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但小微企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在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需求,提出了面向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标签: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需求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4311655643.html,ki.1672-3198.2016.23.028

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在规定中定义了十六个大行业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在中小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一类,这表明政府对小微企业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体现出国家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的决心。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研究报告》中指出,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小微企业约7100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约5600万家,法人小微企业约1400万家;根据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小微企业创造了19.1万亿GDP,相当于我国GDP的30%,这表明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微企业由于较低的创业与管理成本、较强的市场应变力,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吸纳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的产品单一,再加上经营分散,其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尤其是在经济出现波动时,很容易受到冲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多次提到“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2011年10月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财税、金融政策,此后一系列相关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措施接连出台,在中央政策精神的指导下,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制定配套文件,合力破解小微企业难题,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各地政府如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也出台了多项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力求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些政策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使小微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在这些政策中,财政、金融政策居多,比如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融资政策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面向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对于提升小微企业的技术水平、市场地位,从而提升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含义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为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发掘小微企业在技术、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共性需求,整合区域、行业内的资源,搭建功能齐全、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为区域、行业内小微企业提供包括技术、信息、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秋季县处级干部进修三班刘金祥 不久前,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以研究制定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此次会议,清晰而具体地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宏伟蓝图,为我国的“十二五”发展定了“调”,备受各界瞩目。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目标,就是强调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个人认为,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基础。展望“十二五”,我们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结合我省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便民不够,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审批、服务事项项目多,部门受理办理点分散,且程序复杂,群众办理各种事项存在多头问、多头跑的现象,既给大家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2.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目前,我省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办理受理中心,窗口设施规模较大,相对独立,特别是其网络系统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了政府房产资源和信息网络设施资源的浪费。此外,各中心在采集信息、资料归档等方面自我封闭,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客观上造成了信息资源和其他库房设施资源的浪费。 3.标识不一,办事地点标识不规范仍然存在。办事地点、名称、服务窗口标识不规范,服务指南和告知不统一。如,法律咨询窗口的名称就有“司法110联动”、“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律师接待”等等。

4.配置不足,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与群众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仍然存在。政府的全能角色定位和居民对政府的无限依赖,政府供给能力的有限与需求的无限,是我们当前的基本矛盾。随着我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显示社会公共资源配置还明显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还跟不上我省目前乃至今后发展需求。 二、建立“多快好省”公共服务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湖北省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又迎来了又好又快的重要发展时期,据调查目前广大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众需要了解政府部门设置情况,需要了解服务的内容,在与政府的接触点上,希望政府象一个整体,尽量减少公共的接触点。 2.对于简单的服务流程,提交政府后,希望答复时间迅速,且具有确定性;对于流程周期长、跨部门现象,公众希望随时查看进展,希望答复的时间能低于心理的预期。 3.大众希望了解政府行为并进行监督,能够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处理。 回应民众的需求,针对湖北的省情,我们应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经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创新管理,全面构建湖北省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多快好省”的大众服务: ①“多”种形式的服务:提供多种形式民众服务,如现场、电话、网络等,将所有涉批、涉证、涉费等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多种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各类服务中心办理,把中心建成方便群众,透明高效的“政务超市”。 ②“快”捷高效的服务:规范和加快项目审批业务工作流程,直接向群众提供公开、便捷、人性化的办事服务,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跨一扇门、少走一道程序。

