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概念】市场失灵;财政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的。具体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因素以及经济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地方。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对财政涵义的理解:

1、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2、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

3、与私人经济相对应;

4、是经济范畴;

5、本质: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财政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并不依据生产要素的投入。依据是社会的政治权力。)

【复习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表现有哪些?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的。具体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因素以及经济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地方。

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涵义:(1)市场机制可以起作用,但难以优化资源配置。如:外部效应;垄断;(2)市场机制完全无能为力。如:提供公共产品.

1)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也称为外溢性,是指社会生活中某一经济主体(个人或厂商)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个人或厂商)带来的非其他经济主体所能决定或控制的影响。

也可以解释为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完全成本效益内在化的条件无法充分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出现损失。

(2)公共物品

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使得其市场定价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在一般情况下,市场更适合私产品的提供,而政府则应主要从事公共产品的提供。(3)垄断

垄断包括了自然垄断和政府垄断。垄断的存在会破坏市场的竞争,损失了市场效率。

(4)信息不对称

指的是交易中的一方拥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的情形。结果会造成有行无市或即使有市场但易产生欺诈行为。

(5)收入分配不公平

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社会公平,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

(6)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市场经济缺少协调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机制,一般认为,无须动用大量经济资源,政府的稳定政策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3.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么?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对公平的理解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财政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衡量标准:基尼系数。

(二)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 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 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3. 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如间接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遗产税等。

4. 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救济、补贴等,使社会成员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

可以称为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是指利用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活动纠正市场失灵,进而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均衡,促进社会再生产协调运行。

(二)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 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通过灵活运用紧缩财政政策和扩张财政政策,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变动支出和税收,这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 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

3. 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

4. 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概念】免费搭车;公共生产;公共定价

免费搭车: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某种公共产品的行为。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生产有形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国有工商企业(狭义);

公共生产(广义)

提供无形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机关、公安、司法、国防和事业单位。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复习题】

1.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

1、非排他性: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特点:效用不可分割;受益不可拒绝;无法阻止拒绝付款的人参与消费或即使技术上可以阻止他人参与消费但阻止代价昂贵。如治安、国防、公共卫生、公园等

2、非竞争性:指新增消费者消费某产品并不影响原有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特点:生产成本固定;拥挤之前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增加一个消费者无需额外再增加新的公共物品的数量;消费是无对抗性的。如道路、桥梁、义务教育等。

3、对公共产品的进一步理解

即便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他们对这种消费的评价也未必一致。例如国防,担心外来威胁者对国防的估值比其他人高

许多传统上不被认为是产品的东西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商业信用;分配公平;宾馆的星级评定信息等。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试解释其理由。

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即新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无法按边际成本定价,私人部门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或排他的成本过高,消费者不会自愿购买公共产品,存在免费搭车现象。(免费搭车行为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

3.简述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P=AC)

(1)概念: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2)优缺点:在成本递减行业,因未能实现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故存在效率损失,但企业可收支平衡。

(3)平均成本定价法适用于垄断生产(不含自然垄断)产品的定价,如邮政、烟草、盐业等2、二部定价法(基本费+使用费)

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

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如通讯费)

具有“以收支平衡为条件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性质”

是价格管制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定价法。二部定价法适用于自然垄断产品,如自来水、煤气、有线电视等,存在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3、负荷定价法(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价格)

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收费最高;在需求处于低谷时,收费最低。可以平衡需求状况。

(如居民用电南京市:上午8:00-21:00 0.55元/千瓦时

21:00-次日8:00 0.3元/千瓦时)

负荷定价法适用于一些容量有限、需求季节性强的拥挤性产品定价,如电力、煤气等。

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

【概念】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购买性支出:又叫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政府投资所需的各种商品或劳务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是指GDP一定幅度的增长所引起的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的大小。财政支出弹性=某个时期财政支出的增幅(%)/ 同一时期GDP的增幅(%)。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MGP):财政(或公共)支出一般会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在增加的GDP额中有多少用于增加政府的财政(公共)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 GDP增加额)×100%

