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建MicrosoftWord97-1234Document

新建MicrosoftWord97-1234Document

新建MicrosoftWord97-1234Document
新建MicrosoftWord97-1234Document

案例一、叶子的心事

一、案例基本资料

姓名:叶子(化名);性别:女;年龄:15岁;

二、问题概述

悲观厌世,常抱怨人情冷漠,觉得自己是世上多余的人。不能接纳自己,常想一死了之。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叶子小时不在父母身边,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她并不疼爱,常常无端对她发脾气,对她露出厌恶的情感。上小学,叶子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早先的成长环境不利,小小的叶子已养成一些坏毛病,因此父母认为这个女儿很不乖巧,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好,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了叶子的古怪脾气。上初中后,父母开始闹离婚,叶子长大了,但心事更重了。

2、学校生活

叶子读小学时,由于成绩不好,好动,说谎,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因此经常打骂她,所以叶子不喜欢老师。进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她对同学仍有高度的戒备心,认为同学都很虚伪,势利,爱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同学却都觉得她有点古怪,反复无常。渐渐地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还得处处有防人之心,这样的生活实在没有意思,逐渐出现被班集体遗弃终将被社会淘汰的感觉。

3、个性与兴趣

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双面性。爱好文学,看书,写作。

四、分析与诊断

1、成长环境造成人格障碍

幼年时,由于奶奶的厌恶,使年幼的叶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恐惧。上小学时,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未弥补幼时的心理创伤,反之父母认为这个女儿不乖巧,并不疼爱。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和,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叶子的古怪脾气。一次,叶子偷了家里的钱到外面买零食吃,被父母发现后,挨了一顿刻骨铭心的打,还罚跪了整整一天一夜,不许哭,不许睡觉。加之小学表现欠佳,老师的告状对叶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挨打、挨骂成了家常便饭,因此,在她的内心深处播下的全是“恨”的种子。在她的日记中,几乎每篇都是“恨”开头,“恨”结尾,恨父母,恨老师,恨同学,恨自己,有一篇我数了一下,竟有53个“恨”字,可谓“雪海深仇”。

2、人际关系危机造成自我意识欠缺

自生下来,叶子就没有过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奶奶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从小就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认同;而最亲近的父母的不完全接纳,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冷落造成叶子认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而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笨,虚伪、心胸狭窄,成绩不好,样子又丑(其实她并不丑),不会讨好别人,不值得别人爱,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余的,有时痛苦无法排遣时,真想一死了之。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她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本个案有明显焦虚倾向,属自我意识不良。

五、辅导策略

1、采用合理情绪和认知调整的辅导方法。

2、学校和家庭的配合辅导。

六、辅导经过

1、信任、宣泄、发现心结

根据叶子的兴趣,我把班上的板报工作交给她负责,她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认真,板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别班的板报一月一换,我班板报两周一换,雷打不动,且常办常新,我经常因此在班上表扬她。看得出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在班上还是有用的。因为小学她从未如此被重用过,连小组长都未当过,当她从我这里找到了信任和自身的价值后,开始逐步向我敞开了心扉。

一天,我把哭肿了眼睛来上课的叶子带到心理辅导室,关切地问她:“今天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了?”她再次非常伤心地哭起来,然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我。为了便于我了解,她把自己从未给别人看过的两本日记向我敞开,于是她辛酸的往事便历历在目,许多处,我也不由自主地流泪了。后来叶子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上了中学,遇上了张老师,第一次有一种十分放心的感觉,对着张老师,我大倒苦水,第一次在老师面前哭泣,我不知道那时哭泣的是否是自己,我有一丝怀疑,但我现在确实感觉好多了。”从叶子日记中可了解到,她看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没有欢乐,没有理解,没有信任,没有爱。她认为父母吵架闹离婚都是自己的错,因为父母也经常说:“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这样她老是不断指责自己,同时又怨恨父母:“当初你们就不该把我生下来,让我死了算了。”从另篇日记还可看出她对待同学也是这种态度,一天,她去等别班一个同学放学一起回家,谁知那个同学竟失约忘了,她没有去把事情弄清楚,而是单方面认为自己肯定哪里得罪了那个同学,才使得那个同学不理她,从而大发感概:天下朋友难交,真诚朋友没有等等。其实那个同学是无心忘了,并未有意冷落她,只不过是她自我疑虑罢了。一方面她抱怨别人,另一方面她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之,叶子认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使她感觉美好的东西,但她又渴望得到美的东西,这便是导致叶子焦虑的真正原因。

