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厂生产管理智能信息系统

发电厂生产管理智能信息系统

发电厂生产管理智能信息系统
发电厂生产管理智能信息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论文精编版

智能制造系统论文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编号: 课程论文 题目智能制造系统 指导教师王慧 学生姓名邵芹 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盖 章)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1)

智能制造系统 邵芹 (德州学院机电系,山东德州 253023)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 I M T、 I M S的关系, I M S 和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及 框架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 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 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IMS; IMC;IMT。 Abstract: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main contents and objectiv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T, IMS relations, IMS and CIM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gave a briefing on intelligence Machining Center IMC,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wood, as well as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blematic. Key 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S, IMC, IMT。 1 引言 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 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自动化、柔性自动 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 台阶: 50~ 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 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 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 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 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 80年代以来, 传 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 向产品、工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 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 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 In telligen t M anufactu r ingTechno logy, I M T ) 与智能制造系统( In telligen tM anufactu r ing System , I M S)[1 ]。 90 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竞相大力发展 I M T 和I M S 的深层次原因有:

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系统,包括基础数据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生产调度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制造资源模块、员工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综合报表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动态数据模块和配备的移动端系统。所述动态数据模块包括资金数据管理模块、能量数据管理模块、市场需求数据管理模块和售后数据管理模块,通过动态数据模块的数据构建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知识库,生产计划模块通过对知识库进行智能学习,实现电脑制造内容的智能优化设计,从而有效配置各环节高效运转,实现利益最高化、成本最低化的自动排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系统,包括基础数据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生产调度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制造资源模块、员工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综合报表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配备的移动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态数据模块,所述动态数据模块包括资金数据管理模块、能量数据管理模块、市场需求数据管理模块和售后数据管理模块,所述动态数据模块还承接生产计划模块、生产调度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制造资源模块、员工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综合报表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传递至移动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金数据管理模块

包含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生产成本资金和收益资金,所述生产成本资金包含各个生产环节对应的成本资金分布;所述能量数据管理模块包含生产过程中能耗类别、能耗分布及能源利用率;所述市场需求数据管理模块包含产品市场占有率、地区分布、功能需求、结构需求、价格匹配;所述售后数据管理模块包含产品交付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参数的收集、用户评价的反馈、用户体验的反馈、售后服务过程中维修数据的积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计划模块包括生产订单预测模块、生产订单设计模块和生产订单跟踪模块,所述生产订单预测模块根据市场需求数据及售后数据预测客户需求订单,所述客户需求订单包括产品的结构、功能、价格和待生产数量,所述生产订单设计模块将客户订单或所述客户需求订单转换成具体的制造内容,并将制造内容传递给所述生产调度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订单跟踪模块对从销售部接到所述客户订单或所述预测客户需求订单开始,到使之变成釆购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收集生产订单的计划、分派、执行数据,更新生产订单状态,对脱期订单发出警告信息;动态数据模块承接生产订单跟踪模块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脑生产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订单预测模块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生产订单的预测: 设有时间序列:x1,x2,x3,……,xt;线性趋势、周期性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三个基本方程为: 式中,α1、α2、α3为平滑常数,0<α1、α2、α3<1;μt为趋势值,除去周期变化影响的时间序列指数的平均数,包含了趋势变化但不包含周期变化的影响;βt为趋势斜率,用来处理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St为周期性指数,周期性因子的指数平滑均数; 即,本技术对生产订单的预测模型如下: yt+m=(μt+mβt)×St-L+m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解 决 方 案 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4) 1.1需求 (4) 1.2总体解决方案 (5) 二、生产计划管理 (6) 2.1计划录入 (6) 2.2计划分析 (6) 三、车间数据采集 (6) 3.1采集方法 (6) 3.2采集点设置 (7) 3.3数据录入 (11) 四、看板管理 (11) 五、数据接口 (12) 六、统计分析 (13) 6.1数据查询 (13) 6.2统计分析 (13) 6.3预警系统 (14) 七、系统管理 (16) 7.1基础数据维护 (16) 7.2系统权限 (17) 7.2数据备份 (18) 八、软件架构 (18) 8.1软件架构 (18) 8.2系统扩充性 (19) 8.3总体功能列表 (19) 九、硬件组成 (21) 9.1硬件选型 (21) 9.2系统布线 (22)

