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专题训练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专题训练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专题训练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专题训练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专题一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1.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左图所示,那么它的俯视图是( )

A .

B .

C .

D .

2.图1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3.下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 .3

B .4

C .5

D .6

4.已知一个物体由x 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下图所示,那么x 的最大值是( ) 俯视图 图1 A B C D 1 2 3

俯视图

左视图主视图

A.13 B.12C.11 D.10

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6.如果一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为矩形,则这个立体图形可能

是.(只需填上一个立体图形)

7.长方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俯视图的面积是cm2.

8.已知下图为一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图形:

(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2)任意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表面展开图;

(3)若长方形的高为10厘米,三角形的边长为4厘米,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

状元笔记:

【知识要点】

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会画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根据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构成.

【温馨提示】

一般情况下,几何体的三种视图不同,但特殊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可能出现同一种图形,如正方体的三种视图都是正方形,球体的三种视图都是圆.也有的几何体三种视图中有两种视图是同一种图形,如圆柱的主、左视图都是长方形,俯视图是圆.已知几何体的两种视图,应注意第三种视图可能有多种情况.

【方法技巧】

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三种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关键是“读图”.

参考答案:

1.B 解析:该几何体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第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故它的俯视图为B.

2.B解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从左到右共有2列,第一列有二排,前排摆放2个小正方体,后排摆放1个小正方体,第二列前排摆放3个小正方体,所以主视图从左到右应该画2列,第一列有2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有3个小正方形,符合要求的是B.

3.B解析:解决此种类型题的一般思路是由三种视图想象出实际几何体,然后再确定个数,符合要求的是B.

4.C解析:通过主视图和左视图,画出小正方体最多时的俯视图,通过俯视图得出小正方体最多时的个数,从俯视图上标注的数字来看,最多可由11个小正方体搭成.

5.三棱柱解析: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亦为矩形,俯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则可得出该几何体为三棱柱.

6.长方体(答案不唯一)解析:从正面看是矩形的几何体可能是圆柱体或者长方体等.

7.12解析:易得长方体的长为4,宽为3,所以俯视图的面积=4×3=12(cm2).8.解:(1)正三棱柱.

(2)

(3)侧面积=3×10×4=120(cm2).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 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练习册七年级(上)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 1.2 有理数的运算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1.4 单元测试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整式的加减 2.2 单元测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3.3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 3.4 单元测试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平面图形 4.3 单元测试 期末模拟试卷(一) 期末模拟试卷(二) 期末模拟试卷(三)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一、全章知识结构 2

3 二、回顾正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正数的表示方法:a>0, 2、负数的表示方法:a<0 三、有理数的分类 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 3、在数轴上分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可用数轴揭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和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4)在数轴上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x -y|=|y -x| 四、有理数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非负数 1、相反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大题专项训练(直接打印版)

2018年初中数学中考大题 一.解答题(共25小题) 1.目前,崇明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交通部门一再提醒司机: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并在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系统,如图,在陈海公路某直线路段MN内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 2.2014年3月,某海域发生航班失联事件,我海事救援部门用高频海洋探测仪进行海上搜救,分别在A、B两个探测点探测到C处是信号发射点,已知A、B两点相距400m,探测线与海平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60°,若CD的长是点C到海平面的最短距离.(1)问BD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 (2)求信号发射点的深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1.414,≈1.732)

3.如图,某生在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A处,测得∠EAF=60°,然后向左移动12米到B处,测得∠EBF=30°,∠CBD=45°,sin∠CAD=. (1)求旗杆EF的高; (2)求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水平距离DF的长. 4.已知:如图,斜坡AP的坡度为1:2.4,坡长AP为26米,在坡顶A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BC,在斜坡底P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45°,在坡顶A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求: (1)坡顶A到地面PQ的距离; (2)古塔BC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76°≈0.97,cos76°≈0.24,tan76°≈4.01)

人教版初一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题 七年级有理数 一、境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1-的倒数是____;3 21的相反数是____. 2、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3、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 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 5、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ο2-,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ο 6、计算:.______)1()1(101100=-+- 7、平方得4 12的数是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 8、+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 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3 (a + b) 3-cd =__________。 11、若0|2|)1(2=++-b a ,则b a +=_________。 12、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13、在数5-、 1、 3-、 5、 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________。 14、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m-1+n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A .a + b <0 B .a + b >0; C .a -b = 0 D .a -b >0 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2)(a a -= B .33)(a a -=; C .|| 22a a -=- D .|| 33a a = 17、如果0a b +>,且0ab <,那么( ) A.0,0a b >> ;B.0,0a b << ;C.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和绝对 值较小 18、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x 2 B.|-x+1| C.(-x)2+2 D.-x 2+1 19、算式(-343)×4可以化为()

