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公共产品搭便车现象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谈公共产品搭便车现象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谈公共产品搭便车现象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谈公共产品搭便车现象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谈公共产品搭便车现象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摘要:“搭便车”现象在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使用中随处可见,并避免起来是一个十分困难是事情。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公共产品具有消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产权界定不清等特点,使其成为搭便车现象产生的根源。同时,搭便车现象的普遍存在,使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支出的税收工作陷于两难的境地。因此,搭便车现象的解决对提高税收遵从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搭便车现象进行深层次分析,探讨税收中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对限制搭便车现象的作用,促进纳税遵从度。

关键词:公共产品搭便车税收遵从

一、税收流失与纳税人不遵从行为

税收不遵从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税收收入的流失。从现实来看,纳税人主动造成的税收流失是主要方面。据有关研究估算我国目前的“地上经济”的税收流失约占整个工商税收的60%,并使得实际税率大大低于法定税率,“地下经济”的税收约占整个工商税收的70%(马国强,1999)。也就是说,中国税收流失之严重和数额之巨大,而这些严重的税收流失中由纳税人的税收不遵从行为造成的则是

主要的。然而,纳税人不遵从行为其原因如何呢?

国内学者马国强将西方学者对决定税收遵从因素较为宽泛的表

述进行了符合“本土化”的解释,将其主要决定因素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税收观念;二是税收知识;三是税收制度;四是税收程序;五是税收处罚。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五个方面因素的同时会发

税收遵从度的衡量(一)

税收遵从度的衡量(一) 在税收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如何衡量税收遵从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税务机关为了高效地配置征管资源以达到最大的产出,总是要将纳税人合理地识别和区分为税收遵从度较高、税收遵从度较低、税收不遵从等类别,并针对不同情况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税收遵从度的衡量,还有利于财税部门找到影响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诸多因素,为完善法律、政策和管理规定提供科学的基础支持,提高制度运行的效率。 一、偷税与税收不遵从 税收遵从就是纳税人遵守税法的意思。“偷税”是个法律概念,《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对“偷税”有明确规定。“偷税”是税收不遵从,但税收不遵从与偷税仍有差异。例如。纳税人不小心计算错误填报的纳税申报数字小于应纳税额,由于不是出于蓄意,不算是偷税,但属于税收不遵从。纳税人开了个商店,比税法规定时间晚几天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没有遵从税法,但没有偷税。一般地说,税收不遵从包含的范围大于偷税。 税收遵从与守法的概念对应,是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要求如实、准确、及时地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美国科学院(NAS)对税收遵从的定义是:符合申报要求的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依照纳税申报时的税法、规定和议会决定的规定,及时填报应填报的所有申报表,准确计算申报纳税义务。税收遵从可分为:管理遵从和技术性遵从。前者指纳税人遵守税法和征税机关的管理规定,及时申报缴税,包括按规定申报、遵从程序和遵从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后者指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准确计算、缴纳税收。 相对应,税收不遵从是或不如实、或不准确、或不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税收不遵从有蓄意不遵从和非蓄意不遵从之分,前者是纳税人本身就不愿服从遵守税法:后者是纳税人愿意遵从税法,但由于计算错误导致申报的纳税结果不遵从税法。由于对纳税人的愿意还是不愿意、蓄意还是非蓄意,很难观察分辨,并且纳税人本身负有依法准确纳税的责任。应当用实际的、现实的方法来衡量税收遵从度,而不是考虑纳税人的动机。而蓄意还是非蓄意,在界定偷税时是必须考虑的。 二、税收缺口和偷税及税收不遵从 税收缺口(taxgap)是某一经济规模总量所蕴含的税收与预算实际税收收入间的差距。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它似乎成为偷税的代名词。一般地看来,税收缺口是应征数与实际征收数的差距,有一些研究将税收缺口与偷税相互替代。 严格地说,即使宏观经济模型和税收负担模型设计完全正确、统计科学,税收缺口与偷税仍有差别:实际的税收收入中,包括了税收滞纳金和罚款,这样计算的税收缺口,比应有的缺口小;宏观经济模型和统计,一般不含有地下经济。考虑到地下经济,应征数要增加。此外,纳税人该申报的申报了,但没有资金缴税,这种欠税在征税机关的审核和批准下,不偷税。考虑到此因素。缺口应减小。还有,征税机关不作为。征税机关有税不征,纳税人没有违法。考虑到此因素,缺口应减小。 要用税收缺口来说明偷税和税收不遵从有很大困难,但用于国家(地区)间横向比较,以反映国家(地区)间偷税和税收不遵从的严重程度,或用于国家(地区)的纵向比较,以反映国家(地区)不同时期间偷税和税收不遵从的严重程度。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三、地下经济和偷税及税收不遵从 地下经济是没有进入官方统计的产出。尽管地下经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偷税,但地下经济与偷税和税收不遵从间仍有差异:“地上经济”也可能存在偷税和税收不遵从的行为。对“地上经济”,征税机关也可能有税不收,纳税人有多报、少报、或拖欠税收等不遵从行为。即使在地下经济,纳税人也可能纳税。比如,纳税人开的一个小店。既不进行工商登记,也没有税务登记,是地下经济。但如果有的消费者需要发票,纳税人或到征税机关代开,或到其他有发票的店通过支付税金和手续费“拿”一张发票,这时他已经缴税了。此外,地下经济的

