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生虫实验诊断方法

寄生虫实验诊断方法

寄生虫实验诊断方法
寄生虫实验诊断方法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1临床诊断:A病史、症状、体征B物理诊断:X线、B超、CT、MRI

2实验室检查:A病原学方法:粪便检查;血液检查;排泄物分泌物检查;其他器官组织检查

B免疫学方法C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浓集法;毛蚴孵化法;肛门拭子检查法;钩蚴培养法;虫卵计数法;定量透明法;带绦虫孕节检查法。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常用的方法。要取得准确的结果

1)粪便必须新鲜,送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2)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并防止污染与干燥;3)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4)取材部位:尽可能取病变部位。

直接涂片法:用以检查蠕虫卵、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但检出率相对较低。一般要求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⑴蠕虫卵检查:方法: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如用高倍镜观察,需加盖片。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⑵原虫检查:1)活滋养体检查:方法同查蠕虫卵。注意事项。2)包囊的碘液染色检查:方法同上,以一滴碘液代替生理盐水。若同时需检查活滋养体,可在用生理盐水涂匀的粪滴附近滴一滴碘液,再盖上盖片。涂片染色的一半查包囊;末染色的一半查活滋养体。

3)隐孢子虫卵囊染色检查:目前较佳的方法为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于新鲜粪便或经10%福尔马林固定保存的含卵囊粪便都可用此法染色。染色过程是先用金胺-酚染色,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

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取约5mg粪便,置于载玻片上,覆以浸透甘油-孔雀绿溶液的玻璃纸片,轻压,使粪便铺开(20×25mm)。待粪膜稍干,即可镜检。玻璃纸准备:将玻璃纸浸于甘油-孔雀绿溶液中,至少浸泡24小时,至玻璃纸呈现绿色。使用此法需掌握粪膜的合适厚度和透明的时间。如粪膜厚,透明时间短,虫卵难以发现;如透明时间过长,则虫卵变形,也不易辨认。

沉淀法:原虫包囊和蠕虫卵的比重大可沉集于水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但比重较小的钩虫卵和某些原虫包囊则效果较差。方法:自然沉淀法;离心沉淀法;醛醚沉淀法;

自然沉淀法:取粪便20~30g、加水成混悬液,经金属筛过滤,再加清水冲洗残渣;过滤粪液在容器中静置25分钟,倒去上液,重新加满清水,以后每隔15~20分钟换水一次(3~4次),直至上液清晰为止。最后倒去上液,取沉渣作涂片镜检。

离心沉淀法:将上述滤去粗渣的粪液离心(1500~2000rpm/min)1~2分钟,倒去上液,注入清水,再离心沉淀,如此反复沉淀3~4次,直至上液澄清为止,最后倒去上液,取沉渣镜检。

醛醚沉淀法:置粪便1~2g加水10~20ml调匀,将粪便混悬液过滤,离心(2000rpm)2分钟;倒去上层粪液,加水10ml混匀,离心2分钟;倒去上液,加10%甲醛7ml。5分钟后加乙醚3ml,塞紧管口并充分摇匀,取下管口塞,离心2分钟,即可见管内自下而上分为4层。取管底沉渣涂片镜检。如检查原虫包囊,可加卢戈氏液染色,加盖片镜检。

浮聚法: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体表面。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饱和盐水浮聚法;

2.硫酸锌离心浮聚法;

3.蔗糖离心浮聚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此法用以检查钩虫卵效果最好。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饱和盐水配制:将食盐徐徐加入盛有沸水的容器内,不断搅动,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硫酸锌离心浮聚法:此法可用于检查原虫包囊,球虫卵囊和蠕虫卵。取粪便约1g,加水充分搅碎,按离心沉淀法过滤,反复离心3~4次,至水清为止,最后倒去上液,在沉渣中加入比重1.18的硫酸锌液(33%的溶液),调匀后再加硫酸锌溶液至距管口约1cm处,离心1分钟。用金属环取表面的粪液置于载玻片上,加碘液一滴,镜检。

蔗糖离心浮聚法:此法适用于检查粪便中隐孢子虫的卵囊。取粪便约加水并过滤。取滤液离心5~10分钟,吸弃上清液,加蔗糖溶液再离心,然后如同饱和盐水浮聚法,取其表液膜镜检(高倍或油镜)。卵囊透明无色,隐孢子虫的卵囊在漂浮液中浮力较大,常紧贴于盖片之下,但1小时后卵囊脱水变形不易辨认,故应立即镜检。也可用饱和硫酸锌溶液或饱和盐水替代蔗糖溶液。

毛蚴孵化法取粪便约30g,先经重力沉淀法浓集处理,将粪便沉渣倒入三角烧瓶内,加清水(去氯水)至瓶口,在20~30℃的条件下经4~6小时后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结果。,如见水面下有白色点状物作直线来往游动,即是毛蚴。

肛门拭子检查法适用于在肛周产卵(蛲虫),或常在肛门附近发现虫卵(牛带绦虫)的虫卵检查法。

棉签拭子法:用浸泡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肛门周围擦拭,随后将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试管中,用力搅动,迅速提起棉签并弃去,再加饱和盐水至管口处,覆盖一载玻片,5分钟后取载玻片镜检。也可将擦拭肛周的棉签放在盛清水的试管中,经充分浸泡,取出,弃去。试管静置10分钟,或经离心后,倒去上液,取沉渣镜检。

透明胶纸法:用长约6cm,宽约2cm的透明胶纸粘擦肛门周围的皮肤,取下胶纸,将有胶面平贴玻片上,镜检。

钩蚴培养法:根据钩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孵出幼虫的原理设计的方法。

虫卵计数法:虫卵计数用于估计人体内寄生虫的感染度,常用司徒尔(Stoll)氏法,即司氏稀释虫卵计数法定量透明法适用于各种粪便内蠕虫卵的检查及计数。方法:将所得虫卵数×24,再乘上述粪便性状系数,即为每克粪便虫卵数(eggs per gram,EPG)。

