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在4月18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中国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职工工资“倍增”。而此前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即增长7%以上,达到10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翻番,这也被不少学者解读为中国的收入倍增计划。

两个版本尽管在时间和增速上有所不同,但着眼点都是要在今后若干年的时间段内,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三个背景

有三个方面的背景,推动中国政府提出了这一倍增计划。

背景一: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和职工收入的裹足不前已成为诱发社会问题的要因。一方面是GDP和财政收入的高增速,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滞后。数据显示,2006~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4%,同期财政收入增速则达21.48%,但过去5年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为9.7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只有8.86%。剔除年均2.96%的物价上涨幅度,城乡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仅为6.76%和5.9%。经济快速增长和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改革分配制度以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成为政府必须考虑的要素。

背景二:希望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通过工资倍增以缓解或稀释泡沫。目前中国经济备受通货膨胀的困扰,但另一方面,在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指导下大上项目和基建造成的债务快速积累,两者的矛盾使得中央政府和货币当局在紧缩还是宽松方面投鼠忌器,缩手缩脚。出于对经济增长滑坡和金融风险的担忧,政府对于折中的通过提高职工工资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缓解通胀造成的民怨,一方面又希望资产泡沫能慢慢消除。从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央行对于利率工具的使用十分谨慎,担心过高利率会捅破资产泡沫和加大国有部门债务压力,以至于负利率已经维持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随着通胀压力愈来愈大,在通过发改委行政干预价格的同时,政府不得不希望通过提高居民名义收入以减缓通胀造成的社会压力。

背景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迫使中国将目光转向内需。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增长模式,尽管短期内避免了经济的快速滑坡,但却造成两个更严重的后果:一是非国有部门的发展进一步被压缩;一是过度投资造成今后几年的产能过剩。因此局势造成了中国不得不通过提振内需消化过剩产能。

条件与挑战

从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政府减负的潜力上,中国具备增加居民工资的经济实力。

连续多年的经济高增长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比例的经济基础,换句话说政府与劳动者的分配、国有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分配失衡问题制约着大多数劳动者的工资增长。

中国沉重的个人和企业税赋如果能得到改革,将为增加劳动者工资提供客观上的保障。目前,中国17%的增值税严重制约了企业提高劳动力工资的能力,高额增值税的结果是把收入转移到了政府,从而削减了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如果财税政策通过对民营中小企业实施大规模减税,以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商业投资功能和就业安置功能,则为更广泛的范围内提高劳动者收入提供了政策支撑。

再次,中国在降低行政成本上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但是,从政治和经济管理架构上看,“倍增”计划短期内却不具备可行性。

首先,从工资增长机制上,由于中国目前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交织混合的特点,政府难以对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如同国企和政府机构那样提出强制要求。其次,现有政府管理体制下,如果重新分割国家财政收入和职工收入的蛋糕,牵涉到庞大的政府体制改革问题,难度极大。再次,中国较高的宏观税负,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除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外,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尚存在问题,不具备大幅增加工资的能力。最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结构体系,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劳动者工资缺乏生产效率提升上的保障。

国际分工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决定了,如果中国继续走世界工厂的路径,就必须走劳动者低收入的“比较优势”的路径,这条路径走得越久越难以实现转型。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国际分工,在中国成功实现产业链升级前,如果劳动者成本大幅提高,国际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向资本高回报和劳动低回报的洼地流动,外商投资会逐步萎缩。由于中国工业制造业盈利水平不高,且过多依赖于低廉的劳动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职工工资翻番无异于纸上谈兵。

不公平的“倍增”更有害

首先,在部门分配差距未改善前,推行该计划将进一步加大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和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0759元和37147元,同比分别增长14.1% 和13.5%。仅就平均水平来看,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的1.8倍,足见两者差距较大。

就同行业的工资水平来看,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差距更大,非私营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远高于私营单位。以金融业为例,非私营单位201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80772元,而私营单位为31226元,前者是后者的2.6倍。再如,同样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私营单位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900 元,而非私营单位为39329元,后者为前者的4.4倍。