银行业搭便车之弊端

1“搭便车”内涵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认为在团队生产中,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主义倾向,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就导致团队工作无效。 另外,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则认为”搭便车”现象是指某种事情产生了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搭便车”行为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的投机行为,是指在一个共同利益体中,某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假装或不道德地像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的行为与动机。 2“搭便车”行为的危害 “搭便车”现象是团队管理者非常重视的管理问题,管理失效将会严重影响团队目标的实现,对搭便车和被搭便车者也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2.1严重损害“搭便车”者自身收益 “搭便车”者消极偷懒,靠投机取巧,坐享团队成果,久而久之,荒废自身业务能力,虽不劳而得以享受团队成果,获得短期收益,但这种短视行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维持的,最终将严重损害其长期收益。 2.2损害公平性,打击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他要根据自己获得的报酬和投入的比值,进行种种比较来衡量自己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参照物通常有“其他人”、“制度”和“自我”三种类型,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式,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搭便车”者不劳而获的行为将严重损害公平性,直接打击团队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2.3长期放任“搭便车”行为,将导致投机取巧、互相推诿的团队文化

新形势下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思考

新形势下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思考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新形势下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推进,纳税人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行为而引起的行政诉讼的败诉、行政赔偿及导致国家税收损失而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或过错追究的案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税收执法风险,已成为当前摆在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税收执法风险引起的税务干部“落马”、税务机关“赔款”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目前,尽管税务机关的依法治税的意识较之以前不断增强,但在税收征、管、查等各个执法环节,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执法风险,致使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行为而引起的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案件,以及导致国家税收损失而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或过错追究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着税务干部的人身安全和损害了税务机关的形象。因此,笔者就新形势下税收执法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含义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违反法律法规的执法行为所引起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税收执法风险具体指侵权和渎职带来的风险;包括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偏差产生执法过错所带来的执法风险;不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对地方涉税违规

文件不抵制、不报告所带来的执法风险;执法程序不严谨和执法随意性带来的执法风险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的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直接带来法律责任,因此也将税收执法风险称为法律责任风险,并区分为行政法律责任风险和刑事法律责任风险;税务行政执法风险更多地表现为行政法律责任风险。 二、加强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依法治税、规范管理。随着经济形势风云变化、产业结构大幅调整、社会观念深刻变革,当前税收征管对象更趋复杂,税收征管任务更加繁重,过去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必须依靠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税收的征管。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税收违法行为,增强税收执法的刚性,促进税收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从而有力推进税收工作法治化进程。 2、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正确执法、文明执法,为纳税人提供优质化的服务,是提升税务部门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然要求。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就要求税务干部在规范执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意识,严格履行各项税收服务制度,积极优化服务措施,努力化解征纳之间的矛盾,树立良好的税收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形象,促进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和完善。 3、有利于推进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如果税务干部长期面临着较大的执法风险,必然会挫伤执法人员的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税收执法队伍的稳定。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就要求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减少政策执行偏差和税收执法的随意性,从而有效降低税务人员受

第二章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第二章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A.政府 B.私人 C.市场 D.公共管理部门 E.政府与市场 2.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是() A.税收 B.收费 C. 价格 D.利率 3.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A.拥挤性物品 B.排他性物品 C. 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 E.俱乐部物品 4.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经营; C. 政府补助 D.私人经营E.政府垄断 5.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可采取的改革方式是() A.国有国营模式 B.国有国控模式 C. 公司制 D.放开经营E.国家垄断 6.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有() A.边际成本定价 B.平均成本定价 C. 二部定价 D.负荷定价E.管制定价 7.财政支出效率着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A.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B.纯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C. 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D.收入分配效率E.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8.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大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时() A.公共物品配置不足 B.公共物品配置过度 C. 公共物品配置最优 D.私人物品配置不足E.私人物品配置过度 9.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可分为() A.财政支出总量效率 B.财政支出结构效率 C. 财政支出项目效率 D.财政支出部门效率E.财政支出单位效率 10.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有()。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 最低成本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E.平均成本法 11.公共选择是一种政治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 A.立宪 B.立法 C. 议会 D.行政E.司法 12.我国的财政法制建设包括()。 A.财政立法 B.财政执法 C. 财政宪法 D.财政行政复议E.财政政策 13.财政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 A.合法原则 B.公开原则 C. 及时原则 D.便民原则E.公正原则 14.财政执法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合法原则 B.适当原则 C. 权力制约原则 D.执法监督原则 E.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15.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

