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考试题党校研究生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考试题党校研究生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考试题党校研究生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考试题党校研究生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

第一专题公共经济学概论

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二、资源配置方式及特点?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即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2.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即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3.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即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

1.效率原则

对于效率的评定标准,经济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讨论,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是“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给定现有资源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2.公平原则

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常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个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时,常常没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损害效率为代价。对于某一具体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要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来决定。

四、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可归纳如下:

1、公共产品失灵

2、外部效应

3、垄断性失灵

4、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公平分配失灵

6、经济周期波动

五、为什么说公共部门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

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在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一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中都有“市场失灵”的问题,几乎所有国家都回采取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的问题。

(一)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优势明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市场机制的作用既然在公共产品或服务上发生失灵,它的生产或提供自然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政府组织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为所有消费者服务,不会产生消费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带来的心理不愉快,也不必考虑如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消费者存在。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大大提高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避免了由于公共产品缺乏而造成的公共需求不足。

(二)公共部门有助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解决外部效应有两个途径:一是政府干预;二是市场机制。

解决外部效应的第一种思路:政府干预

党外部效应引起市场达到一种无效率的资源配置时,政府可以以三种方式中的一种作出反应。

(1)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效应。

(2)庇古税。政府可以通过对那些有负外部效应的活动征税来使外部效应内在化。

(3)补贴。当存在外部收益(正外部效应)时,政府可以给私人企业提供补贴,降低私人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在一定价格下扩大供给量,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效果。

解决外部效应的第一种思路:市场机制

科斯认为,只要解决了财产权的界定和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就完全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效应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

(三)、政府部门能够抑制垄断、鼓励竞争

垄断和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无疑,垄断的经济效率要远远低于竞争,因此,维持经济良性运行,就必须抑制垄断,鼓励竞争。针对垄断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方式主要有:

1.制定反垄断法

2.公共管制

(四)、公共部门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政府部门介入收入分配有利于社会公平。

(六)政府具有稳定经济功能。

第二专题公共经济主体与公共产品

一、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公共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政府失灵”现象。

第二,人们对公共经济尤其是公共产品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他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第四,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供给合作机制的日益加强。

第五,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自主性程度的提高,也为公共经济多元主体的出现提供了显示条件。

二、现实中的公共经济主体有哪些?

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政府都占据了重要的、主导的

地位。政府是公共经济行为的特定主体,经济组织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政府都具有,但是政府同时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特征。

私人部门: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一般来说有三种:一是私人部门的独立供给,二是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的协同供给,,三是私人部门与社区的协同供给。

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中的“第三”的含义指除了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之外的社会部门国际组织

三、如何纠正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p128)

所谓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所产生的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1、行政措施:管制与指导(当采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不能纠正由外部效应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当时,就存在着国家行政调节的可能性。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政府的行政措施在纠正外部效应因素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政府可以用权力来签订协约。第二,政府可以坚持自己在处理一些外部效应上采取的正确行动。第三,政府药采取积极行动或提供与外部效应相对抗的服务措施。)

2、经济措施:税收与津贴(庇古提出了著名的修正性税,即税收/津贴,其目的是促进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对产生外部经济性价值的补贴,会

鼓励他们把产量扩大到社会的最有效率水平。在庇古看来,这样就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同时这也是庇古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方面。最常见的抑制外部效应的税收是“消费税”,但他是以“货物税”的形式出现的。征税的对象和目的明确:主要对烟、酒、石油产品这三种货物征税,因为他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尾部效应影响。津贴的情况有三种:首先,对外部效应中受损者要给予津贴。其次,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产生外部经济性的一些厂商或公共产品应当收到政府或社会给予的津贴。如考古队、博物馆、医院等等。最后还有一种情况:给外部效应生产者以津贴。有人把这种津贴称之为向污染者行贿。党税收和津贴两种办法都可行时,前者可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后者则难以达到。因此,从效果来说,税收比津贴更可取。)

3、法律措施:制定规则(通过立法来定义产权以解决和处理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类外部效应应有两个优点:一是他不受利益集团压力的影响;二是它可以通过审判过程得到恰当的阐述。)

4、资源协商:科斯定理与确立产权(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力如何界定,都可通过市场的交易活动和权力的买卖者的互订合约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一,定理要求讨价还价的成本不会阻碍双方协商以找出有效率的解决方法。第二,定理假定资源的所有者能够鉴别对自己财产的破坏的来源,并合法地防止破坏。科斯定理最适用于只牵涉几方的、外部效应来源清楚的情况。当然,)

5、社会准则:良心效应与黄金率(任何一件外部效应事件的产生,都或大或小地存在着良心效应,即“良心”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第一,当外部效应产生者给他人的福利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不给予补偿时,良心效应将会降低自身的整体福利水平。第二,由于良心效应的缘故,庇古税实际上可能反而提高产生外部效应活动的水平。斯蒂格

里兹认为,进行社会准则的教育是解决外部效应的一种方法。这种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黄金律”教育。他认为,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解释黄金律的内容就是“要产生外部经济性,不要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实际上,社会准则和黄金律无非是一种道德教育,即属于“精神文明”教育。运用这种“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在某种范围内可发挥很大的作用,毫无疑问,这也是管理者普遍采用的对付外部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混合产品及其特征和分类?

混合产品在性质上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

一类是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内的非竞争性的产品,如桥梁、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

另一类是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如教育、卫生、科技等。

混合产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

五、公共产品如何市场化供给?