十、系统服务 (22) 10.1实施计划 (22) 10.2系统维护 (22) 10.3系统培训 (23)

一、概述 1.1需求 从目前生产情况来看,现场生产信息收集存在较大的滞后及准确性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由于不能即时得到生产现场信息,难以得到实际的生产数量,从而难以进行生产计划与 实际产量的比较,继而无法进行生产计划的优化与调整。 ●数据信息滞后,需要生产完成后,才将表单带回录入,从而看到的报表比较滞后,无法 做到对生产的实时指导。 ●今后产量将有较大提升,需要具体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具,对生产线的效率和现场工序 的平衡进行深层的提效研究。 ●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动态了解预装、箱体库、总装、冷媒灌注、制冷检测、包装入库以 及报废生产过程,保证数据的高实时性和准确性。 具体要实现的功能有: ●建立产品生产过程数据,包括流过生产主要环节的时间,进而统计分析相应环节的生产 效率。 ●特殊处理箱发报废等其他报废数据,人员电脑录入详细的报废班次等信息。 ●产品信息可追溯性,即:生产统计数据和产品信息查询,软件界面要求直观友好。 ●现场生产过程信息实时显示和查询,便于生产调度,设立用户终端和使用权限。 ●现场LED大屏幕显示,包括流水线运行情况,车间计划完成情况和公司公告等。 总的来说,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条码手机关键工序、工位的生产过程数据,记录合格或不合格产品,与现有系统进行接口连接,实时统计生产线的产能与效率,同时可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并对生产情况进行监测,若有异常则预警。系统主要侧重产能数据的采集,不关心质量,也无需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进行检验,因此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介绍模板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 介绍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 简介 工业 4.0 技术解决方案 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快捷、稳定地生产,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系统需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系统 当前的问题是:厂商无法对生产设备的状态、设备的利用状况、生产的数量统计以及生产数据的信息等情况做到实时监控;无法优化生产节拍,不同设备之间无法进行联动操作。这种问题的根源是生产设备和网络检测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会严重降低厂商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生产设备(物)和网络检测(网)有效地联系起来,因此,智慧工厂管理系统诞生。 系统功能:系统能够做什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合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生产数量查看,报表生成及打印,下放生产计划,故障单查看及打印等众多强大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的网络平台,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系统结构:系统运用原理是什么 如上图所示,系统由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与现场设备进行交互(当前系统支持市面上主流的各种型号的PLC、数字制式的传感器、模拟制式的传感器、具有数据输出功能的各型设备、RS23/485、Modbus、USB、TCP/IP/UDP网口通信等),经过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采集设备发出的信号数据。获取当前设备的最新状态、故障说明、使用电流/电压大小、气体大小,温度大小,工位生产数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多个关键数据。