2、与家长配合

我们从叶子母亲那里了解到:叶子的家庭与叶子在日记中描述的基本相符,父母对于她物质上、学习上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只是教育方式简单,疏于对她心理的关怀,动辄打骂,有时吵架时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叶子听后就把它们牢牢记住,并不断扩大,造成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当我把叶子在校的情况向其母亲作了反映后,家长马上说:“她就这德行,从小到大都是,怎么打,怎么骂都没用,就跟她父亲一个样”。鉴于她母亲的反应,我忙说:“其实,你女儿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如果我们能给她一个较宽松的环境,让她呼吸得更自由些,或许她的脾气会好得多。”她的母亲还是比较能接受我的说法,毕竟她只有一个女儿,还是很爱的。我建议她每周到学校来一趟了解女儿的情况,并保证在家尽量少指责女儿。而在叶子那里,我也有意讲一些有关母女关爱的故事,让她体会到母亲是真的爱她,只是表现方式不同。通过两个月的这种互动,叶子母女的关系缓和了许多,母女俩能在一起逛街买东西了。

3、沟通——改变认识,赏识教育——增强自我意识

鉴于叶子的错误认识,我通过直接交谈向她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使其能形成一些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麻烦。除此之外,我还利用书信方式(因为叶子爱写作,是她建议用这个方式的)帮她分析自己的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应如何面对遇到的问题,例如:父母闹离婚是由于她们自己的感情出问题了,跟你没有直接关系,不要过多怪罪自己,而应振作起来,让他们因为有你这个女儿而骄傲;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包括我们

自己,所以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同学和自己;自己就是自己,任何人无法替代,我是独一无二的,要活得不卑微,不自践,要有骨气;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些既成的事实时,何不把心灵的窗户投向那些美好的事物呢?这样的天是蓝的,海是绿的,人是愉快的。

