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测试

【部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测试

【部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测试
【部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测试

《用尺规作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已知△ABC内部有一点P,且点P到边AB、AC、BC的距离都相等,则这个点是()。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边高线的交点

C.三边中线的交点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2.已知:线段AB

作法:(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大于1

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D.

(2)作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

A.中线B.高线C.中垂线D.不确定

3.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平行于射线AN(如图),让同学们在直线l和射线AN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 )个.

A.1 B.2 C.3 D.4

4.已知:∠AOB

作法:(1)作射线O'A'.

(2)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C,交OB于D.

(3)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C'.

(4)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D'.

(5)经过点D'作射线O'B'.∠A'D'B'就是所求的角.这个作图是()

A.平分已知角

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三角形

D.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5.已知:∠AOB(图3-43).

作法:(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

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

2

(3)作射线OC.OC就是所求的射线.

这个作图是()

A.平分已知角

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三角形

D.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6.已知:直线AB和AB上一点C(图3-44).

作法:作平角ACB的平分线CF.

CF就是所求的垂线.

这个作图是()

A.平分已知角

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7.已知△ABC,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并根据要求填空:

(1)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

(2)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

由⑴、⑵可得:线段EF与线段BD的关系为( )

A.相等

B.垂直

C.垂直且相等

D. 互相垂直平分

8.如图,已知△ABC(AC<BC),用尺规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 A+PC=BC,符合要

求的作图是()

9. 已知点A(4,2),B(-2,2),则直线AB ( )

A.平行于x轴

B.平行于y轴

C.经过原点

D.以上都有可能

10.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A.(SAS)B.(SSS)C.(ASA)D.(AAS)

11.如图,直线CP是AB的中垂线且交AB于P,其中AP=2CP.甲、乙两人想在AB上取两点D、E,使得AD=DC=CE=EB,其作法如下:(甲) 作∠ACP、∠BCP之角平分线,分别交AB于D、E,则D、E即为所求. (乙) 作AC、BC之中垂线,分别交AB于D、E,

则D、E即为所求.则

A. 两人都正确

B.两人都错误

C. 甲正确,乙错误

D. 甲错误,乙正确。

12.如图,已知△ABC,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交于点D,连结AD,CD,则有( )

A.∠ADC与∠BAD相等

B.∠ADC与∠BAD互补

C.∠ADC与∠ABC互补

D.∠ADC与∠ABC互余

13.尺规作图是指

A.用直尺规范作图B.用刻度尺和尺规作图

C.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D.直尺和圆规是作图工具

14.如图,已知△ABC,∠C=90°,按下列要求作图(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①作∠B的平分线,与AC相交于点D;

②在AB边上取一点E,使BE=BC;

③连结ED.

根据所作图形,可以得到:

A.AD=BD B.∠A=∠CBD C.△EBD≌△CBD D.AD=BC

15. 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图3-45).

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

(2)以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

(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

1

2

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

(4)作直线CF.

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这个作图是()

B

A

C

A B

C

P

A.平分已知角

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二、填空题

16.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

17.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 折叠,使点C落在边AB上的点C′处,则折痕BD的长为__________.

18.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根据第16题图所示,填写作法:

②.

②.

③.

19.如图,小红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相交于点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连结AC,BC,AD,BD,根据她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一定是()

B

C’

20.如图,AB、AC分别是菱形ABCD的一条边和一条对角线,请用尺规把这个菱形补充完整。

作法:(1)连结BC

(2)分别以A、C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在AC的另一侧交于点D.

(3)连结AD、CD、BC

则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作的菱形

三、解答题

21.已知:线段A,∠α.

求作:△ABC,使AB=AC=A,∠B=∠α.

22.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点A (0,8), 点B (6 , 8 ).

(1) 只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 求作一个点P ,使点P 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不必写出作法):

①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②点P 到∠xOy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 在(1)作出点P 后, 写出点P 的坐标. 23.尺规作图:如图,已知△ABC .