其次,由于分配制度的扭曲和政府对资源的过度垄断,政府和国有部门的“倍增”将加剧分配不公格局,甚至加剧阶层冲突。对于财政供养的机关职工来说,工资翻番只是政府行为,

没有什么难度。而数量更多的企业职工,劳动力价格随行就市,且以效益定收入,政府不能也无法通过行政手段予以干预,故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翻番的目的难以达成。

如果“职工工资增长翻番”最终异化为某一部分人的特权,而与广大企业职工无关,不但制度设计者的良好愿望便会落空,而且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问题。

最后,长期而言,没有实质经济增长支撑的工资倍增只会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

2月8日,中国国务院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称,“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达13%以上”。规划称,“要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

按此计算,未来5年内中国最低工资有望“倍增”,人均工资亦有望成倍提升。经过30年发展,中国是否已临近“充分就业”阶段(即所谓“刘易斯拐点”),可谓见仁见智。瑞穗综研的统计显示,在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工资水平的确在提升。刚加入WTO的2001年,中国人平均年收入为15.9万日元,日本为454万日元,收入差距达28.5倍;但到了2010年,中日GDP总量逆转,中国城市地区人口平均年收入增至45万日元,日本降至412万日元,收入差距缩至9.2倍。2005年至2010年,中国城市地区工资年增长率为13.8%,5年内正好增长了约一倍。不过,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79.3万日元)与北京(78.6万日元),和日本收入最低的冲绳县(323万日元)、青森县(338万日元)之间仍差距明显。

单纯从收入水准上比较,中国已大致相当于日本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当时出现了“刘易斯拐点”。1960年,笃信凯恩斯主义的池田勇人以绝对高票当选首相,上台后即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他认为,“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若劳动者工资水平没有与GDP增长比例同步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施收入倍增才能解决国家经济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在此期间,日本GDP年增长计划目标为7.8%,但实际增长高达11.6%,国民收入年增长达11.5%,两者基本上实现了同步增长。至1967年,日本GDP提前翻了一番,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1968年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了两倍,失业率也维持在1.1%至1.3%左右的低水平。经济学家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一书中写道,“这些成就让日本国民生活方式、社会形象、思维方式乃至日本列岛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像换了个国家似的。”

中日两国“似是而非”,经济结构差异巨大,不能简单照搬日本的经验,但日本无疑在很多方面依然是一面镜子。日本的实践说明,当一国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条件时,国民消费与生产同步增长才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藏富于民”才是根本的“维稳”之道。如果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长的速度不匹配,国民无法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所谓的“中国梦”就将永远只是梦。在经济还持续高增长阶段,尤其是“国富民穷”、中央财政盈余过剩的情况下,进行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无疑是明智之举。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民收入倍增”的成本应主要由谁负担。如果将之过多转嫁给企业,大多竞争力不强、且融资困难的中国企业将雪上加霜,中国自主产业的培育将更加困难。对外企而言,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将成为新的“中国风险”(China Risk),这些企业将不可避免寻求规避这种风险。

进一步讲,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单纯靠“收入倍增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不适度控制通货膨胀,收入倍增的消费效果将大打折扣。日本之所以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

源于成功地实施了配套改革。除“收入倍增计划”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完善了工会制度,制定了“劳动三法”(劳动关系法、劳动基准法、工会法),承认并保护“劳动三权”(团结权、协商权、争议权),且在泡沫经济到来前,就基本完成了福利制度建设,积聚了此后抗衡漫长经济停滞的力量。

中国急需的正是包括收入分配、劳工权益保护在内的综合性配套改革,留给中国的时间并不多,这一系列的改革都宜早不宜迟。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首次提出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被视为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而备受关注。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内涵绝非简单的居民收入提高所能涵盖。十八大报告在提及国民收入倍增目标时,特别提到,国民收入的倍增,建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不同于以前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更不同于历史上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指标,而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衡、稳定、协调发展的综合计划。正确地理解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笔者认为,应该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角度来诠释和解读:

其一,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而是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如果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保守估计,那时中国的GDP总量将达到美国的80%以上,这个目标的实现,只要未来经济增速保持在7%左右就可以实现。但更值得期待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事实上,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从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变到内需上来,改变中国经济增长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现状。就经济增长的动力而言,中国之前走的是投资拉动型的道路,投资占GDP的比重十多年来一直维持在40%以上,而投资长期维持在如此高的比重,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内需严重不足,近10年来,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持续下降,在2010年降至33.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转变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将其提升至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努力实现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的重要嬗变。

