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舌诊方法及其意义

中医舌诊方法及其意义

中医舌诊方法及其意义
中医舌诊方法及其意义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可谓是最具中华特色的一颗明珠。但是随着西医的传入与人民受科学教育地提高且中医理论难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信中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懂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的理论体系与长久以来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天人合一”息息相关,通过观察中国古代人民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体运作都是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的,如果人体的阴阳五行调和则身体健康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疾病或不适症状。中医医师通过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来辩证开方,治病救人。“望闻问切”指的就是观察病人体征表现、听病人描述病况、询问病史及其他相关症状的有无、切脉以查脉象这四种方法合起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从而判定病证,对症下药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对于中医来说明确不同病证的表现是宝贵的经验,对于这一点“望”诊即细致观察就发挥重要的作用。舌像被认为是能直观反映人体虚实,阴阳是否调和且明显表达出体内脏腑的病变情况的重要特征,因而舌诊是“望”诊的主要内容。

依据舌像诊断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贞疾舌”的记载,且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也有关于舌诊的记载[1],十三世纪时已有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问世,后十六世纪对辨舌验齿颇为重视的温病学派兴起,此时舌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可见,舌诊在中医辨证方面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舌象作为人体的重要辨证指标,不仅客观准确而且对于医生来说观察舌像也非常简单方便,通过观察舌像就可以判断人的正气是否旺盛、病变的深浅程度、湿邪之气侵袭的程度、病情的发展趋势[2],并且能根据判断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指导处方用药。

在现阶段的临床舌诊中,对舌像的观察及以及诊断是由医生直接观察病人的舌头并且做出诊断开处方的,这需要医生能够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分析,要求很高但是对病人来说没有一些科学的指标仅仅通过医生的肉眼观察诊断得到结果的过程可信度很低,另外这样通过人肉眼观察到的舌象资料与临床诊断的过程和结果一般无法做到精确记录,这一点就给中医学交流活动带来不便,假若所有中医医师都是凭借经验治病,没有一些典型的舌像资料及科学支持的案例,中医舌诊就迟早会被淘汰。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舌诊的客观化方法将成为接下来的研究热点,虽然当前还没有较完善较好的关于中医舌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但是这对于推动中医舌诊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医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舌诊乃至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1

1.2 舌诊的临床意义

中医理论认为舌与内脏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脉的询行来实现的,据《内经》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舌直接联系。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相配,手足阳明相配,故肺、小肠、胆、大肠之经气,亦可间接通于舌。所以说,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脏六腑之外候。在生理上,脏腑的精气可通过经脉联系上达于舌,发挥其营养舌体并维持舌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病理上,脏腑的病变,也必须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3]。

舌头的部位划分是遵循生物的部分与整体的缩影相似的规律,即舌头上部对应人身体上部分,舌头中部对应人身体中部分,舌头下部对应人身体上下部分,总结来说就是上以候上,中以候右,下以候下。在实际情况中,具体对舌体的划分法根据划分的依据分为三种: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以三焦分属诊舌部位、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本论文主要讨论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这种情况。

1.2.1 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

舌与脏腑关系密切。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乘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动功能相适应;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组成部分,关系着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的功能。总之,人体内部的脏腑虚实均可以反映于舌像的变化。

脏腑病变反映在舌上表现为:心、肺居于舌尖,脾胃居于舌中,肾居于舌根,舌边主肝胆,左边属肝,右边属胆。如下图1.1所示。

图 1.1 依据脏腑分属理论的舌面划分划

1.2.2 舌像变化对应的临床病症分析

临床上医师舌诊的过程是先观察舌质的颜色、形态,然后观察舌苔的苔质、苔色。舌质的性征反应了人体脏腑、气血以及津液的盛衰状况,舌苔的性征反映了病邪的寒热及邪正的消长。观察舌像时如有必要医师可以行刮舌与揩舌之法用此鉴别有根苔、无根苔及其是否染苔。

2

在不同的环境下,舌像会产生生理性变异(调节),这种舌像的生理性改变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该将其算入病证表现中。舌像的生理性变异根据其形成原因分为四种:一是年龄原因;二是体质原因;三是性别原因;四是气候原因。临床上医师舌诊时往往会结合病人的其他病况来综合判断排除这种生理性变异所产生的影响,但计算计在进行舌像设备时并不了解病人的其他情况,所以本论文在研究的时候会尽量选取避开上述可能会产生影响因素的人群的舌部图像,要区分正常的生理性变异和非正常的病理性变异也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一个难点。

舌诊主要通过观察舌色、舌体的性质特征、舌态变化、舌苔苔质、苔色五个特征来进行辩证,因此临床上想对病证作出准确迅速的判断应对这五个特征的表现及变异性征及对应的原因应当十分了解。

舌色即为舌体的颜色,有淡白、淡红、红、绛红、青、紫六种颜色。淡白舌主气血两空、阳气虚衰,其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则称为淡舌;若舌色白且全无血色则称之为枯白舌。淡红舌是一种健康的舌色,是气血调和的征象,见于正常人或者表征初起,其颜色淡红润泽,白里透红。红舌的舌色较淡红舌更红,舌色深红者称为绛红舌,红舌和绛红舌在临床上表征热斥血络,分为实热证和虚热证,前者苔黄燥或毛刺,多因血热亢盛,热入气分而舌红,热入营血而舌绛;后者苔少或者无苔,多因热病伤阴或阴虚火旺所致。青、紫舌的舌色淡兰为青,黑赤为紫,临床上主气血通行不畅:血瘀、寒极或者热极,舌青紫湿润,苔白而滑,多属阳虚阴盛,气血不畅之证;舌青紫深绛,苔少而干,多属热毒炽盛,深入营血之证;舌青紫而暗,有瘀斑点,多属淤血内阻,络脉瘀滞之证。