铁路工务检养修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铁路工务检养修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文章针对铁路工务系统检养修分开生产组织模式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探索,研发出适应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并探讨在新系统应用的环境下,如何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处理的优势,促进工务生产组织改革的深入化、管理的科学化。 關键词:检养修;问题库;管理系统 1 背景 随着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精细、准确、高效、节约式的管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铁路工务系统原有的生产组织模式以工区为单位作业主体对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养护维修、验收,由车间、机关进行管理监督的模式已逐渐不再适合当前对管理的要求,工务检养修分开的生产管理组织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检养修生产组织分开的生产组织模式,必然带来海量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的共享、传递、汇总、统计分析等各种使用要求,这是原有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实现的。工务检养修生产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该系统不仅是为了适应新的管理模式而建立实现的,同时对铁路工务单位生产管理、安全管理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意义。 2 系统需求分析 铁路工务系统单位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需求,如系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专业特点、实际要求则很难进行推广使用,起不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2.1 工务系统设备特点需求 工务系统管理着铁路路基、线路、道岔等众多专业设备,各型设备有着各自的技术特征和维护要求。建立的系统必须涵盖管辖的所有设备信息,否则就不能得到全面应用,达不到系统设计使用的目的。 2.2 工务系统单位自身的特点需求 铁路工务单位所在地理位置范围分布广,各车间、工区分散在铁路沿线,部分车间、工区分布达上百公里,跨市乃至跨省分布都十分常见。系统的应用必须易于部署,对应用的环境、软硬件条件要求合理,才有投入使用的可能性。 2.3 工务系统人员特点需求 工务系统人员多为工程专业、一线职工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等,要求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易接受,便于系统的实际应用。

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

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应用,在企业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中,势必有大量底层基础信息需要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PDM/MES的管理和基础数据的导入,源头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大量的ERP系统信息,仍然依靠人工输入,造成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了ERP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实时信息来辅助经营决策和订单管理,同时又能将生产目标转化为生产过程控制。这就需要将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控制的实时信息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计划中,实现信息流的无缝集成。 ERP/PDM/MES/PCS信息流程 采用ERP/PDM/MES/PCS集成产品数据管理、生产计划与执行控制,是实现数字制造系统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 在产品形成过程中,PDM与ERP发生关系是在生产计划阶段。PDM数据库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产品数据,ERP根据管理的需要,要获得产品数据中的零件基本记录和物料清单(BOM)。产品BOM和零件基本记录是PDM和ERP数据交换的主要内容。 MES上承ERP等计划系统,下接车间现场控制,填补了ERP与车间控制之间的断层,提供信息在垂直方向的集成。MES可看作是一个通信工具,它为其它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现场实时信息。MES向上层ERP提交生产盘点、物料盘点、实际订单执行等涉及生产运行的数据,向PCS系统发布生产指令及有关生产运行的各种参数。 企业信息集成模型

ERP/PDM/MES/PCS信息集成模型 数字制造的信息集成是通过ERP/PDS/MES/PCS的信息流集成得以实现的。这种模式用PDM技术来控制产品数据、流程和工程变更,一方面PDM将产品几何信息送往ERP系统,同时从PDM这一方需要访问ERP的生产计划信息,从而保证ERP的有效运作。在ERP系统应用基础上,通过集成制造执行系统MES解决生产现场科研试制问题,使生产管理系统能适应多种生产模式。 ERP系统中物料管理、订单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产品数据、人力资源8个主要功能模块和PDM/MES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而MES是整个系统中信息流和控制流的枢纽,是连接ERP和底层控制的桥梁。 ERP/PDM/MES/PCS之间的信息集成对现代制造业运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PDM/PCS作为数据源,是ERP实施成功的基础;MES弥合了计划层和车间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隔,是制造过程信息集成的纽带,起着关键作用。

智能型车间管理系统(设计1)

智能型车间管理软件初步规划 一、概述 近几年,随着国内制造业成本不断的上升,企业在外部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寻求管理上的突破,寻求成本的降低,同时还要保证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先企业随处可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库存的堆积浪费,人员浪费,沟通浪费,以及质量不良造成的浪费越来越不能被容忍,这是企业普遍推行“精益生产”的最直接原因。 (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是辅助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有效工具。是生产车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PLC控制系统的桥梁。它覆盖了产品制造整个周期,从人、机、料、法、环等多个方面入手,系统性为企业智能制造生产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优化生产制造业务流程,自动化制造执行过程,最大程度的共享车间现场信息流、物流,实现订单拉动式生产,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积压。对于生产计划、生产执行、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工艺防错管理、智能仓储及物料配送管理大数据及智能决策等都有定制的解决方案。实现以“缩短交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管控目标的“生产过程”管控。 二、解决问题 1、生产全程监控&实时分析 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均通过基于wincc组态软件系统平台,设立在车间内的各类自动和半自动信息采集终端,实时的汇总和计算统计各分厂生产实际信息,系统计划在制品、完成率等指标,从而将生