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兰凯军《光明日报》(2014年03月02日07 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是中央对新时期文化建设理论和发展方向的新表述,是对新形势下公共文化工作的全新概括。所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兼具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制、运行机制的总称。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例如,服务内容老化、服务效率低下、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公共文化服务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与影响力下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亟待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其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制保障。在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运行秩序和决策方式,否则就会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期性、公平性、效率性、规范性等大打折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立法总体比较滞后,相关内容散见于一些单项的法律法规中,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要抓紧完善立法,使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在已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政策的基础上,吸收地方立法的成功经验,将之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予以确认和保障。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服务组织提供具体的衡量尺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精细化。要积极推动地方立法,鼓励地方根据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保障和促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优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机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法制保障,还需要高效的工作机制。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存在多头管理、业务重复、效能不高、区域壁垒等问题,亟待作出优化。要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破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文化工作理念,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开放性、持续性、协调性发展。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以绩效为核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考核相符合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程序。建立“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交流合作机制,打破部门和区域壁垒,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不同形态、不同区域公共文化资源的交融与共享。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网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服务人口为依据,以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基础,以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设备配置标准为指导,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努力促进国家、省、市、县、乡、企业、学校等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推,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联创共建格局。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形成集文化、教育、体育、基层党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保障各类文化设施资源由单边、单向,向多边、多向整合转变,提高文化设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要重视和加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紧密联动,有效发挥城市大型骨干公共文化设施对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带动、支撑和辐射作用,促进解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矛盾。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申报指南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申报指南 本申报指南主要用于指导各县区指导辖区内相关部门、企业申报柳州市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开展申报材料的编制、推荐工作。 一、申报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精神,推动我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进一步促进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工作,优化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申报主要对象 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多种服务功能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 服务功能,具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 (一)信息服务: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人才、市场、物流、管理等信息服务。 (二)技术服务:提供工业设计、解决方案、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信息化应用、设备共享、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等服务。 (三)创业服务:为创业者和创办三年内的小微企业提供创业辅导、项目策划、政务代理、创业场地等服务。

(四)培训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和创业等培训服务。 (五)融资服务:提供融资信息、组织开展投融资推介和对接、信用征集与评价等服务。 (六)管理咨询:提供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咨询诊断,帮助企业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 (七)市场开拓:组织开展各类展览展销、贸易洽谈、产品推介、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活动;推动建立驻外服务点和营销网络,帮助企业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帮助小微企业开展现代物流、商务等服务。 (八)法律服务: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法律咨询,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热线,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标准、法律援助,法律、法规、政策等维权服务。 (九)电子商务:为企业利用互联网开拓市场提供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推广、在线交易等电子商务应用服务。 (十)其他服务:小微企业普遍需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服务功能,具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具体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另行发布。 三、申报要求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宝鸡市陈仓区中小企业 服务体系(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陈仓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2015.5.) 为了进一步改善全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服务机构能更好地为我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以促进全区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依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陕政发(2011)73号”文件《关于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陕中企规发〔2010〕85号”文件《关于做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工信部联企业〔2010〕175号”文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区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快我区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有关实施意见及要求,以推进我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健康快速发展,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陈仓区中小企业已达3.2万户,从业人员21.9万人,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化工医药、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商贸物流等六大支柱行业,现已形成了以虢镇、周原、阳平、宏达、县功等区镇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集聚区。现有局属事业编制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一个,即“宝鸡市陈仓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并计划在三年内,将逐步建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到位的“宝鸡市陈仓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平台)”。 二、指导思想

宝鸡市陈仓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促进全区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通过统筹规划、集聚资源、营造环境、加强服务,建立和完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培育服务主体为重点,着力解决全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加快配置服务资源,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建设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为全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三、建设原则 服务平台建设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坚持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我区实际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逐步提高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 2.政策引导,市场调节。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规范和引导,促进全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稳步发展。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多元化投入和市场化运作。 3.突出重点,抓好关键。以加快公益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建立服务协同作为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最突出的热点、

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教育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是学习型社会的一种必要的支撑,也对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领域中的实践,正在为实现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有效的途径。 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时问和空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生主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业。学生在广阔的地域内分散地进行个体学习,必须有相应的机构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对学习过程予以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因此,国外许多著名的开放大学、网络大学和远程教育机构,如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法国远程教育中心等,都十分重视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各自的方式建设了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英国开放大学投人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实行一元化的管理体制,建成了覆盖全国包括13个地区办公室、250多个学习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自身举办的各类远程教育提供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支持服务,美国凤凰城大学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和英国开放大学相似,但在线学习的支持服务方面更具有鲜明的特色。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建立了由总部、8个专业分院、130多个教学辅导站、500多个教学点组成的全国性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它由政府主导建设,为高校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服务,实际上是政府主导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远程教育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一种新形式,上述远程教育大学(或机构)由于具有强大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不仅使远程教育规模在国内甚至全球迅速扩大,而且教育质量在国内得到高度认可,在国外也享有很高声誉。国外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组织网络和技术平台的支撑,更为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因而,建设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远程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在我国,建设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必须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到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我国国情,从1979年开始依靠各级政府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电大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系统。20世纪末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高校网络学院也没有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采取了依托各种社会力量建设学习中心的方式,所以校外支持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基本是由当地承建单位管理人、财、物。经过近8年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实践,各个网络学院在网络设施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学习中心责任主体复杂,有的网络教学环境设施达不到标准、人员缺乏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经验,所以网络教学点建设、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与管理等方面仍然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给主办学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和很高的成本。从国家层面看,各校自建校外支持服务系统也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局面。显然,校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网络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利用国家现有资源,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杜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 几年的实践表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为众多办学机构提供服务,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共享和综合利用,也使办学单位更能集中精力关注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一支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和运作高效的专业化队伍,能进一步加强教学支持服务、规范网络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 应该看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的重要举措。我国网络教育多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势必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统治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转变。本文阐明并厘清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管理与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 中图分类号:c9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2)03-0048-04收稿日期:2012-01-08 作者简介:李巍(1982—),女,山东蓬莱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十二五’时期山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1krgb3056。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都需要有充分的社会活力和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做支撑,而这些条件的产生又都依赖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是解