税收遵从度的评估与衡量

税收遵从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体系及分析框架构建摘要:本文在A-S模型和范拉伊模式基础上,从经济学和心理学角 度出发分客观税收遵从和主观税收遵从构建了双重维度、关联指标、动态系统的衡量税收遵从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是 否遵从提出了二维分析框架,将纳税人群体细分为四个特定群体, 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遵从度指标体系分析框架 Abstract:Based on the A-S model and Van Raaij Model, we build up an index system, in which the indexes are two-dimensional, interrelated and dynamic, to measure the tax compliance, divided into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tax compliances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In addition, based on whether it is compliant objectively and subjectively, we put forward a two-dimensionally analytical framework, which divides taxpayers into four specific groups. At last, we make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axpayers’ compliance in China. Keywords: tax compliance index system analytical 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税收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如何衡量税收遵从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分析、研究、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的首要环节。税 收遵从问题最早起因于美国对―地下经济‖所引起的税收流失的研究。 1979年,美国国内收入局(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开始首先

100个经典“理论、效应、法则的核心含义

?蝴蝶效应(千万别忽略你身边的小事) 鲶鱼效应(鲶鱼能激发你的潜能) 羊群效应(理性思考,不盲目做羊群) 青蛙现象(居安应思危) 破窗理论(环境有力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 鳄鱼法则(懂得放弃,上天会为你打开别一扇窗) 刺猬法则(“疏者密之,密者疏之”———是成功之道) 手表定律(目标多只会失败,目标只有准确才能成功) 二八定律(做生活中的20%,你就成功了) 木桶理论(有时三个臭皮匠好比一个诸葛亮) 马太效应(弱者愈弱、强者愈强) 多米诺骨牌效应(做好事情的每个环节,才能远离失败)丁蟹效应(理性想考,但不能逆着大势) 瓶颈效应(协调各个环节才能摆脱瓶颈效应) 鸟笼逻辑(理性思考,不要总是让别人改变自己) 责任分散效应(时刻不降低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 帕金森定律(用最短的时间,做好你应该做的事情) 晕轮效应(不因为别的人光环,而改变客观的思维) 墨菲定理(越害怕的东西越是可能发生,改变心态最重要)彼得原理(“拉动”“推动”才能自我进步、提升) 不值得定律(不是值得的东西也去认真做好——成功者)狼群效应(重视集体的力量) 霍桑效应(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习得性无助(习惯一形成,短时时内很难改变)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学会欣赏、赞美别人) 虚假同感偏差(改变主观认同,学会客观调查) 培哥效应(记忆也有方法) 250定律(得罪一位顾客,你就失去了250位顾客) 黑天鹅效应(意料之外的一点点,却又改变一切) 贝勃定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蘑菇管理(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马蝇效应(每一个领导,都应学会激励之术) 凡勃伦效应(有时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会成反作用,学会适可而止)达维多定律(淘汰自己旧的东西、想法,不断超越自己)自己人效应(“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苛希纳定律(用人不在多,用人贵精) 华盛顿合作定律(“三个和尚没水吃”) 蔡加尼克效应(没完成的工作,你会更记得) 迁移效应(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性) 梅菲定律(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坐向效应(人与人的坐向对人的心理起着重要作用)

影响纳税遵从度提高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纳税遵从度提高的原因及对策 李振华 纳税遵从,又称税收遵从,是我国政府在《2002年—2006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战略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包含有及时申报、准确申报、按时缴纳三个基本要求。由于其体现了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下税制优化的目标,涵盖了现代社会公民自我意识与国家意识提升的基本理念,税收遵从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也成为衡量现代税收管理绩效的一个关键标准。研究并促进纳税遵从,成为构建二十一世纪公共税收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税收遵从度在我国的现状 理论上,我们可以将税收遵从度理解为如果纳税人及时、准确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其应纳税额和实际缴纳税额相等,就表明该纳税人实现了完全的、百分之百的税收遵从。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纳税人对依法纳税发自内心的认同,而是被动接受和勉强依从。从我国税收实践来看,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税收法制尚不健全。人们的税收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加上诚信纳税的意识还远没有普及,税收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据测算,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各类税收为5700亿-6800亿元,流失率达到15%以上。国家审计署曾对19个省份的7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抽查审计,结果发现这些企业2002年应缴纳税款为1173.47亿元,而实际缴纳税款为1039.6亿元,少缴纳税款133.85亿元,占应缴纳税款的11.41%。值得注意的是,审

