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媒体技术期末题库

流媒体技术期末题库

流媒体技术期末题库
流媒体技术期末题库

流媒体试题1

一、填空题(20’)

1. 流媒体数据流具有三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

2. 流式传输技术又分两种,一种是顺序流式传输,另一种是实时流式传输。

3. 流媒体有三个关键技术: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流媒体的网络传输、媒体文件在流式传输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4. 运动图像压缩技术的基本方法主要表现在:在空间方向上,图像数据压缩采用JPEG 压缩算法来去掉冗余信息,在时间方向上,图像数据压缩采用运动补偿算法来去掉冗余信息。

5. 在网络中,存在着三种发送报文的方式:单播,广播,组播。

6.MPEG_4的关键技术有视频对象提取技术、VOP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可分级性技术、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技术

7.流媒体技术有两个关键特征:数据压缩、流式传输。

8.流媒体转换技术的工具软件有:狂雷视频转换、“超级转换秀”视频转换工具、格式工厂、MediaCoder等。

9.RealText的可用窗口风格有:通用型、滚动新闻、纸带、字幕、提词机。

10.IPTV是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 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

二、选择题(10’)

1 .不属于流媒体特点的是:(D)

A 启动延时大幅度缩短

B 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C 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

D 一种新的媒体

2 .流媒体的核心技术是:(B)

A 流媒体的网络传输

B 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

C 媒体文件在流式传输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D 视音频技术

3 .不属于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的是:(B)

A RTP

B HTTP

C RTSP

D RTCP

4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C)

A 传递层处理媒体但不处理传输

B 压缩层不处理媒体也不处理传输

C 同步层不处理媒体也不处理传输

D 同步层不处理媒体而处理传输

5 . IPTV系统的核心是(C)

A. 媒体处理子系统

B. 媒体管理子系统

C. 流服务子系统

D. 运营支撑子系统

6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A 视频数据由RTP传输,视频质量由RTCP控制,视频控制由RTSP提供。

B 视频数据由RTCP传输,视频质量由RTP控制,视频控制由RTSP提供。

C 视频数据由RTP传输,视频质量由RTSP控制,视频控制由RTCP提供。

D 视频数据由RTSP传输,视频质量由RTCP控制,视频控制由RTP提供。

7 .不属于数字音频格式的是:(D)

A MIDI格式

B CD格式

C WAVE格式

D AVI格式

8. 不属于P2P应用的是:(D)

A 流媒体直播

B 文件共享

C IP层语音通信

D 流媒体单播

9. .以下不属于运营支撑子系统所包括的内容的是(C)

A.用户管理

B. 网络设备管理

C.媒体内容管理

D. 计费和定价策略管理

10. 不属于流式传输方式与传统下载方式相比的优点的是:(A)

A 成本低廉

B 启动延时短

C 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D 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

三、判断题(10’)

1. 流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B

2. TCP不太适合传输实时协议。A

3. 流媒体文件要全部下载完才能播放。A

4. RSVP(资源预留协议)负责传输数据和提供服务质量标准。B

5. ASF文件格式是苹果公司发布的流媒体文件格式。B

6.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在低带宽环境下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信息。A

7. 流媒体播放方式只有单播和多播。B

8.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

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A

9. MPEG的意思是指运动图像专家组。A

10. 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因为它可以较好地保证节目播放的最终质

量。A

四、简答题(60’)

1.列举6个流媒体视频的格式,并简单介绍。(6’)

答:1.流媒体音视频的格式有RA、RM、ASF、OGG、WMA、MOV、MPEG、AVI、SWF等。

RA(Real Audio)是Real Networks公司开发的流式音频文件,主要用于在低速率的网络中实时传输音频信息。

RM是Real Networks公司开发的流式视频文件,主要用于低速网络上实时传输视频,可以根据网络连接速率的高低而采用不同的压缩比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实现边下载、边播放。

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高级流格式)是Microsoft开发的网络流媒体格式。由于使用了MPEG-4压缩算法,所以ASF文件的压缩率和音频、视频质量都很不错。

OGG的全称是OGG Vobis,是一种新型的音频压缩格式,完全免费,没有专利限制。

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MIcrosoft开发的流式音频格式,其实就是ASF格式的音频形式。

MOV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对应的播放器就是著名的QuickTime。

AVI格式兼容性好、调用方便、图像质量好。

2.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有哪几种?并做简单介绍。(8’)

答:实时传输协议RTP

实时传输协议RTP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在RTP回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RTCP包中包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数量、丢失的数据包数量等统计资料,因此,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甚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

实时流协议RTSP

实时流协议RTSP为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中位于RTP和RTS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

3.简述流媒体的播放方式有哪几种?(8’)