【复习题】

1.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情况。

1、传统划分方法

(1)经济建设支出。

(2)社会文教支出。

(3)国防费。

(4)行政管理费。

(5)国债利息支出。

(6)其它支出。

2、现行做法

(1)维持性支出:指政府为维持公共安全和宪法秩序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和国防安全支出等。

(2)经济性支出: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维持经济稳定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应用性科研支出、对生产和生活的补助等。(3)社会性支出:指政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福利而提供社会服务的事业性支出。包括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情况。

1.划分标准:按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

2.定义

购买性支出:又叫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政府投资所需的各种商品或劳务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

3.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政府活动规模扩张的原因分析:

1、政治因素-- 随市场发展,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引起对法律、融资、信息等的需求。

2、经济因素-- 工业化--都市化,出现“拥挤效应”,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

其他因素-- 教育、文化、保健等公共支出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

导致政府活动范围扩张,财政支出比率提高。

4.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

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有的年份波折度较大。而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然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趋势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比较高。

2、经济体制改革后,为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政府实行放权让利政策,财政收入增长放慢,财政支出相应减少,导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逐年下降。

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GDP加快增长,财政支出也逐渐增加,其占GDP的比重也开始上升。

5.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核心是什么?

社会保险(核心)

6.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1.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2.“内在稳定器”作用;

3.私人保险的局限: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及“免费搭车”问题;

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第四章财政收入概述

【概念】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1.预算内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费。它们是纳入国家预算统计的、按照国家预算立法程序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1)各项税收;

2)专项收入:征收排污费、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基建费、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

2.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非税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它们是不纳入国家一般预算统计的、另外编制基金预算,专款专用。

1.试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1、绝对规模:不断增长.

?1978年——2004年——2009年

?1132 26396 689518.3 60倍

2、相对规模:呈V形波动

由于我国由于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

3、横向比较

按国际可比的口径(广义)计算,2010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6.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6.8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13.7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即使把全部土地出让收入包括在内,也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持平。

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狭义)占GDP比重为20.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

从绝对规模看,我国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按国际可比口径,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为10.6万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万亿美元左右),世界排名第三位。

2.试分析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总量越大,物产越丰富,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反之,财政收入规模越小。

2、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引起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

3.试述收费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

1)弥补市场失灵,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

2)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遵循受益原则.

3)税收和收费方式的选择: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

第五章税收原理

【概念】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中性、税负转嫁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在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部门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有效配置状况。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1.简述税收的“三性”。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2.试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政府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

2.效率原则

经济效率:充分;弹性;中性——促进经济发展

行政效率:节约;便利——征税费用最小化

3.检验标准:

——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

——税收的额外收益最大化

3.试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1)受益原则:税额与受益大小成正比。

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

有一定的合理性

存在一定局限性:只能解释某些特定的征税范围,不能推广到所有场合

唯一办法:自己呈报,但不现实

(2)能力原则:税额由纳税能力来确定。

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

公认的比较合理也易于实行的标准

4.简述税收的效应及其内容。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概念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

(二)表现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三)税收的收入效应

1、概念

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机制

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使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纳税人减少商品购买量,导致消费水平下降。(四)税收的替代效应

1、概念

是指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

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2、机制

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纳税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5.税负转嫁的方式包括哪些?

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2、后转3、消转4、税收资本化

6.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第六章国债

【概念】国债;国债期限结构;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

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期限结构:指不同期限的国债占国债总量的比重

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当年GDP=国债负担率

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额=国债依存度

【复习题】

1、国债的基本特征。

产生的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产生

公共收入不抵公共支出:必要性

社会存在可供借贷的闲置资本:可行性

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和完善于资本主义社会

2、国债的负担包括哪些?

