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七下科学第一章至第四章基础知识.

(整理)七下科学第一章至第四章基础知识.

(整理)七下科学第一章至第四章基础知识.
(整理)七下科学第一章至第四章基础知识.

七下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一、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动物的生命周期

1.人的生命周期。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2.家蚕的发育:受精卵→→→。

家蚕生长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个期。蛹不吃不动,体内却在剧烈变化。家蚕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3.蝗虫的发育:受精卵→→。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与

成虫相似的幼虫。

4.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等生长时期构成。(二)变态发育。

1.像青蛙那样,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和上要发生很大的改

变,这种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三)寿命1.动物的寿命是指动物的的时间。2.影响动物寿命的较大的因素有、、等。3.动物通过的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二、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1)精子和卵细胞是人体中的细胞。(2)精子和卵细胞的比较。

2.人的生殖系统

(1)人的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繁衍后代。

(2)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其中

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其中

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中结合形成的过程。受精的场所是

。卵巢产生的卵子沿输卵管往下输送,若在此处遇到沿输卵管向上游动的精子,就会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受精时一个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膜内,精子核与卵子的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2)一般情况下,一个卵子只能接受个精子。

(1)是胚胎主要的、最终的发育场所。胚胎发育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卵细胞质中的,以后胚胎通过和从

吸取营养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

三、走向成熟

1.青春期是逐渐成为的过渡时期,是指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岁到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左右。

2. 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3.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4、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体变化最明显的时期。

(1)人体的外表变化

青春期人体的外表男女共同变化有:、、等。

男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长、声调较和突出等。

女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声调较和发育等。

(2)的发育和成熟——这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特征。

进入青春期,女孩的发育成熟后,大约每一个月有个成熟的卵从

中排出。如果卵没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这种现象叫。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5、青春期要有全面、丰富的营养,要注意,,

6.从课本P84图3-21人类的生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人一生中有两个迅速生长的时期,即

和,生长的速度快。

四、动物新老个体更替

1、动物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动物新老个体间的更替。新个体是通过动物的产生的,而成年个体在死亡之前,能产生,以保证种族的。

2、通过和结合,形成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不需要和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3、动物生殖的多样性

(1)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②体内受精

(2)胚胎发育方式

①卵生的动物有昆虫、、、和等;它们的胚胎发育

场所在母体体外,营养来源是卵中的。

②胎生的动物有,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内,营养来源由通过胎盘供给。

③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发育,但营养来源与母体,而是来自。

4、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变形虫的生殖方式为。即一个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变成子细胞。水螅进行的无性生殖方式是。即母体发育到一定时候能产生一些,这些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就可以长成。

5、新生命诞生后,经过生长发育,最终都要和。

(1)衰老的实质是:的过程。

(2)衰老的最终结果是,它是生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

停止活动,其中停止活动是死亡的主要标志,即判断人死亡的标准是。

五、植物的一生

1、菜豆种子由和构成;其中胚由、、、(两片)组成。

2、玉米种子由与、和构成;胚也由四部分组成,但只有片子叶;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能看到,说明种子内的主要成分是。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和,这是植物种子的

。其中胚又是由、、、四部分组成;是新植物的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有或无)胚乳,有片子叶;玉米种子(有或无)胚乳,有片子叶。

4、(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分为:

①有胚乳种子,如小麦、水稻、高粱、蓖麻、柿子等。

②无胚乳种子,如南瓜、菜豆、大豆、花生、黄瓜、慈姑等。

(2)根据种子里子叶数目分为:

①单子叶植物种子,如、、、、慈姑等。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如、、、黄瓜、柿子、蓖麻等。一般地,单子叶植物种子中胚乳,双子叶植物中胚乳。

5、种子里含有丰富的、、、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主要贮存在里,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重要贮存在里。

6、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胚必须是活的,它是将来发育成的结构基础,或

中的是胚发育需要的的来源。

7、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可能有: 、、、、、等。这些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叫。

(2)影响种子萌发的变量很多,但这些变量并不都是同等重要的。如有关种子自身的变量,如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就是。

(3)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除了次要变量需保持相同外,其它的同样应保证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法。

如果要探究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则应控制的环境因素是、应相同。(4)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是:、(氧气)、。上述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8、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开始分裂和生长。首先,

发育成根,同时胚芽逐渐长成和,就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

9、芽是未发育的、或。按芽的分为和两类。

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的生长则会使植物体形成侧枝。一般顶芽生长好的话,侧芽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有时为了需要,目的是为了促使侧芽发育,多长。

10、芽的结构有、、、和等部分。在、和充足的条件下,芽顶端的细胞会不断分裂,芽轴就逐渐伸长,芽轴上的叶原基也会发育成幼叶,并逐渐长大。

11、花是被子植物的器官。花由和组成,其中花萼和花瓣构成了花被,花蕊则有和构成。雄蕊则是由(内有花粉)和组成,而、和(内有胚珠)三部分组成了雌蕊。但花的重要结构是和。

12、植物的一生也跟动物一样,具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成熟的植物

六、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当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成熟,花被展开,和显露出来,叫开花。

2、植物开花以后,雄蕊中的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上,这个过程叫做 .