(二)血清检查:是诊断疟疾、丝虫病的基本方法。涂制血膜用的载玻片用前需经洗涤液处理,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在95%酒精中浸泡,擦干或烤干后使用。厚薄血膜同片制作:检查疟原虫。操作步骤、优缺点检查微丝蚴

⑴新鲜血片检查:晚间9时至次晨2时取血1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发现蛇形游动的幼虫后,仍须作染色检查,以确定虫种。

⑵厚血膜检查:厚血膜的制作、溶血、固定与姬氏液染色同疟原虫。但需取血3滴,也可用苏木素染色法染色。

(三)排泄物与分泌物等的检查

痰液痰中可能查见肺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棘球蚴的原头蚴、粪类圆线虫幼虫、蛔蚴、钩蚴、尘螨等;卡氏肺孢子虫的包囊也可出现于痰中,但检出率很低。

肺吸虫卵检查:直接涂片法;浓集法

直接涂片法:在洁净载玻片上先加1~2滴生理盐水,挑取痰液少许,最好选带铁锈色的痰,涂成痰膜,加盖片镜检。如未发现肺吸虫卵,但见有夏科-雷登晶体,提示可能是肺吸虫患者。

浓集法:收集24小时痰液,置于玻璃杯中,加入等量10%NaOH溶液,使痰液消化成稀液状。以1500rpm 离心5~10分钟,弃去上清液,取沉渣滴涂片检查。

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检查:取新鲜痰液作涂片。天冷时应注意镜台载玻片保温。高倍镜观察。如为阿米巴滋养体,可见其伸出伪足并作定向运动。

十二指肠液和胆汁用十二指肠引流管抽取十二指肠液及胆汁,以直接涂片法镜检;

也可经离心浓集后,吸取沉渣镜检。可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华支睾吸虫卵、肝片形吸血卵和布氏姜片虫卵等;急性阿米巴肝脓肿患者偶在胆汁中发现大滋养体。

尿一般先离心,后取沉渣镜检。但乳糜尿需加等量乙醚,用力振荡,使脂肪溶于乙醚。然后吸去脂肪层,离心,取沉渣镜检。

鞘膜积液主要检查班氏微丝蚴。阴囊皮肤经碘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取鞘膜积液作直接涂片检查,也可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离心,取沉渣镜检。

阴道分泌物检查阴道毛滴虫

其它器官组织检查

1.骨髓穿刺主要检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一般常作髂骨穿刺,取少许骨髓液作涂片;甲醇固定,同薄血膜染色法染色,油镜检

淋巴结穿刺

⑴利什曼原虫:检出率低于骨髓穿刺,但方法简便、安全,且有一定疗效考核价值。淋巴结组织液注于载

玻片上,作涂片染色检查。也可用摘除的淋巴结的切面做涂片,染色后镜检。

⑵丝虫成虫:可用注射器从可疑的淋巴结节中抽取成虫,或剖检摘除的结节寻找成虫,也可作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肌肉活检

⑴旋毛虫幼虫从患者的腓肠肌或肱或股二头肌取米粒大小的肌肉一块,置于载玻片上,加50%甘油滴,盖上另一载玻片,均匀用力压紧,低倍镜下观察。取下肌肉须立即检查,否则幼虫变得模糊,不易检查。

⑵猪囊尾蚴:摘取肌肉内的结节,剥除外层纤维被膜,在2张载玻片间压平、镜检。也可经组织固定后作切片染色检查。

皮肤:检查疥螨,蠕形螨,利什曼原虫等。⑴疥螨:⑵蠕形螨:⑶利什曼原虫:

直肠粘膜:用直肠镜从直肠粘膜病变组织内可查见日本血吸虫卵及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日本血吸虫卵:用直肠镜自直肠取米粒大小的粘膜一块,经水洗后,放在2载玻片间,轻轻压平,镜检

溶组织阿米巴:用乙状结肠镜观察溃疡形状,自溃疡边缘或深层刮取溃疡组织,置于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盖上盖片,轻轻压平,立即镜检。也可取出一小块病变的粘膜组织,固定切片,染色检查。

免疫学诊断

环卵沉淀试验(COPT)是以血吸虫整卵为抗原的特异免疫血清学试验

原理:卵内毛蚴或胚胎分泌排泄的抗原物质经卵壳微孔渗出与检测血清内的特异抗体结合,可在虫卵周围形成特殊的复合物沉淀,在光镜下判读反应强度并计数反应卵的百分率称环沉率。

方法:塑料管法COPT: 双面胶纸法COPT: PVF抗原膜片法: 血凝板法: 组织内环卵沉淀反应:

酶联环卵沉淀反应

方法评价: COPT可作为诊断血吸虫病的血清学方法之一,及临床治疗病人的依据;可用作考核治疗和防治效果的方法;并且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疫情的方法。

皮内试验:利用宿主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将特异抗原液注入皮内,观测皮丘及红晕反应以判断有无特异抗体(IgE)的存在称皮内试验(IDT)。

方法:取皮试液0.1ml作皮内注射,20min后判断皮试结果。

结果判断标准: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

皮内试验用于多种寄生虫病的检测,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等。最常用于血吸虫病的调查。操作简单,并且可即时观察结果,适宜现场应用。大多用粗制可溶性血吸虫虫卵抗原(稀释度为1:4000)或成虫冷浸抗原(稀释度为1:8000),其阳性率在93%~97%,但有部分假阳性反应(2.1%~3.5%),并且对其他寄生虫病交叉反应较高。

