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人口问题历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管是在整个世界的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上,乃至局部区域层面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人口问题。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的100年期间,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迅猛,人口倍增的时间一再缩短。可持续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宗旨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改变我国当前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一直是我国政府人口政策的首要目标。随着人口系统、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我国现有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亟待调整。而基于人口安全的视角来研究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表现。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早在几百年前,世界各国的学者便根据当时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上探讨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人口悲观论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了重要著作《人口原理》,他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即“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与食物和生活资料相比必然呈现相对过剩,引起粮食的不足和社会贫困的发生,最终引发战争和疾病等社会危机。由于战争和疾病的发生,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之间被动恢复到平衡状态。因此,马尔萨斯提倡通过晚婚、节育和禁欲等主动的人口控制手段来抑制人口的增长。马尔萨斯的理论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是人口悲观论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1956年,美国学者赫茨勒(Hertzler)在其著作《世界人口危机》中认为,由于人口因素而引发的风险可能对

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产生一定的阻碍。美国人口学家寇尔和胡佛(Coale.A.J;Edgar.M.Hoover)于1958年发表了《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一文,他们在其著作中指出,人口的迅速增长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使这些国家陷入贫穷状态,想走出这一困境,必须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这些观点发展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悲观论,被称为“新马尔萨斯主义”。人口悲观论对近现代的人口思想界影响巨大,这些观点就是后来世界各国实行节制生育的人口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对我国后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决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人口乐观论

人口乐观论的观点与人口悲观论正好相反。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但同时也遭到众多学者的指责与批判。主要包括三类论断:首先是人口与物质资料的决定关系,即认为人口决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不是物质资料限制人口增长;其次是技术进步观点,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会大幅度提高,未必会滞后于人口数量的增加;第三是强调人口规律不会一成不变,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口规律也会随之改变。人口乐观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学者西蒙(Julian Lincoin simon)和凯恩(Herman Kahn)。西蒙在其1977年出版的《人口增长经济学》和1981年出版的《最终的资源》著作中,通过一系列论证阐明了他对于人口发展趋势的乐观态度,这些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美国人口政策的制定。西蒙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社会发展到达不同阶段,人类会根据不同的矛盾和需要找到解决人口与经济、环境问题的方法。第二,人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人一生生产的物质财富远远多于其消费的生活资料,因而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第三,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夸张。第四,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完全有能力从技术角度解决因人口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危机。人口乐观论的观点强调科技进步的作用和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的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不能否定生物数量

的规律,也不能忽视人口膨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

(三)适度人口论

适度人口理论(Theory of Optimum Population)探讨了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最合理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速度以及人口密度。适度人口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都不是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而是有一个相对适度的人口规模,这一人口规模能够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出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匹配的人口数量,并使其成为现实。适度人口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坎南(Edwin.calinan)和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威克塞尔(Kunt.wicksell)。坎南是适度人口理论的奠基人,他在1929年的《经济理论评论》中认为,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下,人口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一个适度的人口数量,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坎南认为,想要人口数量达到适度水平,必须控制人口的生育水平。威克塞尔于1910年首次正式提出了“适度人口”这一概念,因此也被认为是适度人口理论的奠基人之适度人口论是继马尔萨斯的人口悲观论之后,对人口学界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适度人口论观点既反对人口数量不受限制的盲目增长,也反对过度抑制人口的增长,而是主张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调节人口的数量,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该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让人类开始认真对待人类的发展方式,全面思考人口与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此之后,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转变为综合考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

二、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综述

对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讨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流派和观点,某些观点之间甚至是对立的关系。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观点: (一)马尔萨斯主义与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的观点