3、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花粉落在一朵花的上的传粉方式。如是进行自花传粉的;

异花传粉:花粉落到一朵花的上的传粉方式,如是进行异化传粉的。其中,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4、异花传粉的途径:(1)虫媒花靠传粉,动力来自于;特点是:、有

的花被、芳香的、甜美的。像、、、等植物的花。(2)风媒花靠传粉,动力来自于;特点是:花粉、柱头或、

并且伸出。像水稻、、榆等植物的花。(3)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这就是。

5、完成传粉后,花粉受到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穿过柱头伸入子房,一直到达。同时花粉管内形成个精子。

6、精子到达后,一个精子与胚珠内的融合形成,另一个精子与胚内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是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7、受精后,花萼、、、雌蕊的和一般都凋落。(也有少数花萼不凋落,如草莓)。

8、子房发育成,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子房内如果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只有粒种子,如桃子等。子房内如果有多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可以形成粒种子,如西瓜等。

9、像、胎生狗脊、、葫芦藓等植物都,也不产生,而是用进行繁殖。

10、营养繁殖是指许多被子植物还可以用器官,即、、进行繁殖的生殖方式。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四种:、、、。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的对齐。营养繁殖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保持,不易变种,而且繁殖速度。被广泛地应用于和的栽培中。

11、组织培养也是一种植物繁殖的方法。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

一、感觉世界1.人类的任何一种感觉都是在形成。

2.皮肤有觉、觉、觉、觉等功能,其中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在“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觉来感知象的形状的。

3.人体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因为这个部位的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因为其上对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4.嗅觉特点:(1)嗅觉的性,是指一种气味持续地作用于嗅觉器官之后,嗅觉感受性会出现降低的现象,即大脑的疲劳的缘故

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它里面有许多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尤其对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6.人具有四种最基本的味觉是、、、,另、、

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舌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的部位分别是:、、、。

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正在发生的物体叫。2.声音需要依赖、和作为介质才能进行传播。声音不能在中传播。3.声音是以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

4.声音与介质的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还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在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米/秒5.声速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会产生现象叫回声。

三、耳和听觉1.耳是人的器官,耳的结构分外耳(、)、中耳(、

、)、内耳(、、),其中,是起到振动并放大作用的,是听觉感受器,是形成听觉的器官。

2.乐音的3个特征:、和。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音调的高低由决定,频率越,音调越;响度与和跟人离声源的有关。音色是声音的音质。跟发声物体以及发生的方法有关。

3.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5.噪声、噪声等级及噪声的防护:声音的大小的单位用表示,噪声的防止一要在

.减弱,二要在中减弱,三要在处减弱。

四、光和颜色

1.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叫:、、等。2.光在中的传播最快,每秒达米(千米)。

3.光年是指,因此它一个时间单位(填“是”或“不是”)。1光年=千米。

4.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它可在中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最快,为米/秒。光在其它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慢些。

5.光线是用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符号。6.白光射到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称为。不能在分解的光叫,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7.和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常用于上,紫外线杀死

常被人们用来。还能使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决定。白色物体反射;黑色物体吸收。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3.光射到平面镜表面产生的反射是,光射到粗糙的木板表面产生的反射是。4.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反射角入射角,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反射和反射。镜面反射将平行光反射后射出,而漫反射将平行光线反射后方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像和物体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的大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

6.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平面镜的应用:一是,二是改变。

7.凸面镜镜对光具有作用,可以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凹面镜对光具有作用,制成。

8.光从一种介质另一种介质中时,它的发生改变,即称为折射现象。

9.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六、眼和视觉

1.透镜可分为两类:(中间边缘)和(中间边缘)。2.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具有作用。平行于主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会后聚

,这点称为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凸透镜有一对焦点。

3.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具有作用。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会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方向延长线交于,这一点称为。凹透镜有一对焦点。

4.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应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象或虚象

u>2f f

u

成实像和虚象的分界点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5.照相机原理:根据凸透镜时的成像规律,通过调节物体与照相机间距离、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胶片上出现的像。

6.放大镜的应用原理:根据凸透镜时的成像规律,通过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来改变放大倍数,成、的像。