国债负担:社会负担

(1)认购者负担:改变认购者的经济行为;

(2)政府(债务人)负担:还本付息;

(3)纳税人负担;延期的税收;

(4)代际负担:透支子孙。

3、不同期限类型的国债各有哪些功能?

一)实现国债的顺利发行

从承销机构来看,其是否有足够的积极性认购国债,取决于认购的国债是否可以顺利的推销出去;从投资者来看,其是否投资国债,也要看国债的流动性的高低

(二)实现国债的偿还

政府可以通过流通市场采用购销偿还法来偿还可转让国债

(三)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国债持有者与国债购买者之间的交易实际上是以国债券为中介的社会资金的再分配,通过这种交易,可以调剂资金余缺,使社会资金的配置趋向合理

(四)实现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

4、试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财政功能)

1、动用历年结余:无结余可用;

2、增税:重税造就懒人--经济萎缩;

3、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

4、发行国债:资金总量不变;经济增长--最佳途径。

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最理想的方式

二、筹集建设资金(投资功能)

税--经常预算--经常支出;

债--资本预算--经济建设支出

三、调节经济(金融功能)

1、集中和利用闲散资金;

2、变消费基金为积累基金;

3、为实施货币政策提供载体和便利

第七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概念】复式预算;零基预算;预算管理体制

复式预算:它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政府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归类,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财政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并使两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复习题】

1.试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2、我国预算权限的划分。

(一)按政府级次分为五级预算:中央预算、省预算、市预算、县预算、乡镇预算。(二)预算管理权限

●各级人大:行使审查、批准国家预算的职权。

●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审查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的职权。

●各级政府:行使编制预决算草案、向人大汇报、汇总下一级、组织执行、

决定动用、编制调整方案、监督各部门及下级执行的职权。

●各级财政部门:行使具体编制草案及调整,定期汇报的职权。

3.何谓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政府采购制度(government procurement system)是指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也叫公共采购制度。特征: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竞争性,以公开竞争为基石

4.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1*每级政权都是一级预算主体,且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事权)和支出责任

3*政府间的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taxes sharing system)

4*建立政府间预算调节制度,即由纵、横向转移两种形式构成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参见本章第四节)

5*各国的分税分级预算体制由适应本国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传统而长期形成,整体上具有体制的相对稳定性,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第八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概念】财政赤字;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财政政策;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是财政年度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导致的财政不平衡的一种财政现象

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

周期性赤字财政政策: 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波动而自动地产生和增减的赤字,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

是经济衰退的结果和表现。

补偿政策:政府有意识地从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经济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稳定经济。——逆经济风向行事。

汲水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活力的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支减税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该政策使社会总供求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支增税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在总需求过旺时,通过该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达到供求平衡。

【复习题】

1、什么是硬赤字和软赤字?

第一种口径:硬赤字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第二种口径:软赤字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2、财政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3、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哪些?

4、汲水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诱导经济复苏;载体是公共投资;支出规模有限;短期政策。

5、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及其应用背景。(一)“双松”的政策组合。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或(和)扩大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下调利率等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需求。

2、“双松政策”适用的经济背景:

“双松”政策组合,使社会的总需求量得到较大程度地扩张。

适用的经济背景:往往是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萧条时期,即当经济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扩大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供应量的迅速增加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预期风险。

(二)“双紧”的政策组合。

1、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

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增税减支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

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息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以抑制经济需求。

2、“双紧政策”适用的经济背景:

“双紧”政策组合使社会的总需求量得到较大程度地紧缩。

适用的经济背景:在经济出现双膨胀(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增长速度过快时。即当经济资源得到过度的利用,经济泡沫现象明显,这种政策组合可以起到限制和抑制经济需求水平,回复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力度过大过猛,就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或经济停滞的政策风险。

(三)“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

1、异向搭配的政策组合方式,包括“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或者是“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的两种组合方式。

财政政策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部门结构等具有相对的调节优势,货币政策则对经济总量的调控较为广泛和普遍。

