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6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格式:ppt
- 大小:809.50 KB
- 文档页数:23
第16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学习目标】1.熟记古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理解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本节所学要让学生认识世界经济从战后至今的发展趋势。
准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3.激情投入、感悟到任何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案重难点阐释1、人文精神的内涵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其核心就是关心人,肯定人的价值。
2、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和意义?(1)含义: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
(2)意义:①积极: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本质。
②局限性:重视人的作用,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的道德,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不同点: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4、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孟孔孟与苏格拉底虽分别是东西方的先哲,但大致同属于同一个时期。
他们的共性是: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他们都重视道德的意义、知识的作用,也都属于伟大的教育家。
但是,他们也有不同点,孔孟从君主统治出发,强调礼乐制度、等级秩序,有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一面,而民主政治环境中成长的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强调人的“思想力”,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5、古希腊哲学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①自然哲学: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自然的奥秘,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②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