决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管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政府都要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只有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才能“纲举目张”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各个方面。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只有以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创造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在任何国家,一个稳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通常情况下,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政府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为增进公共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另一类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为主导、非营利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李媛媛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文学博士 课程前言 大家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国家文化体制的架构基本上是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模式,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在谈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往往更多关注到文化产业,因为它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事实上,就所覆盖的人群、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言,公共文化服务要比文化产业更加地基本、更加地基础。 我们目前把当前文化发展的这个目标定位成大发展大繁荣。而发展繁荣的根基是在于国内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那么这个不可能单纯地靠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所以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政府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未来也将会成为一项考核政府和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和公民文化权利这样一些问题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这跟几个重要的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历史性因素就是我们上节课讲到过的社会转型。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正在由一个非常态化的社会,转变成一个常态化的社会,那么随着公民社会或者用更加中性的词市民社会、民间社会的成长,是否具有丰富的发达的公共文化生活,就成为市民社会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个也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第二个因素是这场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建国以来,我们对于文化观念的认识经历过几次比较重要的转变,从建国后到七十年代末,我们认为文化是政治,文化基本上被等同于意识形态,它需要牢牢地掌握在政府的手里。从70年代末开始基本上从80年代开始,认为文化是事业,那么文化就是要靠钱来养的,这个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就是由政府办文化,文化建设的主体基本上就是政府和政府的文化部门和文化部门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正式地提出文化也具有产品的属性,在这样理念的基础之上这几年正在推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地促成了文化体制的变化。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这样一个文化体制架构。 第三个历史因素是刚才也说到的恩格尔系数不断地降低,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

(完整版)关于企业服务中心工作方案

关于企业服务中心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更好地服务于幸福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规范服务、分步实施的原则,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创业人士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综合性服务,促进我县中小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指导办法通过充实完善服务络,健全服务评价与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效益,培育示范和服务品牌,引导带动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以三年时间基本建立包括产品推介、法律法规、络建设、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管理咨询培训、商务文化、财税代理、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等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服务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特色鲜明、运营规范、方便快捷,能基本满足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的服务体系,着力培育一批中小微企业欢迎的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队伍和优质服务产品,使之成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得力助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的龙头。 1、制定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计划; 2、协调入驻机构与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构建为中