马尔萨斯主义学派的观点从思想渊源上可以追溯到苏格兰学者华莱士(Robert wanace)。华莱士早在1761年就在其著作《人类、自然和上帝保佑的各

种前景》中指出,如果不对人口数量进行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将达到几何级数,此时土地、战争、疾病以及贫困等因素会抑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数量被动减少。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发展了华莱士的观点,在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两个级数的理论,将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引入学术界研究争论的范畴。之后英国的普莱斯(Francis Place)和卡莱尔(R.Carllle)等学者,延续了马尔萨斯的思想体系,并成立了马尔萨斯主义联盟,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萨斯的相关理论。1822年,普雷斯在其《人口原理的说明和论证》著作中,使用人口统计数据来验证人口增长是造成贫困与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他的观点与马尔萨斯的观点相近,将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看作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恒常规律。并且认为如果不用人为的方法限制人口的增长,资源与环境将遭受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质量将无法获得彻底的改善。但在限制人口增长的方式上,普雷斯与马尔萨斯的观点有所区别,他主张使用人为的节育措施来干预人口的再生产,因而被称作“新马尔萨斯主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再次出现马尔萨斯理论的大批追随者,例如美国学者福格特(W.V ogt)、美国社会学家赫茨勒(J.O.Hertzler)、美国生态学家艾尔希(P.R.Rllrlich)、英国学者泰勒(G.Taylor)以及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D.H.Meadows)等。这些新马尔萨斯主义者大多认为,如果世界范围内的人口仍然按照原先的速度增长下去,那么粮食的短缺、自然资源的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都将无法避免。他们认为人口增长是导致当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认为只有控制人口的增长才可能化解资源与环境危机。其基本观点与马尔萨斯主义一脉相承,只是研究的对象发生了改变,由人口与土地和粮食的关系转换为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未专门探讨过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但是他在与马尔萨斯主义观点的辩论中,曾经多次提及人口与物质资料的关系,其观点多与马尔萨斯主义者的观点相对立。关于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关系的论证,可以追溯到葛德文(Wiiliam Godwin)。他在1793年的《政治正义论》中,批判了马尔萨斯主义的观点,认为人口的增长不会快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众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并非都是由人口增长而引起,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才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解决贫困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不能依靠对人口

的限制,而是只有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才可能实现。马克思本人对人口相关问题的论证大多数是在对马尔萨斯主义理论的批判中形成的。他认为所谓的人口数量过多只是人口的相对过剩,是人口相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过剩,是资本家追求高额的剩余价值导致的结果,并非人口本身的过错。恩格斯在此基础上将马克思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他认为贫困和失业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的,对利润的贪婪使得资本家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导致了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但这并不是人口增长本身造成的。

(三)资源富饶论者的观点

与马尔萨斯主义者的观点分歧较大甚至针锋相对的,除了马克思主义者以外,还有许多西方学者也持对立的观点。例如资源富饶论学派,持该学派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口对于有效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替代技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人口的增长不但不会对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可以促进资源与环境的长期开发利用,该学派的学者因此被称为资源富饶论者(Cornucopians)。这一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博赛洛普(Ester Boserup)。博赛洛普于1965年在其《农业增长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人口数量的增加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她在著作中论证了人们是如何在人口数量较多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通过改变农耕技术来增加粮食产量。她认为人口的增长既是压力同时也是动力,人们正是由于生存的需求才会去发明和使用可以提高粮。

三、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外部性与庇古税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在其《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以及外部性的观点,同时针对涉及环境污染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庇古认为,当存在正的外部性,即物质生产对外部要素产生正面影响时,政府应该给予其财政上的补贴或税收上的优惠,鼓励该类型生产的进一步扩大;而当存在负的外部性,即生产过程中对外部世界产生的是负面的不利的影响时,则对企业征收较高的税赋以一定程度的限制该类型的生产。人们将上述依据外部性来确定的税收称为庇古税,通过税收的差异可以调节不同类型的生产模式,提高污染企业的成本,使其产品的价格提升,进而促使消费者减少对该类型

产品的消费。庇古税将环境污染问题内在化到生产和价格中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私人生产与整个社会的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外部性存在的时候,通常会导致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而外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政府对于企业生产的干预行为。

