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氧乙醇的制备

苯氧乙醇的制备

苯氧乙醇的制备
苯氧乙醇的制备

苯氧乙醇的制备、和理化性质

作者:王佳岐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二班

一、摘要

简要介绍了苯氧乙醇的生产方法,以苯酚和环氧乙烷为

原料合成了苯氧乙醇,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苯氧乙醇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是农药、医药、化妆品的原料,由于其挥发性

低,沸点高,普遍使用于需要惨透力的印台油和圆柱笔油墨的溶剂,也可以用作

香料稀释剂、化妆品、医药的杀菌剂、木材防腐剂等,还可以用于合成中间体,用

关键词苯氧乙醇苯酚环氧乙烷

二、苯氧乙醇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液状液体, 有特臭。易溶于醇、醚和氢氧化钠溶液,微溶于水。在酸或碱中稳定,有芳香气味,并有烧灼味。

熔点:14℃

沸点:245.2℃

密度:1.1094

折光率:1.534

质量标准

贮存

用途用作醋酸纤维素、树脂、染料和墨水的溶剂, 也用于合成增塑剂、杀菌剂、香料和药物等。

无色液状液体, 有特臭。易溶于醇、醚和氢氧化钠溶液,微溶于水。在酸或碱中稳定,有芳香气味,并有烧灼味。

三、苯氧乙醇化学性质:

分子式:C8H10O2; C6H5OCH2CH2OH

分子量 138.16

别名 2-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醇,苯基溶纤剂,乙二醇单酚醚,乙二醇苯醚

2-Phenoxyethanol

溶解情况:溶于水和橄榄油,能与乙醇、丙酮、甘油混溶。

用途:对于绿脓杆菌是有特效的抑菌剂,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菌作用。一般用于皮肤创伤、烧灼、烫伤等表面感染,以及脓肿、脓疮、溃疡等。

制备或来源:由苯酚钠与氯乙醇作用而成。

四、苯氧乙醇的制备

1、合成原理

苯酚和环氧乙烷在催化剂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再经减压蒸馏得

成品,反应方程式如下:

2、用品、材料

苯酚、环氧乙烷、NaOH

3、苯氧乙醇的生产方法

(1)苯酚一环氧乙烷法

苯酚和环氧乙烷在催化剂氢氧化钾作用下进行气液反应合成,粗品减压蒸

馏得成品,该工艺苯酚转化率≥99%,合成收率≥95%,产品总收率可达

90%n],反应方程式如下:

(2)苯酚一氯乙醇法

该工艺过程分两步进行,(1)酚钠的制备,(b)酚钠与氯乙醇缩合,产品经蒸

馏得成品,该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酚废水,能耗高,产品收率为90%‘“。反应

方程式如下:

(3)苯酚一碳酸乙撑酯法

该工艺是碳酸乙撑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并和酚钾盐缩合制得,收率可达82%[“。反应方程如下:

(4)苯氧乙酸还原法

该工艺是苯氧乙酸在催化剂硼氢化钠作用下进行还原,制得苯氧乙醇,收率可达71~93%,反应方程式如下:

(5)氟化苯催化醇解法

该工艺是将氟化苯和乙醇在硝基甲烷存在下反应制得,收率可达68%,反应方程式如下:

太原化工厂对苯酚环氧乙烷工艺进行了探索性条件试验,并组织了中试生

产,产品收率达到90%,

2合成部分

1 苯氧乙醇的质量规格(见表1)

3实验过程

‘将定量的熔融苯酚投入带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气体分配器的四口瓶中,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钠作催化剂,首先往系统通人氮气10Min,然后加热升温至100。C,开动搅拌,并慢慢通人环氧乙烷气体,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可

调节气体加入速度,使反应维持在145~150℃直至达到反应终点,待冷却后便可出料

4注意事项

由于环氧乙烷的活性

强,易发生聚合,而且环氧乙烷易爆、有毒,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试验中要严格控制加热时间及温度!

3试验结果与讨论

试验结果列于表2。从反应方程式中可知,该反应的理论克分子比为1:1,

反应是气液相反应,为了保证苯酚完全反应,环氧乙烷需适当过量。但产品达到一定浓度后又会和环氧乙烷反应生成苯氧基二乙醚,从而降低了苯氧乙醇含量,也将影响蒸馏收率,要严格控制.环氧乙烷投料量。从表2可以看出,最佳配料比

为l:1.03~1.05,这时收率较高,且副产醚类低于2Yo。温度较低时反应速度慢,提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但同时又加快了副产物苯氧基二乙醚的生成速度,产品收率降低,最佳温度为147土2℃,按照理论要求及试验结果,催化剂用量不大于苯酚摩尔数的1%为好。

表2试验结果。

综上所述,最佳工艺条件宜确定为:

配料比:苯酚;环氧乙烷;催化剂一1:1.03~1.05:O.01

反应温度:147±2℃

反应时间:180~220min

4结论

(1)以苯酚一环氧乙烷工艺合成苯氧乙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苯酚:环氧乙

烷:催化剂=l:1.03~1.05:0.01,反应温度147士2℃,反应时间180~

220min。

(2)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在中试装置上进行生产,收率可达90%。

参考文献

1田禾,庄思永,张大德等.信息用化学品.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70

2Joshi David US 5 053 159,1991

3周湘云,刘称心化工时刊,1999,13(5):24.26

4章思规精细有机化学品技术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303

5化工原理周刊P199

燃料乙醇生产工艺初步毕业设计

燃料乙醇生产工艺初步毕业设计 第一章前言 1乙醇的主要性质与用途 1.1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ethan)又称酒精,是由C、H、O 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乙醇分子由烃基(-C2H5)和官能团羟基(-OH)两部分构成,分子式为C2H50H,相对分子量为46.07,常温常压下,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和刺激味、吸湿性很强。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并产生热量,混合时总体积缩小。纯乙醇的相对密度为0.79,沸点78.3℃,凝固点为-130℃。燃点为424℃,乙醇易挥发、易燃烧。 乙醇能使细胞蛋白凝固,尤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作用最为强烈,浓度过高。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形成一层薄膜,阻止乙醇向组织内部渗透,作用效果反而降低,浓度过低则不能使蛋白质凝固。因此,常用75%(体积分数)的乙醇作消毒杀茵荆。[4] 乙醇易被人体肠胃吸收,吸收后迅速分解放出热量。少量乙醇对大脑有兴奋作用。若数量较大则有麻醉作用,大量乙醇对肝脏和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工业酒精含乙醇约95%.含乙醇达99.5%以上的酒精称为无水乙醇。含乙醇95.6%、水4%的酒精是恒沸混合液,沸点为78.15℃,其中少量的水无法用蒸馏法除去。制取无水乙醇时。通常把工业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才能得到。工业酒精和医用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有毒.不能掺水饮用。 1.2 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属于饱和一元醇。乙醇能够燃烧。能够和多种物质如强氧化物、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发生化学反应。在乙醇分子中,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比较大。使C-0键和O-H 键具有较强的极性而容易断裂,这是乙醇易发生反应的两个部位。 1.2.1乙醇燃烧反应机理 乙醇燃烧反应机理和烃的燃烧反应机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先裂解成为碳和氢气,然后燃烧,所以从燃烧机理上来讲乙醇也适合用作内燃机燃料。在较高的温度下.乙醇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可以认为,乙醇燃烧的反应首先是分子内脱水形成烯烃,烃再裂解形成碳和氢气,然后碳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燃烧反应的总反应式: CH3CH2OH+3O2--2CO2+3H2O+Q 1.2.2乙醇的着火和燃烧特性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篇一: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 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 3. 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 4. 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 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 四.实验步骤 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将苯乙酮(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度(展开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 8/1)。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 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 水溶液(15 mL)萃取。有机相用1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 4/1)分离纯化。 4. 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95/5); 温度; 流速(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 1. 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 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 板上的Rf值,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 3. 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 4. 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篇二:苯乙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苯乙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苯乙醇项目投资环境分析,苯乙醇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苯乙

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

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 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 4.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 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 四.实验步骤 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0.38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将苯乙酮(1.2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0.5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 度(展开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8/1)。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 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水溶液(15 mL)萃取。有机相用1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4.0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经硅胶柱层析(洗 脱剂: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4/1)分离纯化。 4.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95/5); 温度(室温); 流速(0.5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 1.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板上的Rf值(展开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8:1 和4:1),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 3.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 4.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2,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研究报告

2,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研究报告 Point 4:2,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研究报告主要目录 第一章:2,5-二氯硝基苯产品综述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基本信息及介绍 1. 2,5-二氯硝基苯的基本介绍 2. 2,5-二氯硝基苯的理化性质 3. 2,5-二氯硝基苯国标及主要生产厂家技术指标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的应用及背景 第二章:2,5-二氯硝基苯国内外生产工艺概况及对比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国内外生产介绍对比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最新技术研究 第三节: 2,5-二氯硝基苯上下游产品介绍及现状分析 第三章:2,5-二氯硝基苯国内外生产专利及应用专利 第一节:专利1 第二节:专利2 第三节:专利3 第四节:专利4 ....... 第四章:2,5-二氯硝基苯主要生产工艺详述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原材料及设备 1. 生产原材料介绍 2. 主要设备及相关参数

