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摘要】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类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再提升。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通过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发展,从旅游需求的角度讨论文化创意和旅游业的关系,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旅游需求创意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6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一.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类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文化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7年,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组织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1998年该工作小组率先对创意产业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的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基于这一定义英国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实际上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个国家所涵盖的领域不尽相同。目前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这是一篇很好的范文,请参考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弄清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二、文化的旅游功能

弘扬本土特色文化 开发地方文化资源

弘扬本土特色文化开发地方文化资源 ——关于对武宁采茶戏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一、武宁采茶戏的渊源及其特征 武宁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与湖北的黄梅戏同为“姊妹戏”。它起源于“茶歌”,流行于赣北及鄂南一带,约有200余年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剧本有九十余大本及一百多个折子戏。其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为民间传承阶段。这一阶段由民间艺人自发相互交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剧本多描写民间闲情逸事,如《杨驼讨亲》、《姑嫂摘茶》、《一把锁匙》等,唱腔上也带有鲜明的地方特性,如大量使用地方方言。新中国成立后,武宁采茶戏进入丰富创新发展阶段,成立了地方专业剧团,开办了采茶班,剧本、舞美、音乐等都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民族戏剧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196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武宁采茶戏的唱片。武汉、上海、南京、长沙、杭州等全国各大城市都留下了武宁采茶戏的烙印,一些主流媒体对武宁采茶戏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武宁采茶戏有“上河”与“下河”两大流派。我县境内的修河上游为“上河派”,修河下流为“下河派”。上河长于做功,下河重于唱功,两大流派各具特色。主要班社有“三胜班、成堂班、复兴班、河东班、河西班”等。在表演艺术上,武宁采茶戏有“戏到苦情处,甩发催人泪”、“戏到欢喜

时,歌舞共升平”之神工。特别是“举手齐眉、坐必架腿”和“台步握帕、悠然摆动”等经典动作尤其传神,与东北“二人转”比,亦有其过人之处。在唱腔上,古朴典雅,婉转动听,有九板十八腔之称,其正腔、叹腔、花腔、杂调等都有鲜明的特色。正腔中的“生旦北腔平板”旋律平缓,结构严谨,声腔独特,可喜可悲,起承转合,恰到好处,有“珍如拱壁连城,贵以怡情悦性”的意境;叹腔旋律迁延起伏,扣人心弦,常有台上“泣不成声”台下“和泪抹涕”联动之效;花腔句式分明,曲调流畅,有勾魂摄魄之功;杂调热情奔放,精短幽默,格调活跃。武宁采茶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能占有一席之地,有其地域特色,亦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 二、武宁采茶戏的作用及现状 武宁采茶戏走过的是一个由民间传承到创新发展,由兴盛到自生自灭,再由自生自灭到保护、开发、利用的过程。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在构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现实和深远的价值,武宁采茶戏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不仅是我县文化强县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我县旅游业大发展的切入点,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本土民间特色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决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方案》等一系列扶助性文件,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第二节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一、预习检测 1、广义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方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方文化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方文化特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评价方式:组内互评,每题2分,共8分,个人得分:___互评同学:_____小组评价方式:小组内同学全部正确为小组加5分,有误的酌情减分。小组得分:____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地方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2、了解我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3、认识我国各地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36—38页完成以下内容。 (一)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探索: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帮助在地图册上找到课本上列出的十个省区,及 这十个省区的主要城市,至少写出两个省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和著名旅游景点。 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写出你们的结果可以不画表格,写出 2、试分析这十个省区入境游客最多的原因。找同学回答,有道理的加分。 答: 3、看课本36页插图,请同学们连线说出它们属于哪一种地方文化特色。 四川乐山大佛文化艺术 北京八达岭长城风土民俗 福建泉州梨园戏历史文物 湖南赛龙舟古典建筑 4、我国地方文化在国际上受到重视 到2011年6月,我国已有__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__________》,数量仅次于____和_____,位居世界第___。 个人评价方式:组内互评3、4,每题4分,共8分,个人得分:___互评同学:__小组评价方式:小组内同学全部正确为小组加5分,有误的酌情减分。小组得分:____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第一节 地方文化特色