皮内试验的应用范围:①过筛方法,先作皮试,阳性者再作进一步追查;②临床辅助诊断;③考核预防效果,用作检查新感染的方法,特别对儿童。

染色试验(DT)是比较独特的免疫反应,是目前诊断弓形虫病较好的方法,可用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原理:新鲜活弓形虫滋养体胞质对碱性美蓝有很强的亲和性,能被染成蓝色;但当弓形虫受特异性抗体和辅助因子协同作用后,细胞变性、细胞膜破裂,细胞质外溢,虫体不着色。新鲜弓形虫滋养体和正常血清混合,在37℃作用1小时或室温数小时后,大部分弓形虫失去原来的新月形,而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用碱性美蓝染色时着色很深。但新鲜弓形虫和免疫血清混合时,虫体仍保持原有形态,用碱性美蓝染色时,着色很浅或不着色。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弓形虫受到特异体抗体和辅助因子协同作用后,虫体细胞变性,结果虫体对碱性美蓝不易着色。

方法:将经56度30min灭活的待测血清同滋养体和辅助因子共同作用后加美蓝染色,如有50%或以上不着色者即为阳性。可使50%虫体不着色的血清稀释度即为血清阳性滴度。

结果判断:1:8为隐性感染;1:256为活动性感染;1:1024为急性感染。

间接血凝试验(IHA)

原理:以人O型红细胞或绵羊红细胞为载体,经特殊处理后结合上特异性抗原,即为致敏红细胞。在遇到相应的抗体时发生特异性结合,致使红细胞产生交联而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团块,即为阳性。如无特异性的抗体则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而沉于底部,为阴性。

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用已知抗原或抗体预先与待测标本作用,以中和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再加入相应的致敏红细胞,如无法交联而不发生凝集则为阳性。根据红细胞在孔底的沉积类型而定。

“-”,红细胞沉于管底,呈圆点形,外周光滑;“±”,红细胞沉于管底,周围不光滑或中心有白色小点;“+”,红细胞沉积范围很小,呈较明显的环形圈

“++”,红细胞沉积范围较小,其中可出现淡淡的环形圈;

“+++”,红细胞布满管底呈毛玻璃状;

“++++”,红细胞呈片状凝集或边缘卷曲。呈明显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为该血清的滴度或效价。间接荧光抗体法(IFA)

原理:将抗原与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如患者血清)结合,然后使之与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抗抗体)结合,三者的复合物可发出荧光。本法的优点是制备一种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查,即可用以测定抗原,也可用来测定抗体。IFA的抗原可用虫体或含虫体的组织切片或涂片,经充分干燥后低温长期保存备用。一张载片可等距置放多个抗原位点用以同时检测多个样本或确定滴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简称酶联试验,已广泛用于多种寄生虫感染的宿主体液以及排泄分泌物(尿,乳,粪便等)内特异抗体或抗原微粒的检测。根据检测要求,试验可分多种类型,常用者有:用于检测抗体的间接法;检测IgM的双夹心法;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以固相抗体检测抗原的竞争法以及竞争抑制法等。酶联试验的方法根据所用载体、酶底物系统、观察反应结果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目前最常用的固相载体为聚苯乙稀微量滴定板,具有需样少,敏感,重演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酶底物系统也有多种,常用的有辣根过氧化物酶-邻苯二胺(HRP-OPD)、碱性磷酸酯酶-硝酚磷酸盐(AKP-PNP)等,具有较好的生物放大效应。其中HRP由于价廉、易得而被广泛应用。

酶联试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可分为:①固相包被;②温育洗涤;③加样;④酶结合物反应;⑤底物显色;

⑥终止反应读取结果等若干步骤。温育和洗涤需贯穿在每二步骤之间,用以去除多余的反应物。

斑点ELISA(dot-ELISA)是近年新发展的一种ELISA技术,选用对蛋白质有很强吸附能力的硝酸纤维素薄膜作固相载体,底物经酶促反应后形成有色沉淀物使薄膜着色,然后目测或用光密度扫描仪定量。

dot-ELISA可用来检测抗体,也可用来检测抗原,由于该法检测抗原时操作较其他免疫学试验简便,故目前多用于抗原检测。

免疫印渍试验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转印及标记免疫试验三项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探针技术,是用于分析蛋白抗原和鉴别生物学活性抗原组分的有效方法,近年已应用于检测寄生虫感染宿主体液内针对某分子量抗原的相应循环抗体成分或谱型。是为一项高敏感和高特异的诊断方法,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用于诊断的免疫印渍试验以采用酶标记的探针(即二抗及其标记结合物)为安全方便,称酶免疫转移印渍试验

DNA探针技术:又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应用面广的研究手段。在寄生虫病诊断中,探针是病原体的特异核酸序列,可用来检测出病原体是否存在,其关键环节在于获得特异的核酸探针。DNA探针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并且DNA探针是直接检测寄生虫的基因,故比血清学方法可靠;又因探针DNA较稳定,在合适条件下可较长期保存;在试验条件不变时试验结果的重演性较好。在寄生虫病的诊断、现场调查、寄生虫种的鉴定及分类等方面的研究中均已使用了DNA探针技术,内容包括原虫、吸虫、线虫、绦虫、昆虫的鉴定和致病的诊断。

PCR技术:检测病原体遗传物质用以诊断寄生虫病的方法,除分子杂交技术外,新近发展的更灵敏、快速,并且不需要同位素标记的基因扩增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DNA技术。