1、签订协议或合同(发达国家采用与私人公司签订协议或合同来经营公共产品是使用最普遍、范围最大的一种形式。适用于采取这一形式的公共产品主要是具有规范经济性的自然垄断型产品,即大部分为基础设施,还包括一部分公共服务行业。)

2、授予经营权(在发达国家,许多公共领域都以这种方式委托私人公司经营,如自来水、电话、供电等。此外,还有许多公共项目也是由折衷法那个是生产经营的,如电视台、航海灯塔、电影制作、报纸、杂志、书籍等。)

3、经济资助(欧美国家对民营公共产品经济资助的途径和方法非常之多,举其要者,主要的形式有补助津贴、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直接投资等等。科学技术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住宅是各国政府给予经济补助的又一主要的优

效型公共产品。财政补贴的另一主要公共领域是教育、卫生、保健、复原军人、图书馆、博物馆等。)

4、政府参股(政府参股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效益分享债券、收购股权、国营企业经营权转让、公共参与基金。)

5、政府提供法律保护(用法律的手段允许、促进并保护非国家行业进入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领域不但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还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消费效率。)

第三专题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

一、什么是公共支出?它具有哪些特征?

公共支出指的是公共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部门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1、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收入

2、公共支出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3、公共支出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4、非市场营利性

5、公共支出具有一定的生产性。

二、简述科学合理的公共支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184)

1、弥补市场失灵的原则(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市场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或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的状态。)

2、社会利益原则(政府的公共支出应以最大化社会利益为原则,即应追求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不能因考虑某些特殊私人、集团或阶层的利益而使资金分配产生人为的偏斜。)

3、公平原则(横向公平,指的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纵向公平,指的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4、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厉行节约,指的是严格按照节俭精神办事,防止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浪费。讲求效益,就是要求政府以尽量少的资金占用和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并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成果。)

5、量入为出、保持平衡原则(量入为出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它指的是政府应根据财政有多少收入安排多少支出,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通俗地讲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6、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统筹兼顾,指的是合理确定财政支出的项目以及各项财政支出的规模;保证重点,则要求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各种比例,分清轻重缓急与主次先后。)

7、公开、透明的原则(政府在进行公共支出时,必须公开、透明,及时地向公众公布钱用向何处,用于什么目的。)

8、法定原则(法定原则是指财政支出的投向和数量一经法律确定后,必须依法安排支出。财政支出的各项安排,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并由政府制定,并经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三、简述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1、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一定的经济体制

3、传统及社会习俗的制约

4、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5、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四、简述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P251

1.税收收入(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其日常开支和社会公共福利的需要,遵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凭借其政治权利强制、固定、无偿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分配形式。)

2.公债收入(公债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凭借国家信用,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

定,通过向企业或者个人有偿借债而形成的一部分收入,它是公共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国有企业收入

3.公共收费收入(公共收费,即政府在实施特定的行政管理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

准公共产品时,为体现受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对某些行为进行统计和管理而按一定标准向企业或个人收取一定费用。)

4.国有资产收入(国有资产(公共资产),指的是国家一句法律所拥有的自然资源

或由于资金投入、资产效益及接受馈赠而形成的资产,它的一切产权属于国家。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的国有资产的收入)

5.公共性基金收入

6.捐赠收入等多种收入。

五、论述我国当前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应当采取的政策与措施。P235

改革我国财政支出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和总量

财政支出的实质,说到底是政府活动的成本。而能否界定好财政的职能范围,关键要看政府的职能究竟能否规范化。财政支出的总量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范围,而财政支出范围又取决于国家政府的职能范围和社会公共需求的范围。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就是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凡是通过市场调节能解决好的事项,政府不应再介入。市场机制不能承担的产品和劳务,则需财政直接介入资源配置过程,提供公共产品以弥补市场失灵。

(二)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结构

科学的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能促进社会资源最有效率的配置,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以及经济稳定增长与发展的目标实现的财政支出结构。要优化财政财政支出结构,须从当前的结构现状出发,以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导向,合理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确定支

出的重点。其具体内容是(1)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加速机构改革,压缩行政费用,推出竞争领域,转向基础投资;(2)进一步加大基础科学和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要增加对不发达地区教育投入,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3)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着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4)逐步减少财政补贴,消除软预算约束,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5)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建立与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工程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职工养老、医疗、福利救济三大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职能转变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的明晰界定是调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公共支出的强化监督和绩效考评制度是公共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保障。

(三)、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状况

(1).采取措施,培植财源。具体讲,应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实施特别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利于广泛地吸收国内外资金,为企业注入资金,增强发展后劲。同时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经验,提高产品档次,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借以实现财政收支的同步增长。

(2)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应该把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地区间支出差距作为目标。具体讲,应综合各地区的税收能力、现有公共服务、全国平均公共服务水平标准、地区间差距等因素,确定中央财政对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的转移支付数额,其转移支付应向相对贫困地区倾斜。按我国当前情况,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额,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支出水平和提供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四)、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民主理财原则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原则,其深刻含义是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纳税人的钱,其使用的范围和方向必须由公众的民主参与解决。按照民主理财的原则管理公共支出,一是转变对公共财政支出性质的认识,即转变财

政资金是政府的资金,政府领导人有权资助决定其用途的传统观念,树立起纳税人缴钱,纳税人决定其用途的传统观念,树立起纳税人缴钱,纳税人决定其用途的民主理财观念;二是严格按照政府提出公共支出预算草案——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政府执行的程序办事;三是建立起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人大监督审查的制度化渠道等等。具体措施:(1)实行零基预算法。(2)重点支出比例控制法。(3)成本——效益分析法。(4)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因素有政府职能状况、一定时期内政府的目标、政府调控资源的能力、公共支出的客观数量界限等。

合理优化的公共支出结构,应该是与支出目的、财政体制、经济发展阶段有较强适应性的结构。优化的公共支出结构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应有协调性,即各个要素有动态平衡和相互适应性。优化的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动应该使为支出结构的“所费”与结构发展带来的“所得”之间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

改革我国财政支出体系应做到:

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和总量

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结构

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状况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

此外,在具体措施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第四专题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