第三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参数 1. 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基本原理 2. 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工艺流程 3. 2,5-二氯硝基苯生产后续的环化处理方法 第四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单耗及成本量化 第五节:质量控制 第六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技术的前瞻性分析及生产成本注意事项第五章:2,5-二氯硝基苯市场概述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的市场特征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的目标市场及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2,5-二氯硝基苯及相关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六章:2,5-二氯硝基苯国内生产厂家及市场分析 第一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生产概况 第二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生产厂家及生产规模 1. 主要生产厂家概述 2. 2,5-二氯硝基苯拟建项目介绍及分析 3. 主要生产厂家规模调研 第三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产量及产能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四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需求量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五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价格变动趋势分析及预测 第七章:2,5-二氯硝基苯国外生产厂家及市场分析 第一节:全球生产概括 1. 全球2,5-二氯硝基苯生产概况 2. 国外2,5-二氯硝基苯主要生产厂家介绍 第二节:国外2,5-二氯硝基苯产量及产能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三节:国外2,5-二氯硝基苯需求量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八章:2,5-二氯硝基苯上下游产品及应用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上下游产品市场比例及发展趋势 1. 2,5-二氯硝基苯上游及其市场研究

国内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水平

国内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水平 ============================= 1、 玉米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水平 玉米燃料乙醇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湿法”与“干法” 。对于专业的乙醇生产企业,采用技术手段分离出胚芽生产玉米油是必要的,并且工业生产乙醇时, 只要求玉米淀粉脂肪含量低于110 %即可 。因此“, 半干法”工艺或“改良湿法”工艺均为可选方案。表1 为几种玉米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优劣比较。 表1 玉米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综合比较 由于玉米燃料乙醇技术首先在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迅速得到发展,其经济效益仅次于巴西的甘蔗燃料乙醇。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美国玉米燃料乙醇技术的特点及优势所在。1.1 美国玉米燃料乙醇技术 1.1.1 生产工艺的选择 美国“湿法”工艺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源于淀粉企业的产品延伸,其中以ADM 公司为典型代表,采用纯糖浆发酵和酵母回用技术,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美国ADM公司玉米燃料乙醇“湿法”生产工艺 2000 年前美国共有48 个生产厂家,生产约670万吨燃料乙醇。其中产能的60 %由湿法生产,40 %由干法生产。2005 年又新建36 个厂,总数达到84家,产能较2000 年增加约一倍达到1 200万吨。2006年生产厂增至125 家,产量为1 460 万吨,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目前还有在建装置23 家 。新建的专业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均采用“干法”新工艺。工艺流程如图2 所示(虽然膜分离脱水技术在能耗方面仅为传统共沸蒸馏脱水工艺能耗的10 % —30 % ,然而由于膜使用寿命和成本等问题,美国大部分装置仍然没有采用,但它是以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 图2 美国玉米燃料乙醇“干法”新工艺 1. 1. 2 技术进步所显现的特点 随着燃料乙醇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现在美国大型燃料生产企业尤其是2000 —2006 年新建厂具有如下特点: (1) 多数采用大颗粒玉米粉(3mm ,有利于饲料回收) ; (2) 高温蒸煮(120 ℃,高温淀粉酶) ,采用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从2005 年开始采用无蒸煮工艺(低温淀粉酶) ,大大降低了能耗; (3) 酵母回用发酵技术; (4) 固定化酵母,流化床反应器发酵技术; (5) 广泛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应用连续发酵过程,并采用CIP系统(原位循环清洗发酵罐的原位清洗系统) 。 湿法加工技术的新趋势主要涉及加酶湿法加工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加酶湿法加工的优点是浸渍时间短、投资小、耗能低、用水量大大减少,而且酶可反复使用;其主要缺点是酶价太高。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为浸渍水的分离和利用打开了新的途经。浸渍水的膜分离一般包括两个过程:浸渍水经膜分离的截留物含有长链蛋白质,干燥后并入玉米蛋白粉;浸渍水在进入蒸发器前,先用反渗透膜除去57 %的水,这样可大大降低蒸发所需能耗。以上先进技术及设备的采用

酒精生产工艺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专业实习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酒精的生产流程设计 班级:2011级2511班 姓名:刘兴李德静 廖军梁炯 学号:20112511006 20112511032 20112511018 20112511034 指导教师:邓启辉 时间:2013 年7 月5 日

计划表: 内容组员学号备注前言、绪论全部6、18、32、34 汇编 生物发酵法刘兴、李德静6、32 汇编 化学合成法廖军、梁炯18、34 汇编酒精的用途及总结展望全部6、18、32、34 汇编CAD 李德静、廖军32、18 I

