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_庄越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_庄越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_庄越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_庄越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的通知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食品 浪费工作的通知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切实做好中央国家机关食品节约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宣传教育 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和反对“四风”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重要活动期间,通过悬挂节约标语、发放倡议书、印发宣传册、举办平衡膳食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倡导崇尚节俭、科学健康的绿色消费观念和饮食文化,营造“节约食品、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宣传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节约食品光荣、浪费食品可耻的意识,努力形成“节约食品从我做起,反对浪费机关带头”的良好风尚,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行动。今年10月,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节约粮食电子倡议书签名活动。 二、深入推进“文明用餐、反对浪费”行动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去年以来开展的“文明用餐、反对浪费”行动情况,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继续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主题活动,开创文明用餐新风尚。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厉行节约,克勤克俭,树立健康、科学、合理的饮食新理念,养成文明节俭的餐饮习惯;在机关食堂用餐时,做到按需取用、少取多次,不浪费食品。在食堂明显位置摆放提示牌,提醒用餐人员健康饮食,适量取餐;设立食品节约监督员,加强巡视检查;在餐厅安装监控视频设备,对浪费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各部门、各单位食品节约工作成效将作为健康食堂创建和文明单位创建的考核内容。2014年四季度,国管局将组织召开中央国家机关“文明用餐、反对浪费”行动现场交流会。 三、抓好机关食堂食品节约工作 (一)加强食品采购管理。加强食品采购成本控制管理,做好主副食和原材料人均餐次消费定量统计分析,确定合理采购供应量。严格执行食品、原材料采购计划和索证、质量验收制度,米、面、油、肉等大宗原材料实行定点采购、分批配送,生鲜食品等原材料实行少采勤采、即采即用,尽量采购当地应季食材,减少储存消耗,做好台账登记,日清月结。 (二)做好食品储存保管。执行食品原料出入库清单制度,出入库要严格登记签收。制定食品原料、调料辅料人均定额标准,根据每日就餐人数对米、面、油、盐等原料辅料实行定量供应。食品原料储存做到专库分架,离墙隔地,张贴保质期标识,确保先进先出。加强仓库、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温度湿度,防止食品腐烂变质造成浪费。 (三)提高原材料初加工利用率。严格落实餐饮作业初加工标准,规范原材料初加工工艺流程,增加毛菜的预处理环节,确保蔬菜净菜率平均达到85%以上。推行厨余食材深加工,充分利用食材边角料制作食品,创新搭配方式,提高原材料出成率。 (四)注重食品烹制管理。建立食堂用餐人员统计制度,根据用餐人数、饮食习惯和食材用量,制定食品供应配餐计划。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按照卫生可口、营养健康、经济适量的原则烹制食品,合理搭配菜品花样,粗粮细做,注重膳食平衡,严格执行每人每天摄入25克油、6克盐的标准。加强厨师技能培训,机关食堂厨师要具有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推行菜品末位淘汰制,提高烹饪水平和饭菜质量。 (五)改进供餐用餐方式。根据就餐人数情况,合理设计上菜时间和份量,热菜少炒勤炒,定时适量供应,用完再上;面食由大变小,减少剩余。具备条件的单位可实行自助点餐计量收费,供应小份或半份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附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 1. 定位、研究方向及承担国家重要任务情况。 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符合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研究方向发展良好,有较强的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特别是评估期内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生了重大科研成果。集中精力承担和组织国家重要任务,减少一般性竞争项目,有较高的科研效率。 2. 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与国际学术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投入产出比。 代表性成果是指评估期内在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上,以实验室为基地、实验室固定人员为主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果。代表性成果产生国际重要影响,对实验室成为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创造中心、培育中心和引领中心起到重要作用。代表性成果应是根据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所开展的、为促进科学发展或解决关键科技问题以及为国家发展决策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科研系列进展,而不是某研究方向上关联度不高的成果的汇总和拼盘。对代表性成果的评价应将投入产出比作为一个重要指