流媒体重点

一、填空题(20’) 1. 流媒体数据流具有三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 2. 流式传输技术又分两种,一种是顺序流式传输,另一种是实时流式传输。 3.流媒体技术有两个关键特征:数据压缩、流式传输。 4.RealText的可用窗口风格有:通用型、滚动新闻、纸带、字幕、提词机。 5.MPEG-2分为:视频序列层、图像组层、图像层、像条层、宏块层、像块层六个层次。 6.流媒体的传播方式分为单播、多播、广播 7.ASF格式最大的优点是体积小适合网络传输。 8.ASF格式的特点是视频部分采用MPEG-4压缩算法 9.MPEG—1标准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层。第二部分图像层。第三部分声音层。第四部分“一致性测试层”。第五部分“软件仿真技术报告” 10.流媒体系统由编码工具、流媒体数据、服务器、网络和_播放器__组成 11.流媒体有三个关键技术: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流媒体的网络传输以及媒体文件在流式传输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二、选择题(10’) 1 .不属于流媒体特点的是:(D) A 启动延时大幅度缩短 B 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C 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 D 一种新的媒体 2 .流媒体的核心技术是:(B) A 流媒体的网络传输 B 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 C 媒体文件在流式传输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D 视音频技术 3 .不属于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的是:(B) A RTP B HTTP C RTSP D RTCP 4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A 视频数据由RTP传输,视频质量由RTCP控制,视频控制由RTSP提供。 B 视频数据由RTCP传输,视频质量由RTP控制,视频控制由RTSP提供。 C 视频数据由RTP传输,视频质量由RTSP控制,视频控制由RTCP提供。 D 视频数据由RTSP传输,视频质量由RTCP控制,视频控制由RTP提供。 5. 不属于流式传输方式与传统下载方式相比的优点的是:(A) A 成本低廉 B 启动延时短 C 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D 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 6.制定(D )标准的目的是将不同的协议、标准、技术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21 7.(B )针对运动影像中的音频和视频的特点,引入了AO和VO对象,统称AV对象。(A)MPEG-2 (B)MPEG-4 (C)MPEG-7 (D)MPEG-21 8. RealServer主要使用两个协议与客户端联系:RTSP和 B 。 A.RTP B. PNA C.TCP D.UDP 9.下列哪个被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C) A、MPEG-2 B、MPEG-4 C、MPEG-7 D、MPEG-21 10.创建一个RealText文档,并在网络上发布的一般步骤为( B ) A:(1)(2)(3)(5)(4)B(1)(4)(2)(5)(3): C:(3)(2)(5)(1)(4)D:(1)(3)(2)(4)(5) (1)选择一种窗口风格;

Windows Media 流媒体应用技术实验报告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一、目的 1)学会使用Media Service和Media Encoder工具搭建多媒体发布点; 2)使用html网页把发布点集中; 3)结合工具建立点播,广播的服务器; 二、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 以下实验的通过Media Service和Media Encoder来实现 1)建立视频点播服务器:自行收集3-5个流媒体视频文件(电影:.asf .rm .mov .avi .flv .swf)(音 乐:.wam),可以通过网页进行任意点播视频;发布点的名称为:VOD-姓名拼音的每一个首字母2)建立视频广播服务器:在一台xp主机上安装摄像头,通过Media Encoder将即时拍摄的影像分别 采用“拉”的方式提交给Media Service,发布点的名称为:pull-姓名拼音的每一个首字母,通过网页查看拍摄的实时影像。 3)建立视频广播服务器:在一台xp主机上安装摄像头,通过Media Encoder将即时拍摄的影像分别采用“推”的方式提交给Media Service,发布点的名称为:push-姓名拼音的每一个首字母,通过网页查看拍摄的实时影像。 4)压缩的分辨率、帧速、带宽等自行调整指定,将3个发布点的的链接放到网站的首页文件中,访问3个发布点链接的格式:http://你的英文名字或其他ID/发布点名称 三、实验使用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Media Service,Media Encoder 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测试数据设计、测试结果分析) 当然我们要搭建好流媒体服务器: 可以从“管理你的服务器”配置:也可以从服务管理上配置好IIS与wms: 添加WMS与IIS:

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和发展

流媒体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 一.流媒体 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它是指商家用一个视频传送服务器把节目当成数据包发出,传 送到网络上。用户通过解压设备对这些数据进行解压后,节目就会像发送前那样显示出来。这个过程的一系列相关的包称为“流”。流媒体实际指的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而非一种新的媒体。所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式传 输方式则是将整个A/V及3D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 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利用解压设备(硬件或软件)对压缩的A/V、3D等多媒体文件解压后进行播放和观看。此时多媒 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下载。 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传输方式不仅使启动 延时大幅度地缩短,而且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目前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案。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 ?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 transport) ?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 transport)。 一般来说,如为实时广播,或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应用实时流协议(RTSP)等,即为实时流式传输。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流发送。采用哪种传输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然,流式文件也支持在播放前完全下载到硬盘。 (1)实时流式传输 实时流式传输总是实时传送,特别适合现场广播,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后面或前面的内容。但实时流式传输必须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以便传输的内容可被实时观看。实时流式传输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与传输协议。 (2)顺序流式传输 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在线内容,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部分。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 顺序流式传输的文件,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所以顺序流式传输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 传输。 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如片头、片尾和广告,由于这种传输方式观看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所以能够保证播放的最终质量。但这也意味着用户在观看前必须经历时延。顺序流式传输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情况,如讲座、演说与演示;也不支持现场广播,严格说来,它是一种点播技术。 二、流媒体技术原理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由于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在流式传输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实时传 输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RTP/UDP)来传输实时数据。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因为一个实时音视频源或存储的音视频文件在传输中被分解为许多数据包,而网络又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延也就不同,甚至先发的数据包有可能后到。为此,需要使用缓存系统来消除时延和抖动的影响,以保证数据包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够连续输出。