(二)外部性的不确定性与科斯定理

在庇古提出用税收调节外部性的理论中,隐含了一个假设,就是政府能够测量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外部性的实际大少,并屯早能够知道与资源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因此制定出的税收与补贴政策是合理有效的。但是以上假设并不具备科学根据,仅能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而当涉及外部性的企业数量较大的时候以及当受到外部性影响的对象属于私人效用时如何度量外部性的大小,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税收调节能够解决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更加完善的制度使政府可以获得企业对外部性偏好的信息是当时的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1960年,经济学家科斯(Coase)在其发表的著作《社会成本问题》中,针对外部性以及税收和补贴的传统理论提出了不同见解。科斯认为,政府并非必须对由于特定的经济现象导致的外部效应以税收或财政补贴的方式进行千预。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其它的形式,帮助与外部性相关联的企业设计出针外部性问题的帕累托最优解决方案。学术界将科斯根据案例阐述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称为“科斯定理”,这一定理可以表述为:在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很低或者为零的情况下,与外部性相关联的各经济主体将会对资源配置的问题达成一致,并且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既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也能够不受制于任何事先的产权界定。科斯定理完善了庇古的理论和观点,认为在没有政府千预的情况下也可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但是科斯定理是基于交易成本为零的严格的前提假定,当受到外部效应影响的经济主体不断增多,这样的假定条件在复杂的现实情形中很难得以实现。(三)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由于外部性问题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市场对于企业行为的调控常常出现失灵的情况,这也是为何需要政府对此进行干预的原因。所谓规制,是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不同的干预方式,是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一般说来,规制分为间接规制与直接规制。间接规制是指以破除垄断、促进交易公平为目标的干预方式,具体的有制定反垄断法以及民法等形式。而直接规制可

以再分为社会性规制和经济性规制,社会性规制特指当外部性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下等所作的规制,一般就是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性规制是特别针对某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或产业进行的规制,例如公共服务部门,政府允许其存在一定限度内的垄断,但是需要对其行业或产业的进入、退出以及价格制定等行为进行限制和干预。

(四)政府失灵与公共选择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济学家们都认同市场失灵的假定是正确的,并将其作为研究各种理论的前提假定。由于市场条件在技术进步的动态条件下不断发生变化,此时一般静态均衡分析已经不能适用于对动态条件下问题的分析,但是这一适用性问题在当时尚未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关注,因此,“政府失灵”的问题也尚未被提出。社会性规制的前提假定是政府行为具有效率,并且代表民众的利益。然而从各国政府对环境的规制效果来看,可以发现很多时候政府的行为都不具有效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负面的效果。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行为不够公开透明,且腐败现象严重,因而降低了政府工作的效率,造成了规制成本的增加。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经济学者对政府规制问题的反思,继而重新思考规制行为的存在的必要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GeorgeJ.stigler)1962年在其《规制者能规制什么》一文中对传统规制合同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斯蒂格勒一直主张应该将政府宣称的规制目标与规制的现实效果进行区别。他认为规制者的主观愿望与规制本身能否对被规制企业产生较好的实际效果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观点与市场失灵导致需要政府规制的传统观点是相互矛盾的,也未能体现规制是用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以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Buchanan)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通过对政府规制行为模式的研究,重新审视了政府的性质与作用,对作为规制者的政府行为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布坎南(1962)将“经济人”这一概念进一步延伸到那些参与到国家管理或公共选择的人们中去,认为政府的目标实质上也是某种特殊的利益,并非其宣称的公众利益,因此,和企业行为类似,政府的规制行为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形。该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何现实中的政府行为常常不能代表民众的利益,以及为何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的政府规制行为在现实中会出现低效率和政府失灵的状况。

(五)市场与政府的结合

关于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理论由市场失灵发展到政府干预,然后又回归到政府失灵,导致人们重新依靠市场的力量。但是这样的市场调节不是简单依赖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市场与政府力量的结合来共同管理企业行为,消除负的外部性影响。首先,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产权保护,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然后通过市场与政府相结合,将自由市场的运行规律运用到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去,运用价格机制激励经济主体,调动其保护资源与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统一起来。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则转化为通过立法和执法,保障产权界定的明晰。这样的经济运行方式可以发挥市场与政府各自的特点与功效,在产权保障方面利用了政府的权威性,例如通过资源环境的产权登记制度来解决产权纠纷问题;而在企业具体的经营方面,则需要借助市场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和有效结合。

四、结论

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现在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异常繁重。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从资源状况来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不大力节约资源,不仅影响经济效益,而且未来的发展也将难以为继。从环境状况来说,尽管我们己经开始注意环境保护,但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加之多年来的过度开发,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的落后和投入不足,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正是因为这些现实的需要,,加上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所处的阶段,使得我们有必要以人口与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马尔萨斯(TR.Malthus):《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Ansley J.Coale, “population trends, population polic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81,7,No 1,pp 85-97.

3.Boserup E., “Environment,population and Technology in primitive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76.(2).21-36.

