下放。

三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总原则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把市场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格局。

四是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社分开,把本来属于社会的权力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行使。“小政府、大社会”。

五是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协调互补,三个有利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解决职能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第四章行政主体

1、行政组织类型(参谋咨询机关、派出机关)

·参谋咨询机关:

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通常由具有权威的专家学者和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组成。咨询机关具有业务独立的地位,现代行政对咨询参谋机关的作用越来越重视。

·派出机关:

是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派出机关不构成一级政府机关,其权力是委派机关的延伸。派出机关的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实行管理,督促检查辖区行政机关贯彻执行上级的决议和指示情况,并完成委派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2、行政组织构建的原则

(1)完整统一原则:一个国家的各层级各部门组织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行政目标统一、政府职能完整统一、机构设置完整统一、领导指挥统一。

(2)分权管理原则

(3)依法设置原则

(4)精简高效原则

(5)权责一致原则

(6)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原则

3行政领导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

·含义:

作为名词,领导指的则是率领和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和实施行为的个人或集团,即领导者或领导人。

作为动词,领导就是率领和引导,指的是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在特定的环境下,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和过程。

·地位:

行政领导(行为)

行政领导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其活动成果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行政目标和行政环境等诸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的产物。

第一,行政领导者是行政领导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被领导者是行政领导的制约性因素。他们执行的自愿程度和积极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行政领导效能的高低,影响着行政目标的实现。

第三,行政目标是行政领导的灵魂。

第四,行政环境是行政领导的保障。

4、人事行政的任务和发展趋势

·任务:

(1)取才。争取最优秀的人才来为政府服务。

(2)用才。加以有效地运用,使人人发挥其所长,个个得到合理使用。

(3)育才。政府不仅用才,更重要的是育才。

(4)留才。尽可能地使人才留在政府中,为国家服务。

(5)营造环境。要做到上述四点,人事行政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更新机制、保障机制、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最终形成有利于人才聚集、成长、施展才华的科学的人事制度和制度环境。

·发展趋势:

(1)人事行政中出现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分化,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2)由以恩赐官僚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传统人事行政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基础的现代人事行政演变;

(3)从随意性很强的人治式的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

(4)人事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考任、培训、职位分类、保险、抚恤等新的业务; (5)管理方法由非科学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崇尚理性和效率的科学管理;

(6)人事行政由传统的重视通才发展到通才和专才并重。

第五章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的几种模式(重点掌握有限理性模式、渐进决策模式)

分类理性模式(完全理性模式和有限理性模式)、渐进模式、团体决策模式、混合扫描模式·有限理性模式:由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来,决策是在有限的,该理论假设决策者是“社会人”,他们的行为会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决策时追求满意而不是最优结果。

·渐进模式:由美国政治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针对理性决策模式的缺陷提出来的。以现有的决策为基本方案,经过较长时间的修改、补充和调整后形成新的方案的决策过程。

2、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含义、如何实现科学化、民主化

3、行政执行的几种手段(行政、经济手段为重点,长处不足)

行政执行的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教育手段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又称行政指令性手段,是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从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向下级层层发指令,以控制和左右被管理者,影响管理对象的措施和方法。

·优点:

行政手段是行政执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运用能够使国家的政策法律和上级的意图迅速的向下贯彻,有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集中统一。另外,行政手段的运用还能使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情况及时、灵活地发出各种指令,从而使行政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更显示出行政手段的快捷、强制的优点。

·缺点:

行政手段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缺乏平等、协商的民主精神,它以强制的指令命令下级的结果,必定使下级处于被动状态,使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对上级产生过分依赖。同时,行政手段也容易导致个人专断、家长制、一言堂等不良作风的蔓延。由于行政手段是以垂直方向传达的,在指示、命令的下行传达过程中容易忽略横向的协调,形成条状之间的矛盾,造成条块分割,反过来制约系统的高度统一。

——经济手段: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经济利益的关系,以促进行政执行顺利实施的方法。

优点:

经济手段具有收获快和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自主性,使其产生内在推动力等优点。

缺点:

经济手段作用的范围仅集中在经济行政管理方面与经济有连带关系的方面,对于行政管理其他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同时,经济手段是强调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如果掌握运用不当容易对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产生副作用。如容易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倾向,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经济生活的混乱,助长非法经济活动的蔓延,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4、行政执行的原则