计署抽查的企业大都是财务制度比较健全的重点税源大户,考虑到地下经济的存在以及其中的税收流失,我国纳税人的整体遵从度还要更低。2009年,我国全年完成税收收入63104亿元,比上年增加5241亿元,增长9.1%;其中全国税务稽查部门全年共检查各类纳税人31.3万户,查补收入1192.6亿元,入库1176.1亿元。稽查入库收入超过2006年-2008年3年入库稽查查补收入总和,比1985年全年税收总额还多。同时2009年全年稽查部门共立案查处税收违法案件22.6万件;查处百万元以上税款案件5263件,查补收入22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6起和49.2亿元。从查补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全国仅稽查查补收入就相当于一个较大的省全年的收入,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的税收遵从度亟需提高。据相关部门测算,我国纳税遵从度仅为66%左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为86%)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近年来税务稽查部门对纳税人检查情况看,税收违法问题、偷逃税案件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大量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存在,充分表明我国纳税遵从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当前纳税遵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税制,加快信息化建设,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税法宣传等一系列改革工作,使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不断增强,税收遵从度不断提高。但我们也应客观地认识到,纳税人是经济人,利益是其行为的内在动机,在不违法或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纳税人总是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少纳税或不纳税,以期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而征税人的职责是设法降低纳税人税收不遵从行为的发生,纳

新形势下的税收执法风险以及防范对策

新形势下的税收执法风险以及防范对策税收执法风险,是在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可能给税务执法主体和税务执法人员带来不利后果的各种因素。 税收执法涵盖了税务机关和税务执法人员面向管理相对人履行征税职能的各项行为,从税务登记、发票管理到纳税评估,从贯彻税政到税务检查,从行政处罚到行政复议诉讼等,在这些税收管理活动中,执法风险点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风险既有税收政策上的,又有个人素质上的,既关系到内部管理,又涉及外部环境。 税收执法风险形成的内在原因,主要是指由于税务管理人员或税务机关的各种因素而形成的风险。从税务管理人员来说,作为在国税基层单位工作的一名普通税务干部深刻地感受到国税干部怕当专管员、征收员、稽查员,怕在征管一线工作,怕与纳税人打交道的情况越来越多。 当前国税干部的税收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是登记环节漏征漏管。专管员对所管辖的区域(如街道、市场、行业)没有管到位,还存在应办理税务登记而未办理或没有征收、征足税款的情况。 二是结算环节漏结漏算。专管员对所管辖的纳税户长期不进行税款结算,或结算时执行政策不准、遗漏税种税目,导致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税款。 三是征收环节跑冒滴漏。有税不收或少收,发现纳税人转移资产资金逃避纳税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四是稽查环节漏查。未能及时发现偷逃骗税的纳税人,

不能及时对其实施稽查打击;稽查过程中漏查税种税目,运用税收政策错误,导致税款流失。 总之,税务干部非主观故意的涉税行为有可能造成税款不能及时足额入库,就有可能产生税收执法风险。这种风险一旦成为事实,就应依照规定追究税务干部的法律责任。而部分税收执法人员不深入学习和钻研税收业务,对业务不熟练,对程序不知晓,对税法及相关法律的理解有偏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税源管理的要求,造成执法质量不高。 当前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新的税源管理机制下,部分税务机关的内部机构未能理清关系,造成机构间职能重叠或遗漏,在具体税务事项上职责不清。 二是税务机关所能提供的税源监控手段跟不上形势的需求。从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现有的监控手段来看,更多着眼于纳税人申报以后的事后监控,而对其申报资料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导致日常征管中的风险环节不能被及时发现,税源管理的针对性不强。 三是对税源管理的绩效缺乏公允的评价体系。正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对税源管理工作的成果也就无法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 四是对税收执法行为未能开展起有效的监督。近年来税收征管模式的不断变化,但监督意识、监督机制却滞后于征管工作,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还仍然存在。 税收执法风险形成的内在原因主要是与税务机关所面

我国税收遵从的现状及专题分析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税收遵从的现状及专题分析 纳税遵从又称税收遵从(Tax compliance),是指纳税义务人遵照税收法令及税收政策,向国家正确计算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税收,并服从税务部门及税务执法人员符合法律规范的管理行为。 在《2002年—2006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战略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到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依照税收法律规范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它包含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及时申报,二是准确申报,三是按时缴款。其中的税法规定是指税收法律体系中各法律效力级层中包含的有关税收规定,包括税收管理程序上的法律规定。那么税收不遵从就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行为在时间上、准确度及应缴税额有所欠缺。美国科学院对税收遵从的定义是:纳税人依照纳税申报时的税法、规范性文件、议会决定的相关税收规定,及时填报纳税申报表,准确计算并履行申报纳税义务。

