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逐渐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的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外资、经济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的逐步全方位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我国成为理想的投资地之一。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吸收外资甚至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对外商投资的战略措施,才得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总体上来看,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有助于资本的形成

我国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例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改革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税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上。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我国产业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资料显示,外资中近70%投向第二产业,近30%投向第三产业,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不足2%。这大体符合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3、对中国的经济总产值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外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飞速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5.6亿美元,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为16.74%。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三位,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确立。从近几年来看,中国吸收外资有所起伏,但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将其列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

4、促进技术的进步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不少较为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通过与外商的合资与合作,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升。从间接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使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进步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5、增加就业总量

在外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增加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8年的73280万人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其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累计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4%;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累计减少7615万人,年均减少1.9%。从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数每年成增长趋势。外资企业通过前后的产业联系也间接的创造了就业机会。

6、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国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通过吸收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推动了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二)、消极影响

1.形成对某些行业和市场的垄断,造成大量民族品牌流失。

一是外商在我国幼稚产业抢先建立大企业。二是外商在我国某些盈利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实行垄断。外商凭借其品牌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势,加之我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与我国内资企业进行激烈竞争,将我国一些民族品牌产品淘汰出局,或是通过合资收购中方的名牌商标,导致中方的名牌产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2.削弱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我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R&D费用只占销售收入的0.39%,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也只占销售收入的0.6%。我国许多企业还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实施本地化战略,低价竞销,打垮内资企业;遏制合资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与内资企业争夺人才,导致内资企业和国内相关单位自主研发力量受到削弱。

3.通过不正当经营或转移定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外商在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或对国有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往往低估国有资产,特别是漏估国有企业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从而使国有资产蒙受损失。而且许多外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偷、漏、逃、骗税问题。特别是不少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方式偷逃税款,给我国每年造成大量税收损失。

4.加剧资源短缺,恶化生态环境。

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这给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外商在华设立这些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实际上是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某些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不仅加剧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恶化我国的生态和社会环境,而且也严重危害企业职工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加剧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征。截止2004年,我国东部地区累计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和、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全国的82.43%、86.78%和86.25%;中部地区分别为11.04%、7.69%和9.16%;西部地区分别为6.53%、5.53%和4.59%。这种非均衡格局的出现,加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也促使西部、中部地区的一些人才和资金向东部地区“倒流”。

6.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

许多地方政府在引资中出现重复引资问题。以长三角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在长三角区域内15个城市的“十五”计划中,12个城市把电子通信业列为支柱产业,11个城市把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列为支柱产业,8个城市把石化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体系,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这样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

7、导致“繁荣而不富裕”的怪圈

近来,中国始终以较高的增长速度迅猛的发展,出现繁花似锦的经济形势。也因此,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仍然保持飞速经济增长的中国被誉为神话的创造者。而这其中的一部分功劳则要归功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作用。外资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是我国的GNI(国民总收入)水平并没有取得与GDP 的同步高速发展。也就是说,在我国较高的GDP下,居民的收入并没有达到同等的富裕水平。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怪圈”。

在另一个角度的认识下,可以概括成一下几点:

1、外商投资企业谋求强化技术控制维持高进入壁垒

2、外商投资企业谋求控制我国市场实施不正当竞争

3、外商投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的负作用越来越大

4、有些外商投资企业抵制在企业内设立工会组织

(三)、个别案例分析

苹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有利影响:

1)促进中国IT行业的创新

1月13日,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城市专卖销售iPhone4s新品的日子,在中国市场引起就为的抢购狂潮,成千上万的“果粉”不避严寒,通宵排队。苹果的热卖让我们看到,并不是老百姓缺乏购买力,而是市场上缺乏像苹果这样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对消费者产生强烈吸引力的产品。

建议:努力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向消费者学习,了解消费者;提高网络聚合能力。

2)提高中国就业率

虽然苹果公司在中国有许多代工厂,让中国的许多的工人有了就业的机会。但是它在打开中国市场的同时,使其他同产业公司销量下降,造成失业率。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就业率还是提高了。