7.幻灯机的原理:根据。

8.眼球的结构:和两大部分组成。眼球壁的组成是:和

睫状体的作用是:;瞳孔的大小靠来改变。内容物的组成是:。眼球的折光系统由、、、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成像原理:。

9.近视主要是眼球的前后经过或晶状体的过大,来自远方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需要配戴来矫正。

10.远视主要是眼球的前后经过或晶状体弹性变,来自近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需配戴来矫正。

11.每个人都有盲点,因为在视网膜上有视神经穿过的地方,在该处无________细胞,当像成在此处,我们便看不到物体。

13.色盲是失去。色盲的种类有、、和。第三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基础知识

1. 物体的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有等运动形式,其中最简

单的运动是,最复杂的运动是。

3.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所以它们所具有的能形式也是多样的,能有

等形式。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能,给小灯泡供电的干电池具有能,空中飞行的鸟具有能。

4.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和由于而具

有的能叫势能,这两种能之间可以相互,这两种能称为。

5. 、、、、等燃料都储存着化学能。

6.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把能转化为能储存在体内,因此植物体储存的是能。第二节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为的物体叫做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作的描述往往不同。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用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

二、机械运动

1.定义(1)把物体位置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而言的。

2.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和。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和。

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种是,另一种是。

四、速度和平均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a.快慢不变;b.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2)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公式:速度=,即v = ,此公式表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注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即v的大小不变,千万不能将数学表达式v = s/t理解成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它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

(3)单位:国际单位是(读作),常用单位km /h(读作千米每小时),两者换算关系。〔注意〕物理课中不要沿用小学数学中长度单位作速度单位的写法,速度单位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速度单位“m /s”和“km /h”之间的变换应多练习。1米/秒意义是。(4)路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叫做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注意〕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指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运动中的路程、速度和运动时间,s和t所用的单位必须与v的单位统一

2.变速直线运动

(1)特点:a.快慢是变化的;b.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2)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在这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公式:v = st.用此公式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是指平均速度。〔注意〕平均速度描述了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t 这段时间内或在s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离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计算时只要求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不要求计算若干段路程(或时间)的平均速度。

第三节力的存在

一、力的概念

1.力是对的作用。力不能离开而存在。

2.力的作用是的,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可以。

〔注意〕①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而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没有力的作用。

4.力的测量力的测量工具是,常用的测力计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①看清弹簧测力计的,所测力的最大值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②测量前需先观察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位于处,否则应当“校零”,③认清弹簧测力计上刻度,确定每一和每一各表示多大的力.④使用时,作用在挂钩上的力必须与弹簧的伸力方向一致,防止弹簧与侧壁接触而出现较大的误差。

第四节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三要素共同决定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都会改变。

2.力的图示:为了表示力的三要素,常用一根带来表示力,其中用箭头表示力的,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

〔注意〕在力的图示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细节:①画线段前要确定一个比例标度,②箭头应标在线段的末端,不能超出或缩进线段,③比例标度的确立应使线段数为整数.④同一个图中,无论有多少个力,只能有一个比例标度。

3.力的示意图:只要物体受力方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力,不必精确地表示力的和。

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重力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由于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

成正比,关系式为:或,g = ,意义是

。在粗略计算时,g 的值也可以取1N /kg.。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叫做重心。

〔注意〕①重力大小计算时G = mg 公式中m 的单位应取,才能算出重力单位为。②竖直向下,竖直是垂直于水平面,不是垂直于接触面。③重心不一定全部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

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

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有益摩擦:;。②

减小有害摩擦:;;用来代;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气垫);加。

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和。也叫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作用的时候,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

状态;原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运动,它速度的和都不变。

二、惯性与惯性现象

1.惯性:物体保持或的性质。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的性质,这个“不变”包括: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即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2.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无论是、或,无论物体是还是

,都有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不论运动状态如何、是否运动,是否受力,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由物体自身的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

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的含义:一个物体在个力作用下,如果保持或,

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 二力平衡条件:

①两个力必须同时作用在上(同体);②两个力必须作用在上(共线);

③两个力必须(相等);④两个力必须(反向);

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平衡。

3.平衡力与运动状态:物体受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或不一定)会改变;当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非平衡力作用。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

状态或状态(即平衡状态)。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1.(1)地球绕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叫做地球自转。(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方向旋转。(3)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2.(1)走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也不的球体。在统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而背着太阳的一半为

。(2)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3)晨昏线是半球和半球的分界线(圈),它由和构成。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变成的界线是昏线,是日落之处;逐渐由变成的界线是晨线,是日出之处。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1)和与的夹角叫