其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不是仅仅靠GDP总量的翻番就可以实现,而是必须建立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收入分配改革的基础上。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同时,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可以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收入分配改革是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两翼”,缺一不可。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言,必须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又必须建立在改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加快城镇化的基础上。以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而言,中国必须提升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但是,我国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长期徘徊在4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属于最低。因此,必须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和加快城镇化的步伐,改变中国的

收入结构。服务业以及“利润”比较高的产业比重的提升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国民收入也能够达到倍增的目标。

就此而言,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工程,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是收入分配的逐渐均衡和城镇化的加速以及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真正步入现代化的战略性工程。如果预期实现,则基本意味着,中国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初步迈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

尽管千呼万唤的工资条例难以出来,但党的十八大报告实际上已经给出了很多令人欣喜的信息——“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为具体、明确和清晰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之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就是“中国版收入倍增计划”!它使“小康目标”变得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使发展共享变为广大老百姓的真切体验,使国之大计、民之大事有机融合并变得触手可及。因此有人评论说,从十八大开始,民富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对此当然充满美好期待。

其实,对于收入倍增,我们中很多人都已经历过——回想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工资有多高、收入有多少、家中住的是什么房、有什么家电,再以其后10年、20年、30年为节点,进行数字对比,大家都曾“倍增过”,而且是实实在在毫不掺水的倍增。只不过改革开放不只“解放”了思想,也“解放”了公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值,收入增长没有跑过大家的期待,才有了种种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烦恼。

按照经济学理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螺旋式前进,永远的直升飞机式上升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经历了30年快速增长,中国航母处于一个发展瓶颈,亟待解决资源、环境、产业布局及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积累的问题,我们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需要经历某种艰涩阵痛,但这也是为了积蓄更多能量,让明天的发展步伐更快一点、收入增长更强劲一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十八大报告中对未来的描绘、所明确的下一步改革要点,其目标正指向民心热望之处,即让大家能够实现收入高增长,使工资涨幅能够跑过GDP增幅。

当然,中国版“收入倍增计划”不是等来的,而是奋斗而来的,需要我们努力争取——只有亿万人凝心聚力按照十八大所描绘蓝图去奋进,经济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最终才会在更为公平的分配中使人人受益。为了这一目标,我们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战分秒、抢机遇、谋发展。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 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186万人,占比46.6%,乡村人口71288万人,占比53.4%;男性68652万人,女性64822万人,占比48.6%,全国人口中,0岁至14岁的人占总人口的18.5%;15岁至59岁的人占总人口的69.0%;60岁及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12.5%。死亡率7.08%。;自然增长率5.05%。 由以上数据得出: 1.城镇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 2.从人口的年龄结构上看,人均寿命攀升,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城镇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 4.男女比例失调。 5.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但人均水平仍在百位之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参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其直接的结果是中国人对风险的处理态度将由自留变为转移,城镇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加深,导致产生风险的因素增加,从而客观上会刺激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从深层次讲,人们选择男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养老和社保体系很不完善,我国应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完善社保体系。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时间差。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任务相当艰巨。 2010040300083 城市规划 朱凤雨

中国各行业收入情况

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己经走到亟须调整的“十字路口”,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 分配差距呈现“穷降富升” 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 .47。“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调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干得多,挣得少”是记者在采访中许多工薪阶层的共同感受。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穷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在增长,但考虑到他们在消费支出上的差异,大量贫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涨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趋势。” 房地产、矿产、证券成为暴利行业 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发挥了巨大的财富调整力量。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 据2009年福布斯中国财富排行榜统计,前400名富豪中,房地产商占154名;在前40名巨富中,房地产商占19名;在前10名超级富豪中,房地产商占5名。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中国财富的主要集中地。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认为,房地产业的基本要素就是土地,卖房子实际上是卖土地。而对于土地,按现行土地用途管理政策,政府和房地产商既是“垄断买方”,又是“垄断卖方”,一方面从农民手里低价征地,另一方面向群众高价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在高中的课本中,也有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在世界大战期间的迁移以及工业革命时的迁移。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就有很多人口迁移过去,我们来南京上学有部分就把户口迁移过来了。这也会引起人口结构的变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虽然中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而这 需要广大人民的实施。 由于人们的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防止老龄化,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此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空5军参谋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委,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合肥市委副书记) 各地级市委,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大连市委书记)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