求作△A 1B 1C 1,使A 1B 1=AB ,∠B 1=∠B ,B 1C 1=BC . (作图要求:不写作法,不证明,保留作图痕迹)

C

B

A

24.求作等腰三角形,使它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等于同一条已知线段。

25.如图,有分别过A 、B 两个加油站的公路1l 、2l 相交于点O ,现准备在∠AOB 内建一个油库,要求油库的位置点P 满足到A 、B 两个加油站的距离相等,而且P 到两条公路1l 、2l 的距离也相等。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点P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本作图属于作图中的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选D.

故选:D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而且是三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中,经常最到这个问题,简单易答.

2. 答案:C

解析:本作图属于作图中的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选C.

故选:C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简单易答,分析此问题的关键考虑到同样长的半径.

3.答案:C

解析:作图有以下几种情况:

L

N

L

N

L

N

故选:C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且考察了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理解,问题中容易忽视的是射线AN,而不是直线AN.

4. 答案:B

解析: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故选:B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问题简单易解.

5. 答案:A

解析: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平分已知角.

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平分已知角,问题简单易解.

6. 答案:C

解析: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问题简单易解.

7. 答案:D

解析:∵E F是BD的垂直平分线

∴EB=ED,FB=FD

易证BE=BF

∴EB=ED=FB=FD

∴四边形EBFD是菱形

∴EF与BD互相垂直平分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知识,而且考察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是一道立意较好的作图综合性题目

8.答案:D

解析:D选项中作的是AB的中垂线,

∴P A=PB,

∵PB+PC=BC,

∴P A+PC=BC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作图得出P A=PB.要使P A+PC=BC,必有P A=PB,所以选项中只有作AB的中垂线才能满足这个条件,故D正确.

9. 答案:A

解析:A(4,2),B(-2,2)

∴点A到x轴的距离为2,点B到x轴的距离为2

且A、B都在x轴上方

∴AB平行于x轴

分析:此题是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点所连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需要对点到直线的距离有着明确地理解,而且此题属于较简单的判断线与坐标轴位置关系的一类问题。

10.答案:B

解析:作图的步骤: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2)任意作一点O′,作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3)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4)过点D′作射线O′B′.

所以∠A′O′B′就是与∠AOB相等的角;

作图完毕.

在△OCD与△O′C′D′,

O′C′=OC

O′D′=OD

C′D′=CD,

∴△OCD≌△O′C′D′(SSS),

∴∠A′O′B′=∠AOB,

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

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于是我们可以判定是运用SSS,答案可得.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答案:D

解析:此题符合要求的作图完毕后,图形大体上是这样的:

A B

故应该是作AC、BC的垂直平分线

∴选D

分析:此题考察了尺规作图的中的基本作图,并且考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作图方法.

12. 答案:B

解析:此题作图完毕后,图形大体上是这样的:

D

A

B

可以很清楚地得到,四边形ABCD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B ∥DC

∴∠ADC +∠BAD =180° ∴选B

分析:此题考察了尺规作图的中的基本作图,并且考察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的应用.

13. 答案:C

解析: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分析:此题考察了尺规作图的定义,内容单一容易. 14. 答案:C

解析:本题作完之后的图形为:

D

A

B

根据作图,有∠EBD =∠CBD ,BC =BE ,又BD =BD ∴△EBD ≌△CBD ∴选C

分析:此题不但考察了学生的作图能力,而且同时考察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5.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作图题中的基本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分析:此题属于基本作图,步骤简单易懂

二、填空题

16. 答案:直线

解析: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 ,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或中垂线

分析:此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17. 答案:.53

解析:由折叠得BC ′=BC =6;DC ′=DC ,∠BC ′D =∠C =90° ∵∠C =90°,AC =8,BC =6 ∴AB =10

∴AC ′=AB -BC ′=10-6=4 设DC =x 则DC ′=DC =x AD =AC -DC =8-x

在Rt △A C ′D 中,(C ′D )2+(AC ′)2= (AD )2 ∴x 2+42= (8-x )2 ∴x =3 ∴DC =3

∴BD =2

2CD BC +=2

236+ =

936+=45=53

分析:此题既考察了折叠前后图形的性质,又考察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性比较强. 18.答案:(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21

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 则射线OC 即为所求.

解析:(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21

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 则射线OC 即为所求.