流媒体技术简介

流媒体技术简介 流媒体技术(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是为解决以Internet为代表的中低带宽网络上多媒体信息(以视音频信息为重点)传输问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新技术。采用流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突破低比特率接入Internet方式下的带宽瓶颈,克服文件下载传输方式的不足,实现多媒体信息在Internet上的流式传输。Microsoft、Intel、apple、RealNetworks等公司在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力。 一、流媒体技术原理 1.流媒体 "流媒体"的概念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其一,流媒体是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中低带Internet/Intranet)上需要实时传输的多媒体文件,比如声音、视频文件。在传输前需要压缩处理成多个压缩包,并附加上与其传输有关的信息(比如,控制用户端播放器正确播放的必要的辅助信息),形成实时数据流。数据流最大的特点是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其二,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使视频等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多媒体文件在Internet/Intranet上在既无下载等待需求又不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实时播放。 目前Internet上比较流行的流媒体有RealNetworks的Realmedia、Microsoft的WindowsMedia以及Apple公司的Quicktime,它们包括不同的媒体内容,具有不同的流格式(StreamingFormat),都有专用的播放器。以目前网上最常见的RealMedia为例,其中包括RealVideo、RealAudio、RealFlash(RealNetworks公司与Macromedia公司新近合作推出的一种高压缩比动画格式),专用播放器是RealPlayer。传输过程中通过MIME (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多用途邮件扩展)识别流媒体类型。 2.流媒体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压缩编码技术 压缩编码技术是流媒体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的编码方式,将文件的数据结构进行重组,一方面,去掉一些重复或占而不用的空间,以达到减小文件尺寸的目的;另一方面,将文件分成压缩包,形成数据流,将原有的多媒体文件转化为具有流格式的流媒体。 例如,Microsoft采用MPEG4(最新版本为版本3)视频压缩编码算法,能够基于视频内容编码,生成ASF格式流媒体,同时支持多带宽、高带宽视频压缩编码,可以针对不同的网络环境生成包含几种不同传输速率数据流的视频流,为高级流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3.流式传输 以视频文件为例,压缩处理后的视频文件被分成一些小片段(CliP),当用户端发出请求后,由服务器向用户端连续、实时传送这些小片段,用户端利用解压设备(播放器)对压缩过的视频片段解压后进行播放和观看。在用户端播放小片段之前,这些小片段已经存入用户机的内存,而在播放前一片段的同时,后续片段继续在后台从服务端以

新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指南

新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学 习指南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新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指南SyllabusofNewMediaBaseTechnology 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宋卿 1.教师简介: 宋卿,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获计算机应用技 术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留校任教,任职于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 学院,主要从事电视台信息化、媒体资产管理、新媒体内容聚合分发 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先后参与多个横向和纵向课题,并参与了新媒体 展示中心的建设和新媒体手机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建设(技术部 分)。2011年3月因工作需要,调至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继续 新媒体技术的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65783393-262 答疑时间:每周三上午9:00~11:30,综合实验楼1506房间课程基本信息:选修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新媒体技术基础 英文名称:New MediaBaseTechnology 授课对象:新媒体研究院MFA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学分/学时:32 先修课程: 注:上课时间和地点以研究生院网上课表为准

课程简介: 新媒体技术基础是为新媒体研究院的MFA开设的技术类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本专业的研究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了解新媒体领域的诸多研究方向和话题,从而更好地前瞻内容创作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后的发展趋势。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新媒体技术的概念,然后学习新媒体的主要形式及主要特点,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出版、分类信息、微博等,通过对较为典型的新媒技术具体应用形态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将新媒体技术融合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内容、运营、产业到技术构建出完整的新媒体概念体系。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新媒体的概念、主要形式与特点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在掌握各类新媒体形式的基本使用方法的同时,能发挥各类新媒体的特点,进行综合创意,并使学生具有将来新媒体创意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方式: 1.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每次课最后40分钟(前十讲除外)为学生主题发言时间(每人至少参加 一次,记入平时成绩),教师组织学生就发言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互 动。 考核方式: 1.课堂发言、出勤,占总评成绩的40%。 2.期末论文:从教师提供的课后思考题中选取论题或与任课教师协商选 题,在课程结束后两周内提交一篇3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要求同时 提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以及电子版“研究生课程作业提交单”, 占总评成绩的60%。 3.期末论文提交时间: 4.教师在收到论文后两周内,给学生反馈“研究生课程作业提交单”。 5.论文提交地点:综合实验楼1506房间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讲重点内容 导论:新媒体技术概述 课程简介