4.George S. Fishman, “Variance reduction for population Growth Simulation models”,Operations Research,1979,vol.27,No.5,pp 997-1010.

5.Meadows D et al,”Global population growth,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case-study of India,1991-2100”,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1995,Vol.30,No.49,pp 3163-3167.

6.Joseph, J Spengler, “The population problem:Yesterday,today,tomorrow”,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61,Vol.27,27,No.3,pp 194-208.

7.Susan Greenhalgh, “Shift in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1984-1986:views from the central,Provincial,and Local Level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86;12,No 3 ,pp 491-515.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内部控制定义 其实我们通过学习观察所得,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不同年代都有所不同。各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冯培根(2000)认为,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强化内部监督,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文章认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对于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Lauraf.Spira(2003)指出 Turnbull 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 彭君翔(2008)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回顾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 安艳红(2008)提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正确,利于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

内蒙古环境问题综述

内蒙古环境问题及媒体关注综述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有限和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重挑战,而这三大问题的解决都与气候条件有关。风调雨顺则国泰民安;而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灾害则直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水和能源等条件,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旱涝灾害常常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水资源和能源出现危机,经济失调,环境恶化,大片土地沙漠化。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气候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社会城市化,发展多样化,引起土地退化,过度利用资源造成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虽然也在整治,局部地区也确有改善,但总体仍在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大,气候干旱化趋势日益东扩,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生产力在衰减,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严重恶化的环境难以逆转。土地荒漠化问题几百年前,内蒙古西部原来是良好的牧场,而今已成为荒漠戈壁滩了。哲里木盟、乌兰察布盟、兴安盟、赤峰地区的沙漠化问题也很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是一条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地理学家称之为危急地带。通过考察和调查,发现干旱趋势仍在加剧,其成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锡盟正兰旗境内的元代上都和伊盟乌审旗境内的赫连勃勃的流万城,曾是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湖泊密布,牧草繁盛,而今湖泊干涸,草场萎缩了。导致荒漠化在扩展,环境在恶化。 气候干旱化趋势东扩从近五百年的旱涝史料分析表明,自治区中

西部存在着三年就有两年干旱,七年出现全区一次大旱的状况。近四十年来出现更加频繁。旱情加重,干旱区域界线不断东移。由于气候变暖,地面蒸发量增多,致使下垫面土层越来越干燥,遇到大风天气就飞沙走石,形成风沙甚至出现黑沙暴。据新浪网报道,1995年5月5日,阿拉善盟出现沙尘暴使工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816万平方公里。流失坡耕地面积达15814万公顷,占全区耕地的三分之一。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坡耕地逐年减少,广种薄收,出现越垦越穷的局面。由于水土流失,内蒙古地区向黄河每年输送118亿吨泥沙。皇甫川地区土壤侵蚀模数高达2500—20000吨/平方公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道路建设迅速发展,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土地、草场生产力锐减由于滥垦、滥伐、滥樵、滥牧以及重用轻养,重伐轻造,重农轻牧,导致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大气降水是多种因素而形成。据水利部门分析,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区降水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略有增加外,大部分地区明显减少。随着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水资源总量在递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致,1980年全区总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1990年增至140亿立方米。十年以增加34%的速度在发展,出现地表径流量减少,湖泊缩小,湖水咸化,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内蒙古多数城镇以地下水作供水水源,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多,用水量不断增加,超采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测试题

必修Ⅲ第四章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牦牛 B、宁夏滩羊 C、细毛羊 D、三河牛、三河马 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仍具有的优势是() A、技术实力 B、人才队伍 C、产业基础 D、近港澳地区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该材料完成3~6题 3、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5、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6、北大仓的发展方向为()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读下图,回答7~9题 7、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区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8、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油棕B 、茶叶C、甜菜D、花生 9、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为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河流纵横交错,但由于河流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D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回答11~13题 1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1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企业部控制建设 》的文献综述 工商大学会计学 07级(1)班周兴辉 指导教师:国康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部控制基本规》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中小企业;部控制;建设 一、中小企业部控制的概述 阿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与大型企业相比较,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机制上具有规模小、动力大、部改革成本低、机制灵活且有效率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金少,人才缺、信息封闭,应对风险能力差。 王静认为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在2004年6月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企业有效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COSO于2006年7月发布了针对小型公众公司如何更好地运用COSO部控制整合框架而发布指南。该指南应美国证券委员会的要求,针对小型公众公司存在的一些独特问题做出了指引,包括信息技术、职责分工、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风险管