中国家庭情况调查报告例文实用版

中国家庭情况调查报告例文实用版Practical edition of the sample report on China's family surve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中国家庭情况调查报告例文实用版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社会上的女强人也占据着半边天。现在女性的事业上的发展并不输于男性,有的甚至是已经超越了男性,由此可见,女性也是半边天。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事业占据生活的重心中男性为70%,女性为30%,男性的人数是女性的2倍多,但是女性在 这方面是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为什么男女性在事业方面会差距这么大呢? 中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家,一直有着男主外,女主内 的思想,因此女性在此方面会比男性来的弱一些。 通过对一些创业者,学生,事业单位的.人群调查,我们 发现,创业者自己打拼,更多将事业放首位;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因工作更为规律、稳定,成为热爱家庭比例最高的人群;学生、失业者因没有工作束缚,更倾向于追求个人自由。

从各省市家庭收入来看,一线城市的家庭收入是比较领先的,例如北上广等。河南、河北、甘肃等城市发展还是需要加紧步伐的,家庭年收入与其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其余大部分的城市都处于中等阶段,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从消费来看,中低收入者的消费中,婴儿用品占很大比例;而中高收入者在生活必需品外,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名贵家具字画等,但不管收入高低,所有家庭物质开销最大的则是服饰品! 通过对中国家庭社交网络情况调查显示,社交网络的流行,还催生了聚会中的所谓“低头族”,因此时常有人指责,社交网络淡漠了亲友情。21%的人是在吃饭的时候都看手机,严重影响交流;5%的人是都不能好好说话,直接用手机交流;26%的人在陪家人时不会看手机,珍惜在一起的时光;48%的人并不依赖于社交网络。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们发现,无论你现在是属于哪一个阶段的人群,工作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忘记家庭,忽略您身后的家人。多与家人沟通交流才是一种爱的体现。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最新秘密数据:2012年中国真正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2012年中国真正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建堂: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出生人口163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0‰,比上年提高0.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5‰,比上年提高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比上年提高0.16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上年末下降0.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比上年末下降0.08。 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我建议媒体朋友们关注这个数据。去年中国15-59岁或者15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减少143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7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8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 今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发布会公布2012年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2012年劳动人口的总量2012年是9.37亿,减少了345万,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相当长时期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要高度重视这个事情。 马建堂称,感觉跟朋友们发布这么一堆数据,就担心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你说是不是我对人口下降这个问题有忧虑,我也不否认。计划生育政策,我作为国家统计局局长来说,不一定很合适说,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人口的控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取得了很了不起的进步。我们用了30年左右时间,人口增长模式就到了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模式,少生了一两亿人,对推动我们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行政级别和区划及干部工资表

深圳中国行政级别和区划及干部工资表 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 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中国销售大区及城市级别的划分

中国销售大区及城市级别的划分 2014-05-21数据化管理数据化管理 按行政区域划分渠道是企业一种常规的做法,如图所示,是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统计表。 这种行政区域的划分每年都会有些小的调整,如图6-7所示,是2010-2012年的行政区域统计,其中地级市、县级区、市辖区、县级市、县几乎每年都有变化。 同时民政部区划地名司还把全国分成了七大区(不含港澳台地区):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以上的分类更多是行政管理的一种分类方法,在我们实际以销售为导向的渠道管理过程中,大区分法会有些不同,常规会有四大区、六大区、八大区三种分法(不含港澳台地区),具体明细如图6-8所示。当然,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业务阶段都会有略微不同的分法。