苔色即为舌苔的颜色,根据舌苔乘病邪性质的不同分为白、黄、黑、灰等不同颜色,苔色的变化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也可以相兼出现,因此辩证的时候要和舌质的颜色与性质变化结合起来诊断。白色苔又分为薄白苔(苔色白可见舌体者)和白厚苔(苔色白不可见舌体),主表证和寒证,但淡红舌薄白苔是正常舌,需加以区分。黄苔分为淡黄苔、深黄苔和焦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苔色有深灰和浅灰色,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

舌体的形质特征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荣枯、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等;病理性舌态变化的特征需要观察舌头的动态变化,其包括:舌体痿软或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舌苔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也是重要的舌像特征,在计算机辅助诊断过程中,这主要是涉及到舌像的纹理特征,有舌苔的厚薄、腻腐、润燥、剥落等。除这些外,在临床上还要通过望舌下脉络对血瘀证进行辩证,络短色淡多气血不足,络粗色青紫则多血瘀证。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设计一套以中医舌诊理论为指导,能够对舌象进行无创、定量和客观地分析的系统对中医舌诊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已经成为目

3

前舌诊发展的热门方向。

根据翁维良和黄世敬发表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谈到中医研究院研究出来的中医专家舌诊系统,该系统全面完善了关于舌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所有功能,从采集到诊断到指导处方用药到病史整理各种功能,文中对该舌诊系统介绍:“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等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中医舌诊相关理论研制出“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实现了舌诊的定量分析。应用该系统对927例患者舌质舌苔定量观察,探讨舌诊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类舌质舌苔有相应的RGB数量特征;舌苔RGB值不仅与舌苔颜色密切相关,而且和舌苔的厚薄、腐腻等变化明显相关;舌苔面积百分数基本上反映了舌苔的覆盖面积。因此, 应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舌质舌苔进行量化诊断, 可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4]。”

周越 ,沈利 ,杨杰发表的《基于图像处理的中医舌像特征分析方法》提出了对舌像分割及舌像颜色特征、纹理特征识别的方法,“应用了2D Gabor小波变换和色度信息较为精确地检测出舌体区域;提出了运用统计方法标定舌质和舌苔点以及确定其颜色的算法。舌苔的厚度通过色度信息和2D Gabor小波系数能量进行量化。分析了在不同相位时,有无舌纹情况下GWTE呈现出的不同特性,根据这一特点用不变矩描述了舌区域的GWTE,从而对舌纹的多少做出了定性的说明。实验表明, 提出的相关算法行之有效,得到了较好的结果[5]。”

卫保国等人在《中医舌苔腐腻分析算法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一张分析腐腻舌色算法:“首先将舌苔区分为固定大小的块,然后对各块进行分类,最后得到整幅图像的腐腻指数。舌苔块分类时,采用改进的子空间法分析纹理结构的疏密,并结合纹理粗糙度特征来表达颗粒的粗细。实验表明其分析结果正确率达到 83%,并且可以反映舌苔腐腻的程度[6]。”

尽管采用计算机分析技术实现舌诊客观化具有突出的优点,但是可以看到现有的研究成果还很初步,在舌图像的采集、舌图像的彩色失真、舌诊知识的模糊性、典型样本数量有限等主要问题的攻克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7]。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本论文是对中医舌像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设计。本论文调研了现有的一些可以运用到舌诊客观化上的方法算法的研究后将计算机辅助诊断分为对舌像的分割处理,对舌像特征的提取与识别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的功能的实现都应该具有自动化。客观化的特性。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有一定理解后,本文制定了能基本实现简单舌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的软件诊断流程,即导入舌像、舌体分割、舌像部分划分、特征识别、输出结果。整体流程如图2所示。

4

图 1.2 舌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设计流程

本论文一共四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课题的背景意义及本课题涉及到的一些核心背景知识介绍;第二章是舌像的自动分割,主要介绍了图像分割的概念方法,并阐述了本论文所用到的图像分割方法的原理及其实验结果;第三章是舌像特征识别,介绍了现有的对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两方面的识别方法,及本文所使用的对颜色特征识别的方法和实验效果;第四章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利弊分析,并且分析了该课题日后的发展形势。

(1)对舌像的自动分割处理:当临床上得到一副舌像并输入计算机时,这幅图往往是带有唇部、脸部等其他部位的图片,为了得到后续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的舌像,我们需要对图片进行分割,本文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色彩空间转换并基于阈值法的分割方法对舌像进行分割的。虽然本文的重点是对舌像的辅助诊断,但是分割是后续图像处理及特征提取与识别的先决条件,也是一个完整地舌诊客观化的系统中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本文对分割有一定的简单的介绍和研究。

(2)对舌像特征提取与识别:得到分割后的舌体图像后对舌体进行依据脏腑的五部分划分,然后对划分后的每部分舌像都进行特征识别,最后对该舌像进行综合判断。舌像特征主要包括舌色、舌体的性质特征、舌态变化、舌苔苔质、苔色五个方面,但由于目前的舌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中对舌色和苔色的提取与识别的研究比较成熟,因此本文的软件设计中特征识别的板块是对舌色和苔色进行识别,然后也会对纹理特征的识别方法的研究做一个简单介绍。