基本原理:PCR是体外DNA的大量复制合成反应

其基本要素有:DNA模板:寡聚核苷酸;耐热DNA聚合酶;四种单核苷酸;反应缓冲液

方法:基本PCR;RT-PCR,PCR-ELISA

寄生虫病免疫及其免疫诊断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环境寄生虫学:寄生虫与环境能以不同的方式互相影响,该学科就是利用寄生虫来监测环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2.免疫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现象和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免疫学方面的科学。 3.免疫流行病学:是以流行病学的形式与方法研究免疫力的群体效应,即研究宿主个体的免疫差别是如何影响致病因素的群体生物学表现,研究通常还包括运用数学模型及血清流行病学等方法。 4.非消除性免疫: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这仅仅是一种不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不能被彻底清除,而是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状态,与宿主的特异保护性免疫力同在;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这种免疫力即逐渐消失。包括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 5.消除性免疫:未经治疗,宿主即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如:硕大利什曼原虫的东方疖。 6.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宿主受到与抗寄生虫效应的靶抗原无关的病原体的提取物或某些合成产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保护力,它并不针对某特定的靶病原体,而是可抵抗多种感染因子(包括单细胞的原虫和细菌,多细胞的蠕虫,甚至肿瘤等)的攻击。 7.带虫免疫:某些血内寄生原虫感染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原有的原虫,使其数量明显下降,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临床症状消失,呈带虫状态,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虫体,可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体内无此虫时此免疫力即消失,这种免疫状态就是~。 8.伴随免疫:人感染某些蠕虫(如: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患者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无损于体内的成虫,当体内成虫消失后此免疫力也消失,这种免疫称为~。 9、流行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的人,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10、感染度:是指一个个体的虫荷或一组个体的平均虫荷,在人群中只能通过定量的虫卵计数表示,但也有少量尸检的研究测定虫荷数。流行率和感染度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般,人群流行率越高,感染者的平均感染度就越高。 11、(新)感染的发生率:是指原先未感染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以年百分率表示,通常在儿童中计算。 问答题 1.何谓超敏反应?分别可见于哪些寄生虫病? 超敏反应是处于免疫状态的机体,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或变应原时出现的异常反应,常导致宿主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变化。 按照Gell和Coombs关于超敏反应的分类,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也可分为Ⅰ、Ⅱ、Ⅲ、Ⅳ4型;它们分别称为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或细胞免疫型。 在寄生虫感染中,有的寄生虫病可同时存在几型超敏反应,甚为复杂多变。例如,血吸虫病就可有速发型、免疫复合物型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或先后存在。 【寄生虫所致的超敏反应见下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测试试题(A卷)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作者:————————————————————————————————日期: 2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带虫免疫:寄生虫感染常常引起宿主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此时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未完全被清除,而是维持在低水平。(非消除性免疫) 3、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同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则寄生于另一个宿主,饱血后落地产卵。 4、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分裂形成许多子孢子的过程。 5、生物性传播:节肢动物传播病原体最重要的途径。在传播者体内要经历发育或/和繁殖的过程。(只有在传播者体内发育或/和繁殖后才具有感染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中间宿主是椎实螺科的淡水螺,治疗动物肝片形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2、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畜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是湖北钉螺,治疗动物日本血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3、布氏姜片吸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猪和人,寄生部位是小肠。 4、猪囊尾蚴寄生的宿主是猪和人,成虫名称是猪带绦虫;成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人。 5、细粒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的肝和肺,治疗动物细粒棘球蚴病时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物。 6、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 ,中间宿主是甲螨或地螨类,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吡喹酮等药物。 7、疥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痒螨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治疗动物螨病时可选用伊维菌素等药物。 8、猪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中间宿主是蚯蚓,

人体寄生虫学测试题(附答案) 2

人体寄生虫学测试题填空题 1. 寄生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2.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学诊断包括粪便检查和组织病灶检查,粪便检查可查到 ,组织病灶能查到 _____期。 3.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分 2个时期,其中寄生在人体内, 在白蛉体内,其致病阶段是。 4. 黑热病人血清中减少,而明显增多,称 5. 蓝氏贾地鞭毛虫感染阶段是 ,经 6. 阴道毛滴虫致病阶段、感染阶段均为。 7. 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和。 8. 检查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涂片,主要可查到 9. 刚地弓形虫感染人体后,一般为 10. 卡氏肺孢子虫生活史中包括和两个阶段。 11.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宿主的 ,常见的保宿主为 _______,感染期为 _______,感染途径为 _______。 12.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部,简称 ,第二中间宿主是 _______。 13. 斯氏狸殖吸虫主要致病阶段为 14.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致病阶段包括、、和 最大阶段是 _______。 1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 3种类型,即

16. 虫卵不需要在外界发育,可直接感染人体造成肝脏损害的寄生虫有、 17. 棘球蚴外形为。囊壁分两层, 外层为内层为囊壁破裂可引起继发性 18. 人患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是由于误食了含活的裂头蚴的、 19. 钩虫幼虫对人体的致病主要表现为 20. 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卵和其中表面有凹凸不平蛋白质膜。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 21. 旋毛形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内,幼虫寄生在人体的 被寄生的宿主宿主,但旋毛虫完成生活史必须要 22. 治疗丝虫病首选药物是药盐,它对丝虫的 23. 晚期班氏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为 24. 结膜吸吮线虫雌虫产出 ,经。 25. 广州管圆线虫的成虫寄生部位为幼虫在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体感染系于生食所致,引起病。人为广州管圆线虫 26.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包括 27. 蚊类的孳生地可分为、 28. 蝇类的防制原则可分为、、 29. 蚤所传播的疾病中最重要的是 ,传播方式属于式。 30. 虱能紧紧抓住宿主的毛发或衣物纤维是因其节的指突形成 31. 雌雄性成虫吸血并传播人体疾病的重要昆虫是、