这三种销售区域分法的原则是区域间销售额和行政管理的一种平衡。 我们一般不对省级进行分级管理,不过会按级别对城市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一般会参考该城市的人口数,人均年收入、经济实力、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等因素。 特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是传统的四个特级城市,不过随着成都在西部零售市场的崛起,有些零售公司或品牌商将成都替代了深圳)一线城市: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福州、厦门、长沙、武汉、天津、济南、青岛、大连、沈阳、哈尔滨、成都、重庆、西安 二线城市:珠海、佛山、泉州、东莞、南宁、海口、三亚、昆明、绵阳、贵阳、拉萨、石家庄、太原、包头、、呼和浩特、、烟台、长春、鞍山、南昌、郑州、合肥、乌鲁木齐、兰州、西宁、银川 三线城市:唐山、秦皇岛、邯郸、保定、廊坊、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抚顺、本溪、锦州、吉林、四平、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常熟、镇江、连云港、江阴、宜兴、昆山、湖州、丽水、萧山、瑞安、义乌、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莆田、漳州、石狮、景德镇、九江、鹰潭、东营、潍坊、泰安、威海、滨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十堰、宜昌、襄樊、株洲、湘潭、衡阳、邵阳、韶关、汕头、江门、茂名、中山、潮州、柳州、桂林、北海、自贡、攀枝花、乐山、宜宾、南充、曲靖、玉溪、保山、大理、遵义、铜川、宝鸡、咸阳、汉中四线城市:除上面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 乡镇市场:位于农村的乡镇,全国有40,446个乡级市场 目前我国的高线城市竞争都非常激烈,现在大家都将重心向下移,未来二三线城市将是竞争的主战场。 点击“原文链接”可以阅读本人的【零售店铺销售追踪预测分析模板】介绍。 阅读原文举报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摘要:本文根据中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不同阶段人口从 1990年到2010年间的人口所占比例,利用matlab数据拟合,建立线性增长模型,并对202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人口总数进行预测,得出人口总数为140536万,人口老龄化加剧。 关键字:人口预测年龄结构老龄化 matlab excel 拟合 问题重述 根据中国1990年到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如下表),建立线性模型,并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同时画出拟合效果的图形。 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表1990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万) 模型分析 根据所给的数据,我们借助excel首先作出图进行观察分析:(如下图)

模型建立 模型一:线性增长模型。(即为y=ax+b模型) 1、模型假设: 忽略环境对人口的影响,假设人口无限增长,人口增长率是恒变量。 2、模型变量和函数定义: A 人口增长率; x B 初始时刻的人口数量,即:(0) 3、模型建立: 依照上面的假设和定义,我们可以构造如下模型:

这是借助EXCEL相关工具得出的公式,为使结果更一步精确,我们借助

利用MATLAB求得系数a1= —0.0063 b1=12.8012 a2= 0.0037 b2=—6.7409 a3= 0.0026 b3=—5.0677 因此模型为: Y1=—0.0063x+12.8012 Y2=0.0037x—6.7409 Y3= 0.0026 x—5.0677 对比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a和b可以看出我们所用的方法误差较小