初中七年级数学详细内容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大于零的数叫正数,正数前面加上负号叫负数. 正负数的实际应用背景: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用正负数表示某个范围的实例 1.2 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两个整数的比值!!!),有理数的分类. 数轴和数轴的三要素: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仍是0. 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求绝对值的方法: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这就说,当a是正数时,|a|=a;当a是负数时,|a|=-a;当a=0时,|a|=0. 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总之,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对,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两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操作顺序: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加减混合运算: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全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a+b-c=a+b+(-c).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得0.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小学学过) 连乘时的符号确定: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名校试题—初中数学七年级

清华附中真题 + 首师附中真题(尖子班) 第一部分 清华附中历年真题展示 一、填空。 1、 有一块麦地和一块菜地,菜地的一半和麦地的3 1 合起来是13亩,麦地的一半和菜地的 3 1 合起来是12亩,那么菜地有 亩。 ﹝分析﹞解:设菜地有χ亩,麦地有y 亩。 2x +3y =13 3x +2 y =12 解得χ=18,y =12 答:菜地有18亩。 2、―次考试,参加的学生中有 71得优,31得良,2 1 得中,其余的得差,已知参加考试的学生不满50人,那么得差的学生有 人。 ﹝分析﹞学生的人数永远是整数。 根据题意可知,学生人数是7、2、3的公倍数,而[7,2,3] =42, 42小于50, 所以参加的学生总数为42人。 42×(1- 71-31-2 1 )=1(人) 答:得差的学生有1人。 3、 有一城镇共5000户居民,每户的子女不超过2人,一部分家庭有1个孩子,余下的家庭中一半每家有2个孩子,那么此城镇共有孩子 人。 ﹝分析﹞“一部分家庭有1个孩子,余下的家庭中一半每家有2个孩子,”那么,余下的家庭中另一半每家有0个孩子,于是,余下的家庭平均每户1个孩子,开始的一部分家庭每户1个孩子,所以整个城镇平均每户有1个孩子,共5000户居民,所以此城镇共有孩子: 1×5000=5000(人) 答:此城镇共有孩子5000人。

4、科学家进行一次实验,每隔5小时作一次记录,他做第12次记录时,时钟正好九点整,问第一次作记录时,时钟是点。 ﹝分析﹞⑴第一次作记录和第12次作记录的时间差为5×(12-1)=55小时。 ⑵“做第12次记录时钟正好九点整”,所以第一次作记录在55小时之前, 55÷24=2(昼夜)……7(小时) 即往前推2昼夜再推7小时,所以第一次作记录时是9-7=2点。 答:第一次作记录时,时钟显示2点。 5、一名学生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两位数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得商383,余17,这商比正确的商大21,那么这道题的被除数是,除数是。﹝分析﹞⑴错误的商是383,比正确的商大21,正确的商是383-21=362。被除数看错了,而除数没错,也就是除数没有变化。 ⑵设除数为χ。则正确的被除数是362χ,错误的被除数是362χ+500或383χ+17 (383-21)χ+(8-3)×100=383χ+17 χ=23 所以被除数=23×(383-21) =8326 答:这道题的被除数是8326,除数是23 。 6、甲、乙两人背诵英语单词,甲比乙每天多背8个,乙因为生病,中途停止10天。40天后,乙背的单词正好是甲的一半,甲一共背单词个。 解:设乙每天背诵单词χ个,则甲每天背诵单词(χ+8)个。 1 (40-10)χ=40(χ+8)× 2 30χ=20(χ+8) χ=16 χ+8=24 40(χ+8)=960 答:甲一共背单词960个。 算术解法:⑴甲背40天,乙背40-10=30天,乙背的单词正好是甲的一半。则乙30天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 点大全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2、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通过有理数的 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 3、和式的写法: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 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 号的和的形式. 4、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5、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 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0. 6、有理数乘法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的积. 7、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8、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0. 9、乘方的有关概念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底,n叫指数,a n读作:a的n 次方(或a的n次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方幂是负数,偶次 方幂是正数. 10、科学计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0≤a<10,n是正数,这种计数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然后算大括号. 12、近似数:与实际很接近的数. 13、精确度:反映近似数的精确程度的量.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 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 14、计算器的组成:计算器的面板由显示器和按键组成. 第3章整式的加减 1、用字母表示数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更具有普 遍意义. 2、用字母表示数后,字母的取值要根据实际情景来确定. 3、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称为代数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 第一章 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 3、+2、-1、+ 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3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之专题训练含答案