人体寄生虫学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寄生虫(parasites)和宿主(host):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 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7、人兽共患寄生虫: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亦称寄生虫性动物源性疾病。 8.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9.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0.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1.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12.幼虫移性症: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寄居在人体可引起内脏或皮肤等部位损害(幼虫移行症). 13.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4.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日本血吸虫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异位寄生,而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玻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脑和肺。 15、机会致病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宿主后,在其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机会致病原虫:在寄生原虫中,有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却在这类宿主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虫种称为机会致病原虫。 16、包囊携带者(cyst carrier)指粪便中持续排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带虫者,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 17.疟疾发作:是指由于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变性和残余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噬后,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的热原质,与疟原虫的代谢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 18.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值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复发。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19.疟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20.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不出现于外周血液,集中于肺毛细血管,晚上出现在外周血液中,称夜现周期性。 21.棘球蚴砂:棘球蚴中的生发囊、子囊、孙囊中的原头蚴脱落下来的沙粒状颗粒物质。 22.自体内重复感染(auto-infection):自体内感染是猪囊尾蚴病的感方式之一,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是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DNA体外扩增方法,它可将一小段目的DNA扩增上百万倍,其扩增效率使得该方法可检测到单个虫体或仅部分虫体的微量DNA。通过设计种、株特异的引物,此法只扩增出种、株特异的PCR产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PCR 技术的操作过程也相对简便快捷,无需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可以克服抗原和抗体持续存在的干扰,直接检测到病原体的DNA,既可用于虫种、株的鉴别,动物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又可用于动物寄生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PCR诊断技术所涉及实验的基本原理,全面熟悉PCR诊断技术的操作过程,其中包括寄生虫DNA 的提取、PCR引物的设计、PCR条件的优化、对目的片断的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结果分析、PCR产物的纯化等等。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一)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 1.虫体材料。单个虫体。 2.器具。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旋涡振荡器、微量取液器及配套吸头、微量离心管、一次性注射器、微型眼科镊、微型眼科剪刀、玻璃平皿、滴管、有机架等。 3.试剂。 (1)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 acetic acid,EDTA)、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 (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HCl,Tris-HCl)、氯化钠、蛋白酶K(25μg/μl)、异丙醇(80%)、双蒸水、灭菌超纯水等。 (2) DNA裂解液:500 mM NaCl 70 μl 、100 mM Tris-HCl(pH 8.0)30 μl、50 mM EDTA(pH 8.0)150 μl、10%SDS 30 μl。 (3) Wizard TM DNA Clean-Up 试剂盒或类似的DNA提取试剂盒。 (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 1.材料。提纯的虫体DNA。 2.器具。超净工作台、微型高速台式离心机、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PCR扩增仪、琼脂糖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微波炉、4℃/-20℃冰箱、紫外透射仪、微型离心管(200/500/1500 μl)、有机架、一次性手套、透明胶带、量筒(100 ml)、三角瓶(500 ml)等。 3.试剂。 (1) 10×PCR Buffer(无Mg2+)、dNTP(2.5 mM each)、ddH2O 、MgCl2(25 mM)、Primers、Ex Taq 酶(5 U/l)、琼脂糖、EB(10mg/ml)、Tris碱、硼酸(Boric acid)、去离子水、EDTA(0.5 mol/L,pH 8.0)、10×载样缓冲液。 (2) 0.5×TBE缓冲液:准确秤取Tris碱5.4g,硼酸2.75g,充分溶解于800 ml去离子水中,加10ml 0.5 mol/L EDTA(pH8.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三)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1.材料。PCR扩增产物。 2.器具。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三用电热恒温水箱;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琼脂糖

寄生虫病常免疫学诊断

寄生虫病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刘凡 @ 2006-04-26 12:53 寄生虫病目前还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根据近年的全国调查报告,共发现我国有人体寄生虫56种,主要为肠道寄生虫。其中半数以上为不常见虫种,尚不包括疟疾、黑热病、血吸虫、丝虫以及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巴贝西虫和锥虫等重要寄生虫。人均寄生虫感染率高达62.6%。估计全国有7亿多人感染寄生虫,最多的1人同时感染9种寄生虫,特别在农村人口中。因此对寄生虫的检验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基本的技术。对寄生虫的检验不仅要能熟悉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它们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而且要求掌握对各种标本的处理技术(如取材、制片、染色、镜检)及必要的免疫学等检验方法。 目前,寄生虫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原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三个方面。实际应用中免疫学检查比较高效和准确,几乎所有的免疫学方法均可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但是各有各的优缺点,各有各的应有条件,主要而且常用的免疫检验方法有: 1.环卵沉淀试验(COPT):这是国内外公认的用以诊断血吸虫病的有效血清学方法之一。现在该法已趋向完善,不但提高了它的诊断效果,而且使该法更适合于现场推广应用。虫卵的处理有甲醛处理冰冻干卵抗原;热处理超声干卵抗原等。方法有双面胶纸条法、蜡封片法、塑料管、薄膜抗原片COPT,聚乙烯醇缩甲醛氯仿COPT(PVF-COPT)等,均有实用价值,已经作为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首先考虑应用的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 2.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已用于多种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可分为间接血凝(IHA),反向间接血凝(RIHA),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I),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IHAI),可以检测抗原或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前国外ELISA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中。许多商品试剂盒已被引入国内,但是价格较高。国内也研制了多种试剂盒,推广应用于各种寄生虫病诊断中。例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卡氏肺孢子虫病、囊虫病、阿米巴病等。除传统的ELISA 外,又发展了K-ELISA、ABC-ELISA、DOT-ELISA、薄膜ELISA等,应用于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等。可测抗体,也可测循环抗原及粪便样品、脓液及其它体液中的抗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抗原制备和试验方法尚需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在国外已广泛应用IFAT作为寄生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国内主要应用该法诊断疟疾、丝虫病、弓形虫病。在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包虫病、阿米巴病等也有应用。IFAT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现性。但试验结果需要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反应,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结果判定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有一定的主观性。该法可检测血清中的抗体,也可检测组织内的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阿米巴、疟原虫、弓形虫等。