理等领域。由于该指南是COSO一系列报告的延伸,它所阐述的一些准则适用于所有规模的公司,尤其对小企业部控制的构建和实施具有重大参考意义。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第32号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次对上市公司部控制提出具体的要求。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也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2008年6月28日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部控制基本规》并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围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这些都主要集中在对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部控制的研究上,很少有人把研究重点集中在小企业之上,这也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部控制极其落后的现状。 程晓峰认为部控制制度的定义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以及员工之间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其程序的总称,它不是规章制度,也是部管理,更不是组织计划。部控制要以有效为前提,其关键是作为部控制主体的经理和员工。 《企业部控制基本规》将部会计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的部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各项经济目标能否实现、经济效益能否达到,也是我国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 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 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多是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总数的增加给经济一方面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低工资带来了人口的贫困,低消费、低储蓄的现象。是阻碍投资,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负担重等特点,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其次,在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农村经济落后又受到大量老龄人口的压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速度加快,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和配置的程度不断提高,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挑战,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企业制度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关系的探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对内部控制问题逐渐关注,研究日趋繁荣,但未形成共识。进入21世纪,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散见于专家学者的文章中,但也主要是针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内部会计控制等方面来做研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兴起和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政府部门和相关协会开始重视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有关规定见诸于若干法律、法规文件,但至今尚未提出类似COSO 报告那样受到广泛认可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的总体构想、内部控制的评价、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企业内部审计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归纳,以反映当今内控研究领域的现状以及提出一些实质性建议。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总体论述 吴水澎等(2000)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做了多层面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 程新生(2004)以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指出对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 林钟高、郑军(2007)在分析评述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引入契约经济学理论,首先确立了内部控制的契约属性,是一种评价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同时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进一步论述了内部控制契约是企业理性的各个要素主体之间关于经济利益的分配而构建的一个旨在协调其经济活动有序、有效运行的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开题报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4届) 学院(部):财经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彭瑶 班级: 103班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谢刚职称:讲师 2013年 12 月 22日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西方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目标由单元到多元、对象由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而随着人们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的不断认识,基于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不断兴起和深入,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国外有关公司治理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和特恩布尔报告,以及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OECD《公司治理原则》为代表。其中,前三者被称为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卡德伯利报告(1992)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内,明确要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并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议董事会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董事会发表的声明进行复核。 特恩布尔报告(1999)作为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指南指出,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其中特别指出,董事会应在谨慎、仔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正确判断。 D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和忠诚。同时,要求董事会确保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独立审计师的完整性,确保公司具备恰当的控制制度,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财务和营运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的行为不违反法律和相关的准则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有关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我国政府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力度的。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突破,特别是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并不断发展。 吴水澎(2000)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阎达五(2001)也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李连华(2005)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阎达五、杨有红(2001)则将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结合起来,认为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因此他们建议采取双管齐下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认为首先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特别强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认为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概要

?财经纵横 Consume Guide ?Finance Realm ■陈雯卉南京财经大学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摘要][关键词]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一种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我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却是“杂乱无章”的,因为目标和需求的不同,人们赋予了内部控制不同的含义和目标,这些都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务上的偏差。现从内部控制的存在的问题、内部需求差异、内部控制目标及内部控制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内部需求差异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定位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二、内部控制需求的差异 三、内部控制目标 四、内部控制的定位 五、我国的内部控制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很多人倾向于总结或者展示某些企业的所谓的成功经验,却很少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也许有人更加推崇从实践或者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尽管这似乎是一种“大势所趋”,但是,很多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将经济学的规范方面与它的实证方面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因为实证分析选择概念的分析框架必定包含有经济学家对框架质量的价值判断(对各种评价标准所加的权重以经济学家的价