本论文的软件设计功能的实现就包括自动分割和颜色识别两大块,能做到输入一张图片后将图片中的舌体部分分割出来,然后对舌头的舌色苔色进行识别,输出识别结果,对临床上中医医师的诊断提供一个参考。

5

第2章舌体区域的分割

在进行舌诊时,舌体是诊断的目标区域,临床上医生在观察病人的舌像时,人眼和大脑能很清晰地辨别舌头和周围组织的区别并专心于舌像的观察上,能有效地辨别有效区域和其他无效区域,但对于计算机来说,区分唇部及口腔内部等与舌体部位的区别并不大的部位时可能会很困难,并且一些无关信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下一步对舌体区域中舌像特征的提取与识别结果,因此,先对图像进行舌体区域的分割是很有必要的首要步骤。以往在计算机上对舌像进行分割是以人工分割为主的半自动分割方式,这种分割方式往往对于医生来说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且不如直接观察病人舌像来的方便准确,并且人工分割最后得到的结果会因人而异,会引起分割效果的不精确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选用一个合适的图像分割算法对舌像进行自动分割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分割结果还能做到准确稳定。

将图像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子区域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图像分割。图像分割由于其意义重大且往往是一些其他图像处理步骤的前提步骤,因此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图像处理技术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高精尖技术的出现,是的舌诊客观化成为热门,因此目前针对舌体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也有很多,包括基于改进的Snake模型的分割方法、动态规划算法、基于AdaBoost算法的分割方法、分水岭分割方法等,但图像分割并非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因此下面将对图像分割的基本方法做简单地介绍,其实很多的分割算法都是由这些基础的算法演变过来的或者与基础算法相关的算法,本论文会详细介绍本文使用的基于色彩空间转换的二值化分割方法,这个算法的核心就在于色彩空间转化和二值化,并且本论文将展示此种方法分割后的结果。

2.1 基本分割方法

基础的图像分割方法可以根据算法和思路的不同划分为四大类: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图像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模式识别原理的图像分割技术。下面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基础的分割方法的概念、利弊等。

2.1.1 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方法

阈值法是利用阈值将图像的灰度分为两段或者好几段,然后将在同一段灰度6

值内的所有像素归为一个区域的方法。

优点:实现简单,计算量相对较小,性能较稳定。

缺点:很难确定最佳分割阈值。

方法:p-分位数法、双峰法、迭代法、最大熵法、矩量保持法、Ostu法等。

2.1.2 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检测图像中的边缘点,再按照一定的策略连接成轮廓,通过轮廓跟踪完成区域分割。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各种边缘检测算子来帮我们实现边缘检测的功能,但是不同算子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优点:检测边缘即灰度级或者结构具有突变的地方能有效地实现分割,同时也不受阈值选取的影响。

缺点:(1)不能保证边缘的连续性和封闭性。(2)单独的边缘检测只能产生边缘点,需要附加后续处理步骤或与其他算法相结合才能最终完成图像分割。(3)对噪声比较敏感。

边缘检测算子:梯度算子、Kirsch算子、Laplacian算子、Marr算子等。

2.1.3 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均匀性要求把具有某种相似性质的像素或区域连通起来,从而构成最终的分割区域。

优点: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是以区域为处理对象的,能同时考虑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的同异性。

缺点:区域生长法对的缺点是需要人工交互选取种子,同时对噪声比较敏感;分裂合并法不需要预先制定种子点,但它对同一物体内部的灰度均匀性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出现过度合并和过度分裂。

方法:区域生长法、分裂合并法。

2.1.4 基于模式识别原理的图像分割方法

在模式识别理论中,一个模式类是一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模式集合,而模式又可以看作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特征组成的。就图像分割而言图像中各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看作不同的模式,将感兴趣目标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实现图像分割的过程就是将分属于不同区域的模式进行划分的过程。

方法:模式分类法(使用分类器进行分割比如基于贝叶斯推断的方法——最小误差阈值法)、模式聚类法(使用“物以类聚”的原则比如K均值聚类方法)。

7

2.2基于色彩空间转换的二值化图像分割

2.2.1 色彩空间

在色彩科学中,人们已经建立了各种颜色模型,在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坐标中利用坐标表示颜色。这个三维或者四维的坐标系可以定义的颜色范围称之为颜色空间。在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经常使用到RGB、CMYK、Lab、HSV等颜色空间。本论文的图像分割方法是基于色彩空间转换的二值化分割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将舌像图片从RGB空间中转换到HSV空间中去实现分割的,因此需要先对色彩空间及其能否相互转化的情况进行了解。

(1)RGB颜色空间是以不同色调为坐标系的色彩空间,RGB空间的坐标构成并不涉及到颜色的亮度、饱和度等其他特性,它只与颜色的色调构成有关。根据RGB空间的名字,不难看出它是以R(Red:红)、G(Green:绿)、B(Blue:蓝)三种基本色为坐标系形成的色彩空间。因为大自然中的颜色大多都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所以我们能RGB色彩模式表达出大部分人眼能识别的颜色,而这种色彩模型也被称为三基色模式,同时它也是大部分电视机、电脑的显示器采用的色彩模型,是目前运用广泛的颜色系统之一。