七、后记

从叶子的案例中,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积极向善的一面和最脆弱的时候,对于那些已经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善于发掘,真诚理解和帮助,才能真正打动他们,接受帮助,自觉从泥潭中振作起来,找回失去的自我。叶子之所以能有积极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尊重了她,信任了她,在她最感自卑的时候给了她精神上的安慰。由此,她把向所有人关闭的日记向我敞开,还感谢我能够理解她。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 新建本科院校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行业地区应用人才”的办学定位出发,明确“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基”的办学理念,依托地市政府、产业龙头、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全面开展政策决策咨询研究、行业人才实践培养、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专利技术转化应用、优秀文化发掘保护等政产学研合作,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条件支持、质量保 障效果、学生素质能力、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1.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 产学研合作的广度深度增加,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加强应用型科 技研发,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满足地方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和社 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4年,签订合作协议机构总数为14635个,校均达到53个。专利总数为4954项,其中发 明专利649项,占13.1%;实用新型专利3817项,占77.0%。院校专业设置以地方发展所需的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为主,课程体系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和能力共进”。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以企业为主,达到63.5%。 师资结构持续优化,教学经费与教学设施明显改善 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渐改善。生师比达到20∶1,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 师比例升至66.8%,高级职称比例达34.2%,“双师型”教师占20.0%,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占12.1%,授课教师中高级职称约占35.3%。新建本科院校普遍设立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进行境内外培训、行业进修、攻读学位。 教学经费投入显著增长,办学条件与教学设施持续改善。在合格评估政策引导下,新建本科院校 教学经费投入呈现积极增长态势,经费年度增长机制日趋成熟。2014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增加到1996.4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提高到6976.8元,生均藏书升至80.9册,生均教学行政 用房面积增长至14.1平方米。按照合格评估的要求,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达到合格要求的院校占总体比例从40.0%上升至62.7%,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达到合格要求的院校比例从54.7%增加至84.3%。 构筑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能力日益提升 新建本科院校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合格评估引导学校发展方向,保障“教 学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评估过程、结果和专家考察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改善提升。“全 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将学校教学等活动数据化,为各级管理部门、各院校开展常态监测,研制、撰写和发布各类《质量报告》提供数据支撑。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基本设立质量保障处室,配备质量保障队伍,其中,教学管理队伍年轻化,质量监控队伍职称高。校内质量保障制度设立基 本完备,各类评教覆盖率较高。教学成果奖与教学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加,教学信息化水平达到较 高程度。 强化应用型职业技能的培养培训,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大量实验、实习、实训,组织职业资质培训、毕业综合训练、讲座社团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等全面发展。校内基础实验室承担年实验教学校均约14.8万人次,专业实验室约16.0万人次,实习场所为1.4万人次,实训场所为8.7万人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3万个,年接纳学生109万人;素质教育基地6514个,校均24个。组织开展毕业综合训 练课题57万个,组织参加职业资质培训91万人次。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学科建设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学科建设能带动其他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强办学实力。本文就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地位、主要内容、原则和建设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标签]新建公安本科院校 学科建设 学科 [文献标识码]A 一、学科建设在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地位 学科建设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各项内涵性事业建设的核心,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发挥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通过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校质的竞争力,已成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学科建设是吸引、培养人才的平台 公安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适应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必须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一所高等学校只有拥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凝聚一流的学者,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高水平的学科平台能不断吸引高质量人才加入,进而打造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梯队,形成良性循环。 (二)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学科建设内容涉及到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把学科建设摆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做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规划,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形成大量实践成果,教学中用这些成果支撑实际教学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办学实力的必然途径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根据公安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主打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一般学科共同发展,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打造一批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才能保证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 摘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体现了学校内涵建设和生存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型”,即 办学定位“转”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人才培养类型定位“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目标“转”为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为主,培养方式“转”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主,以此找到走出转型中的困境和缓解矛盾的应然举措,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转型 发展应用型技术本科是我国当前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建设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值“十三五”发展规划谋篇布局的重要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亟 需解决的困境与矛盾,所以明确“转型”的内涵,是促进 学校早日实现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办学定位“转”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 办学定位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办学定位的

制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认清的位置困惑是关键,既不可能像传统本科高校那样突出高、精、尖,抢占学科发展前沿,又不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停滞不前,所以会出现简单模仿和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要化解该矛盾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走新路。首先,要遵循本科规律和与时俱进的关系,明确指出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背景下,本科教育不是在专科教育基础上简单增加一年学习,增加一些课程的教育,应是以“学术”为纽带,围绕着学生上大学后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开展的教育。这样,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都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元素。其次,要清楚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是我们在定位和路径选 择之前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在创新和发展中立足。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坚定服务地方的理念。紧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扎根临沧、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周边,以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学校。 二、人才培养类型定位“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类型应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首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学校的定位,

