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邑县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夏邑县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夏邑县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夏邑县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夏邑县高级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国家规定的每个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技术教育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突出上述基本内容,同时,要有效整合社团活动、技术设计与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构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规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行为,推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作用,科学有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依照商丘市教体基研〔2015〕161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李伟

副组长: 邵志刚张立民蒋文记

成员:杨涛张利锋高晨星何勇闫晓东王大藏

李勇郭义功何浪涛臧红伟杨钦营刘新党

孔凡高程昆峰田秀英

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导处。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

1、获得实践性学习的机会。

2、尝试搜集和处理信息。

3、尝试提出和探究问题。

4、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体验服务与责任。

6、学会合作与分享。

二、课程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领域,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的主题探究活动、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开展的专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方面。

(三)技术教育

技术教育类成果应以项目设计与制作为主要形式。

技术教育类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实践与职业体验、技能练习与技术试验、项目设计与制作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等。技术教育活动主题的选取应与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项目设计与制作等内容有效整合。

(四)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结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是学校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实施方案

表二:课程设置总表

说明:

(一)研究性学习

1、课程设置

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高一、高二学年和高三上学期每周安排2课时,高一、高二和高三分别完成一个课题,高中三年共完成三个课题,学生在高一、高二学年分别获得6个学分,在高三获得3个学分,共获得15个必修学分。

2、课题研究的组织

研究根据我校的实际,学校不提倡采用个人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每组人数一般在5-10人左右,设组长一人。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生比例等,需

要时与学生协商作适当调整。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

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的实施

(1)培训教育。对于高一学生,由于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成立选题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定计划。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主导科目和相关科目、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课题实施计划、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作出处理,如发现还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实物模型、多媒体软件或网页等。

(6)交流评价

评价方案由学科组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做到三个结合:(1)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自评占20%,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2)对书面材料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3)强调评价主体,评价手段、方法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研究性学习评价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考评中凡发现不合格项目必须重修。

(2)个人评价与课题评价有效结合:

A课题评价优秀,原则上最多80%的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B课题评价良好,原则上最多50%的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C课题评价合格,原则上最多30%的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D课题评价不合格,原则上所有成员都不能获得优秀。

(3)学生课题研究评价,按阶段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终期评价,其中,终期评价须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审核。

4、课程管理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导处和“研究性学习”学科组负责实施,学科组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确定,指导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负责。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课程设置

社区服务:学校不统一安排时间,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的假日内进行,但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社会实践: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考核一次。

2、组织形式

社会实践中的军训在高一新生入学前在暑假以班为单位由学校

统一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小组的构成由学生协商后确定,学校和班主任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各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不限本班级,可根据学生居住地就近组织。

3、活动的实施

(1)活动前教育。由于部分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学生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等。因此,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

(2)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或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题性、价值性、实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并尽可能有特色等,杜绝不安全性、功利性、随意性。

(3)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自主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社会实践可以是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社区服务可以是公益劳动、助残帮困、低年级学生的辅导、管理服务。

(4)活动实践。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或服务地的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总结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墙报展览等。学生都必须写出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报告、小结、体会、感受等。(6)评价考核。

4、课程管理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由学校政教处和年级组负责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负责,指导教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小组负责。

四、课程学分评定

(一)评定原则

1、参与性。学生只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没有达到规定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时间,不能得规定学分。

2、过程性。学生只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课题的质量高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中的结果表现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真实性。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必须由实践地或服务社区负责人签字盖章证明,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作出扣除学分和其他相应处分。

4、规范性。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导处审核组成。

(二)评定过程

1、研究性学习

(1)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作品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2)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

(3)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等。

(4)教导处审核、备案。

2、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1)校内统一组织的活动由相关部门提供证明,校外活动由学生以组为单位申报,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实践地或服务社区负责人签字盖章证明);

(2)通过学生的交流,学生分别进行组内互评和全班互评;

(3)班主任考核,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强化体验,表扬先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教导处审核。

注:在课程展示和活动汇报过程中,可邀请家长、社区相关人员、专家等参与活动。学校在审核、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在考核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应听取家长、实践地或服务社区负责人方面的意见。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保障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少不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予以保障。