(1)以实现决策目标为指导原则

(2)服务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国家政权,维护人民利益。

(3)依法原则: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权限的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行政管理活动。

(4)效率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行政决策目标。

(5)公正原则:公正地集合、分配公共资源和机会。

第六章行政机关

1、机关管理现代化含义和特点

·含义:机关管理现代化是指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采用现代的管理工具、设施和手段,对行政机关自身事务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

·特点:

(1)是一个持续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

(2)是全方位的现代化,有最先进的理念、机制和技术。

2、会议功能:

(1)决策功能:充分而广泛地发表意见,并在讨论或者争论的基础上逐步达成共识,最终做出决定,形成决策。

(2)控制功能:通过召开会议,让到会人员汇报执行决策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

(3)协调功能:研讨会是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的主要手段,通过面对面地坦诚相见,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或者交流思想误会使误会得以消除,矛盾得以化解,达到相互协助、团结一致的目的。

(4)宣传教育功能:通过召开会议,向与会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无疑可以提高他们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此外,会议还具有执行功能、咨询功能、纪念功能等。

3、会议管理的含义和内容、要求、了解作用,怎样管理

·含义:

会议管理就是对会议数量、质量、成本、规模、时间、主题等有关事项进行管理,从而起到端正会议作风,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内容:

(1)控制会议数量,防止人为地制造“会海”。

①严格会议的审批制度,避免主观随意性

②提倡开综合性会议

③严格控制会议经费

④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2)提高会议质量

①会前有充分的准备

②要有好的会冈,讲求实效,畅所欲言,树立时间观念,注意会议内容。

4、文书与档案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立卷的文书,移交到档案部门就成为档案。

·区别:

(1)文书和档案存在逻辑顺序的差异。文书是档案的前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两者在时间顺序上的先后相继性。

(2)文书和档案的范围不同,并非所有的文书都能转换为档案;同样,档案也并非都是文书材料,它还包括图表、用纸、声像等其他形式的材料。

第八章行政信息

1、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的关系:

(1)行政信息是行政咨询的基础,行政咨询有利于行政信息的掌握和运用。

①信息的内容决定咨询服务的范围

②信息的完整性决定咨询服务的能力

③信息获取与加工的及时性决定咨询服务的应变性与主动性

④信息加工的科学性决定咨询服务的可靠性

(2)行政咨询是行政信息的应用,行政咨询对行政信息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①行政咨询使行政信息的获取更具有针对性

②行政咨询为信息加工提供了依据

③行政咨询为信息传递明确了要求

④行政咨询促进了信息管理的完善

2、行政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行政信息是行政的基本要素,它既是行政管理活动的研究对象,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结果的反映。

·作用:

(1)行政信息是行政计划与行政决策的基础

(2)行政信息是行政沟通和协调的媒介

(3)行政执行是行政执行与行政控制的依据

(4)行政执行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第九章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就是为了保证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由各种政治团体和社会力量对行政机关以及国家公务员运用行政权力,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实施的监督检查及督导。

2、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监督主体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相互配合,未能形成合力。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中上行监督下行监督之间,一般监督与专业监督之间还不协调,尤其是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监督有许多地方形同虚设。

(2)监督未能做到多方式、全过程、全方位。

(3)监督主体的地位不高,缺乏监督力度。

(4)专业监督的力量薄弱且素质不高,另外,政府的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受到本级政府领导并与其它部门处于同一层次。

(5)监督法规不完善,还未形成完整的行政监督法规体系。

·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体制

(1)加强对行政监督的统一领导,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形成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主体的健全的行政监督体系。

(2)充实专业监督人员队伍,不断提高其素质,保证专业监督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3)强化国家公务员的公仆意识,增强其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4)创新人民监督的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公民监督和新闻监督的作用。

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

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8、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国的地方政府。 9、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行政管理学自考记忆重点

自考行政管理学记忆重点 第一章概述 一、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三、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威尔逊《行政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和怀特《行政学导论》;法约尔《工业管理及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泰罗。) 二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性的理论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下管理学。(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派: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果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等。)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规范方法; 2、经验方法; 3、案例方法; 4、比较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二、行政环境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三、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以把行政不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因素还常常被分成:国际

