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且罐体水平设置;罐体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端盖,罐体右端开口处设置有右端盖;罐体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三套进料管;罐体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装置;罐体内部设置有混料装置;本技术通过混料装置对罐体中的各种培养基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且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便于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利于提高培养基的均匀度,便于食用菌进行均匀生长,解决了人工搅拌带来的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排料装置将罐体中配制好的培养基匀速的集中导出,方便工人集中收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包括罐体(5);其特征是,所述罐体(5)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且罐体(5)水平设置;罐体(5)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端盖(8),罐体(5)右端开口处设置有右端盖(2);所述左端盖(8)和右端盖(2)均通过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与罐体(5)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罐体(5)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三套进料管(1);所述进料管(1)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螺纹盖;罐体(5)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装置(4);所述排料装置(4)由导料筒(21)、连通管(22)、排料管(26)、第二电机(24)和排料绞龙(25)组成;所述导料筒(21)设置成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由不

锈钢制成,且水平设置;导料筒(21)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五套连通管(22),五套连通管(22)顶部与罐体(5)底面焊接且连通;导料筒(21)左端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管(26);所述第二电机(24)通过联轴器与排料绞龙(25)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电机(24)通过螺栓固定在导料筒(21)封闭端面上;所述排料绞龙(25)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导料筒(21)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罐体(5)侧壁两侧通过四套支撑板(6)与底板(3)上表面焊接固定;罐体(5)内部设置有混料装置(9);所述混料装置(9)由第一电机(18)、混料转轴(16)、第一翻料板(10)、第二翻料板(12)、第三翻料板(13)和破碎刀片(11)组成;所述第一电机(18)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盖(8)外壁上,且第一电机(18)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混料转轴(16)的一端连接;所述混料转轴(16)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左端盖(8)和右端盖(2)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混料转轴(16)中部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层连接板(17),每层连接板(17)设置有四片,且四片相互垂直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16)外壁上,相对的两层连接板(17)之间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四片第二翻料板(12);第二翻料板(12)两侧的混料转轴(16)外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多层第一翻料板(10),每层第一翻料板(10)设置有两片,两片对称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16)外壁上,且第二翻料板(12)两侧的第一翻料板(10)相互垂直设置;与第一翻料板(10)相互垂直的混料转轴(16)侧壁上对称焊接固定两片第三翻料板(13);每片第三翻料板(13)的侧面上均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套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由安装板(19)和固定板(20)组成;所述安装板(19)设置有五层,五层安装板(19)由上至下依次增长,且层与层之间通过固定板(20)焊接固定,且安装板(19)通过固定板(20)与第三翻料板(13)侧壁焊接固定;相对的两片安装板(19)之间焊接固定有破碎刀片(11),破碎刀片(11)设置有多片,均布在五层安装板(19)上,且破碎刀片(11)设置成截面为菱形的不锈钢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左端盖(8)、罐体(5)和右端盖(2)均由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22)上插有挡料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底板(3)设置成矩形不锈钢板,且底板(3)底面四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在有四套带锁万向轮(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翻料板(12)设置成截面为V型的不锈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翻料板(10)与混料转轴(16)所在的直线成45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翻料板(13)设置成矩形不锈钢板,且第三翻料板(13)表面均布有若干导料孔(14)。

技术说明书

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设备,具体是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菌培养基料是根据各种食用菌生长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食用菌的培养基料用于供菌丝的生长发育,如同农作物需要土壤一样。现有的食用菌培养基料的成分通常包括稻草、锯末、花生壳、麸皮、棉籽壳、玉米芯、石灰、糖等,在对食用菌进行培养时,需要将食用菌培养基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装入食用菌培养袋中。现有的食用菌培养基料搅拌方式为人工搅拌,人工搅拌存在混合效率低,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影响食用菌的正常生长。

技术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且罐体水平设置;罐体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端盖,罐体右端开口处设置有右端盖;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均通过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与罐体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罐体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三套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螺纹盖;罐体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由导料筒、连通管、排料管、第二电机和排料绞龙组成;所述导料筒设置成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由不锈钢制成,且水平设置;导料筒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五套连通管,五套连通管顶部与罐体底面焊接且连通;导料筒左端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管;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排料绞龙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导料筒封闭端面上;所述排料绞龙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导料筒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罐体侧壁两侧通过四套支撑板与底板上表面焊接固定;罐体内部设置有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由第一电机、混料转轴、第一翻料板、第二翻料板、第三翻料板和破碎刀片组成;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盖外壁上,且第一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混料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混料转轴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左端盖和右端盖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混料转轴中部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层连接板,每层连接板设置有四片,且四片相互垂直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外壁上,相对的两层连接板之间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四片第二翻料板;第二翻料板两侧的混料转轴外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多层第一翻料板,每层第一翻料板设置有两片,两片对称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外壁上,且第二翻料板两侧的第一翻料板相互垂直设置;与第一翻料板相互垂直的混料转轴侧壁上对称焊接固定两片第三翻料板;每片第三翻料板的侧面上均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套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安装板和固定板组成;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五层,五层安装板由上至下依次增长,且层与层之间通过固定板焊接固定,且安装板通过固定板与第三翻料板侧壁焊接固定;相对的两片安装板之间焊接固定有破碎刀片,破碎刀片设置有多片,均布在五层安装板上,且破碎刀片设置成截面为菱形的不锈钢条。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左端盖、罐体和右端盖均由不锈钢制成。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连通管上插有挡料板。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板设置成矩形不锈钢板,且底板底面四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在有四套带锁万向轮。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翻料板设置成截面为V型的不锈钢板。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翻料板与混料转轴所在的直线成45度夹角。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三翻料板设置成矩形不锈钢板,且第三翻料板表面均布有若干导料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通过混料装置的设置,对罐体中的各种培养基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且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便于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利于提高培养基的均匀度,便于食用菌进行均匀生长,解决了人工搅拌带来的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排料装置的设置,将罐体中配制好的培养基匀速的集中导出,方便工人集中收集;通过带锁万向轮的设置,便于整个设备的移动和固定,利于扩大设备的适宜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中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中第二翻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中第三翻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中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管,2-右端盖,3-底板,4-排料装置,5-罐体,6-支撑板,7-带锁万向轮,8-左端盖,9-混料装置,10-第一翻料板,11-破碎刀片,12-第二翻料板,13-第三翻料板,14-导料孔,15-固定架,16-混料转轴,17-连接板,18-第一电机,19-安装板,20-固定板,21-导料筒,22-连通管,23-挡料板,24-第二电机,25-排料绞龙,26-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包括罐体5;所述罐体5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且罐体5水平设置;罐体5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端盖8,罐体5右端开口处设置有右端盖2;所述左端盖8和右端盖2均通过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与罐体5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左端盖8、罐体5和右端盖2均由不锈钢制成;罐体5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三套进料管1;所述进料管1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螺纹盖;罐体5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装