3)拉动GDP

2011年,仅苹果给foxconn的订单就可能达到上千亿元,如果算上广达、和硕、宸鸿、胜华等一大批工厂,苹果在大陆直接带动了数千亿的产值,并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就业。

不利影响:

1)中国的代工厂利润低---制造业

2)污染生态环境

3)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苹果进驻中国市场的能力与影响不容小觑,应积极应对。号称“中国的苹果”的小米也以“饥饿营销”与之竞争。同时华为进驻美国受打压事件,也应加以重视,使本国产业加快发展。

(四)总结

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市场面向世界,经济实力不过提高。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能力逐渐加强,客观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才能了解世界市场,发展本国市场,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中国经济网《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中华论文网《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4]、红袖添香网文学频道《苹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DOC)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 (2015届) 题目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会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浙江外国语学院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正文………………………………(01~08页)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目录 (四)正文 (五)参考文献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09~12页)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09页 (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页 (三)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表……………12页 (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13页

摘要 本文将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外国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述。文章从外国企业的投资额,所投资的行业,投资国别等角度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外国企业对国内投资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再根据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提出适当的建议。当前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正处于从高潮阶段至稳步阶段的过渡期,这对未来吸收外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合理吸收和利用外资,可以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进程的加快,各国在经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受国内外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目前,外资在华投资增速减缓,步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如何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当前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现状战略

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势与对策

第33卷第3期2010年5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33 No.3 May 2010 收稿日期:2009212201 作者简介:王丽娜(19752),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势与对策 王丽娜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吸引外资流入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复杂新形势,我们应该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创造更加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效率。关键词:利用外资;投资环境;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10)0320029204 The N e w Situation of Utilizing Foreign C apital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WAN G Li 2na (School of Forei gn L anguages ,L iaoning N ormal Universit y ,Dalian 116029,China ) Abstract :Attracting the inflow of foreign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pening 2up policy and one way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 2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The breaking ou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made 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 2broad change significantly.Conf ronted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we should inno 2vate the way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guide the dire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create attractiv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or 2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utilizing foreign capital. K ey w ords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strategic measures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黯淡的增长前景、信贷紧缩和企业利润下降等因素都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了严重影响。受之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采取措施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吸收的外资规模不断增长。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体来看,我国利用外资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1979年-1984年)。主要特征是外资来源地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偏小。外资集中投向了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工业领域,教育领域也占了一定比重。 初步投资阶段(1985年-1991年)。外资来源仍以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等国公司来华投资。这期间进一步加大了对能源、交通、通讯和原材料工业的支持力度。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这期间,在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支柱产业的重点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快现有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步伐。 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国外投资者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外商对我国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均呈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07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471亿美元,连续16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 — 92—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利用外资是指“使用国外资本,包括现汇、实物、劳务、技术等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国力”的政治经济手段。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产生很多的弊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利用外资的概况、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况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方式 我国利用外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所谓直接投资方式(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外国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中国有关的政策、法律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企业等从海外吸收任何形式的资本。包括外币现金、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和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本”。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1978-1985年为起步阶段,我国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开发区等,对外商投资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借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等贷款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1986-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1992-1996年为大规模增长阶段,小平同志92年的南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这一期间直接投资迅速增长;1997-2000年为调整阶段,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利用外资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的新阶段;2001至今为恢复性增长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稳定,政府逐步实现加入WTO所作的承诺,恢复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使得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有了恢复性增长。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利用外资的数量总体也在不断增加。除了受政治因素引起了一些波动外,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影响也很大。 二、我国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外商直接投资以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等一系列成熟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的综合投入为特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外商投资工业的迅速扩张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利用外资直接促进了我国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外商投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外商投资对我国工业经济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工业总产值构成的变化上。二十世纪初,国有经济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快速下降,外商投资经济(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提高到同期的25.72%。 (二)外商投资经济税收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 我国涉外税收中95%左右是外商投资经济创造的税收。涉外税收和外商投资经济税收 的增长及其在我国工商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变化,与外商投资经济的工业产值增长和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基本是同步的。 (三)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 1、利用外资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外资流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 2、利用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与外资流入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意即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使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彻底破产。1953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8.4%,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不仅使13亿人口(比艾奇逊当时看到的多了1.7倍)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一)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经济。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性质的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压榨,特别是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1949年同旧中国生产力发展鼎盛时期的1936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50%,钢产量由92万吨降为15万吨,原煤由6000多万吨降为3000多万吨,棉纱由245万件降为180万件;农业生产下降20%多,粮食产量由2700多亿斤降为2100多亿斤,棉花由1600多万担降为800多万担。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空运)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政府为维持其反动统治和发动内战,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恶性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及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