2020全国一本理科大学综合排名汇总

2020全国一本理科大学综合排名汇 总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高考后选择好的学校对自己未来有很大帮助。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0全国一本理科大学综合排名汇总,希望你喜欢。 全国一本理科大学有空军军医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 全国本科一批理工类院校 说明:以下信息****于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是所有在陕西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列表,其他地区可参考。 [0043] 空军军医大学 [1001] 北京大学 [1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3] 清华大学 [1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7] 北京理工大学[1008] 北京科技大学[1009] 北方工业大学[1010] 北京化工大学[1011] 北京工商大学[1013] 北京邮电大学[1014] 北京印刷学院[1015] 北京建筑大学[1018] 中国农业大学[1020] 北京林业大学[1022] 首都医科大学[1023] 北京中医药大学[1024] 北京师范大学[1027] 北京外国语大学[102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030] 中国传媒大学 [1031] 中央财经大学 [10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3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38] 北京体育大学 [1045] 中央民族大学 [1046] 中国政法大学 [1047]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4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05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5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5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63] 北京大学医学部[1065]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1066] 中国科学院大学[1070]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特色建设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特色建设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2010年3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新建的公安本科院校,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的: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把提高质量始终贯穿于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然而,学院在当前不仅有新建本科院校共有的一般性问题,也有公安类高校必须解决的特殊矛盾。在众多挑战中,如何尽快完成学院办学的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和全面转型等艰巨任务,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并通过错位发展,实现办学层次的实质性跨越,是学院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我院转型发展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 作为一所刚设立的新建公安本科院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态势,面临着区域和行业本科层次中的强校名校,以及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的前后夹击,这是学院生存发展的外部因素。但就学院内部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因办学层次提升,引起的学院发展现状难以适应本科办学要求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例如:创建合格本科院校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习惯于专科教育教学的学院的管理者与教师需要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在教学上,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完全适用本科的办学,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建立,出现了暂时的无序;在观念上,也有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传统的学术和精英教育的困惑和摇摆;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涉及教学基础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而且更需要教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因此,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地确立学院的发展方略和办学指导思想。 其次,作为公安类本科院校还要面对公安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和公安教育自身发展的新要求,要面临着世界警务革命带来的新挑战。例如:公安类一级学科刚刚设立,公安类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公安类院校的服务面向和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

2006年8月August2006 第24卷第4期Vol.24No.4龙岩学院学报 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 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 姚加惠,潘懋元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1999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承担了繁重的扩招任务。这些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定位不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从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层次、职能、服务面向等方面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应如何合理定位的意见。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现状;定位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06)04-0113-05 收稿日期:2006—03—20作者简介:姚加惠(1974— ),福建龙海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潘懋元(1920— ),广东汕头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99年到2005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198所本科院校[1],占全国701所本科院校的28.25%。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处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常常是地级市内唯一的本科高校。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办学层次的提高并不等于办学水平的自然提升。如何根据内外部条件,妥善定位,办出特色,实现“内涵升本”,是摆在这些学校面前一个现实而突出的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基础分析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学校声誉等方面与老牌的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它又不是原有高职高专的简单拓展和放大,而是具有自身的特点,表现为: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来源多样,以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为主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来源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这类院校通常是由高职、高专、师专、教育学院等各种教育机构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如九江学院由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九江教育学院组成。具体而言,又可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成的,常常在校名中冠以“工学院”或“工程学院”的字眼,如常州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一类是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高职高专升本的院校,直接以所在城市命名,如嘉兴学院、 铜陵学院等。二是由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此类院校大多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教育学院合并后再升格的。升本之后,有些 学校在校名中保留“师范”两字,如乐山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有些则以地市取名,如哈尔滨学院、 惠州学院等。这些学校仍以从事教师教育为主,辅以培养其他专业人才,或是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共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大约70%是由原来的师专或承担着师资培养任务的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2]三是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转制而形成的院校,如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此类院校基本形成了普高、成高和高职三类教育并举的格局,并努力朝普高方向发展。总之,新建本科院校来源复杂,互不相同。 (二)办学理念模糊,认识不足 时下有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尚不清晰,要么好高骛远,要“创建全国一流”,或“名牌大学”等,要么妄自菲薄或放任自流,对于如何办好本科,办什么样的本科缺乏理性的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不能准确地把握。例如,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由于长期处于专科层次,专科教育的思维定势以及学校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信息沟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某块内容,思想僵化,缺乏与时俱进和顺应市场变化的教学理念。在管理思想上,由于受地级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学校成了政府的工作部门,教育自身的特性往往不自觉地被忽视,官本位的现象严重。尤其是不少院校还沿用专科教育的管理思想,习惯于用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显然不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层次提高、规模扩大更需要专家治教和民主管理的要求。 (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以本为主,专业设置专科居多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还处于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由于升本有先有后,虽多数院校的在校生数、