分析:角平分线这一基本作图,是利用了三角形全等的SSS 判定方法进行作图的. 19.答案:菱形

解析:∵分别以A 和B 为圆心,大于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 、D , ∴AC =AD =BD =BC ,

∴四边形ADBC 一定是菱形, 故选:B .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四边形ADBC四边的关系,进而得出四边形一定是菱形.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四边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答案:AB的长

解析:分别以A、C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C的另一侧交于点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给出的线段AB的长为半径作弧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21.答案: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

解析:(1) 首先作∠ABC=α;

(2)以点B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A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点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得出正确的作图顺序是解题关键.

22.答案:①作图如下,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

②设AB的中垂线交AB于E,交X轴于F,

轴,且OF =3,

由作图可得,,EF x

∵OP是坐标轴的角平分线

∴P(3,3).

解析:(1) 作图如下,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

(2) 设AB的中垂线交AB于E,交X轴于F,

由作图可得,EF⊥AB,EF⊥x轴,且OF =3,

∵OP是坐标轴的角平分线,

∴P(3,3)

分析:∵点P满足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点P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需要作线段AB的中垂线

∵点P到

xOy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点P在

xOy

的角平分线上,故需要作

xOy

的角平分线

∴取两条线的公共点即可

23.答案:

A'

B'C'

C

B

A

解析:作法:(1)作∠B1=∠B

(2)在∠B1的两条边上分别截取B1A1=BA,B1C1=BC

(3)连结A1C1

∴△△A1B1C1为所求

分析:∵A1B1=AB,∠B1=∠B,B1C1=BC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 A S来进行作图

24.答案:

已知:线段A

求作:△ABC,使AB=AC,BC=A,BC上的高AD=A

分析: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

作法:(1)作线段BC=A

(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MN交BC于D

(3)在MN上截取DA=A

(4)连结AB、AC

∴△ABC为所求

解析:作法:(1)作线段BC=A

(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MN交BC于D

(3)在MN上截取DA=A

(4)连结AB、AC

∴△ABC为所求

分析:∵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等于同一条已知线段

∴先作底边,再作高;

∵求作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在这条底的中垂线上

∴需要作底边的中垂线

25.答案:

解析:(1)连结AB,作线段AB的中垂线;

(2)作∠AOB的角平分线,交线段AB的中垂线于点P;

则点P就是所求作的点。

分析:∵点P满足到A、B两个加油站的距离相等

∴点P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需要作线段AB的中垂线

∵点P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故需要作∠AOB的角平分线

∴取两条线的公共点即可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学科:数学七年级

注意事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 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 实际 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 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 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 -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2、(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 ∠ 1=110 ° , ∠ 2=130 ° , 求 ∠ A 的 度 数 。 A B C B C

A C 3、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B 4、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