1 税收遵从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纳税人在纳税遵从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不按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表现较为集中的主要体现在自私性不遵从和无知性不遵从等方面。欠税、逃税、骗税等纳税不遵从现象普遍存在。从不遵从的手法看,纳税不遵从的花样很多。许多纳税人为了逃缴税款,采取多头开户、隐瞒收入或采取现金交易、账外经营或采取销毁账证、虚假申报、不申报不纳税或报假停业假注销,有的干脆以倒闭破产方式等等来逃避税务机关的管理。 1.1纳税人方面 1.1.1纳税意识不强 近年来随着税收宣传不断深入国民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税法遵从度也呈逐年上 升趋势,但客观来看一个国家的公民纳税意识是同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历史习惯及法律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当前我们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国民纳税意识较差,政策法律意识也不强。 1.1.2 税收遵从成本高 税收遵从的货币成本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强制性购买支出(包括办理、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的工本费;获取发票和其他税务票、证、表、单的工本费;参加税务培训的费用;订购税收法规、刊物等的信息资料费;购置用于办税的有关软硬件设备支出及其维护维修费等)。这部分成本占了企业税收遵从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税收遵从的时间成本较高。从国际上已有的遵从成本研究看,通常办税时间成本占最大比重,但在我国由于购置支出和代理支出所占的份额比较大,使得办税时间成本的相对比重并不是很高。然而,从绝对数量看,企业花费在办理涉税事项上的时间还是相当多的。税收遵从的心理成本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将变得更加纷繁复杂,纳税人了解税法更加困难,加之一些地区和税务部门的不正之风依然严重,纳税人产生的焦虑及不满情绪就愈发严重,纳税遵从心理成本必然增加。 1.2征管方面 1.2.1纳税服务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税收收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纳税服务也越来越受到

浅谈如何提高纳税遵从度

浅谈如何提高纳税遵从度 “纳税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这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弗兰克林的一句名言,从这个名言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纳税意识,也就是我们近几年所说的纳税遵从度,西方纳税人虽然谁也不愿意多缴一分钱的税,但谁也不愿意违法偷税,这就有效的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纳税遵从,也称为“税收遵从”,指的是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包含及时申报、准确申报、按时缴纳三个基本要求,不符合上面定义的即为“纳税不遵从”。如琼海市地方税务局四个基层税务分局每月处理的逾期办证、逾期申报等等,都属于纳税不遵从行为。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收征管与纳税遵从可以用数学等式(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公正执法=纳税遵从)表达。由此看出:纳税遵从度是衡量纳税服务成效、依法治税水平的指标和依据。提高纳税遵从度,可以使纳税人的偷、逃、欠税等税收不遵从行为转为税收遵从自愿行为,从而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纳税遵从的现状 据相关部门测算,我国纳税遵从度仅为66%左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为86%)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近几年海南省税务部门对纳税人检查情况看,税收违法问题、偷逃税案件始终保持在

较高水平。大量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存在,充分表明我省乃至我国纳税遵从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客观地讲,当前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一定程度上还威慑于税收的强制性和被动接受,税收征管工作与税收遵从度之间依然有不和谐音符,比如,税收制度不够简化,税法宣传不到位,税法透明度还不是很高,纳税人不能准确理解税收规定;纳税服务的运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对纳税人权益保护和合理需求满足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纳税人没有真正认识到税收的作用与性质,没有切实感受到纳税给社会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主观上对依法纳税有抵触情绪等等。 二、影响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纳税人遵从税法的水平和程度不一,遵从度总体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税收执法不够规范、政策制度执行标准不一致,纳税人选择纳税不遵从 税收管理员对自由裁量权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对不同的纳税人,可能有着宽严不一的情况,另外在执法过程中、程序中也带有一些随意性,税收管理员的个体差异也导致了法律、法规执行的某些不一致性、随意性。如果税务机关在具体执行税法落实征管制度时,执行弹性大,缺乏一致性,就会使纳税人选择不去遵

浅谈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一)

浅谈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一) 【论文关键词】税收执法风险成因防范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文章从税收法律、税收计划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对构建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近十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增幅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国税制结构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整都增加了我国未来税收收入增长中的变数。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纳税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名目的税收筹划方兴未艾,最终都会冲击税收收入的增长。网络经济、地下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对政府部门的税收征管水平提出了挑战。因此,国家税收风险的存在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而其中,执法风险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税收执法风险主要是指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主要指不当)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损害的各种不利后果或不利影响。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税收执法的法律依据不完备,给执法带来风险 1.税收法律级次偏低,权威性较差 我国《立法法》规定,税收立法权不属于法律绝对保留的事项。也就是说,国家立法机关虽然拥有专属的立法权,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授权行政机关立法。 目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法只有三部(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其余均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及其主管部门——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规章等,法律级次较低,权威性差。而且政府既是税法的制定者,又是税法的执行者,政府权力在税收领域过度行使,必然导致税收立法程序简单、税收法律变换频繁、税收执法规范性较差等问题,不能有效指导税收征管活动。有些方面由于法规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致使税务机关在行使征税权时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滥用自由裁量权时有发生。这违背了税收的法定主义原则,也加大了执法风险。 2.税收程序法有些规定过于原则,不利于操作 比如,征管法没有规定对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进行变价处理的期限。若税务机关不及时进行变价处理,导致上述财产价值下跌,不足以抵缴税款,由此造成的税款缺口如由纳税人承担,显然会引起争议,税务机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由此造成的执法风险。 再比如,征管法中“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如何理解?正确的理解应当是:纳税人的配偶以及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其他人,这三个条件是:与纳税人共同居住生活;无生活来源;由纳税人扶养。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无论与纳税人是什么关系都应当作为纳税人的家属。可是,对这一点,税务机关是否有权力去界定呢?税务机关有能力去调查纳税人的家属关系吗?又比如,《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那么什么是“有根据”认为呢?当理解为有一定的证据,但因为税务机关要掌握充分的证据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且税务机关有没有能力去掌握证据?而提前征收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防止税款流失,如果等到收集到纳税人逃避税款的充分证据后也就失去了提前征收的必要了。 (二)税收计划管理体制诱发执法风险 税收计划多年来都是按照上年税收完成数和计划年度预计的经济增长速度来制定,由上级税务局和当地政府在年初确定,层层下达执行。各级税务机关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追求的是完成税收任务,向上级和当地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刚性的任务指标弱化了刚性的税收执法,实质上形成对法律尊严的自我