产状况通过系统实时还原出来,实现透明化车间管理。 2、生产自动统计&自动集成 生产实绩情况及时反馈上层数据分析系统,可将生产完工信息通过接口程序实时反馈回WEB系统,以及进行各类生产实绩、效率、生产成本等数据抽取与分析。通过把统计和分析数据发布到车间大屏幕看板,现场管理者和员工随时了解生产进度和绩效状况。 3、作为传统的自动化系统无论是现代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可编程控制器,还是工业自动系统的神经系统--总线技术 ●与自动化系统的无缝集成。 ●与自动化网络系统的集成。 ●与MES系统的集成。 ●与相应的软硬件系统一起,实现系统级的诊断功能。 ●数据库系统全面开放。 ●广泛采用最新的开放性软件技术和标准,面向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人机界面(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实时的资料趋势显示——把撷取的资料立即显示在屏幕上。 自动记录资料——自动将资料储存至数据库中,以便日后查看。 历史资料趋势显示——把数据库中的资料作可视化的呈现。

工业智能制造系统开发方案

工业智能制造系统开发方案

目录 一、开发背景 (3) 二、系统功能介绍 (4)

一、开发背景 今年我国提出了以德国工业4.0为蓝本的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纲要,提出在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今天,要将信息(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提出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工业制造思想。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制造业强国!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打通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跨部门之间沟通,企业现场问题解决及时性,以及解决问题经验积累的“工业智能制造系统”,此基于移动通讯设备的云端系统,可以解决企业如下问题: 1.制造环境(工厂厂区)分布较大,且分散,使得生产、管理信息不能得到及 时、有效地沟通; 2.当管理架构较复杂时,管理指令信息、现场作业信息,突发事件信息不能及时 有效地传达与沟通; 3.当生产一线员工处理生产作业事件时,其内容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反馈,且处 理过程不透明,无法追溯; 4.当生产人员过多且分散时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方法使决策层信息得到及时的互 联互通; 5.生产员工的自主学习意向与公司安排的培训内容匹配性不强等

二、系统功能介绍 1.交互模式 ●用户交互方式(硬件):手机(手持式)通讯设备 ●用户交互界面(软件界面):手机移动端APP专用软件界面 开发思路: 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应用最为普遍的,易于现场使用 同时相应的在手机的操作平台上开发交互软件,建立用户交互的基本层面。 2.信息(数据)的传输 1)行业信息 ●主要推送本企业所在行业的最新技术信息 ●国际前沿技术的前瞻文章的推介等 2)指令、作业计划信息的传送 ●生产指令的直接送达(手机端)(语音、文字、视频、图片) ●领导意图的直接送达(手机端)(语音、文字、视频、图片) 3)生产事件信息的传输(如:产品缺陷、设备故障等) ●横向分享到相关责任人 ●系统协助组织建立手机会议模式讨论解决方案 ●执行计划提醒机制 ●执行计划结果评价机制 ●经验教训积累报告 ●系统协助提供相关成熟的解决方案资料 ●系统协助提供相关专家在线咨询

工务安全管理

工务安全管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工务安全管理为了保证工务行车和人身安全而进行的各项工作。工务部门负责线路设备大修、中修和维修,使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行车安全,是其重要职责。作为基层生产单位的工务段、大修段,必须组织全体职工,严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开展作业标准化,保证设备质量,以设备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同时,应针对线长点多、工作分散和露天作业等特点,做好人身安全工作。参见铁道工务安会规定,工务设备安全与巡守。 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工务段(大修段)要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委员会要具有决策、推进、攻关三个功能。工务段长要亲自主持安全例会,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安全决策执行情况,掌握安全生产动向,根据设备状态、任务繁简、人员思想、季节特点、环境影响等因素,探索安全生产规律,制订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决策的针对性,提高安全生产的主动性、科学性。