数学中考总复习 数学中考总复习YOUXUE ZHONGKAO ZONGFUXI 数 学专题训练1 三角板与作图

1. 如图Z1-1,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纸片的一边上.若∠1=35°,则∠2= .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Z1-2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3. 已知a//b,某学生将一直角三角板按如图Z1-3放置,如果∠1=40°,那么∠2= .4. 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55° 75° 50°B

5. 已知△ABC(ACAC,∠CAD为△ABC的外角,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AE=∠B B.∠EAC=∠C C.AE//BC D.∠DAE=∠EAC D

8.如图Z1一5,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5 连接DE.若BC=10cm,则DE= cm. 10.如图Z1-7,在矩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大于。AC长为 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②作直线MN交CD于点E.若DE=2,CE=3,则AC= .

11.如图Z1-8,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 顶点上. (1)在图中画出以线段AB为一边的矩形ABCD(不是正方形),且点C和点D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在图中画出以线段AB为一腰,底边长为2/2的等腰三角形ABE,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CE,请直接写出线段CE的长. 解:(1)如图Z1-8T,矩形ABCD即为所求; (2)如图Z1一8T,△ABE即为所求,CE=4.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特别指出: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因为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小数看成分数。 (二)数轴 概念: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特点: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向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三)相反数 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特点: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 1、概念: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特点: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1)如果a>0,那么|a|=a; (2)如果a=0,那么|a|=0; (3)如果a<0,那么|a|=-a。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3、比较大小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特别指出: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 二、有理数的加减法 (一)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初中数学圆专题训练(一)

初中数学圆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直径是弦;②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③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平分弦的直线垂直于弦 (B )平分弦的直线也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C )弦的垂直平分线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D )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3.如图,在两半径不同的同心圆中,∠AOB =∠A ′OB ′=60°,则 ( ) (A )= (B ) > (C )的度数=的度数 (D ) 的长度= 的长度 4.如图,已知⊙O 的弦AB 、CD 相交于点E ,的度数为60°, 的度数为100°,则∠AEC 等于 ( ) (A )60° (B )100° (C )80° (D )130° 5.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B 、∠C 的度数比是2︰3︰6,则∠D 的度数是( ) (A )67.5° (B )135° (C )112.5° (D )110° 6.OA 平分∠BOC ,P 是OA 上任一点,C 不与点O 重合,且以P 为圆心的圆与OC 相离,那么圆P 与OB 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不确定 7.△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它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ABC 的面积为( ) (A ) 21(a +b +c )r (B )2(a +b +c ) (C )3 1 (a +b +c )r (D )(a +b +c )r 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为圆内接四边形,AD 为圆的直径,直线MN 切圆于点B ,DC 的延长线交MN 于G ,且cos ∠ ABM = 2 3 ,则tan ∠BCG 的值为……( ) (A ) 33 (B )2 3 (C )1 (D )3 9.在⊙O 中,弦AB 和CD 相交于点P ,若P A =3,PB =4,CD =9,则以PC 、PD 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 ) (A )x 2+9 x +12=0 (B )x 2-9 x +12=0 (C )x 2+7 x +9=0 (D )x 2-7 x +9=0 10.已知半径分别为r 和2 r 的两圆相交,则这两圆的圆心距d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d <3 r (B )r <d <3 r (C )r ≤d <3 r (D )r ≤d ≤3 r 11.两圆半径分别为2和3,两圆相切则圆心距一定为 ( ) (A )1cm (B )5cm (C )1cm 或6cm (D )1cm 或5cm 12.弦切角的度数是30°,则所夹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 (A )30° (B )15° (C )60° (D )45° 13.在两圆中,分别各有一弦,若它们的弦心距相等,则这两弦 (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大小不能确定 (D )由圆的大小确定 ∠PAD= ( ) 14. A.10° B.15° C.30° D.25°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全集(共140页)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课时介绍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初中数学专题训练