第八章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业 第一节地方文化特色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1、运用我国民居、民族服饰和饮食的有关图片,了解我国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方特色; 2、例举生活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目标解读】 1、基础知识:我国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方特色,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2、基本技能:掌握阅读民居、服饰和饮食图片的基本技能,初步说明气候等自然要素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3、能力培养:通过阅读图片,结合课文和资料,感知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方特色;通过 比较和概括,形成地方文化的概念,理解地方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学会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能与别人交流。 4、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养成审美情趣,关心国情,唤起爱国情感。【知识梳理】 【基础导航】 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有了人 类,也就有了文化。 2、不同地区的民居在造型、_________、_________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各有独特的风格。 3、我国的八大菜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你吃过哪些名菜?它们各属于哪个菜系?请写出来(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地方文化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的影响,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_____________影响而形成的。 5、每当中国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来临时,许多人都喜欢穿()以示庆祝 A 藏袍 B 中山装 C唐装 D 西服 6、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成为各民族文化标志的是() A 饮食 B 建筑 C 菜系 D 服饰 .7、中国传统年节的代表性食品分别是( ) 。 A. 馄饨 B. 饺子 C. 月饼 D. 元宵 8、下列不属于藏族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食品是( ) 。 A. 糌粑 B. 酥油茶 C. 青稞酒 D. 搅团 9、手扒肉”是( ) 典型的民族食品和进食方式。 A.侗族 B. 纳西族 C. 蒙古族 D. 毛南族 . 10、萨其玛是中国( ) 的传统食品。 A. 塔塔尔族 B. 达斡尔族 C. 蒙古族 D. 满族 11、红茶属于( ) 茶。 A. 半发酵 B. 发酵 C. 不发酵 D. 微发酵 12、下列是华北地区的民居() 3. 鱼香肉丝所属的菜系是 A. 鲁菜 B.川菜 C. 湘菜 D. 粤菜 4. 下列有关闽南地区地方文化的正确叙述是 A. 闽南话不属于汉语语系 B. 闽菜不属于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列 C. 闽南地区人们的主食以地瓜粥为主 D.闽南民居景观受自然环境影响十分明显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局限在理论的角度,该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鲍迪奥 针对当时的旅游胜地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后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移动及消费的金钱》。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学者如鲍尔曼、汉泽克尔等对旅游业展开了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消 费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于是乘数理论被学者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乘数一度成为旅游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对象。Mathieson 和Wall 从收入角度来理解旅游乘数,其内涵是“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它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该表述虽能体现乘数理念,但是是比较片面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的阿切尔(Archer)做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Tourism in Gwynedd:An Economic Study”。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初消费支出通过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性效应会产生数倍于最初消费支出的收入。由此阿切尔总结归 纳了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旅游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旅游企业收入乘数、政 府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七种旅游乘数。阿切尔的旅游乘数研究的既全面有深入,为 后人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伦伯格、墨菲和H.金德尔等人在阿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乘数做了进一步研究。 二战以后美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研究基地,美国人W.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在20 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极具价值的分析方法即投入产出法(I/O,Input-output)。该方 法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济系统的不同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依存关系。旅游产业既涉 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还涉及了医疗、通讯、建筑等部门,由此可得出旅游业 与其它产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旅游业可以 很详细的得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弄清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最早 利用投入产出法来具体分析旅游经济效益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F.K.哈姆斯顿(Hamston,1962)。他使用24 部门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美国怀俄明州地区的旅游乘数, 矩阵中的内生变量设定为家庭和当地政府。后来,为了明确间接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差异,以美国密苏里州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旅游乘数。他使用了22 部门的模型,把家庭和地方 政府分别作为内生部门和外生部门进行两次独立的计算,最后得出旅游诱导效应 3 倍于间接效应。此后,W.A.斯特朗(Strang)和H.甘伯尔(Gamble)分别计算出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以及威斯康星州的旅游乘数。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H.阿彻尔发表 了著作《The Impact of Domestic Tourism》。在该书中提出了能够更好反应出某一旅游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入产出模型。阿彻尔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英国的Angledey 和Gwynedd 等地区进行旅游乘数的测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入产出法计算过程比较 繁琐,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部门之间彼此的制约因素难以分析并且各部门投入与 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固定。基于以上种种的客观原因,使得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产生 一定局限性。 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 年6 月在“旅游影响经济的度量方法”世界级大会上提出可 以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旅游业各类的产出。该旅游卫星账户是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 的核算体系来设计的。卫星账户体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旅游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收 入,能够准确把握旅游业对GDP、就业以及国家收支平衡等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提出克服了以往旅游统计不能全面反应旅游业总产出的困扰。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已把旅游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最新范文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黔西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的文化遗产,其地理位置也就有很大的特色,近年来其旅游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黔西南地区文化,走进黔西南地区了解民俗民风,旅游度假。这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慢慢的带动了黔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让黔西南地区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文化也得以快速的传播。为此,研究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本文重点的探讨了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根据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分析 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地融合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同时其融合发展也是有其地区原因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政策营造产业融合的优良环境。黔西南地区具有古老的文化,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非常适合搞旅游行业,地方政府也抓住了地