1、领导决策保障。校长挂帅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充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从师资投入,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对课程实施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明确决策。同时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和“研究性学习”学科组,负责课程的研究,开发和教师培训,确定实施步骤和日程安排,制订评价方式和标准,使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我校进行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2、学校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入手和关键,能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将是一项评价我校教师是否合格及优秀的主要标准之一。

3、硬件条件保障。对图书馆设备进行整理,阅览室、实验室、语音室、综合电教室等统一调配,保证学生有较好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河南省各地市县2015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明细

地区 学校 清华 北大 总数 合计 安阳 林州一中 3 8 11 安阳24人 安阳 内黄一中 1 2 3 安阳 安阳市第一中学 3 5 8 安阳 安阳县第一中学 1 1 滑县 滑县第一中学 1 1 鹤壁 鹤壁高中 6 2 8 鹤壁8人 济源 济源市第一中学 2 3 5 济源5人 开封 开封高中 8 6 14 开封16人 开封 开封市河大附中 1 0 1 开封 0 1 1 洛阳 栾川一高 1 3 4 洛阳11人 洛阳 新安一高 1 1 2 洛阳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 1 1 洛阳 孟津县第一高中 1 1 2 洛阳 汝阳县第一高中 1 1 洛阳 偃师高级中学 1 1 漯河 漯河高级中学 2 2 漯河5人 漯河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 1 1 漯河 漯河第四高级中学 1 1 漯河 漯河第五高级中学 1 1 南阳 唐河一高 1 0 1 南阳22人 南阳 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 3 4 7 南阳 内乡县高级中学 2 1 3 南阳 淅川县高级中学 2 1 3 南阳 南阳市第一中学 1 7 8 平顶山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4 2 6 平顶山12人 平顶山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3 3 6 濮阳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 2 濮阳5人 濮阳 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2 2 濮阳 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 1 1 三门峡 三门峡第一高级中学 1 1 三门峡1人 永城 永城高中 0 1 1 商丘20人 商丘 商丘市一高 5 4 9 商丘 夏邑县第一高中 3 3

商丘 夏邑县高级中学 3 1 4 商丘 商丘第二高级中学 1 1 商丘 睢县高级中学 1 1 商丘 柘城高中 1 1 新乡 辉县高中 1 0 1 新乡10人 新乡 新乡一中 2 6 8 新乡 新乡宏力学校 1 1 固始 固始慈济高中 4 2 6 信阳43人 信阳 光山二高 7 8 15 信阳 潢川一中 1 1 2 信阳 潢川高中 3 2 5 信阳 信阳市二高 4 4 信阳 信阳高中 3 3 信阳 淮滨高中 1 1 信阳 罗山高中 1 1 信阳 新县高级中学 1 1 信阳 商城县县高中 4 1 5 许昌 河南省襄城高中 2 1 3 许昌13人 许昌 许昌县三高 2 3 5 许昌 许昌高中 1 3 4 许昌 长葛市一高 1 0 1 巩义 巩义市第二高中 2 2 郑州45人 郑州 郑州外国语学校 26 26 郑州 郑州市第一中学 9 9 郑州 郑州市106中学 1 1 郑州 河南省实验中学 7 7 周口 郸城一高 16 18 34 周口76人 周口 太康一高(理科状元) 6 5 11 周口 项城一高 2 7 9 周口 淮阳中学 2 2 4 周口 淮阳一高 4 2 6 周口 扶沟高中(文科状元) 3 4 7 周口 商水一高 1 1 2 周口 沈丘一高 1 0 1 周口 沈丘二高 1 0 1 周口 项城市正泰 1 0 1 驻马店 西平高中 0 1 1 驻马店5人 驻马店 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 2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劳动与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

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综合性实践活动材料: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案 睢阳区宋集镇中心小学 2016.03

宋集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案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地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情感。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

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实践过程中体验自我成长。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各年级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年级要制订好年级的活动计划,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式开展活动,记好“成长记录袋”,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导处。 5、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地特色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贵州某中学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