置4;通过排料装置4的设置,将罐体5中配制好的培养基匀速的集中导出,方便工人集中收集;罐体5侧壁两侧通过四套支撑板6与底板3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底板3设置成矩形不锈钢板,且底板3底面四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在有四套带锁万向轮7;通过带锁万向轮7的设置,便于整个设备的移动和固定,利于扩大设备的适宜范围;罐体5内部设置有混料装置9;通过混料装置9的设置,对罐体5中的各种培养基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且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便于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利于提高培养基的均匀度,便于食用菌进行均匀生长。

请参阅图2-5,本技术中,所述混料装置9由第一电机18、混料转轴16、第一翻料板10、第二翻料板12、第三翻料板13和破碎刀片11组成;所述第一电机18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盖8外壁上,且第一电机18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混料转轴16的一端连接;所述混料转轴16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左端盖8和右端盖2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混料转轴16中部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层连接板17,每层连接板17设置有四片,且四片相互垂直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16外壁上,相对的两层连接板17之间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四片第二翻料板12;所述第二翻料板12设置成截面为V型的不锈钢板,利用第二翻料板12的V型槽对原料进行旋转翻动,第二翻料板12两侧的混料转轴16外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多层第一翻料板10,每层第一翻料板10设置有两片,两片对称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16外壁上,且第二翻料板12两侧的第一翻料板10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翻料板10与混料转轴16所在的直线成45度夹角;与第一翻料板10相互垂直的混料转轴16侧壁上对称焊接固定两片第三翻料板13;所述第三翻料板13设置成矩形不锈钢板,且第三翻料板13表面均布有若干导料孔14;每片第三翻料板13的侧面上均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套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由安装板19和固定板20组成;所述安装板19设置有五层,五层安装板19由上至下依次增长,且层与层之间通过固定板20焊接固定,且安装板19通过固定板20与第三翻料板13侧壁焊接固定;相对的两片安装板19之间焊接固定有破碎刀片11,破碎刀片11设置有多片,均布在五层安装板19上,且破碎刀片11设置成截面为菱形的不锈钢条;通过混料装置9的设置,利用第一电机18带动混料转轴16旋转,混料转轴16带动第一翻料板10、第三翻料板13和连接板17旋转,连接板17带动第二翻料板12旋转,利用旋转的第一翻料板10对罐体5两侧的原料进行搅拌,且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利用与混料转轴16成45度夹角的特点将原料向罐体5中部导向,利于原料离开原来的位置,便于提高混合均匀度,利用旋转的第三翻料板13对原料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搅拌混合,且通过导料孔14减小搅拌阻力,利用第二翻料板12对罐体5中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第一翻料板10、第二搅拌板12和第三翻料板13的相互配合,利于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第三翻料板13通过固定架15带动破碎刀片11旋转,利用旋转的破碎刀片11对原料进行旋转破碎,增加原料的表面积,便于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利于提高培养基的均匀度,便于食用菌进行均匀生长。

请参阅图6,本技术中,所述排料装置4由导料筒21、连通管22、排料管26、第二电机24和排料绞龙25组成;所述导料筒21设置成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由不锈钢制成,且水平设置;导料筒21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五套连通管22,五套连通管22顶部与罐体5底面焊接且连通;连通管22上插有挡料板23;导料筒21左端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管26;所述第二电机24通过联轴器与排料绞龙25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电机24通过螺栓固定在导料筒21封闭端面上;所述排料绞龙25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导料筒21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排料装置4的设置,利用连通管22将罐体5中配制好的培养基导入到导料筒21中,利用第二电机24带动排料绞龙25旋转,旋转的排料绞龙25将培养基通过排料管26排出,实现培养基匀速的集中导出,方便工人集中收集。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三套进料管1向罐体5中加入待混合的各种原料,原料在混料装置9的设置下,利用第一电机18带动混料转轴16旋转,混料转轴16带动第一翻料板10、第三翻料板13和连接板17旋转,连接板17带动第二翻料板12旋转,利用旋转的第一翻料板10对罐体5两侧的原料进行搅拌,且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利用与混料转轴16成45度夹角的特点将原料向罐体5中部导向,利于原料离开原来的位置,便于提高混合均匀度,利用旋转的第三翻料板13对原料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搅拌混合,且通过导料孔14减小搅拌阻力,利用第二翻料板12对罐体5中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第一翻料板10、第二搅拌板12和第三翻料板13的相互配合,利于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第三翻料板13通过固定架15带动破碎刀片11旋转,利用旋转的破碎刀片11对原料进行旋转破碎,增加原料的表面积,便于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充分的配制好的培养基通过排料装置4的设置,利用连通管22将罐体5中配制好的培养基导入到导料筒21中,利用第二电机24带动排料绞龙25旋转,旋转的排料绞龙25将培养基通过排料管26排出,实现培养基匀速的集中导出,方便工人集中收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24、带锁万向轮7和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的应用,混料装置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人工搅拌带来的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 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着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 2 .培养基的制备记录 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最终pH 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 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 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上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 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 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也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 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如为琼脂培养基,应先用一部分水将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 5.培养塞pH 的初步调整 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 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 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而肠浸液pH 却会有显着的升高。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 ,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pH 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