标。 代表性成果名称表述应明确、具体,成果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分类,不同类型成果按不同标准评价。(1)基础研究成果。 在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原创成果,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在本领域公认的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或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产生重要学术影响。 (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在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和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重要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拥有核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取得创造性成果并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在实验技术方法、专用设备研制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基础性工作成果。 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合作研究与自主研究课题的组织情况与实施效果。 开展合作研究情况。作为本领域国内研究中心,对学科领域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不包括依托单位为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自主创新研究和仪器设备更新改造等。 第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稳定支持,长效机制。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力度,为其正常运转提供保障,推动建立有利于重点实验室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 (二)分类管理,追踪问效。按照专项经费用途分类实行不同的预算管理方式,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动态调整,择优委托。对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被撤销的重点实验室不纳入专项经费支持范围。国家级科技计划专项经费、基金等应当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四)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应当纳入依托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管理。 第二章经费开支范围 第四条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包括由重点实验室直接使用、与重点实验室任务直接相关的开放运行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和仪器设备费。 (一)开放运行费包括日常运行维护费和对外开放共享费。 1.日常运行维护费是指维持重点实验室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气燃料费、物业管理费、图书资料费、差旅费、会议费、日常维修费、小型仪器设备购置改造费、公共试剂和耗材费、专家咨询费和劳务费等。 2.对外开放共享费是指重点实验室支持开放课题、组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设施对外共享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对外开放共享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直接相关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高级访问学者经费等。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不得使用开放课题经费。 (二)基本科研业务费是指重点实验室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和探索性自主选题研究等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与研究工作直接相关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等。 (三)科研仪器设备费是指正常运行且通过评估或验收的重点实验室,按照科研工作需求进行五年一次的仪器设备更新改造等发生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 (格式) 实验室名称: 申报方向: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件: 填报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一四年制

一、实验室信息简表 元 )

二、依托单位信息简表

三、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包括实验室建成后对国家和依托单位的作用、贡献等) 四、国内外该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五、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六、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动技术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七、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现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及研究生培养情况) 八、已具备的科研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九、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开放合作、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十、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阐述) 十一、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包括建设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十二、主管部门意见(包括建设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1.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附件2.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3.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4.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获奖清单

附件5.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着、论文、发明专利、标准等科研成果清单(其中专着不超过10部,论文不超过50篇)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 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 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其它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其它有关单位: 现将《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土资源部 12月22日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重点实验室持续健康发展,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国土资源系统和地质勘查单位、科研院所、相关高等院校和其它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法人单位(即依托单位)所建设的科研实体,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创新平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要根据国家和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国土资源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引领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国土资源部、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相关直属单位、依托单位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稳定支持和动态调整的

原则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和管理,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计划单列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国土资源部有关科技项目、基金、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国土资源部是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科技主管司局负责归口管理,相关业务司局对口进行业务指导和支持。依托有关单位现有机构设立重点实验室办公室,承办和支撑有关工作事项。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编制和实施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 (二)组织重点实验室的遴选、验收、评估与考核,审定重点实验室建立、调整和撤消。 (三)组织推荐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申请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调建设期有关工作,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 (四)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科研条件、人才、成果等的调查与统计工作,建立重点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第七条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承担其所属单位,以及本行政区域内相关科研单位、地质勘查单位和有关企业重点

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要素

科技发展研究 第8期 (总第148期)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3月6日 编者按:国家实验室由物质要素、人才要素和制度要素等三要素构成。物质要素是国家实验室的载体和基础,是实验室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才要素是实验室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是实验室创新能力的灵魂;而制度要素是国家实验室的关键,是实现物质要素和人才要素和谐统一的保证,是使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纽带。《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及国际案例分析》课题组,以美国的国家实验室为主要对象,同时兼顾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和韩国的国家实验室(或相近国立研究机构),对这些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若干规律和共性之处。 制度要素:国家实验室管理和运营的基石1 ——国家实验室的主要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构成国家实验室的制度要素,主要包括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国家为有效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以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确立的相关机构的设置、职能、运行方式,其载体是设置的各类科技机构和管理部门,其核心是这些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划分,以及各类机构间的相互关系,体制和机制决定着机构整体和长期的运行效率和效益。从各国的经验和发展历程来看,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上海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及国际案例分析》(066921011)