简称。(2)太阳直射点是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此时太阳高度为度。(3)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日内,太阳高度从变再变(填高或低),在时最高。(注杆影随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高度低时杆影反而高)

2.地球公转方向是转动。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呈状态,地轴的端总是指向。地球公转周期约天(1年)。产生的现象是、、、、日食月食现象。

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日和日直射赤道,日直射北回归线,日直射南回归线。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之间来回移动;②夏至后直射点往移但直射点还在半球;③秋分后直射点继续移但直射点在

半球;④冬至后直射点虽移但直射点还在半球。

4.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赤道全年昼夜等长)。(1)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另外地区日和日昼夜平分。(2)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太阳直射的半球长短,反之短长。对于北半球的各地来说,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是日(月日),白昼最短的是日(月日),在极圈内则有或现象。

5.五带的划分是根据获得的多少(从低纬到高纬逐渐),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分为五个热量带:

五带纬度范围阳光直射(有或无)极昼极夜(有或无)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内地核、外地核);(下地幔、上地幔);。其中,软流层位于;岩石圈是包括和。

是地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作用的结果。和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2.火山由、、组成。火山喷发物由、、

组成。按活动情况可分为、、。分布:和。

3.(1)地震是由于地壳里的岩石在地球作用下,发生和而引起的震动现象。地震包括、、。(2)分布:和。(3)地震发生前,一些动物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如、等)和惊人的自然现象(如、

等)。防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1、大陆漂移说。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

2、板块结构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创立在基础上。(2)主要观点:地球分为大板块:、、、、、(全部为海洋)。六大板块漂浮在上,并不断发生

和(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形成海沟、海岭、巨大的山脉(分界线),所以板块边界地壳活动最频繁。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答案

习题: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答案: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3-2 略。 3-2试述位错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解:位错主要有两种: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刃型位错特点:滑移方向与位错线垂直,符号⊥,有多余半片原子面。螺型位错特点:滑移方向与位错线平行,与位错线垂直的面不是平面,呈螺施状,称螺型位错。 3-3非化学计量化合物有何特点?为什么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都是n型或p型半导体材料? 解: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特点: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产生及缺陷浓度与气氛性质、压力有关;可以看作是高价化合物与低价化合物的固溶体;缺陷浓度与温度有关,这点可以从平衡常数看出;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都是半导体。由于负离子缺位和间隙正离子使金属离子过剩产生金属离子过剩(n型)半导体,正离子缺位和间隙负离子使负离子过剩产生负离子过剩(p型)半导体。 3-4影响置换型固溶体和间隙型固溶体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解:影响形成置换型固溶体影响因素:(1)离子尺寸:15%规律:1.(R1-R2)/R1>15%不连续。 2.<15%连续。 3.>40%不能形成固熔体。(2)离子价:电价相同,形成连续固熔体。( 3)晶体结构因素:基质,杂质结构相同,形成连续固熔体。(4)场强因素。(5)电负性:差值小,形成固熔体。差值大形成化合物。 影响形成间隙型固溶体影响因素:(1)杂质质点大小:即添加的原子愈小,易形成固溶体,反之亦然。(2)晶体(基质)结构:离子尺寸是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结构中间隙的大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晶体中空隙愈大,结构愈疏松,易形成固溶体。(3)电价因素:外来杂质原子进人间隙时,必然引起晶体结构中电价的不平衡,这时可以通过生成空位,产生部分取代或离子的价态变化来保持电价平衡。 3-5试分析形成固溶体后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解:影响有:(1)稳定晶格,阻止某些晶型转变的发生;(2)活化晶格,形成固溶体后,晶格结构有一定畸变,处于高能量的活化状态,有利于进行化学反应;(3)固溶强化,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升高;(4)形成固溶体后对材料物理性质的影响:固溶体的电学、热学、磁学等物理性质也随成分而连续变化,但一般都不是线性关系。固溶体的强度与硬度往往高于各组元,而塑性则较低, 3-6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V Na,V Na',V Cl˙,(V Na'V Cl˙),Ca K˙,Ca Ca,Ca i˙˙解:钠原子空位;钠离子空位,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氯离子空位,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最邻近的Na+空位、Cl-空位形成的缔合中心;Ca2+占据K.位置,带一个单位正电荷;Ca原子位于Ca原子位置上;Ca2+处于晶格间隙位置。 3-7写出下列缺陷反应式:(l)NaCl溶入CaCl2中形成空位型固溶体;(2)CaCl2溶入NaCl中形成空位型固溶体;(3)NaCl形成肖特基缺陷;(4)Agl形成弗伦克尔缺陷(Ag+进入间隙)。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复习卷B含答案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 一章复习卷B含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431160672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学科期末复习试卷 [基础卷B] 一、选择题(60分,每空3分) 1.一个因病被摘除子宫的妇女,会表现出的特征是(C) A.仍具有生殖能力,因为卵巢仍能产生卵细胞 B.仍具有生殖能力,因为受精卵可在输卵管中形成并发育成胚胎 C.不再有生殖能力,因为胎儿失去了发育的场所 D.不再有生殖能力,因为卵巢不再产生卵细胞 2.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蛙》你看了吗?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请问其作用是(B)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达到节育目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蛹不食不动,已是死亡了 B.刚生下的婴儿口中含有羊水,此时大哭会启动婴儿的呼吸系统,但血管与母体是相通的