强化基础工作工务段(大修段)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各岗位和工种的责任制,要明确自控、互控、他控的责任。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以应知应会为主,强烈岗位培训,突出技能训练,并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法治观念、责任感和纪律性,从而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并组织职工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坚持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凭经验、直感、臆测转向用系统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最常用的安全系统的分析方法,由简到繁的顺序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影响分析、致命度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通过分析、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及可能发生危险性的尺度,得出定量的概念,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做好事故统计分析工作用以掌握安全动态,发现问题,制订对策。常用的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有:排列图、控制图、关联图、因果分析图、对策表等。发生事故,一般情况下是由若干种原因相互关联引起的。但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动所致,这两方面又是互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介绍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 简介 工业4.0 技术解决方案

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快捷、稳定地生产,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系统需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系统 目前的问题是:厂商无法对生产设备的状态、设备的利用状况、生产的数量统计以及生产数据的信息等情况做到实时监控;无法优化生产节拍,不同设备之间无法进行联动操作。这种问题的根源是生产设备和网络检测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会严重降低厂商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生产设备(物)和网络检测(网)有效地联系起来,因此,智慧工厂管理系统诞生。 系统功能:系统能够做什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合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生产数量查看,报表生成及打印,下放生产计划,故障单查看及打印等众多强大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的网络平台,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系统结构:系统运用原理是什么 如上图所示,系统由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与现场设备进行交互(目前系统支持市面上主流的各种型号的PLC、数字制式的传感器、模拟制式的传感器、具有数据输出功能的各型设备、RS23/485、Modbus、USB、TCP/IP/UDP网口通信等),通过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采集设备发出的信号数据。获取当前设备的最新状态、故障说明、使用电流/电压大小、气体大小,温度大小,工位生产数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多个关键数据。

工务巡检管理系统

1. 系统结构 GPS 卫星 便携式终端 巡道工 移动基站 巡道工 工务智能巡检系统结构 2. 系统组成及功能 工务智能巡检系统由四部分组成:手持巡检器、管理终端和工务巡检服务器、通讯网络。 2.1 手持巡检器 手持巡检器主要功能: ? 自动连续记录巡道工巡查时的位置信息,通过GPRS 网络实时发回到后台 的工务巡检管理系统。 ? 巡检事件上报:当巡道工发现不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时,向工务调度员进 行巡检事件报警。 ? 机车接近时报警:当机车下从前方/后方接近巡道工,低于设定的安全距 离时,手持巡检器会进行声音报警和振动报警,提醒巡道工及时避让。

2.1.1智能型GPS巡检仪 2.1.2标准型GPS巡检仪

2.2管理终端 管理终端安装有工务巡检管理客户端软件,主要功能为: ?实时显示巡道工的工作位置以及所在的路线。 ?远程监听工作员周围声音,实时监控,让调度员了解现场实际环境。 ?在电子地图上对某时间段巡道工的巡查路线进行回放查询。 ?查询并统计巡道工的漏检情况。