(2)HSV色彩空间并不像RGB色彩空间一样能直观地表达出一副图像的鲜明色彩,但是它比RGB色彩空间拥有更多更重要的图像信息,如饱和度等。HSV是以H(Hue:色调)、S(Saturation:饱和度)、V(Value:明度)三个参数来定义的一个六角椎体模型,色调H参数表示色彩信息;纯度S参数为一比例值,范围从0到1,它表示成所选颜色的纯度和该颜色最大的纯度之间的比率;明度V参数表示色彩的明亮程度,范围从0到1,它和光强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除去RGB和HSV空间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色彩空间,它们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同的色彩空间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且色彩空间的转化有时候会使得图像处理变得更简单。假若处理时更关注一幅图像的色彩的饱和度信息就应该将该图像放在HSV空间中处理。由于Matlab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以及完备的函数库,在该软件编程时,将图像从RGB转化到HSV空间是十分方便的,仅通过一个函数即rgb2hsv就可以完成。

2.2.2 基于色彩空间转化的二值化舌体分割方法

在现有的舌诊客观化的系统里面舌体的分割一般都是由医生手动选取目标区域,这样效率不高而且行为具有重复性。但在计算机自动分割时,由于在RGB 空间中唇色以及口腔内部颜色与舌体颜色十分相近,要对唇部和舌部进行区分很不容易,因此,我们要考虑到除了颜色以外其他的像素信息,如饱和度等。当将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后,通过对HSV空间的H、S、V三个分量通8

9

道的图像的观察,会明显发现HSV 空间中的S 分量通道的图像中清晰地显示出了舌体的区域,对S 分量通道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寻找最大连通区域选定为最后的舌体分割区域,然后进行形态学处理,最后分割得到清晰的舌体图像区域。中医舌像的整体自动分割算法流程如图2.1所示。

图 2.1 基于色彩空间转换的二值化分割算法流程

2.3 实验结果

Matlab 是Matrix Laboratory 的缩写,是一种适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8],同C++等其他编程软件比较来说,Matlab 易于学习并且具有比较完备的图像处理功能,因此本论文采用这款软件进行编程实现对舌像的处理,使用的版本是Matlab2015a ,依据上面的流程图对功能实现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实验结果图片的解释。

2.3.1 导入图片

计算机辅助诊断是对输入计算机的舌像图片进行分析,计算机得到的舌像图片又与人眼所看见的不同,我们在对患者的舌像进行采集时需要避开光线、摄影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这样采集得到的图片在输入计算机辅助诊断中更加真实,同时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在Matlab 软件中读取图像数据用imread 函数,这个函数的功能很强大,可以读取各种类型的图像,我们在计算机用imread 函数读取一幅舌像然后使用imshow 函数将这幅图像显示出来,显示如图2.2所示。

图 2.2 计算机导入的舌像原始图片

2.3.2 RGB 空间到HSV 空间的转化

在Matlab 中,读入的图像一般是RGB 三通道的图像,将其转化到HSV

10

彩空间中,强化了图像的饱和度等信息,RGB 转化到HSV 空间的功能直接可以用rgb2hsv 这个函数实现。Matlab 是将图形当做矩阵来进行处理,转化后的HSV 图像就是一个由像素构成的矩阵,而每一个像素矩阵又是由这个像素点的H 、S 、V 三个分量信息构成的,调取图像矩阵中每个像素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第三个)分量所形成的矩阵就是这个图像H (或S 、V )分量通道的矩阵即构成H (或S 、V )分量通道的图像。通过观察HSV 图像及H 、S 、V 三个分量通道的图像,可以明显看到HSV 空间中S 分量通道的图像舌体区域与其他区域差距较大较明显,这是由于舌体部分的饱和度没有周围的唇部面部的饱和度强,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对S 分量通道的图像进行分割会比较容易。转化后的HSV 图像及H 、S 、V 三通道的图像如图2.3所示,左上是色彩空间转化后的HSV 图像,右上是H 通道的图像,左下是S 通道的图像,右下是V 通道的图像。

图 2.3 转化后的HSV 图像及H 、S 、V 三通道的图像

2.3.3 S 分量通道图像二值化后寻找最大连通区域

首先将观察到的舌体区域较明显的S 分量通道的图像运用im2bw 函数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可以得到大概舌体区域(见图2.4中左图中的白色部分),但是左图中的白色区域不仅有我们需要的舌体区域还存在一些小的斑点状的干扰区域和不与舌体连通的其它区域,而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舌体区域是白色区域中最大的连通区域,为了去除不是舌体图像的干扰区域,应当求出该二值化图像中的这块最大连通区域即是所求的舌体区域,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用到bwlabel 和regionprops 这两个函数,前者的功能是确定一副二值化图像中有几块特定区域,后者的功能是测量标注矩阵中的每一个标注区域的一系列属性,然后使用Find 函数就可以找到白色区域中最大的那一块连通区域了,把除这一块以外的部分的像素值改成0即变成黑色背景,就可以得到图2.4中的右图,在右图中已经没有其他的干扰区域了,图2.4左图为HSV 图像中S 分量通道的图像二值化后得到的图像,右图是左图中的最大连通区域。

11

图 2.4 二值化后图像及找到的最大的连通区域

2.3.4 对最大连通区域进行形态学处理后得到最终的舌体区域并分割

求得最大连通区域后的图像轮廓略有不顺滑,为使得图像轮廓顺滑对图像采用形态学处理,同时还能去除噪声。形态学处理是通过构建的结构对图像进行膨胀或者腐蚀操作,分为开运算(先腐蚀后膨胀)和闭运算(先膨胀后腐蚀)。