AD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试问BE与DE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5.(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 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 ∠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E A D 6.已知∠ABC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1)如图,试探究∠E 、∠A 与∠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B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学科:数学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逆用,即:a m+n = a m ﹒a n 。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3、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逆用,即:a n b n =(ab )n 。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5、零指数幂: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6、负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7、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 (注意)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9、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 (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10、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 2 +(a+b)x+ab 。 11、平方差公式(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逆用,即:a 2-b 2=(a+b )(a-b)。 关键找准a 和b 。符号相同的是a 。符号不同的是b 简算118×122=(120-2)(120+2)=1202-22=14400-4=14396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 5、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如:23326)4()4(4== 6、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 7、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 φ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3334)()()(b a ab ab ab ==÷ 8、零指数和负指数; 10=a ,(ɑ≠0)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p p a a 1=-(p a ,0≠是正整数),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方等于这个数的p 次方的倒数。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运算 单项式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知识点(一)公式应用 1 、n m n m a a a+ = ? (m,n都是正整数)如= ? -2 3b b________。 拓展运用n m n m a a a? = +如已知m a=2, n a=8,求n m a+。解: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m a=2, n a=8,求n m a+ 2.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2 、mn n m a a= ) ( (m,n都是正整数)如= -4 3 6 2) ( ) (2a a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m n n m mn a a a) ( ) (= =。若2 = n a,则= n a2__________。 3、n n n b a ab= ) ((n是正整数) 拓展运用n n n ab b a) ( =。 4、n m n m a a a- = ÷(a不为0,m,n都为正整数,且m大于n)。 拓展应用n m n m a a a÷ = -如若9 = m a,3 = n a,则= -n m a_____________。 5、)0 (1 0≠ =a a;0 ( 1 ≠ = -a a a p p,是正整数)。如 8 1 )2 ( 1 )2 ( 3 3- = - =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 1.多项式8923 3 4 +-+xy y x xy 的次数是 ( )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8421262x x x =? B. ()() m m m y y y =÷34 C. ()222 y x y x +=+ D. 3422=-a a 3.计算()()b a b a +-+的结果是 ( ) A. 22a b - B. 22b a - C. 222b ab a +-- D. 222b ab a ++- 4. 1532+-a a 与4322---a a 的和为 ( ) A.3252--a a B. 382--a a C. 532---a a D. 582+-a a 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 9 1312 -=?? ? ??- B. 0590=? C. ()17530 =-. D. 8123-=- 6. 若() 682 b a b a n m =,那么n m 22-的值是 ( ) A. 10 B. 52 C. 20 D. 32 7.要使式子2 2 259y x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 A. xy 15 B. xy 15± C. xy 30 D. xy 30± 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在代数式2 3xy , m ,362+-a a , 12 ,22514xy yz x - , ab 32 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 2.单项式z y x 42 5-的系数是 ,次数是 。 3.多项式5 1 34+ -ab ab 有 项,它们分别是 。 4. ⑴ =?52x x 。 ⑵ () =4 3 y 。 ⑶ () =3 22b a 。 ⑷ () =-4 2 5y x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 “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四、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目的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重点、难点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二、新授: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列方程解应用题: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44x+64=328(1)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教师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章里我们将要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

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2)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打印版)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1) (-3)7×(-3)6;(2)(1/111)3×(1/111). (3)-x3·x5 (4) b2m·b2m+1. .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五、拓展: 1、计算:(1)105·106;(2)a7·a3;(3)y3·y2; (4)b5·b;(5)a6·a6;(6)x5·x5. 2、计算:(1)y12·y6;(2)x10·x;(3)x3·x9; (4)10·102·104;(5)y4·y3·y2·y;(6)x5·x6·x3. 六、课堂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 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

(完整word)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docx

七年级数学试题 (本试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内。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12 A.0.0100 B. 0.1 30.001 C. 10 5 2 01D.4 2 2.下列多项式乘法,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3.计算a2(2a)3-a(3a+8a4)的结果是() A .3a2B.- 3a C.- 3a2D. 16a5 4.小明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一个二项整式的平方时,不小心用墨水把最后一项染黑了,得到正确的结果变为 4a2-12ab+,你觉得这一项应是() A.3b2 B.6b2 C.9b2 D.36b2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4x+5y)2=16x2+20xy+25y2B. (-2x3y4z)3=- 8x9y12z3 C.(x+ y)2=x2+ y2D. (-a6) ÷(-a)4=a2 6.(5x2 4 y2 )( 5x2 4 y2 ) 运算的结果是() 7.已知 (m+ n)2= 11, mn=2,则 (m-n)2的值为 () A .7B.5C.3D. 1 8.长方形的长为 3a,宽比长小 a-b,则其周长为() A.10a+2b B.6a C.6a+4b D.以上全错