?统计某段时间特定路线的巡检事件等。 2.3工务巡检服务器 工务巡检服务器主要功能为: ?实时获取巡道工的实时位置信息与对应的时间信息。 ?存储巡道工的员工信息、位置信息与对应的时间信息。 ?存储各个巡道工上报的巡检事件,巡检事件包括:事件报告人员、发生地 点(坐标)、报告时间、事件类型内容、事件性质等。 3.系统工作过程 巡道工携带手持巡检器,在规定线路上巡检。该终端实时采集GPS位置信息,通过GPRS网络实时上传至工务巡检服务器。当机车接近巡道工时,距离低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如500m),手持巡检器会进行声音和振动报警,同时车载终端也会声音提示机车司机进行鸣笛,提醒巡道工及时避让。在巡检过程中,巡道工操作手持巡检器,就可及时向调度中心报告该事件的内容、位置及时间。调度员在管理终端上可实时监控巡道工的巡检路线和当前位置,实现历史轨迹回放;分析统计漏检,以及巡检事件,制作成报表。 4.系统特点 ?全天候地实时掌握巡检工的工作状态及所在巡检线路,全程动态调度管 理。 ?对巡检员巡检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核查巡检员的规定路线、班次、标准 巡检点到达情况,有效改进线路巡检工作的安全。 ?采用语音通话,或配现场情况图片,将现场紧急情况上报调度中心。 ?系统基于GPRS网络和互联网,组网简单、灵活,维护费用低。 ?系统结构开放,能兼容支持其它GPS管理系统(如机车电子添乘系统等), 实现机车与巡道工的相互提醒,达到后台管理系统的简化和整合。 ?监控容量大,扩容方便,系统兼容性好的特点。 ?利用电子地图回放巡检路线,形象逼真。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29646789.html,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作者:杜俊峰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21期 摘要本文针对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我国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我国的铁路行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引言 铁路工务设备属于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对铁路运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当前在铁路工务设施管理方面一直是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严峻的形势下,工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向着优化生产组织、做好安全基础、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等方面发展,做好对线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提速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当前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1]。 1 国内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随着我国铁路信息化设计步伐的不断加快,当前铁路设备计算机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铁路工务设备的管理,开发了一系列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但是这些系统软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方面的问题,在1998年,铁道部提出了借助计算机实现对工务设备的全面管理,国内先后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工务管理信息系统[2]。 首先是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铁道部电子中心开发,系统覆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各项主要业务,该系统应用Map Streme作为GIS平台,将先进的工务大桥略图自动生成技术以及工务线路综合图自动生成技术应用在该系统中,当前在很多路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其次是北京铁路局工务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被应用在北京铁路局,系统采用了B/S 技术、WEBGIS技术,系统分为三个主要子系统,分别实现工务综合信息查询、工务防洪地理信息查询以及工务设备地理信息查询三个方面内容。借助GIS软件和相关的数据路,可以实现对铁路地形图、断面图、配线图、病害点等方面信息的查询以及处理,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发布至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 泸宁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上海铁路分局,该系统借助微软server 7.0数据库,借助C++等工具,可以根据线路名称查询该线路相关地形图或者航空图像信息、也可以根据里

智能制造系统论文

智能制造概述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I M T、I M S的关系, I M S 和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 的特征及框架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IMS, IMC, IMT。 Abstract: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main contents and objectiv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T, IMS relations, IMS and CIM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gave a briefing on intelligence Machining Center IMC,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wood, as well as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blematic. Key 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S, IMC, IMT。 一. 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 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 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 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 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 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 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 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 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工 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 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 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In

工厂管理智能化

盤格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文檔 中国企业发展趋势--工厂管理智能化 军事战争的启示: 军事战争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战,不是单纯的作战样式、方式的改变,而是战争形态的改变,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 未来市场的竞争: 未来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从单台先进设备、单种工艺技术等的竞争到综合生产信息处理能力的竞争,也已不是单纯的竞争样式、方式的改变,而是竞争形态的改变,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 理清思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问:为什么日本企业:人工成本高、土地成本高,材料90%以上靠进口,但做的数码相机、电器产品、汽车等产品除去进口关税,并不比国内价格高,国际市场上占有率极高,其核心的秘密在哪里? 答:答案只有一个:他们的制造效率高,我们一分钟生产一件产品,而他们做的可能是十件,所以边际成本低,资金周转率高,产品售价低,利润总额高。