前言 一、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 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等。 二、设计目的: 1、把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才是我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 2、通过本次专业实习设计可以看出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哪些不足,学会自主查找资料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改进。 三、设计意义: 酒精工业是在酿酒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很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新工艺新设备新菌种不断涌现,酒精产量有了较大增长,质量稳定提高;在节约代用,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淀粉出酒率及开展综合利用与消除环境污染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大多数酒精采用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法工艺流程,逐步实现了淀粉质原料和化学原料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四、设计原理: 生物发酵主要是利用谷物类、薯类植物中的淀粉,其余的部分仍可综合利用,生产出专用饲料和农业复合肥等产品。在综合利用方面以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最为普遍,有的厂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干冰、纯碱和小苏打。在自动控制仪表方面也有进展,有的厂已采用电脑实现了主要工序集中控制,目前,我国一些酒精厂正在朝着生产过程全面实行自动化方向发展。 化学合成法主要是利用石油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天然气开发和加工工业产生的乙烯气为原料,使得乙烯水合法的原料得到充分保证。 II

α-苯乙醇合成苯乙酮

α-苯乙醇合成苯乙酮 氧化醇类化合物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研究及工业应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关于醇的氧化反应研究, 尤其是在催化剂方面, 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一钼钨催化体系 钼钨催化剂在醇的氧化反应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2009 年Hida 等[44]用Na2WO4-H2O2 催化氧化体系, 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 用Na2HPO4?12H2O 调节溶液pH 值, 中性条件下,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仲醇、伯醇为羰基化合物(Eq. 10). 中性的反应特点使此方法可应用于对酸敏感的醇的氧化. 虽然此方法具有催化剂和氧化剂均便宜、易得的优点, 但对于伯醇的氧化效果比较差. 例如2-乙基-1-己醇的氧化产物的产率仅为50%. 二钴催化体系 Iwahama 等[54]以无机钴盐Co(OAc)和配合物Co(acac)3为催化剂,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近几年来被认为是在温和条件下氧化各种有机物质的有价值的催化剂)存在下, 分子氧为氧源, 可以在室温下氧化各种醇(Eq. 17). 但不足之处是, 在有些反应中, 需要加入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如MCBA, PMBA 作为共氧化剂. 产物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酸或过酸的存在, 这给产物的分离带来麻烦.

钴的席夫碱配合物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催化分子氧进行氧化反应, 而且席夫碱双氧-钴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醛作为牺牲试剂已经引导了几种重要方法的发展, 如烯烃环氧化、硫醚氧化为亚砜等[55]. Sharma 等[56]合成了四种席夫碱钴配合物8~11 (Scheme 7), 并有效地催化分子氧氧化仲醇. 羟基的α位有羰基的底物更容易发生反应, 而且所需的时间短一些. 其中配合物8 的催化活性最好. 金属酞菁稳定、易得, 是一类可供选择的仿生氧化催化剂, 已经用来氧化很多有机物. 金属酞菁在普通有机溶剂中不溶, 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循

年产10万吨煤制乙醇生产工艺设计解析

摘要 乙醇是一种极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燃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乙醇下属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乙醇燃料的推广应用,乙醇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乙醇的需求,开展了10万t/a的乙醇项目。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艺论证,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等。本着符合国情、技术先进和易得、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的原则,采用焦炉煤气为原料,低压下利用列管均温合成塔合成乙醇,双塔精馏工艺精制乙醇。此外,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充分利用废热,降低能耗,保证人员安全与卫生。 关键词:乙醇;净化;合成;精馏

Abstract Ethanol is a kind of extremely important organic raw chemicals, and a kind of fuel, too.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nation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s that are made from methanol, especially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uel of ethanol, the demand for the ethanol rises by a large margin. In order to satisfy economic development's demands for methanol, the 100000t/a ethanol project is carried ou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process is craft prove,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etc. The principle of the design i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dvanced in technology, accessibl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s well a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This design mainly adopts the following process: coke oven gas as raw materials, tube average temperature ethanol synthesis reactor at low pressure, the rectification craft of two towers for rectifying ethanol. In addition, controlling of waste emissions strictly, the full use of waste heat,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aff safety and health are well considered. Keywords: Ethanol; Purification; Synthesis; Distillation

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

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 2008-09-27 09:01:01 作者:蒲公英来源:中国生物能源网浏览次数:197 网友评论 0 条 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 生物燃料乙醇是通过发酵法生产的,即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糖分或淀粉转化为乙醇和CO2,也可将纤维素类水解生成单糖后再发酵产生乙醇。用于发酵法制取燃料乙醇的原料,按成分分为三种 ... 生物燃料乙醇是通过发酵法生产的,即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糖分或淀粉转化为乙醇和CO2,也可将纤维素类水解生成单糖后再发酵产生乙醇。用于发酵法制取燃料乙醇的原料,按成分分为三种:糖质、淀粉质和纤维素,后两种原料均需要先通过水解得到可发酵糖;按照发酵过程物料存在状态,可分为固体发酵法、半固体发酵法和液体发酵法;根据发酵醪注入发酵罐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 糖质原料制取乙醇技术是以甘蔗、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经过物理方法预处理后,采用发酵蒸馏的方法生产燃料乙醇;淀粉质原料制取乙醇技术是以玉米、木薯、甘薯等淀粉含量高的生物质为原料,经过粉碎、蒸煮和糖化后,形成可发酵性糖,再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燃料乙醇的技术;纤维素原料制取乙醇技术是以秸秆为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预处理,利用酸水解或酶水解的方法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为单糖,然后,再经过发酵和蒸馏生产的燃料乙醇的技术。 表 1 各类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技术特性的对比

