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届《课堂新坐标》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测试:必修综合测试

2012届《课堂新坐标》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测试:必修综合测试

2012届《课堂新坐标》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测试:必修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2011·绍兴模拟)下表为某国家四个城市的有关资料。据表回答1~2

1.)

A.甲、乙B.乙、丙

C.甲、丁 D.丙、丁

2.影响丙地7月降水日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控制 B.气流受地形抬升

C.受海洋西风控制 D.受海洋信风控制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为季风气候,夏季是北半球的信风越过赤道而形成西北风,丁城市位于西风带,终年为西北风;因此选择C项。第2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区,7月处于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降水日数多。

【答案】 1.C 2.C

(2011·潍坊模拟)下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图,图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经度。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附近有寒流经过

B.②处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C.③处多对流雨

D.④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4.关于③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B.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

C.位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坡

D.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第3题,从经纬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来看,该地为南美洲南部,南美西岸为秘鲁寒流,A项正确。第4题,③地为大陆东岸,降水显著减少,从海拔的分布来看,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荒漠,因此C项正确。

【答案】 3.A 4.C

5.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

A.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解析】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种植,耕地面积又是亚洲最大,故四个国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甲为印度;日本耕地狭小,故种植面积最小的乙应是日本;中国位于季风区的耕地较多,且水稻种植技术较高,故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单产较高,总产量最大的丙国为中国;剩余的丁国则为泰国,故A项正确。

【答案】 A

6.(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011年4月,中国、巴西、俄罗

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我国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砖五国地处东半球

②南非与巴西的人口均以黑色人种为主

③中国的经济总量在金砖五国中位居第一

④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俄罗斯地跨两大洲,东、西两半球,①错误。巴西以白色人种为主,②错误。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五国中居首位,③正确。金砖国家中只有俄罗斯地跨两大洲。

【答案】 D

(2011·北京西城模拟)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7~8题。

7.亚冬会召开期间( )

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8.哈萨克斯坦( )

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

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

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解析】第7题,亚冬会召开,为2011年1月30日以后,公转速度变慢,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太阳直射点北移,阿斯塔纳白昼逐渐变长;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小,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第8题,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山地的降雪受来自大

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与水分有关,境内北侧河流为外流河,温带大陆性气候,受风力作用影响形成独特地貌形态,因此选择D项。

【答案】7.D 8.D

(2011·佛山模拟)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八分钟”展示了本地自然与人文特色:读书、自行车、音乐、双层大巴车、雨伞、足球等,据此完成9~10题。

9.最能反映伦敦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足球 B.自行车

C.音乐 D.雨伞

10.关于北京与伦敦的正确说法是 ( )

A.伦敦比北京降水多,气温高

B.伦敦与北京的自然景观相似

C.伦敦冬季温和,没有降雪

D.北京夏季多雨,光照较伦敦少

【解析】第9题,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雨,雨伞最能反映其自然环境的特征。第10题,本题比较北京与伦敦的自然地理特征,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景观相似。

【答案】9.D 10.B

2009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完成11~12题。

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

因可能是( )

A.世界油价上涨B.人口增长

C.厄尔尼诺现象D.洪涝

12.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

A.表格中国家都位于南亚

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季风水田农业

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原始型

【解析】第11题,根据盂加拉国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判断,该国地势低平,热带季风气候,洪涝灾害多发。第12题,表格中国家除伊拉克和阿富汗是西亚国家外,其余都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为季风气候,农业生产都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因此选择C项。

【答案】11.D 12.C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c所在国利用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石油

14.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

A.甲、乙B.丙、丁

C.乙、丙D.甲、丁

15.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资金来源充足B.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D.科学技术先进

【解析】第13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甲是美国,乙是澳大利亚,丙是孟加拉国,丁是巴西;根据各国石油储量及石油的海外来源可知,巴西石油储量较少,甘蔗丰富,可采用生物乙醇技术,生产乙醇代替石油。故选D。第14题,丙、丁两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廉价,可以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业来投资。故选B。第15题,根据国家进一步定位可知,a是旧金山,b是悉尼,c是加尔各答,d是圣保罗;四地都是所在国的主要港口。故选C。

【答案】13.D 14.B 15.C

二、综合题

16.(2011·龙岩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马孙河水系图。

(1)6月,最高洪水期在3~6月?

(2)A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使用燃料乙醇的轿车。该国燃料乙醇消费从2008年开始超过汽油消费量,燃料乙醇已成为该国

私家车的主要燃料。试分析A国燃料乙醇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

(3)B城市是某国家首都,人口500多万,其气候特征是怎样的?该城市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解析】第(1)题,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6月的原因从气候和水系形状来分析。第(2)题,A国为巴西,甘蔗、玉米生产量大,而石油能源缺乏,另外从环保的角度也较有利于乙醇发展。第(3)题,B城市为南美西岸秘鲁首都利马,干旱沙漠气候,但有寒流影响,干燥多雾;其水源来自冰川融水、河水和地下水。

【答案】(1)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次年6月,因为亚马孙河中游南侧支流全部在南半球,且较多较长,干流也在南半球,10~次年6月赤道低压带主要位于赤道以南,南侧支流和干流降水较多,水量大。中游干流最高洪水期在3~6月,因为此时正值南岸支流和北岸支流叠加期。

(2)A国(巴西)石油较缺乏;甘蔗、玉米等产量大,发展燃料乙醇的原料丰富;并且燃料乙醇环保;价格也低于汽油。

(3)温和干燥,多雾。冰川融水和河水、地下水。

17.(2011·杭州模拟)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

(1)简述该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主要条件。

(3)该国2 000年前森林覆盖率曾达72.5%,但目前明显降低,试分析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4)试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国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题,地形的特点包括地势特点和地形类型。第(2)题,分析水电工业发展的条件既要分析有利条件也要分析不利条件。第(3)题,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破坏,从题干内容可知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会造成生态环境受影响,自然灾害多发。第(4)题,全球变暖对该国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热量增加,高山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高山冰川融化,会造成泥石流、滑坡灾害增多等不利影响。

【答案】(1)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地势陡峻,落差大。

(2)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大了水能资源开发的难度。

(3)森林覆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

(4)全球变暖,该地区热量增加,生长期增长,可耕地范围扩大,有利于农业生产;全球变暖,加速该国冰川消融,泥石流、滑坡现象增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