问:为什么他们的效率高? 答:他们不单纯是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制造过程的信息交流速度快,发生问题能迅速的了解,并能及时处理,由于生产的信息及时掌握并采取措施,他们降低了等待的浪费、降低产生库存的浪费、降低了不良品、废品的发生、节约了时间生产效率就会提高,效率高产品成本自然下降,而且资金周转率提高,周转的次数多,利润自然提高。竞争力也相应提高。问:对于我们国内的企业,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材料成本难以下降、产品销售价格提不上去,产品利润率持续降低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实现稳健快速增长? 答:答案只有一个:提高资金周转率,别人周转一次,你实现两次,利润就是两倍。 问:如何提高资金周转率? 答:首先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问:怎么提高生产效率? 答:两条路:1、增加先进设备 2、提高生产制造运作的信息交流速度。 问:怎么提高生产运作信息交流速度? 答:利用先进的IT信息科技,通过把生产现场的设备连接集成,把生产进度把握清楚,并把待料、设备异常、品质异常等信息利用科技手段集成至主机,再用无线的信号发送给相关人员,简化繁杂的流程作业和大量的统计时间和填

工务系统

青藏铁路公司工务部文件 青藏铁工线…2012?08号 工务系统标准化班组建设管理办法 各工务段、西宁工务机械段、中铁十二局养护公司:根据《青藏铁路公司2012年行政工作重点》(青藏铁办函[2012]57号)、《青藏铁路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创建活动指导意见》要求和劳卫部关于规范和完善标准化班组体系的通知的指导意见,2012年工务系统将继续深化开展“标准化班组”的创建活动,请各单位根据工务部制订《标准化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细化本单位的管理办法,修订要结合公司标准化体系创建的内容进行,将标准化班组建设纳入到标准体系建设中去。2012年根据公司目标力争95%的班组达到标准化班组的要求,规范站段班组的管理水平,结合公司运输安全工作会议要求,使标准化班组建设更具有可操作性,强化安全基础建设,规范标准化班组管理台帐(工务段按工务部统一的台帐填写、工务机械段由段自行统一),优化站段管理结构,进一步实施好标准化班组建设,明确各段在标准化班组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班组各项制度,加大标准化班组考核力度,强化班组的自控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班组在运输生产中的作用,为实现公司

