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word教学设计

2018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word教学设计

2018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word教学设计
2018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word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一课时

《氧气(1)》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和“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2.通过阅读和实验探究,能记住催化剂的定义,体会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

用。初步认识化学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全面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学会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形成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难点: 学会氧气的制取与收集,并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评价设计: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基本课堂模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

交流展示等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作为定性评价。通过设计

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课堂检测作为定量评价。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和多样化

的评价。保障学习目标的完成.

教学过程:

导入(2 分钟)

【教师】深吸一口气,你能感受到氧气的存在吗?氧气是我们须叟离不开的物质,

这么重要的物质,你对它有哪些了解,你还想继续了解它的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目标:

【教师】 PPT 展示氧气用途的图片):我们要想更好地研究和应用氧气这种重要

物质,就需要在实验室先制备氧气,然后通过实验分类探究氧气的性质,再依据

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合理的应用氧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完成一次科学任

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板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和小

组活动要求。

【学生】阅读目标

活动一:探究思路(5 分钟)

提出问题:

【教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想成功地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收集到氧气用于研究,在动手操作以前就需要先做好相关知识的准备。首先我们需要设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完成导学案任务一)

组织交流:

【学生】完成导学案并交流

归纳提升:

【教师】(PPT展示)实验室制取气体也包括制取其他物质的一般思路可以简单

的概括为:选反应,控条件,定装置,做实验,详记录,勤反思。(板书:选反应,控条件,定装置,做实验,详记录,勤反思)下面我们按照这一思路来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生】认真听讲,形成思路

活动二:做好准备(18分钟)

一、选反应、控条件、定装置

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

组织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总结提升:

【教师】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氧气,电解水是通过化学变化得到氧气。

提出问题:

【教师】在实验室我们通常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物质并用于研究,除了水以外,下列常见的化学物质中,哪些也有可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呢?依据是什么?

(提供的物质:①二氧化碳(CO)②氯化钠(NaCl)③高锰酸钾(KMnO)④过

24

氧化氢(H O)⑤甲烷(CH))

224

组织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总结提升:

【教师】我们必须选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作为反应物。

提出问题:

【教师】(PPT展示:四种含氧元素的物质生成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上述四种物

质都能反应生成氧气,这些反应中哪一种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呢,为什么?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呢?完成导学案任务二的问题1

组织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教师】(PPT展示)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应考虑:原料是否容易获得,实验条件是否容易控制,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等多个因素。

【学生】听讲并形成认识

提出问题:

【教师】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利用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比较符合环保、安全的要求的。(板书: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组织阅读:

【教师】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酶是我们生命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剂,那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导学案上的相关材料。(板书:催化剂)

【学生】阅读

组织交流;

【学生】交流

归纳提升:

【教师】(PPT展示催化剂的定义)催化剂是化学反应的重要条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当然了,除了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的条件还有很多,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步学到。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烧杯中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我们可以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剂来加快其反应的速率。哪些物质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物质设计并

( (

进行实验,找出最适合该反应的催化剂。(PPT 展示实验要求)

【学生】分组实验

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选择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

催化剂。

提出问题:

【教师】 过渡:有了合适的反应,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装置来进行实验。) PPT

展示三套发生装置),这些装置哪些可以用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

置?依据给出的氧气的性质,哪些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完成导学案任务二的问题 3。

组织交流:

【学生】完成导学案并交流

归纳提升:

【教师】我们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

件,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制气体的都可以用此套装置( P PT 展示装置)。反应

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气体的可以用此套装置( P PT 展示装置)。确定收集

装置时要依据气体的性质(密度和溶解性。)

展示装置:

【教师】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这一套装

置来制取氧气。(展示实物装 置)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我们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来收集氧气(PPT 展示)介绍装置的优点:

此套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方便的向里面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并通过调节分液

漏斗的活塞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以及反应的速率。

【学生】认真观看

活动三:学习操作(13 分钟)