公共选择学派 地方公共物品与俱乐部

公共选择学派地方公共物品与俱乐部——俱乐部理论(一)俱乐部与非纯公共品 1.公共物品、非纯公共物品与俱乐部在现代经济中,政府作为经济中的一个部门,主要提供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不过,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还有一种商品,称作非纯公共物品或混合商品,多数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私人联合提供。非纯公共物品类似于俱乐部提供的物品,研究非纯公共品的供给、需求与均衡数量的理论,叫俱乐部理论。 2.俱乐部理论俱乐部经济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A.C.庇古与F.奈特有关对拥挤的道路征收通行费的论述。现代俱乐部经济理论的真正奠基人是布坎南与蒂鲍特。俱乐部经济理论的基本目的是研究非纯公共品的配置效率问题。(二)布坎南模型——“内俱乐部理论” 1.俱乐部均衡的布坎南模型布坎南的创始性研究解释的是俱乐部的自身问题,不考虑俱乐部与外部的联系,因而叫内俱乐部理论。在俱乐部研究上,布坎南既是创始人,又最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其后的很多研究与之紧密相关。俱乐部规模包括提供的物品数与容纳的成员数两方面。如果只从俱乐部成员的角度考虑,那么按照微观经济理论,俱乐部欲实现均衡,就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P92 第二自然段的后半部) 2.最优俱乐部规模的决定 简言之,布坎南的理论表明,俱乐部成员的效用同时取决与俱乐部物品与成员数量。若俱乐部物品太多,则用私人物品消费量少,故效用不高;若俱乐部物品太少,则效用同样较低;若俱乐部成员太多,就会因拥挤而减少效用;若俱乐部成员太少,则每人分摊成本较高,也会减少效用。所以俱乐部中的物品与成员数适度,并且应同时决定。 3.布坎南模型的推论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解释了非纯公共物品的配置,但这一理论同样可适用于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两个基本点极端例子。(三)联系俱乐部内外的一般理论 1.俱乐部内外均衡的一般理关于俱乐部的一般理论有很多人进行了研究,其中W.奥克兰的模型较完整较有代表性。以下便以奥克兰模型为主介绍一般俱乐部理论。一般俱乐部理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分析俱乐部均衡,分析时既考虑俱乐部也考虑非成员,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在一个社会中,俱乐部成员的效用受到三个因素影响:私人物品消费量,俱乐部物品消费量,俱乐部的拥挤程度。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力求个人效用最大,为此他首先得决定是否加入俱乐部。而一旦假如俱乐部后,他还得决定对俱乐部的利用率。如何理应俱乐部又取决于俱乐部物品数量、成员人数和会费。这些都是俱乐部一般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当每个社会成员实现最大个人效用时,我们就说实现了俱乐部内外同时均衡。 2.一般俱乐部理论的推论从关于俱乐部的一般模型中,可以看到其种种具体经济含义。(1)成员特性的作用。成员是否同质,对俱乐部特性的影响是不同的。(2)排斥成本问题。排斥成本指的是建立与维护一种机智,以限制俱乐部利用率与成员数的成本,前面的一般模型中未考虑到这一成本,引入这一成本后,一些结论也许要修改。(3)关于不同组织结构的效率问题。私人经营不管是由成员合作经营还是由企业经营,都可能实现配置效率。这说明非纯公共物品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失灵,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四)以足投票与地方公共物品资源配置 1.蒂鲍特假说——以足投票理论蒂鲍特的观点表明,分权决策可以自动实现地方公共物品配置上的帕累托效率。然而,要指出的是,蒂鲍特假说压迫以来几个比较极端而不太实现的假设,这就影响到蒂鲍特理论的说服力。2.蒂鲍特假说的意义、缺陷与发展(1)意义蒂鲍特假说说,在地方公共物品生产或社会规划方面,自由资源的个人分权行动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蒂鲍特假说推倒巧妙,结构新颖,富有启发性。(2)缺陷蒂鲍特理论的第一个缺陷表现在(a)地方公共物品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而不是始终规模收益不变。(b)很难有足够数量的社区。(c)社回成员的流动性是不完全的,迁移是有代价的。此外,个人收入显然要受到他所处社区的限制,

