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对sci论文修改意见该如何回信

面对sci论文修改意见该如何回信

面对sci论文修改意见该如何回信

面对sci论文修改意见该如何回信

Sci论文修改是sci论文发表流程中几乎必经的一步,小编几乎没听说过没有修改就直接被接收的文章,那么,收到修改意见之后我们该如何回信呢?

首先,我们的回信一定要礼貌,无论你的文章被审稿人和编辑把你的文章批得多么一无是处,你都不能表露出不满,相反,你要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要知道sci论文期刊的审稿人几乎都是义务劳动,没有报酬的在给你审稿,他们如此辛苦地审稿,理所应当希望得到作者的肯定和感谢,大家都是高文化水平的人,对人家的共走表示感谢是基本的尊重,但是又很多sci论文作者在回复编辑和审稿人时只顾着反驳修改意见,而忘记了这种基本的尊重,这是万万不可的,如果你惹得编辑或者审稿人不爽,你觉得最后是谁比较吃亏呢?因此我们在回信时不管是赞成修改意见还是有所反驳,都要有礼貌。其次,是回信的格式问题,要注意在开头写上文章的基本信息,比如manuscript tracking number, title, author 等。

总之,在回复sci论文修改意见时一定要注意从审稿人的角度看看这封信写得好不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你的文章处于接收也可拒绝也可的地步,那修回信的分量是很大的。

教你怎么写sci论文

二、英文写作的语言技巧 1. Introduction: A. 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在叙述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提出一种新方法或新方向。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little attention/little work/little data/little research……) (or few studies/few investigations/few researchers/few attempts……) (or no/none of these studies……) has (have) been done on (focused on/attempted to/conducted/investigated/studied(with respect to))。如: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records) has (have) 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misleaded. thus, these previo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 (discrepancies) still exist……研究方法和方向与前人一样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强调自己工作: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rare, less accurate),We need to(aim to, have to) provide more documents(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essential)…… 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However之前介绍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反或相关的问题。比如:(1)时间问题;(2)研究手段问题;(3)研究区域问题;(4)不确定性;(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如果你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比较新,你可大量提及时间较老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However)表明“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如果你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或研究方向,你可提出当前流行的方法及其物质性质,然后(However)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方法研究甚少;如果研究涉及区域问题,就先总结相邻区域或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However)强调这一区域的研究不足;虽然前人对某一问题研究很多,但目前有两种或更多种观点,这种uncertainties或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如果自己的研究是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可对比,你就可以自信地说“根据假设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证实这种结果”等等。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of the……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 (fa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 method (approach). B. 提出自己的观点:We aim to//This paper reports on//This paper provides resul ts//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thod//This paper focus 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 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introduction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某种可 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为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就必须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1)时间尺度;(2) 研究区域等。如涉及较长的时序,你可明确提出本文只关心某一特定时间范围的问题,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 (younger)……如有两种时间尺度(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研究区域的问题,和时间问题一样,也需明确提出你只关心某一特定区域! D. 最后的圆场: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有什么帮助”;

