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或译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会训练体育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设计发明的。

奈史密斯博士从当时儿童用球向桃子筐内做投准的游戏而受到启发,综合了其他一些项目的活动特点,设计了按投掷的准确性来计算得分和胜负的一种游戏。因最初使用的是盛桃子的篮子和球,故取名为“篮球游戏”。1891年12月21日,奈史密斯在馆内体育课做了第一次这种游戏比赛的试验。试验进行得非常成功,此后,这种游戏活动在国内得到广泛普及,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发展。至今,全世界拥有约1亿篮球运动员,平均每天在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观众达1.6千万。

最初的篮球比赛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经常出现推、拉、撞人等粗暴动作,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鉴于这种情况,1892年,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简单的13条比赛规则。

进入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1936年6月18日,由美国等8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篮球运动的发展总是与技、战术的改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攻与守的对抗和竞赛规则的变化密切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篮球运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现状,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仍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1、高速度

世界强队比赛给人深刻印象的是运动员体力充沛,动作速率、移动速度、重心调整、攻守衔接、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的变化,都在瞬间完成。

快攻仍然是各队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争夺篮板球,还是抢断球,或是后场边线、底线球,都竭力发动快攻,或是以最快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

2、高空优势

目前,世界强队中锋队员的身高常在2.10~2.20米,前锋队员身高在1.95~2.05米,后卫队员中也出现了1.95米以上的队员,平均身高在2米左右。虽然运动员身材高大,但由于身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弹跳力、技术动作力量、柔韧性和伸展性的提高,因而形成在篮下的争夺上高度增高、拼抢激烈的情况。

3、高超技巧

在复杂激烈的攻守对抗中,运动员技术运用表现出快速、熟练、合理、巧妙;在做凌空动作时,伸展、平衡、变换动作的自控能力很强。美国“梦之队”的迈克尔·乔丹身高1.98米,具有惊人的弹跳力,持球跳起后在空中滑行过程中,可在不同的方位,以不同的方式扣篮,他曾两次获全美扣篮冠军,技术全面,投篮准确。

二、篮球运动的竞赛制度与竞赛编排简介

篮球竞赛采用的竞赛制度,通常有淘汰制、循环制、混合制三种。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举办竞赛的目的、任务,竞赛的期限,参加队数的多少,以及场地、设备等问题,来选择和确定竞赛的制度。

(一)淘汰制

淘汰制又分单淘汰制和双淘汰制,失败一次即失去竞赛资格的为单淘汰制,失败两次即失去竞赛资格的为双淘汰制。淘汰制一般在参加竞赛的队数多而时间短的情况下采用。但它不能合理地确定参赛队的名次,而且实力较差的队实际参加竞赛场次很少,不能达到学习、锻炼、提高的效果,因此,淘汰制目前在篮球竞赛中很少采用。

(二)循环制

循环制是指按一定的组合,使所有参赛队互相轮流竞赛,最后根据各队的胜负场次和得失分情况排列名次的竞赛制度。这种竞赛制度能使所有参赛队有相遇机会,产生的名次比较客观。但竞赛场次多,时间较长。这种竞赛方法一般在参赛队不太多,而竞赛时间较长时采用。

循环制有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三种,它是篮球竞赛采用的主要赛制。

循环制的编排方法

单循环制竞赛场数和轮次计算方法。

N(N—1)

竞赛场数计算公式: =X

2

队数(队数—1)

即: =竞赛总场数

2

8(8—1) 8×7

例如:8个队参加竞赛,竞赛总场数为 = =28(场)

2 2

表1 六个队参加竞赛的轮次表

(三)混合制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赛制的比赛为混合制。目前一般比赛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第一阶段均为分组循环比赛,第二阶段则采用不同的比赛方法。

1.同名次决赛:即小组第一名决1~2名,(以预赛分二个小组为例),小组第二名决3~4名,并以相同方法决出所有名次。

2.交叉淘汰比赛:即把预赛中两个小组的前二名编在一组,各组的第一名分别与另一组的第二名首先进行交叉比赛,然后两个胜队比赛决出1~2名,两个负队比赛决出3~4名。

三、篮球竞赛主要规则

(一)基本概念

1、比赛开始

比赛双方各5名队员进入比赛场内,主裁判持球步入圈执行跳球时,比赛即开始。

2、控制球

当队员拿着或运着一个活球时或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表示队员控制球。队员控制球和队员之间相互传球为该队控制球。