税收遵从度的衡量

2006年第4期 总第251期《税务研究》 规定和议会决定的规定,及时填报应填报的所有申报 表,准确计算申报纳税义务。税收遵从可分为:管理 遵从和技术性遵从。前者指纳税人遵守税法和征税机 关的管理规定,及时申报缴税,包括按规定申报、遵 从程序和遵从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后者指纳税人按 照税法的规定准确计算、缴纳税收。 相对应,税收不遵从是或不如实、或不准确、或 不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税收不遵从有蓄意不遵从和非 蓄意不遵从之分,前者是纳税人本身就不愿服从遵守 税法;后者是纳税人愿意遵从税法,但由于计算错误 导致申报的纳税结果不遵从税法。由于对纳税人的愿 意还是不愿意、蓄意还是非蓄意,很难观察分辨,并 且纳税人本身负有依法准确纳税的责任,应当用实际 的、现实的方法来衡量税收遵从度,而不是考虑纳税 人的动机。而蓄意还是非蓄意,在界定偷税时是必须 考虑的。 二、税收缺口和偷税及税收不遵从 税收缺口(tax gap)是某一经济规模总量所蕴含 的税收与预算实际税收收入间的差距。从宏观经济的 角度看,它似乎成为偷税的代名词。一般地看来,税 收缺口是应征数与实际征收数的差距,有一些研究将 税收缺口与偷税相互替代。 严格地说,即使宏观经济模型和税收负担模型设税收遵从度的衡量 周 叶 内容提要:如何衡量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是分析、研究、提高纳税人遵从的首要环节。偷 税、税收缺口和地下经济与税收不遵从有着相当的区别。衡量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关键 在于用什么方法得到需要的数据:随机的税务检查数据还是非随机的税务检查数据,纳 税人申报表的数据还是财务报表的数据,问卷调查还是实验研究等。为优化财税政策、 提高财税法治水平,我国应建立纳税人税收遵从度衡量体系。 关键词:偷税 税收缺口 地下经济 税收遵从度 在税收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如何衡量税收遵从度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税务机关为了高效地配置征 管资源以达到最大的产出,总是要将纳税人合理地识 别和区分为税收遵从度较高、税收遵从度较低、税收 不遵从等类别,并针对不同情况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 管理策略。税收遵从度的衡量,还有利于财税部门找 到影响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诸多因素,为完善法律、 政策和管理规定提供科学的基础支持,提高制度运行 的效率。 一、偷税与税收不遵从 税收遵从就是纳税人遵守税法的意思。 “偷税”是 个法律概念, 《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对“偷税”有 明确规定。“偷税”是税收不遵从,但税收不遵从与 偷税仍有差异。例如,纳税人不小心计算错误填报的 纳税申报数字小于应纳税额,由于不是出于蓄意,不 算是偷税,但属于税收不遵从。纳税人开了个商店, 比税法规定时间晚几天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没有遵从 税法,但没有偷税。一般地说,税收不遵从包含的范 围大于偷税。 税收遵从与守法的概念对应,是纳税人按照税法 的要求如实、准确、及时地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美 国科学院(NAS)对税收遵从的定义是:符合申报要 求的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依照纳税申报时的税法、