2、“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适用背景

经济没有处于经济严重过热或严重过冷的两种极端情形,即处在短期内的经济波动状态,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和搭配方式,而不是调节力度十分强大的同向政策组合方式。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

松的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

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巨额财政赤字。

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经济效应。

最新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课税对象: 3、税负转嫁: 4、国际重复征税: 5、分税制: 二、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8、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 9、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10、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只有A是 11、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A、有偿性 B、自愿性 C、灵活性 D、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A、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A、累进的所得税 B、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出

财政学试题库

财政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国家财政是一个_________,同时又是一个_________。 2.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家分配的主体的含义是国家是分配的前提、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地位、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企业 D.市场 2.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是()。 A.剩余产品 B.公共需求 C.国家的存在 D.人民的要求 3.财政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剩余产品中的一部分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5.财政分配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国家主体性 C.公共性 D.无偿性 6.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7.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布坎南 8.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 A. 企业行为 B.公共部门经济行为 C.私人部门经济行为 D.中央政府支出 9.古典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阿罗 E.布坎南 10.现代西方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凯恩斯 B.魁奈 C.阿罗 D.大卫?李嘉图 E.萨缪尔森 11.下列属于财政范畴的有()。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公债 D.政府预算 E.政策制度 12.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期末考试)陈共-第六版

财政学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政府干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私人提供的只能是具有排它性的,通过价格调节,使得自己有盈利的可能,这是在理性的前提下的,因此可以提供私有物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政监督。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

财政学试卷四

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治理垄断所产生效率损失问题的措施是( ) A、征税 B、反垄断立法 C、公共定价 D、取消区域间的竞争壁垒 3.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筹集应主要由()承担。 A、农民个人 B、国家财政 C、银行贷款 D、社会集资 4.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量为( )。 A、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横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B、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C、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的加总。 D、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中的最大数量。 5. 如果假定各个人收入的边际效应是一个常数,()原则意味着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收取等量的税。 A、比例牺牲 B、最小牺牲 C、均等牺牲 D、以上都不对 6.下述哪种税收方式会直接对收入——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 A、对资本收入课税 B、对消费品课税 C、对劳动收入课税 D、对财产课税 7.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 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A、奢侈品 B、耐用消费品 C、高档消费品 D、生活必需品 9.关税依其课税对象的性质属于()。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10.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 A、财政性资金 B、信用资金 C、企业资金 D、闲置资金 11.政府预算由()负责审批。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地方政府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财政学考试题

财政学 第一章 1.财政的本义:政府收支及其治理 2.财政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 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七决定性作用,政府起主导作用 4.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①市场垄断②信息不充分不对称 ③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 ⑤经济波动 5.政府干预失效及其表现: ①政府决策失效②寻租行为 ③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④政府越位和缺位 6.论财政的四种职能 ①资源配置职能 ②收入分配职能 ③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④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第二章 1.财政支出分类 (1)按功能分类:①类: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 ②款: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一方面

③项:反映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 (2)按经济分类:①经常性支出②资本性支出③经贷款(3)按与经济活动关系分类: ①购买新支出 ②转移性支出 2.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2)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政府提供或者市场提供方式,也可以混合提供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政府提供或者市场提供方式,也可以混合提供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①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②最低成本法 第三章 1.财政支出规模:财政对GDP的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 2.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的提高。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①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发展战略 ②政治因素:政局、政体结构、政策干预

③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社会救济等等 4.财政支出理论中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①社会早期,政府投资多,社会发展之后,私人投资增多 ②经济发展中,政府投资数量递增,但占GDP的比重趋于下降 5.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基本依据和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促进社会民生事业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 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③大力推进社会参与 第四章 1.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基本属性 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和资本性的投资支出同属于购买性的支出 2.教育支出的属性及其提供方式 属性:经常性支出、购买性支出 提供方式:义务教育由政府提供;高层次教育由私人提供或者收费 3.政府介入医疗卫生事业的理由 ①减少贫困是介入的最基本的理由 ②许多医疗物品是公共物品,作用具有外部性 ③疾病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 4.国家的科技投入和激励政策 ①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增加科研投入 ②税收激励: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所得税税前的抵扣机制等等