贵州某中学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概述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为是松桃苗族自治县(东经108°35′42″—109°23′30″,北纬27°49′40″—28°30′20″)北部新城新规划的一所初级中学,占地面积约110亩,学生规模为2400人。本项目地形复杂,平均海拔403米,最大高差为35米。北面和南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14米宽的城市支路,东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24米的城市干道。南面道路连接西南面的湿地公园入口。整体交通便利,学生出行方便。 2、现状分析 1)学校用地范围是根据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提供的地形图和划定的用地范围进行设计。 2)项目地形复杂,高差变化大,用地最大高差为35米,中间地势最高,西北角为峭壁,其余三面也存在较大坡度。场地内有一组高压电线穿过,位于地块西南角。根据国家中小学设计规范第4.1.8条规定:(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因此,作为学校校园用地,该组高压电线必须迁移。3、设计依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建规字333号文发布)2)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平面图 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准【2002】102号 5)其它相关规范

第二章规划设计 1、设计理念 聚散有致、层次分明、校园清新、励志向上 2、设计原则 1)尊重环境的原则。该设计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与北部新城景观和谐,同时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优美舒适空间。 2)塑造简约现代的建筑形体,建筑设计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建筑形式在严谨中不乏轻松活泼,从而满足中学建筑的精神追求。 3)校区规划紧密结合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东面地形低洼需填土改造,不宜修建建筑,规划为运动区。南面自然环境优越规划为生活区,中部核心区域则规划校园主体建筑。 4)以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合理布局校园内各栋建筑,适当考虑发展需要,使之规划设计成为:各功能分区明确、动静有别、聚散有致、联系方便、满足使用要求、环境优美、凸显校园文化、层次分明、适应发展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2、设计构思 1)根据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功能布局和道路设计,校园主入口设置于正北面,以大门主入口为场地主轴线,把学校的主体建筑设置于场地中心位置,教学区则沿主轴线布置在南面,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设计标高,全面发挥每块场地的功能。 2)场地西南面为湿地公园规划用地,且交通车辆相对较少,结合场地地形情况,把生活服务区布置在西面。这样可以减少周边环境对校园生活及学习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制造一个安静,视野开阔的学习生活环境。 3)场地地形复杂,设计紧密结合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节约建设成本。 3、总平面设计 该项目充分结合基地现有地形条件,整体规划呈现”一核”、”两区”、”三轴”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从大门主入口连接教学区,以操场和教学楼形成场地区域核心 两区:以教学区域为核心组成两边对称分布的生活区和运动区 三轴:从大门主入口连接到教学区作为主轴线,两侧辅以相对对称的次要轴线。 以校园主入口作为场地主轴线,规划校园的主体建筑,突出校园重点,

2019-2020年河南夏邑县高级中学高考地理名师点睛一卷解析.doc

试卷第1页,总3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 __ _ __ __姓名:_____ ___ __ _班 级:_____ _ __ ___考号:_______ ____ …………○…………内…………○…………装…… …… ○……… …订… ……… ○ … ………线…………○…………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 选择题(注释) 1.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土壤 C. 地形 D. 热量 2.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图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 B. 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 C. 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 D. 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 3.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 A. 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 有较便宜的地价 C. 有便利的交通 D. 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 4. 某消费者网购了一台平板电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网购活动运用到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 ①交通运输 ②商业贸易 ③工业生产 ④现代通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介绍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总共配置 23 个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占 15 个学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分别为 2 个和 6 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作为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和意义,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规范,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各种操作方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课程解读】 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基本规定。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是指一方面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经验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存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或经验重塑,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经验课程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可以说,在教育史上,经验课程从来都是与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课程相冲突的。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经验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应该说,历史上的各种经验课程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是经验者、是经验改造者,是自主发展者。经验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如果在经验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发挥,那么,其课程价值就难以得到实现。 经验课程的设计面对的不是符号系统,而是鲜活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的生活情景,面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领域,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组织生存的能力。日本新课程中的“综合学习时间”的基本活动领域之一就是自主生存。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完全是在预设的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的,如何面向现实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批判反思来获得发展,成为经验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李老家乡第三初级中学 2015.4.28