公安本科院校中国治安史课程建设研究

公安本科院校中国治安史课程建设研究 中国治安史是治安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是公安本科院校的特色课程。在公安学增设为一级学科的大背景下,治安学的二级学科地位日益明显,中国治安史课程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本文通过探讨中国治安史课程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提出中国治安史课程建设的设想。 标签:中国治安史课程建设设置方案 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石,也是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课程研究为基础,围绕21世纪的公安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中国治安史作为治安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可以丰富公安学学科体系,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公安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治安史课程建设的意义 在我国,治安学和侦查学是构成公安(警察)学的两个主要学科,而“治安学”是我国特有的学科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警察科学(Police Science)的研究中,尚未见到类似的概念。中国治安学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的康大民先生率先于1983年向政法界、公安部提出创建“公安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并设置治安、保卫两个治安学类本科专业。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法学和工学门类下,增列公安学为一级学科,结束了公安学科没有一级学科的历史,开创了公安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在公安部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的《公安学以及学科调整建议书》中,按照公安学学科建设的传统优势、发展条件、公安工作需要、人才培养基础等因素,结合国家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提出了公安学一级学科设置10个二级学科的意见。其中,治安学作为公安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学科地位更加明显,学科建设的空间大大拓展,已有的学科方向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亟需扩充治安学学科方向,丰富课程内容。在此形势下,中国治安史课程对丰富治安学学科内容,深化治安学学科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治安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受公安行业教育和办学层次的影响,往往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忽视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培养。随着公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治安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公安学科升级为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治安学科作为其二级学科的地位已经明晰,以及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实施后,“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人才”就逐渐成了治安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石,治安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同时,课程反映了一定时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因其举办本科教育时间较短,面临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专科思维依然存在等现状。在转型过程中既存在主观困惑,又存在客观条件上的困难。本文主要研究学生创新团队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组建方式。 关键词:新建本科创新团队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地方性专科院校升本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1],其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而且将影响到本地区其他高等专科院校向何方向发展的抉择。而且,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深入透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转型期存在的共性问题[2]及发展特点,为这些学校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准定位,提出