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P134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1、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干预的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1929年到1933年席卷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有效地维持经济体系的运行,“看不见的手”越来越需要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和调节。由此,实际经济运行的需要和观念意识的转变,也使以政府干预为核心理论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此后,在凯恩斯国家干预思想的主导下,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福利型的国家,甚至对社会事务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国家干预的加强,一方面使得政府部门与公共经济活动领域逐渐扩大,相应地也就自

己了对公共经济活动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过度的国家干预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弊端,如通货膨胀、失业等等,这种非市场的集体决策即国家干预失败,也促使人们像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一样,把用以研究市场经济失灵和缺陷的经济学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从而探讨国家干预失败的原因。)

2、政府经济理论的缺乏(在传统的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理论中,如果把经济的运转体系比作一架机器的话,政府就恰恰是这部及其的维护人员。而在机器运转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当两种角色:在机器正常运转时,政府只是一个看护人,或充当一个公正的裁判;当机器员转不正常时,也即市场失灵时,政府则可以代替或弥补机器的某些功能,甚至被看作是超凡至圣的超级机器,其中的官吏则被看成是别无他求的公共利益追求者。实际上,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并不完全是经济理论的缺陷一经政策执行者的失误。在公共选择学派来看,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或者说是政治过程才是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此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抛弃政府为公的幻想,政府官员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3、新福利经济学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福利经济学针对公共产品和外部效应存在情况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所进行的探讨,以及对资源非市场配置问题的分析,激起了公共选择理论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过程的关注。公共选择学派还在两个方面受着福利经济学的影响:一是福利经济学中社会福利函数所探讨的将个人偏好次序加总并实现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很自然地刺激了人们对在不同的投票规则条件下,集体选择将会作出怎样结果的兴趣;二是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过多干预的失败,使福利经济学开始考虑政府决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在某中程度上促进了公共选择学派对非市场决策的研究。)

二、在公共选择的投票规则中,全体一致规则的优缺点各是什么?P146

一致同意规则的明显缺陷在于:

第一,这种制度十分复杂且相当费时。

第二,对于每一个投票者来说,最后一个投票者的否决权给予了他过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第三,该规则忽略了投票人的偏好显示难题。

从规范意义上看,一致同意规则的优点还是不能忽略的。

一方面,它可以保护每一个成员免遭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强制,他们的利益也不会因集体的行动而遭受损失;

另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成员间的博弈冲突,即使是某些成员受损,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那些受益较多的成员也会主动进行让步和弥补,最终使总效益超过总成本的决策能够得以通过。

三、简述什么是投票悖论?P148

在投票规则中,多数规则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它们具有导致议案相互循环、最终结果不存在的可能性。

该现象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被称为“周期多数现象”或“投票悖论现象”,它表示的是在运用简单多数制进行集体选择时,如果议题能在投票成员中做出修改,将会出现投票的结果随投票次序的不同而变化,导致这些选择方案在分步骤的部分方案比较过程中都有机会当选。

四、简述政府规模自我膨胀的内在原因是什么?P161

一、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行为假定(在公共选择理论来看,政府作为一个抽象的实体,在现实中,是由政治家和公务人员组成的。由此,它的行为动机也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在主观上,他们也是理性经济人,也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客观上,他们与一般人一样,具有知识与能力的有限性,在极端复杂的现实社会里,出现错误决策也是避免不了的。政治家作为经济人,其自利动机决定了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其次,政治家作为政府的一分子,他的理性决定了只有借助与政府这个组织团体,才会有效地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此时,政

治家对政府这个组织团体的目标有着一种激励效应,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政府规模的不断膨胀扩大。)

二、政府行为的自我扩张

1.一般分析(官僚阶层在有利于其成员的福利,而不利于其他阶层福利的情况下征收的财富,超过了他们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际价值,国家从公众那里取的多而给的少。因此,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政府部门这种内在扩张的趋势,是一种客观存在。)

2.财政扩张分析(首先,财政赤字在短期内能给人们带来直接的利益。其次,政治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有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政府规模的要求。伴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也就增加了政府的机构、人员和职能,从而促成了政府规模的扩张。)

3.官僚机构与政府扩张(在官僚机构运行机制下,大多数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往往是由该部门领导人根据自己对公共利益的理解来决定的,其结果不一定真正符合最大限度增加公共利益的目的。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不在于人,而是官僚机构内在的运行机制使然。)

三.政府规模的合理标准与有效控制(首先,用来衡量政府规模的数量指标,人们通常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判断的:(1)公务人员的数量。(2)政府机构的数量。(3)财政支出的数量。(4)公务指标。即政府日常活动所处理的公务数量。其次,对于确定政府规模的规范指标,我们通常是从市场、社会的角度,即政府干预经济应遵循的原则这一角度来讲的。政府的能力越大,其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相应的,边际效益也就大于边际成本,而此时,政府的规模也就可以越大。

五、简要分析目前我国公共经济决策的现状?

随着公共经济决策价值取向由整治理想向现实的功利主义的转化,我国的公共经济决策也日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公共经济决策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公共经济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和表现:

1、计划经济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2、政治民主化的不足

3、经济政策制定的不公平倾向

4、经济政策道德价值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

针对以上公共经济决策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根本的解决方法是:

一是在组织结构方面,实现决策权力的合理配合,完善对决策权力和决策过程的监督;

二是在决策制定运行规则上,要规范决策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第五专题公共分配

一、什么是公共分配?其内涵是什么?

在社会分配过程中有四个因素在始终起作用,即分配对象、分配主体、分配依据和分配受益者。

公共分配是公共分配主体将国民收入或社会产品的一部分按照一定原则分归于社会集团或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过程。

二、简述公共分配的形式有哪些?

1、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生产贡献分配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公共分配制度的完善

三、简述什么是社会公平?