目前,我国淀粉类原料发酵法制取乙醇技术比较成熟,并已经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中粮集团正在广西北海建设年产20 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我国在甜高粱、木薯等能源作物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自主开发的固体、液体发酵工艺和技术达到应用水平,并在黑龙江省建成年产5000 吨的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示范装置。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发酵菌种培育、关键工艺和配套设备优化、废渣废水回收利用等问题。据测算,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 亿吨,其中有1.5亿~2 亿吨可能源化利用。纤维素原料来源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国际能源公司都在竞相改进将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技术。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纤维素乙醇制造厂的产量达到商业规模。我国也正在开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的技术研究开发,中粮黑龙江肇东酒精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山东龙力科技有

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99.9% 德国230kg/桶18600元/吨, ( 转自久久信息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7616753.html,/html/406307.html ) [药品名]苯氧乙醇 [英文名]PhenoXyaethanolum [别名]p—PhenoxyethylAlcohol。 [分子式]C8H10O2 [性状]为无色稍带粘性液体,微香,味涩。溶于水,可与丙酮、乙醇和甘油任意混合。 [作用与用途]对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差,对革兰氏阳性菌几无作用。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外伤、烫伤、脓肿及溃疡等。 [用法与用量]常配成2%水溶液或2%乳膏外用。 [贮藏]避光,凉处密闭保存。 [制剂]溶液剂:0.1%-2%(其中加乙醇10%)。乳膏:2% |评论 【批准文号】 【中文名称】 苯氧乙醇 【产品英文名称】 Phenoxyethanol 【生产企业】 【功效主治】 为消毒防腐药中对绿脓杆菌有效者,常用于烧烫伤及其他皮肤绿脓杆菌感染。 【化学成分】 由苯酚钠与氯乙醇作用而成。 【药理作用】 本品可应用于医药防腐杀菌。在对于硬表面、消毒洗涤剂和外科医疗器械消毒剂的配方中,本品可与其他杀菌活性成分配合使用,增强其他抗菌剂的活性。 【药物相互作用】 能够与水及极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醇、丙二醇等混溶,也能与巴斯夫的Protectol型液体如Protectol GA50、Protectol PP等混合。由于其优良的溶解性能,它能与不同类型的产品溶为一体,能用来增溶溶解多种原料和活性成分。苯氧乙醇与水(2.4%)和极性有机溶剂可混合,例如:乙醇、丙醇和丙二醇。由于它的溶解特性,苯氧乙醇易与不同类型的产品溶于一体。

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中废气废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中废气废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燃料乙醇作为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生产成本较低,得到广泛应用,暂时解决了能源需 求的矛盾。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在加强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同时,还要就 燃料乙醇的制造工艺、合理加工以及燃料乙醇产生的废气废液处理办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完 善燃料乙醇作为新型能源的功效,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二、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 现阶段燃料乙醇制造的工艺已出现三代,第一代燃料乙醇分为糖基乙醇和淀粉基乙醇, 主要以玉米、甘蔗中所含的酵糖作为原料,进行生物发酵制乙醇,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制燃料 乙醇方法。第二段燃料乙醇是纤维素乙醇,以木质纤维素类为主的生物物质,主要来源包括 农业废料、林业产物及废弃物、(藻类)和城市垃圾等,第三代燃料乙醇就是主要以藻类为 原料通过生物法生产的燃料乙醇。 生物法又称生物发酵法,是通过生物物质所含的物质,经过水解、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制 成燃料乙醇。生物发酵法是现阶段制燃料乙醇最主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原 料所含的物质不同,生产工艺和工序都有相应的变化。粮食作物作为原料以碾磨、液化和糖 化工艺为必须内容,木质纤维的步骤则必备预处理和水解工序,本身高糖类物质则可以省去 部分步骤。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物质在操作过程或者运输时沾染了金属或有毒物质,还需要 进行先解读再提取,以防不良化学反应的产生。 燃料乙醇的一般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 生物发酵法在粉碎原料之后需要进行蒸煮的工作,因为物质原料富含植物细胞,蒸煮后,会促进原料中的淀粉酶与淀粉发生化学反应,发生水解,进行发酵。 生物发酵法要确保酵母菌的酒精发酵环境,视情况而定,进行相应的高压、高温环境蒸 煮操作。 三、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中废气废液的处理方法 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相应的废气废料,纤维素乙醇废液是一 种高温度、高悬浮物、粘度大、呈酸性的有机废水,其主要含有残余的糖、纤维素、木质素、各种无机盐及菌蛋白等物质。一般来源于制燃料乙醇各个工序中,要想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需要优化制造工艺,从源头解决;或是加强后续补救措施,解决废气废液的排放问题。 (一)源头处理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处理就是指在提高燃料制乙醇的液化效果,使得原料物质中所含有的 糖被全部利用。因为没有被完全利用的糖分会随着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水排除,形成废液。并 且未被利用的糖也是一种资源浪费。通过对液化的温度、时间和工艺方法的优化,使得生物 发酵法进行连续发酵,提高燃料乙醇的制作效率。通过连续发酵法,把发酵罐之间的串联起来,使得总会有发酵反应进行。 优化蒸馏工序也是减少制燃料乙醇废气废液的办法之一,通过燃料乙醇直接加热气体的 方法,进行蒸馏后排出,这种方法既不环保,又造成资源浪费。需要优化蒸馏技术,通过差 压蒸馏,使得两边蒸馏塔中的压强有一定差异,使得负压塔能够排出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工艺过程与防范对策