搭便车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

搭便车问题原因及对策 茅于轼的观点——搭便车引子 搭便车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在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此后,搭便车理论屡屡被人提及,被用于指获得利益而逃避付费的行为。 但是,搭便车理论在我国一再被曲解和误读。据报道,经济学家茅于轼1月5日在广州某大学演讲时指出:“如果降低高校学费,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的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茅于轼说:“电费应该提价,然后用提高最低生活标准的办法来补助穷人。” 按照茅于轼的说法,无论学费还是电价都应该比照富人的标准定得高一些,让富人承担更多的成本,然后,用节省出来的资金去补贴穷人。那么,以穷人或富人的划分来制定学费或电价收费标准的做法是否合理呢?实际上,笔者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如此界定公共产品的价格。尤其对于学费而言,凡属公共产品应承担的部分(如义务教育等)在任何国家都是由公共财政承担的,而公共财政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并不针对穷人和富人分别对待??整个世界范围内皆如此。 我们知道,经济学中的搭便车是在公共物品购买时出现的而非在公共产品分配时出现的,由于公共物品具非排它性??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排斥其他人对其同样的消费,所以有人就会有获得利益而逃避付费的行为,解决的办法是靠政府统一征税来购买公共物品。而税收制度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缩小贫富差距因素,即尽可能地多让富人承担更多的税负而减少穷人的税负,典型的如个税起征点和对不同收入段制定不同的税率,高收入者将缴纳更多税收。在完成税收征缴工作以后,政府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提供公共物品,而在享用公共物品方面,对于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 简而言之,在征税时候,对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来说是区别对待的,由高收入者承担更多税负,但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世界各国都遵循平等的原则,否则,就容易产生公民在公共产品分配方面不公平的状况,这种歧视现象是任何国家都极力避免的。 对照之下不难看出,经济学家茅于轼所提的建议,其实是混淆了搭便车的真正含义。学费属于公共财政分担公共产品责任方面,它所要营造的环境不是富人承担更多的学费,而是政府尽可能地加大公共产品投入,尽可能地降低每一位公民??无论他是富人还是穷人??的学费负担。那种在公共产品分享方面,一味强调穷人与富人划分的做法,虽然能够吸引眼球,却无益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收入高低来界定学费多寡乃至电费高低的做法本身,不仅不具有可行性,也容易刻意在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制造鸿沟。这种倾向是值得警惕的。 退一步说,如果真的提高学费或电价,首当其冲受损的是低收入者而非高收入者。因为学费提高的结果首先是导致更多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奖学金标准定的再高跟辍学者又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提高学费、弱化公共财政的职责本身只会进一步降低公共产品的质量,在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有条件通过享受收费更高的私立教育来弥补公共产品数量不足或质量低劣缺陷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除了放弃又有什么更好选择?电费问题同样如此。茅于轼提出提高电价,“然后用提高最低生活标准的办法来补助穷人,”问题是,那些因电价提高而负担加重又达不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低收入者,该作何选择呢? 只要在征税环节,做到避免富人偷逃税款的现象发生,在公共产品面前就不存在谁搭便车的问题。公共产品作为社会福利是人人都应该平等分享的,否则,受歧视的一方就容易抵制纳税。公共产品的人人平等分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刻意强调穷人与富人的区分不仅曲解了搭便车理论本身,也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doc】-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 跳出说教的樊篱渎清醒与自律--收执法刚殓荡娆及案例分秒,r)) 启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法的旗帜愈加高扬.依法治和依法行政的推 进对行政执法的影响, 既使行政执法的环境愈加改善,也不断提升着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的期望和要求. 行政执法的监督愈加严『万, 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更为凝重.监督机构的完善,监督活动的频繁,执法人员被追 究渎职责任案件的增多, 都在昭示看这样的趋势.而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认识与要求的距离,让人们直而执 法的风险.一种对执法风 险的担心,焦虑甚恐惧的氛刚也存在于税收执法I:作『J_】,存在于税务工作者的心头.近几年来,伞国税务 系统都在关注和谈论执法风险这'话题,研讨执法风险防范的对策.而有关执法风 险防范的教育,又往往因 为流于枯燥,强硬的说教而效果不佳.因此,效果良好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既是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人 税务工作者的期望. 近水楼台,近日,我阅读了我院袁森庚教授与安庆市地税局拿欣唰志合着的新作——《清醒自律一税 收执法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2 月版)一书.该书以袁教授关于税收执法风险防 范号题讲座的内容为框架,深刻分析了提出税收执法风险的背景,执法风险的本质 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方略, 并系统梳理和分析了税务执法环节的风险源,有耳日新之感.不仅标题活泼,文字 生动,最深刻的印象 是侄内容上,入心的说理,动情的分析.细细读完,有以下两点突L}J 印象.

足说删质朴真切而非说教.本书是以袁教授专题讲座的内容为框架的,其讲座和写作本书的t 要rJ 的 不足对论争议或者处女地进行探索,而是期为税务=「作者的安全执法,防范自身的执法防范提供要的 参考.存该书序言与后记中都流露H_I 作者的这一想法.所以,该书应属于形势和思想教育类的着作.难能叮 贵的是,纵观令_}5,难以发现说教的宁眼,取而代之的是质朴而真切的说理.埘反渎职侵权岗特点的分析, 对税务午『政执法复杂性的分析,对主动与司法机关沟通,协调必要性的强调等内容,以及在分析范式,运 用近白个暗藏执法风险的案例进行闸述论证,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中肯分析,郁体现了这一特点.作者分析伞因公务员推行光工资以及公务员管理体制的不对税收执法产:乍的负面影响时, 写道:"我们还应认识剑, 存执法峪仔不断严历的环境,只要自己还税务机关工作 ,没有辞职,已经不足谈什么工资待遇1 职务升迁的时期了,如果没有良好1_作态度和习惯,自己的岗位能否保住,能否安伞退休可能都是问题."这样的话语是朴实而切合实际的. 二是分析情真意切而非空fI 司.作者多年从事税务培训教育的经历,税务系统良好的行风,千千万力税务 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使作者对税收,税务机关及税务作者饱含深情.袁教授曾在其另本号着的后记中道: "每当任公路} 行驶,只要看到税徽,就感到格外的亲切,总想下午进入人楼看看."这种真切的情感 对本l}5 的写作产牛了重要影响.作者分析税收执法的艰辛,司法机关沟通协渊等内容时,无不流露… 这样的情感.如作者本书后记中写的那样,税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l 向临的潜藏的执法风险,I:LL 深感担忧,埘许多税务工作者的处境深感同情和忧虑.存写作过程中,文字存键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