4、模型结果分析: 从拟合的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总数和老龄化系数会增加,老龄化程度加剧,建议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增加0-14岁人口总数,从而减缓人口老龄化加剧程度,进而优化社会结构,增加人民福利。 参考文献 [1]胡守信,李柏年.基于MATLAB的数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扬启帆,康旭升,等.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3]于学军.《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时间:2000-4-6,中国人口信息网. 附录: 以下为所用程序部分代码: >> x=[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 y=[0.6373 0.6306 0.6323 0.6355 0.6456 0.6664 0.6691 0.6834 0.6823 0.6867 0.7014]; >> plot(x,y,'g*'); hold on b=polyfit(x,y,2);%进行2次拟合,b是多项式前面的值。就如2次拟合中y=ax+b,a,b的值。yy=polyval(b,x);%得到拟合后y的新值 plot(x,yy,'r-')%画拟合图 ;>> a=polyfit(x,y,1) a = 0.0037 -6.7409 >> x=[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 y=[0.0858 0.0932 0.0976 0.1059 0.1113 0.1046 0.118 0.1236 0.133 0.1401 0.1326]; >> plot(x,y,'g*'); hold on b=polyfit(x,y,2);%进行2次拟合,b是多项式前面的值。就如2次拟合中y=ax+b,a,b的值。yy=polyval(b,x);%得到拟合后y的新值 plot(x,yy,'r-')%画拟合图 ;>> a=polyfit(x,y,1) a = 0.0026 -5.0677 >> x=[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 y=[0.2769 0.276 0.2701 0.2586 0.2431 0.229 0.2129 0.193 0.1847 0.1732 0.166]; >> plot(x,y,'g*'); hold on b=polyfit(x,y,2);%进行2次拟合,b是多项式前面的值。就如2次拟合中y=ax+b,a,b的值。yy=polyval(b,x);%得到拟合后y的新值 plot(x,yy,'r-')%画拟合图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何为中国城市等级?对400个城市进行了一线品牌进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跨国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排名、机场吞吐量、大公司进入数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共10项指标的单项排名。 在这十个单项排名的基础上,又计算了每个城市的综合,具体计算方式为:(一线品牌进入密度名次一线品牌进入数量名次GDP名次年人均收入名次211高校数量名次)X0.2(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名次机场吞吐量名次外国领事馆数量名次国际航线数量名次)X0.8=城市综合商业指数。之后,我们对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名,指数越低则排名越高,最后得出了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排名。 此前,中国的一级城市是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重庆、青岛、、、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深厚的文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这些城市理所当然也是各大公司的战略要地。 2014年中国最新一二三四五六线城市划分(详细名单) 一线城市 5 个: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国经济中心) 广州(经济发达,中国第三大城市) 深圳(经济发达、特区城市) 天津(重要经济大港) 二线发达城市 8 个: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南京(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重庆(直辖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岛(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大连(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宁波(经济发达、计划单市) 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二线中等发达城市 15 个: 成都(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 级省会) 武汉(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 级省会) 哈尔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 省级省会) 沈阳(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 级省会) 西安(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沙(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郑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苏州(经济强市、中国地级市经济最强 市)佛山(经济强市) 东莞(经济强市) 无锡(经济强市) 烟台(经济强市) 太原(经济强市、地级市省会) 二线发展较弱城市: 合肥 (地级市省会) 南昌 (地级市省会) 南宁 (地级市省会) 昆明 (地级市省会) 温州 (重要的经济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业城市) 唐山(河北经济强市)

调查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想

国贸0911王子贵人0905013117 2010年家庭总收入调查表 姓名蒋剑性别男职业业务经理年收入单位(万元)16.0 姓名孙君性别女职业前台接待年收入单位(万元) 2.0 家庭总收入 单位(万元) 18.0 上十年收入年份单位:(万元)200912.0 2008 8.0 2007 10.0 2006 8.8 2005 8.6 2004 8.0 2003 7.6 2002 6.8 2001 5.0 2000 4.0 家庭年收入 与 上十年收入的比较 通过近十年收入数据汇总看,家庭总收入基本上是年年上涨,由2000年的4.0万元增长到了2010的18.0万元,增长了4.5倍。其中2010较2009增长较为迅速,由2009年的12.0万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8.0万元,增长了1.5倍,造成家庭总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形式的好转,拉动了家庭总收入的增长。 2010年家庭总支出调查表 家庭支出项目单位(元)与上一年比较增长(%) 1、食品6000 5.4 2、衣着3600 19.1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800 31.2 4、医疗保健4800 —7.2 5、交通和通信8000 38.5 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8600 43.6 7、居住1200 6.8 8、杂项商品和服务8000 26.7 合计 59000

总结:通过近十年收入数据汇总看,家庭总收入基本上是年年上涨,由2000年的4.0万元增长到了2010的18.0万元,增长了4.5倍。其中2010较2009增长较为迅速,由2009年的12.0万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8.0万元,增长了1.5倍,造成家庭总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形式的好转,拉动了家庭总收入的增长。 从各类消费支出中可以看出,上半年的消费增长点主要是交通通信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消费方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变,一是家用电器和家用电脑陆续进入家庭,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配套的其他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二是外出旅游是家庭向往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有新的追求,外出旅游就是生活中追求之一。走出去看看祖国的美丽山水、名胜古迹,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压力,增长了见识,留下了回忆。引起这些可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调查,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越来越富裕。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