首先构建一个L 型的结构元素,然后利用该结构元素将最大连通区域先进行开运算后进行闭运算,这样就能得到一个没有噪声的边界略平滑的舌体区域黑白图像,如图2.5中的左图所示。将该图像与原始图像对比后,将这个黑白分割图像的白色区域就是目标舌体区域所对应的原始图像中的部分保留下来,而黑色区域就是背景区域所对应的原始图像中的部分设为白色的背景,最后分割好的图像如图2.5中右图所示,可以看出分割效果还算可以。

图 2.5 最终的舌体区域图像及根据其分割后的舌体

中医舌诊仪图像分析系统

中医舌诊仪图像分析系统 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是传统中医理论精华与现代先进科技的完美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舌诊建立客观指标,使其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人体机能状态,把舌诊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与图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中医理论学术水平和临床诊断能力。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诊断客观化领域近30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实现了中医舌诊的客观化和标准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精确度较高、稳定强,适用于临床、教学与研究的辅助诊断,将有力推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发展和现代信息科学与中医学的交融。中医舌象分析仪已在多家医院试用,采集并分析了几千例舌图像,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 中医舌象数字化采集分析系统适用范围:供医疗机构进行舌象诊测信息采集及辅助体质辨识;供中医辨证参考用。 [工作原理] 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下,采用照相机获得患者舌像信息,运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差公式和支持向量机(SVM)、动态形状模型(ASM)等多项成熟先进技术,对舌体图像的颜色、纹理、轮廓进行特征提取,将这些特征值与特征数据库中的阈值进行比对,给出舌象分析结果。 1、计算机控制内部相机进行自动对焦拍摄,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完全实现舌象采集自动化。 2、采用数字化舌象采集平台与标准化方法还原,使舌象真实再现。 3、内部摄像采用模拟自然光源并能进行光线调节,使采集环境保持稳定。 4、由计算机自动分析采集到的图像并进行判断。 5、可以随时查询病例报告并打印舌诊报告功能书。 6、可以分析舌质颜色、舌苔颜色、舌形状、舌态。 【基本参数】 外形尺寸(长*宽*高):470mm*470mm*500mm重量:12KG工作电压:220V频率:50HZ 【光源参数】 环形光源系列-RI12045 产品特点:高密度LED列阵,高亮度,配漫射板导光。 白色DC:5.8~16.8V功率:19.0~22.5W亮度5000mcd色温5600K 材质:合金树脂led 使用环境:-25TO+85度 保存环境:-40TO+100度 【相机配置】 数码相机(佳能:机身特:APS-C规格数码单反有效像素:800万显示屏尺寸:2.5英寸约20.7万像素液传感器尺寸:22.2*14.7mmCMOS高清摄像:高清(720P)产品重量:约450g(仅机身)存储卡类型:SD/SDHC/SDXC卡机身颜色:干练黑色,金属灰色续航能力:使用取景器拍摄:23连拍功能:连拍速度JPEG:快门速度:1/4000秒至1/60秒) 配置情况 工作台:一台 数码相机:一台 定制光源:一只 USB数据线:一根 电源线:一根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图文并茂 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一. 舌神( 一) 有神( 荣舌)【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二) 无神( 枯舌)【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

淡者胃之气。”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舌鉴辨证》指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若舌色淡而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停。精血耗竭、脱血夺气、舌失充养,故见舌枯白无华。提示病情危重。 淡白舌▽ 枯白舌▽(三)红舌【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者,称为红舌。【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内热。【机理分析】血得热则行,热使血管扩张、血行加速,热使气血沸涌,致使舌体脉络充盈而舌色鲜红;或阴虚水涸,虚火上炎于舌络而舌红。舌色稍红或仅见舌边尖红,多提示外感表热证初起。舌尖红赤破碎,多为心火上炎。舌两边红赤,多为肝经热盛。舌色红而有苔者,多属实热证;舌色鲜红少苔或有裂纹、舌体瘦小多为虚热证。《辨舌指南》说:“舌色鲜红,无苔点,舌底无津,舌面无液者,阴虚火炎也。”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 A.木 B.火 C.土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 A.曲直 B.炎上 C. 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中医学基础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19.“先天之本”是指( ) A.心 B.肝 C.脾 D.肾 20.“后天之本”是指( )

罗大伦看着舌头诊病(中医舌诊)31988

罗大伦:看着舌头诊病(中医舌诊) 中医舌诊 看着舌头诊病 摘自罗大伦新浪博客 现在大家去医院看中医,一般都是号脉,看舌头,我们都习惯了,其实大家不要以为中医从一开始时就擅长舌诊,这个舌诊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时间并不久,虽然看舌头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里面略有提及,但是都非常的简单,只是到了元朝的时候,我国才出现第一部舌诊的专著,叫《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是一位姓熬得医生写的,虽然名字盒伤寒有关,内容也似乎是在说伤寒病的舌象,但是实际上论述了很多的温热病盒舌象的关系,后来,书里的内容被温病学家就发现了,原来随着热邪从外向里深入,随着体内热邪的增加,这个舌象居然可以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舌苔可以由白变成黄色,然后热邪在多,就变成干黑色,如果病危的时候,会变成全舌灰色,而舌质的颜色,正常人是淡红的,随着热邪的增加,就变成了红色,再增加,就变成了绛色,温病学家一看,这个很好啊,这个比脉诊来得直观,因