一、主要管理体制 (1)分级、分类、多模式的管理 根据类型、规模的差异,政府对国家实验室在人员、经费上实行分级、分类、多模式的管理和支持。例如,美国和英国的国家实验室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政府拥有、政府管理国家实验室(GOGO),雇员均为政府雇员,这类实验室主要开展保密性研究及探索性开发工作,研究领域相对单一,政府对这类实验室有高度的调控。第二类是政府拥有、委托承包商管理的国家实验室(GOCO),承包商主要来自企业界、学术界和大学联盟。这种管理方式能使资源的分配更加灵活,对广泛、多样的项目需求可快速响应。同时,它还能将私营单位的R&D管理经验带入政府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水平。第三类是政府与大学或企业界共同建设、由承包商拥有和管理的国家实验室(COCO),这类机构通常扮演专业实验室的角色,由承包商直接制定目标和负责管理,不受政府过多约束,政府会资助部分经费。 与此相类似,日本的国立研究机构分为政府出资、独立法人的国立研究所(类似于GOGO),以及政府出资、依托大学的非独立法人的大学共同利用机构(类似于GOCO)。前者隶属于各省厅,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的基础研究,承担战略性创新研究,或直接承担国家下达的研究任务;后者隶属于文部科学省,面向基础研究,其主要任务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基础研究,培养人才。 (2)以“目标任务”为核心的合同制管理 美国政府对国家实验室基本采用合同制管理,其内涵是:1确定明确的科研目标使命和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2为机构达到其目标提供所需的经费与技术手段;3通过严格评估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通过签订具有法律约束的合同,围绕目标任务,提供经费资助,强化评估保障,保证了政府对国家实验室的领导、调控以及国家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附件2: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格式) 实验室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一一年制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开放合作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名与简介

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与简介。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八、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九、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十、依托单位意见 十一、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意见十二、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1. 实验室主任招聘工作报告(招聘过程、推荐人选详细介绍、依托单位推荐意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2. 实验室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 排列,其中研究人员按照研究单元排列。) 附3. 学术委员会提名名单 附4. 实验室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5. 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清单 附6. 实验室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7. 实验室重要获奖清单 附8. 实验室重要专著、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建设的科研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国家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编制和组织实施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2、制定实验室发展方针、政策和规章,宏观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3、批准实验室的建立、重组、合并和撤消。组织实验室评估和考核。 4、拨发有关经费。 第六条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是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行业、地方)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 3、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拨发、配套有关经费。 第七条依托单位是实施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1、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以及经费等配套条件。 2、负责推荐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 3、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配合科技部和主管部门做好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等。 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实验室研究方向、任务、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报主管部门,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第三章设立与建设 第八条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可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稳定基础研究队伍,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国家有计划、有重点地装备、新建和调整实验室。 第九条实验室建设坚持“三高一优两重点”的原则。即高水平研究机构、高校和高科技企业;优秀的部门(行业)或地方实验室;“两重点”指具有突击前沿获取原始科学创新能力的专门学科实验室和集成关键性、原创性科学技术能力的跨学科综合实验室。 第十条科技部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纲要,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建设。 第十一条申请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1、一般为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 年以上的部门(地方、高科技企业)重点实验室,在本领域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能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2、依托单位能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及相应经费等配套条件;3、主管部门能保证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及建成后实验室的运行经费。 第十二条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申报实验室由依托单位提出、主管部门择优推荐(无主管部门的机构,可直接向科技部申报),并报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附件一),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申请单位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二),经主管部门初审,报科技部批准立项。 第十三条实验室立项后进入建设实施期,其国拨及配套经费应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要求安排,主要用于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及必要软件等,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采用招标形式。 第十四条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依托单位在实施实验室建设期间,要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进展情况,保证实验室人员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优选稿

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 行机制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管理运行机制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视管理的规范化,制定了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科研人员岗位聘任制度、项目聘任人员制度、研究生管理办法、博士后管理办法、开放基金及课题管理办法、科研档案管理办法、机房管理制度、科研保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 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承担学术指导和咨询工作,指导研究方向,制定开发课题指南,评审实验室基金课题。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项目,对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给予建议,这对实验室朝正确的方向前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通过设置主任、副主任、行政秘书和各课题负责人等岗位,实现职权分明,责任到人,使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合理。 实验室通过科研档案管理办法,并设立专员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汇总,使研究资料归档清晰,保留完整;通过机房管理制度并聘请了保洁人员,保证科研环境干净整洁,利于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比如年会、开放日、每周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使实验室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在管理上避免约束性的行政制度,用引导性政策、奖励