小微企业服务的产品推介、法律法规、络建设、融资担保、管理咨询,创业培训、商务文化、资产评估、财税代理、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建立与完善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银企保对接沟通机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4、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1、根据《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实和完善服务平台,面向产业、贴近企业、集聚资源、集成服务,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发展。 2、中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健全服务规范不断开发特色服务产品,为中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质优价惠的服务。 3、要树立对外统一形象,内部分工协作,形成定期磋商,协同议事机制,加强各机构的合作交流,提高分工协作水平。 鼓励中心机构通过组织带动优质专业服务资源,创新特色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降低服务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政策扶持,通过服务奖励和服务补贴等方式鼓励中心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公共服务的支持,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某某区某某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 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含浦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镇,推进岳麓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和《长沙市岳麓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遵循统筹规划、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建立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岳麓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实现含浦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科学规划,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出发,集中力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 (二)坚持保证基本、惠及全民的原则。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和方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针对制约公共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先行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设计研究,着力深化文化站点改革,构建符合公共文化服务规律的科学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某某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功能,加强管理和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镇普及符合标准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到2012年全镇所有村(社区)都将建成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配备专职的文化管理员。 2、基层文化阵地工程。在全镇整合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共享工程资源和体育活动场所,形成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各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尽力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这抓住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任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都离不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公共服务需求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需求不断拓展和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物质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呈现逐步加速的趋势,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如何使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将是我们在较长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 公共服务供给滞后是当前社会问题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较快进展,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领域,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因素,但也存在资源配置和分享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相当部分的中低收入群体还没有被完全纳入服务对象。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会财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并对初次分配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和抑制利益分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务逐步扩展到整个社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促进社会公平和权利平等提供强大的基础平台,有利于振奋社会成员的精神,提高社会总体效率。 当前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共支出结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虽然公共服务并不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但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是反映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状况适应与否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支出总量规模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从1978年的1100多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3000多亿元,但公共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大、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偏小。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个人承担的费用迅速上涨。这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公共服务支出水平严重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 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社会分享公共服务不均衡。我国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源于计划经济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 见 1

2

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 (鲁办发[]33号12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1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3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 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 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 4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根据国家、省、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升我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制定本计划。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__精神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大工程”,加快构建广覆盖、强保障、一体化、可持续的具有##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1.促进劳动就业创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万人,引导和帮助0.6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城镇劳动者总体就业率和农村劳动力总体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就业能力,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2500人。促进和谐劳动关系,规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2.改善社会保障服务。实施“金保工程”,扩大“市民卡”智慧付费功能在我区定点医疗机构应用,继续扩大省“一卡通”医院作

为我区定点单位。扩大职工基本养老险参保覆盖面,力争至年底各类养老保障参保人员达到82万人。加大《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区实施细则》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医保政策的认识度,推进我区基本医疗保障与主城区全面接轨。 3.提升公共教育水平。推广优质学前教育,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65%以上;加快幼儿园建设,全区标准化建设达标幼儿园比例力争提升5个百分点。加大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城乡同步执行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业务费,现代教育装备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奖学助学金1000万元。强化培训学习和人才引进,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推进实施乔司职高等改扩建工程,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做好农民素质培训和“双证制”教育,分别培训25590人和3300人。 4.完善全民健康体系。深化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探索突破绩效工资内部比例政策和符合现代管理的考核新体系。加强区级医疗机构建设,推进区中医院整体迁建等工程。科学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化与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普及中医药服务,95%的中心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促进农民健康保障,60岁以上参保老年人体检率达到 80%以上。大力开展“健康##”工作,推进健康城市创建。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特别扶持制度,计划发放各类奖补资金4645万元。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药品质量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doc

初一数学测试题(第一章 有理数) 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班别: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42分) 1、 比-3大的负整数是 .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3、5 1 - 的倒数是 . 4、b a +的相反数是 . 5、有资料表明,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正以每年15000000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公顷. 6、比较大小: 109 11 10 7、a =6,则a = . 8、数轴上的点A 所对应的数是3 2 2-,那么与点A 相距2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9、()()()()10910812111110109----Λ= . 10、若0>a ,0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5、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一组数据,他观测到甲、乙二行星的直径分别约为 km 4101.6?,km 41010.6?,请问这两个数据有差别吗?( ) A .无差别 B .有差别 C .差别是km 4 100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6、若a a 1 < ,则a 满足 ( ) A .0>a B .10<a D.01<<-a 或1>a 17、x ,y 互为相反数,下列各组数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 A .x 3和y 3 B .x 2 1 - 和y 21- C .2x 和2y D.3x 和3y 18、a 为任意实数,则下列四组数字都不可能是2 a 的末位数字的应是 ( ) A . 3,4,9,0 B . 2,3,7,8 C . 4,5,6,7 D. 1,5,6,9 19、四个各不相等的整数a ,b ,c ,d ,它们的积9=???d c b a ,那么d c b a +++的值是 ( ) A .0 B .4 C .8 D.不确定 20、小亮从一列火车的第m 节车厢数起,一直数到第n 节车厢(m n >),他数过的车厢节数是 ( ) A .n m + B .m n - C .1--m n D.1+-m n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 21、()()345265194.72.9-+-+?? ? ??-++---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文章