行政管理学练习题与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行政”一词是最早见于( C )。 A、《论语》 B、《韩非子》 C、《史记》 D、《资治通鉴》 2、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 B )。 A、与国家权力机关平行的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领导国家权力机关的机关 D、与国家权力机关相互制约与平衡的机关 3、“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德国学者史坦因在1865年提出的,当时主要是指( A )。 A、行政法 B、行政学 C、管理学 D、政治学 4、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B )。 A、史坦因 B、威尔逊 C、古德诺 D、泰罗 二、多项选择题 1、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 A B C )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A、国家事务 B、社会公共事务 C、机关内部事务 D、企事业单位事务 E、家庭事务 2、20世纪初,对行政管理学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的学者主要有( A B C D E )。 A、古德诺 B、怀特 C、泰罗 D、法约尔 E、韦伯 3、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推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 A B C D E )。 A、科学化 B、法制化 C、合理化 D、高效化 E、现代化 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A B C D E )。 A、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B、调查研究法 C、案例分析法 D、D、历史研究法 E、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深入研究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界兴起了一门新学科──( C )。 A、行政管理学 B、行为科学 C、行政生态学 D、人事管理学 2、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B )。 A、里格斯 B、高斯 C、西蒙 D、林德布洛姆 3、《公共行政生态学》创立了以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管理的新的行政理论体系,该书作者是( C )。 A、怀特 B、法约尔 C、里格斯 D、德罗尔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内容上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 A C )。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国际环境 E、地方行政环境 2、里格斯从哪些方面说明行政模式( A B C D E )。 A、经济要素 B、社会要素 C、沟通网 D、符号系统 E、政治构架 3、以下哪些著作是里格斯撰写的( B C D E )。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B、《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 C、《公共行政生态学》 D、《发展行政的新领域》

公共行政学重点

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求 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 2.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 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3.首长制又称部长制或独任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 责任的组织体制。 4.文书主义原则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动主要以文书的形式记录、传递和保存,即对现代行政 组织做出的各种结论、处理结果、指令等,至少是最后的决定,都要全部以文书的形式表示、记录、保存下来。 5.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主体的行为侵犯其他合法权益,向法定的 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机关对原处理决定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决定的行为。 6.社会监督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 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 7.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 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8.行政诉讼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引起的诉讼,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因行政行为违法或 者侵权、失职以及公民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受到的诉讼。 二、问答 1.行政权力和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1)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的关系。同属于国家权力,区 别:①权力的性质和作用结果,立法权力是多数人向少数人的集中;行政权力则是由少 数人向多数人的扩散。②权力的功能,立法权力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根据社会发展 的情势和规律,概括出社会活动和各种集体行动的准则与规则;行政权力执行国家法律, 推行政府政策,其作用在于将立法权力确定的制度规则和一般准则再具体应用于行政管理 的对象。③权力的价值原则,立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2)行政权力和司 法权力。同属于国家权力,差别:①权力运行方向不同。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司法权 力平行性制约②主体在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不同。行政权力的下级主体受上级的指挥与 控制,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则独立行使审判权。③权力的作用和功能不同。行政权力积 极主动地实现国家意志,司法权力消极被动地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④权力的价 值原则,司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3)区别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表现不同。 ①权力的目的不尽相同。行政权力的目的在于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的目的则是执行本 党集体的意志,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只能代表社会当中部分人的利益。②权力结构不同。行 政权力是国家权力运行回路的一部分,政党权力自成回路。③权力的合理合法程度不同。 行政权力国家权力组成部分,天然的合理而且正当的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集团性权力, 法律专门规定,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也是有限的。④权力客体不同。行政权力的客体是整个 社会,而政党权力的客体党内。⑤权力手段不同。行政权力拥有暴力威慑的后盾,且主要 通过法律手段行使权力,而政党则依靠意识形态等符号力量,主要通过纪律手段行使权力。 2.我国公务员制度特点。⑴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 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府;⑵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 的基本路线;⑶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⒉与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 我国新的公务员制度的特点⑴体现了分类管理原则;⑵建立了新陈代谢制度;⑶强化了激 励竞争机制;⑷健全了廉政勤政约束制度。