值判断为基础。如果经济分析的不可回避的规范本质得到承认而不再坚持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割裂,那么经济学就会成为更加客观和科学的学科。”[澳]杨晓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所以目前来说内部控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零散、分散,还没有发展到系统、统一的境界。 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始终是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之中。理论的研究总是源于一定的需求,从总体上来说,内部控制理论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审计人员。(二企业管理层。(三外部监管者。(四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五其他人。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相关各方对内部控制的需求、使用存在很大的不同,从而引发他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在范围、内涵、目标、内容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产生了概念上的混乱。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需求和目的是不一致的,这就是内部控制需求的差异。 (一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法及目前主流目标。 从系统的角度看,内部控制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内部控制系统来说,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环境,内部控制系统的改变会引起环境的改变;对环境来说,内部控制系统是环境的系统,环境的改变又会引起系统的变化。在内部控制系统与环境的相关性中,必须把系统视为开放的系统,在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研究环境和系统功能的关系、条件和系统目标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目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很多文献从很多不同角度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标,但只是简单的进行了列示,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很重要的制约关系,但事实情 况并非如此。根据系统论的原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应发挥的功能以及所输入、转换与输出的内容、程序与方法等都应当服从于系统的总目标,系统的所有构成要素都是为了实现总目标而起作用的。所以,必须首先内部控制的总目标或终极目标。 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位,历来各家有各家的看法。

世界环境展望

3 全球环境展望过去、现在和未来 综述GEO -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版权 在注明出处的前提下,可以未经版权所有者许可以任何形式转载本出版物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用于教育或非盈利目的。如蒙惠寄使用本书作为资料来源的出版物,环境规划署将不胜感激。 未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事先书面许可,不得转售本出版物或将之用于商业目的。 声明 本出版物的内容不一定代表环境规划署或参与组织的观点或政策。本出版物中所使用的名称及其表述不意味着环境规划署或参与组织对于任何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合法地位或对于其边界或疆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 本报告所提及的商业公司或产品不意味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其的认可。禁止将本书内容用于产品公告或广告用途。 UNEP GEO项目组编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早期预警和评估司(DEWA) 邮政信箱:30552, Nairobi, Kenya 电话:+254 2 621234 传真:+254 2 623943/44 电子信箱:geo@https://www.doczj.com/doc/4318519922.html,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318519922.html, 设计、制作:https://www.doczj.com/doc/4318519922.html, 本出版物是再生纸印刷 原始资料、来源和有关感谢内容可从GEO-3中获取

1 1 972年是现代环境主义的重要里程碑。那一年,第一次国际性的环境大会—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 1 3个国家及其它的利益相关集团相聚一堂,探讨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从那时起的3 0年里,环境问题被纳入到从全球到地方各种层次的议程之中。诸如“全球思考,地区行动”等措词引导了许多不同层次的行动。各种环境政策和新的法规体系纷纷出台。但由于环境问题蕴含内容过于复杂,以致于人类在许多方面还难以充分清楚地予以表述。 自斯德哥尔摩大会以来所制定的决策在不同层面上影响了治理、商业和经济活动,确定了国际环境法律体系框架及在不同国家的应用,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和双边关系,并影响了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选择。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某些方面仍然没有进展。例如,环境还没有被充分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前两期G E O 报告中所强调的贫困和过度消费这两大人类社会问题,依然对环境造成非常严峻的压力。不幸的结果是,对于全球6 0亿人来说,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行动与目前的环境问题尚不相称,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G E O -3对过去3 0年全球的环境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就社会、经济及其它因素如何影响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 环境状况与政策响应( 1 9 7 2 - 2 0 0 2 ) 土地 1 972年以来,导致土地资源紧张的主要驱动力是食物生产的不断增长。 2 002年全球需要养活的人口比1 972年多出2 2.2亿。1 985—1 995年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呈现出了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的局面。由于灌溉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低效的灌溉会导致水涝与土壤的盐碱化。1 980年代,据估计每年有1 000万h m 2的灌溉土地被废弃。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包括不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和对土壤与水资源缺乏管理、森林砍伐、自然植被破坏、过度使用重型机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粮食轮作与农业灌溉等。1 992年地球峰会将关注土地资源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它要求每个国家必须履行2 1世纪议程,这为制定土地资源政策奠定了基础。此外,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又重申了 非洲保护区 注:保护区数,包括I U C N目录I-V I中的一部分来源:根据UNEP-WCMC 2001b汇编 综述 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压力,另外土地退化也是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水处理、食物进口、医疗与水土保持费用越来越高,不仅加剧了人类的脆弱性及对健康的威胁,而且还不断消耗着非洲国家的经济资源。 农业扩展到边缘地区以及开发森林与湿地等自然栖息地,成为土地退化的主要 驱动因素。生物资源的损失意味着未来经济与商业发展潜力会受到损害。不过 这些消极的变化已经通过积极的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得到了缓解,主要包括建立 一个有序的保护区网络和各区域履行多边环境协议。非洲国家还参与了许多区 域与亚区范畴内的协议与项目。取得的突出成就有:1 9 6 8年制定的非洲保护自 然与自然资源协定(现在已经作了修改)。1 9 9 1年关于禁止非洲进口和控制与管理非洲内部危险物质跨界转移的巴马科协定。 典型区域:非洲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 ?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 .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 ?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据 图完成以下三题。 1953 1980 1989 1994 1999(年) 2?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地不同阶段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①②③④