SCI 回复整理

暑假中了2篇SCI文章,影响因子都在IF=1.5-2.0之间。其实,在此之前,本人已经发表了若干SCI,而且已经是两个期刊的Reviewer。但尽管如此,随着文章积累越多,对SCI写作的认识也有所熟悉和深入。下面谈谈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篇:去年12月份投稿,7月份返回意见。结论是:“I am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paper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provided that you amend it according to the concerns raised in the review report given below.”实际上,这个结论已经非常好了。我看了以下审稿意见,然后就逐条的进行了Response。其中Response letter的格式我是参考了我审稿过的一篇德国学者的回复模式(我认为非常好)。但是,在审稿意见中,有一条意见要我对实验过程做一描述。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所以没有改此项。很快,R1版文件被主编审回。我认为应该“Complete Accept”了,但意见还是“I am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paper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provided that you amend it according to the concerns raised in the review report given below.”不出所料,主编的意见就是R1中没有改的那条,而且比较客气,认为“Probably the authors did not notice this requirement. Howev er, this issue is critical: to judge the value of the reported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没有办法,我又认真对意见进行了修改。R2版文件我认为没有问题了,就等Accept了。 可是R2返回后,主编的意见还是意见还是“I am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paper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provided that you amend it according to the concerns raised in the review report given below.”这次一看,原来意见是“The paper requires careful editing for use of English.”我想应该不会啊。我又仔细审查了Text,结果还是发现了几个不应该的拼写错误。我的Word的拼写可能出问题了,前几次竟然没有发现。这次,我不敢大意了,俗话云:事不过三。如果再有问题,主编的大斧可能就来了。于是,我认真的检查了全文,写了Resonse letter: Dear the Editors and reviewers: We appreciate again your valuable comments very much, which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present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s, we have revised our paper as follows: 1)Comment s: "…….. ." According to the reviewer’s suggestions, we have checked again our spelling and rewriten or modified a number of expressions in the abstract, text, figures, and tables. Thanks ***, a reviewer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 for his kind help on the text modifications(这是我表示诚意,特意加上去的). Especially, in the Acknowledgement, we added our thanks for anonymous reviewers for their helpful suggestions o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our present paper. 果然,R3版文件当天就被主编接受了。意见:“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inform you that the reviewers have accepted your paper for publication.The proofs will be sent to you within three months of receipt of this email.” 通过上面的来回反复,我发现SCI回复意见一定要态度认真,逐条回复。对于中国作者,及时主编不说,也要对English进行认真核对,认真决定一切! 这次,我真的学了很多经验教训。就在我改动之间,我又准备了另外一篇,而且把这篇Accept 的文章也引用上了。 第二篇:这次准备的非常充分,尤其是语法方面画了大量功夫,内容也比较新。就是把实验数据反过来了。不是直接报数据,而是先给了模型,而后用实验去验证。我感到满意的是Introduction。这里,我充分参考了木虫上Fudanmazhen的经验,尽量在“讲故事,而不是讲历史”。结果,7月29日投出,8月5日主编返回意见:直接接受,而且说无需任何进一步改动。目前,此篇文章已经上网了。与此同时,主编还发给我一篇西班牙作者的文章,让我当Reviewer。我肯定欣然接受了。因此,我本来就是这个期刊的审稿人。当然,这是我SCI运气最好的一次,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了,因为直接接受的情形确实很少,我也不奢望每篇文章都这样,除非自己当主编。但是,通过这个假期的SCI较量,

SCI文章修改意见回复

修改意见回复 题目: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及研究进展(专刊) 稿件编号:化工进展2016-0270 尊敬的编辑和审稿人: 非常感谢贵杂志“化工进展”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您们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本稿件具有很好的作用。谢谢专家和编辑给予本稿的一些积极评价,同时本稿对专家提出的不足和缺点,我们也按照回复意见的要求在修改稿件详细对应修改。在修改回馈的文章中已用黄色标记标示。在此感谢贵杂志给予本稿修改的机会。 1、摘要并不完整,也缺乏概括性。综述性文章摘要的写法见附件,中文摘要30 0字以上,英文对应翻译。关键词的选取参考附件;补充中图分类号。 回复: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对中英文摘要我们重新进行了修改,字数也达到了300字以上的要求。关键词进行了重新选取,中图分类号也已经添加,见第1页11-12行。 2、引言部分建议重点展示本文的目的及意义。 回复:谢谢您的建议,我们对引言部分进行了修改:第2页第38-41行,通过查阅资料将数据更新为2015年。并且加上了本文的目的及意义:第2页43-46行。 3、逻辑机构不清晰,建议应围绕好氧颗粒污泥展开。 回复:谢谢您的建议。首先我们将文章序号进行了重排:引言部分不编号;1、有机废水的常用处理技术;2、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进展;3、展望。同时我们将第3页70-76行进行单独分节,编为2.1节好氧颗粒污泥的结构。