学校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依托学校的自身优势,开发以“国学教育书法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超越课堂,走进历史,走进历史,走进自然,在广阔的世界里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过程,提倡自主,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实施措施 1、加大学习与培训力度,提高课程意识。 重视组织有关老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培训, 使担任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建设中的独特作 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抓好课程实施 各教师认真制订好“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努力 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过程中做到独立选题,自 主活动,展开过程,尝试探究,重视交流,在活动过程中 注重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积累。 3、加强课程管理 通过多种途经检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督促和帮助各教师真正落实,了解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word格式整理版 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条件: 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 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 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 (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 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三)以人为本原则 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 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 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 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 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 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学校大门直接与教学楼前大广场形成对景,开阔的林荫大道把人流引入。而在道路的设计手法上,用简介的设计语言表达环境意境,简洁的路网结构更显示出新世纪的中学的明晰和安全。 七、人流流线组织: 主要的学生人流入口直接设置在南面大广场,教师入口设在西侧,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八、绿化景观系统: 景观与健康主题功能并重的复合绿地空间:区内主要开阔绿地空间、垂直绿化及架空绿化既是师生们通行或康体活动的功能空间,又是舒适宜人的景观点,在用地有限条件下发挥复合效能和经 济性。 技术经济指标:

河南省夏邑县高级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9 lesson1 On Your Bike》导学案

I. 知识目标: 1.Review the knowledge which we learned last period. 2.Learn some new words. 3.To read a newspaper article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points II. 预习检测:英汉互译 1.thanks to 2. be good for 3. with clothes on 4. plenty of 5. 在20 世纪60年代 6. 不愉快,厌烦 7. 锻炼,健身,计算出8. 对……..产生影响 9. 交通阻塞10. 与某人辩论某事 III. 情境导入: To learn thes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d do some exercises.. IV.核心单词: 1.convenient/convenience a.It is convenient for him to pick you up this evening. b. Could you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if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c. Come whenever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 d. Come and see me at your convenienc e. 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paint a.She decided to paint the walls white. b.Doors are often painted red. 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llow doing sth./allow sb. to do sth. a.We don’t allow you to smoke here. b. We don’t allow smoking in the reading room. c. You are not allowed to smoke here. 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erever/whoever/whatever a.He will take his son wherever/no matter where he goes. b.Whatever/no matter what you say, I’ll go there. c.Whoever comes will be welcome 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语从句: a.The problem was that we have no money . b.That is what he said. c.This is where the great writer used to live. d.The problem is whether he has known the news. 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6.benefit from sth/be of benefit to sb.n. 利益,好处;vt. 有益于,有助于;vi. 获 益,受益于(常与from连用) a.Exercise benefits our health. b.The plants benefited from the rain. c.The plants got much benefit from the rain. d.The sea air is of great benefit to you . e.I did it for his benefit/for the benefit of him 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1、查找文献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报告等 5、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根据学生生活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参观、调查、采访、 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包括从事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写活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

综合实践精彩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辛店镇同源完全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 明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条件: 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 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 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万元。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 );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 (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 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 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 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 教学楼。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 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 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 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 中心位置。

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名单

首批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名单 郑州市 郑州市第一中学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郑州市第四中学郑州市第七中学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巩义市第二中学郑州铁路第一中学 开封市 开封市高级中学 洛阳市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偃师市高级中学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 安阳市 安阳市第一中学安阳市实验中学林州市第一中学汤阴县第一中学鹤壁市 鹤壁市高级中学 新乡市 新乡市第一中学辉县市第一中学卫辉市第一中学长垣县第一中学焦作市 焦作市第一中学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沁阳市第一中学 濮阳市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中原油田第一中学 许昌市

许昌市高级中学襄城县高级中学 漯河市 漯河市高级中学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 三门峡市 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南阳市 南阳市第一中学桐柏县实验高级中学内乡县高级中学 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 商丘市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睢县高级中学虞城县高级中学夏邑县高级中学信阳市 信阳市高级中学固始县高级中学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周口市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扶沟县高级中学淮阳中学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驻马店市 驻马店市高级中学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济源市 济源市第一中学 直属 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第二批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名单 郑州市