C.卵子要比精子大点,是因为它们在受精后变成受精卵时,一直要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D.受精时,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的精子一般只有一个 4、下图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出芽生殖方式的是(D) 5.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双数,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单数 B.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一片 C.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双子叶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单子叶植物的胚珠没有子房包被 6.被子植物开花的过程应是( C )。 ①花瓣张开②雄蕊伸长、花药裂开、花粉散开③雌蕊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7.“无花果”之所以“无花”是因为( C )。 A.真的不开花就结果 B.是低等植物,不会开花 C.开的花很小,不被人注意 D.它的花没有子房 8.板栗外面褐色面坚硬的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所以一颗板栗就是 (B ) A.一粒种子 B.一个果实 C.果皮和胚 D.胚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七下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教学设计

七下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基本过程; (2)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技能目标: (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 使学生体验母亲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即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性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 受精的实质、受精的场所 2.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教学难点 1.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共存、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兼用的教学策略。课前查找资料、分析讨论问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展示预习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感悟,提升。 教学思路

预习内容从“与家人互动”开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亲切感;再通过独立完成知识点、与同伴合作完成讨论问题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小组的在课堂上的展示,充分分享合作的喜悦,教师给予点评,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动画课件(受精与受精卵的分裂);录象(受精过程、分娩过程、试管婴儿);幻灯片(精子与卵子结构图、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等) 预习内容: 1.家庭采访题——请你和你的家人共同完成: (1)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心情和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母亲肚子里的第一次“活动”是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血型_________,妈爸的血型__________,你长得更像谁? (4)从母亲怀孕到你的出生共经历______________月; (5)刚出生的你,体重是____________千克; 2.自主预习题——请你独立完成: 一:受精与妊娠 (1)什么是受精? (2)受精的场所在哪里?受精的实质? (3)受精卵与胚胎的不同?“怀孕”在科学上称为? (4)结合受精和胚胎的形成过程,说说人的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5)避孕的方法?(男性有哪些?女性有哪些?) 二、胚胎的发育 (6)受精后第几周出现胎盘? (7)胚胎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相连通吗? (8)胎盘起什么作用?脐带连接着谁? (9)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为什么? (10)胚胎第几周具人形?从哪周到哪周称为胎儿?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全部作业

(一) 1 谈谈你对材料学科及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2 金属键与其它结合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金属的某些特性? 3 说明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有何不同?其中有何须注意的问题? 5 画出三种典型晶胞结构示意图,其表示符号、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各是什么? 6 画出立方晶系中(011),(312),[211],[211],[101],(101) 7, 画出六方晶系中(1120),(0110),(1012),(110),(1012) 8. 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9.在立方系中绘出{110}、{111}晶面族所包括的晶面,及(112)和(120)晶面。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a)立方晶系(421),() 123,(130),[211],[311];

10.在立方系中绘出{110}、{111}晶面族所包括的晶面,及(112)和(120)晶面。 11.计算面心立方结构(111)、(110)与(100)面的面密度和面间距。 12. 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a)立方晶系(421),()123,(130),[211],[311]; b)六方晶系()2111, ()1101,()3212,[2111],1213????。 13 在体心立方晶系中画出{111}晶面族的所有晶面。 14 画出<110>晶向族所有晶向