现代社会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指人们在取得收入的机会和权力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生产性贡献的大小而获得相应收入。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取得收入机会的均等,分配尺度的统一,分配的公平不是分配结果的均等化,收入差距的合理性。评价社会公平的主要指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公众议程。

四、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不平等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340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不平等的。具体表现在:平均主义导致分配不差别、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权力参与分配获取高额收入。其产生的原因包括:财产的差别,个人能力的差别,教育和机会的差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差别。

五、论述中国公共分配现状与对策。P347

当前中国公共分配现状:1、基尼系数的变化反应出中国贫富差距的增大。2、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增大。3、分配格局不合理,区域与行业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现状成因:1、主要是由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引起的;2、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再分配调节力度不足,是主要制度性因素;3、政府失灵对其维护社会公平的负面影响。

公共分配的基本原则:1、公共分配的目标;2、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效率和公平;3、政府失灵对其维护社会公平的负面影响。

政策建议:1、建立和谐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体系;2、针对突出问题,从努力建设机会公平、起点公平的制度目标出发寻找对策;3、强化再分配功能,全面贯彻落实好“提低”、“扩中”战略。

第六专题地方公共经济

一、什么是地方公共产品?其特征是什么?P391、p392

指对那些居住在某一地理区域内,只占全国人口一部分的人具有非竞争效益

的公共产品。特征:效益上的地方性、存在着溢出效应和拥挤效应、提供的层次性、市场的相似性。

二、简述蒂布特模型?P395

小规模的地方政府有很多,这话结构可能是一种分权的定价制度,也能够产生公共产品的最适数量。蒂布特认为,人们之间偏好的不同以及人口的流动性,制约着地方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蒂布特模型所体现出来的最重要的思想是强调了分散化政府结构的福利优势,但这种优势必须要同需要更集中化政府结构以实现经济效率的其他经济因素进行权衡。

三、地方与中央公共收入的划分原则?P402

1、受益原则(凡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其受益对象是全国民众的,则支出应属于中央政府;凡受益对象是地方居民的,则支出应属于地方政府。)

2、行动原则(凡政府公共服务的实施在行动上必须统一规划的领域或财政活动,其支出应属于中央政府;凡政府公共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的,其支出应属于地方政府。)

3、技术原则(凡政府活动或公共工程,其规模庞大、需要高水平技术才能完成的项目,则其支出应归中央政府,否则应属于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

四、论述我国地方公共支出的现状及分析?P422

1、地方公共支出总量分析: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但地方公共支出增长相对缓慢。(2).自1998年开始,地方公共支出开始加速增长,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回升并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地方事权不断扩大,说明地方组织公共经济的能力相对增强。

(3).从2002年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后,中央将因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而增加的收入按照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进行分配,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时改进了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和管理办法。

2、地方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

(1)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比重有所降低。

(2)行政管理经费增长过快

(3)人员经费支出增长较快,成为地方公共支出的主要方面

(4)地区间财政支出水平差距过大

第七专题公共经济管理与政策

一、什么是公共规则?P459

公共规制是公共部门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性或社会性的目标,利用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等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规范或制约。

二、简述公共规制的相关思想理论?P459

1、市场失灵理论

2、帕累托原则

3、公共利益理论(19世纪诞生,该理论假定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当市场失灵时,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有权对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进行规制,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增加社会总福利。)

4、规制俘获理论(政府的规制目的本是为了提高社会福利,但规制的设定者或执行者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获”,使得规制的结果反而对利益集团有利,而损害整体社会的利益。)

5、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必须由公共部门所制定2、公共政策必须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考虑,具有普遍性。3.公共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过程,具备合法性与强制性。)

6、公共选择理论

三、经济规制与社会规制的内容与政策是什么?P464

一、经济规制是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主要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机关利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经济规制主要针对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两方面。

政府的经济规制政策主要有以下四种

1、进入和退出规制

2、价格规制

3、投资规制

4、质量和数量规制

二、社会规制涉及了全体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社会规制针对任何会危害全体人民(特别是消费者与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环境的行为予以限制或禁止。社会规制是以确保国民生命安全、防制灾害、预防公害和维护环境为目的的规制。(1)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目的(2)具有固定而普遍的标准(3)对被规制者的行为采取限制。

社会规制主要集中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与负外部性等两方面,其对应政策主要有健康规制(健康与卫生)、安全规制(生命安全)和环境规制(公害防治)

四、简述公共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

1、财政工具(财政工具是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时最常使用的工具,通过调整财政收入与支出,即运用预算、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和国债等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和结构均衡。)

2、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一般是通过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金融工具中最主要的三项措施是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存款准备金,它们被统称为一般性措施,除此之外金融工具还包括一些选择性措施、直接信用控制措施和间接信用控制措施。直接信用是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管制。主要包括:最高利率限制、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特别存款等。)

3、直接控制工具(直接控制就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或立法方式对经济社会生活实行的直接干预。对内经济管理包括价格管制、非价格管制、投资管制等等;对外经济管理则主要包括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两大类。)

4、制度工具(制度工具是指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或调整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契约关系或行为规范准则。)

5、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工具(主权财富基金是今年来逐步兴起的一种国家财富投资和资本管理的新模式,其特点是政府将通过特定税收与预算分配形成的,或者资源出口收入和非资源性贸易顺差等方式积累形成的国家财富建立由国家为投资主体,中央政府拥有控制和支配,专家负责日常经营和投资管理的投资主体,其目标是追求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最大化。特点是商业化、专业化与独立化讲究组织上的精简和决策的效率。包括稳定型主权财富基金目的是减少国家意外收入波动对经济和财政预算的影响;冲销型主权财富基金目的是协助中央银行分流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冲销市场过剩的流动性。储蓄型主权财富基金,其目的是力求更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为子孙后代积蓄;预防型主权财富基金,目的是预防国家社会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战略型主权财富基金,主要目的是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利益。)