食用菌的培养

食用菌的培养过程及结果 摘要:食用菌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道菜肴,深受人们的喜爱,学习和掌握其培养方法,通过切身行动来感受从培养机制备到后期的观察采集的整个过程,注意在此期间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和一些不成功因素,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丰富自身经验。 关键词:食用菌培养观察分析 前言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和矿质元素等,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马鞍菌等。食用菌的实验室培养不同于其天然生存条件,需要人工提供各种优越条件,而且在每个环节都要十分注意小心,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食用菌很容易受微生菌污染致死。同时需要培养者自身知识方面的储备,从培养机制备、接种、观察分析以及食用菌料理采集等多方面,都需要精心准备相关知识,对食用菌的自然生存环境与实验室情况类同,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长。 正文 实验一食用菌的实验室培养——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安排 第4周:1.培养料的制备、装袋、灭菌、 第5周:接种; 第7周:2.翻堆、制备PDA斜面; 第8周:3.食用菌母钟的制作; 第9~12周:出菇管理及采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2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 培养基的灭菌 3. 接种 三、实验器材

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四、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3900g 麸皮1000 g 蔗糖50 g CaCO3 50 g 自来水5000 ml pH 7.4~7.6 五、实验方法 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3/4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3.灭菌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4. 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5. 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入23- 25℃培养室,堆放高度三至四层,空气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一般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6. 出菇管理 7. 采收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组织分离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二、实验原理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1. 食用菌:金针菇、平菇。 2. 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 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四、实验方法 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 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 3. 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 4.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 五、注意事项 1.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培养基的制备程序

培养基的制备程序不同类型培养基制备的程序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培养基的程序主要可分为:配料、溶化、矫正pH、澄清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等8个步骤。 (一)配料 按培养基处方准确称取各种成分,先在三角烧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再加入各种成分,以防蛋白胨等粘附于瓶底,然后再以剩余的水冲洗瓶壁。 (二)溶化 将各种成分混匀于水中,最好以流通蒸气溶化半小时,如在电炉上溶化应随时搅拌,如有琼脂成分时更应注意防止外溢。溶化完毕,补足失去的水分。 (三)矫正pH 1.pH测定 取与标准管同口径的试管(通常用华氏试管)3支,于第1、3管各加入欲测定pH的的培养基5ml,并于第一管中加入0.2g/L的酚红0.25ml作为测定管,混匀;于第2管加入蒸馏水5ml,第4管为pH标准比色管。 2.pH的校正 若测定管过酸或过碱可用0.1mol/L氢氧化钠或0.1mol/L盐酸溶液矫正,直至颜色与标准管相同为止,加碱或加酸时要精确缓慢,每加1滴后要充分混匀,比色后再加第2滴(有时仅加半滴)准确记录加入的量。 3.计算 设5ml培养基矫正pH至7.4时需0.1mol/L氢氧化钠0.15ml,现有培养基4990ml,需加氢氧化钠的量可按下列方法计算:5∶4990=0.15∶X X=0.15×4990/5=149.7(ml) 如将此0.1mol/L的氢氧化钠改用1mol/L的氢氧化钠时,则需14.9ml即可。 (四)过滤澄清 培养基配制后一般都有沉渣或混浊出现,需过滤成清晰透明后方可使用,常用的过滤方法如下: 1.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必须清晰,以便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常用滤纸过滤,亦可在加热前加入用水稀释的鸡蛋白(1000ml培养基用1个鸡蛋白)在100℃加热后保持60~70℃40~ 60分钟,使其不溶性物质附于凝固的蛋白上而沉淀,然后再用虹吸法吸出上清液或以滤纸过滤。 2.固体培养基

食用菌母种、原种培养基简法灭菌创新技术

食用菌母种1级种培养基、 食用菌原种2级种培养基 简法生产与灭菌创新技术 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的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研究成功食用菌母种1级种试管培养基、食用菌原种2级种培养基简法灭菌创新技术。其技术涵盖了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试管培养基简法复制生产创新技术及简法灭菌创新技术和食用菌菌种原种2级种培养基简法复制生产创新技术及简法灭菌创新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试管培养基简法生产与复制创新技术 该技术采用湖1北3省8宜72都市52湾市33食用58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发明的“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生产技术”。这种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以颗粒型谷物为原料,谷粒、麦粒、玉米粒均可,简称颗粒培养基(下同),又称天然无公害培养基。这种颗粒培养基制作方法特别简单,取谷粒、麦粒、玉米粒一种或多种,与胡文华发明的食用菌种包衣剂混合均匀后,就可以分装试管了。1支试管(18毫米×180毫米玻璃试管)装入颗粒培养基约10克,成本不足1角钱,棉花塞堵封试管口。一次可根据生产需要,制作分装试管500支~1000支。 2. 食用菌菌种原种2级种培养基简法生产与复制创新技术 该技术同样采用湖1北3省0宜85都市16湾市86食用16菌天