此他们就把舌诊当作一个法宝,很注重用舌诊来判断热邪的深入程度。 现在我们看病,也非常的重视舌象和健康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可以从舌象中看出什么来呢? 告诉大家的是,首先,可以看出我们体内津液的情况,现在很多人体内都是水湿很重,这样的舌头一定是舌苔白,满布,而且往往是舌苔很腻,如果是舌苔厚腻,就要考虑这个人体内的水湿都凝结成痰了。 现在气虚的人很多,因为阳气不足,所以水湿不能顺利化出体外,同时因为水湿重,也导致阳气不振,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气虚的人,往往在舌边有很多的齿痕,舌体会胖大一些,同时伴有舌苔白腻,这是体内气虚,同时不能把水湿化掉,这样的人需要一边利水湿,一边补气。 补气以补脾为主,可以用白术、山药、莲子肉等来补脾,利水湿可以用薏米来进行,比如在做饭的时候可以放入一把薏米,这个薏米去水湿的作用很好,有的朋友是用薏米和大米各一半来做饭,结果厚腻的舌苔两个星期就消除了。 舌象还可以看出自己体内的寒热,有的人舌质很红,舌质我们可以从舌边缘看出来,那里一般没有舌苔,如果很红,说明体内有热,如果舌质红,但是舌苔也很薄,整个舌头看上去都很红,这可能是虚热,需要滋阴,这种红往往是嫩红,

1中医学基础的基本要求

中医学基础的基本要求 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认识人体和健康的思路。既重视人体自身的统 一性和完整性,有认为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人体的脏腑、官窍、形体、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网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此同时,人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季节气候的变化、昼夜昏晨的变化、地理区域的变化以及社会的进步、动乱、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着人类活动。 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句和核心思想,是中医认识 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性质、原因,以及正邪关系,反应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辩证,即辨别证候,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即治疗疾病,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针对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应用。同一种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 程总会表现出不同的证,证不同,那么治疗方法就不同。 4、异病同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应用,不同的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 可能会表现出同样的证,那么就可以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了。 5、阴阳失衡: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变化,是指阴阳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了, 是中医学的基本病机之一。是引用阴阳学说对人体病理变化的说明。 6、调整阴阳: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应用之一,是中医学的主要治则之一。通过一些手段,使 阴阳重新恢复到动态平衡的过程中来。 7、肺主气:两方面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本身的特性;肺主一身之气。人体上下表里之 气,均为肺所主。肺主呼吸之气,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肺主一身之气,肺有生成、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它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 8、肺主宣发肃降:肺主宣发,向上升宣、向外布散,是指由于肺气的推动,使 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达肌肉皮毛,无处不到,散发浊气和水分于体外。肺主肃降,向下通降、呼吸道通畅,是指由于肺气向下的通降作用使呼吸道保持洁净及布散清气和水谷精微和津液。肺的宣发和肃降,是一个功能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病理时,也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会有很好的肃降,反之亦一样。 9、肺主通调水道:靠宣发肃降完成“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 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是指肺气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即维持水液代谢平衡作用 10、肺为水之上源:肺的通调水道功能。 11、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气,肾纳气。 12、肝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活动:血液输布外周;安静: 血液归藏于肝;肝血不足:两目晕花、肢麻、月经量少、出血症状……肝的调节血量以贮藏血液为前提,只有充足的血量储备才能有效进行调节。肝主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 13、肝主疏泄:疏泄是指舒展、宣散、流通、升发、排泄等,保持机体柔和舒适的状况。称“肝喜条达”。其实质是疏通调畅气机,促使全身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保持全身气

中医舌诊原理

中医舌诊原理 很好的东西,可以看看,就是比较涩,不过基本还是能看懂吧! 先放着,有空多学习研究下! 中医舌诊原理 舌脉一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唇舌者,肌肉之本。 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者,声音之机也。 诊舌要义舌质为本,舌苔为标。 舌与许多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取系起来的关系更为 其中尤以心,脾,胃?肾与舌 密切。舌又是脾之外候,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 舌为心之苗窍,且为呼吸.消化的共同通道之要冲,为多气多血的器官。口腔之唾液系肾?胃津液上潮所致。舌苔乃胃气所生,胃为水谷之海,故脏腑精气之上荣于舌。 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也。査诸脏腑图,脾.肺.肝?肾, 无不系根于心。考核诸经络,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不显其形,着其色于舌。 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开窍于舌,其经通于舌,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 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脏六腑之外候。舌之灵动,伸缩展转,是筋之所为,与心肝有关。 舌之辨味,与心脾有关。 舌之能言,与心肝有关。 舌苔乃胃气熏蒸所生,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若推其专义,必当以舌苔主六