科学的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因此,进一步理清转型期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认真思考如何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而言,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学科积淀较浅、师资水平较低、教学条件较差和生源整体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教育进程中,容易采取跟风建设,与许多高校学科专业雷同,盲目配备师资队伍[3]和实验设备等,造成资源浪费。应当采取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集中全校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学校定位[4]模糊,导致在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培养目标[5]方面认识不足,影响学术队伍建设;其次,学术环境的建设往往容易倾向硬件建设,而忽略软环境建设;再次,行政气息[7]浓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术团队建设;最后,教师普遍重视教学工作,忽视研究工作。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由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否则,新建本科院校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 李化树,黄媛媛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建设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凸显地方性、区域性、共生性、应用性基本特性,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服务力强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战略转型,差异发展,首先要明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动因,其次是深刻认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其生存的外部环境,全面了解其发展的内部状况,切实把握改革发展方向,第三制定好适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战略转型的基本路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强化理论指导,注重实践探索,走特色办学之路、协调发展之路、互动发展之路和人才强校之路。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战略转型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专项基金(10ZX004) 【作者简介】:李化树,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黄媛媛,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文章来源】2011年1月高校教育管理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跨入快速发展时期。伴随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批院校在办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既是促进其迅速实现战略转型的需要,也是事关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转型与科学发展,必须全面分析其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准确把握转型的总体要素,正确选择转型的实践路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围绕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对高等学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做出了新部署,明确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若干问题的思考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 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文和科学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1],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高校开设公选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科间的知识交叉渗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更多技能,为社会培养综合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时间不长,开设公选课时日相对较短,普遍存在课源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学生选课盲目性大、教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4].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难点. 这里拟以某新建本科院校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疏理和分析,根据该校在公选课教学管理上所做的改革和探索,提出个人看法. 1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1师资缺乏,开课量相对不足 1.1.1教师存在认识误区.不少教师认为公选课是专业外的教学任务,与已无关.另外,开设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个人喜好,甚至作为教师教学任务的补充.大多教学工作量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师,是不愿主动承担公选课教学,在教学工作量不足时才以此来弥补.部分院系领导同样认为教师首先要完成本职专业课程任务.个别领导甚至以本单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为由,拒绝承担公选课教学.导致公选课制度举步维艰. 1.1.2开设公选课的教师群体低职称化严重; 高职称教师要么专业课教学任务重,要么科研项目多,或认识不足,多不愿开设公选课(见表1). 结果显示正高职称教师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低职称教师成了主干力量.严重影响公选课教学质量. 1.2稳定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和数量不足造成新建本科学校公选课课源匮乏.公选课申报自由性,导致缺乏稳定课程体系.许多课程只开设一次就难以为继.加上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稀缺,使公选课开课门类相对单调,可供选余地不大,部分公选课变成“必 修课” .因此,学生无法根据个人特点和发展要求,系统性制定个人选修计划,只能被动地随遇而安.某校曾尝试放开一些社科类或者理工类的专业选修课(一周一次)让学有余力学生选择,因任课教师的不同意无法继续执行. 1.3学生选课目标不明晰, 缺乏系统科学规划安排公选课时,虽然教务处已向选课平台录入课程简介、要求和教师简介等信息.学生选课时通过简单操作即能可获悉相关信息,但从教务管理系统后台监测,发现这些少有关注,仅有部分学生按照专业知识结构,结合兴趣、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选课.体现在以下几点:1.各专业缺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业教育和培养目标解读及指导,使得学生往往到大三、大四才知晓该选学哪些公选课程.2.喜欢选修接近本专业的课程,疏忽乃至拒绝其它学科课程.这丧失公选课程拓宽基础,融合不同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若干问题的思考 曾 玲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摘要:公选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以人文与科学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课程.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 公选课的开设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显得重要和迫切.这里拟以某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开设情况,实例分析师资、课程量、学生选课心理以及教学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选课指导和严格规范教学管理等解决途径提出个人观点.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245-03 学年正高%副高%中级%初级%2007-200817.330.635.716.32008-200910.833.123.832.32009-2010 4.937.722.434.92010-2011 6.3 33.5 28.3 31.9 表1 某校近几年公选课开课教师的职称分布一览表 Vol.28No.3 M a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上) 2012年3月245--

2014年新建本科高校名单

2014年新建本科院校(统计中) 一、教育部列入2014年考察升格本科的高校(47所) 1 安徽省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合肥滨湖学院 2 福建省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福州理工学院 3 福建省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4 福建省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升格为厦门华厦学院 5 广东省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广州工商学院 6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转设为广州商学院 7 广东省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升格为广东东软学院 8 广东省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广东理工学院 9 广西自治区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升格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10 贵州省新建茅台学院 11 河北省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升格为河北城市学院 12 河北省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石家庄医学院 13 河南省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升格为嵩山学院 14 河南省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升格为黄河交通学院 15 河南省郑州经贸职业学院升格为郑州财经学院 16 黑龙江省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17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转设为武汉文华学院 18 湖北省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转设为武昌科技学院 19 湖南怀化医专筹备升本为湖南医药学院 20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升格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21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升格为湖南同德学院 22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升格为湖南信息学院 23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转设为长春财经学院 24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 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建设宿迁学院 25 江苏省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南通理工学院 26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升格为江西城市学院 27 江西省南昌职业学院升格为南昌工商学院 28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升格为江西工程学院 29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申请升格辽宁警察学院 30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升格为辽宁传媒学院 31 辽宁省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辽宁理工学院 32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山东华宇工学院 33 山东省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青岛恒星学院 34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转设为齐鲁理工学院 35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升格为山东现代学院 36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申请升格为阳泉工程学院 37 山西兴华职业学院升格为山西文理学院 38 陕西省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升格为西安轨道交通学院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学生调查及培育对策——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