7、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及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选抄,太多)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受到国内资金不足的限制,在开放型经济框架下,可以通过引进外国资本、接受外国援助等途径从外部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两缺口”模型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三缺口”和“四缺口”模型理论。 一、“两缺口”模型理论(60年代开始)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著名的“两缺口”模型理论,旨在解释中国利用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为中国利用外资提供了理论基础。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依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分析和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推论出中国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必须积累足够的资本,使资本形成率达到经济发展计划目标所要求的水平。他们提出,在开放型经济的框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投资、出口和进口。在对50多个国家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之后,他们指出,大部分不发达国家都是主要依赖外部资源来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的,外部资源不仅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实际上大大加强了运用自己的资源以取得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认为,从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来看,经济发展主要受到三种形式的约束;一是“储蓄约束”,即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二是“外汇约束”,即出口收入小于进口支出,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付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本品进口,阻碍了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发展;三是“吸收能力约束”,即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企业家和管理人才,无法更多地吸收外资和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钱纳里和斯特劳特重点考察的是储蓄约束和外汇约束。 所谓储蓄约束,是指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超过了储蓄;所谓外汇约束,是指进口支出超过了出口收入。所谓“缺口”,是指中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与达到经济最大增长率目标所需的这些资源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的差距。该理论认为,中国常常面临着与投资机会相伴随的国内资金短缺问题,即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储蓄缺口;同时又面临着进口资本品与中间产品所必需的外汇短缺问题,即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外汇缺口。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经济才能达到均衡,设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则“两缺口”模型的推导如下: 在国民经济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总供给。 总需求=C+I+X 总供给=C+S+M 所以有:C+I+X=C+S+M 即I-S=M-X 为了维持经济一定速度的增长,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但是,I、S、M、X这四个变量都是独立变动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两个缺口很难始终保持平衡。为了使其达到平衡,消极的措施就是从宏观上对投资需要进行抑制,积极的措施就是从缺口以外开辟财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采取消极的措施,就是不利用外资,从宏观上对投资需求进行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增长,结果往往造成投资大于国内储蓄、进口大于出口,出现“两个缺口”。在不利用外资的情况下,为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当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就必须压缩投资或增加储蓄;当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就必须缩减进口或增加出口。根据上面的分析,要求中国增加储蓄或增加出口的可能性不大,结果只有采取抑制投资需求的措施,从而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维持在低水平上的平衡。