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现将《工务系统标准化班组建设管理办法》予以公布,请各单位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根据班组的工种不同完善本单位标准化班组建设管理办法,不断把公司标准班组建设工作推上新台阶。 附件1:工务系统标准化班组建设管理办法 附件2:工务系统标准化班组考核标准 附件3:工务系统标准化班组申报表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主题词:工务标准化班组建设 抄送:公司副总经理孙永宁、总经理助理李刚,安监室、劳卫部 青藏铁路公司工务部 2012年3月15日印发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 发表时间:2018-05-23T17:20:30.2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柴占锋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宁工务段内蒙古包头 0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简称系统)以设备状态数据管理为基础,从工务管理不同职能部门的需求出发,利用工务设备状态检测监测、数据处理与设备状态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评估设备状态,诊断设备病害成因,预测状态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安排检查和养护维修。本文首先对系统需求分析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系统设计,旨在提高铁路的发展。 关键词: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全面推行、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铁道部党组为进一步促进铁路科学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发展做出的重大举措。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的“饭碗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顺利进行的基础,通过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有效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的可控性。 1 系统需求分析 铁路工务系统单位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需求,如系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专业特点、实际要求则很难进行推广使用,起不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1.1工务系统设备特点需求 工务系统管理着铁路路基、线路、道岔等众多专业设备,各型设备有着各自的技术特征和维护要求。建立的系统必须涵盖管辖的所有设备信息,否则就不能得到全面应用,达不到系统设计使用的目的。 1.2工务系统单位自身的特点需求 铁路工务单位所在地理位置范围分布广,各车间、工区分散在铁路沿线,部分车间、工区分布达上百公里,跨市乃至跨省分布都十分常见。系统的应用必须易于部署,对应用的环境、软硬件条件要求合理,才有投入使用的可能性。 1.3工务系统人员特点需求 工务系统人员多为工程专业、一线职工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等,要求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易接受,便于系统的实际应用。 2系统设计 2.1设备管理 为将工务设备纳入信息系统数字化管理引入了“设备单元”的概念,将工务管辖所有设备划分为“设备单元”,每个设备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融入生产管理。根据设备的性质将工务设备划分为正线、正线道岔、站线、站线道岔、到发线、到发线道岔六大类。其中正线每一公里划分为一个单元,每一条曲线作为一个整体划分为一个设备单元。工务设备单元化的设计,将现有实体设备转化为数字化设备,为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管理、以及更深层次的数据应用、分析奠定了基础。 2.2问题管理 设备问题管理分为两大类,动态问题和静态问题。动态问题分别由相对应的检测设备产生,并经过待复合、现场复合两个步骤后纳入到问题库中。静态问题由手工检查后进行录入,录入的同时根据问题的性质、产生原因划分为六小项,对应四个不同的等级。系统对统一规则录入的问题进行自动评分,为后期管理分析提供依据。 2.3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分为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系统根据设备当前扣分情况和扣分性质并结合人工指定的条件产生粗略月计划,人工再根据系统排出的计划结合天气、施工条件、人员工时、天窗资源等相关信息数据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在月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分解。日计划则是在周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制定出日计划。同时系统提供计划管理功能,如对计划进行变动修改,判断计划的合理性、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兑现率等。 2.4问题库管理 在设备动静态问题数据通过检查、检测得到后录入到系统中,问题没有进行解决销号前,系统中会形成一个动态的问题数据库。对问题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是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工指定条件选项,对问题库进行排查筛选管理,是生产计划制定环节的前提条件。问题库中的数据以及问题销号后历史问题库中的数据,为设备状况判断分析、设备变化情况、施工完成情况、作业有效率、工时投入情况等各种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各项分析以及系统给出的各项分析图表,能够科学、准确的判断出管辖设备的变化情况、生产管理的各项过程和结果指标,从而为指导管理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2.5角色管理 系统根据用户功能、管理权限、职责定位的不同,将用户设计为三个级别,分别为机关(业务科室)、车间、工区(班组)用户,其中工区又划分为检查工区、巡养工区、维修工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和职能,不同的用户维护与其对应的数据字典与基础数据。不同用户间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的探讨对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铁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强.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13-14. [2]王飞.浅谈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价值工程,2018,37(01):75-77. [3]李涛宏.论过程控制在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1):5-6.

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掌握说明

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掌握说明 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现有11个模块。其中已开通或常用模块有8个:检测管理、状态分析、计划管理、调度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桥隧管理、综合管理。 一、机关科室 1.线路科重点掌握检测管理、状态分析、计划管理、物资管理(材料申请)、综合管理(单位管界维护、设备数据、规章管理、作业器具、一件一档)。 2.桥隧科重点掌握检测管理、计划管理、安全管理(防洪专题)、物资管理(材料申请)、综合管理(单位管界维护、设备数据)。 3.材料科重点掌握检测管理、计划管理、物资管理。 4.安全科重点掌握检测管理、状态分析、计划管理、调度管理(调度日报)、安全管理。 5.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重点掌握计划管理、调度管理、安全管理。 6.劳动人事科重点掌握检测管理、调度管理(干部动态管理)、综合管理(人员信息维护)。 7.其他有添乘任务的科室重点掌握检测管理。 8.各科室必须掌握的公共模块计划管理(查阅计划)、调度管理(日常管理,查看天气、值班情况;干部动态管理,查阅干部动向)、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参加应急处置,查阅应急处置资料)。 9.其他非本科室重点掌握模块各科室可结合工作实际

熟悉掌握。 二、车间 1.线路车间检测管理、状态分析、计划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 2.桥隧车间重点掌握检测管理、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干部动态管理)、桥隧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 3.探伤车间重点掌握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干部动态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 4.茶坞自轮运转车间重点掌握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干部动态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 5.茶坞重点维修车间重点掌握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干部动态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 6.茶坞综合机修车间重点掌握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干部动态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 7.道岔整修队重点掌握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干部动态管理)、物资管理、综合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