3、投篮动作

从队员开始将球投、拍或扣向对方球篮试图得分,直至球离手或空中投篮的队员双脚回到地面,这一过程均被认为是队员做投篮动作。

4、垂直原则

篮球场上,每个队员都拥有他所在的地面位置以及在上面的空间。队员与已确定了垂直位置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则该队员对此负责。

(二)违例

1、3秒违例

某队控制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持续的3秒钟,为该队3秒违例。

2、5秒违例

被严密防守的持球队员在5秒钟内没有传、投或运球,则为5秒违例。

3、8秒违例

当一名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必须在8秒内使球进入前场(包括部分身体接触前场的队员),否则为8秒违例。

4、25秒违例

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球时,该队必须在25秒内完成投篮,并使球接触到篮圈,否则为25秒违例。

5、掷界外球违例

通常下列三种情况为发生违例:

(1)掷界外球队员球离手时脚踏场地(边线或端线)。

(2)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5秒内没有将球掷进场内。

(3)掷界外球队员在球离手前不得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横向移动超过正常一步(大约1米),并向不止一个方向移动。

6、罚球违例

出现下列情况为罚球队员违例:

①主罚队员可处理球时,5秒钟内投篮的球未离手。

②做投篮假动作以造成站位队员违例的行为。

③最末一次罚球(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未碰篮板、篮圈。

④主罚队员掷球打篮板。

⑤在球触及篮圈前脚触及罚球线或罚球线前的地面。

7、跳球违例

下列情况为跳球违例:

①抛起的球在未达到最高点前跳球队员触及球。

②球被合法拍击前,跳球队员离开其位置。

③在球触及非跳球队员、地面、球篮或篮板前,跳球队员抓住球或触及球两次。

④在球被拍击前,其他队员进入圆圈。

⑤跳球队员用拳击球。

8、脚踢球

运动员故意地用膝、膝以下腿的任何部位或脚去击球、拦阻球被认为是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球不算违例。

9、带球走

规则规定“当持球的队员用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数次,另一脚(称中枢脚)保持不离开地面的接触点时出现了旋转”。所谓带球走或带球移动(在场地内)是指持球队员一脚或双脚向任一方向移动时超出了这条规则的限制。

10、两次运球

从控制球队员将球掷、拍或滚在地面上,并在球触及其他队员之前再接触球,直至队员双手或单手将球停留为一次运球。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否则判违例。

11、球回后场

规则规定位于前场控制球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后场。在宣判时,要确认球回后场的三个条件。

即:

①确认在前场控制球。

②确认前场控制球队的队员最后使球进入后场。

③确认该控制球队的队员最先在后场触及球。

如这三个条件均存在,则球回后场确立。

(三)犯规

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道德的举止。对犯规队员要进行登记,随后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

1、侵人犯规

侵人犯规是在活球、球进入比赛状态或死球时涉及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规则规定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脚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挡、拦、推、撞、弹等动作阻碍对方行进,不准用任何粗野动作。宣判侵人犯规主要依据身体接触,在身体接触问题上的决断必须遵照下列基本原则:

①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去避免接触是每个队员的责任。

②任何队员在占位时只要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到达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正常地面位置。

③如果发生了接触犯规,则由造成接触的队员负责。

2、技术犯规

两个比赛队的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与裁判工作人员相互合作。比赛必须符合体育道德精神和良好的比赛作风。如果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故意违反上述的合作和规则精神,则视为技术犯规。

对场上队员的技术犯规其罚则是登记一次技术犯规并由对方队员罚球两次。对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从人员的技术犯规其罚则是登记教练员犯规一次,并判给对方队员罚球和随后的球权。罚球时其他队员要位于罚球线的延长线和3分线的后面。

对于行为十分恶劣或屡次违反此条规定的队员和教练员,取消其比赛资格。

3、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通常对不靠近球的队员进行拉、打或推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对屡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队员可取消其比赛资格。对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其罚则为二罚一掷。

四、篮球裁判法简介

(一)赛前准备工作

裁判员应提前1小时到达比赛地点,并到裁判室报到,两裁判为了共同执行好任务应开好准备会,讨论最新规则的变化,商定比赛有关特定原则、相互之间的分工和配合等,然后进行身体的准备活动,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裁判员至少在比赛前20分钟到达比赛场地,检查比赛设备如比赛用球、计时钟、参赛人员资格证书以及记录表等,并管理球队做好赛前练习。