[专业课]《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务求背诵) (仅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公共行政学 第二章: 1、公共行政环境 第三章: 1、政府职能 2、市场体制 3、市场失效 第四章: 1、行政体制 2、中央政府体制 3、地方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第五章 1、分离制 2、层级制 3、公共组织结构 4、管理层次 5、管理幅度 6、非营利组织 第六章 1、行政领导 2、行政领导者 3、委任制 4、考任制 5、选任制 6、行政领导责任 7、选任制 8、行政领导责任 第七章 1、人事行政 第八章 1、机关行政 第九章 1、行政决策 2、程序性决策 3、非程序性决策 4、经验决策 5、行政决策参与 第十章 1、行政执行 第十一章 1、舆论监督 2、社会监督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1、行政道德 2、行政立法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行政复议 第十四章 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五章 1、行政效率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六章 1、行政改革 2、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 公共行政的特点---P4 行政环境的特点----P26 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P57

行政体制的特点---P72 行政体制的作用---P73 公共组织的作用---P88 行政领导的作用---P113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P123 人事行政的特点---P139 机关行政的作用---P169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P185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硬把我的要点有哪些---P204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P208 行政监督的原则----P23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P234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56 法治行政的特点---P283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三、论述题 公共组织的特点---P86 行政决策的特点---P184 行政监督的作用---P234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P330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P341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行政改革的取向---P349 行政改革的阻力---P351 执行改革的动力---P354 行政改革的对策—P357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完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管理学(专科) 一、填空题: 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主张建立一门独立学科即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运用公共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实施管理的活动。 .政府主要有四项基本职能,其中政治职能最集中体现国家政府的阶级性质。 .中国司法机构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司法监督来实现。 .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关键是行政职能的转变。 .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人事行政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政府的人力资源,使人尽其才、人尽其职。 . 依法行政是法治在执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最高准则。 .经济手段是政府管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利益诱导进行间接管理的方法。 .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 .在现代国家中,政府的行政职能较之传统行政职能得到了大大的扩展,由于获得委托权,事实上已经涉足于相当多的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检察功能,即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 .行政领导的特点表现为政治统治、法定权威和公共服务。 .行政决策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确定控制标准是行政控制过程的起点。 .行政沟通的障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心理与语言障碍;职位与专业障碍;组织结构障碍。 .行政监督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是实现控制的主要手段。 .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前提条件:职位出现空缺,或者编制未满、空编,根据空缺职位确定资格条件。 .行政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除少数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有终局裁决权的以外,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简称。 .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这个被称为人民主权的原则,是当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 .我国行政管理的价值取向正由“政府本位”走向“社会本位”,政府职能也相应从“全能政府”的包揽一切,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转变。 .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各机关、各部门及各层级之间,为履行行政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关系模式,由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交叉而成。 .法定权力和奖惩权力主要是属于权力性影响力,而专家权力和归属权力主要是基于自然性影响力,四者的结合成为行政权力的共同来源。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是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系统组成的民主决策体制。 .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关键环节是群体激励,遵循“无批评”的原则。 .行政效能是效率与目标的统一,不仅要求效率,同时还要求行政效果和社会效益 ,这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指标。 .对于行政领导者的行政责任的追究方式是行政处分 ,由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机关给予的制裁性处理。 .从法律要素上看,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法规,还应包括法律原则以及法律目的和法律条文背后所隐含的法律精神、法律价值。 .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二、单项选择题: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控制职能 .指挥职能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张国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 一、公共行政学涵义 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 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 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⒉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在现代社会中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⒊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是内容上交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互鉴、学科发展上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领域各异。 ⒋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某些公共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⒈行政职能扩展⒉不良行政现象增加;⒊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⒈主动进取;⒉追求卓越;⒊创新发展。 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