(完整版)动物寄生虫课程标准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3011)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高职高专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卫生检验、兽药生产与营销、特种经济养殖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三年制大专、五年制高职高专生。 二、课程性质 《动物寄生虫病》是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学科,是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依据我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生源等特点,本课程为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在动物医学等专业目标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城郊型农业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以及爱玩动物的不断增加,动物寄生虫的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三、参考学时 施教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8学时,课堂实训16学时。 四、学分 3学分 五、课程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为从事相关的管理与技术监督工作、畜牧业养殖生产及专门的兽医师工作奠定基础。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能力。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使培养能力和业务素质贯彻教学的始终。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三)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就某一局部地区进行一般的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对其中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作出比较正确的分析,制订出在原则上比较正确、一般可行的防止措施,并能提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 六、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指导,以职业技能为课程内容,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课程主导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的防制能力和考察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内容纲要 (一)理论教学标准 动物寄生虫病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动物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各论按寄生虫的分类系统编排,包括动物蠕虫病学、动物蜘蛛昆虫病学、动物原虫病学等三个方面。在每个疾病中又分为通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其它寄生虫病三个方面。大纲中所列疾病均为常发多见的动物寄生虫病。 第一章总论(8学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寄生生活的概念、寄生虫及宿主的类型、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原则。 2、掌握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和流行特点,基本掌握寄生虫病免疫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掌握寄生虫病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掌握寄生虫病防制的基本原则,对动物寄生虫病进行预防、控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1、主要内容 ⑴寄生现象 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动物寄生虫病学

《动物寄生虫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 3、多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我们称这些寄生虫为多宿主寄生虫,称这些宿主为非专性宿主。 4、免疫逃避:寄生虫能在具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生存,甚至可以繁殖,不为宿主所消灭的现象。 5、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 (二)填空题 1、片形吸虫病的病原包括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动物生前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为循序沉淀法。 2、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性阶段为尾蚴,该虫体寄生于人畜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其中间宿主为钉螺。 3、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脑和脊髓,其成虫名称是多头多头绦虫,该绦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犬等肉食动物。 4、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的肠道;中间宿主是地螨;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丙硫咪唑(吡喹酮或甲苯咪唑)等药物。 5、疥螨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皮肤表皮层,痒螨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蠕形螨寄生于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 6、棘钩瑞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终末宿主是,治疗棘钩瑞利绦虫病可选用等药物。 7、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传播媒介是微小牛蜱,治疗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时可选用三氮脒等药物。 (三)单项选择题 1、前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B ) A.蚂蚁 B.蜻蜓 C.草螽 D.淡水鱼

2、泡状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A ) A.猪 B.剑水蚤 C.甲螨 D.兔 3、羊仰口线虫寄生于羊的(C ) A.真胃 B.瘤胃 C.小肠 D.盲肠 4、毛首线虫的感染途径是(B ) A.经皮肤感染 B.经口感染 C.胎盘传播 D.接触传播 5. 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牛的(B ) A.肝脏B.有核细胞和红细胞C.心脏D.肺脏 6、牛皮蝇蛆的宿主是(B ) A.猪 B.牛 C.羊 D.鸡 7. 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B ) A. 小肠 B. 腹腔 C. 脑 D. 肌肉 8 引起鸡盲肠肝炎的病原体是( C ) A.住白细胞虫B.鸡盲肠球虫C.组织滴虫D.异刺线虫 9. 下列不属于内寄生虫的是(A ) A.微小牛蜱B.猪带绦虫C.姜片吸虫D.钩虫 10. 疥螨的主要传播途径是(D ) A.经皮肤感染B.经口感染C.自体感染D.接触感染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寄生虫病中,可选用丙硫咪唑治疗的有(AC ) A.鸡蛔虫病B.弓形虫病C.肝片吸虫病D.鸡球虫病 2. 姜片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要经过以下几个发育阶段( ABCD) A.胞蚴 B . 尾蚴 C.囊蚴 D.雷蚴 3. 寄生在犬小肠内的寄生虫有( AC ) A.犬蛔虫 B.犊新蛔虫 C.犬钩虫 D.犬恶丝虫 4. 寄生在牛、羊肝脏胆管的吸虫有( AC ) A.肝片吸虫 B.前后盘吸虫 C.双腔吸虫 D.阔盘吸虫 5. 属于鸡球虫病病原的有(ACD ) A.堆形艾美耳球虫 B.斯氏艾美耳球虫 C. 柔嫩艾美耳球虫 D. 毒害艾美耳球虫(五)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库

人体寄生虫学 (JP_JISHENGCHONGXUE) 总论、线虫概论、蛔虫、蛲虫* 一、名词解释 1 世代交替 2 保虫宿主 3 感染阶段 4 带虫免疫 5 幼虫移行症 6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7 土源性线虫 8 生物源性线虫 二、选择题 A型题 1 下列哪种寄生虫病不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A 疟疾 B 利什曼病 C 蛔虫病 D 钩虫病 E 日本血吸虫病 2 下列哪种生物是营互利共生(共栖)生活 A 疥螨 B 弓形虫 C 人虱 D 结肠内阿米巴 E 自由生活阿米巴(棘阿米巴) 3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最主要适应性的表现是: A 对气候的适应 B 对宿主体内环境的适应 C 体表结构功能的改变 D 生殖能力增强 E 对中间宿主适应性的加强