最新中国利用外资的弊端分析1论文

中国利用外资的弊端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产生了很多弊端。本文从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国民财富流失严重,地区差距扩大,挤出效应明显,内资企业的不平等竞争问题突出,对中国生态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扰乱我国正常竞争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安全问题凸现等9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关键词】利用外资弊端分析中国利用外资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8年的历史,它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现代化的革命。但时至今日,中国加入WTO 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资金短缺,而更多地是如何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在这种新形势下,有必要对中国利用外资产生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一、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压力增加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骤然加大,并使得经济过热,导致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到2005年末,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为160,818,311千美元,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为62,963,916千美元,显然,这种“双顺差”大量来自于外资的流入。这也使得国家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截止到2006年10月,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由于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中央银行为了买入外汇需要投入大量的本币,构成了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必然增多,使得广义货币M2随之扩张,截止到2006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3.19万亿元,为此,央行不得不用提高利率的办法进行对冲,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只要央行对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进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分析 (一)根据邓宁的生产折中理论,公司对外投资主要有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域优势。 (1)所有权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所有权优势包括两大类: ①通过出口贸易、资源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 ②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得以实现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化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垄断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大小直接决定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2)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内部化的起源,同样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结构性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这 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很高,相互依赖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不能

实现; ②认识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信息难以获 得,或者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应。 (3)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和东道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等。 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因此,可根据企业对上述三类优势拥有程度的不同,来解释和区别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弊端分析

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弊端分析 摘要: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产生了很多弊端。本文从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国民财富流失严重,地区差距扩大,挤出效应明显,内资的不平等竞争问题突出,对中国生态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扰乱我国正常竞争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安全问题凸现等9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利用外资弊端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8年的历史,它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现代化的革命。但时至今日,中国加入WTO 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资金短缺,而更多地是如何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在这种新形势下,有必要对中国利用外资产生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 一、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骤然加大,并使得经济过热,导致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到20XX年末,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为160,818,311千美元,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为62,963,916千美元,显然,这种“双顺差”大量来自于外资的流入。这也使得国家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截止到20XX年10月,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由于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中央银行为了买入外汇需要投入大量的本币,构成了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必然增多,使得广义货币M2随之扩张,截止到20XX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万亿元,为此,央行不得不用提高利率的办法进行对冲,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XX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只要央行对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进行管制,通过这种途径造成的货币扩张是不争的事实,这必然会给我国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我国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需要多方努力。 另外,外资的大量涌入和高额的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目前,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的中间价已经突破了的水平,进入了升值通道,只要我国依然保持较高的引资力度,这种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局面就不可能得到缓解,在中长期内人民币必然升值,这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较大损失,并有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意即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使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彻底破产。1953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8.4%,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不仅使13亿人口(比艾奇逊当时看到的多了1.7倍)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一)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经济。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性质的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压榨,特别是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1949年同旧中国生产力发展鼎盛时期的1936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50%,钢产量由92万吨降为15万吨,原煤由6000多万吨降为3000多万吨,棉纱由245万件降为180万件;农业生产下降20%多,粮食产量由2700多亿斤降为2100多亿斤,棉花由1600多万担降为800多万担。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空运)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政府为维

持其反动统治和发动内战,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市场混乱、民不聊生。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新中国成立后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治理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乱摊子,先有经济的恢复,才能有经济的发展。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和措施:一是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国营经济;三是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四是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五是统一财经工作,彻底稳定市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1950~1952年),就使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超过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稳定了市场物价,较大改善了人民生活。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胜利,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和清剿国民党在大陆残余势力的背景下取得的。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一是管制或收购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首先是把帝国主义对中国海关和对外贸易的控制权收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国家统治对外贸易和国家银行外汇专营制度。对于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约1000多家),由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冻结了我国在美管辖区内的公私财产,我国政府宣布管制其在华财产;而其他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由于过去依赖的特权不复存在,其经营难以为继,有的放弃经营,有的被我国作价收购,这些被管制和收购的帝国主义企业成为了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当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八比二,国家在解放后没收了全部官僚资本,从而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并转变为了国营经济。接管的官僚资本企业包括工业企业2858个;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招商局所

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题目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学生姓名:刘静学号:I01014147 院(系):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姓名:闵树琴职称/学位:副教授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提交时间:二○一二年五月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摘要 中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引进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利用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引用外资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出现了外资分布地区不平衡,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日益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外资;问题 目录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3) (一)引进外资总量 (3) (二)外资来源和投资方式 (4) 二、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5) (一)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5) (二)利用外资的同时未利用好内资 (5) (三)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6) (四)生态环境成本加大 (6) (五) 引进外资质量差,技术含量低 (6) 三、应对措施 (7) (一)充分利用内资 (7) (二)要重视“本土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 (7) (三)按照新的产业指导目标, 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 (8)