此外,本论文主要是研究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首先从引言引发水体污染严重的课题,之后简述了对于废水处理的不同手段,从而提出我们重点研究的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势。在第二部分,首先简述了颗粒污泥形成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之后进行了稳定性的丢失和提高的详细阐述。最后进行了整体的展望。 4、从2010-2015年,这是好氧颗粒污泥理论和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的阶段,平均每年围绕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报道大约在60篇以上,而这些研究报道作者的论述太少了,这是需要重新大量补充的。 回复:谢谢您的建议。我们已经替换或添加了大量的2010-2016年间的文献。如第3页89-93行,添加了鲁磊等的文献;第4页108-109行,添加了li等的文献,115-117行,123-125行;第5页144-145行;第6页171-173行,175-1 79行;第7页211-212行;第8页226-230,239-241行;第9页257-268行。 5、文献引用应注意准确度,比如“Jin 等[15]”应该为“Ji等……”。研究了低表面气速下…… 回复:谢谢您的建议,这是我们的手写错误,错误已经修正。另外对其他的引用错误也都进行了修改。第4页130行、第5页140行、148行对作者的引用出现手写错误,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6、注意中英文表达差异,比如“……会出现程序性退化裂解……”,难以理解。类似直译情况是需要注意的,并且需要给出文献支持。 回复:谢谢您的建议。对于“……会出现程序性退化裂解……”,我们联系上下文将这句话删除。修改后见第3页82-83行。

手把手教你如何写SCI

一个硕士是怎么样发5篇SCI的 我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在实验台旁干到深夜,以为这就是科研了。 两个月过去,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那种感觉,只能用“沮丧”来形容。我开始置疑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感觉有种习惯的力量在束缚着我。 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于奉命行事,习惯于忙忙碌碌。我根本不是什么研究生,只不过是一个廉价而又勤奋的技术员罢了。后来看到周围的研究生在重复同样的错误,我又惊讶于这些问题的普遍性。 于是我决定把科研中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借此逼近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希望这些经验在经历千锤百炼之后成为研究生群体的积累,使后来人可以借鉴,少走弯路,直达问题的实质。 体会一 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2.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3.记录真实详尽。 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不要为老板省钱。 效率为先。整天算计着省钱,一旦用了不可靠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遭受打击,到头来一分钱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优势。 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错误操

SCI修改稿回答审稿人意见规范文本材料模板全集

SCI修改稿回答審稿人意見範文模板大全 修改稿回答審稿人の意見(最重要の部分) List of Responses Dear Editors and Reviewe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the reviewers’comments concern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ID: 文章稿號). Those comments are all valuable and very helpful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our pap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es. We have studied comments carefully and have made correction which we hope meet with approval. Revised portion are marked in r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corr ections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s flowing: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1. Response to comment: (……簡要列出意見……) Response: ×××××× 2. Response to comment: (……簡要列出意見……) Response: ×××××× 。。。。。。 逐條意見回答,切忌一定不能有遺漏 針對不同の問題有下列幾個禮貌術語可適當用用: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negligence of ……...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incorrect writing ……...

sci论文写作全攻略修回与退稿

SCI论文写作全攻略——修回与退稿 一、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 有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

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 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 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另篇论文在某重要杂志经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原因是第一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通过向权威同事请教和反复思考,我们确认所进行的研究及所采用测量都充分准确可靠;作者花了近两年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关系,论文发表后得到良好的国际引述。 二、投稿后若干事宜: (一)稿件追踪(follow-up correspondence)。如果投