4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 A 偶然致病的体外寄生虫 B 偶然机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 C 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D 暂时性寄生人体的寄生虫 E 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 5 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D 温度、湿度、地质 E 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6 线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都经自由生活阶段 B 都有蜕皮过程 C 幼虫只在宿主体内蜕皮 D 幼虫均需经宿主肺部移行 E 虫卵孵出的幼虫就有感染性 7 下列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A Trichinella spiralis B Ascaris lumbricoides C Wuchereria bancrofti D Brugia malayi E Taenia solium 8 全国各地凡是个人与环境卫生差而气候适宜的地方都可能流行的线虫病是: A onchocerciasis B trichuriasis C trichinelliasis D ascariasis E hookworm disease 9 蛔虫性哮喘的免疫学反应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9281093 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学 英文名称:Veterinary Parasitology 开课学期:8 学时/学分:80/4 (其中实验学时:20)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必修课 开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 选用教材:张西臣李建华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科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01。 主要参考书: 1. 汪明主编,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3 2. 孔繁瑶主编,家畜寄生虫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09。 3. 杨光友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 4. 李国清主编,兽医寄生虫学(双语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02 5. Edited by Richard J. Martin, Henk D. F. H. Schallig,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 General editor L. H. Chappe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执笔人:张西臣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动物寄生虫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其与家畜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课程共同组成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动物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的寄生虫病及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等,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畜牧养殖业生产与管理及肉品卫生检验与技术监督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特点、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免疫特点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和综合防制措施。 2. 掌握重要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传播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措施。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带答案)护理要点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 一、单选题 1、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A、终宿主 B、保虫宿主 C、中间宿主 D、转续宿主 E、传播媒介 2、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转续宿主 D、保虫宿主 E、储存宿主 3、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无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B、无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C、有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D、有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E、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最重要的宿主 4、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A、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D、温度、温度、地质 E、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5、中间宿主是指: A、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B、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C、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D、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E、含有滞育状态寄生虫幼虫的非适宜宿主 6、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夺取营养 B、机械损伤 C、毒性作用 D、致敏作用 E、压迫作用 7、感染血吸虫后,可抵抗血吸虫童虫再感染,但对体内成虫无清除作用这属于: A、先天性免疫 B、被动免疫 C、带虫免疫 D、伴随免疫 E、消除免疫 8、钩虫卵应与下列哪种卵相区别() A、蛔虫受精卵 B、蛲虫卵 C、蛔虫脱蛋白质受精卵 D、鞭虫卵 E、以上均不是 9、蛔虫引起肠穿孔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夺取营养 B、机械损伤 C、毒性作用 D、致敏作用 E、压迫作用 10、感染疟原虫后,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有免疫,但不能清除原有疟原虫属于: A、先天性免疫 B、被动免疫 C、带虫免疫 D、伴随免疫 E、消除免疫 11、蛔虫进入人体的途径是() A、经口 B、经皮肤 C、经虫叮咬 D、经输血 E、经鼻腔吸入 12、蛔虫受精卵的特点是()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诊断进展

人体寄生虫病诊断研究进展 当前寄生虫学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寄生虫学向现代寄生虫学过渡的知识更新时期,寄生虫的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抗寄生虫新药,疫苗和诊断技术及新的有发展前景的媒介防治技术是寄生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这里,我想就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五大寄生虫病的诊断现状进行讨论,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人员对这五种寄生虫病诊断所取得的进展,以及一些临床检测技术,由于一些诊断方法正处于研究中,因此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方法终将成熟适用。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诊断 寄生虫种类繁多,据记载,可以感染人体的寄生虫在我国有229种,其中线虫35种,吸虫47种,绦虫16种,原虫41种。血吸虫病、疟疾、幼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列为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根据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感染人数显著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629人,查出感染于人体的蠕虫26种。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钩虫6.12%;蛔虫12.72%;鞭虫4.63%),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流行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63.65%,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减少了4.07亿人。 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以下几种方式,病原学诊断技术,免疫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测。 一、病原学诊断技术:1)粪便检查:a:直接涂片法 b:厚涂片透明法 c:浓聚法 d:毛蚴孵化法 e:肛门拭子法 f:钩蚴培养法 g:定量透明法 h:淘虫检测法 i: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2) 血液检查:a:检查疟原虫 b:检查微丝蚴 3)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 a:痰液 b: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c:尿液 d:鞘膜积液 e:阴道分泌物 4)其他器官组织检查:a:骨髓穿刺 b:淋巴结穿刺 c:肌组织活检 d:皮肤及皮下组织活检 e:直肠粘膜活检 二、免疫学诊断技术:1)一般免疫学诊断技术:a:皮内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法

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医学寄生虫病例分析(典型) (一) 男性患者,34岁,公司员工。2周前结束东南亚等国旅行,归国后即出现腹痛、腹泻,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胀气、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人院。 体格检查:体温38. 5℃,肝脾正常,心肺正常。 血液检查:血细胞比容0.45,红细胞4. 5×1012 /L,白细胞7.1×109/L。 粪便检查:粘液血便,有腥臭味;生理盐水涂片可见变形运动的虫体,在其食物泡见红细胞。 请问: 1.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为(单选题)A.经口感染 B.病毒 C.结肠阿米巴 D.溶组织阿米巴 E.棘阿米巴 2.该患者感染原虫的感染阶段是(单选题) A.滋养体 B.单核包囊 C.双核包囊 D.四核包囊 E.组织滋养体 3.患者感染途径是什么(单选题) A.细菌 B.经皮肤感染 C.经媒介节肢动物感染 D.经吸入感染 E.经直接接触感染 4.怎样预防该病的感染(单选题) A.注意饮水卫生

B.注意饮食卫生 C.加强粪便管理和水源管理 D.防止蝇和嶂螂污染食物 E.以上全对 5.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单选题) A.阿苯达唑C.甲硝唑 B.甲苯达唑D.吡喹酮 E.青篙素 (二) 患者,女,18岁,市某农场挤奶工人。 主诉腹痛、腹泻1周。病人自幼喜饮生水和生奶。近半年来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量大、恶臭味、无脓血,并伴有发烧、头痛,经服抗生素后缓解,近来又出现症状。 病原学检查发现粪便中有梨形虫体,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借助鞭毛运动活泼。 问题: 1.根据上述病史应诊断哪种寄生虫病(单选题) A.阿米巴痢疾 B.蓝氏贾第虫病 C.人毛滴虫病 D.脆弱双核阿米巴病 E.口腔毛滴虫病 2.该病人病原学检查可选用(单选题) A.取急性期粪便涂片查滋养体 B.乙状结肠镜活检 C.取粪便作毛蝴孵育法 D.取粪便作钩蝴孵育法 E.饱和盐水浮聚法查包囊 3.除了发现病原体之外,哪些病史有助于诊断?(多选题) A.发热、腹泻、腹痛E.硫酸镁 B.水样便,恶臭味、无脓血

