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硕士考研真题与解析

20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硕士考研真题与解析

20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硕士考研真题与解析
20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硕士考研真题与解析

20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硕士考研真题与解析

一、考研真题与解析

中国有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湖南的______和四川的蜀绣。[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案】湘绣

【解析】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刺绣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四大名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分别指: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粤绣(广东)。

54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代思想家______。[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即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便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二、选择题

1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玄奘大师印度取经

D.印刷术传到外国

【答案】C

【解析】玄奘,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即唐太宗时期,私出玉门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2下列哪个人物没有出使西域?()[北京大学2010年研]

A.张骞

B.班超

C.郑和

D.班固

【答案】C

【解析】郑和明代初年入宫为太监,后归燕王朱棣,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升为内官监太监,深受朱棣信赖,被委以出使海外的重任。郑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扬帆远航,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并没出使过西域。

3天安门城楼的屋顶是()。[南开大学2012年研]

A.卷棚顶

B.悬山顶

C.重檐歇山顶

D.重檐庑殿顶

【答案】C

【解析】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得最为突出。中国的殿堂都采用大屋顶,主要形式有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在发展过程中,重檐庑殿顶演变为一种最尊贵的形式,只有皇家宫殿和一些特许的建筑物的主殿才能采用,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乾清宫、太庙主殿都取这一形式。其次为歇山顶,多用于城楼和门楼建筑,如天安门城楼即取这一形式。其他殿顶则普通民家也可采用。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诗作(《》)中的两句。[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登楼

B.登鹳雀楼

C.黄鹤楼

D.使至塞上

【答案】C

【解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诗作《黄鹤楼》中的两句,诗句描绘的场景是:晴天时,汉阳城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苍翠挺拔,江中的鹦鹉洲上茂密的花草使人心旷神怡。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12

26在中国古代文学样式中,被看作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是()。[厦门大学2010年研]

A.诗歌

B.散文

C.戏剧

D.小说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的散文一直被看作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事”,文人可以借助文章雄视千古,垂名百代,可以表达自己的功业道德和治国理想,因此,历代文人都很重视散文创作。

27在我国明代,有一位与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恰好同时的大戏剧家,他是()。[厦门大学2010年研]

A.沈璟

B.汤显祖

C.洪昇

D.孔尚任

【答案】B

【解析】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A项,沈璟(1553年~1610年),明代戏曲家、曲论家,与当时名曲家王骥德、吕天成、顾大典等探究、切磋曲学,对音律研究有建树。B项,汤显祖(1550年~

1616年),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关汉卿之后又一位不朽的大戏剧家,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C项,洪昇(1645年~1704年),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D项,孔尚任(1648年~1718年),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28明代理学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南开大学2010年研] A.陈献珍

B.王守仁

C.湛若水

D.李贽

【答案】B

【解析】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便是“知行合一”。

29在以下花木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并被视为气节的象征。[厦门大学2010年研]

A.松

B.竹

C.梅

D.菊

【答案】B

【解析】A项,松常与柏并称,象征孤直、顽强,古人将其看作长生的象征。B项,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高雅的象征,其形象秀逸而有神韵,其品格虚心而能自持,故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又因为它生而有节,又被古人视为气节的象征。C项,梅,古人用梅花的五瓣比喻寿、福、康宁、好德、善终等人生五福。同时也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D项,菊为“四君子”之一,是坚强、清高的代表。

30《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传奇》

B.《聊斋志异》

C.“三言”

D.“二拍”

【答案】C

【解析】“三言”属于宋、元、明三代短篇小说的选集,由冯梦龙编纂。这些作品突出反映了社会矛盾,其中大量描写市民爱情生活,对妇女命运的描述尤其生动。如“三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闪光的篇章。

31佛教四大名山是指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泰山

C.华山

D.武当山

【答案】B

【解析】佛教四大名山包括山西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四川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安徽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和浙江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相传它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显灵的地方。

32“黑陶文化”又称(),因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光亮而闻名。[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红山文化

D.良渚文化

【答案】B

【解析】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地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故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3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开元之治”出现于()在位时期。[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D