回答SCI审稿人的方法

如何有策略有技巧的回复审稿人尤为重要。好的回复是文章被接收的重要砝码,而不恰当的回复轻则导致再次修改从而拖延发稿时间,重则导致文章被拒,前功尽弃。下面把我平时总结的一些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和写回复信的格式和技巧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绝对服从编辑的意见。在审稿人给出各自的意见之后,编辑一般不会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编辑一旦提出某些意见,就意味着他认为这是文章里的重大缺陷,至少是不合他的口味。这时,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服从。因为毕竟是人家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第二,永远不要跟审稿人争执。跟审稿人起争执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大家都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被人拍了当然不爽,被人错拍了就更不爽了。尤其是一些名门正派里的弟子,看到一审结果是major而不是minor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来打死。有次审稿,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是增加两篇参考文献(估计也就是审稿人自己的文章啦),结果作者在回复中写到,making a reference is not charity!看到之后我当时就笑喷了,可以想象审稿人得被噎成什么样。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篇稿子理所当然的被拒了,虽然后来经编辑调解改成了major revision,但毕竟耽误的是作者自己的时间不是? 第三,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 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blablabla,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n,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第四,聪明的掌握修改时间。拿到审稿意见,如果是minor,意见只有寥寥数行,那当然会情不自禁的一蹴而就,一天甚至几小时搞定修改稿。这时候,问题在于要不要马上投回去了?我的意见是放一放,多看一看,两个星期之后再投出去。这样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过望而没能及时检查出的小毛病,还不会让编辑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如果结果是major,建议至少放一个月再投出去,显得比较郑重。 上面是一些一般性的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还需要大家见仁见智。下面谈谈答复信的写法。 写答复信的唯一目的是让编辑和审稿人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做了哪些修改。因此,所有的格式和写法都要围绕这一目的。一般来说可以把答复信分成三部分,即List of Actions, Responses to Editor, Responses to Reviewers。第一部分List of Actions的作用是简明扼要的列出所有修改的条目,让编辑和审稿人在第一时间对修改量有个概念,同时它还充当着修改目录的作用,详见下面的例子。剩下的两部分是分别对编辑和审稿人所做的答复,格式可以一样,按照“意见”-“argue”(如果有的话)-“修改”这样逐条进行。清楚醒目起见,可以用不同字体分别标出,比如“意见”用italic,“argue”正常字体,“修改”用bold。下面

SCI答复审稿人的回信技巧

SCI答复审稿人的回信技巧 一篇稿子从酝酿到成型历经艰辛,投出去之后又是漫长的等待,好容易收到编辑的回信,得到的往往又是审稿人不留情面的一顿狂批。这时候,如何有策略有技巧的回复审稿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回复是文章被接收的重要砝码,而不恰当的回复轻则导致再次修改从而拖延发稿时间,重则导致文章被拒,前功尽弃。下面把我平时总结的一些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和写回复信的格式和技巧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绝对服从编辑的意见。在审稿人给出各自的意见之后,编辑一般不会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编辑一旦提出某些意见,就意味着他认为这是文章里的重大缺陷,至少是不合他的口味。这时,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服从。因为毕竟是人家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第二,永远不要跟审稿人争执。跟审稿人起争执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大家都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被人拍了当然不爽,被人错拍了就更不爽了。尤其是一些名门正派里的弟子,看到一审结果是major而不是minor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来打死。有次审稿,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是增加两篇参考文献(估计也就是审稿人自己的文章啦),结果作者在回复中写到,making a reference is not charity!看到之后我当时就笑喷了,可以想象审稿人得被噎成什么样。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篇稿子理所当然的被拒了,虽然后来经编辑调解改成了major revision,但毕竟耽误的是作者自己的时间不是? 第三,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 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blablabla,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n,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第四,聪明的掌握修改时间。拿到审稿意见,如果是minor,意见只有寥寥数行,那当然会情不自禁的一蹴而就,一天甚至几小时搞定修改稿。这时候,问题在于要不要马上投回去了?我的意见是放一放,多看一看,两个星期之后再投出去。这样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过望而没能及时检查出的小毛病,还不会让编辑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如果结果是major,建议至少放一个月再投出去,显得比较郑重。 上面是一些一般性的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还需要大家见仁见智。下面谈谈答复信的写法。 写答复信的唯一目的是让编辑和审稿人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做了哪些修改。因此,所有的格式和写法都要围绕这一目的。一般来说可以把答复信分成三部分,即List of Actions, Responses to Editor, Responses to Reviewers。第一部分List of Actions的作用是简明扼要的列出所有修改的条目,让编辑和审稿人在第一时间对修改量有个概念,同时它还充当着修改目录的作用,详见下面的例子。剩下的两部分是分别对编辑和审稿人所做的答复,格式可以一样,按照“意见”-“argue”(如果有的话)-“修改”这样逐条进行。清楚醒目起见,可以用不

