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复习资料

1、“社会保障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P1)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1)立足基本国情,加快完善中国特色

的社会保障制度;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3)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4)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P24)

3、贝弗里奇主张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所谓“福利国家”,就是国家应该消除国民的五大“毒瘤”,即贫困、疾病、失业、无知(教育)和陋隘(住房和环境)。第二,作为解决贫困对策的社会保障是一种缴费型的社会保险方式。第三,国家应该积极、努力实现完全雇佣。第四,在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国家应该承担起系统而综合地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责任。第五,国家的介入应该停留在适当的最低标准上,更高保障水平应该由个人努力和民间活动来承担。另外,以社会互助精神和社会良心为基础,活跃自发性民间活动。(P33)

4、新福利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二是

提出了社会选择理论;三是对市场失效和政府作用进行了研究。(P44)

5、社会保障是国家(政府)通过立法集聚社会力量,形成专门的社会保

障基金,并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多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再分配,保障全体国民的生存安全和基本生活,特别对弱势群体和处于危境的国民以倾斜照

顾。同时根据可能逐步提高国民大众的福利水准,使更多国民及其家庭都能过上健康的辛福生活。(P49)

6、社会保障理念的取向(五大强调):强调收入保障、强调公共福利、强调社会安全、强调社会公平、强调基本人权。(P52)

7、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普遍原则、公平原则、统一原则、适度原则和多重原则。(P52)

8、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普享性、互济性和福利性。(P55)

9、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政治性功能、经济性功能、社会性功能(P56)

10、社会保障的典型模式:1)“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英国;2)“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德国;3)“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前苏联;4)“强制自保型”社会保障模式的模式——新加坡;5)“基本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中国。(P61)11、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包含:法规管理(第一,政府根据立法制定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具体由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施和落实。第二,建立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具体事务管理(保障费用的征缴、待遇给付、基金管理、办理保障关系变更手续、其他相关服务)。(P75)

12、社会保障管理成本的内容:第一,构建社会保障管理组织结构成本;第二,社会保障管理组织运行成本;第三,监督与激励成本;第四,其他管理成本。(P79)

13、社会保障费用的征收方式:税收方式和保险方式。(P80)

14、社会保障的水平管理(无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社会保障水平,还

是每个社会保障项目的支付水准都要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受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程度、人口结构、政治体制。(P81)

15、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了保证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国家立法的强制规定下,通过向社会成员及其所属单位征收社会保障费用或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而形成的一种基金。(P82)1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行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和流动性原则。(P85)

17、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方式: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P86)

18、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给付确定制(简称DB)和缴费确定制(简称DC)(P87)

19、“金保工程”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四个字:1)一个工程,即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统一建设一个主干网络。2)两大子系统,即社会保险信息子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子系统。3)三级结构,即由中央(劳动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4)四项功能,即指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督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P102)20、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般是指是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机构的职责划分,具体包括上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下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之间、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其相关部门之间、投保单位与受保人之间在职责和权限、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P104)

2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法制化原则、社会化原则、一体化原则和规范化原则。(P105)

22、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取向包含哪些方面:(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取向是指社会保障法对人的积极意义,是社会保障法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满足社会成员生存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作为国家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作为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法律体系,保障人权、实质正义(或是叫做追求正义)和社会安全是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取向。(P111)

23、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一)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P115)

24、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而言,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社会成员以及相关社会保障组织为主体的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的总称。(P116)25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体系结构残缺、立法体制不规范、制度内容不完善和实施机制薄弱。(P129)

26、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措施建议:(一)明晰立法规划,强调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完整性;(二)规范立法体制,追求社会保障立法形式的科学性;(三)完善立法内容,注重社会保障立法内容的全面性;(四)强化实施体制,彰显社会保障法的强制性和权威性。(P131)

27、养老保险金的给付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确定给付制、确定缴费制和混合制。(P149)

28、老年保障现存的问题:1)养老观念和养老功能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2)现有城镇老年保障制度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不适应;3)养老保险制度因地区差异而显得步履艰难。(P167)

29、老年保障改革对策: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建设;2)努力构建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老年人照料体系;3)着手研究和打造老年人照料需求评估体系;4)健全财力投入机制。(P169)

30、老年保障改革方向:1)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2)因地制宜重构老年社会服务制度;3)发展理想的选择——社区养老。(P175)

31、医疗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因患病、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或意外事故造成身体疾病时,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给予经济补偿与帮助,保障国民得到医疗服务的经济制度。(P181)

32、健康保障是指政府或社会依法为公民提供的,旨在保障其身体健康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广义上包括所有的社会救助、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服务。狭义上包括社会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服务。(P182)

33、医疗保险是为防范和抵御疾病风险而建立的,用以补偿因疾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保险形式。就一般定义而言,医疗保险是由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经办,通过带强制性或自愿缔结的契约,在一定区域的一定参保人群中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在参保人(被保险人)因疾病而招致健康和经济损失时实施经济补偿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办法。(P182)

34、医疗保障的特征:社会性、公平性和共济性。(P183)

35、医疗保障的作用:(一)有利于保证居民公平地获得医疗服务;(二)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有利于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P185)

36、起付线方式又称为扣除保险,它是由社会医疗保险规定医疗费用支付

的最低标准,低于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全部由被保险人个人负担或由被保险人与其企业共同承担,超过起付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支付。(P191)