区的这一特色,不断的开拓旅游资源,创办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也为了招揽顾客不断的创办各类活动,比如古老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地方风俗创办的各类节庆比赛活动等等。第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两者融合的有效的物质基础。第三,城市化建设对产业融合发挥带动效应。黔西南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逐步的快速推进,在通过旅游创收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该地区打造成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城市。第四,地方政府不断的扶持基础建设,为两种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比如,近年来,该地区不断的完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 二、两者融合发展的途径分析 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漳州地域文化特色

漳州地域文化特色 一.点击文化名人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黄道周,张燮等一大批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清初出现了一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有很高地位。 1.林语堂:(现代著名的学者,作家,翻译家。主要作品《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生活的艺术》等,因《京华烟云》一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具有国际影响力。)林语堂曾写过一幅融合了自矜与自勉的对联:“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的文章很有自己的风格,其散文,随笔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可谓独具一格。林语堂曾先后将其散文.随笔整理成集,即《剪拂集》等。 2.杨骚:著名诗人.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杨骚一生著述丰富,共出版21笨书。其中有抒情诗集《春的伤感》《半年》等;剧本集《米雏》《他的天使》;诗句集《记忆之都》;译作有《铁流》《十月》等。 3.许地山:以笔名落花生闻名于现代文坛的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作家,是一位在新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颇受好评的作家。他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情节曲折,感情真挚,充满浪漫气息。20年代末以后所写的小说,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具有写实主义倾向。如小说《春桃》就是表现了下层人民的正直爽朗以及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春桃泼辣而善良的性格特点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4.沈耀初先生(1907---1990),福建省诏安县人,世居诏安城南士渡乡,故自号士渡人 (七十后改士渡叟)。幼喜绘事,精勤敏悟,习诸大家,乐之不倦,遂至画艺有成,名震中外,1974年获得台湾画学会最高荣誉“金爵奖”,70年代末与张大千等被台湾当局“文建会”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名画家”。出版有《沈耀初书画集》等。 附中考考题:漳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称,文化积淀十分丰厚,目前,漳州市政府正在努力打造“文化漳州”的品牌。现在请你协助完成一份宣传“文化漳州“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下面任务。 (1)这份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他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名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变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欣赏地方艺术栏目四:探访名胜古迹栏目五:品尝风味小吃 栏目六:品味民俗风情栏目七:追寻历史深渊 (2)在“栏目一”中,简要介绍漳州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面备选的漳州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学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介绍。 备选文化名人: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沈耀初 示例:林语堂,现代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京华烟云》《苏东坡传》等,因《京华烟云》一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具有国际影响力。 二.欣赏地方艺术 (1)漳州木偶头雕刻:漳州著名的手工艺品。以樟木为原料,经艺人精雕细琢而成,百多种造型,既有传统戏剧中知名角色,及生.旦.未.丑多种行当,又有仙道佛释.天神魔怪等怪等形象,个个面目不同,性格各异,生动传神。它不仅是木偶戏的演出道具,更是民间艺术中的“工笔画精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媒婆”和“白阔”是极其成功的代表作。(2)漳州木版年画:是一种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分色版和墨线版)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纸上的民间版画艺术。 1:木板年画题材广泛,主要有:门神,福神,童子遗迹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等。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检测第5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含答案