(四)继续优化投资环境 (8) (五)实行地区政策倾斜, 吸收更多外商到中西部投资 (9) 结束语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一)引进外资总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国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吸收的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且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萌芽试探阶段(1979年一1984年),主要特征是外资来源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也偏小。第二阶段:初步投资阶段(1985年一1991年),外资来源仍以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公司来华投资。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一2001年)。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以列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自此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仅在1992年当年便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到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大关。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居于主要地位。第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几来.中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三四万个左右,年均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最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乂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3)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6)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口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理论和制度中看出:首先,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H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o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o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乂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喝彩的,也有怀疑的;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对此,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胸中是有数的,信心是坚定的。——回应唱衰中国论 本报讯昨天,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进入达沃斯论坛专题】 温家宝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力争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在回答问题时表示,当前反腐重点工作一是反对职务侵占。严禁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招投标活动,牟取私利,这要成为经济上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逐步推进财产申报制和公示制。这些年已制定了一些制度,包括领导干部申报财产和家属子女在国外定居和经商情况,还要进一步完善,逐步从申报到公示,这是对干部手中权力的一个最重要的监督;三是公开“三公”经费。今年开始已在98个部门实行“三公”经费公开,群众对此是欢迎的,但感到还不够,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范围,并且明确公布内容要具体到项。 >>关于经济问题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温家宝强调,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解读】 全年CPI预计“4%右一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8月CPI比上月回落,至少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了“拐点”。下一步物价走势将保持基本稳定,因为稳定物价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此外,工资上涨及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也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总的来说,今年中国将力争完成年初设定的通胀管理预期目标,全年CPI 涨幅可能会在“4%右一点”。 中国愿意加大对欧洲投资

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及评价

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及评价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引进的外资制造业为主要投资领域,外资投入产业结构,生产性项目仍占主导地位这可能与我国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用很大直接利用外资超过借款关系。同时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和交通比较便利,这是我国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结果。但是,沿海与内地吸引外资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投资地域上,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跨国公司成为我国外资利用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的发展很快,同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开发、建设-经营-转让和风险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独资经营三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合资经营在投资项目和金额上在我国居首位。外商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增长快,比重不断提高,外资来源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引进外资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利于直接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高起点。有利于吸收外资,缓解国有企业资金不足矛盾。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和机制,移植到改造的企业中,管理落后和机制不灵活上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两大障碍。再引进外资和设备硬件、产品的同时,可以引进管理技术和经营体制等软件,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老企业焕发青春的活力。国外企业信息灵、观念新,经营灵活,有经营多年的国际销售网络和渠道。国有企业作为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产物,受计划经济影响很大,市场观念淡薄,对国际市场不了解,合资后可以增强企业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与国际市场接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利用外商的出口渠道借船出海,加快、加大出口。有利于建立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机制,合资企业实现单一的国有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新股东加入,特别是国外的投资者加入,使公司增添新的血液。国有企业法人股与外商股权混合,股东间利益和风险连在一起,可以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结构和调整投资方向,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结构问题相当引人注目。所谓经济结构最主要是生产要素结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目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存在一些矛盾,如劳动力多、设备利用率低、资金缺乏等等。引进外资改造国有企业有利于改善我国要素结构的比例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同时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消化不足,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只用合理、科学的利用外资,才能将外资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 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 9 7 9年 - 2 0 0 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 ;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 9 5 3年一1978年年均增速6. 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 年经济增速为10. 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 达2 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已有2 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 8%。看来,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地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部分地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收支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 9 5 2年末,国际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 9 7 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 增长4.2%。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 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 9 8 2年的6 2.91亿美元增长到2 0 0 6年的2 4 7 0.2 5 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 9 7 8年—20 0 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 4 3. 4元增长到1 3 7 8 6元,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由13 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 6.4和6.2倍。200 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0 6 5元,增长6. 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2 5 2 8元,增长1 0.3%。但需说明:这些收入并不是居民的全部收入。它只是包括了 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没有包括各单位对居民的补贴和居民 的其他合法收入,更没有包括数量相当大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所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 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了。还要提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实际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 19 8 9年我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8 0 0元,2 0 0 6年调高为1 6 0 0元, 20 0 8年再调高为2 0 0 0元。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 9 7 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 9 5 2年的91 元增长到18 4元;其中,农村居民由6 5元增长到13 8元,城镇居民由15 4元增长到 4 0 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2.3%、1.8%和3.0%。 但2 0 0 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 9 7 8年的18 4元迅速增长到6 111元,其中农村居民 由13 8元增长到2 8 4 8元,城镇居民由4 0 5元增长到1 0 3 5 9元。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7. 5%、5.9%和6. 3%;三者比前一个时期分别高出2. 26倍、2.2