教你SCI论文修改技巧

教你SCI论文修改技巧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达晋医学编译 每一篇SCI论文发表之前,最少需要2次的修改。多者甚至达到5次以上。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耽误了文章发表的日期。对于急需SCI论文数量毕业或升职的投稿者来说,损失非常大。虽然有的人SCI 论文写作很成功,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修改这篇文章,只好一次次的盲目修改,一次次的投稿,然后就是经过漫长的等待,结果稿件给退回来了,即浪费了宝贵时间,同时又耽搁了自己的安排,追根究底,主要原因就是SCI论文修改方法不准确。现在由达晋医学编译详细的列举出SCI论文的修改方法,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及时补充。 一、虚心征求别人的意见 在SCI论文的初稿完成后,一定要请教他人帮助修改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写的文章,总认为挺好,挑不出一点瑕疵来,而别人却容易发现文章中的毛病。一个人写文章,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文章写完后请别人来看看,听听别人的批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当然,作者在听了别人意见后,要进一步消化、分析、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进而通盘考虑,据弃自己的成见,吸收他人真知灼见,使SCI论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三、反复阅读,锤炼字句 在SCI论文初稿完成后,诵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修改。这种修改方法,对SCI论文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如语句不通、衔接不紧、缺词漏字、情感不相称等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光看不容易发现,但一诵读就读出来了,甚至有时仅凭“语感”也能发现不妥之处。古代一些诗人写作读文,总是反复吟唱,直改到顺口为止。杜甫是“新诗改罢自长吟”的。他诗写完了,要反复长吟诵读,在诵读中发现问题,然后再改。写诗如此,作文也需如此。 二、热改法与冷改法交替使用 所谓冷改法,就是初稿完成后,放上一段时间再修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热改法不够冷静、清醒的缺点。因为人脑的思维具有滞后性,初稿一写成,作者的思想和情绪还难以从论文中超脱出来,按原来固定思路,难以发现初稿中的问题,也难以判断论文写作的得失、成败。 热改法,是SCI论文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立即进行修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记忆清晰,印象鲜明,改动及时,避免遗忘。缺点是:由于作者处于写作兴奋状态,对需要删改的部分不易看出,往往难以割爱。

SCI修改稿回答审稿人意见范文模板大全

SCI修改稿回答审稿人意见范文模板大全 修改稿回答审稿人的意见(最重要的部分) List of Responses Dear Editors and Reviewe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the reviewers’comments concern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ID: 文章稿号). Those comments are all valuable and very helpful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our pap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es. We have studied comments carefully and have made correction which we hope meet with approval. Revised portion are marked in r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corr ections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s flowing: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1.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2.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 逐条意见回答,切忌一定不能有遗漏 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下列几个礼貌术语可适当用用: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negligence of ……...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incorrect writing ……...