公共经济学考试模拟试题

《公共经济学》习题 一、填空题 1.所有的经济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________及其所有的机构和实体组 成的公共部门;一类是个人家庭和企业组成的_______部门。 2.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是准则和准则。。 3.混合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被概括为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 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_____ 、_______。 5.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 是。 6.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称之为。 7.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是____________。 8.公共收入是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其最主要的 形式是_____。 8、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是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的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也被人们喻为“________”。 9.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包括挤出效应、替代效应、效应和 效应。 10.是国债发行额与当处财政支出之比。 11.税收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2.公共支出的社会收益一般用项目的______________来衡量。 13.政府的公共支出,按照是否通过市场作为标准,主要包括转移支出和 _________支出。 14._______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疾病保险、老年保险、失 业保险等内容组成。 15.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公共收入的原则主要有两条:即________、________ 16.课税会使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纳税人会以减少现期消费为代价,相对 提高储蓄水平。这种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称为______________效应。 17.税负转嫁的典型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8.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易于转嫁。 19.与税收的形式特征相反,公债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 性。 20.我国的流转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税。 21.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__________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22.公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 式。 23.在对于地方偏好信息的识别上,具有相对优势的是政府。 二、判断题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 配越公平,反之,越不公平。(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 分配的公平。( )

经济学的JEL分类

JEL分类系统,是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所创立的对经济学文献的主题分类系统,并被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广泛采用。该分类方法主要采用开头的一个英文字母与随后的两位阿拉伯数字一起对经济学各部类进行“辞书式”编码分类。 例如,C71为“C:数理和数量方法”类中,“C7博弈论与讨价还价理论”中的有关“C71:合作博弈”的内容。 经济学的JEL分类 ·A:经济学总论和教学(General Economics and Teaching) ·B:经济学思想流派和方法论(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C:数理和数量方法(Mathema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D: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E: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Economics) ·F: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 ·H: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I: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J:劳动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Labour and Demographic Economics)·K:法律和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 ·L: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企业管理和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Economics; Marketing; Accounting)·N:经济史(Economic History) ·O:经济发展,技术变迁和增长(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Growth) ·P:经济系统(Economic Systems) ·Q:农业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R: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s) ·Z:其他专题(Other Special Topics)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公共经济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公共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概念和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二、填空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为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_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主要是: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等。 3.政府干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及财政手段。 三、不定项选择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BD )。 A、资源配置 B、调节收入分配 C、组织生产与销售 D、经济稳定与发展 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D ) A、垄断 B、信息失灵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BCD )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围 B、规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4、创立财政学的是( A ) A、亚当·斯密 B、威廉·配第 C、凯恩斯 D、拉弗 5、西方最早的财政学著作是( B ) A、《国富论》 B、《赋税论》 C、《政治经济学原理》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四、简答: 1、何谓公共经济学?其容是什么? 答: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指政府及所属部门)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其容主要包括:市场缺陷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财政支出理论;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公债理论;多级财政等容。

公共经济学试题

一、判断正误,并给予解释(50分) 1、 正外部性也能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 答:对。效率要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在Q*点。在市场决策中,边际成本等于 边际个人收益,在Q 点。故供给不足,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 如果所有物品和服务的边际社会收益(MSB )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C ),资源配置便 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答:对。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符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假设,即不存在市场影响力 和市场不存在,资源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3、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味着,为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政府可通过改变商品价格干预 收入分配。 Q* P 价格 Q 产量 Q Q* P 价格 Q 产量

答:错。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社会通过作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然后让市场发挥作用,就能得到实现公平又不抑制效率。直接改变商品价格会干预市场效率。 (书上第42页的图,大家自己看下吧) 4、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只能由私人部门提供。 答:错。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例如通过慈善活动修路建学校等。例如私人雇佣保镖提供“保护”;私立学校提供“教育”。 私人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例如政府为了公平而提供的食品券等。 (答一部分也行。例子可能不恰当,大家可以自己举) 5、如果某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使用价格为零是有效率的定价(注:本地电话月租 费不是使用价格,按每分钟收取的费用是使用价格)。 答:错。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消费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使用价格为零导致生产者不再提供这种产品。 6、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答:对。一方拥有信息,另一方没有,没有信息的一方得到的是对方的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或者:对。拥有信息的一方根据另一方的出价做出决策,收益大于成本的人交易,收益小于成本的人不交易,导致没有信息的一方提高价格,最终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或者举例子:对。比如在健康保险市场上。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低风险的人,即预期健康补偿小于保费的将不购买保险,高风险的人购买。保险公司会亏损,提高定价也一样,可能导致市场不存在。 7、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只要界定了产权,外部性问题不需要政府也可以得到解决。答:对。交易成本为零为交易双方进行讨价还价提供了条件,界定了产权,可以使外部性内部化,市场会达成资源的配置效率。 或者:交易成本为零和界定产权符合科斯定理的假设,在这种前提下市场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另一个假设条件是:资源所有者能识别使其财产受到损害的源头且能合法地防止损害。不符合这个条件的话,也是错的。但我记得老师说是对的,所以哪位同学记得当时老师是怎么讲的在群里说一下吧,对还是错) 8、“中位投票人定理”适用于任何民主决策机制。 答:错。当某些投票人的偏好是多峰偏好时,可能出现投票悖论,即中位投票人定理不成立。 9、专利制度是对知识的垄断,不利于技术扩散,因此阻碍社会的进步。 答:错。知识创新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市场提供不足。通过专利制度可以使研发活动的边