15.写出密排六方晶格中的[0001],(0001),()1120,()1100,()1210 16. 在一个简单立方晶胞内画出一个(110)晶面和一个[112]晶向。 17. 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立方晶系(421),()123,(130),[211],[311]; 18.计算晶格常数为a 的体心立方结构晶体中八面体间隙的大小。 19.画出面心立方晶体中(111)面上的[112]晶向。 20.已知某一面心立方晶体的晶格常数为a ,请画出其晶胞模型并分别计算该晶体 的致密度、{111}晶面的面密度以及{110}晶面的面间距。 21.表示立方晶体的(123),[211],()012 22. 写出密排六方晶格中()1120,()1100,()1210[2111],1213???? 23. 画出密排六方晶格中的[0001], ,()0110,()1010,[2110],[1120] 2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的(1 1 1)晶面上画出[110]晶向 25 指出在一个面心立方晶胞中的八面体间隙的数目,并写出其中一个八 面体间隙的中心位置坐标。假设原子半径为r ,计算八面体间隙的半径。 26.画出密排六方晶格中的(0001),()1120,()1100,()1210 27.立方晶系中画出(010),(011),(111),(231),[231],[321] 29.计算晶格常数为a 的面心立方结构晶体中四面体间隙和八面体间隙的大小。(4分) 30.写出立方晶系{}110、{}123晶面族的所有等价面 31.立方晶胞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102,(112),(213) ,[110], 32.六方晶系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2110),(1012),1210????,0111???? 33.写出立方晶系{}100、{}234晶面族的所有等价面 34.画出立方晶胞内(111),[112], 35.画出六方晶胞内(1011),[1123]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提出“天圆地方”这一观点的是( ) A.古代中国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埃及人 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身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3.从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那是因为( ) A.地球上的物质是蓝色的 B.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 C.大气是蓝色的 D.地球表面主要由植被覆盖 4.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5.在比例尺为1∶45000000的地图中,图上1cm 表示的实际距离为( ) A.1cm B.1km C.450km D.900km 6.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我国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地形都以平原为主,形成这类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生物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8.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9.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A 的海拔高度是( ) A.400米 B.500米以上 C.400米~500米之间 D.400米以下 10.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 A.3千米 B.30千米 C.300千米 D.4千米 11.下列四幅图(经纬网)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A.向东南 B.向东北 C.向西南 D.向西北

《材料科学基础》总复习(完整版)

《材料科学基础》上半学期容重点 第一章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键合类型(离子健、共价健、金属健、分子健力、混合健)及其特点;键合的本质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重点说明离子晶体的结合能的概念; 晶体的特性(5个); 晶体的结构特征(空间格子构造)、晶体的分类; 晶体的晶向和晶面指数(米勒指数)的确定和表示、十四种布拉维格子;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缺陷 晶体化学基本原理:离子半径、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配位数及配位多面体; 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结构,鲍林规则(第一、第二);书上表2-3下的一段话;共价健晶体结构的特点;三个键的异同点(举例); 晶体结构缺陷的定义及其分类,晶体结构缺陷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举例); 第三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相的定义 相结构 合金的概念:

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1)晶体结构 无限互溶的必要条件—晶体结构相同 比较铁(体心立方,面心立方)与其它合金元素互溶情况(表3-1的说明) (2)原子尺寸:原子半径差及晶格畸变; (3)电负性定义:电负性与溶解度关系、元素的电负性及其规律;(4)原子价:电子浓度与溶解度关系、电子浓度与原子价关系;间隙固溶体 (一)间隙固溶体定义 (二)形成间隙固溶体的原子尺寸因素 (三)间隙固溶体的点阵畸变性 中间相 中间相的定义 中间相的基本类型: 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表示方法 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种类 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 二元系相图: 杠杆规则的作用和应用; 匀晶型二元系、共晶(析)型二元系的共晶(析)反应、包晶(析)

型二元系的包晶(析)反应、有晶型转变的二元系相图的特征、异同点;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 了解三元相图中的直线法则、杠杆定律、重心定律的定义; 第四章材料的相变 相变的基本概念:相变定义、相变的分类(按结构和热力学以及相变方式分类); 按结构分类:重构型相变和位移型相变的异同点; 马氏体型相变:马氏体相变定义和类型、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特点,金属、瓷中常见的马氏体相变(举例)(可以用许教授提的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金属、瓷马氏体相变性能的不同――作为题目) 有序-无序相变的定义 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温度、玻璃态转变点及其黏度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一级相变的相变;二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二级相变的相变;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长大型相变、连续型相变(spinodal相变)按原子迁动特征分类: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的运动。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除研究对象本身外),科学中一般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不加以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做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则要作出说明。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4.机械运动的分类: 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而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即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5.比较物体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大的速度快;⑵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用时少的速度快。 6.速度和平均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 ①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②计算公式:v=s/t ;变形公式:s=vt t=s/v ③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记作:m/s常用单位:千米/时,记作:Km/h 换算关系:1米/秒= 3.6千米/时“1米/秒”表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米。 【注意】Ⅰ在速度计算中,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要带单位计算。 Ⅱ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Ⅲ速度常识:人步行的速度为1.3 m/s,自行车的速度为4.2 m/s,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100 Km/h,动车组的速度约为200 Km/h,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约为900 Km/h,空气中 声速为340 m/s,光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速度3×108 m/s。 ⑵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v=s/t算出来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即平均速 度等于某段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 二.力的存在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七下第一章科学练习卷知识讲解