多媒体技术实验4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实验四: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2课时) ●实验目的: 掌握流媒体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学会视频/音频的传送方法。 ●实验内容: 1、安装Windows Media Service 2、使用Windows Media Service发布视频点播 ●实验设备及环境: 计算机、Windows 2003 Sever 虚拟机 ●相关知识: 1、流媒体 流媒体顾名思义,可以认为是流动的媒体,以连续流(数据包)的形式通过网络传递数字媒体。指的是影音等媒体文件被分解编码成数字信号像流水一样流向目的地,并在到达目的地时由播放器还原为图像或声音。这种方法在接收的同时呈现内容,从而可以连续地播放数据,而不必等待下载整个文件,流式处理的文件播放完后,它不会存储在计算机中。 2、发布点 Windows Media服务器是用来将客户端对媒体内容的访问请求转换为放置该内容的 服务器上的物理路径(呈现给播放器的是一个网址,类似于网站的根目录)。发布点是网管人员用来标志某种类型的媒体服务的点,通过媒体服务器的控制界面,可以看到这些点的工作状态并随时管理。 在客户端成功连接到发布点之后,Windows Media 服务器管理该连接并传输该内容,客户端通过连接到发布点而能访问来自服务器的内容流。有两种类型的发布点:“点播发布点”和“广播发布点”。一个 Windows Media 服务器可以配置为运行多个发布点,可以广播和点播同时存在。 点播和广播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1)点播发布点 如果希望由客户端来控制播放,可以操作播放器的播放、暂停、快进等功能,则使用点播发布点。这种类型的发布点最常用于以文件、播放列表或目录为源的内容。当客户端连接到该发布点时,将从头开始播放内容。最终用户可以使用播放机上的播放控件来暂停、快进、倒回、跳过播放列表中的项目或停止。只有当客户端已连接且可以接收流时,点播发布点才可以传输内容。从点播发布点传输的内容总是以单播流的形式传递。这种方式适用于媒体的点播服务,这也是电影服务器要采用的方式。 (2)使用广播发布点 如果希望在服务器上控制播放和传输内容,则使用广播发布点。这就像是电台或电视台播放节目的方式,节目由服务器持续播放,你错过了就只能错过。这使用户有看电视节目

流媒体技术原理、发展及应用

流媒体的定义 流媒体是一种使音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元素在Internet及无线网络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流媒体文件格式是支持采用流式传输及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式传输方式是将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像非流式播放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后才能看到当中的内容,而是只需要经过几秒钟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计算机上利用相应的播放器对压缩的视频或音频等流式媒体文件进行播放,剩余的部分将继续进行下载,直至播放完毕。 这个过程的一系列相关的包称为“流”。流媒体实际指的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而非一种新的媒体。流媒体技术全面应用后,人们在网上聊天可直接语音输入;如果想彼此看见对方的容貌、表情,只要双方各有一个摄像头就可以了;在网上看到感兴趣的商品,点击以后,讲解员和商品的影像就会跳出来;更有真实感的影像新闻也会出现。 流媒体技术发端于美国。在美国目前流媒体的应用已很普遍,比如惠普公司的产品发布和销售人员培训都用网络视频进行。 流式传输方式则是将整个A/V及3D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像采用下载方式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利用解压设备(硬件或软件)对压缩的A/V、3D等多媒体文件解压后进行播放和观看。此时多媒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下载。 流媒体技术原理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因为Internet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对一个实时A/V源或存储的A/V文件,在传输中它们要被分解为许多包,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包还有可能后到。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为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通常高速缓存所需容量并不大,因为高速缓存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由于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在流式传输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声音数据。流式传输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用户选择某一流媒体服务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