创造出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发展空间,营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重视科研道德的建设,没有发生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 在依托单位计算所内,重点实验室是一个独立的科研实体,有独立的办公、实验空间,有充分的人事和财务自主权。依托单位通过设备购置基金、所级创新课题等形式对实验室予以经费支持,并通过讲座、培训、文体娱乐活动等方式,在经费、人员和后勤保障方面给予支持。 实验室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但离国际知名实验室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实验室将通过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的“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与对外合作,加强计算所内外创新链上下游的协同、重点实验室内不同方向的协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人员、技术流动机制和利益回报机制,保障体系结构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

附件1: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是依托单位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国家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或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或满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为维护国家权益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统一管理,开放使用;科研用房集中。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成为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地。科研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以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和高水平技术人员为主,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

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术带头人应为本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与实验室主任协同合作。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有良好的培养优秀中青年的条件与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较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科研后备人才。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浓厚的学术气氛,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整,环境整洁。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开展公共机

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水政监察 【发文字号】水资源[2013]389号 【发布部门】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发布日期】2013.10.08 【实施日期】2013.10.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 工作的通知 (水资源〔2013〕3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水务)厅(局)、机关事务管理局、节约用水办公室,北京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青海省经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2013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通知》(国管节能〔2013〕181号),把建设节水型单位作为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节水型单位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保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适用的原则,建成一批“制度完备、宣传到位、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的节水型单位,带动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加强节水管理和技术改造,引导全社会提高节水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50%以上的省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并逐步将各类公共机构纳入节水型单位建设范围。到2020年,全部省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50%以上的省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 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有条件的市县级公共机构创建节水型单位。三、具体要求 各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节约用水办公室要组织、指导本地区公共机构按照以下具体要求,加强节水日常管理,加快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创建节水型单位。 (一)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节水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节水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节水管理相关领导职责、管理部门、人员和岗位职责。制定、实施节水计划和年度用水计划,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 (二)强化节水日常管理。严格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巡护和维修,杜绝跑冒滴漏。依据国家有关标准配备和管理用水计量器具,建立完整、规范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重点加强食堂、浴室等重点耗水部位的用水监控。编制详细的供水排水管网图和计量网络图,按照规定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用水效率和总量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节水意识。 (三)加快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办法》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办法》通知 【文 件 号】[88]国管财字第031号 【颁布部门】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颁布时间】1988-02-29 【实施时间】1988-02-29 【时 效 性】有效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参照我局财务司一九八四年制定的《机关工勤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试行办法》在中央国家机关试行四年来的实际情况,我们研究制定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办法 为了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统一发放标准。保护机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的和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制订本办法。 一、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范围 限于中央国家机关专职从事需要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的工人和干部。工人指固定工和计划内一年以上的合同工、临时工。短期临时工不发工作服,工作中可采取借用办法。

二、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具体配备标准附后) 三、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1、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保证工作质量的辅助措施,不是改善生活的福利待遇。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不得任意扩大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范围.增添项目,提高标准,缩短年限,也不得将劳动保护用品折发现金。 2、各单位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更新和保管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厉行节约,修旧利废,做到物尽其用。 3、发给个人的工作服等劳保用品由使用人妥为保管,在工作中穿着使用。调离或改变工作性质时,对工作服等耐用劳保用品要及时收回,丢失者应按使用年限折价赔偿。 4、同时兼做几种工作的,以主要从事的工种为标准,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5、机关行政附属单位(包括自收自支的预算外单位),除机关招待所另有规定外,都按照本规定办理。 6、各单位购置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行政机关在行政经费列支;单独核算(包括内部核算)的行政附属单位在费用中列支。 7、各单位对本办法中未列、但必须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其他特殊工种,可根据本办法的配备原则,制定配备办法,但必须从严掌握。具体配备情况报我局备案。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规定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 管理规定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附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不包括依托单位为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自主创新研究和仪器设备更新改造等。 第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稳定支持,长效机制。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力度,为其正常运转提供保障,推动建立有利于重点实验室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 (二)分类管理,追踪问效。按照专项经费用途分类实行不同的预算管理方式,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动态调整,择优委托。对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被撤销的重点实验室不纳入专项经费支持范围。国家级科