【解析】武则天死后,其子李显复位,复称“唐”。之后,虽然经历了激烈的宫廷变故,但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仍然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富庶盛况,唐帝国达到兴盛的顶峰,这就是有名的“开元之治”。“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意味开辟新纪元,共计29年。

34在以下乐器中,最能代表中国音乐艺术特色的是()。[厦门大学2010年研]

A.编钟

B.竽

C.琴

D.琵琶

【答案】C

【解析】琴常与瑟合称,在八音系统中属丝,弹弦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至为重要,被视为音乐艺术的代表,故古人以“琴棋书画”概括一个人的才艺。35中国典籍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其中“集部”是指()。[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儒家经典及研究著作

B.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著作

C.历代文学作品

D.史书即评论诗书的著作

【答案】C

【解析】“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始于《隋书·经籍志》。“经部”包括了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史部”包括了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子部”包括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

36《左传》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A.西周

B.东周

C.战国

D.西汉

【答案】B

【解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东周可以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而《左传》记载的是东周时期的历史。

37“石舫”是北京()公园中的著名景色。[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北海

B.颐和园

C.故宫

D.什刹海

【答案】B

【解析】石舫,取自海晏河清之意,又名清晏舫,是北京颐和园中的著名景色,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38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的战争。[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分裂格局形成的战争

B.争夺王位的战争

C.以弱胜强的战争

D.平定反叛的战争

【答案】C

【解析】东汉末年,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史称赤壁之战。该战役是三国鼎立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他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还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

39公元291年开始历时16年的统治集团内部的战乱是()。[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吴楚七国之乱

【答案】A

【解析】A项,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B项,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C项,藩镇割据集中表现在唐朝时期,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而河朔割据又集中在三镇。D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40不属于“五行”的是()。[中山大学2010年研]

A.金

B.水

C.土

D.风

【答案】D

【解析】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故以三皇相配;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故以五帝相配。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41中国人的三大崇拜是()。[中山大学2010年研]

A.天地、祖先、君师

B.财神、土地、观音

C.佛教、道教、回教

D.炎帝、皇帝、玉皇大帝

【答案】A

【解析】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荀子在自己的著作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古人认为,天地是人的生存环境,先祖是人的生理纽带,而君师则是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42处于春季的节气是()。[中山大学2010年研]

A.清明

B.白露

C.芒种

D.小满

【答案】A

【解析】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是属于春天的节气,一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B项,白露处于秋季。C项,芒种处于夏季。D项,小满处于夏季。

43算盘是哪国人发明的?()[中山大学2010年研]

A.韩国

B.日本

C.越南

D.中国

【答案】D

【解析】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中国算学的一大特色计算法是“珠算”,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它由以竹签作筹码进行运算的“筹算”发展而来,至元末明初已得到普遍应用。珠算的工具就是算盘,采用上下分框,上框两珠,一珠当五,下框五珠,一珠当一,其计算方式形成口诀,至今仍十分流行。

44苏州园林是()。[中山大学2010年研]

A.私宅园林

B.帝王园林

C.寺庙园林

D.公共园林

【答案】A

【解析】南方私宅园林多集中于苏州、扬州、杭州等地,以苏州为最多,苏州至清末有记载可查的大小园林有二百多座,因而被称为“园林之城”。

45“初唐四杰”是()。[中山大学2010年研]

A.王维、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B.王勃、陈子昂、杨炯、骆宾王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D.杨炯、魏征、卢照邻、骆宾王

【答案】C

【解析】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四杰的诗文虽未摆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46在行政区划方面,唐宋直至金辽,主要实行()。[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唐宋之间中国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实行的是()。[南开大学2010年研]

A.十二州制

B.郡县制

C.道路制

D.行省制

【答案】C

【解析】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朝政府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关内、陇右、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岭南等十道。开始它也不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便于十道设立巡察使,具备了监察性质,相当于西汉时的部州,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沿革。

47中国地域辽阔,汉唐时期已经形成()两个中心。[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长安、洛阳