腑,以舌质主五脏。 谓之苔者,如地上生苔也。舌苔之名,始于长沙。以其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谓之胎。夫苔因病而生,病以苔着,察色而不观苔,究难辨其虚实一一观苔而不察色,安能测其盛衰,且三因百病,莫不有苔,则亦莫不可验,岂特伤寒而巳哉: 常人一日三餐,故苔日亦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层,或浮黄苔一层,夏月湿土司令,苔毎软厚而微黄,但不满不板滞。 灯下看黄苔,毎成白色。 全息律的观点,任何局部都近于整体的缩形。前人有舌体应内脏部位之说。舌本在下,舌尖在上, 舌中为内,舌边为外,左病者应在左,右病者应在右。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 舌象是窥测内脏变化的窗口,反映内脏变化的镜子。舌在口腔中好象外露的内脏,其变化灵敏, 便于覌察,任何气血津液的异常变化,都将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舌象的变化。 舌象,若能得其要领,认清客观规律,执简驭繁,就可以灵活运用,一通百通。无论舌象如何变 化多端,总不外舌色、舌形、舌态、苔色、笞质这五个方面的排列组合。即舌质的神色、形态及舌苔的色质。 历代医家总结了典型舌象,但不能说是包罗无遗的: 凡吸烟之人,无病常见燥舌,一经染病,不拘白苔黄苔,必兼灰黒,或兼裂纹,故临诊之时,先察知其吸烟与否,常苔染苔之分,斯可断之。 舌紫而肿大者,是酒毒冲心,凡酒毒内蕴,舌必深紫而赤,或干涸。 湿热内蕴,从饮食中得之,嗜酒之人多失苔,必厚黄粘腻,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最效。若舌浑紫,满 舌中有红斑,为酒毒内蕴,湿中生热。 湿热有痰之症,舌质胀大满口,边有齿印。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乃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凡舌起瘰突出者为凸,蚀烂低陷者为凹。气盛则凸,气陷则凹。 舌根高起,累累如豆,内露人字纹深广者,是肠胃有积。 红绛光莹舌,是胃、肾阴竭。舌疔者,乃心脾火毒。 若舌苔纵分两色,一边白一边黄,称半黄半白苔,无论深浅厚薄,皆主肝胆郁热。若边尖黄而中心黒腻,是湿热

实用中医舌诊彩色图谱

舌苔辩证 舌苔就是舌体上面所散布得一层苔垢。正常人得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由于病人得胃气有强弱,及机体得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得病理舌苔。观察舌苔得方法分为望苔色与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得情况来诊断疾病。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得舌苔,同时,苔薄白亦就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最后讲述望苔质得知识。望苔质即望舌苔得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得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 苔质得厚薄,以见底与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实用中医舌诊彩色图谱

舌苔辩证 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观察舌苔的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疾病。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最后讲述望苔质的知识。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

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剥落苔: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有根、无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证、热证;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6)全、偏苔: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证。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舌诊ppt课件

中医舌诊ppt课件 中医舌诊ppt课件篇一:中医舌诊歌决 【中医舌诊歌决】 舌形 舌形嫩老辨虚实。舌形胖大水湿停。瘦薄舌因舌失养。点刺脏腑阳热亢。裂纹见于精血亏。齿痕当主脾湿盛。舌色 舌色淡白气血虚(阳虚)。舌红主热降入营。舌紫气血行不畅,各种血瘀是病机。舌态 舌强伤津热入心。风痰阻络亦可引。痿软伤阴气血虚。颤动见于肝风动。吐弄舌属心脾热,危时吐舌心气绝。痰瘀阻络舌歪斜,肝风夹痰亦不正。舌质厚薄邪正盛与衰。润燥津液亏与盈。腐腻阳湿消与长。胃气匮乏剥落舌,或主气血两虚证。临床运用要辨清。舌苔白苔可谓正常苔,病时主表也主寒。黄主热证主里证。灰黑主见寒热极。 中医舌诊ppt课件篇二:中医舌诊辨证 中医舌诊辨证(附舌象图片) 所有舌象的辨证主病及相关研究,不断连载 主病及相关研究: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 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

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图片1.png (18.65 KB, 下载次数: ) 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 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 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中医学基础(教材)

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第三节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章四诊八纲 第一节四诊 第二节八纲 第四章病因学说及辨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病因及辩证 第五章脏象及脏腑证治 第一节气、血、精、津液 第二节心与小肠 第三节肝与胆 第四节脾与胃 第五节肺与大肠 第六节肾与膀胱 第六章卫气营血辩证

第一节卫分证治 第二节气分证治 第三节营分证治 第四节血分证治 第七章治则 第一节治疗原则 第二节治法 第八章中药和方剂 第一节方药概论 第二节常用中药及方剂一、解表药和方剂 二清热药和方剂 三温里药和方剂 四祛风温药和方剂 五泻下药和方剂 六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七消导药和方剂 八祛湿药和方剂 九理气药和方剂 十理血药和方剂 十一补益药和方剂 十二镇潜、熄风药和方剂十三固涩药和方剂 十四开窍药和方剂

十五驱虫药和方剂 第九章常见病的辩证论治 第一节冠心病 第二节慢性肝炎 第三节溃疡病 第四节大叶性肺炎 第五节肿瘤 第十章经络及针灸 第一节经络腧穴总论 第二节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节刺灸法 第四节其他疗法 第五节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一章绪论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是我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了为世界各人的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医疗技术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尚有针灸、气功、推拿、耳针等特殊疗法,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 这里,首先就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学术特点等问题,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猎取食物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医疗和保健活动。例如人们在寻找