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发明的“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生产技术”。这种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以颗粒型谷粒、麦粒、玉米粒为原料。取谷粒、麦粒、玉米粒一种或多种,与胡文华发明的食用菌种包衣剂混合均匀即可。盛装原种2级种培养基的容器为250毫升输液瓶即生理盐水瓶。1瓶装入颗粒培养基约100克,成本不足5角钱,棉花塞堵封瓶口。一次可根据生产需要,制作分装100瓶~500瓶。 3. 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简法灭菌创新技术 3.1 灭菌设备: 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简法灭菌创新技术选用的灭菌设备为“苏泊尔”压力锅,即家庭做饭用的压力锅,又称家用高压锅。 3.2 灭菌操作: 向“苏泊尔”压力锅内注水5厘米深,将制备好的食用菌母种、原种培养基分别直立于压力锅内,盖上锅盖,生火灭菌40分钟~50分钟即可。 小结: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需要用牛皮纸包扎试管口或瓶口棉花塞,全封闭高压灭菌却仍不能保证100%不湿棉花塞的难题,达到了不用专用高压灭菌锅,不用高档灭菌设备,不包扎棉花塞全裸露灭菌却100%不湿棉花塞的理想效果。其突出的特点是灭菌设备为家用炊具,可一锅多用,且价廉易购,灭菌方法简单实用,灭菌效果好。彻底解决了食用菌母种和原种制作难、消毒灭菌更难的技术难题,为食用菌种简法生产开拓出新天地。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Ampicillin (100 mg/ml) IPTG (24 mg/ml) X-Gal (20 mg/ml) LB培养基■组份浓度 100 mg/ml Ampicillin ■配制量 50 ml ■配制方法 1. 称量5 g Ampicillin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 加入40 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 用0.22 μm滤器过滤除菌。 4. 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组份浓度 24 mg/ml IPTG ■配制量 50 ml ■配制方法 1. 称量1.2 g IPTG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 加入40 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 用0.22 μm滤器过滤除菌。 4. 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组份浓度 20 mg/ml X-Gal ■配制量 50 ml ■配制方法 1. 称量1 g X-Gal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 加入40 ml DMF(二甲基甲酰胺),充分混合溶解后, 定容至50 ml。 3. 小份分装(1 ml/份)后,-20℃避光保存。 ■组份浓度 1%(W/V)Tryptone,0.5%(W/V)Yeast Extract, 1%(W/V)NaCl ■配制量 1 L ■配制方法 1. 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 L烧杯中。 Tryptone 10 g Yeast Extract 5 g NaCl 10 g 2. 加入约800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滴加5 N NaOH(约0.2 ml),调节pH值至7.0。 4. 加去离子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 L。 5. 高温高压灭菌后,4℃保存。

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方法

培养基配方 1 斜面菌种保存培养基 1.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000ml煮沸0.5h,纱布过滤,滤液补足1000ml,再加15g葡萄糖和15-20g琼脂,充分溶解后趁热纱布过滤,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1.2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麦芽汁的制备:干麦芽首先进行粉碎(不能太粗,也不必太细。太粗影响糖化效率,过细影响过滤速度),按麦芽重量的3~4倍加水,搅拌均匀后,37℃左右浸泡1小时,然后缓缓加温至55~63℃(在升温过程中应不断搅拌使温度均匀),保温4~6小时(用0.02摩尔/升碘液测定为黄色至无色时),糖化结束。在糖化过程中,应每小时搅拌一次。取过滤后的清液,加1.8%琼脂,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 (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2 基菌落总数检测 2.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将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 加入蒸馏水1000ml中,煮沸溶解后,调pH,然后在121℃下灭菌15min,取出,稍微冷却后,带热倒入培养皿中。 3志贺氏菌检测

3.1 GN增菌液 成分:胰蛋白胨:20g,葡萄糖:1g,甘露醇:2g,柠檬酸钠:5g,去氧胆酸钠0.5g,磷酸二氢钾4g,磷酸氢二钾1.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pH7.0 制法:将上述物品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煮沸,调pH为7.0,分装,在115℃高压灭菌15min。 3.2 HE琼脂 成分:胨:12g,牛肉膏3g,乳糖12g,蔗糖12g,水杨素2g,胆碱20g,氯化钠5g,琼脂18~20g,蒸馏水1000ml0,0.4%溴麝香草酚蓝溶液16ml,Andrade指示剂20ml.,甲液20ml,乙液20ml。pH7.5 制法:将上述前七种成分加入400ml蒸馏水中作为基础液,将琼脂加入到6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甲液乙液到基础液中,调pH,再加入指示剂,并与琼脂液合并,待冷却至50~55℃,倾注浇平板。注1:此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 注2:甲液的配置: 硫代硫酸钠:34g,柠檬酸铁钠:4g,蒸馏水:100ml。 注3:乙液的配置: 去氧胆酸钠:10g,蒸馏水:100ml。 注4:Andrade指示剂的配置: 酸性复红:0.5g,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6ml,蒸馏水:100ml。将酸性复红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数小时后如复红褪色不全,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2ml。

细胞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细胞培养基及其配制方 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D M E M(A)细胞培养基(粉末型)成分

●所用器皿应严格消毒。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马上过滤,无菌保存于4度。 ●液体培养基主要是为了科研工作的方便而设计的培养基,它是一种灭菌后保证 无菌的溶液,必要时可制成无内毒素等的溶液,可节省科研人员的工作量。 DMEM各种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一般的基础培养基包括四大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1)无机盐: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某些酶的活性及溶液的酸碱度都是必须的。 (2)氨基酸:缬氨酸、亮、异亮、苏、赖、色、苯丙、蛋、组、酪、精氨酸、胱氨酸(L型)都是细胞用以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不能由其他氨基酸或糖类转化合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谷氨酰胺(glutamine)。谷氨酰胺具有特殊的作用,对细胞的培养特别重要,能促进各种氨基酸进入细胞膜;它所含的氮是核酸中嘌呤和嘧啶的来源,还是合成—磷酸腺苷、二磷酸腺甘和三磷酸腺苷的原料。细胞需要谷氨酰胺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谷氨酰胺缺乏可导致细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在配制各种培养液中都应补加一定量的谷氨酰胺。值得注意的是: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故4℃下放置1周可分解50%,使用中最好单独配制,置-20℃冰箱中保存,用前加入培养液中。 (3)维生素:是维持细胞生长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中大多形成酶的辅基或辅酶,对细胞代谢有重大影响。 (4)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生命的能量来源,有的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几乎所有培养基或培养液中都以葡萄糖作为必含的能源物质。 (5)葡萄糖和谷胺酰胺:体外培养条件下,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降解,产生过量的乳酸。减少乳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限制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但葡萄糖含量过低可造