SCI英文论文润色修改要点

SCI 英文论文润色要点 来源:医学论文——索尔编译 索尔编译(soersci)小编知道想要将论文提交到国际期刊发表,那么论文的润色便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作为国际期刊收录最权威的遴选系统之一,SCI所收录的一般都是外文期刊,所以采用英文撰写论文是最基础的要求。那么SCI英文论文润色要怎么做? SCI 论文润色,一般是针对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科研人员在讲论文投稿给国际期刊的时候所要进行的一个步骤。论文润色的主要目的除了节约审阅人员在审阅论文时候所花费的时间之外,还避免了论文在学术上产生歧义。论文经过英语母语化润色,文章具有更好的流畅性,更能完善地表达出作者的原意。所以SCI论文润色的要点对于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我国的科研工作人员在英文SCI论文写作方面基本上是无法满足SCI英文期刊或者报刊的要求的,所以,作者们在投稿的时候,经常性的会被审稿人指出一些写作上的问题。那么我们要如何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什么呢? 首先,我们可以分夹存放不同方面的论文资料。我们在看论文的时候,力求要能看得懂,要看的明白其某部分讲的是什么,能够清楚知道论文所表达的意思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论文中非常巧妙的表达形式或者语句摘抄下来,这样在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就可以用到,也不会出现语法、句式的错误,在写论文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西方陌生的表达模式而感到困扰了。 在摘抄了其他论文资料里的经典内容之后,我们还需要亲自将这些摘记编写成检索。这个过程不仅是我们对原文章进行的一次回顾,而且也是我们对这些经典内容进行梳理的一个过程。有了这个过程之后,我们在写英文论文的时候,一些语句,表达方式就能信手拈来,当然前提是梳理的非常细致,中英文对照写的非常的详细,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对SCI论文进行润色了。 以上就是SCI论文润色的要点。最后,我们要想对SCI论文润色有所大成,那么一定要下功夫多写,多练。提高自己的英文表述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刚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不经常性的练笔肯定是不会出好作品的。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大家有时间的话就在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强迫自己进行英文论文的写作。