郑州市回民中学郑州市第二中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郑州中学郑州市铁六中学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郑州市第九中学 开封市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杞县高级中学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 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 洛阳市 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伊川高中平顶山市 平顶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平煤集团一高)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叶县高级中学安阳市 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滑县第一高级中学内黄县第一中学安阳市第二中学 鹤壁市 浚县第一中学鹤壁市外国语中学 新乡市 新乡市第二中学辉县市高级中学封丘县第一中学 焦作市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武陟县第一中学修武县第一中学 濮阳市 华龙区高级中学南乐一中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许昌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道通实验学校王崇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当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反映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理论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 1.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的探讨与阐释多,实践操作研究少,尤其是对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跟踪、跟进研究显得迟滞。 (2)在研究权威主体上,教育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居多,地方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研究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践层面上专家引领的不足,研究型教师成长缓慢。 (3)在研究对象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如何管理课程的研究多,对教研部门如何指导课程实施及学生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获得发展研究得少。 (4)在研究范围上,对发达地区关注得多,对偏远落后地区留意得少。 (5)在研究成果上,重复研究多,创新作品少。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学科拓展活动。由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任课老师,活动主题的确定很容易变成学科课程的延伸。 (2)用学科教学方式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两个概念,这两种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手段都应不同。 (3)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更多的教师青睐于研究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化倾向。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反思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更多依赖于“教师教”,要转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座谈、报告.查阅资料、体验等。 (2)教师问题。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接受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需要一个过程。 (3)学校问题。学校管理者认为实施实践活动会耽误学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在学校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校声誉和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

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强电设计 第七章弱电设计 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 第九章消防设计 第十章环保设计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设计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设计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工程 2.建设内容名称:高中教学楼、初中教学楼、实验综合楼、行政综合楼(含图书馆/综合功能教室)、素质教育中心(大礼堂)、小学教学楼综合楼、食堂、 1,2,3号学生公寓、单身教师公寓、校门、运动场看台。 3.建设单位:市教育局 4.建设地点:位于市开发区新城区内,解放路以南,劳动路以西。 5.建设规模:小学48个班,每班班级45人,共2160人。初中,高中各40个班,每班55人,共4400人。学生总计6560人。总建筑面积77818平方 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001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802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4.《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规范》【GB 50222-9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8.建筑单位提供的城市道路、建设用地红线及相关基础资料 9.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0.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三、设计指导思想 1.塑造有本市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和时代气息、高起点、高规格、现代化、有特色的全日制中学窗口形象,展现新的城市建筑风貌。总体构图中 结合文化定位和生态理念,将“宁静致远”与“共享交流”作为总体设计的 主题,结合书院围合式布局,将室内外空间与多种庭院连续穿插,形成富有 特色的校园空间。针对文化氛围的设计定位,设计力求将“传统而现代,庄 重而典雅”作为形象塑造的重点。 2.以迈向新世纪的市第一中学为目标,本着超前性和先导性的原则,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使市第一中学的建设达到高起点和高标准的要求。 3.满足学校行政、管理、教学、住宿及相关使用的需要。 4.便于统一管理,充分发挥高级中学的效益。 5.建设集约型的校园: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建筑相对紧凑布局,形成高效、整体的建筑群体;采用功能和空间的叠合,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适 当预留用地,满足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本市位于中下游南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2.场地情况 本工程位于市开发区新城区内,解放路以南,劳动路以西。基地形状呈矩 形,长边长约466米,短边长约301米,基地面积140266平方米。原场地 为浅丘状坡地。规划为北高南低,原场地上无地面建筑。 3.市政基础条件 (1)供电条件 从解放路引入。 (2)供气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体现了其基本理念。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1.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制定活学习动方案。 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2.面向学生生活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要尽可能由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要贴近社区和社会现实,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或项目要克服以往那种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的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活动项目。不少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 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 编写方案(修改稿)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的目标就是个性的健全发展等价值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学习同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解决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着重强调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重视。 为给各中小学校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方便条件,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有力指导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特决定组织力量编写《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暂定名,以下简称《指南》)。 一、《指南》编写的指导思想

1.以“纲”为纲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见》(烟教〔2012〕72 号)是我市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地方性指导意见,是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教育部近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思政[2015]1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等文件也是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的编写应以上述《纲要》、《意见》及相关文件为基本参照,为切实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教学指导提供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