实际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是指我国在和外商签订合同后,实际到达的外资款项。只有实际利用外资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的外资利用水平。外资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合理引进外资是我国经济工作一个重点。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崭新阶段,利用外资也迈上了新台阶。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必将对与人民币汇率息息相关的国际资金引起很大干扰。毕竟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外币相对人民币的价格下降,外商的投资金额缩水。而对汇率的变动出口和进口表现得最为敏感。 1.从出口方面分析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我国更加密切地融人国际经济大家庭,我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事实已不可逆转,并在不断地深入和强化。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2799.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5.3%,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99.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2.2%;2003 年1-5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848.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4.4%,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39.6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在这些外资出口企业中出口的产品成本一般有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对于那些外币成本比重较大的外资企业,人民币的升值对企业的影响不大。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家汽车加工装配企业的例子中可以了解原因,假设这家企业进口全部零部件组装再进行出口,其配件成本为50亿美元,在国内经过加工增值20%,10 亿美元相当于100亿人民币(按照1:10汇率)的出口成本中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例是100亿人民币:50亿美元((500亿人民币),l:50总成本是600亿人民币,或者是60亿美元。当人民币升值为20%到了1:8,进口成本50亿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为400亿,国内100亿人民币支出不变,成本中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例会变为100亿人民币:400亿人民币,现在的比例是1:4。总成本是500亿人民币,按照人民币计算降低了20%,这样就可以抵消出口价格的上升。所以说对那类想出口为主的外资企业就不会减少对中国的投资。 可是对于出口的产品成本只有人民币或以人民币为主的的外资出口企业,随着人民币成本的相对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明显下降。而这类往往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技术含量不是很高。这一类的外资企业将会越来越少。可是人民币升值不会根本上导致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02贸易和发展报告》,我们了解到美国1998年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8倍。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出口产品的成本中不过10%,而发达国家在40%左右。所以那些外商还是愿意再把资金带入我国大陆,其中更多的是愿意将资金投向那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一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就不会下降,改变的只是外资的产业结构。而这种改变无疑是一种资源的优化。对我国引进先进技术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一、利用外资的概念 1、利用外资的概念 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2、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世界近代史证明,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技术和资源。任何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与他国互通有无,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些国家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必须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积累本国资金的同时,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逐步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更加需要利用外资,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利用外资的作用 从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外资,一般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①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培养国内科技人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③加速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建设和落后地区、部门的开发,克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④促进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⑤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出口贸易的增长; 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国民收入。 二、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稳健的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遥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00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用外资情况在经过前几年的告诉增长后,呈现出规模稳定、质量提高的发展态势,截至1999年12月底,全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共达3078.51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投资更加有利。到2002年,跨国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进入我国,全年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随着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我国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以及就业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一组摘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简单明了的显示出我国几年来的利用外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