SCI论文全攻略之审稿回复实例

SCI论文全攻略之审稿回复实例.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附1:SCI扩展版和SCI核心版收录期刊的区别 SCI扩展版(以下简称SCIE)和SCI核心版(以下简称SCI)收录期刊还是有区别的,SCI期刊论文全部被SCI收录,SCIE期刊论文只是部分被SCI收录,这就是有的SCIE期刊一年有几百篇论文,却只有几十篇甚至十几篇论文被SCI收录的原因。具体到SCIE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能否被SCI收录,还是要看美国ISI发布的报告,现在科技部信息研究所也公布这一报告,很多图书馆的SCI检索机构也可以查。 不过在国内,很多单位都把SCI期刊论文和SCIE期刊论文一视同仁,只要发表在SCI期刊或SCIE期刊上,该论文都当作SCI收录,这是管理者的无能抑或无为就不得而知了。但就我们单位而言(国内TOP10高校),这两者还是区别对待的,论文是否SCI收录还是看CISI的报告或SCI检索机构的证 附2:[精华]如何回复SCI投稿审稿人意见(1) 1.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 2.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 3.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 4.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以下是本人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一例,仅供参考。 续两点经验: 1,最重要的是逐条回答,即使你答不了,也要老实交代;不要太狡猾,以至于耽误事; 2,绝大部分实验是不要真追加的,除非你受到启发,而想该投另外高档杂志----因为你既然已经写成文章,从逻辑上肯定是一个完整的“story”了。 以上指国际杂志修稿。国内杂志太多,以至于稿源吃紧,基本没有退稿,所以你怎么修都是接受。 我的文章水平都不高,主要是没有明显的创新性,也很苦恼。但是除了开始几篇投在国内杂志外,其他都在国际杂志(也都是SCI)发表。以我了解的情况,我单位其他同志给国内杂志投稿,退稿的极少,只有一次被《某某科学进展》拒绝。究其原因,除了我上面说的,另外可能是我单位写稿子还是比较严肃,导师把关也比较严的缘故。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 这是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的一个猛人发的很多贴,感觉写的挺好,我就将他写的内容全部整下来,供自己也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SCI论文的写作对国内的同行来说似乎是一个拦路虎,让咱们就这个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我先来。 英语若是我们自己的母语的话,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发表的每一篇论文将都是SCI论文,因为国外的英语类杂志除了刚申办的之外都是SCI收录杂志,外国人发表的英语类论文都是SCI论文。这说明了什么?关键是语言。语言是非英语国家论文的最大障碍。首先是时态和语态:在前言和讨论里,描述该研究的过去历史和现状时,要使用相应的时态:过去就使用过去时,现状要求现在时。在材料与方法、结果里,写自己的研究过程时,要使用过去式。在前言和讨论里引述别人的研究或话语时,要使用过去式,或者如果所引述的东西已被证实是真实的事实,要使用现在时。最后的结论要使用现在时。语态上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少用或不用。 谈到SCI论文,很多人似乎觉得这种文章很高深,不好写。其实不然,有很多可写的。除了实验研究之类的论文外,临床上做的很多都可以成文:一篇个案(case report 或者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一点技术革新(techniqcal case report), 临床报告(4-5个个案可以写成一篇clinical report),正式论文(论著或原著original),甚至对某篇论文的看法都可以写成文章与编辑交流登报。一点技术革新可以包括你如何解决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比如导管导丝在某个位置进不去,你如何解决的,都可以成文。 关于语态,要尽可能使用被动态。比如要这样写: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这种被动态论文中常见,而如果您写成“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这种主动态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正确,但就是不适用于科学论文中。因为科学论文讲究的是科学性,往往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而不是从We人的角度去描述。 前言主要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过去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常见的问题是写得太短或太长。国内的中文论文的前言往往写得太短,没有简介清楚就开始材料与方法了。写得太长的都快要写成一篇短的综述了。曾经审过美国Stanford大学的一篇稿子,前言写了2-3页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写前言的时候时态是:过去的用过去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用现在时。其实这一部分可以从现有的文献中摘引过来,因为别人往往将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问题总结的很清楚了;所以写这部分时很多作者都是摘引其他现成论文的前言或讨论中的相关内容,只不过将句子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罢了,让别人看不出来是摘引过来的;另外,在这样写的时候,要给出引文的出处,让人一看有理有据,也不会授人以抄袭的嫌疑。这部分的文字部分可以完全摘引过来,只是在结尾时要点明你要做的是什么研究、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顺利进入材料与方法的写作。因此前言的写法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前言主要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过去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常见的问题是写得太短或太长。国内的中文论文的前言往往写得太短,没有简介清楚就开始材料与方法了。写得太长的都快要写成一篇短的综述了。曾经审过美国Stanford大学的一篇稿子,前言写了2-3页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写

(完整版)SCI审稿意见回复模板

List of Responses Dear Editors and Reviewe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the reviewers’ comments concern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 (ID: 文章稿号). Those comments are all valuable and very helpful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our pap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es. We have studied comments carefully and have made correction which we hope meet with approval. Revised portion are marked in r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corrections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s flowing: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1.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2.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 逐条意见回答,切忌一定不能有遗漏 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下列几个礼貌术语可适当用用: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negligence of ……...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incorrect writing ……... It is really true as Reviewer suggested that…… We have made cor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We have re-written this part according to the Reviewer’s suggestion As Reviewer suggested that…… Considering the Reviewer’s suggestion, we have …… 最后特意感谢一下这个审稿人的意见: Special thanks to you for your good comments. Reviewer #2: 同上述 Reviewer #3: ×××××× Other changes: 1. Line 60-61, the statements of “……” were corrected as “…………” 2. Line 107, “……” was added 3. Line 129, “……” was deleted ×××××× We tried our best to improve the manuscript and made some changes in the manuscript. These changes will not influence the content and framework of the paper. And here we did not list the changes but marked in red in revised paper. We appreciate for Editors/Reviewers’ warm work earnestly, and hope that the correction will meet with approval. Once agai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