37、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建立时间晚、救济水平低、医疗救助差异大、缺乏规范化和缺乏统一的制度。(二)我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即对策):(1)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设计;(2)提高医疗救助工作法制化水平;(3)增加投入,加强监督;(4)推动信息化管理;(5)树立典范,引导各地开展工作。(P214)3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以立法形式集中建立保险基金,对工作暂时中断的失业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促进其再就业的一种社会保险

制度。(P227)

39、失业保险的功能:失业预防功能、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和就业促进功能。(P229)

40、工伤保险是指为了分散工伤事故风险,由国家立法,政府强制实施,由单位(或雇主)筹资建立保险基金。进行工伤预防或者当劳动者发生工伤后造成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和职业病等级等提供医疗服务、经济补偿和工伤康复的一种保险制度。(P231)41、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无责任补偿的原则;个人不缴费的原则;保障与补偿相结合的原则;因工受伤的原则和工伤预防、工伤补偿与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原则。(P231)

42、工伤认定范围:工伤意外事故和职业病(P233)

43、“7:4:1”理论认为,如果企业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

失是7,那么在事故发生前企业采取了防护措施和相应的技术改造,其经济损失是4,如企业在初建时就能够考虑到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和工伤事故,从而在整个项目上统筹考虑有关防护手段,那么投资仅为1.

44、工伤保险的基本功能:预防功能、补偿功能、康复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P235)

45、生育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当女性职工或男性职工配偶在怀孕、流产和生育时给予经济、物质等方面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P238)46、生育保险的基本功能:(一)生育保险是对女职工生育社会价值的尊重;(二)生育保险有利于保障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三)生育保险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保证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四)生育保险有利于国家人口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五)由整个社会分担生育成本,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女性平等就业。(P239)

47、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1年;(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P242)

48、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最长时间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再次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能

超过24个月。(P243)

49、法定产假为98天。(P247)

50、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典型类型:“失业保险+失业救济”的衔接型——德国;“失业保险+企业补充失业津贴”的补充型——美国;“失业保险+特殊失业补助”的援助型——加拿大。(P249)

51、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没有统一、规范的生育保险法律;(二)生育保险的覆盖面窄;(三)生育保险待遇偏低;(四)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不够合理。(P257)

52、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一)完善生育保险法律;(二)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三)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生育保险基金的社会互济功能;(四)逐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P258)

53、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而言。绝对贫困是一个以生存标准——维持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主要包括衣食住三方面——为基础的客观或科学定义。(P261)

54、国际贫困线:是一种基于相对贫困概念的度量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收入比例法,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为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该方法简单易操作。(P265)

55、社会救助的原则:1)公民待遇和依法救助;2)国家责任和社会参与;3)普遍保障和有限责任;4)公平优先和兼顾效率;5)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P272)

56、社会福利:一般来说,社会福利的概念由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在相应的福利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

做的各种政策和制度安排。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医治社会病态而提供的具体的社会服务与措施。(P311)

57、社会福利的功能:1)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2)促进社会稳定;3)调节经济发展。(P313)

58、住房保障制度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据法律政策的规定,以公共财政为依托,综合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对公民特别是住房弱势群体进行的扶持和救助,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水平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一种在住房邻域内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P376)

59、住房保障制度的要素:保障主体、保障对象、保障依据和保障措施。(P376)

60、住房保障的基本特征:1)福利保障性(主要针对弱势群体);2)公平性;3)适度性;4)非营利性;5)渐进性;6)低标准特点。(P377)61、住房过渡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是为较高收入的阶层建造住房,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质量老化,质量下降,老的房子价格降低;同时新建的住房供应量增大,于是有较高收入的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条件,会放弃现有的旧房子,购买新房子,而较低收入的家庭能够继续使用旧房子的过程。(P378)

62、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具有当地的城镇户口;2)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3)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P385)63、经济适用房交易:购买经济适用房不足5年的,不能直接上市交易。(P386)

64、补充保障是指在国家建立和法定意义上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对社会成员起有补充保障作用的各种保障措施的总称。(P416)

65、补充保障的基本特征:处于配角地位、不具有强制性、强调效率优先和内容形式多样。(P417)

66、补充保障的功能:激励功能、保障功能、追加功能和平等功能。(P417)

67、我国补充保障存在的问题:(一)发展速度缓慢,覆盖面太小;(二)缺乏基本法律支撑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三)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四)基金投资渠道狭窄,收益回报率较低。(P437)

68、农村社会保障指国家、社会为农村居民所提供社会性援助措施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基本社会保障,以及农村商业保险、家庭保障等补充性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农村、农民、农业的特点客观决定了为农村居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P443)

69、农村社会保障遵循的重要原则:1)城乡统筹原则;2)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3)广覆盖、低标准、多层次原则;4)多元化筹集资金原则。(P44)

70、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法的理论基础是恩格尔定律,即生活必需品支出与收入的增长呈反比例。因此很大程度上,生活必需品支出状况可以作为衡量收入水平的替代指标,而既然贫困线代表某一种收入水平,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该替代指标来确定贫困线。基于这种逻辑,美国学者orshansky提出开支中必需品比例可用来测量贫困水平。通过观察其发现30%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超过30%时这个

家庭就是贫困的。国内学者把恩格尔系数60%作为贫困线(准确说是绝对贫困线)。

恩格尔曲线: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P265)71、社会保障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处理(从筹资、运营、分配和监督四个方面来说P91):

72、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299):

73、我国补充保障的发展思路及其策略(P439):

74、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4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