Vol.28No.12 Dec.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2期(上) 2012年12月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一些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为地方性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达550余所(含独立学院),占全国本科院校的51%,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历史短、经费短缺,在培养质量、师资队伍、管理经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办学趋同现象. 新建本科要克服这些难题,就必须培育办学特色,走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最终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已有研究从高校和政府的角度探讨了新建本科的办学特色问题,为构建我国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很少从培养对象即学生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访谈,获取学生对本校办学特色的认知,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培育办学特色的对策,为新建本科特色办学建设提供一定借鉴.1 现有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点.办学特色在哲学上有三个层次.一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上的特色,这是办学特色的灵魂.二是政策环境、制度模式、要素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社会服务等.三是物质环境、校园建设方面的特色.南昌工程学院是2004年升格为本科教育的一所省部共建新建本科院校.以“育人为先、应用为本、学研用互动、水涵润特色”为办学理念,定位为以工科为主,服务地方与行业,建设水利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本科学校.该校传承水利优势,立足地缘特色,集中各项资源,着力发展水利领域的优势,已建设有“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土木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等多个特色专业,并围绕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有多个研究所和实验实训中心.此外, 该校注重具有水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她这种带有区域性和水文色彩的办学特色,不仅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的贡献,同时还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使她初步具备了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并于2011年获批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 该校学生对其办学特色的感知 对南昌工程学院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题目涉及特色和专业相关度、特色鲜明度、教学和特色结合度、 特色办学效果等方面.被调研对象为110名在校生,其中理工60人,经管40人,文艺10人,大一至大四学生数依次为25、25、35、25人.总计发出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共访谈超过200人次.得到结论如下: 2.1理工类学生更能明显地感受到本校本专业办学特色 在校学生的68.2%认为该学校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明显特点和风格.其中78.3%的理工类学生认为自己学校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明显特点和风格,尤其是水利、水动、测绘等与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而经管和文艺类学生只有56%的学生持有该观点.结合该校以工科为主,尤其是以水利为重的特点,说明高校在特色发展方面的偏重影响了其特色专业和非特色专业学生的积极性. 2.2理工类学生更明确自己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 理工类专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以及对专业实验条件、课程安排的满意度都要明显高于经管和文艺类学生.这表明学生能明显感受到学校在一些特色的、重点的专业发展上的政策倾斜.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学生认为该校的住宿条件和校园环境要明显好于老牌高校,但教学、实验等条件有所欠缺,这原因可能与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后高速扩张与各项投入没有同比增加有关. 2.3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感知存在差异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学生调查及培育对策 ———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 李小红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要:特色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必然选择的发展战略.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的调查表明特色专业学生更能感知本校的办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应形成以特色学科为中心,其他学科靠拢的学科体系,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师资队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250-02 25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辛彦怀王宏升(《教育发展研究》 2005 年第 5 期) 2000 年以来,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超过 100 所,且仍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将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新建院校大多设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地级城市,其生存和发展问题应引起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为专升本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第二类是师范类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第三类是前两种合并升格为本科。这些学校多数建在地级城市,并以城市命名为“某某学院”。基本上本专科教育并存,多数以专科教育为主,在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校园氛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1 、办学理念落后,学校定位不清。由于这些学校长期处在专科层次,其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基本停留在专科学校层次。对于怎样建设本科、建设什么样的本科既缺乏感性认识,更缺乏理性思考,发展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保守落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亟待更新,质量标准缺乏针对性,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要么模仿原来本科院校的做法,要么是专科教育的简单延伸,要么摸着石头过河。 2 、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不少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升本后不仅师资数量问题没有解决,而且教育质量和学科结构也成为突出问题,不同学科专业间教师比例不平衡。某些传统的文科、理科专业教师人数相对较多,而工科或新增设的热门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加之教学任务繁重,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因而学术视野窄,学术水平较低。此外,由于学校的品牌弱势、所处区位劣势、条件较差,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问题。 