技计划专项经费、基金等应当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四)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应当纳入依托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管理。 第二章经费开支范围 第四条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包括由重点实验室直接使用、与重点实验室任务直接相关的开放运行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和仪器设备费。 (一)开放运行费包括日常运行维护费和对外开放共享费。 1.日常运行维护费是指维持重点实验室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气燃料费、物业管理费、图书资料费、差旅费、会议费、日常维修费、小型仪器设备购置改造费、公共试剂和耗材费、专家咨询费和劳务费等。 2.对外开放共享费是指重点实验室支持开放课题、组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设施对外共享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对外开放共享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直接相关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高级访问学者经费等。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不得使用开放课题经费。 (二)基本科研业务费是指重点实验室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和探索性自主选题研究等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与研究工作直接相关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等。 (三)科研仪器设备费是指正常运行且通过评估或验收的重点实验室,按照科研工作需求进行五年一次的仪器设备更新改造等发生的费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第五条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六条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职责 第七条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是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宏观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2.编制和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3.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与重点实验室签订工作计划。组织重点实验室评估和检查。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和政策,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3.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 第九条依托单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1.优先支持重点实验室,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2. 组织公开招聘和推荐重点实验室主任,推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3.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配合科技部和主管部门做好评估和检查。

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管理运行机制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视管理的规范化,制定了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科研人员岗位聘任制度、项目聘任人员制度、研究生管理办法、博士后管理办法、开放基金及课题管理办法、科研档案管理办法、机房管理制度、科研保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 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承担学术指导和咨询工作,指导研究方向,制定开发课题指南,评审实验室基金课题。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项目,对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给予建议,这对实验室朝正确的方向前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通过设置主任、副主任、行政秘书和各课题负责人等岗位,实现职权分明,责任到人,使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合理。 实验室通过科研档案管理办法,并设立专员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汇总,使研究资料归档清晰,保留完整;通过机房管理制度并聘请了保洁人员,保证科研环境干净整洁,利于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比如年会、开放日、每周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使实验室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在管理上避免约束性的行政制

度,用引导性政策、奖励创造出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发展空间,营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重视科研道德的建设,没有发生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 在依托单位计算所内,重点实验室是一个独立的科研实体,有独立的办公、实验空间,有充分的人事和财务自主权。依托单位通过设备购置基金、所级创新课题等形式对实验室予以经费支持,并通过讲座、培训、文体娱乐活动等方式,在经费、人员和后勤保障方面给予支持。 实验室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但离国际知名实验室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实验室将通过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的“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与对外合作,加强计算所内外创新链上下游的协同、重点实验室内不同方向的协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人员、技术流动机制和利益回报机制,保障体系结构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 (格式) 实验室名称: 申报方向: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件: 填报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一四年制

一、实验室信息简表 实验室名称组建日期 承担课题数国家各部 委项目 省级项目市级项目 主管集团 项目 横向合作 年度实到经费(万元)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合计 近五年研究成果(2013-2017) 获奖 (项) 国家级省部级其它特等一等二等特等一等二等 发明专利 申请(项) 国内国外发明专利 授权(项) 国内国外技术标准(项) 国际国家行业 研究论文(篇) 国外国内SCI/EI/ISTP收录 研究队伍职称 全职在编人员(人)客座人员(人年) 总计研究 人员 技术 人员 管理 人员 小计国内国外小计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它 合计 经费投入 上级部门(万元)依托单位(万元) 2015年2016年2017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基 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万元)科研用房面积(平方米)本 条 件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包括实验室建成后对国家和依托单位的作用、贡献等) 三、国内外该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五、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动技术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现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及研究生培养情况) 七、已具备的科研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八、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开放合作、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九、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阐述) 十、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包括建设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十一、主管部门意见(包括建设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1.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附件2.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3.实验室近5年(2013-2017)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4.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获奖清单 附件5.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著、论文、发明专利、标准等科研成果清单(其中专著不超过10部,论文不超过50篇)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 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 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 性人才。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 研实体,依托高等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为独立的预算单位,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与院、系平行。 第五条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依托高等学校应将其列入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 第六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七条重点实验室要接受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动态发展。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八条教育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三)编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四)审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消。 (五)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六)组织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和评估。 (七)拨发、配套有关经费。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所属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地方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 (二)组织地方高等学校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并指导运行和管理组织编报建设申请书、计划任务书和验收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