对做好“村村通”工程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县广播电视台汪选民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50户以上自然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且启动实施了全国、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我县均挤进了上述工程建设笼子,为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结合我县实际,对做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一、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共完成了34个行政村通有线电视、20个50户以上自然村和235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并且完成了聚龙山发射台的中央台和省台无线覆盖改造工程,解决了我县20多万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

基本实现了全县行政村、20户及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县农村广播电视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出现滑坡,广播电视覆盖还存在“死角”,部分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少、质量差。这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 当前,改革后的广播电视台仍然担负着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上来,再鼓干劲,再添措施,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为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基础。 二、切实明确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一)我县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进一步巩固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成果,强化公益性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传输覆盖能力和质量,逐步消除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到2015年,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收听收看的节目套数明显增加,内容丰富多彩。 (二)我县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某某区某某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含浦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镇,推进岳麓区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立标准》和《长沙市岳麓区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遵循统筹规划、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建立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岳麓区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实现含浦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科学规划,从满足人民

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出发,集中力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 (二)坚持保证基本、惠及全民的原则。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和方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针对制约公共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先行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设计研究,着力深化文化站点改革,构建符合公共文化服务规律的科学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某某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功能,加强管理和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镇普及符合标准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到全镇所有村(社区)都将建成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配备专职的文化管理员。 2、基层文化阵地工程。在全镇整合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共享工程资源和体育活动场所,形成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各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尽力达到“两室一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厅)”的标准,形成覆盖全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站在浪尖上跳舞 尽管当前小微企业有向好趋稳的迹象,但困难仍然存在,并且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困难是暂时的 小微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主要原因在于过度依赖资源、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必须要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科技进步,大力 发展新兴产业。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的困境不仅是基层经济状况的 反映,同时也已经成为判断决策层宏观经济政策的感应器。 全国工商联人士表示,目前9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 贷款,融资状态更为窘迫。即使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小微企 业要从银行拿到5分利也是很困难的。对此,中共佛山市委统战部 副部长、佛山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朱卫华坦言,佛山的民间资本相当 丰厚,已过万亿,仅存款余额就达8680亿,其中40%是企业存款, 但仍有上述人士所说的问题出现。银监会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 室副主任张小松也表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原材料 价格、企业用工、能源资源价格和企业融资成本上涨,受国家宏观 调控政策正面冲击的高耗能、高污染、建筑业、房地产业经营上的 困难,以及2011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中东、北非等海外市场 动荡,国内市场也由于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使一些小微企业的利 润空间收窄。 来自深圳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倒闭或转型的 电子商务企业接近500家。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高圣涵透露, 深圳只有20%左右的电子商务企业能持平或盈利,其面临的命运与 传统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处境艰难不等于“倒闭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表示,尽管小微企业生存逆境较大,但他们生产和生存状况 总体正常,没有出现大范围、趋势性的破产倒闭潮。 敢问路在何方 当前,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尽相同,整体上呈现行业化、两极化的特性。行业化是受宏观大环境影响,但不同行业的影 响程度不同;两极化是同行业的企业因为各自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等 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当然,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按照原有模式继续发展已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由于整体 的生产经营环境恶化,转型的过程比预想的更为艰难。在一些资金 退出制造业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作 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 的转变,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 位于福建长乐的正隆纺织在目前严峻的经营形势下,今年依然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劳动生产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 5倍;浙江雪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次技改,“从两人管一台机器,到一人管一台机器,再到一人管两台机器”,在基本没有增加 员工的情况下,产能扩大了一倍。 专家指出,小微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不高,这是造成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不被信赖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 应建立与同类小微企业和中型、大型企业的合作意识,扩展合作项目,联合向市场、企业、政府以及融资渠道进行沟通,弥补规模劣势。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企业经营者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注 意控制投资规模,避免盲目扩张,逐步建立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赖。 总之,当前小微企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必然要出现的“阵痛”,也是转型升级所带来的 “倒逼”压力。企业的优胜劣汰是国际惯例,关键是要在大浪淘沙 中成长出中坚力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为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 打好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