MPA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MPA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方式的改革——以各国教育为例 [案例正文] [案例A] 国际视野下政府提供教育公共物品的方式 (一)美国的合同学校与特许学校 美国的私营机构管理公立学校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当地的学校委员会直接与一个教育管理组织签订合同,由其去管理一所公立学校。这称为合同学校。第二种形式是非直接的合同形式,教育管理组织作为学校特许经营实体管理特许学校。 尽管合同学校是由私人管理的,但是学校所有权和投资仍旧属于公共部门。学生进入这类学校不需要支付费用。私营机构通常被引导进去学区内一个最薄弱的学校。私营机构的学校管理或者按照“管理合同”模式,或者按照“操作合同”模式经营学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教学和工作人员的聘请权在当地的学校委员会,并接受教师协会合同管理;后者由私人经营者聘请,待遇和条件都有别于教师协会合同的规定。 (二)菲律宾教育服务合同 菲律宾的教育服务合同计划,是政府“资助私立教育学生

和教师”计划一系列项目之一。教育服务合同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试验项目开始,80年代后期就作为一项永久项目固定下来。教育服务合同是政府与私立学校签订合同,为那些公立高中不足地方的学生提供入学机会。每个学生付给私立学校的费用不能超过在公立高中的费用,达到4000菲律宾元。 “资助私立教育学生和教师”计划的资助一般限定于收取低额学费的学校的学生身上,也优先资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资助私立教育学生和教师”计划是由私立教育资助基金会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管理。该国教育部最近对参与教育服务合同项目的学校进行了资质认证,目的是强调要关注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 2005-2006年,有383000名学校在1800个该项目的私立学校上学,他们获得了教育服务合同计划的补助金。1986-1987年,受资助的学生是4300名,参与学校仅158所。2002-2003年,教育服务合同项目资助了私立高中22%的学生(占全部私立学校学生数的13%)。2005-2006年的教育服务合同预算是150亿菲律宾元,差不多是2003-2004年69亿元的两倍。 (三)英国的地方教育当局职能让渡合同 在英国,当地方教育当局的教育政绩被英国教育标准办公 室的报告评估为不良时,让渡教育合同可能就会产生。在2002 年4月合同让渡法案(2002年)(可以合同让渡的功能有103项)和合同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配越公平, 反之,越不公平。(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 ( ) 3.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4.一般而言,收入分配越公平,洛伦兹曲线就越向右下方弯曲,越接近于横轴。() 5.对于公共产品,公众不同的偏好很容易加总。( ) 6.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对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增加每个消费 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7.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 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实现了政治均衡。() 8.单峰偏好意味着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9.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10.实证分析表明,官僚们对政府预算极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而 高于其最佳的产量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关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生产什么?--答案: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 B.生产多少?--答案:按照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生产数量 C.如何生产?--答案: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组织生产 D.为谁生产?--答案:政府命令为谁生产就为谁生产 2.早期经济学家提出的"三要素"说认为,社会生产由三种基本要素的数量决定,这三大类要素即社会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源。在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基本要素的是()。 A.劳动力 B.土地 C.科学技术 D.资本 3.下列关于机会成本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经济学的约定,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被放弃的或牺牲的次优方案的价值 B.在现实社会中机会成本是"潜在"的,即机会成本是未能从事的某项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价值的损失,而不是已经发生的已有资源的损失 C.机会成本指的是最优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即可能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1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1 一、判断题(每小题 1.5 分,共15 分)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2 .价格管制通常可以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水平。() 3 .如果一个市场引起正外部性,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 4 .共有产权资源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5 .共有产权资源被过度使用是因为共有产权资源对消费者是免费的。() 6 .如果政府在路边小店里出售苹果,苹果就是公共产品,因为是由政府提供的。 7 .如果政府对一种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商品征收销售税,那么卖者将承担全部税收负担。() 8 .提高税收折旧率可以刺激私人增加投资。() 9 .在任何条件下,改善效率都不可能成为收入再分配的理由。() 10 .政府对垄断企业实行平均成本定价管制使企业获得了零经济利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一个寡头个别地选择使其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时,他生产的产量是() A 大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小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B 小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大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C 大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D 小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2 .假设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300 美元。买者张三对它的评价为400 美元,卖者李四生产一辆新自行车的成本是200 美元。如果张三购买一辆新自行车,总剩余值是() A100 美元;B200 美元;C300 美元;D400 美元。 3 .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 A 、完全竞争 B 、不完全竞争 C 、垄断 D 、计划经济 4 .公地悲剧是一个寓言,它说明了为什么() A 公共物品生产不足; B 私人物品生产不足; C 共有产权资源被过度消费; D 自然垄断过度生产物品。 5 .如果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可以说这种物品是() A 公共产品; B 共有资源; C 竞争性的; D 排他性的。 6 .如果政府管制者把一个自然垄断企业分解为许多个小企业,那么生产成本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取决于供给曲线的弹性大小。 7 .最终承受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 A 、纳税人 B 、纳税义务人 C 、负税人 D 、法人 8 .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不包括() A 、前转 B 、后转 C 、混转 D 、正转 9 .信息不完全下的最优信息搜寻规则是() A 寻求商品信息直到寻求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寻求的边际成本; B 寻求商品信息直到发现市场上的最低价格时为止; C 从广告和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中寻求希望获得的商品信息;