B.长安、咸阳

C.长安、建康

D.长安、临安

【答案】A

【解析】就以中国的政治中心而论,商周时代已沿着黄河流域迁移,汉唐时期已形成西安(长安)、洛阳两个中心,而长江以南的南京(建康)也在同一时期崛起。中国的农业经济发达,因此形成了许多历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南京、杭州,有五个就位于黄河流域。

48西藏在()时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解析】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统一中国,建立了沿袭至今的省制,其中新设立岭北(蒙古)、辽阳(东北)、甘肃、云南四行省,西藏也在此时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

49在以下行政区域的简称中,()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厦门大学2010年研]

A.赣

B.湘

C.晋

D.浙

【答案】C

【解析】C项,山西,即在太行山以西,古称“唐”,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故称“三晋”,唐代以长安为都,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河东,设河东道,京剧《下河东》即指此。元代以今北京为都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抚司,属中书省。明清为山西省,沿袭至今。现省会太原市,简称“晋”。A项,江西因境内有赣江,故简称“赣”。B项,湖南因境内有湘江南北贯通,简称“湘”。D项,浙江因境内钱塘江古称浙江而得名。50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洪泽湖

【答案】A

【解析】中国五大淡水湖为江西省鄱阳湖,湖南省洞庭湖,江苏省太湖、洪泽湖,安徽省巢湖。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隶属于上饶市。

51以下()国家不与中国接壤。[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A.马来西亚

B.缅甸

C.老挝

D.吉尔吉斯斯坦

【答案】A

【解析】中国在陆地方面与14个国家接壤,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A项,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的马来西亚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

52《天仙配》是哪种地方戏曲的经典剧目?()[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A.河北梆子

B.豫剧

C.越剧

D.黄梅戏

【答案】D

【解析】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由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老艺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编而成,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讲述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

53《清明上河图》是()所作。[中山大学2011年研]

A.阎立本

B.韩干

C.张择端

D.吴道子

【答案】C

【解析】《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张择端所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张择端绘制此图时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54唐代对绘画有四种评价标准,到了宋代()成为对画作的最高评价。[北京大学2010年研]

A.逸品

B.神品

C.妙品

D.能品

【答案】A

【解析】宋代时,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逸品”列为首位。“逸格”是指不注意绘画的规矩,笔墨精炼,意趣出常;“神格”指形神兼备,立意妙合自然;“妙格”指绘画得心应手,笔墨精妙;“能格”指有功力,能生动表现对象物的作品。

55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如北京的涮羊肉、西安的羊肉泡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广州的()等。[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A.佛跳墙

B.龙虎斗

C.灯影牛肉

D.小桃园鸡汤

【答案】B

【解析】A项,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属闽菜系。B项,龙虎斗又名“豹狸烩三蛇”“龙虎凤大烩”“菊花龙虎凤”,是闻名中外的广东传统名菜,是用蛇为主料的羹汤菜,精工细作,配料作样,肉嫩香滑,异常鲜美。C项,灯影牛肉是四川省达州市的汉族传统名食。D项,小桃园瓦罐鸡汤,是一道湖北小吃。

56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植物、花木,并以此寄托情感,比喻某种品格,中国也有“岁寒三友”之说,“岁寒三友”是指()。[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松、柏、梅

B.松、蓬、梅

C.松、竹、梅

D.松、柳、梅

【答案】C

【解析】古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以“松、梅、竹”为“岁寒三友”。古人常以松柏比喻君子;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梅被誉为“东风第一枝”,它寓意着坚强高洁、不随波逐流。

57唐代诗人王维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中秋节

B.寒食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解析】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题中的“九月九日”即“佳节”,指的是传统节日重阳节,节日当天历来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58“天坛走一走,到处都是()”,这个数字代表最高,极限,无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8

B.9

C.10

D.1

【答案】B

【解析】古人以天为阳,以九为阳数之最。由于封建帝王自命为“真龙天子”“九五之尊”,“九”又成为皇家的象征数字,因此大凡皇家的建筑与器物,多合乎“九”数,九是一种荣耀,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标志,是一个极限,也是一个转折的开始,还是一种变化和发展。

59下列各项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南开大学2012年研]

A.福建厦门鼓浪屿

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C.天津蓟县独乐寺

D.浙江雁荡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