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厦门大学《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共同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经济。 2._______________的存在,是市场失效的首要原因,也是人们最初分析的市场失 效状态。 3.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始终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 是____________。 4.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 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_______相加,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 线的_______相加。 5.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 强,另一半则比他弱,这样的投票人称作____________。 6.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支出的绝对额不断增长善,而且还表现在支 出占____________的比重不断提高上。 7.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越是基础性的教育,其___________越强。 8.财政补贴,按补贴的透明度划分,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9.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________之间的比例。它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________税率、________税率和________税率。 10.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市场失灵表现的有______。 A.公共产品的存在 B.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C.自然垄断 D.社会分配不公 2.具有明显外部性的产品是______。 A.面包 B.饮用水 C.衣服 D.二恶英化合物 3.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______,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 不尽相同。 A.全体偏好 B.个人偏好 C.社会福利 D.个人福利 4.影子价格是反映______大小的分析工具。 A.边际成本和效益 B.社会效益 C.社会成本 D.社会成本和效益 5.______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 A.单峰偏好 B.多峰偏好 C.无峰偏好 D.中间投票者 6.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______。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科学文化支出 7.哪个是属于代议制民主的特点______。 A.选举代表参与 B.公民直接参与 C.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 D.不需要中介和代表 8.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______。 A.债务利息支出 B.科学文化支出 C.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自然垄断行业支出 9.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______。 A.社会养老保险 B.社会失业保险 C.社会医疗保险 D.工伤保险 10.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的有______。 A.遗产税 B.消费税 C.筵席税 D.土地税 三、多项选择(每题1.5分,共15分)

财政学模拟试题(四)

财政学模拟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税收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购买商品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增加不征税或轻税的购买,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代替征税或重税商品。 2.或有债务 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关键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由政府来承担。它不是政府完全能够控制的,也不是最终完全转化为财政负担,关键取决于转化的面和概率有多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答案要点:(1)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具有通过分配调整各分配主体的分配利益关系的功能。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2)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通过市场形成的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率、股息收入等,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第二,规范工资制度:指国家预算拨款的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都应纳入工资总额;第三,加强税收调节: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第四,通过转移性支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2.简述政府加大对“三农”投资的背景意义及财政采取的措施。 答案要点:背景:第一,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第二,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发展阶段的特殊困难: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长期历史遗留及价格剪刀差形成的城乡差距;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保障发展严重滞后。 财政政策措施:第一,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第二,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第三,大力支

财政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贯穿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一条主线是(C) A.政府税收 B.财政收入 C.财政收入和支出 D.财政支出 2.下列属于典型公共需要的是(A) A.行政支出 B.高等教育支出 C.基础更新投资 D.更新改造支出 3、购买性支出比重大反映政府财政履行(B )职能较强。 A、稳定经济 B、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 D、收支平衡 4、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属于( B ) A购买性支出 B补助支出 C捐赠支出 D利息支出 5、财政支出梯度增长模型是( B )提出的。 A瓦格纳 B怀斯曼与皮考克 C马斯格雷夫 D罗斯托E鲍莫尔 6、瓦格纳法则研究的对象是( C ) A财政收入规模 B财政收入结构 C财政支出结构 D财政支出规模 7、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顺利发展的支出称为(B) A预防性支出 B创造性支出 C可控制性支出 D不可控制支出