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1·山东淄博)四位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考察后,交流各自的见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说:“我在北方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 B.乙说:“我到南方地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比赛。” C.丙说:“我在青藏高原见到了成群的牦牛和连绵的雪山。” D.丁说:“我住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内,品尝了当地牧民自制的青稞酒。” 2.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民居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某方面的特点。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图甲是我国北方民居院落,院墙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A.平原广大B.降水较少C.太阳光照弱D.冬季风力强

4.图乙为我国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它反映了当地的()。A.生产方式B.地形条件C.水文环境D.土壤特征5.下列关于甲、乙两民居的分析,最可信的是()。 A.甲民居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乙民居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C.甲民居所处地区的降水量比乙民居所处的地区多 D.甲民居所处地区的降水量比乙民居所处的地区少 6.下列聚落在湿热气候中形成的是()。 7.下列服饰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是()。 A.西双版纳——妇女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 B.云南傣族——男子爱穿无领小袖衫,紧凑短裤,非常凉快 C.长江中下游地区——妇女们出门爱戴头巾或面纱 D.东北地区——人们一年四季常穿较单薄衣服 8.20元和50元人民币背面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地方文化和旅游业

第八章地方文化和旅游业书荣屠守全 第一节地方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民居中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A.四合院和吊脚楼B.土楼和窑洞C.吊脚楼和蒙古包D.四合院和窑洞2.吊脚楼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独特的民居之一,是因为() A.南方地区冬季寒冷,吊脚楼冬暖夏凉 B.以竹木结构为主的吊脚楼,空气流通,便于防火 C.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吊脚楼有利于空气流通,利于防洪 D.吊脚楼中的吊脚是指楼顶上外翘的檐角,外形十分美观 3.下列能够反映出藏袍特点的叙述是() A.宽松舒适,立领,圆肩,纽襻 B.宽大厚重,便于骑射,又易散热 C.长袖、宽腰、大襟多以牦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D.衣裤质地轻、薄、软,凉爽舒适 4.要想吃到正宗的麻辣火锅,你应该去() A. B. C. D. 5.北方居民建房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A.冬季御寒B.民族习惯C.美观漂亮D.通风透气 6.窑洞是我国特有的民居,分布在()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 高原 7.、、、等地居民喜食辣椒,主要是因为() A.因气候寒冷所致B.受湿热气候的影响 C.本地适宜辣椒的生长D.本地区降水较少 8.我国南方屋顶坡度大且窗户小,北方屋顶坡度小且窗户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植被条件D.地质条件

二、综合题读图分析 读图8—1回答下列问题: A.B. C.D. E.F. 图8-1 1.阅读A、B、C、D四种不同民居的景观和E、F两种不同饮食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正确填写其名称。 2.A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平原和东北平原,与其同处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还有位于高原上的窑洞。 3.A、B两种民居的建筑结构、材料虽然不同,但都非常适应当地的气候,具有 的共同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应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7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7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7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7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请参考 旅游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弄清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与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就是旅游消费活动还就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就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就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就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但就是,旅游活动更就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瞧,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就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瞧,就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瞧,它就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与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就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就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与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就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与传播,而鉴赏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就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就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与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就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就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与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二、文化的旅游功能

