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E-IRSII红外测硫仪日常操作规程

5E-IRSII红外测硫仪日常操作规程

5E-IRSII红外测硫仪日常操作规程
5E-IRSII红外测硫仪日常操作规程

5E-IRSII红外测硫仪

一、日常操作

1、依次开启红外测硫仪主机的加热电源开关(漏电断路器)和电源开关,开启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电子天平(若联接有电子天平)的开关。

2、双击“5E红外测硫仪软件”图标进入测试程序,进入“温度设置”,将高温炉的温度设置为1300℃、恒温室的温度设置为48℃,确定退出后,高温炉和恒温室开始升温。

3、在升温过程中,可检查干燥剂是否失效,检查气体压力为和氧气流量4L/mim,抽气流量为3L/min。

4、称样,用试样舟(坩埚)称取试样,试样应尽量摊放均匀,避免堆积在一个部,样重300mg 左右,称重准确到

5、在主界面单击“功能”-“工作测试”,进入工作测试界面。

6、在测试界面按“添加试样”,前面两个作为废样,后面开始依次输入各试样的编号、重量、水分等样品信息。

7、等待高温炉和恒温室的温度升到设定值(时间约30min左右)并恒温约1h左右,待仪器稳定后可以进行试验。

8、当仪器状态稳定时,测试界面的“就绪”指示变为绿色,同时点亮前面板上“启动”按钮,提示“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分析。此时用手按“启动”按钮或“F4”键,实验开始准备。9、当“启动”按钮灯较快闪烁(周期)及有蜂鸣声时,提示操作者推入试样,打开送样口小门用送样杆将试样舟圆头朝前慢慢推入燃烧管,直到舟挡处为止(一定要推到底!),仪器自动开始分析。

10、当分析过程超过“最短分析时间”且浓度低于比较水平时,或到达“最长分析时间”时便自动结束,显示实验结果。分析结束后用送样杆将试样舟从炉内拉出。

11、重复以上(8)-(10)操作,完成全部试样的分析,需要打印结果时,可选择测试的试样,点击“打印”,按设置的报表格式,打印测试数据。

12、做完试验后,单击工具栏上“退出实验”,仪器立即终止分析进入待机状态。关闭氧气的总阀。

13、进入“温度设置”,将高温炉和恒温室的温度设置为0℃,确定退出,高温炉开始降温再退出测试测试程序,关闭打印机、计算机电源。

14、待炉温降至500℃以下,再关闭仪器主机的电源开关和总电源开关。

二、注意事项

1、每批试验,应先做2~3个废样,使仪器处于正常状态,再接着做正式样。

2、做100~200次试验或干燥剂呈现潮解、结块、变色时,结果明显不符时需要进行更换。一般在左侧管干燥剂失效而右侧管还不明显时进行,这时只更换左侧管的干燥剂,并将左右干燥剂管交换位置安装。

3、干燥剂为强氧化剂,不能用普通脱脂棉或其它有机材料来代替高温棉。更换下来的干燥剂应单独放置,不能与煤样等混放。

4、硅碳管:为了延长硅碳管使用寿命,午休或交接班时间不需关机,将温度降至800~1000℃。

5、每次试验时应保持一致和稳定,当发现压力、流量特别是抽气流量偏离原调定值时,或流量不稳定时,应检查原因、调整到原值。

三、日常维护

1、更换干燥剂时,可在大小接头密封圈的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硅脂,以保持气密。

2、仪器使用的密封圈损坏或老化时应予更换。一般做100~200次试验应更换一次。

3、更换过滤器:每半年~一年更换一次,或过滤器积灰导致气流受阻时(如抽气流量明显降

低)更换。

4、清除积灰:取下左侧玻璃管,将专用的试管刷插入上部大接头的通气孔,将管道中的积灰清除。每半月进行一次。

5、每月一次或更换气路部件后进行气路的气密性检查检查方法为:卸下平台、滑动门、上部面板,向外摆出氧气吹扫管(氧枪),开启真空泵。用白色软橡胶板盖住进样口并压紧。若抽气流量计的浮子能下沉到底部,说明整个气路不漏气。试验时,应用手握住两个干燥剂管(以下同),不让玻璃管因负压作用上移。

若浮子不下沉,或下沉不到底,则说明系统中有漏气。则分段查找漏气点。气体过程为:“进样口(内外燃烧管)→左干燥剂管→右干燥剂管→真空泵→过滤器→抽气流量计→流量控制器→流量计”。

6、更换石英棉:当干燥管中的石英棉变脏时应及时更换高温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