教育学笔记(主概念)十月七日整理,第一轮背诵用 目的性:如果不强调目的性,就会把教育泛化为个体的全部活动。 教育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体功能,只有通过培养。 人才能服务于社会。 广义:有目的,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品德,增强体质的活动。 教育概念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 教育内容:德、智、体、美、综合实践。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活动方式:①活动目的②与活动目的相适应的活动方式③活动 效果评价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关系。 人的发展: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生理发展:机体正常发育,各系统生理功能完善。 认知发展: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 心理发展意向形成:需要、兴趣、情感、意志 个性完善:能力、气质、性格 社会发展:社会经验、社会文化的掌握,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习得。 人的发展特点:①未完成性: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和未完成性,蕴含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 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预示着人需要教育和可教性。 ②能动性:人是能动,自主和自我完善的,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觉、 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为教育提供合理的人性假设,指明 方向,提供基本依据。 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变动,发挥个人特长,实 现人生抱负。 意义:①教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③关乎人的发展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辩证统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对社会功能的作用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的发展也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①是培养人的活动 ②有自身活动特点和规律 ③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

《行政管理学》总复习参考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总复习参考题及答案题型与分值: 1. 多项选择题15X 2= 30 2.名词解释3 X 4= 12 3.简述题4 X 7= 28 4.论述题1 X 15= 15 5.材料分析题1X 15= 15 一、多项选择题 1. 公共行政管理与私人行政管理之间的区别(ABCDE) A.目标的不同 B.实质的不同 C.特性的不同D监督方式的不同E.权力来源不同 2. 行政管理的特征是(ABCDE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B.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 C. 行政管理活动与作业活 动相区别D行政管理与组织密 不可分E行政管理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 3. 行政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ABCDE) A行政管理目标B行政管理主体C.行政管理对象D.行政管理机制E.行政管理环境 4. 行政管理主体的显著特点(ACE )A.阶层性B.强制性 C.部门性 D.阶级性E全员性

5. 按行政管理层次划分可以分为(ABC) A.高层行政管理者 B.中层行政管理者 C.基层行政管理 者D.部门行政管理者E.单位行政管理者 6. 行政管理客体的属性主要表现在(ABC) A. 客观性 B.可管理性 C.系统性 D.主观性 E.适应性 7. 行政管理要素包括(ABCDE)等 A.人员 B.资金 C.物资设备 D.时间 E.信息 8. 行政管理机制的特点 A.内在性 B.系统性 C.客观性. D.自动性E可调性 9. 行政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ABC ) A.运行机制 B.动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绩效机制 E.激励机制 10. 行政管理环境按主体的范围划分,可分为(AB ) A.内部环境 B.外部环境 C. 一般环境 D.任务环境 E.社会环境 11. 行政功能的特性(ABCD ) A.执行性 B.层次性和扩展性 C.多样性和整体性 D.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C.权变性 12. 以行政管理内容为目标的基本功能体系具体包括(ABCD )功能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社会功能 D.协调功能 E.决策功能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一、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管理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它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正面或反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发展发生促进还是促退的影响,从而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之中,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具有权威性的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行政管理不上轨道和管理不善,必将产生两种严重的不良影响: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誉与形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大大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对象:1、作为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国家和社会的法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是行政管理的客体;3、公共管理必须共遵守民主法治这一根本原则,行政管理更要率先垂范;4、行政管理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内容:环境(形势)、目标、预测、计划、谋略、决策、组织(职能)、人力资源、培训、领导、授权、执行、协调、公共关系、监控、财务、后勤、法规、文化(道德)、心理、信息、沟通、咨询、服务对象、宣传教育、办公室(电子政务)、改革与发展、创新、效率、标准、方法、评估、知识管理、研究、总结、应急等。 方法:法学的、演绎的、归纳的、理论的、历史的、比较的、行为科学的、系统的、计量的、静态的、动态的、单科的、跨学科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的、结构的、综合分类的、心理的等。(方法更新首先要观念更新)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一、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根据各种因素性质上的差异,行政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影响行政系统的外部化环境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第二节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一)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 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臵; 3、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二)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 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臵和运行模式。 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教育行政学知识点