8、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社会效果的对比关系称为(D ) A宏观效益 B微观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9、从宏观角度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是(A )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边际收益分析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10、下列哪种条件下,政府应减少公共部门支出( B ) A、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B、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C、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D、公共物品支出的总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总效益 11、效益/成本比率值的最低限是(A )A、1 B、0 C、2 12、下列关于净现值与贴现率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C ) A贴现率越大,净现值越大 B贴现率越小,净现值越小 C贴现率越小,净现值越大 D两者毫无关系 13、财政支出项目如果无法用货币直接量化的,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B )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公共财政学》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公共财政学》大作业 一论述题 (共2题,总分值20分 ) 1.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表现?(10 分)答: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有:其收支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支,只能针对营利性国有企业进行。 政府拥有较大规模的国有资本,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致之处:处于市场有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差异之处。 2.试述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别?(10 分) 答:公债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与公债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税收不足时,为了弥补支出缺口,利用国家信誉筹集资金的特殊形式。公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取得收人,以增加政府财力。 公债和税收有很大的区别,悦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公债则是以政府信用形式取得的收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政府在发行公值时就要考盛归还的期限和能力。公债可由中央政府发行也可由地方政府发行,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务称为国俊。国债的发行并不仅限于国内.也可在境外。在国内发行的债务称为内债.在国外发行的债务称为外彼。外债多为外国政府持有.其比重通常小于内俄.政府公值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形式。中长期债券随时间的延伸风险增大. 由于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因此中长期的债券利息较高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金胜工具。公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影响财政收支.还能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影响货币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与答案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闭卷时间120分钟) 年级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从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 最佳选项并填在括号内)。 1. 主张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经济的运行,任何对它的干预都是不可取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马克思 2. 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公平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 B.监督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D.收入分配职能 3.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 混合物品 B. 固定资产 C. 消费品 D. 准私人物品 4. 购买性支出意味着政府的资金()。 A.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B.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C.可用于购买商品 D.只用于购买劳务 5.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 A.共同的需要 B.具有排斥性 C.具有竞争性 D.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 6.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 C.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D.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7. 基尼系数为()时,说明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A.1 B. 0.3-0.4 C. 0.2-0.3 D. 0 8. 拉弗曲线属于()。 A.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供给学派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的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重点考点: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学试题(1)

模拟试题(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至4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2.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3.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价格补贴支出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4.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划分为() A. 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定量税率 D. 累进税率 5.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6.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发达国家进行所得税制改革的做法主要有()。A.降低税率 B.提高税率 C.拓宽税基

D.减少税率档次 7. 政府采购制度具有的特征是()。 A.公开性 B.公正性 C.竞争性 D.年度性 8.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A.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B.收入的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9.下列哪些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可有效避免、遏制通货膨胀() A. “双松”政策 B. “双紧”政策 C. 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D. 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10.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际双重征税减除方法是()。 A.免税法 B.低税法 C.扣除法 D.抵免法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对错 2.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对错 3.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一项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对错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政府。()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1.财政的基本含义:就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其生存和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特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分配关系。 2.财政的产生条件:①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②国家的形成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3.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⑵强制性与非直接性偿还;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简答) 4.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⑴平均成本定价法⑵二部定价法⑶负荷定价法 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区别: ①经济市场的个人选择与最终结果确定,而政治市场是不确定的; ②经济市场的竞争是连续的,且允许多个卖主存在,政治市场的竞争是间断的,且只能有一个胜者; ③经济市场的选择规则是自愿性,政治市场为少数服从多数; ④经济市场的参与者职责和损失关联度大,政治市场相反。(选择,判断或简答) 5.财政监督的方式: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个案检查。(选择) 6.财政支出分类: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 (选择)现行支出经济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 ①作用: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有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则相反。 ②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在安排转移支出时,政府并没有一以贯之的原则,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③微观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关系时,也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在同政府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产生,对其预算约束是软的。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①政局是否稳定②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③政府干预政策);社会性因素。(选择) 财政支持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几种关系(多,简答) ①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 ②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③财政支持和社会坚持的关系 ④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11.国防支出项目包括: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装备费。(选择) 12.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作为消耗性支出,存在的意义 ①对内管理国家,对外保卫国家②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③提高技术水平 13.义务教育为公共物品,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为混合物品。Page80 14.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的属性:经常性支出,购买性支出。 15.社会保险的属性:经常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16.所谓保险制度,是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17.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的理由 ①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②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③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缺陷,不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22.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类型①社会保险型②社会救济型③普遍津贴型④节俭基金型 23.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共同点(选择)①保障项目名目繁多②社会保险资金有确定的来源③社会保险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④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全社会化的⑤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有现金收付制和基金制两种模式。(基金制又分为完全和部分,当一个非完全基金制的养老保险的储蓄基金可以满足两年以上的养老金支出需要时,则属于部分基金制) 24.怎样优化行政管理制度?(简答) ①精简机构,优化编制②加强行政管理监督职能③优化财务管理制度④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职能