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矛盾分析

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矛盾分析 作者:翟振武 在人口的变化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最引人注目。从1973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运动,直接目的就是降低人口增长率,翟振武减缓人口规模的扩大速度。如今,经过千千万万计划生育干部的艰苦努力,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惯性,中国人口总量仍然在以每年1000万以上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作为生育率下降的后果之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却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无论是人口总量的继续扩大,还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未来的中国都是严峻的挑战。而且,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老龄化还是一对矛盾。人口数量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老龄化状况越严重。如果放弃人口控制政策,令生育率反弹和上升,人口总量虽然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但是,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却会因此而减慢。面对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挑战,我们该如何清醒地认识这对矛盾,明智地选择应对政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而急迫的问题。 1人口总量与人口年龄结构的矛盾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等多家单位的预测,即使保持目前生育水平不变的话,中国人口的增长还要持续40年左右,到2040年达到高峰值15.4亿左右,才能实现零增长及负增长(见表1)。也就是说,尽管资源在短缺,环境在恶化,但庞大的人口规模压力在21世纪的前40年,不仅不会减轻,反而会进一步加重。中国大陆人口总量还要在现有规模上再增加近3亿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口总量预测的假定条件之一是生育率长期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1.86左右)。这是一个实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政策条件下的预测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人口年龄结构加速老龄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如果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作为衡量老龄化程度的指标,我们看到,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左右,中国刚刚跨入老龄社会的门槛。以后,这个比例呈加速上升状态。2010年为8.38%,比2000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而到2030年以后,老龄人口比例在10年内提高近7个百分点,从2030年的14%快速上升到2040年的20.9%。在全社会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口的数量从2000年的近9000万人上升到2040年的2.9亿人。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2000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总和(1.6亿)的2倍。以致近年来,“中国将成为国际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

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关于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 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18个) 第二级: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 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5个) 第三级:14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 唐山、秦皇岛、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24个) 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 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柳州(18个) 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万、重点旅游城市 承德、保定、丹东、开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个) 以上城市共有108个,这些城市是中国的“108好汉”,其他城市均为第六级。 还有个说法: 第一等级:香港澳门台北-----国际大都市 第二等级: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中国特大城市 第三等级:武汉西安南京成都杭州沈阳-----中国区域中心城市 第四等级:哈尔滨郑州长春济南福州石家庄长沙-----中国发展较快的省会城市 第五等级: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苏州无锡烟台-----中国发展较快的非省会城市 第六等级:威海珠海汕头海口镇江南通惠州--------发展较快的新兴的城市 第七等级:徐州唐山洛阳太原大庆佛山 -----重工业城市 我国的城市按行政级别划分,可分为: 一级市。一级市是指直辖市,与省、自治区同级,直属国务院管辖。 二级市。二级市是指地区一级的市,直属省管辖。 三级市。三级市是指县一级的市,与县同级,属二级市管辖。 特别行政区。与一级市同级,直属国务院管辖

调查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_谈谈自己的感想

机自杨朋飞学号 年家庭总收入调查表 姓名杨彦海性别男职业务农年收入单位(元) 家庭总收入 单位(万元) 前年收入 年份单位:(元) 家庭年收入 与 前年收入 的比较 通过近十年收入数据汇总看,家庭总收入基本上是年年上涨,由年的元 增长到了的元,增长了倍。其中较增长较为迅速,由年的元增加到了年的元,增长了倍,造成家庭总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形式的好转,拉动了 家庭总收入的增长。 年家庭总支出调查表 家庭支出项目单位(元)与上一年比较增长()、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居住 、杂项商品和服务 合计

我家的经济指标 近十年收入数据汇总看,家庭总收入基本上是年年上涨,由年的元增长到了的万元,增长了倍。其中较增长较为迅速,由年的元增加到了年的万元,增长了倍,造成家庭总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形式的好转,拉动了家庭总收入的增长。 从各类消费支出中可以看出,上半年的消费增长点主要是交通通信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收入 的增加,消费方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变,一是家用电器和家用电脑陆续进入家庭,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配套的其他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二是外出旅游是家庭向往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有新的追求,外出旅游就是生活中追求之一。走出去看看祖国的美丽山水、名胜古迹,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压力,增长了见识,留下了 回忆。引起这些可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调查,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越来越富裕。年月,中国共产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 决策,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幸运地出生在改革开放热潮当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名世纪的大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就业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就业结构 问题的研究 作者: 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统计学(1)班 年级:10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教授 目录 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分析 (3) (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 (3) (二)中国就业结构现状分析 (4) 1、分行业就业人口情况 (4) 2、现今分行业就业人口面临的问题 (5) 二、实证分析 (5) (一)回归分析 (6) 1、模型的设定 (6) 2、异方差的检验 (7) 3、自相关检验 (7)