七下第一章科学练习 卷

初中科学试卷第一章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B. 青蛙、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D. 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2.通过人工培育的方法,可以使蟹爪兰在仙人掌上成活。这种人工培育的方法应该是() A. 扦插 B. 分根 C. 嫁接 D. 压条 3.细菌和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 A. 没有细胞壁 B. 是多细胞生物 C. 细胞内无叶绿体 D. 有真正的细胞核 4.炎炎夏季,西瓜成为最闪亮的“明星水果”,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西瓜中的西瓜籽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成() A. 子房壁 B. 胚珠 C. 花 药 D. 花托 5.“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能提供胚胎的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结构有下列叙述:①卵黄②脐带③母体④胎盘。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6.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有一年越国趁吴国灾荒,把煮熟后晒干的稻谷种子借给吴国。第二年吴国用煮过的稻谷种子播在田里,结果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煮熟的稻谷种子一定不会长出水稻秧苗来,主要的原因是() A. 温度还是太高 B. 缺少营养物质 C. 种子的胚已破坏 D. 营养已破坏 7.下列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的是() A. 酵母菌 B. 流感病毒 C. 草履虫 D. 大肠杆菌 8.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小明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的豆芽可不容易,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应将桶盖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又长又白豆芽。据此,你猜想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 A. 水分 B. 空气 C. 阳光 D. 适宜温度 9.一朵桃花开后没有结出桃子,最可能被虫子破坏的结构是( ) A. 花萼 B. 花蕊 C. 雌蕊 D. 雄蕊 10.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A. 种皮 B. 子叶 C. 胚芽 D. 胚乳 1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你知道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精子 D. 婴儿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单元测试测试卷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三章力和运动 单元测试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有如下操作:①轻轻来回拉动挂钩两次;②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明确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③④①②⑤ 3、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 .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比停止的时候大 C .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 .骑车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4 甲 乙 丙 丁 A .甲图和丙图 B .甲图和丁图 C .乙图和丙图 D .乙图和丁图 5、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A .竖直下落 B .斜向东下落 C .斜向西下落 D .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 6、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 .“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 B .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 C .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

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 7、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 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①向右做加速运动②向右做减速运动③向左做加速运动④向左做减速运动 A.①B.③ C.②③D.①④ 8、在广场上游玩时,小明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 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B.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 C.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D.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 9、如图所示,A、B是两只相同的齿轮,A被固定不能转动,若B齿轮绕A齿轮运动半周, 到达图中C的位置,则B齿轮上所标出的竖直向上的箭头所指的方向()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 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 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 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C方向运动 C.沿BE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1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 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12、我国公安部规定: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 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倒车B.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 13、地球距离月球约3×108米,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 上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某时刻,地面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前方相距32米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秒,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距离障碍物22米;再经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七下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许多新生命(比如婴儿)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一个健康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人工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第二节:走向成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的两个快速生长时期 2、女孩青春期一般为11-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 3、青春期的变化 (1)身体外边的变化:身高体重的迅速增加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比如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2)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青春期最大的变化)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的标志: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3)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 如心脏收缩力增强、肺通气量增大、脑调节功能增强 4、衰老和死亡: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是生命终止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三节:动物的生长时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科学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 第三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 完全变态发育。(青蛙) 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 6、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7、动物的生命周期:由生长时期构成。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⑸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⑷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一般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人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产生的。 3、人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由人的睾丸、卵巢产生的。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它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子的形状像蝌蚪,外形可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精子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长度约为 0.05 毫米。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卵的外形像球形,直径约为0.1毫米。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4、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5、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并附着在子宫壁上,即怀孕了,也称妊辰。 6、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1)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2)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相联系。 (3)胎盘的结构特点是有丰富的血管。 (4)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5)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连的,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6)胎盘在子宫内被羊水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震荡,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天),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8、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9、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内含有婴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含有抗病物质,因此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 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 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差甚远,其中尺寸较细的相以球状、点状、片状或针状等形态弥散地分布于另一相晶粒的基体内。如果弥散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相,则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材料的塑韧性。 10. 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和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构,其中能量最低的结构称为稳态结构或平衡太结构,而能量相对较高的结构则称为亚稳态结构。所谓的热力学条件是指结构形成时必须沿着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或者说结构转变必须存在一个推动力,过程才能自发进行。热力学条件只预言了过程的可能性,至于过程是否真正实现,还需要考虑动力学条件,即反应速度。动力学条件的实质是考虑阻力。材料最终得到什么结构取决于何者起支配作用。如果热力学推动力起支配作用,则阻力并不大,材料最终得到稳态结构。从原则上讲,亚稳态结构有可能向稳态结构转变,以达到能量的最低状态,但这一转变必须在原子有足够活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而常温下的这种转变很难进行,因此亚稳态结构仍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32)与[236] (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132)与[123],(2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解:(1)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知识点