流媒体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

摘要: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日益普及,流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首先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基础、基本原理以及流式传输的基本过程,接着重点介绍了流媒体技术在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Internet直播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多媒体业务,流媒体,流式传输,原理,应用,发展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带给人们形式多样的信息。从在网络上出现第一张图片到现在各种形式的网络视频、三维动画,人们的视听觉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人们又面临着另外一种不可避免的尴尬:在网络上看到生动清晰的媒体演示的同时,不得不为等待传输文件而花费大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种新的媒体技术应运而生,这就是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而流式传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声音和图像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站服务器上,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收听观看,而不需要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到自己的机器后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目前,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A/V)等多媒体信息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案。一方面,由于音视频文件一般都较大,所以需要的存储容量也较大;同时由于受网络带宽的限制,下载这样的文件常常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所以采用下载方法的时延也就很大。而采用流式传输时,声音、图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用户只需经过几秒或数十秒的启动时延而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即可观看。当声音、图像等时基媒体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上继续下载。流式传输不仅使启动时延大大缩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缓存容量。流式传输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之后才能观看的缺点。一、流媒体技术基础 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 transport)和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 transport)。一般来说,如为实时广播,或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应用实时流协议(RTSP)等,即为实时流式传输。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流发送。采用哪种传输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然,流式文件也支持在播放前完全下载到硬盘。 1.实时流式传输 实时流式传输总是实时传送,特别适合现场广播,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后面或前面的内容。但实时流式传输必须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以便传输的内容可被实时观看。这意味着在以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网络时图像质量较差。而且,如果因为网络拥塞或出现问题而导致出错和丢失的信息都被忽略掉,那么图像质量将很差。实时流式传输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与传输协议。 2.顺序流式传输 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在线内容,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部分。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顺序流式传输的文件,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所以顺序流式传输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如片头、片尾和广告,由于这种传输方式观看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所以能够保证播放的最终质量。但这也意味着用户在观看前必须经历时延。顺序流式传输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情况,如讲座、演说与演示;也不支持现场广播,严格说来,它是一种点播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6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一. 是非题 1. MIDI具有生成文件较小、容易编辑、音乐效果好等优点。 A. 对 B. 错 2. CD-ROM和DVD存储数据的原理是一样的。 A. 对 B. 错 3. MIDI文件保存的是MIDI设备演奏的乐曲波形数据。 A. 对 B. 错 4. 就合成乐曲的音质而言,FM合成器比波表合成器合成的音质好。 A. 对 B. 错 5. 通常的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元件都是CCD。 A. 对 B. 错 6. 触摸屏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程序三部分组成。 A. 对 B. 错 7. 语音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100~10kHz范围内。 A. 对 B. 错 8. MP3数据压缩比可以达到12:1左右。 A. 对 B. 错 9. NTSC制式使用的颜色空间YUV。 A. 对 B. 错 10. 人的视觉敏感程度对颜色比对亮度更敏感。 A. 对 B. 错 11. 音频、视频的数字化过程中,量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损压缩编码过程,必然带来信息的损失。 A. 对 B. 错 12. 在目前的MPC中,触觉媒体基本上没有得有效的利用。 A. 对 B. 错 13. Fireworks和Flash都可以在同一个文档中创建和编辑位图与矢量图两类图形。 A. 对 B. 错 14. Flash由于使用了矢量方式保存动画文件,并采用了流式技术,特别适合于网络动画制作。 A. 对 B. 错 15. 视频是一种动态图像,动画也是由动态图像构成,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A. 对 B. 错 二. 单选题 1. 其表现形式为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音频编码等的媒体是______。 A. 感觉媒体 B. 显示媒体 C. 表示媒体 D. 存储媒体 2. 动画和视频都是利用快速变换帧的内容而达到运动效果的。帧率为30fps的电视制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媒体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两层含义:①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数字、 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编码等。②存储信息的实体, 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也称为物理媒体。 ※ITU技术角度定义媒介:感觉(语言音乐文字图形图像等),表示(编码),显示(输入输出设备),储存(光盘磁盘等),信息交换(电缆光纤),传输(储存和传输媒体或结合)。 ※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 ※数字媒体概念: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以网络 为主要传播载体,并具有多样性、互动性、集成性等特点,包括信息和媒介。 ※我国概念: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 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 ※特性:数字化(数字形式储存处理与传播,可复制重复利用),交互性(以网络信息终端为介质),趣味性(数字娱乐),集成性(多种媒体结合,电脑技术 整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信息技术人文艺术)。 ※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媒体信息传播模式;数字媒体传输模式;超 媒体传播模式 ※产业价值链:内容创建,内容管理(存储管理,查询管理,目录、索引),内容发行,应用开发,运营接入,价值连接成,媒体应用 ※发展方向:①内容制作技术以及平台②音视频内容搜索技术③数字版权 保护技术④数字媒体人机交互与终端技术⑤数字媒体资源管理平台与服务⑥数 字媒体产品交易平台。

※为什么要数字化:通用的存储和传输格式,数字化后处理更方便;适用于光盘存储远距离传输;准确可靠,无累计失真,属于无损传输和存储。 ※过程: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对于连续的信号,在时间轴上每隔一定的时间,采集相应的数据的过程。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原始信号频率的2倍时,可恢复为原始信号。图像采样:用多少个像素点的"列数×行数"表示,是对图像空间进行离散化,称为图像的分辨率。采样频率是指一秒钟时间内采样的次数。 ※汉字编码:输入码,区位码,机内码,字形码。英文编码:ASCII码 ※图像分类:二值图像,灰度图像,真彩色图像,颜色索引图像。 ※音频特征:频率(音调)、振幅(响度)、波形(音色) ※音频编码方式:波形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ADPCM));参数编码;混合编码 ※音频质量:采样频率,量化深度(量化分辨率),音频流码率。 ※音频编辑:声道,音轨,时序。 ※电视制式:PAL(中国西欧625,25帧50场)NTSC(美国日本525,29.97帧60场)SECAM(法国东欧同PAL) ※视频信号类型:复合视频信号,分量视频信号,S-Video信号。 ※QCIF(176*144)CIF(352*288)SD(720480,640480,704480,720576) ※属性:视频分辨率,图像深度,帧率,压缩质量 ※镜头: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它是一部影片的最小单位。 ※镜头组接:即把一段片子的每一个镜头按一定的顺序和手法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整体。

多媒体实验报告(DOC 55页)

多媒体实验报告(DOC 55页)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视频点播与实时 流媒体传输系 统搭建与设计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307班 学号3901130721 姓名谭淇蔚 实验成绩: 批阅教师:

2015年12 月9 日 实验1-2《视频点播与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搭建与设计》实验学时:2 实验地点:二综x204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训练学生对网络多媒体系统的综合性认知,熟悉相关软硬件的使用以及关键组件的设计与开发。 二、实验内容 1.采用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Web服务实现一个视频点播系统原型,并对客户端页面进行适当设计(主题、风格自选) 2.进一步采用Media Encoder实现实时广播(Real Time Broadcast)系统。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前预习Windows服务器的基本管理方法(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服务管理等) 2.准备若干流媒体格式文件(数量在3个以上,含WMV、WMA等格式) 3.分组完成各项实验任务(3人一组) 5.做好实验记录(保存各类实验数据和截图) 四、实验步骤 视频点播系统: 1.配置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 2.创建点播站点 3.设计客户端页面(含脚本程序) 4.在远端浏览器中测试系统 5.验收 视频广播系统: 1.安装视频与音频实时捕获装置 2.配置Windows Media Encoder 2.在服务器创建广播站点并连接Encoder

3.设计客户端页面(含脚本程序) 4.在远端浏览器中测试系统 5.验收 五、实验结果 1.采用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Web服务实现一个视频点播系统原型,并对客户端页面进行适当设计(主题、风格自选)(1) 改变菜单开始样式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 弹出属性框,然后选择样式。

流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是指将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站服务器上,让用户能够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即所谓的“在线欣赏”),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机器上才可以欣赏的网络传输技术。目前,在这个领域中的竞争者主要有微软、RealNetworks、Apple三家公司,例如微软新近发布了Windows Media Services 9、RealNetworks公司新近发布的Helix Platform、Apple 新近发布的Darwin streaming server 4.1,意图在流媒体领域大干一场。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流媒体服务系统需要三个部分组成:编码器、流服务器和播放器。编码器通过对内容来源(如MP3文件或者麦克风输入)进行编码,并将编码过的内容发送到流服务器;流服务器再将它们发布到Internet,这样客户端的播放器只要连接到流服务器就可以进行在线播放了。 利用Winamp架设MP3网络电台 当我们静静地在欣赏美妙的MP3音乐时,你是否曾经考虑过将这些原本属于个人的MP3音乐通过网络在局域网内进行发布,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发布?这样就可以让遍布世界的朋友们与你一起共享MP3音乐之旅。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你只要将本机创建为一台MP3流媒体服务器,将自己所喜爱的MP3音乐不停播放,然后通知朋友们访问你的这台MP3服务器就可以了。 说起MP3的播放,使用最广泛的莫过于Winamp了。对于MP3流媒体服务这个领域,Winamp的开发者Nullsoft公司当然不会放弃,专门发布了面向MP3的流服务器SHOUTcast Server。虽然它的功能没有Windows Media Server和Real Server强大,但它不仅对硬件的要求极低,更关键的是完全免费,使用起来没有

多媒体及流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大作业

多媒体与流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大作业 一、设计要求: 1.充分任意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主选择两种以上创作工具自行策划设计制作美观、时尚、有创意的多媒体或流媒体作品。 2.源文件需winrar压缩打包,不得超过50M,作品大小不超过5M。 3.保存为“学号姓名.*”,存储在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以文件夹的的形式提交作业,文件夹内容包括最终作品的源文件,word文档(作品简介--可以包括作品说明、剧本创作、创作动机、创作感想、特色等)。 二、设计理论要点与设计思路: 主题明确,内容合理健康向上,构思新颖独特,必须是原创作品,界面设计活泼,色彩搭配协调 挑选好的音乐,搭配合适的图片,提高作品的质量。创作好作品的时候,有时并不一定需要太多的操作技巧。但要有自己的创作思路。 可以借鉴成功的、优秀的作品、电影、电视,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法,甚至是结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三、作品具体要求: 1. 时间至少2分钟,无上限。 2. 包含至少有一个自己创建的角色。 3. 包含从外界导入的素材。 4. 至少包含三种以上自己加工制作的图像(如photoshop)、音频(如goldwave)、视频(如premier等)、动画(如flash等),及处理后的流媒体文件。 5. 可以将自己加工制作的媒体元素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成多媒体文件。 6. 主题以自己构思为主,避免雷同。 7. 设计精彩片头及片尾,加入标题、作者等文字说明。 8.如有字幕,字幕与声音同步。 四、评分标准: 1.创意(30分):主题明确,设计思路清晰,创意新颖。不是简单的图片拼凑。2.技术(30分):技术运用合理,表达通顺,节奏流畅。 3.美感(40分): 动画形象细腻、生动。场景设计有特色。作品风格和音乐的风格和谐统一。色彩运用合理,风格清新,独具美感。 角色运动符合运动规律。 能够处理好镜头的运动和景别的变换。 五、设计项目参考:

流媒体实验报告

流媒体实验报告 班级:信息123班姓名:王净净 学号: 201227075

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实验目的: 掌握流媒体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学会视频/音频的传送方法。 ●实验内容: 1、安装Windows Media Service 2、使用Windows Media Service发布视频点播 ●实验设备及环境: 计算机、 Windows 2003 Sever 虚拟机 ●相关知识: 1、流媒体 流媒体顾名思义,可以认为是流动的媒体,以连续流(数据包)的形式通过网络传递数字媒体。指的是影音等媒体文件被分解编码成数字信号像流水一样流向目的地,并在到达目的地时由播放器还原为图像或声音。这种方法在接收的同时呈现内容,从而可以连续地播放数据,而不必等待下载整个文件,流式处理的文件播放完后,它不会存储在计算机中。 2、发布点 Windows Media服务器是用来将客户端对媒体内容的访问请求转换为放置该内容的服务器上的物理路径(呈现给播放器的是一个网址,类似于网站的根目录)。发布点是网管人员用来标志某种类型的媒体服务的点,通过媒体服务器的控制界面,可以看到这些点的工作状态并随时管理。 在客户端成功连接到发布点之后,Windows Media 服务器管理该连接并传输该内容,客户端通过连接到发布点而能访问来自服务器的内容流。有两种类型的发布点:“点播发布点”和“广播发布点”。一个 Windows Media 服务器可以配置为运行多个发布点,可以广播和点播同时存在。 点播和广播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1)点播发布点 如果希望由客户端来控制播放,可以操作播放器的播放、暂停、快进等功能,则使用点播发布点。这种类型的发布点最常用于以文件、播放列表或目录为源的内容。当客户端连接到该发布点时,将从头开始播放内容。最终用户可以使用播放机上的播放控件来暂停、快进、倒回、跳过播放列表中的项目或停止。只有当客户端已连接且可以接收流时,点播发布点才可以传输内容。从点播发布点传输的内容总是以单播流的形式传递。这种方式适用于媒体的点播服务,这也是电影服务器要采用的方式。 (2)使用广播发布点 如果希望在服务器上控制播放和传输内容,则使用广播发布点。这就像是电台或电视台播放节目的方式,节目由服务器持续播放,你错过了就只能错过。这使用户有看电视节目的类似体验。它最常用于从编码器、远程服务器或其他广播发布点传递实况流。当客户端连

流媒体技术发展现状

第一章流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流媒体的发展过程 1.1.1 现有视频格式概述 影像格式(Video) 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VCD、多媒体CD这些都是影像文件。 大量图像信息,同时还容纳大量音频信息。所以,影像文件的容量往往是非常大的。 1.1.2 VOD视频点播技术 视频点播技术的出现,是视频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速开发和完善这一系统。 1.1.3流媒体技术的出现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VOD技术的不足之处。 1.2流式传输的格式及特点 1.2.1流媒体能为我们做什么 流媒体的定义很广泛, 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机器就可以观看的视频/ 持的某种特定文件格式:压缩流式文件,它通过网络传输,并通过个人电脑软件进行解码。 1.2.2 流媒体技术、格式纵览 流媒体给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曾几何时,如果需要下载一部VCD格式的影片,大小约为650M,宽带的今天也需要下载3个多小时。如果影片采用流媒体技术来进行压缩,只需要100M,并且用户可以边看边下载,整个下载的过程都在后台运行。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占用本地的硬盘空间。其实流媒体采用的是有损压缩,就好比我们常说的MP3,因此在音影品质上有所差异。

1.2.3流式视频格式 前边提到过视频格式,现在再来说一下流式视频格式。 目前,很多视频数据要求通过Internet来进行实时传输,前面我们曾提及到,视频文件的体积往往比较大,而现有的网络带宽却往往比较“狭窄”。客观因素限制了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实时播放,于是一种新型的流式视频(Streaming Video)格式应运而生了。这种流式视频采用一种“边传边播”的方法,即先从服务器上下载一部分视频文件,形成视频流缓冲区后实时播放,同时继续下载,为接下来的播放做好准备。这种“边传边播”的方法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从Internet上全部下载完毕才能观看的缺点。到目前为止,Internet上使用较多的流式视频格式主要是以下三种: 1.2.4流式传输的特点 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其它多媒体能在Internet及Intranet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流媒体文件格式是支持采用流式传输及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式传输方式是将动画、视音频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像非流式播放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后才能看到当中的内容,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利用相应的播放器或其它的硬件、软件对压缩的动画、视音频等流式多媒体文件解压后进行播放和观看,多媒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下载。 1.3 流媒体系统的组成 流媒体系统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 编码工具:用于创建、捕捉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形成流媒体格式 2. 流媒体数据 3. 服务器:存放和控制流媒体的数据 4. 网络:适合多媒体传输协议甚至是实时传输协议的网络 5. 播放器:供客户端浏览流媒体文件 这5个部分有些是网站需要的,有些是客户端需要的,而且不同的流媒体标准和不同公司的解决方案会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

流媒体技术实验指导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流媒体技术实验指导书 2006年9月5日 目录 实验1:常用流媒体软件使用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的内容 (1) 三:实验的步骤 (1) 实验2:客户端的开发编程 (2)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步骤 (2) 实验3:服务器端开发编程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内容 (4) 三:实验步骤 (4) 实验4:流媒体服务器搭建 (6) 一:实验目的 (6) 二:实验内容 (6) 三:实验步骤(以Real Server为例) (6)