3 、学科单一,后劲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体系从专科层次演变而来,学科单一,缺乏规范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共生性,很难通过内部整合实现学科的优化,更难以在较长时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多数学科的教师缺乏科研意识、没有科研成果,即便有层次也较低。普遍缺乏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不健全,学科发展缺少动力机制。 4 、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投资主体多为地方政府,缺乏长期稳定的投资机制。投资规模取决于当地财政状况,更取决于地方领导的投资偏好,更有甚者以学校收学费为由不给投资。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教学设施包托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设施大多面临淘汰。很多学校为了升本贷款建校,贷款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负债累累。没有超常规的加大投入,很难改变现状,从而达到本科办学条件的要求。 5 、校园氛围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由于原来校园狭小,办学层次低,对外交流和开放不够,即使在校园扩建和迁入新校区后,仍然存在注重小团体利益、眼前利益得失的氛围,缺乏大气磅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1-04-22 11:50:27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各类型高校因为定位不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新建,校园文化,内涵,定位,对策 1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建校历史短、经费短缺、学术氛围不浓,校园文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成型。因此,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1校园文化的内涵 何谓校园文化,学界众说纷纭。潘懋元教授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中,对大学校园文化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从狭义上讲,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等的高度概括[1]。 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必要注意到以下几个基点:其一,校园文化是体现一定学校教育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的特殊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性”概念;其二,校园文化是以特定的群体,即一定的师生员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特定的地域,即校园为主要辐射空间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其三,校园文化也应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作为其基本构成要件。因此,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大学师生及管理者为主体,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的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体现大学精神和学校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2校园文化的特征 (1)规范性与差异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就是通过制度等强制性的硬规范和校风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软规范,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但是,不论是何种类型高校的校园文化,规范性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同时,各类型高校因为定位不同而又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外显特征和内涵特征的差异。外显特征就是可见之于形的物质层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场所、标志和活动、校旗、校徽、生活设施等;内涵特征又称精神层文化,即潜在于大学内部的属意识形态的观念和风气,如大学人的理想追求、精神境界、价值目标、人际关系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此外,还有介于外显和内涵之间的制度层文化,既有外显特点,又有内涵真谛,主要通过文字形态表现,如大学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与教学评估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与教学评估 近几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快速发展,其中,2000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院校达172所,占普通本科院校的24%;此外,近几年还建立了318所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很好。如何促进这部分学校健康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正确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建康发展的前提 正确的定位是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解决办什么样的高校和怎样办好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办学方向定位上,要牢固树立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新建本科院校绝大部分归属地方政府管理,这部分高校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非常明显。因此,眼睛向下,面向地方,服务地方,把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才能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更多的支持,学校自身也能增加活力。 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对于本科生培养目标,人们习惯上的提法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事实上,本科教育不是只有一种培养目标,可以有多种模式。例如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至少有四种模式:研究开发型、工程设计型、技术应用型、有工程背景的其他复合型人才。 从世界许多国家发展进程来看,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应用性人才,而且在应用性人才中职业型更受社会欢迎。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学院培养出社会需要的70%以上的工程师、会计师等应用性人才,这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文革”前,我国许多工科院校被称为“工程师教育的摇篮”,那时也确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性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大学已经放弃了这个目标,转向培养研究型人才,这也是导致社会上缺少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师的原因之一,出现了一方面用人部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可以向德国的应用技术学院学习,重视多样性,多规格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这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延续了原来专科教育积淀的特色。辽宁工程学院提出的“应用性人才的职业取向”,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三,在特色定位上,要结合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整合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形成优势和特色。任何一所高校要全方位的发展都是很难做到的,有特色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