专题复习资料 1、如图,在△ABC 中,AB =AC ,DB =DC ,且DM ⊥AB ,DN ⊥AC 垂足分别为M 、N . DM 与DN 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N M C B A 2、如图,AB =AC ,DB =DC ,点P 是AD 上一点, 试说明PB =PC 的理由. P A B D 3、如图,△ABC 的高BD 、CE 相交于点O ,且 OB = OC . 试说明AB =AC 的理由 O A B D E 专题二: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问题 1、 在等腰△ABC 中,∠A =80°,那么∠B =? 2、 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8cm ,AB = 3cm ,则BC =?cm . 等腰三角形的问题到底如何分类? 方法提炼 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分类问题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方式: 1.从角的角度出发,可以按照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来分类,例如上面的问题1中出现的分类; 2.从边的角度出发,可以按照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来分类,例如上面的问题2中出现的分类. 练习:1、(1)如果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0,底边长为4 ,那么腰长为 ; (2)如果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0,腰长为4 ,那么底边长为 ; (3)如果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2,一边长为5 ,那么另外两边长为 . 2、等腰△ABC 中,∠A =40°,求∠B 的度数? 专题三:在解决梯形的问题中有哪些常用辅助线 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 AD ∥BC ,请把梯形分割成几个你认为比较熟悉的特殊 图形.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有AB =DC ,∠B =∠C ,AD <BC .试说明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D C B A 3、梯形两条互相垂直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求此梯形面积. 方法提炼: 如何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梯形的问题,因此解决梯形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通过作辅助线将 问题转化为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来研究,或利用图形中隐含的面积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来转化问题,这是解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是: 1.平移腰:过一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 2.平移对角线:过一顶点作一条对角线的平行线; 3.作垂线:过底的顶点作另一底的垂线; 4.延长两腰:两腰延长相交得到三角形 拓展: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点P 为BC 边上一动点,PE ⊥AB ,PF ⊥CD ,CG ⊥AB ,试说明 PE+PF= CG . G F E P D C B A 专题四:理清平方根的相关概念 1、0.81的平方根是 2、(-6)2的平方根是 3、 = = 的算术平方根是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92)4( 16

初一数学专题训练

整式专题训练 (一)整式 1、2 1 3V h π是 次单项式。 2、若223 35 n x y --是七次单项式,则n 的值为 。 3、多项式323331x y xy y --+是 次 项式,按字母y 的降幂排列是 。 4、若21(32)m n m x y +-是关于x 、y 的系数为1的5次单项式,则m= ,n= 。 5、12223(2)33 m m x y x y n x ----+为四次三项式的条件是m= ,n= ,它的三次项是 。 6、如果2p -与3(3)q +互为相反数,求单项式412q p px y +-的系数和次数。 7、已知:当2x =时,多项式31ax bx -+的值为17-,那么当1x =-时,多项式31235ax bx --的值等于多少? 8、已知单项式 14b c x y 与单项式1210.125m n x y ---的和为0.625n m ax y ,求abc 的值。 9、若关于x 的多项式12323212432m m m m m m x y nx y x y x y x y x y -------++-+为5次3项式,求(1)(1)m n n m m n -+-的值。 10、有一个从外表量长为a 米,宽为b 米,高为c 米的长方体的木箱子,已知木板厚度为x 米,求箱子的容积。

(二)整式的加减 1、小明从一列火车的第m 节车厢数起,一直数到第n 节车厢(n )m ),他数过的火车车厢数为 节。 2、假如m 、n 是自然数,则多项式3 m n m n x y +-+的次数是 。 3、已知235x x ++的值为7,则代数式2392x x +-的值为 。 4、已知210a a ++=,求200720062005a a a ++的值。 5、已知22(1)4(2)10a b c -++++=,求2222()2(2)a ac c a bc c -+-+-的值。 6、若m 、n 、x 、y 满足下列等式:21(8)02 x y ++=,且24n a b -与3m ab -是同类项,求代数式2222(25)(4)m x xy y n x xy y -----的值。 7、已知一个四位数,其千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与百位上的数字相同,试证明这个数一定能被101整除。 8、如图,边长为8cm 、4cm 的矩形,在四个角剪去4个边长为x 的小正方形,按折痕,做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形盒子,试用x 的代数式表示盒子的体积,并指出x 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