9.若 (ax+ 3y)2=4x2-12xy+by2,则 a, b 的值分别为 () A .2,9B.2,- 9C.- 2, 9D.- 4,9 10.如图,从边长为 (a+ 1)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 1)cm 的正方形 (a> 1)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 不重叠无缝隙) ,则该矩形的面积是 () A .2 cm2B.2a cm2C.4a cm2D. (a2-1)cm2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 D. ④⑥ 12.若a x3,b 2 x2, 则 (a2 ) x(b3x )2的值为() A. 0 B. 1 C. 3 D. 5 13.包老师把一个多项式减去 a 2 b 2等于 a2 b 2,则这个多项式为() A、2b2 B、2a2 C、2b2 D、2a2 14. 下列多项式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A、x2 4 x 1 B、x2 2 y 21 C、x2y2 2 xy y2 D、9a212a4 15.若x2ax 9( x3) 2,则 a的值为() A、 3 B、 3 C、 6 D、 6 二、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6.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kg= kg 用科学记数法 . 17.已知:a m2, a n5, 则a3m n_________ 18.化简: a(a-2b)-(a- b)2=______________.图 2 19.如图 2,在一块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纸片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 b 的正方形,若 a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北七下知识要点分章梳理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律。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 相乘,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幂),其中a 为底数,n 为 指数,a n 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 )n 表示n 个a 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定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 整式 ※1.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其他代数式多项式单项式整式代数式 二. 整式的加减 ¤1.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 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 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注意事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1) (-3)7×(-3)6;(2)(1/111)3×(1/111). (3)-x3·x5 (4) b2m·b2m+1. .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五、拓展: 1、计算:(1)105·106;(2)a7·a3;(3)y3·y2; (4)b5·b;(5)a6·a6;(6)x5·x5. 2、计算:(1)y12·y6;(2)x10·x;(3)x3·x9; (4)10·102·104;(5)y4·y3·y2·y;(6)x5·x6·x3. 六、课堂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 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整 式 的 运 算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 相乘,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幂),其中a 为底数,n 为指数,a n 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 )n 表示n 个a 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 )n 。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 =1(a ≠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5 4D 3E 2 1 C B A 1 3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代数式abc 5,172+-x ,x 52-,5 1 21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 A .4个 B . 3个 C . 2个 D .1个 2.多项式322431x x y xy -+-的项数、次数分别是( ). A .3、4 B .4、4 C .3、3 D .4、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322a b a =+ B .44a a a =÷ C . 632a a a =? D . () 63 2a a -=- 4.减去-3x 得632+-x x 的式子是( )。 A .62+x B .632 ++x x C .x x 62 - D .662+-x x 4.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11x x ++ B .)2 1)(21(a b b a -+C .()()a b a b -+- D .()()22x y y x -+ 5.若要使 4 1 92 ++my y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应为( ) A .3± B .3- C .3 1 ± D .31- 6.已知∠A 与∠B 互余,∠B 与∠C 互补,若∠A =50°,则∠C 的度数是( ) A 40° B 50° C 130° D 140° 7.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都是直角 8.如图,不能判定 AB ∥CD 的条件是( ) (A )∠B+∠BCD=1800; (B )∠1=∠2; (C )∠3=∠4; (D )∠B=∠5. 8.如图,∠2+∠3=180°,∠2=70°,∠4=80°,则∠1=( )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整式 1、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另外规定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注意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系数是1时通常省略,π是系数,72xyz -的系数是7 2-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几次几项式) 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注意项包括前面的符号。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项的次数是几就叫做几次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最明显的特征:分母中不含字母) 4、排列多项式:①按某一个字母降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大到小排列; ②按某一个字母升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小到大排列。 二、整式的加减:①先去括号; (注意括号前有数字因数) ②再合并同类项。 (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指数不变) 三、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m m n a a =)(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n n n b a ab =)( 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10=a (0≠a ) 注意00 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p p a a 1 =- (p 正整数,0≠a ) 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 n m n a a a -=÷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632a a a =?,532)(a a =,33)(ab ab =,326a a a =÷,4222a a a =+ 四、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 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五、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六、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 的每一项。 七、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22b a b a b a -=-+ 八、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 常见错误:()222b a b a +=+ ()222 b a b a -=- 九、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 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十、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一、互余、互补、对顶角 1、相加等于9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余。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相加等于18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补。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或者一个角的反相 延长线与这个角是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相邻且互 补) 二、三线八角: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①在两直线的相同位置上,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旁)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②在两直线之间(内部),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旁)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四章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角平分线 三条重要线段中线 高线 全等图形的概念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SSS 三角形SAS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 AAS HL(适用于RtΔ)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 作三角形 一、三角形概念 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可以用符号“Δ”表示。 2、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ΔABC”,读作“三角形ABC”。 3、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即边AB、BC、AC,有时也用a,b,c来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来表示; 4、∠A、∠B、∠C为ΔABC的三个内角。 二、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 1、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c>b,b+c>a;a-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