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工艺过程与防范对策 摘要 本文对硝基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了生产工艺危险性,并列举案例分析,最后针对硝基苯的安全生产,提出了安全预防措施,这对硝基苯的生产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硝基苯工艺危险性预防措施 引言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用于生产苯胺、联苯胺、二硝基苯等多种医药和染料行业,也可用作于农药、炸药及橡胶硫化促进剂的原料,其中主要用途是制取苯胺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目前,90%以上的硝基苯用于生产苯胺[1-3]。工业上硝基苯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苯硝化反应、硝基苯洗涤、硝基苯精馏等单元过程,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强氧化的化学危险品。由于苯硝化反应中副反应生成的杂质(主要是硝基酚盐类)爆炸危险性很高,而且极易积累在精馏塔釜等受热部位,监测和处理不及时就容易发生爆炸,使其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灾害性的特点。因此对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工艺过程进行危险性定量分析及对爆炸事故的安全研究,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意义重大。 1 硝基苯生产工艺 1.1硝基苯简介 硝基苯,有机化合物,又名密斑油、苦杏仁油,无色或微黄色具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4]。化学式为C6H5NO2,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相对密度1.205,熔点6℃,沸点210~211℃,闪点为87.8℃,爆炸下限为1.8%(93.3℃)。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剧烈。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640mg/kg),硝基苯由苯经硝酸和硫酸混合硝化而得。实验室制硝基苯由于溶有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有颜色,除杂方式:加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1.2硝基苯的应用 硝基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染料、香料、炸药等有机合成工业,经催化加氢或铁粉还原可得苯胺,这是硝基苯的最主要用途,由苯胺进而生产各种有机

某化妆品产品配方整体安全分析(模板)

***产品配方整体安全分析 注:本报告格式和内容仅供参考 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评估单位:******************* 评估人:******************* 评估日期:*******************

一、摘要 ****面霜为驻留类产品,适用于面部,依据《化妆品过渡期实施方案》有关规定,对产品的微生物、有害物质和稳定性等进行了检测,并对配方所用的水、甘油、角鲨烷、1,3-丙二醇、苯氧乙醇、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提取物、异鲸蜡醇、花生醇、香精、蜂蜜和氯化镁等11种原料,可能存在的二甘醇和苯酚2种风险物质进行安全评估。结果显示,该产品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二、产品简介 1、产品名称:***面霜 2、产品使用方法:本产品可涂抹于面部。 3、日均使用量(g/day):1.54* 4、产品驻留因子:1.00 5、暴露剂量(SED)=日均使用量×驻留因子×成分在配方中百分比×经皮吸收率÷体重# 6、安全边际(Mos)= NOAEL/ SED 注:*日均使用量参考《THE SCCS NOTES OF GUIDANCE FOR THE ESTING OF COSMETIC INGREDIENTS AND THEIR SAFETY EVALUATION (10TH REVISION)》, Table 2A: Daily exposure levels for different cosmetic product categories in Europe, calculated by multiplying daily amounts (Hall et al. 2007, Hall et al. 2011) and Fret。 #经皮吸收率以100%计;体重一般为默认的成人体重(60 kg)。

燃料乙醇工厂设计

题目燃料乙醇 学生姓名张洋学号1002021219 专业10生物(2)班班级20071133 指导教师廖湘萍 完成日期2011年6月21日

目录 摘要......................................................... .. (1) 引言......................................................... (2) 乙醇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史.....................................................3—4 乙醇性质及质量指标与乙醇生产和原辅料保藏...........4—7

燃料乙醇 10生物二班张洋 摘要 燃料乙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染料、国防等行业。乙醇不仅可作为一种燃料,更是一种战略物资,世界上2/3的乙醇被用作燃料。发展乙醇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作为清洁能源代替汽油或汽油添加剂,减少工业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同时也可缓解原油进口的压力。 关键词:乙醇发酵工艺 Title Thesis Foreign Abstract Abstract Alcohol is widely used in the food, chemical medicine, dyes, defense and other industries. Alcohol not only can be used as a fuel, but also a strategic commodities, the world's 2 / 3 of alcohol to be used as fuel. Alcohol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uld serve as a clean energy instead of petrol or gasoline additives to reduce industrial air polluti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crude oil imports.