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方法

培养基配方1 斜面菌种保存培养基 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000ml煮沸,纱布过滤,滤液补足1000ml,再加15g葡萄糖和15-20g琼脂,充分溶解后趁热纱布过滤,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麦芽汁的制备:干麦芽首先进行粉碎(不能太粗,也不必太细。太粗影响糖化效率,过细影响过滤速度),按麦芽重量的3~4倍加水,搅拌均匀后,37℃左右浸泡1小时,然后缓缓加温至55~63℃(在升温过程中应不断搅拌使温度均匀),保温4~6小时(用摩尔/升碘液测定为黄色至无色时),糖化结束。在糖化过程中,应每小时搅拌一次。取过滤后的清液,加%琼脂,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2 基菌落总数检测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将?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 加入蒸馏水1000ml中,煮沸溶解后,调pH,然后在121℃下灭菌15min,取出,稍微冷却后,带热倒入培养皿中。

3志贺氏菌检测 GN增菌液 成分:胰蛋白胨:20g,葡萄糖:1g,甘露醇:2g,柠檬酸钠:5g,去氧胆酸钠0.5g,磷酸二氢钾4g,磷酸氢二钾1.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上述物品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煮沸,调pH为,分装,在115℃高压灭菌15min。 HE琼脂 成分:胨:12g,牛肉膏3g,乳糖12g,蔗糖12g,水杨素2g,胆碱20g,氯化钠5g,琼脂18~20g,蒸馏水1000ml0,%溴麝香草酚蓝溶液16ml,Andrade指示剂20ml.,甲液20ml,乙液20ml。 制法:将上述前七种成分加入400ml蒸馏水中作为基础液,将琼脂加入到6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甲液乙液到基础液中,调pH,再加入指示剂,并与琼脂液合并,待冷却至50~55℃,倾注浇平板。注1:此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 注2:甲液的配置: 硫代硫酸钠:34g,柠檬酸铁钠:4g,蒸馏水:100ml。 注3:乙液的配置: 去氧胆酸钠:10g,蒸馏水:100ml。 注4:Andrade指示剂的配置: 酸性复红:0.5g,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6ml,蒸馏水:100ml。将酸性复红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数小时后如复红褪

食用菌栽培主要配方

食用菌栽培主要配方 木腐菌木耳配方: 1.木屑、麸皮、米糠培养基: 木屑80%、麸糠17%、豆粉2%、石膏0.5%、白灰0.5%。 2.木屑、玉米芯培养基: 木屑58%、玉米芯30%、麸皮10%、豆粉1%、石膏0.5%、白灰0.5%。3.木屑、豆秸粉培养基: 木屑58%、豆秸粉30%、麸皮10%、豆粉1%、石膏0.5%、白灰0.5%。4.木屑52%、废弃袋30%、麸皮15%、豆粉2%、石膏0.5%、白灰0.5%。5.豆秸63%、木屑20%、麸皮15%、石膏1%、白灰1%。 6.木屑74.5%、麸10%、稻糠10%、豆粉2%、玉米面2%、石膏1%、白灰0.5%。 草腐菌的配方: 适用于鸡腿菇、双孢菇、姬松茸、趟子蘑、离褶伞。 1、原种配方: ①玉米粒80%(煮至有20%破口)、木屑10%、米糠8%、糠1%、石膏1%。 ②麦粒(加水浸12-24小时)加1%石灰煮沸30分钟稍凉后装瓶。 ③玉米芯78%、米糠20%、糖1%、石膏1% 2、栽培料(发酵料配方) ①玉米秸30%、稻草40%、麸皮20%、尿素3%、磷肥2%、石膏5%。