经济学课堂实验

注:本文仅做经验交流之用,请勿转载或引用。 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实践与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可实验科学,主流的观点正如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在他们第12版的《经济学》[1]中所描述的: 经济领域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有成百万人口和企业,千百种价格和行业。在这种环境下探索经济规律,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借助于控制下的实验。控制下的实验是指除所研究的对象外所有其他事物均保持不变的实验。因此,一个试图确定糖精是否会使老鼠致癌的科学家将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仅仅改变糖精的数量。空气相同、光线相同、老鼠的种类相同。 经济学者在检验经济规律时没有这样优越的条件,他们不能从事化学家或生物学家的控制下的实验,因为他们不易控制其他重要因素。他们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一样,一般只能限于以观察为主。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往往以那些具有广泛适用性、优美数学形式和精巧措辞的模型为主,黑板加粉笔则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对那些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讲,往往很难把这些经过高度简化的模型与经济现实联系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者通过死记硬背在脑海里强化这些模型的基本内容与结论,或者把这些模型当作纯粹的数学应用题作为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即使在很多充满趣味的经济学教科书中,那些生动的案例与抽象的模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也经常是令学生费解的问题。 然而随着实验经济学兴起,课堂实验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学教育协会(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弗吉尼亚大学的Charles Holt教授,加州大学的Ted Bergstrom教授等诸多学者已经在经济学课程中广泛开展课堂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经济学课堂实验的起源与发展 课堂实验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建立在实验经济学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然而在此之前则可以追溯到张伯伦(Chamberlin)为哈佛大学博士生开始的经济学课程。[2]他将学生分为买方和卖方两组,每位同学发给一张扑克牌,牌上的数字对于买方代表其保留价格,对于卖方则代表其生产成本。一旦买卖双方谈妥价格,卖方赚得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买方赚得保留价格与价格之间的差额。 张伯伦发现实验中的市场成交量高于竞争性市场理论所预测的成交量。例如,假设买方B1和B2都只能购买一个单位产品,保留价格分别为11元与2元。卖方S1和S2都只能供给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分别为1元与10元。此时存在两个交易机会,即B1和S2以10.5元的价格成交,B2与S1以1.5元的价格成交。所有人可以得到0.5元剩余,市场总剩余为2元。这样的交易效率很低,因为如果B1与S1交易,单笔交易剩余就会达到10元。张伯伦推测低效率的根源在于分散化的市场交易,而集中化的市场交易可以降低价格的离散程度。Smith (1962)[3]设计了一个集中化的交易实验证实了张伯伦的猜想。这个实验采用了“双向拍卖”机制,即买方由低向高竞价,卖方由高向低索价,所有叫价、询价、交易行为均在一个公开的环境中执行。实验结果证明信息的公开避免了张伯伦实验中低效率交易的发生。 在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学实验的同时,Smith还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实验的可靠标准,为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一系列工作受到了学界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解析汇总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粗体字为我们考试时考过的题目,不完全记忆 1、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核心主体是政府,也称政府经济学)。见书P22。采用经济学方式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融合方式。 实证分析 与事实相关的分析。即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如现状)做出的描述,回答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或“是怎样的?”的研究方法。 合作收益 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这种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合作收益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资金渠道与用途不同。私人部门的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公共部门则依赖纳税人的钱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行为。 ②行为效果不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私人部门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什么?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书P2) ?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和必要性; ?传统与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传统:如何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服务,为其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如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方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涵义: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而低效率地配置资源。即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失灵 就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性,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

MPA试题库(公共经济学)