动物寄生虫病学__问答、论述

寄生虫习题 复习题(5)----问答、论述题 1. 影响寄生虫流行的自然因素包括哪些?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 2. 检查寄生虫虫卵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适于检查哪类寄生虫虫卵? 3. 猪弓形虫病在临床上有哪些主要症状?怎样防治猪弓形虫病? 4. 为什么说猪既是旋毛虫的终宿主又是旋毛虫的中间宿主? 5. 试述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 6. 猪囊虫病的主要流行因素是什么?怎样预防? 7. 影响牛羊片形吸虫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8. 简述牛羊莫尼茨绦虫的生活史流行因素,并据此提出防治莫尼茨绦虫病的措施。 9. 试根据猪蛔虫的生活史特点,制订出若干条预防猪蛔虫病的措施。 10. 为什么实验室粪便检查法在诊断寄生虫病占有重要的位置。 11.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有什么特点?本病的地方性流行是什么因素促成的? 12. 螨病在临床上的有哪些特征性症状? 13. 猪肾虫病为什么主要发生在南方,而北方少见? 14. 简述牛羊片形吸虫的生活史,并据此制订出几条预防片形吸虫病的措施。 15. 么是粪便的生物热处理?这种方法在预防寄生虫病上有何意义? 16. 简述猪囊虫的生活史。 17. 试述饱和盐水漂浮法与水洗沉淀法的原理,它们各适用于检查哪些寄生虫。 18. 寄生虫病有哪些特点? 19. 家畜蛔虫病为什么能广泛流行? 20. 影响寄生虫流行的社会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21. 试述锥虫病的致病机理。 22. 吸血昆虫传播病原的方式有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者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23. 试述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 24. 简述鸡球虫病的流行因素,并据此制订出几条相应的预防措施。 25. 用药治疗寄生虫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6. 家畜螨病在临床上有哪些主要症状?怎样预防治疗? 27. 牛片形吸虫病有哪些流行特点,形成这些流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8. 简述猪蛔虫的生活史及猪蛔虫病的流行因素,并据此制订出防治猪蛔虫病的措施。 29. 寄生虫的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有何不同? 30. 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并根据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制订若干条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31. 鸡球虫病为什么会普遍存在?怎样防治? 32. 简述圆叶目绦虫的生活史。 33. 切断寄生虫病传播途径应采取哪些综合措施。 34. 什么叫成虫前期驱虫?试举例说明。

寄生虫复习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带虫者 伴随免疫夜现周期性生物源性蠕虫疟疾复发生物性传播 二、填空题 1、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 2、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 3、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有、、。 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5、常见蠕虫卵的形态结构,有波浪状蛋白质膜的是,外形两侧不对称的是,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6、写出下列寄生虫的寄生部位: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和。 7、写出下列寄生虫的感染阶段: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 8、取痰液检查的寄生虫病有、、。 9、可致肝、肺、脑同时损害的寄生虫有、、、。 10、填中间宿主。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有、,卫氏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姜片虫的中间宿主。 11、典型疟疾发作的三步曲是、、。 12、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包括、、。 13、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在长江以北流行是。 14、线虫的发育过程中有、、三个阶段。 15、蛔虫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在于成虫有乱窜、钻孔的习性,由此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钩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丝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16、蛔虫病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主要用于的检查。 17、送检标本需注意保温的原虫有与,需在晚间采集血液标本检查的寄生虫是。 18、能以引起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是、、。 19、猪带绦虫感染人体的方式有、、。 20、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主要危害是,其方式有与。

三、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倡议重点防治的6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5种是寄生虫病,它们是: A、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 B、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锥虫病 C、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蛲虫病、蛔虫病 D、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痢疾阿米巴病 2、人体寄生虫学的范畴不包括: A、医学原虫学 B、医学蠕虫学 C、医学昆虫学 D、医学微生物学 3、下列哪项不是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A、致病性 B、地方性 C、季节性 D、自然疫源性 4、人体抗寄生虫的免疫多表现为: A、非消除性免疫 B、消除性免疫 C、先天免疫 D、伴随免疫 5、寄生物是指: A、二种共栖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B、二种互利共生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C、寄生关系的二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 D、寄生关系二种生物中的任何一方 6、下列对寄生虫的描述,哪项不恰当: A、一生离不开宿主 B、可自宿主体表获得营养 C、可自宿主体内获得营养 D、对宿主造成损害 7、专性寄生虫是指寄生虫的: A、整个生活史中均需过寄生生活 B、整个生活史中均需选择特殊宿主 C、至少一个生活史期必须过寄生生活 D、至少一个生活史期必须严格选择宿主 8、第一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无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重要的一个 B、无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前的一个 C、有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重要的一个 D、有性期寄生的几个宿主中最前的一个 9、寄生虫的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转续宿主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50446 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学 英文名称:Veterinary Parasit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5。其中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15。 学分:2.5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化、动物病理、动物临床诊断等基础课作为基础;在教学中与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及产科病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课程密切联系。课程包含了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是以多种学科为其基础的。譬如寄生虫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同时也包括病因学、症状学、病理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理药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兽医临床学科。是研究动物寄生虫病病原(寄生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的科学。从寄生虫进入动物,建立寄生关系,发展为寄生虫病的流行,以及从寄生虫病流行的压缩、控制到终止流行和长期巩固,都是兽医寄生虫学研究探索的领域。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动物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病原体形态与识别及检疫要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兽医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兽医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5学时、课堂实验实习15学时,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强调用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方向和手段,掌握动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