②木耳废弃菌糠50%、玉米芯、玉米秸30%、马粪13%、尿素1.5%、磷肥1.5%、石灰4%。 ③蘑菇废料68%、玉米芯30%、石膏粉1%、石灰1%。 ④稻草40%、干牛粪50%、豆秸6%、尿素1%、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1%。 药用菌培养基配方: 1、原种培养基配方: ①木屑培养基:杂木屑78%、米糠20%、石膏粉1%、蔗糖1%、水分140%~160%。 ②麦粒:小麦或燕麦粒93%、木屑5%、碳酸钙或石膏粉2%。 2、栽培种: ①木屑74%、玉米面24%、石膏1%、蔗糖1%、含水60%~65%。 ②木屑78%、木屑或麸皮15%、玉米面5%、石膏1%、蔗糖1%。 ③木屑80%、麸皮16%、石膏3%、蔗糖1%。 ④段木:阔叶木段15-20cm长、填充料按③配制、底部装1层培养基、装入捆好木段、再填充培养料、灭菌常压20小时、高压8小时。3、液体培养(蜜环菌、榛蘑用) 枝段寸长、水泡后装袋、灌满营养液后灭菌(营养液:一百斤水中加入蔗糖3斤、石膏1斤、玉米面3斤)。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 生科三班李林40608143 2008.9.16 周二上午 一.实验目的: 1.明确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原理; 2.掌握配制微生物通用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 3.掌握是湿热灭菌法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天然培养基。牛肉膏是牛肉浸液的浓缩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仅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胨是酪蛋白、大豆蛋白或鱼粉等经过蛋白酶水解后,中间产物,含有胨和氨基酸等丰富的含氮素营养物,再加入的NaCl为细菌所需的无机盐,加入的自来水可提供微量元素。 配置好的培养基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三.材料和仪器: 1.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1mol/L NaOH,1mol/L HCl 2.器皿:台秤,玻璃烧杯,搪瓷烧杯,三角瓶,量筒,沙漏,试管,玻棒等 3.其他:PH试纸,牛角匙,牛皮纸,棉花,沙绳,灭菌锅等。 四.实验步骤: 1.配方及配量:牛肉膏0.9g蛋白胨3g,氯化钠 1.5g,琼脂条 4.5g,水 300mL,PH7.2~7.4。 2.称取药品:按培养基配方及配量分别称取各药品,取少量水于烧杯中,将各 培养基成分(除琼脂)逐一加入水中待溶。 3.加热溶解:将搪瓷杯放到电热炉上,用文火加热,病不断搅拌,促使各药品 快速溶解,然后补充水分至所需培养基的量。 4.调节PH:初配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是微酸性的,故需用1mol/L NaOH 调PH7.2~7.4。 5.加琼脂:向调好的培养基中加入琼脂条。 6.加棉塞:用8层纱布纸杯成通气塞,灭菌前将方形纱布盖在瓶口,将其中间 部位用手指塞入瓶口内,再将四角折叠成塞子状后加纸套包扎好,然后灭菌。 7.包扎:在棉塞外再包上一层牛皮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直接沾湿棉塞及存放 中防止尘埃等污染。 8.灭菌:将待灭菌的培养基放入加压灭菌锅内,于121℃灭菌20min. 五.实验结果: 按照实验方法配制的培养基透明但有些发黄,说明说有物质均完全溶解,基本符合实验要求,颜色有些发黄可能是因为加入牛肉膏,也可能是因为加入牛肉膏的时候所用火温较高,使牛肉膏粘底了,稍有烧糊或烧焦了,致使培养基较黄。一周以后观察, 配制的无菌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中,无菌落生成,说明配制的培养基符合要求. 六.思考题:配制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有哪些操作步骤,哪几步易出差错?如何防止 答:配方及配量,称取药品,加热溶解,调PH,加琼脂,加棉塞,包扎,灭菌。易出差错的步骤: (1)称药品的牛角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瓶盖切莫张冠李戴,

PDA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PDA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学习并掌握棉塞的制作方法。 二、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各种营养物质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加上实训 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不论是何种培养基,均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等。不同微生物对pH值要求不一样,所以配制培养基时,还应根据不 同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将培养基调到合适的pH值范围。 三、实训材料和用具 琼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10﹪NaOH,10﹪HCl,1mol/L NaOH,lmol/L HCl,KNO3,NaCl,K2HPO4·3H20,MgSO4·7H20,FeSO4·7H2O;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牛角匙,PH试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纱布, 四、操作方法与步骤 (一) 培养基的配制 PDA培养基的配制其配方如下: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水1000mL,pH值自然。 (1)称量和熬煮药品实际用量计算后,按培养基配方逐一称取去皮土豆。土豆切成小 块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在加热器上加热至沸腾,维持20-30min,用可用2层纱布趁 热在量杯上过滤,滤渣弃取。滤液补充水分到1000ml。 (2)加热溶解把滤液放入锅中,加入葡萄糖20g,琼脂15~20g(提前搞碎),然后放 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再 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3)分装按实训要求,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500ml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 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 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4) 加棉塞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或试 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5)包扎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或橡皮筋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 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线绳或橡皮筋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二) 棉塞的制作 棉塞的作用有二:一是防止杂菌污染;二是可过滤空气,保证通气良好,并可减缓培养基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新版】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0目的 本规程规范了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配制操作规程。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用的所有培养基 3.0职责 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品管部经理负责监督。 4.0内容 4.1培养基定义 指人工配制的生物营养物质,即用人工方法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配成的一种混合营养物。通常指干粉培养基和配制好的琼脂、肉汤、稀释液等等。

4.2培养基制备前准备工作 制备培养基所用的玻璃器皿,如吸管、试管、三角瓶和平皿等,新的玻璃器皿(首次使用)和再次使用的玻璃器皿分别按各自批准的规程洗涤、干燥。 4.3培养基的制备 4.3.1检验人员必须依据培养基生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配制,并填写《培养基配制记录》, 配制记录上注明所用培养基的批号;盛装配制好的培养基的容器外应贴《培养基标 签》,标签应注明:名称、批号、配制人、配制日期、有效期至等信息。 4.3.2配制好的培养基依据说明书规定时间进行灭菌,避免微生物滋生。 4.3.3必要时,灭菌后的培养基在配制后必须进行pH值

的测定以确保符合药典及生产厂家 的规定。 4.3.4倒平板用培养基温度应控制在50度。 4.3. 5.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应由专人进行。 4.3.6.培养基的使用尽量做到现配现用,剩余的培养基应放在冰箱中保存。 4.4培养基的保存 4.4.1环境条件:应在洁净的普通冰箱内冷藏保存,温度控制在2-25度。否则,融化后常 因理化条件改变而不能再用。 4.4.2按时检查培养基的外观,如失水、沉淀、过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5培养基配制清单 5.0附件 《培养基配制记录》《灭菌记录》 6.0修改历史

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且罐体水平设置;罐体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端盖,罐体右端开口处设置有右端盖;罐体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三套进料管;罐体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装置;罐体内部设置有混料装置;本技术通过混料装置对罐体中的各种培养基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且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便于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利于提高培养基的均匀度,便于食用菌进行均匀生长,解决了人工搅拌带来的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排料装置将罐体中配制好的培养基匀速的集中导出,方便工人集中收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包括罐体(5);其特征是,所述罐体(5)设置成两端连通的空心圆柱体,且罐体(5)水平设置;罐体(5)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端盖(8),罐体(5)右端开口处设置有右端盖(2);所述左端盖(8)和右端盖(2)均通过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与罐体(5)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罐体(5)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三套进料管(1);所述进料管(1)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螺纹盖;罐体(5)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装置(4);所述排料装置(4)由导料筒(21)、连通管(22)、排料管(26)、第二电机(24)和排料绞龙(25)组成;所述导料筒(21)设置成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由不