实验1:常用流媒体软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Windows MediaPlayer、Real Player、QuickTime Player等常见的流 媒体软件。 二:实验的内容 1.掌握这三种软件运行各种参数的含义及其配置的方法;描述一些重要参数对 软件运行的影响。 2.了解这三种软件的运行机制和开发方法。 3.比较这三种软件的优缺点。 4.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的步骤 1.下载并安装windows MediaPlayer。微软公司提供MediaPlayer的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317213768.html,/windows/windowsmedia/download/。根据安装程序的提示完成软件的安装。 2.学习使用MediaPlayer软件,熟悉其各种参数的具体含义并进行合理配置。 如:创建播放列表,选择合理的编解码和传输速率等。 3.下载并安装Real Player。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317213768.html,/。根据程序的 提示完成软件的安装。 4.学习使用RealPlayer软件,熟悉其各种参数的具体含义并进行合理配置。如: 创建播放列表,选择合理的编解码方案和传输速率等。 5.下载并安装QuickTime软件。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4317213768.html,/quicktime/download/win.html。根据程序的提示完成软件的安装。 6.学习使用QuickTime软件,熟悉其各种参数的具体含义并进行合理配置。如: 创建播放列表,选择合理的编解码方案和传输速率等。

流媒体技术及应用

M J 46H=EF ;T% !#$’()*+,34b "-.#$%%%&’ 23(L i n 45WF n 9q 8rs )t !RSC +A c "p Y u )/>[v ?v L RS7[M 45*A 6A =lm a L i n 7->45_4:A J w E x 45+(<=79nw _[M C X ?L i n 7<=[v VW "DEa [I t !f y HI7J z "P E a -HL i n 45"VL i n E x U +|Z U ?v L U ]F 7qr t !f y HI7(kV G *456(L i n ,J w E x ,()[M ,-./01.0/,789:(234 $456%&’((#%%$7%87$8* 9;< 34F /Q \RSTUV "BC }$A C T :Q \;EW Ew [R B%T4U *kl f H f R A C 01B T )F "o Q \2T4U 87a O ED +l =f MN T w Q Es "V O Q T +o T +LM T *G "Z s #1+u RS b #T +#o 8Z +Q \TU "q Nh D V i *3k R A Cz "&784U "h A Es T g !P *O(Q \E i T V N "t *3k R A C 4U c^L-e q N L C A *C K ;-)Es bc TA ^"Z /uTRSo PV 2"3l O :#A C RS ;* #A C $;-./01.0/)-./1<.0/ 5o %#%-)R S T ,x A ’A C "s Q T +o T Q R A C E s =$>* #%A C ;Z 7a s 8t *qr Es "a j C 5R -T g A q TA ";Z 7C 5A T Z k vw "0x LM #3A -e 3A Z 7*s ~LM #(l2,q ]xkT ‘"Z 7O ,x T *#%-)=>&%,:_=Q qr Es )R I -./01.0/ 2t *o w u f T :X "o s Es U &%?1O &@"%,(a c ;u f Es a =2U _e $9* A M J 46H G p R A C L M :_m Q =n E o w y G #%-)"3O ^C‘a TQ \E i _R A C !PT LM #a \6vv8x *=n E 8^z{#r W f (B ;,-ZJ X aT a@t "|;Pa_X a 12Y C T4U ,C $%[m + ‘d T I /1/*#%-)T@F c^.A *^C -./01.0/ _z -)C’D m Q ;x T 83-)"Z r @A Q )o T z Q A (T Q )o T Es ";-)5^I -|C T R z "O(Q \O(H ")T "v r z st T !O9w 8J >h "h +B :,6TA ^vw Z l 8="q N [UT LM z0+*C ?"o %.A bc \W P vw f *(T 12"s ,-LM z T x b3V "IV o L M w ,x ))"V8=^C Q \GA 9w o Z 7)F 4X *3*‘l .A bc g as 8P "^C ‘l .A o %\c ^-)T @A L M I D 54U 5l n )\,i 0:,B 2T J0K <=.%(F 0L M 015b "o %F 22E I J0K h ?.l n >w (L _F 0L M 015b ,5)*3k (L9w z{‘o 4U +LM T r 7|+QM 4U l n >w T h ?.j ,* F 0L M 01 5b &Q )o T h ?.PQ @A #^y !G 2N E ’"_WX Q )o T -)bc TMN4U *M D I Z 7BQ O D G b@A T A w >1"G 2N E @A &G Y Z 7+k m +k O +G 4&o N =%i TW /*Q )o T h ?.o %G 2E )H I E ^y j LM -)W :,5b !Z W 9$C :,5b =h (F 0L M 015b ’"Z 9Q )o T LM T B :,6":,5b$9Z 7))* c^6k TO ";#%-)5"o %G 2E )H I E f G 2N E )2D E 3#/8h T34^yM Q )o T h ?.x j [b "O C&wx \h ?.T ))‘JX +Z r8h (PQ F 0L M 01 5b b ;:,B T ‘T 6 P }#Q ’}#R S #%%$($#)#Q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