间二硝基苯生产工艺规程

NO 24-HNO 3=O 2N —<(C ==?S-^O 2 +H 2O 3.3酸性二硝基苯的中和精制,酸性二硝基苯中含有酸(主要为硝 酸)和副反应生成的邻、对二硝基苯,用氢氧化钠中和酸性硝基苯 中的硝酸,利用亚硫酸钠磺化取代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邻、对硝 基苯磺酸钠,以达到精制的目的。 3.4精制锅的间二硝基苯的水洗。用水洗去除中和精制后产生的少 量的碱和邻、对硝基苯磺酸钠,从而制得高纯度的间二硝基苯。 有关反应如下: NO 2 SO 3Na <<=>>-^NO 2 +Na 2SO 4 ------------ ? Ch +H 2O NO 2 +Na 2SO 4 NO 2 -<(S^>-SO 3Na +NaNO 2 3.5硝化反应的抽取。用硝基苯萃取硝化废酸中的二硝基苯,同行 斯硝基苯同硝化废酸中的剩余硝酸反应生成二硝基苯。抽取后的废 主反应: NO, +HoO 副反应:Z VNO 2 + HNO 3 =

酸送浓酸岗位提炼后循环使用或外售。硝基苯抽取后成为酸性硝基苯,作为硝化的原料。 有关反应如下: HNO3+NaOH=NaNO3+H2O 四、工艺过程的叙述 4.1各种原料的接受 4.1.1粗硝基苯从硝基苯车间粗硝基苯储罐由输送泵送到木工段硝基苯计量槽(V102)中。 4.1.2硫酸从废酸回收工段浓缩岗位槽自流到木工段硫酸计量槽(V105)中。 4.1.3 .98%硝酸从硝基苯工段硝酸储罐经泵送至木工段硝酸计量槽 (V104)中4.1.4.30%的液碱从硝基苯工段液碱储罐经泵送至木工段液碱计量槽(V106)中。 4.1.5亚硫酸钠经提升机(LS101)送至三楼,供亚硫酸钠配制罐 (104AB)使用。 4.2硝基苯的硝化421硝化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1)检查硝化锅各部位是否正常,水压、汽压、电压是否稳定,温度计,真空表,报警装置是否好用。 2)硝化锅的数字显示仪和记录仪,两表温差不能超过2度,并记 录好两表的同步温度水温差。 3)领取操作记录表,做好记录。

化妆品防腐剂

再谈防腐剂真的有不含防腐剂的化妆品吗 植村秀的卸妆油没有防腐剂来源:植村秀 (关于化妆品防腐剂问题的说明(图)),总是有人在问,不管是食品的,还是化妆品的,而且现在好多品牌看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担心,又会在自己品牌的广告宣传上着重提到自己不加防腐剂,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不加防腐剂的化妆品呢? 我还是再罗嗦一下为什么要在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化妆品是各种油脂、水质、功能性添加剂组成的,好多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等,你的皮肤喜欢,细菌和微生物也同样会喜欢,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在你使用的过程中,长期跟你的手指和空气接触,难免会带入细菌以各种微生物,时间一长,里面容易发霉长菌,换句话说,你如果想要你的化妆品没有细菌和不良微生物,你就要接受里面含有防腐剂的现实。 那到底有没有不含防腐剂的化妆品呢?这个也不能说完全不存在,一般来讲,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你的这个美好的愿望就有可能会实现。 一、极小容量,标示的保质期也非常短,要求大家尽快用完,比如某个日本品牌的产品保质期只有几个月,包装也很小,但缺点是平均价位就会高一些,而且你一定要在标示的时间内尽快用完,超过这个时间,难免里面会不干净。 二、一次性用完产品,这种产品基本没有添加防腐剂的必要,比如胶囊类以及安瓶类产品。 三、干粉类的产品,比如粉饼散粉洁面粉什么的 四、完全油脂类产品,不含水,包括精油 五、特殊设计的容量,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空气或者使用者接触。 六、酒精含量比较高的产品,靠酒精杀毒了。 七、多元醇含量比较高的保湿类产品。