中医舌诊图解

舌诊图解 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舌诊图解大全! 虽然不是中医,但在基层看病对舌诊也要略知一二,很有帮助的,建议大家仔细学习一下!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 =====================================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 [$ m$ I% {; Q/ M* c 基层医生论坛" K8 x# O( {$ R% s- |( T 基层医生论坛x0 E* ?, M+ U1 B1 p: Z. T3 e 主病及相关研究:基层医生论坛! \, A0 N, w. k1 M f3 F( x# ~; Q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裂纹舌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S3 e9 |4 P, 主病及相关研究: 基层医生论坛5 [7 ?. j! b 9 n9 z ! z& U 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www.jcys https://www.doczj.com/doc/426690123.html, 9 S8 a , O' G 2 B. v # G% w / A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8 B ' Q$ u 3 I5 q , Y9 x % i5 W - u4 X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m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www.jcys https://www.doczj.com/doc/426690123.html, 9 e9 f 7 f8 ^: R& u / U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M. ]3 W% j! & Y0 ~!M-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n1m0 Y2 p. X6 (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 J) S6 u0 B$ i8 f ; v/ {6 f' G1 s% {& L9 `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基层医生论坛8 U( Z* ~& t" h/ T.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5 T8 K2 W# j* m: N" B3 ?, 基层医生论坛% y9 b0 F2 F" d 4 Q* R ) m# X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www.jcys https://www.doczj.com/doc/426690123.html, : X# l 4 a0 V ' V 基层医生论坛8 M1 Z% L/ Z! m' p%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2 [8 G/ }6 j6 A: I) |: Y4 基层医生论坛4 W" U5 G2 H j% @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 D ' P: A 0 V9 B : \/ a 8 @, q% q9 @ Q" ?3 \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基层医生论坛, Q' V _; H % k* }1 m+ h " ~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 j, }# C3 o6 \3 e- y4 x$ C www.jcys https://www.doczj.com/doc/426690123.html, ; ^& o ! [+ I 1 B" P ( \& i 3 p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 G # b3 m. ?

中医舌诊方法及其意义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可谓是最具中华特色的一颗明珠。但是随着西医的传入与人民受科学教育地提高且中医理论难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信中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懂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的理论体系与长久以来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天人合一”息息相关,通过观察中国古代人民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体运作都是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的,如果人体的阴阳五行调和则身体健康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疾病或不适症状。中医医师通过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来辩证开方,治病救人。“望闻问切”指的就是观察病人体征表现、听病人描述病况、询问病史及其他相关症状的有无、切脉以查脉象这四种方法合起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从而判定病证,对症下药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对于中医来说明确不同病证的表现是宝贵的经验,对于这一点“望”诊即细致观察就发挥重要的作用。舌像被认为是能直观反映人体虚实,阴阳是否调和且明显表达出体内脏腑的病变情况的重要特征,因而舌诊是“望”诊的主要内容。 依据舌像诊断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贞疾舌”的记载,且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也有关于舌诊的记载[1],十三世纪时已有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问世,后十六世纪对辨舌验齿颇为重视的温病学派兴起,此时舌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可见,舌诊在中医辨证方面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舌象作为人体的重要辨证指标,不仅客观准确而且对于医生来说观察舌像也非常简单方便,通过观察舌像就可以判断人的正气是否旺盛、病变的深浅程度、湿邪之气侵袭的程度、病情的发展趋势[2],并且能根据判断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指导处方用药。 在现阶段的临床舌诊中,对舌像的观察及以及诊断是由医生直接观察病人的舌头并且做出诊断开处方的,这需要医生能够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分析,要求很高但是对病人来说没有一些科学的指标仅仅通过医生的肉眼观察诊断得到结果的过程可信度很低,另外这样通过人肉眼观察到的舌象资料与临床诊断的过程和结果一般无法做到精确记录,这一点就给中医学交流活动带来不便,假若所有中医医师都是凭借经验治病,没有一些典型的舌像资料及科学支持的案例,中医舌诊就迟早会被淘汰。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舌诊的客观化方法将成为接下来的研究热点,虽然当前还没有较完善较好的关于中医舌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但是这对于推动中医舌诊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医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舌诊乃至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1

中医舌诊目前最全版

察颜观舌识健康 望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舌象更具有特色。 望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舌象更具有特色。舌象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 望面色 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也有所差别,有的偏红,有的偏黄,有的偏白,有的偏黑……但总以明润含蓄为特点。明润是指面色光明润泽,是精气充盈的表现;含蓄是指面色隐含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是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象征。 当您发现自己或亲友的面色与平时有较大改变,在排除了正常的外来影响因素之后,就要考虑有疾病或亚健康的可能。 面色白:由于面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中医认为大多为虚寒或失血。面色白而虚浮,属于气虚、阳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属于血虚。气血不足,内必有虚寒。多见于久病体虚、大出血、慢性肾炎、呼吸系统疾患以及有贫血倾向的人。 面色萎黄:面色萎黄,没有光泽,常提示脾虚、气虚、血虚;也见于寒湿内停。 面色青:面部青筋显露,或整个面色发青,见于受寒、惊风、气血瘀滞、剧烈疼痛等,都提示体内有寒气。 面色嫩红:一般来讲,面色红赤代表有热,但也有人整个面部浮白,而颧骨周围嫩红,往往是内寒深重、阳气浮越的表现。 面色黑:肾虚有寒、瘀血水饮停积的人,往往面色发黑。严重者如尿毒症晚期患者;轻浅者如熬夜后眼圈周围发黑、状如熊猫的人,都有血瘀寒积的表现。 望舌象 舌诊内容很多,分别包括舌质和舌苔的神、色、形、态等等。正常的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具体说来,是舌色淡红,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鲜明润泽,不胖不瘦;舌苔薄白,透过舌苔,可以隐约看出淡红的舌底,并且舌苔颗粒均匀,干湿适中,不粘不腻。 而以下舌象应当警惕。 舌色淡白或嫩白:这种舌头的颜色比正常的淡红舌要浅淡,甚至是明显地泛白色,往往是血气不能充盈舌部的表现,见于气血亏虚、阳虚寒积之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