3?图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体现出 ( ) A .城郊农业的特点 B .农业工厂化的特点 C .绿色农业的特点 D .区域农业专业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以下三 题。 4?珠三角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突出优势是( ) A. 工业基础 B. 自然条件 C. 侨乡 D. 政策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x 科麻珂觀讹 5?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 .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 发展立体农业 C.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 .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一一苹果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门' I 6 I 2* ]】 胪

6?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 水资源短缺 B. 农业粗放经营 C. 劳动力数量少 D. 水土流失严重 F 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乙区域近年来荒漠化发展 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 ) A. 河西走廊 B. 河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渭河平原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 (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 110 (%) 40 _ 30 - 20 - 10? 0 — 385 笏水资源总量 g 土地面积 邑人口数量 口耕地面积

全球环境问题综述

全球环境问题综述 随着世界全球化,经济迅猛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地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千疮百孔,人类必须要意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来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升,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啦空前的物质文明。弹指一挥间,号角已经响彻了近两个世纪。如今,工业革命可谓江河日下,飞速发展,各类工厂遍布地球上的角角落落。但人类却在这号角声中正面临着从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挑战,那就是危及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他们犹如一柄柄利剑悬在人类头上,令人不寒而栗,忧心如焚。主要表现在: 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已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近五十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造成的。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6℃。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为活动。而事实上,据资料统计也确实说明了这一点。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可以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嘴严重的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约20至30km处聚集了大量的无色、活泼的气体---臭氧,其中在约离地表25km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我们称之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充当地球的保护伞,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由于臭氧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臭氧层很脆弱,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化学物质,例如亚硝酸、甲基氧、甲烷、四氯化碳,以及同时含有氯与氟(或溴)的化学物质,它们能长期滞留在大气层中,并最终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辐射下,形成含氟、氯、氮、氢、溴的活性基因,剧烈地与臭氧起反应而破坏臭氧。这类物质进入平流层的量虽然很少,但因起催化剂作用,自身消耗甚少,而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十分严重,导致臭氧平衡的打破,浓度下降,这就是目前臭氧问题的症结所在。 据卫星观测资料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1979年——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大约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30%——40%,出现了“南极臭氧洞”。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毫米。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同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时空运动过程之中。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人口以及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的第一构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演着双重角色。作为生产者,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作为消费者,人口处于消费主体地位,体现着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的承载者。经济社会的许多问题以人口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为前提,一国人口状况和人力资源的特征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与经济问题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了解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问题,也是面对严峻现实的实践问题。可以说做好人口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探讨。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规模的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因为经济归根结底是靠人来推动的,同时人口规模的大小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承载水平。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带来了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进力”和“发明拉力”,加速了工业化过程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减小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所以,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 对于我国的情况而言,当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阶段,科学技术不发达,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小,适度增加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但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至1/7不等。我国主要的工农业产品总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 图3-4-1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图,读图完成1—4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A、4月—10月 B、10月—次年4月 C、3月---6月 D、11月—次年3月 4、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玉米甜菜 图3-4-2是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有 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东北地区牧业发展的重点是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图3—4—3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10题。 7、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8、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9、P地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是①净化空气②美化环境 ③调节气候④涵养水源⑤调节径流⑥蓄洪防旱⑦降解污染 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10、图示平原区域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该是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完全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 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图3—4—4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 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③劳动 力缺乏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⑤ 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 ④⑤ D、①②④⑤ 12、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 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 1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 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程,减轻环境污染④构建大城市群,增加自然环境容量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图 3—4—5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该图回答14~16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