另外大家也可以改变一下习惯,没准也会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比如避开阳光直接照射,暂时不用的化妆品放在冰箱里等等,但注意不要放在冷冻室,要放在保鲜室(5度—10度的样子),我是不是很唐僧? 其实大家真的不必对防腐剂过份介意,也不必对paraben类防腐剂闻之色变,只能说选择正规厂商出品的产品,防腐剂在浓度范围之内,都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当然,如果你是敏感皮肤,确定对某种防腐剂过敏,那就另当别论。 苯氧乙醇-名词解释阿邦网 Phenoxyethanol,二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醇 苯氧乙醇,英文名称为:Phenoxyethanol,中文名又叫二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醇等,分子式为:C8H10O2。 苯氧乙醇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目前安全性没有什么争议,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防腐剂之一。 苯氧基乙醇在化妆品中的限定使用浓度最高为1%。 山梨酸-名词解释阿邦网 Sorbic acid 山梨酸,英文名称:Sorbic acid,与山梨酸钾一样,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防腐剂之一,不但可以用在化妆品中,还可以用在食品和医药中,所以,安全性极高。 Butylparaben-名词解释阿邦网

燃料乙醇生产技术

燃料乙醇生产技术 摘要: 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在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造成严重环境危害的形势下,生物燃料乙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研究和推广的能源课题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发展迅速,而第一代与第二代生物燃料都是以乙醇为主,本文将大致介绍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与相应技术。 关键词:生物质,燃料乙醇,原料,发酵,工艺,能源。 ABSTRACT Bio ethanol is refers through the fermentation of microorganism will be all kinds of biomass into fuel alcohol. On energy securi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traditional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serious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situation, bio fuel ethanol has become one of the energy issue all over the world focus on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After decade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io fuel development is rapid,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biofuels are ethanol based, this paper will broadly introduc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uel ethanol and corresponding technology. Keywords: biomass, fuel ethanol, raw material, fermentation, technics, energy.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室制备苯乙醇】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室制备苯乙醇】 【实验目的】 1、学习硼氢化反应制备醇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减压蒸馏、萃取及低沸物的蒸馏等基本操作。【实验原理】 金属氢化物是还原醛、酮制备醇的重要还原剂。常用的金属氢化物有氢化锂铝和硼氢化钠(钾)。硼氢化钠的还原性较氢化铝锂温和,对水、醇稳定,故能在水或醇溶液中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需控制反应温度。 【仪器与药品】 仪器:电热套、升降台、水浴锅、铁圈、减压毛细管、橡皮管烧杯(100mL)、滴管、玻璃搅拌棒、分液漏斗、圆底烧瓶(50mL)、蒸馏头、螺帽接头、温度计(100℃)、直形冷凝管、真空接引管、锥形瓶(50mL)]、克氏蒸馏头、温度计(200℃)、三叉接引管 药品:硼氢化钠、95%乙醇、苯乙酮、3mol/L盐酸、乙醚、无水 碳酸钾、无水硫酸镁、【物理常数】 【实验装置】 简单蒸馏提纯(低沸物)装置减压蒸馏提纯(高沸物)装置【实验步骤】 1、把15mL95%乙醇和0.1g硼氢化钠加入100mL的烧杯中 2、搅拌下,把8mL苯乙酮滴加到上述的烧杯里,整个过程温度 控制在50℃下。3、滴加完毕,室温下放置15min。 4、边搅拌,边往上述烧杯中滴加3mol/L盐酸6mL。

5、水浴蒸出烧杯中大部分的乙醇,使之分层,再加入乙醚10mL。 6、用分液漏斗分离上述液体,水层再用10mL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 7、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 8、被干燥的有机相中加入0.6g无水碳酸钾,再进行简单蒸馏除去乙醚。9、减压蒸馏,收集102~103.5℃(19mmHg)的馏分,产量 4~5g。【注意事项】 之间。 2、滴加盐酸是在低温下进行,要慢慢加入,过程中会放出氢气 气体,严禁明火。3、回收乙醇的蒸馏装置仪器不需要干燥,但要防 明火。4、分液时注意上下层的判断。 5、了解干燥剂的选择依据、用量以及干燥时间、后处理。 6、低沸物蒸馏时选择水浴加热,不能有明火,且接收部分要冰 水冷却,有毒、易燃、 易爆物要注意尾气吸收。 7、减压蒸馏装置仪器一定要干燥,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整个体系不能封闭,要 求控制较高的真空度,不能太低,然后记录此压力下收集馏分对应的温度范围。8、除装置时一定要注意操作顺序,防止倒吸。【思 考题】 1、滴加苯乙酮时,为什么要控制体系温度在50℃以下? 2、实 验中加入碳酸钾的作用是什么?

年产10000吨燃料乙醇工厂设计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产品需求初步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产品方案和拟建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艺技术初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主要原辅料、燃料、动力的供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建厂初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厂址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厂址选择的目的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厂址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厂区总平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厂区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厂区平面布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生产工艺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生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艺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厂总物料衡算主要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料消耗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品与发酵醪量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000吨/年燃料乙醇工厂总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平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耗电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设备计算与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酒精生产主要设备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0000吨/年燃料乙醇设备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生产车间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生产车间非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车间设计对卫生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