比赛前6分钟,裁判员应通知所有运动员停止练球回到球队席,准备进场仪式,比赛前1分钟,裁判员应鸣哨告知队员停止练球,离开比赛场地,保证比赛准时开始。

(二)比赛开始

主裁判持球面向记录台,在所有队员处于准备跳球状态下,进入中圈开始抛球。副裁判应面向中圈,站在记录台前靠近中线附近,做好随球向前移动的准备。主裁判抛球后应原地不动,直到球和队员离开中圈为止。然后向比赛方向移动,担任追踪裁判。抛球后的前导裁判总是由配合裁判担任。

(三)裁判员的位置和职责

裁判员在场上所处位置的选择对其准确宣判起着重要的作用。

1.场区划分(如图1所示)

2.下面介绍两人制裁判的分工与职责

(1)前导裁判的位置与职责

A.前导裁判应永远处于比赛的前边,其移动范围左至三分线,右至三分线与限制区的中点之间处。并与球保持直线位置。

B.前导裁判主要观察④⑤⑥区内的队员与球的情况,特别注意观察低策应区双方队员的身体接触和远离球的双方队员。当投篮后,他应观察篮下争抢篮板球队员的身体接触。

C.前导裁判负责端线和左边的边线,当球在自己管辖的线出界时,应及时做出判断。

(2)追踪裁判的位置与职责

A.追踪裁判应处于球的后面追踪和观察球和队员,一般选位于球后的左后方约3米左右,并随时做好向相反方向移动的准备。追踪裁判移动范围前不过罚球线的延长线,右不超越两球篮的中心线。

B.追踪裁判主要负责①②③⑤区及⑥区三分线至边线的范围内球与队员的情况,特别注意队员做中远距离投篮时,防守队员的防守动作以及观察并确认球是否中篮及得分值并观察判断干扰球。当球处于第④区时,追踪裁判主要观察第⑤区攻防队员的身体接触及远离球的低策应区发生的掩护犯规。

C.追踪裁判负责左边的边线和中线,负责球在左边的边线出界及球回后场的判断。

D.当球在后场向前场推进受阻时,应注意观察队员的身体接触和可能出现的违例。(8秒违例)。

(3)合作技巧

A.宣判犯规和违例,主裁判和副裁判之间有着同等的权力,两裁判员的配合和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在你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你就可独立宣判。

B.两裁判同时鸣哨时,离球近的裁判员负责判决,但应目光联络,了解同伴意图,不要急于做出判决,以免不必要的两种不同判决的出现。

C.当一裁判宣判犯规,另一裁判员应及时拿球,并控制比赛场面。

D.当情况不清楚时,在主裁判最后决定之前,两裁判应简短协商,或召集记录台工作人员磋商。但必须及时果断地做出最终判决。

(四)宣判的程序

1.当发生犯规或违例时,裁判员及时鸣哨(响亮、短促),同时出手势(握拳或伸直手掌)。

2.宣判犯规时,应快速跑到记录台能看清楚的地方,用手势表明犯规队员号码、犯规性质、罚则。做手势时不要太快,应停留1~2秒钟,以便记录人员看清楚。

(五)比赛结束工作

1.审查核对记录表

2.结束

认为记录表准确无误,应先由副裁判签字,然后由主裁判签字,承认比赛成绩,到此,裁判员的权力即告结束。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 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的传播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欧洲的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1917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虽然起步晚,但传入的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不过,2005年2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 排球的发展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1895—1936 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

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简要介绍

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简要介绍 1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1.1基础性设施较差,出现人才断层 篮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因而基础设施是开展篮球运动的保障,也是向广大群众普及和推广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的 许多地方,连个简易的篮球场都没有,更不用说其他高档篮球设施。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篮球 群众的基础并不够雄厚,篮球运动的开展也不够广泛。正是基于这 些原因,从而导致我国的篮球后备人才不足,高水平运动队的新老 队员交替出现困难,呈现出人才断层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篮 球运动的发展。 1.2科研力量单薄,理论研究无法篮球实践进行指导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篮球科研队伍缺少必要的合作与交流,极大的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对于我国薄弱的科研力量来说无疑是 雪上加霜,呈现出一种研者不练,练者不研的现象,从而使理论与 实践脱节。另外,篮球理论研究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独 特鲜明的特点,与西方篮球科研相比,我国篮球科研的时效性还处 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篮球科研这方面,我国还有 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也是制约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1.3裁判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有所欠缺 在篮球运动的发展中,裁判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其是一个特殊的力量。篮球运动的发展受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现阶段,在整体素质方面,我国的裁判员队伍还不够高,像误判、错判的等问题还是经常发生,从而导致一些影响比赛的事情发生。鉴于此,篮管中心应加强裁判员的培训力度和对比赛的监控力度,从而保障各级篮球比赛公平,公正、高质量的进行。