地方文化特色的形成及其原因

地方文化特色的形成及其原因 ——四川饮食习惯一.四川特色饮食习惯 川菜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菜之一,在我国烹饪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与文明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川菜与鲁菜、淮扬菜、粤菜并称中国的四大菜系。有“吃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 二.饮食习惯的形成原因 1、地理和气候因素 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贵州地处山区,雨多潮湿寒冷,以前常听到这样两句话一是“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四川的下雨象过冬。”二是“四川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这两句话里反映出了四川的雨多,而且下雨时特别阴冷,空气湿度大,生活在四川而又在北方度过冬天的人都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北方天再冷,风再大,只要是穿好衣服,带好围巾就不会感觉到冷了,但是在四川总是会觉得是从身体里面往外冷,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去湿。 这是因为辣椒中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每到吃饭时吃点辣椒,吃了辣椒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张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加速,汗腺张开,全身冒汗,身上的寒气湿气就被驱赶出体内,全身就会感觉到热乎乎的。这就是从医学角度来说的辣椒具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 2.历史因素

俗话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四川地处山区,山高路险,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缺油少盐,劳动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饭菜缺油少盐,难以下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以解决油盐不足的难题.酸就是酸汤,辣就是辣椒,长此以往,经常食用辣椒,能吃辣椒,爱吃辣椒也就成其为一种特殊的饮食习惯.四川人日常生活中的“油盐柴米酱醋茶”也就多出了两样东西那就是辣椒和酸汤。 3.川味菜肴烹饪的习惯因素 川味菜肴烹饪特别讲究"色” 、”香” 、”味”,辣椒既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又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一)色:四川人最爱吃的辣椒就是绿色的青辣椒和红色的辣椒及再制品。 (二)香:四川人确实爱吃辣椒,但是四川人吃辣椒讲究的是辣香,选择辣椒要求是既要辣还要香,而不是只辣不香。 (三)味:就辣椒来说,辣椒本是一种调味品,居辣味调料”辣椒、姜、葱、蒜”之首位。 4.常吃辣椒好处多 (一)据有关资料;辣椒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每100克辣椒含维生素C198毫克,居多种蔬菜维生素C含量之首;含蛋白质1.6克,比番茄多0.7克;含脂肪0.2克;含碳水化合物4.5克,比番茄多2克;含钙12毫克;含磷40毫克;含胡萝卜素 1.65克。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所必须补充的。 (二)医药专家认为,辣椒具有缓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杀抑胃腹内寄生虫,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辣椒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减低血管硬化的机会,有助预防心血管疾患。辣椒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延缓衰老。 (三)新的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辣椒能减肥,减肥的原理就在于辣椒有效地燃烧消耗人体内的脂肪,辣椒能够燃烧消耗人本内脂肪的物质就是辣椒碱,辣椒碱除了刺激了神经末梢产生了疼痛的作用外,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它能刺激体内生热系统,加快新陈代谢。加速的生热系统能提升机体工作效率,像快速运转的机器能消耗大量碳氢燃料而起到燃烧消耗人体内脂肪目的。 (四)吃辣椒能开胃助消化.在四川常听到有人说:"菜里有辣椒,吃饭就是香","要开胃吃辣椒"。就是说,四川人吃饭没有辣椒饭都吃不下,吃不香。这是因为辣椒中有一种叫辣椒素的东西,吃了辣椒,辣椒素起的作用就是能够刺激口腔粘膜,加速胃的蠕动,促进唾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四川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已认识到经常食用辣椒的种种好处,自然而然的养成了食用辣椒的习惯,久而久之"四川人爱吃辣"名气就由此而来。

国内外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定稿)