财政学模拟题

《财政学》模拟试题库 《财政学》课程组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财政分配的依据为() A、资产所有权 B、政治权力 C、劳动力所有权 D、资产所有权和政治权力 2.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3.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资金来源不同 B、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 C、支出渠道不同 D、经济性质不同 4.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5.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 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A、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B、发行的利率不同 C、发行的方式不同 D、发行的机构不同 7.以编制形式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D、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8.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手段)的是()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国家预算 D、利率 9.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关系 A、财权与事权 B、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 C、集权和分权 D、收入与支出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外债的有() A、政府向外国政府的借款 B、政府在国外发行的外币债券 C、外商以外币在境内的投资 D、政府向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税收的基本特征为() A、国家主体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地方财政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地方财政学考试题目及答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名词解释 1、逆向选择: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况。 2、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优势方故意采取不谨慎行为的 情况。 3、优质品(有益品):消费者的效用评价低于其真实效用的物品。 4、劣质品(无益品):消费者的效用评价高于其真实效用的物品。 5、以手投票理论:在民主财政体制下,公众通过政治投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或程 序。 6、以足投票理论:在人员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公众或居民为了选择合意的公共 物品和税收组合,选择居住地的过程。 7、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财政资金无条件、单方向的流动。 8、无条件拨款:上级不指定用途的拨款。 9、有条件拨款:上级指定用途的拨款。 10、宽条件拨款:上级指定拨款的使用方向,但是不指定具体支出项目的用途。 11、财政横向失衡:各地区之间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存在较大的差距,发达地区对 于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较强,欠发达地区对于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较弱。 12、财政纵向失衡:各财政层级之间财政收入和承担的支出责任不相等或不匹配,即 多级政府间存在存在收入能力与支出的结构性失衡。 13、基数法:根据地方财政收支结构确定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的方法。 14、因素法:根据影响地方财政收支规模的客观因素确定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的 方法。

15、财政联邦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权的财政体制类型,它要求中央与地方有明 确的职责分工和职权划分,各级地方政府按居民偏好进行公共决策。 16、财政集权制: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集权的财政体制类型,它要求财政职责和财权 高度集权于中央,地方没有相等独立的财政决策权。 17、财政体制: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财政收入划分, 政府支持责任划分,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18、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一定时期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 19、自动稳定器: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体制。 二、填空 1、概括来说,地方财政的产生是政府内部财政纵向分工的结果。 2、地方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地区性公共物品。 3、政府与市场分工的依据是公共物品按性质划分。 4、政府间内分工的依据是公共物品按受益范围划分。 5、“以足投票”理论是蒂布特提出的。 6、“以手投票”理论是布坎南提出的。 7、小范围社区纯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提供。 8、地方混合物品由公私合作提供。 9、政府间税收划分的对象有政府税收收入立法权,政府税收收入分配权,税收收入 征管权。 三、简答 1、现代地方财政的特点 A具有相对独立的财政决策权 B具有规模的扩张性 C财政收支结构的特殊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