初一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初一计算能力专题训练 姓名: 班级: 一、有理数专题 1.若|x|=3,|y|=2,且x>y ,则x+y 的值为 ( ) (A )1或-5 (B )1或5 (C )-1或5 (D )-1或-5 2.若|a|+a=0,则 ( ) (A )a>0 (B )a<0 (C )0≥a (D )0≤a < 3.=+++++++8888888888888888 ( ) (A )864 (B )648 (C )98 (D )649 4.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为2, 则代数式 =++-÷+x cd b a x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2|)4(2=-+-b a ,则=b a ____________,=-+b a b a 2_____________。 6、计算:(1))60()125 ()21 ()51 (-???????-+-++.。 (2) 91817 99 ?- ~ (3).)16(94 41 2)81(-÷?÷-。 二、整式计算专题 1 、如果1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b=________ 2、已知2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 3、多项式3(5)2m x n x +--是关于x 的二次二项式,则m=_____;n=______;

4、、已知关于x ,y 的多项式22(32)(53)(910)26a x b xy a b y x y ++--+-+-不含二次项,求35a b +得值。 5、若|2|3(5)k k x y --是关于,x y 的6次单项式,则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减去3x -等于2535x x --的多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23m n -=-,则524m n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2|3|3(1)0x y -+-=,则20092y x ??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9、已知,a b 表示的数在数轴上如图,那么||2||a b a b --++=___________ ) 10. 一个多项式加上22-+-x x 得12-x ,这个多项式是 。 11、.当b=________时,式子2a+ab-5的值与a 无关. 13.已知:32y x m -与n xy 5是同类项,则代数式n m 2-的值是( ) A 、6- B 、5- C 、2- D 、5 三、一元一次方程专题 1、已知 132 -=+x ,则代数式142-x 的值是_______. ) 2、若21= x 是方程m mx +=-21的解,则m=________ . 3、关于x 的方程032=-++m mx m 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 4、若1,3-==y x 是方程83=-ay x 的一个解,则a=_______ 5、解方程13 321=--x ,下面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1)3(1=--x ;(B )6)3(23=--x ;(C )6)3(32=--x ;(D )1)3(23=--x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y 天完成,两人合做这项工程所需天数 为( ) (A )y x +1 (B )y x 11+ (C )xy 1 (D )y x 111+ 4、某商品进价为150元,销售价为165元,则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 ) & (A )10% (B )9% (C )15元 (D )15% 5、a 是一位数,b 是两位数,把a 放在b 的左边,那么所得三位数可表示为( ) 0b a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新)(全)

初中数学公式及定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符号分类: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按定义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 几何意义: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3)a+b=0 ? a 与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 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代数意义:?? ???<-=>=)0()0(0)0(a a a a a a (或???<-≥=)0a (a )0a (a a 或???≤->=) 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

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即负数<0<正数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1)0没有倒数; 1; (2)若 a≠0,那么a的倒数是 a (3)若ab=1? a、b互为倒数; (4)若ab=-1? a、b互为负倒数.(补充)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初中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5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 2、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540 000 000 000千克,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千克。 3、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像过点(6 , -3 1 ),则 k=__________; 4、函数y=x 3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5、已知数据-3,-2,-1,1,2,a 的中位数是-1,则a=__________; 6、不等式组? ? ?->->314 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 7、圆锥底面的半径为5cm ,高为12cm ,则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cm 2 。 8、两圆的半径分别为5和8,若两圆内切,则圆心距等于________。 9、同时抛两枚1元硬币,出现两个正面的概率为 41,其中“4 1 ”含义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多项式x 4y+2x 2y 3-5xy 4+6-3x 3y 2 按x 的升幂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是4张一样大小的矩形纸片拼成的图形。请利用图形写出一个有关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观察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其中△是三角形, □是正方形,○是圆), □△○□□△○□□△○□□△○□…… 若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则第2006个图形是______(填图形名称) 二、选择题 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2 +a 2 =a 4 B 、4a 2 -2a 2 =2 C 、a 8÷a 2=a 4 D 、a 2?a 3=a 5 14、小丽制作了一个如下左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 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A B C D 15、数学老师对小林在参加中考前的十次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成绩是否稳定,于是,老师必需知道这十次数学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方差 D 、频率 a b

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