国内外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起,旅游需求量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迅速增加,旅游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旅游竞争局面逐渐形成,众多学者对旅游产业竞争力展开了广泛的研究。1993年在阿根廷举行的艾斯特(AIEST)会议提高了学术界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程度,会议在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专门研讨了长途旅行目的地的竞争力问题,并使得“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2000年,国际权威旅游研究期刊、英国Tourism Management (旅游管理)杂志第21卷第1期作为旅游竞争力问题专刊出版,对众多学者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刊登。 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要早于国内,一般以国家、区域、景区等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旅游产业竞争力多用“旅游业竞争力”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两个术语表述;国内学者一般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多使用“旅游产业竞争力”术语表述。 1、国外旅游产业竞争力综述 国外经济财富积累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有学者涉入旅游地竞争方面的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 Michael E)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四部著作,创立了著名的竞争力分析的钻石模型,为系统研究产业竞争力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建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1。进入80年代后,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围和深度都逐渐扩展开来,研究方法也不断丰富。

1)研究内容 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旅游目的地为旅游业运行系统的核心,目的地竞争力一直是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旅游产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用策略研究等。 (1)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在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影响旅游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首先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影响旅游竞争的因素,后来研究内容集中于目的地形象、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因素。N. Leiper(1979)2首先提出客源地区域、目的地区域、旅行路径和旅游产业本身是影响一个旅游系统竞争力状况的四个关键因素。R L Mill和A M Morrison(1985)3认为影响区域旅游系统竞争力的几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包含着多层次的功能关系和空间关系。 E Canestrill(1991)4等人指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除了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份额上,还更要关注它的潜在的发展能力上,其中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是影响旅游地竞争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Ritchie J R B与Crouch G L5.6首先通过构建旅游业竞争力Calgary模型,将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因素划分为目的地吸引力、目的地管理、目的地组织、目的地信息、目的地效率5个方面,其中目的地吸引力包括目的地吸引物和目的地威慑因素两方面内容,后经过多年的系列研究,将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分为核心资源与吸引力、辅助因素、目的地管理、目的地的政策、计划与发展、决定目的地质量和符加值的因素6个方面,其中核心资源和吸引物包括实体环境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关系、重大活动、事件、基础设施6方面内容。Tanja(2000)7认为Ritchie的Calgary模型没有考虑环境质量因素,而环境质量是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旅游与文化产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立足于各地社会经济环境,通过对旅游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类型,进而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策略,为各地探寻适宜自身融合发展的道路提供可寻思路。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一、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思考的提出 (一)旅游业:文化产业全面、多元化发展的依托产业 文化产业是继旅游业之后的又一大绿色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无烟工业”。以“内容”、“创意”为主要支撑的产业特征使其成为各国后工业时代重点发展的产业,并逐步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资本和技术的高度密集是文化产业的又一大特征,其产生和发展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才聚集有着密切的联系。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东部发达城市以其较高的经济水平和大量的人才汇聚 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率先崛起的城市。较之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才聚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水平较低,文化需求不足,社会环境基本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西部所拥有大量原真性。活态化的民族文化遗产,从客观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容上的支持。如何发展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从而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全面的发展?旅游业的介入有效化解了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旅游业所属外向型产业,其

发展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水平要求不高,依托于旅游业的开展,树立自身的文化品牌,将资源转化为资本,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始积累,优化市场环境,提供有效需求,从而使西部地区出现文化产业的雏形,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中西部落后地区。多元化发展重点则在于文化产业先行的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本质在于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将旅游业融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对文化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旅游化的开发,提高文化产品生产的附加值,扩大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强化了文化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具体而言,通过旅游线路和专项旅游产品的设计,将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好奇心整合成为有效的市场需求,使原本无法产生经济价值的生产环节发挥经济效益或使原本终止于文化产品生成的产业链 得到继续延伸,创造出额外的经济效益。例如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其发展主要以原有文化产业园区中的艺术创作、文化产品生产工序为主要吸引物,通过游客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游乐项目的增加使原本因生产集聚而形成的园区增加了旅游的功能,扩大了经济效益。又如影视城旅游的开展,作为电影拍摄的大型道具,旅游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影视城的附加值,根据影视剧作中的内容所开发出的旅游纪念品,又延伸了影视城的产业链,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影视城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产业: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产业 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时期,旅游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