4、经济意义的检验 (8) (二)结论 (8) 四、总结 (9) 五、针对人口老龄化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激增改进措施 (10)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就业 结构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严峻化的形式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口年龄结构将通过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形势严峻与产业结构与转型相结合会带来什么影响,对人口总数和就业困难现象是否有改善,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就业结构问题是否存在某种必然关系,并对此提出改善意见。 关键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就业结构;老龄化 蚀莆肆袀袂蚅蚆近年来,人口与就业问题已成为热点话题。今年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透露,以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公报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 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加之,人们观念的改善,出现了一群自主、独立、追求时尚和新颖的80、90后青年人。他们从事自由职业,选择丁克生活。这一切的出现是否预示着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和职业自由的阶段。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是否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来源于庞大的人口总量,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第二,庞大的人口基数,稀缺的资源与紧张的粮食,都将是经济发展的挡路虎。第三,即使中国是人口众多,但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素质、年龄结构等)是否很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就业问题更是值得关注。第四,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否也应进行调整或是改革,放宽还是继续紧抓。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以每年8%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不仅令国人惊叹,世界也刮目相看。然而,就在这样的经济发展下,就业却成了大问题,快速的经济发展

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实践报告

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实践报告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同时家庭日常不同类型的生活开销数目以及占收入的比例都有明显的增大。 就我家来说,父母的工作都稳定。收入:父亲月收入差不多四五千左右,母亲月收入2000左右。支出:水电200元左右,煤气100元左右,柴米油盐700左右,我在校月生活费1000元左右,手机费每月一家差不多300吧,其余开销700左右,大学学费6770元,还有的据情况而定。。。。。。总之根据调查的数据确实和几年前相比有了较明显的变化。 调查结果:家庭收入与支出往往是一个很模糊的数字,绝大多数家庭没有相应的详细的账簿。柴米油盐的花费极为琐碎,组建一个家庭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看到这些统计结果,我不禁感叹“父母能让我们有这种吃穿不愁的生活,是他们的伟大。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无法用言语去表达,我只知道,回报父母不能总说“等到毕业后”更不能总说日后有成就了再报答父母,在生活中做一些小事就能让父母很欣慰。父母的爱是深沉的,更是伟大的,在外表看来,只是一层层薄雾,可仔细看,却是一盏盏灯,让我们驶向前方。可是如果用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家庭一种生活状态,也许数据并不能详细的反映什么,可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与几年前相比,现在家庭的年主要支出中房子和交通通信等脱颖而出。几年前,家庭的年支出主要

是衣食,子女教育,耐用消费品等。但现在家庭的年主要支出中住房,交通通信所占比例明显有所上升,而文化娱乐也逐渐成为家庭年支出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交流对于人们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交通通信业的发展无疑是迅猛的,这是顺应于时代需求的,而住房问题无疑是近年来一直热门的话题,住房的必要性和紧张也就增加了家庭在这一方面的支出。这些增大的支出项增加了家庭的总支出,同时也反映了家庭需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有更高的收入这一事实。此外,而对于子女教育这一项,现在在农村的家庭年支出中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在城市的家庭年支出中则降低更为明显。这显然是由于城市农村地区不同,消费多元化的同时,对各方面消费的需求不同而造成。2、家庭所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明显增多,私家车更是一道亮点。对于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及私家车等耐用消费品,家庭明显比几年前多拥有电脑,私家车等,手机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更加普遍和智能化。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3对于旅游娱乐这项在这几年内支出比率有所升高。旅游娱乐对于人们而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放松压力,释放欢乐的方式,同时还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现在,在学习工作之余,多数家庭成员都愿意将更多金钱时间用来放松身心,娱乐自我,五一,十一这些假期,许多景点,风景区都要迎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快,这些都说明了人们正在追求一种更为多样化,更舒适愉悦的生活。这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其根本原因是每个家庭的收入相对于支出普遍提高。4、在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