1、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发生变化。 2、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 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将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是否相等,将物体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5、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 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7、 时间路程速度= t S v = 8、 1米/秒=3.6千米/时 9、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0、力的作用效果体现在:(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11、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位N 1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是弹簧测力计 14、弹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 15、弹力:针对发生的形变,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的力一般都是弹力,两个物体不接触的是磁力) 16、使用弹簧秤时要沿着轴线方向施力 1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8、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19、重力: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向下吸引的作用 2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 21、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22、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质量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用悬挂法确定。 23、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关,跟星球的质量、半径有关。 24、重力的公式:G=mg g=9.8N/Kg (为了粗略计算g 一般取10N/Kg ) 25、如果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它一定受力;但物体受力了,运动状态未必改变(可能受到平衡力,可能受到合力为零) 26、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7、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理想状态下的定律。 28、原来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当某时刻不受力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某时刻不受力后,将保持静止状态。 29、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0、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31、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存在惯性。 32、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明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33、两个力相互平衡需要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完整wor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练习卷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一般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发育而来的。 2、人的受精卵是由和结合而产生的。 3、人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由人的产生的。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 由、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它能产生、分泌。精子的形状 像,外形可分为部和部两部分。精子只能在下才能看到,长度约为毫米。女性的 生殖系统主要由、输卵管、、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分泌。成年女性大约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卵的外形像,直径约为毫 米。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4、精子和在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5、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 入,并附着在上,即了,也称。 6、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1)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 (2)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和与母体相联系。 (3)胎盘的结构特点是有。 (4)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等 废物通过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的主要器官。 (5)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的,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的。 (6)胎盘在子宫内被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对胚胎有作用。 胚胎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约 280天),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8、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产出的胎儿叫。 9、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内含有婴儿所需要的,还含 有,因此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0、受精的正确含义是指:() A. 精子和卵的接触 B. 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膜内 C.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 D. 许多精子进入卵细胞中 11、人体受精卵形成及开始分裂的主要场所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输卵管 D. 阴道 C. 卵巢 B. 子宫 A. 第二节:走向成熟 1、人的生长过程的顺序排列应是:婴幼儿期→少年期→→成年期 →。 2、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岁到岁,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 3、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称为第二性征。 4、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体变化最明显的时期。 (1)人体的外表变化: 青春期人体的外表男女共同变化有:、、等。男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和等。 女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和等。 (2)的发育和成熟——这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特征。 进入青春期,女孩的发育成熟后,大约每一个月有个成熟的 卵细胞从中排出。如果卵细胞没有受精,子宫内膜会自然脱落,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 , 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 这种现象叫。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3)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进入青春期,收缩力增强、肺通气量增大、调节功能增强等。 5、从书中人类的生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人一生中有两个迅速生长的时期,即 和,生长的速度快。进入成人期后,人基本上就停止了生长。 6、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脑,容易接受,但较弱,尤 其对、、、之类的诱惑,更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7、总之,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和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以科 学的态度对待它。 8、新生命诞生后,经过生长发育,最终都要。 (1)衰老的实质是:的过程。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 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 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 质上是种有性生殖)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 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 第二节: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1. (P80 3-3) Calculate the atomic radius in cm for the following: (a) BCC metal with a 0=0.3294nm and one atom per lattice point; and (b) FCC metal with a 0=4.0862? and one atom per lattice point. Solution: (a) In BCC structures, atoms touch along the body diagonal, which is 3a 0 in length. There are two atomic radii from the center atom and one atomic radius from each of the corner atoms on the body diagonal, so 340r a = 430a r ==0.14263nm=1.4263 810-?cm (b) In FCC structures, atoms touch along the face diagonal of the cube, which is

02a in length. There are four atomic radii along this length —two radii from the face-centered atom and one radius from each corner, so 240r a =, 420 a r ==1.44447 ?=1.44447810-?cm 2.(P80 3-4) determine the crystal structure for the following: (a) a metal with a0=4.9489?, r=1.75?, and one atom per lattice point; and (b) a metal with a0=0.42906nm, r=0.1858nm, and one atom per lattice point. Solution: We know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omic radii and lattice parameters are 430 a r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