二、做实验、详记录、勤反思

提出问题: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组装好仪器了,下面我就用组装好的仪器进行实验。请同

学们仔细观察。将实验所需的仪器,归纳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用到

的基本实验操作以及你的其他收获与反思记录在导学案上。为下一节到实验室亲

手实验做好准备。

演示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1.组装好仪器后,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然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约0.1g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5mL过氧化氢溶液,并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于水槽中。

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滴入锥形瓶中,待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集气,集满后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

【学生】认真观看

组织记录:

【教师】根据观察,填写和完善表格并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交流:

【学生】完成导学案并交流

总结提升:

【教师】在实验室,除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以外,还可以利用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例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也可以制得氧气(PPT展示装置和文字表达式)。

学以致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反应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渔民用来给鱼塘增氧的“氧来乐”的主要成分就是过氧化氢,特种部队30秒钟野外生火的技巧。就是利用了高锰酸钾摩擦产生氧气的性质。(PPT展示相关图片)。

活动四:构建网络

构建网络:

【教师】(结合板书)(PPT展示)在实验室和生产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物理方法

和化学方法来制取所需的物质,我们在实验室通常利用化学变化按照选反应,控条件,定装置,做实验,详记录,勤反思的思路制取氧气或其他的物质。

自我评价(1分钟)

【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

课堂检测(5分钟)

【学生】完成检测题

布置作业

本节作业: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小明同学用图1所

示的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这个装置不能随时控

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

为了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你选

取以下用品,也可自选其它仪器或生活用品对装

置加以改进。至少写出两种改进的思路。(或画

出改进后的装置图)

铁丝

活栓

H

2

O

2

溶液

块状

MnO

2

图1.

分液漏斗装有二氧化锰的小布袋注射器大试管止水夹思路一:

思路二:

……

板书设计(知识网络):

1. 水 通电 氢气 氧气

2.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KMnO 4 K 2MnO 4 MnO 2 O 2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葡萄糖 O 2 H 2O C 6H 12O 6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 探究,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

路和“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2.通过阅读和实验探究,能记住催化剂的定义,体会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

用。初步认识化学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全面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的习惯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

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活动时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团队(同位间)交流,最后进行小组交流。 2.探究实验时由实验长(1号)组织实验,记录长(2号)负责记录实验中的现 象。问题长(3号)收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长(4号)组织交流。 学习过程:

任务一:探究思路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

任务二:做好准备

1. 选反应:下列反应哪一种更适合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什么?由此我们在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独立思考后在小 组内交流。)

二氧化锰 氧气 H 2O

H 2 O 2

过氧化氢 催化剂

H 2O 2

H 2O CO 2

O 2

光叶绿体

3 4.

2.控条件

①阅读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资料,阅读后在小组内交流:什么叫催化剂?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

做催化作用。

在化工生产、科学家实验和生命活动中,催化剂都大显身手。例如,硫酸生

产中要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由氮气跟氢气合成氨气,要用以铁为主的多分组

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在炼油厂,催化剂更是少不了,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就

可以得到不同品质的汽油、煤油。化工合成酸性和碱性色可赛思催化剂。车尾气

中含有害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利用铂等金属作催化剂可以迅速将二者转化为

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酶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生物体的化学反应几乎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酿造业、制药业等都有时也需

要用酶作催化剂。

②实验探究:马铃薯片、粉笔,二氧化锰,水泥块中哪一种更适合做过氧化氢

分解的催化剂。(由组长进行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探究并填写实验记

录单。)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3.定装置(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后,由组长组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下列哪套装置能用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什么?

123

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收集氧

气?为什么?

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

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

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

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

收集相同状况下,密度

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

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

收集相同状况下,密度

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

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我们可以得出:

实验室确定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实验室确定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

任务三:学习操作

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填写下表(填好后仔细保管,为到实验室去完成实验做好准备)

该实验所用的药品和仪器

我归纳的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该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操作

我在交流中的收获与反思

本节的知识网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