教育行政学 第一章 一、对行政的理解 (一)国外(要求记忆) 1、从政治组织分工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的角度 美国行政学权威魏劳毕在1928年著的《行政学原理》一书中说: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辖的事物。 2、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政府制度有两种基本职能: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90)3、从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芝加哥教授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说:行政艺术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对许多人的指导、协调与控制。(一)国内 《汉语大词典》(要求记忆) 1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2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后一种解释,实际等同管理 二、教育行政: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依法对各类教育事业与所属教育机构所进行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了解)教育行政就是学校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既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又包括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 三、教育行政学:研究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工作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五、教育行政学产生背景 1近代生产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工业管理理论的兴起和传播3师范教育发展和教育学科的独立开设 六、教育行政学产生与发展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学者施泰因是这门学科的首创者。理由是他的《行政学》“现代行政学之父”,也是教育行政学理论的创始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20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达顿和斯奈登出版的《美国教育行政》一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创立。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门学科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位学者(刘付忱)在引用国外材料时指出:直到1951年,教育管理学才被公认为一门独立学科。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50年代以前,教育行政学满足于提供规范性的标准,5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以后注意“实际怎样”的问题。 综上所述,这门学科初创于20世纪初,自50年代起趋于成熟,真正具备了独立学科的地位。(吴志宏,21-23)七、(了解)管理的概念:对一定系统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实现个人或部分所不能完成的整体目标的过程。即组织共同劳动,协调个人行为,执行群体职能的活动。 八、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特性。 九、教育管理的内容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 十、(了解)教育管理的演进 1、孕育时期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在学术舞台上,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综观中外各国,19世纪之前都未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有教育行政的事实及其经验描述,而无教育管理的理论依据。这正是教育管理学处于孕育阶段的基本表现。 2、奠基时期 教育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应用科学,契机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行政效率研究、科学管理运动和人际关系学说的推进。 在20世纪头50年期间,由于受到了行政效率研究、科学管理运动和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教育管理学在其形成过程中重视了教育管理效率、行政程序分析和人际协调沟通的研究,从而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建立与发展时期 综合教育管理学界各家的观点,教育管理学建立的时间标志,当以20世纪50年代较为合理。这是因为,20世纪之前仅有教育行政事务管理的事实,而无理论可言;而二次大战前尽管已经出版了许多教育管理的专门著作,但就其学科水平而言,仍然处在经验描述的框架与水平之上,尚未构建起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此种状况直至二次大战后才有真正的转变。 十一、教育行政管理的四个流派 1、教育管理经验学派 2、教育管理行为学派 3、教育管理决策学派 4、教育管理系统学派 十二、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重点) (一)经验管理模式

2020行政管理学必考重点已排版已整理直接打印

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抽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 13、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怀特) 14、公共行政环境的(张金鉴)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6、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作者是(里格斯) 17、融合型号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18、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19、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20、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3、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24、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25、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6、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世纪末义时期)。 27、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划分,组织设置,各类政府职权配置) 28、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29、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30、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31、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3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33、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34、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的地方政府。 35、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36、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特殊型)的行政区。 37、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38、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选任制)。 39、由立法机关或其它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委任制)。 40、国务院常务仁义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委任制)。 41、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考任制)。 42、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下放的来源的是(决策权力)。 43、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行政道德)的核心内容。 44、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英国)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45、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部外制)类型。 46、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47、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英国) 4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中国)。 49、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50、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51、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彷。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06年1月1日) 53、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方案)。 54、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追踪方案)

《教育行政学》必考知识点练习题库及答案

《教育行政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早出版的单独的教育行政学著作及其作者是(B ) A. 《行政学》施泰因 B. 《学校行政》佩恩 C. 《美国的教育行政》达顿、斯奈登 D. 《教育行政学》林文达 2. 我国唐朝时期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C ) A. 崇文馆 B. 太学 C. 国子监 D. 弘文馆 3. 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导型,另一类是(D ) A. 计划型职能 B. 服务型职能 C. 经营型职能 D. 监督型职能 4. 教育管理机构改革的核心是(C ) A. 统一 B. 效能 C. 精简 D. 分工

5.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时间是(A ) A. 1995 B. 1993 C.1996 D.1999 6. 教育预测的原理包括延续性原理、因果性原理和(C ) A.逻辑性原理 B.有效性原理 C.相似性原理 D.相关性原理 7. 教育财务行政的根本任务是(A ) A. 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教育经费 B. 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 C. 监控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 D. 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 8.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的是(B ) A. 任命制 B. 公务员制 C. 聘任制 D. 选派制 9. 教育督导有三大职能,即沟通评价职能、检查督促职能和(D ) A. 决策职能 B. 改进职能 C. 规划职能 D. 指导推广职能