MPA公共经济学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84个) 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 A.甲善必然对应于乙的处境恶化 B.甲处境变好了,而乙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乙处境固定时,甲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状况 D.甲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变化对乙有影响 2.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3.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 [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以上都有 4. 在两个人A地区与B地区之间,下列()情况是帕累托改进。[ ] A.A地区的生产排放的污染让B地区的环境变坏。 B.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同时B地区的废气排到A地区。 C.A地区的税收被国家强制要求转移支付给B地区。 D.A地区与B地区达成交易,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A地区向B地区支付污染费。 5.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 A.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开征遗产税 D.对落后地区给与较高的转移性支付资金 6.关于基尼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尼系数介于0到0.5之间 B.基尼系数越大,则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C.基尼系数越小越好 D.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低于0.25 7.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指()。[ ] A.政府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B.政府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C.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 D.政府的税收和救助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 8.在公共场合吸烟对身边人的影响,其外部效应可描述为 [ ] A.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B. 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C.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D.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9.对科学发明应当采用什么来矫正其外部效应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措施 D.科斯定理 10.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来矫正外部效应是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 D.科斯定理 11.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一项科学发明 C.购买一件衣服 D.修复历史建筑 12.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正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C.购买一件衣服 D.科学发明 1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职能不包括()。 [ ] A.稳定经济 B.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 D.消灭剥削 14.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损害,而又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叫做 [ ] A.正外部效应 B.负外部效应 C.公共产品 D.搭便车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以下答案乃学生所作,若有错请自行改正,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分) 1、若某个社会中只有A、B、C三人,在配置资源时,下列哪种状态说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C)。 A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增加了 B 某种资源配置使A得效应增加,B、C得效用保持不变 C 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下降了 D某种资源配置要使A得效应增加,则必然同等减少B与C得效用 2、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得者所得大于失者所失”,则这种资源配置(B ) A 有效率但不就是帕累托效率B有效率且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B 无效率D 以上均不对 3、关于社会边际效益,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C ) A 指增加一定量得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得效益增加数量 B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增加而增加 C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得增加而减少 D 可以用增加一个单位得某种物品或服务得消费时人们愿意付出得最低货币量来表示. 4、关于资源配置量与MSB及MSC之间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C) A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B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没有效率 C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D MSB=MSC时,社会总净效益为零 5、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关于社会净效益说法正确得就是(A ) A 社会总净效益最大 B 边际净效益最大 C 社会总净效益最小 D 社会边际净效益最小 6、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B ) A 就是一个有众多者买数与卖者得市场 B 就是一个竞争最激烈得市场 C就是一个没有价格操纵者得市场 D 就是一个没有公共资源生产与交换得市场 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就是市场失灵得表现(C ) A私人公司不愿投资城市街道建设 B 贫困C汽车价格随产量增加而下跌 D 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8、公共部门不应介入得行业就是( D) A 高等教育B河流污染治理 C 自来水价格管制 D 电视机生产 9、公共财政得职能不包括(B)职能。 A资源配置B直接生产公共物品C收入分配D稳定与发展经济 10、对于私人消费得公共产品,社会边际效益与成本与私人边际效益与成本之间一般有下列哪种关系(B) A MSB>MPB且MSC>MPC B MSB>MPB且MSC=MPC C MSB<MPB且MSCMSC B MSB>MSC C MSB〉MPB DMSC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考试题党校研究生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 第一专题公共经济学概论 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二、资源配置方式及特点?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即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2.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即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3.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即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 1.效率原则 对于效率的评定标准,经济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讨论,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是“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给定现有资源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2.公平原则 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常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个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时,常常没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损害效率为代价。对于某一具体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要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来决定。 四、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可归纳如下: 1、公共产品失灵 2、外部效应 3、垄断性失灵 4、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公平分配失灵 6、经济周期波动 五、为什么说公共部门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 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在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一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中都有“市场失灵”的问题,几乎所有国家都回采取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的问题。 (一)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优势明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市场机制的作用既然在公共产品或服务上发生失灵,它的生产或提供自然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政府组织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为所有消费者服务,不会产生消费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带来的心理不愉快,也不必考虑如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消费者存在。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大大提高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避免了由于公共产品缺乏而造成的公共需求不足。 (二)公共部门有助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2018年10月公共经济学05722真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代码:057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何种性质的存在() A.稀缺性 B.公平性 C.效率性 D.伦理性 2.第一次将财政理论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部分而加以系统归纳的著作是() A.《财政学理论》 B.《国富论》 C.《赋税论》 D.《公共经济学》 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启示是() A.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可能性 B.竞争性经济符合帕累托效率 C.常产面当的切给雨分配。任何一种符合和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性市场机制来实现 D.只要政府对财务的初始禀赋进行再分配,其后的竞争性市场机制运作就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4.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供给问题 B.需求问题 C.政府收支的规模、结构和效益 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5.林达尔均衡的核心问题是() A.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 B.私人产品有效供给问题一 C.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的偏好显示问题 D.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规范性问题 6.庇古均衡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条件是() A.公共产品生产的平均成本等于纳税产生的平均收益 B.公共产品带来的平均效用等于纳税产生的边际正效用 C.公共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产生的边际正效用 D.公共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产生的边际负效用 7.目标函数是整个官僚机构工资收入最大化的政府类型是() A.所谓的“民主”政府 B.官僚政府 C.专制君主政府 D.柏拉图式的政府 8.不论收入水平如何,每个人按照相同的收入百分比纳税,这种税收制度是() A.所谓的“民主”政府 B.官僚政府 C.累进税制 D.累退税制 9.小的利益集团能够以很低的组织成本来追求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影响政府决策时能够轻松地战胜人数众多的分散选民,这是利益集团的() A.组织优势 B.信息优势 C.财政优势 D.决策优势 10.19世纪德国的一位经济学家研究了公共部门支出占GNP比例不断上升的原因。他的研究成果后来被人们称为() A.亚当·斯密原则 B.帕累托原理 B. 鲍莫尔模型 D.瓦格纳法则 11.当投资项目跨年度时,就必须考虑未来利润收入的贴现值。贴现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跨时投资存在着()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机会成本 D.会计成本 12.用非货币化的收益来衡量公共支出效果,可以采用时间价值法。如果人们1小时工资为12元,政府修建一座桥梁可以使人们节约20分钟的时间,那么对每一个体而言,这项公共支出的收益将是() A.4元 B.6元

《公共经济学》复习纲要教学提纲

《公共经济学》复习 纲要

《公共经济学》复习纲要2016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简论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一、公共经济学基础专题 1.公共部门的三个主要特征并简要解释。 2.公共部门存在的经济学理由。 3.功能财政的主要思想 4.案例:春节期间车票应涨价吗? 二、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功能专题 1.帕累托效率及其实现条件并解释。 2.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类型有哪些?并简要解释。 3.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并简要解释。 4.基尼系数及其意义。 5.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原则。 6.为什么“地方政府应在配置职责(服务供应)中起主要作用”? 7.什么是外部效应?简要解释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关系。 8.林达尔均衡及其实现条件。 9.什么是拥挤性的公共物品::特点及其举例说明。 10.什么是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特点及其举例说明。 11.混合物品的供给方式。 三、公共选择理论 1.何谓政治均衡?决定因素有哪些?

2.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3.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的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对配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4.何谓投票交易和隐含的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 5.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官员)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特点。 四、公共支出与公共预算专题 1.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 2. 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 3.案例:食品券补贴。 4.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不同解释。 5.公共预算概念及其功能。 6.公共预算原则、机会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五、公共收入概要 1.公共收入的两大原则。 2.税收三个基本要素。 3.为什么说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六、税收理论 1.什么是税收公平原则?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哪些? 2.什么是税收效率原则?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136-138 答:政府投资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开发性、战略性、注重社会效益的特点。 政府投资的必要性表现为: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只是分享

《公共经济学》复习 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 答: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等。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一、资源配置失效:1.不完全竞争 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 4.市场不完全.5.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6.偏好不合理-优质品与劣质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公平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负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纠正外部效应三种设想: 1、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2、合并与外部效应有关的企业; 3、使用税收和补贴计划。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着两方面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的总体特征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 答: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

公共经济学概论

第一专题公共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十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近现代社会存在三类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混合经济: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弥补

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3.资源配置的原则 (1)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最优--在给定现有资源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2)公平原则: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个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时,常常没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损害效率为代价。对于某一具体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要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来决定。 4.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产品失灵;外部效应;垄断性失灵;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失灵;经济周期性波动。 5.为什么说公共部门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 市场机制的缺陷难以自我调节和修复,弥补市场失灵可能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这个外部力量就是公共部门(政府)的作用。 (一)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优势明显。 (二)公共部门有助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三)政府部门能够抑制垄断、鼓励竞争。 (四)公共部门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