锈钢制成,且水平设置;导料筒(21)顶面等间距焊接固定有五套连通管(22),五套连通管(22)顶部与罐体(5)底面焊接且连通;导料筒(21)左端底面焊接固定有排料管(26);所述第二电机(24)通过联轴器与排料绞龙(25)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电机(24)通过螺栓固定在导料筒(21)封闭端面上;所述排料绞龙(25)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导料筒(21)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罐体(5)侧壁两侧通过四套支撑板(6)与底板(3)上表面焊接固定;罐体(5)内部设置有混料装置(9);所述混料装置(9)由第一电机(18)、混料转轴(16)、第一翻料板(10)、第二翻料板(12)、第三翻料板(13)和破碎刀片(11)组成;所述第一电机(18)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盖(8)外壁上,且第一电机(18)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混料转轴(16)的一端连接;所述混料转轴(16)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左端盖(8)和右端盖(2)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混料转轴(16)中部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层连接板(17),每层连接板(17)设置有四片,且四片相互垂直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16)外壁上,相对的两层连接板(17)之间等间距焊接固定有四片第二翻料板(12);第二翻料板(12)两侧的混料转轴(16)外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多层第一翻料板(10),每层第一翻料板(10)设置有两片,两片对称焊接固定在混料转轴(16)外壁上,且第二翻料板(12)两侧的第一翻料板(10)相互垂直设置;与第一翻料板(10)相互垂直的混料转轴(16)侧壁上对称焊接固定两片第三翻料板(13);每片第三翻料板(13)的侧面上均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套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由安装板(19)和固定板(20)组成;所述安装板(19)设置有五层,五层安装板(19)由上至下依次增长,且层与层之间通过固定板(20)焊接固定,且安装板(19)通过固定板(20)与第三翻料板(13)侧壁焊接固定;相对的两片安装板(19)之间焊接固定有破碎刀片(11),破碎刀片(11)设置有多片,均布在五层安装板(19)上,且破碎刀片(11)设置成截面为菱形的不锈钢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左端盖(8)、罐体(5)和右端盖(2)均由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22)上插有挡料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配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底板(3)设置成矩形不锈钢板,且底板(3)底面四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在有四套带锁万向轮(7)。

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1.配制溶液 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解,最后补足所需水分。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在全部原料溶解后加水补足。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先将上述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并不断搅拌,以免琼脂糊底烧焦。 2.调节pH值 用pH试纸(或pH电位计、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测试培养基的pH值,如不符合需要,可用10%HCl或10%NaOH进行调节,直到调节到配方要求的pH值为止。 3.过滤 用滤纸、纱布或棉花趁热将已配好的培养基过滤。用纱布过滤时,最好折叠成六层,用滤纸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瓦棱形,铺在漏斗上过滤。 4.分装 已过滤的培养基应进行分装。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如果要制作平板培养基或液体、半固体培养基,则须将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内。 分装时,一手捏松弹簧夹,使培养基流出,另一只手握住几支试管或锥形瓶,依次接取培养基。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粘附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 装入试管的培养基量,视试管和锥形瓶的大小及需要而定。一般制作斜面培养基时,每只15×150毫米的试管,约装3~4毫升(1/4~1/3试管高度),如制作深层培养基,每只20×220毫米的试管约装12~15毫升。每只锥形瓶装入的培养基,一般以其容积的一半为宜。 5.加棉塞 分装完毕后,需要用棉塞堵住管口或瓶口。堵棉塞的主要目的是过滤空气,避免污染。棉塞应采用普通新鲜、干燥的棉花制作,不要用脱脂棉,以免因脱脂棉吸水使棉塞无法使用。制作棉塞时,要根据棉塞大小将棉花铺展成适当厚度,揪取手掌心大小一块,铺在左手拇指与食指圈成的圆孔中,用右手食指插入棉花中部,同时左手食指与姆指稍稍紧握,就会形成1个长棒形的棉塞。棉塞作成后,应迅速塞入管口或瓶口中,棉塞应紧贴内壁不留缝隙,以防空气中微生物沿皱折侵入。棉塞不要过紧过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管、瓶不下落为合适。棉塞的2/3应在管内或瓶内,上端露出少许棉花便于拔取。塞好棉塞的试管和锥形瓶应盖上厚纸用绳捆札,准备灭菌。 6.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 培养基灭菌后,如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须趁培养基未凝固时进行。 (1)制作斜面培养基。在实验台上放1支长0.5~1米左右的木条,厚度为1厘米左右。将试管头部枕在木条上,使管内培养基自然倾斜,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2)制作平板培养基。将刚刚灭过菌的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和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点燃酒精灯,右手托起锥形瓶瓶底,左手拔下棉塞,将瓶口在酒精灯上稍加灼烧,左手打开培养皿盖,右手迅速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每皿约倒入10毫升,以铺满皿底为度。铺放培养基后放置15分钟左右,待培养基凝固后,再5个培养皿一叠,倒置过来,平放在恒温箱里,24小时后检查,如培养基末长杂菌,即可用来培养微生物。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大家对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都非常熟悉,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基配方统一归纳出来,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常见的10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1)平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2)金针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3)白灵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4)香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5)杏鲍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6)鸡腿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7)黑木耳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8)猴头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5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9)双孢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50克,蛋白胨2.0克,酵母膏1.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 值自然; (10)灰树花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5克,麦麸45克,蛋白胨3.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无菌操作 2.掌握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配制培养及时,为了使用方便和用量准确,通常采用母液法进行配制,即将所选培养基配方中各试剂的用量,扩大若干倍后再准确称量,分别先配制成一系列的母液置于冰箱中保存,使用时按比例吸取母液进行稀释配制即可。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细口瓶、药勺、玻璃棒、电炉。药品:NH4NO3、KNO3、CaCl2·2H2O、 MgSO4·7H2O、KH2PO4、KI、H3BO3、MnSO4·4H2O、 ZnSO4·7H2O、Na2MoO4·2H2O、 CuSO4·5H2O、CoCl2·6H2O、FeSO4·7H2O、 Na2-EDTA·2H2O、肌醇、烟酸、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盐酸硫胺素 (维生素B1)、甘氨酸。 四、实验步骤 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各成分按照表1培养基浓度含量扩大10倍用天平称取,用蒸馏水分 别溶解,按顺序逐步混合。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0ml的容量瓶中,即为10倍的大量元素母液。到入细口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中。 配制培养基时,每配1L培养基取此液100ml。 表1 MS培养基大量元素母液制备 注意: (1) 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某些无机成分如Ca2+、SO42-、Mg 2+和H2PO4一等在一起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为避免此现象发生,母液配制时要用纯度高的重蒸馏水溶解,药品采用等级较高的分析纯,各种化学药品必须先以少量重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后才能混合,混合时应注意先后顺序。特别应将Ca2+、SO42一、Mg 2十和H2PO4 一等离子错开混合,速度宜慢,边搅拌边混合。