1.4没有科学的教练员选拔和培训体系 2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2.1增加基层篮球设施的投入 当前,相较于城市而言,我国基层的篮球设施较差。很少有体育篮球场馆,这种现象在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有的小学根本就没 有篮球场,在中学有的也只是几个简陋的球场,就算是在一些大学 里面,篮球场的数量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改变这些缺 少篮球设施的现状,就要切实的增加经费的投入,实行专款专用, 切实的完善学校和地方篮球基础设施,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打下坚实 的物质基础。 2.2完善篮球科研体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基于篮球科研部门的现状,篮管中心应对篮球科研部门加大整合力度,使其形成合理的科研体系,同时加大对篮球科研的经费投入,从而使篮球科研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并积极的推广已有的篮球科 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使科研人员与篮球教练员结成科 研队伍,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促进科研队伍的成长,应建立起 新型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篮球各方面水平的 提高。 2.3采用逐级考核的方式来任用教练 一个篮球队伍水平的高低与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对比赛的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对一个篮球队 伍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聘教练员时,应对其进行 理论知识、业务水平、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同时还 要适时的评估教练员的训练过程。另外,为使教练员的各方面的能 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国家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培训,更新教练员的 知识结构,同时,还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考核,对不合格的教练员 进行及时的调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进而来促进整个队伍 水平的提高。 2.4深化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

篮球运动简介》教案设计

《篮球运动简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简单的发展史。 2、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篮 球运动更进一步的理解。 德育目标: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对篮球运动主要规则的理解及其运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利用NBA一段精彩图片导入课题) 二、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1、讲述篮球的起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发明的。 2、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1)世界篮球史 A、1981年12月篮球起源与美国,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

B、190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 C、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D、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篮球在中国的发展 A、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天津。在我国篮球的发展史上,董守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远涉重洋到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深造。 B、1936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 C、中国男篮多次称雄亚洲,曾进入奥运8强,女篮曾进入奥运4强。 3、篮球的发展趋势:高、快、全、准 三、场地与设备(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 1、标准篮球场地及尺寸 2、基本篮球设备 (1)介绍篮板:横宽1.8M,竖高1.05M (2)介绍篮圈及篮网:篮圈内径45CM,篮网长40CM (3)介绍篮架:篮球架包括:篮板、篮圈、篮网、支撑构架及包扎物组成。 (4)介绍篮球:圆周74.9-78CM,重567-650克。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或译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会训练体育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设计发明的。 奈史密斯博士从当时儿童用球向桃子筐内做投准的游戏而受到启发,综合了其他一些项目的活动特点,设计了按投掷的准确性来计算得分和胜负的一种游戏。因最初使用的是盛桃子的篮子和球,故取名为“篮球游戏”。1891年12月21日,奈史密斯在馆内体育课做了第一次这种游戏比赛的试验。试验进行得非常成功,此后,这种游戏活动在国内得到广泛普及,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发展。至今,全世界拥有约1亿篮球运动员,平均每天在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观众达千万。 最初的篮球比赛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经常出现推、拉、撞人等粗暴动作,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鉴于这种情况,1892年,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简单的13条比赛规则。 进入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1936年6月18日,由美国等8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篮球运动的发展总是与技、战术的改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攻与守的对抗和竞赛规则的变化密切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篮球运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现状,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仍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1、高速度 世界强队比赛给人深刻印象的是运动员体力充沛,动作速率、移动速度、重心调整、攻守衔接、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的变化,都在瞬间完成。 快攻仍然是各队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争夺篮板球,还是抢断球,或是后场边线、底线球,都竭力发动快攻,或是以最快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

最新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地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地。当时,由于在寒冷地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地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地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地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地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地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地篮板和球篮。 最初地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地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地原始规则,目地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地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地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地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地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地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地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地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地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地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地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地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地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地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地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地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地优势,掌握了比赛地主动权。但那时地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地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地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