10. 下列与对教育行政工作人员惩处方式不符的是(C ) A. 警告 B. 记过 C. 罚款 D. 降级 11.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教育人事行政基本原则的是(C ) A. 量才适用 B. 选贤任能 C. 因人设岗 D. 合理流动 12. 校园、校舍的新建扩建费属于(A ) A. 教育基本建设费 B. 公用经费 C. 人员经费 D. 交通费 13. 教育行政咨询的三大特性是独立性、自由性及(D ) A. 专业性 B. 强制性 C. 求实性 D. 科学性 14. 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C ) A. 启发功能 B. 检验功能 C. 改进功能 D. 发展功能 15. 西方教育行政学的两大理论源流是德国的行政学和(A )

行政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和地方各级党政机构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大、党政机关 2、早期行政学者对行政的研究大多就行政论行政,主要是() A行为研究B功能研究C沟通研究D单科研究 3、1916年,高斯在《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一文的基础上,出版了()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B《政府生态学》C《公共行政生态学》D《行政学导论》4、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增进人民福利而采取的各种服务措施及其管理活动。这属于政府行政管理的() A社会服务职能B民主职能C经济职能D文化职能 5、下列属于行政组织特性的是() A政治性与社会性B理论性与实践性C普遍性与特殊性D集体性与个体性 6、现代系统分析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 A罗森茨韦克B伍德沃德C西蒙D梅奥 7、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中国 8 按照职工完成一定工作量来计算职工工作报酬的工资形式是() 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基本工资D津贴性工资 9、通过启发、劝告、诱导、商量、建议等方法,使被领导都接受并贯彻自己意图的领导方式是() A强制方式B说服方式C激励方式D示范方式 10、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也称() A综合协调工作B辅助决策工作C程序化工作D领导者临时交办的工作 11、从管理学角度说,决策的过程是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 A搜集整理的行为过程B比较分析的行为过程 C优化抉择的行为过程D对照取舍的行为过程 12、对居民人数相近的居民区的学校、商业服务网点、储蓄所等设置问题的决策活动同于()

六、公共管理学重要知识点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重要知识点汇编 (公共管理学)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 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1)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三种不同观点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内在的联系: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二者区别: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在于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1、行政的涵义、行政的性质 行政,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的特定部分,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直接、具体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行政的性质 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 ①体现国家中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压迫和镇压被统治阶级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阶级属性 ②干预和管理社会一般公共需要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属性。 2、政治与行政的二分理论威尔逊和古德诺 政治是在重大而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致事宜方面的活动。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3、行政管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 2、法约尔---法国的“科学管理之父” 六大类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五个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4项“一般原则”: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命令的同一性、指挥的同一性、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在行政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官僚集权组织理论 4、古立克 把科学管理理论有关管理职能的论述加以系统化,提出了著名的POSDCRB,即管理七职能论。 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s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 5、厄威克 他认为,管理应以发挥人的创造性为主旨;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目标原则、相

2020年《行政管理学》复习题附完整答案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领导的授权方式。 答:行政领导的授权方式有授权留责、适度放权、量能授权、逐级授权和追踪授权等方式。 2、简述行政环境的内涵。 答: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因素和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3、简述我国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 我国预算执行存在以下问题:一、执行进度偏慢,导致大量的预算结转;二、收支过程中仍然存在违规行为;三、预算变更的随意性仍然比较大。 4、简述行政伦理的功能。 答:行政伦理的功能有以下四个:中介功能、规范与约束功能、教育与塑造功能、保证与激励功能、国家认同和民心凝聚功能。 5、什么是行政管理? 答: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及其官员,为实现国家和行政组织的目标,依据国家法律,应用法定的行政权力,对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组织的内部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6、什么是行政改革? 答: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革。 就改革的基本类型来看,行政改革有调试型、转轨型和发展型改革三种。调试型改革是指发达国家在原有政治、经济框架范围内的适应性改革。转轨型改革是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行政改革。发展型改革是指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改革。 7、简述深化行政改革的目标。 答: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