食用菌实验-培养基制作

一、实验目的 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为菌种转管、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2. PDA综合培养基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0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天平、电炉,18×180毫米试管,止水夹。纱布,棉塞,牛皮纸,皮筋,手套、菜板、刀、恒温箱,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PDA培养基的配制 2.装管、捆把 3.灭菌 锅内加适量水→灭菌物品放内锅→加热→压力表0.05Pa 时放气→压力表 1.15Pa (121-126℃)时计时30分钟。 4.摆斜面。灭菌后将试管取出斜放在一根1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条上,使试管内斜面的 长度为试管长度的3/5。放置凝固后备用。 五、作业思考题 1.制作PDA培养基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牛皮纸将整捆的棉塞部分封盖灭菌? 2.灭菌时,加热水沸后,在锅内压力升至0.5Pa 时,为什么要打开放气阀? 3.写出试管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 4.消毒与灭菌是同一概念吗?为什么?

原种即二级种,就是将试管中的母种,接入菌种瓶内,等菌丝长满后形成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原种培养基的配料、装瓶(袋)、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生产工艺流程。并了解原种培养基的不同配方及不同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天平,立式或卧式高压灭菌锅,菌种瓶或菌种袋(菌种瓶口径3厘米,容积750毫升),塑料套环,塑料绳,擦布,锥形捣木。称,大盆 麦粒,麦麸,棉籽壳,不锈钢锅,石膏,碳酸钙,白糖,牛皮纸,皮筋, 三、培养基配方 1.木屑米糠培养基(适用于香菇、木耳、猴头菇、杨树菇等木腐生类食用菌):木屑(锯木屑)78千克,米糠或麦麸20千克,石膏1千克,蔗糖(俗称白糖)1千克。料水比为1:1.4~1.6,使含水量达到60%,即用手握抓材料时指缝现水而不滴水。 2.麦粒培养基(适用于平菇、草菇、猴头、金针菇等):麦粒200千克,蔗糖2千克,碳酸钙2千克,水500升。 3.棉籽壳培养基(适于多种食用菌): 棉籽壳78%,麦麸10%,玉米粉10%,过磷酸钙1%,白糖l%,水料比约1:1.1-1.2。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培养基的配制 1)木屑米糠培养基的配制: 拌料:根据计划生产原种的数量,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用量,分别称取后,将不溶性辅料和主料掺拌均匀,将可溶性辅料加入水中溶解,逐渐泼入拌好的主料中,掺拌均匀,继续加水拌料。拌料时,边加水,边测含水量,以便控制水分,不至过多或不足。 含水量的测定:拌好料后,用手抓一把培养料在手中紧握,手指缝中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适宜。料水比约为1:1.2-1.4 装瓶(袋):将培养料装入750毫升的菌种瓶(或500毫升罐头瓶)中,边装边捣实(但不宜过紧,太紧则透气性差,菌丝生长不良),以手按结实有弹性为宜,一直装到菌种瓶的瓶肩处。 打孔:培养料装好后,用锥形木棒从瓶中央向下打一个洞,洞深离瓶底部2~3厘米,这样一是可以增加瓶内氧气;二是有助于菌丝沿着洞穴向下蔓延;三是便于固定菌种块,不致游动而影响成活,有利于瓶下部菌丝生长良好。 擦瓶:打洞后,用湿毛巾或湿布多次将瓶口和瓶外粘附的培养料擦净,擦干,以免接种后污染包扎: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将瓶口及棉塞包住,用绳扎紧。也可在瓶口上先放一层牛皮纸,再盖一层聚丙烯塑料薄膜,扎紧瓶口。 2)棉籽壳培养基的配制: 棉籽壳原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同木屑培养基的相似,只是装瓶时培养料的压实要比木屑的紧,因棉籽壳颗粒较大,且能留有较多的空隙。 3)麦粒培养基的配制: 浸料:将小麦粒用水浸4-8小时,煮沸20—30分钟,煮沸的过程中就加入蔗糖。最后使麦粒熟而不开花。滤去水分(滤液可制母种培养基或栽培时拌料用),摊在通风处晾30—40分钟,使麦粒表皮不湿为宜。 装瓶:加入碳酸钙,拌匀后装瓶。装瓶时要注意边装瓶边将瓶轻轻地扣动,使瓶内培养料松紧度上下一致,装至粒面至瓶肩部。瓶口包扎同前。 2.灭菌 包扎好的料瓶(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2小时即可。如用土蒸锅常压灭菌,须将水烧开后继续蒸10小时,缓慢降温后取出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