篮球运动基本规则

篮球运动基本规则 违例 一、违例就是违反规则。 二、罚则就是发生违例得队失去球(例外:第四十四条与第六十条)。 三、将球判给对方队在最靠近发生违例得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得地方除外(例外:第三十一条注解第一款,第四十四条与第六十条)。 队员出界与球出界 一、当队员身体得任何部分与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得地面,或除队员以外得任何物体接触时,即就是队员出界。 二、当球触及: 1、界外得队员或任何其她人员; 2、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得地面或人物体; 3、篮板得支柱或背面,即为球出界。 三、球出界或甚至球触及了除队员以外得其它物体出界,最后去触球或被球触到得队员就是使球出界得队员。 运球规则 运球 1、当已获得控制球得队员将球掷、拍或滚在地面上,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再接触球为运球开始。 2、队员用双手同时触球,或使球在一手或两手中停留得瞬间运球即完毕。 3、队员得手不与球接触时,运球队员得步数不受限制。 一、下列情况不就是运球: 1、连续投篮; 2、在运球开始或结束时,队员偶然地失掉球,然后恢复控制球(漏接); 3、与附近得其她队员抢球中用挑拍以图控制球; 4、拍击另一队员控制得球; 5、拦截传球并获得该球; 6、只要不出现带球走违例,球在触及地面前在手中抛接与停留(见第三十九条)。 二、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因为下列情况,她失去了对球得控制以后: 1、投篮; 2、球被对方队员拍击; 3、传球或漏接,然后球触及了另一队员或被另一队员接触。 三、队员不得掷球打篮板,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去触及球,除非裁判员认为就是投篮则除外。违反本条规则就是违例。 注解:队员没有控制活球就没有这条规则得违例。 带球走规则 一、定义 1、当持活球得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数次,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

篮球起源与发展教案

篮球起源与发展教案 教学设计表 学科:体育授课年级:初一学校:前郭县重新中学教师姓名:徐志波 章节名称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计划学时 1 本课是一节具有欣赏性学习意义的体育与健康结合的篮球基础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课,主要讲述篮球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篮球的发展 趋势。本节课的幻灯片背景多数用书上的插图,便于学生接受。 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可以说对于篮球活动有所熟 悉,但是真正涉及到篮球基础知识和技术战术等具体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知学习者分析识,那就是一片空白,简单的说他们就是为了玩而玩,并没有过多的去深入探究。 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欣赏篮球及体育运动美的神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 球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的热 教学目标情。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德育目标: 使学生通过对篮球运动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的学习,从深 层次上认识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并深刻认识体育运动中其它项目的内在 联系,学会和增强欣赏美的能力,增强对体育以及篮球运动深入学习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爱国主义 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重点 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媒体资源动画演示完成教学目标的达及解决措施成。 教学重点:对篮球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媒体资源动画演示来促成问题解决. 解决措施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 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观赏来 进行。 2、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以生活中实例:通过篮球运动对集体生 活和个人身体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来阐述,点燃学生的运动兴教学设计思路 趣,引起思考,激发实践。 3、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将问题逐步深化,引领学生进 一步走进篮球运动。 4、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姚明做铺垫来引 领广大同学将目光投聚在我国的篮球运动上。 5、三分球、篮球技术动作分类、篮球图例基础知识简介,拓展知识 领域。 6、运动中精美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体育运动 的热爱,激发积极投入体育锻炼的热情。 7、课堂小结,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精美图片的欣赏,让学生

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篮球课总结报告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以及现状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

体育史2

体育史 姓名与学号徐银川 3090103106 年级与专业工科0940 所在学院蓝田学园

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摘要: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随着其的出现和不断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运动。本文就简述篮球的起源和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篮球是以投篮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之一,1892年1月(另一种说法是1891年12月),为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教师詹姆士·奈斯密斯博士所创。他并不是在改革一项运动,而是在发明一项运动。他当时只是为了给国际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院的学生们发明一种适合室内进行的运动,他的发明引起了积极的响应。最初,他将两个装桃子的篮,钉在学校健身房楼上看台的两端,以橄榄球作为比赛用具,向篮内投掷,后来改为铁制的圆圈,挂上线网。再后来剪开网子下口,成为今天篮框的样子。为了完善篮球游戏,他在1892年制定了13条规则,后逐步修改和增加条款,出场人数也逐渐减少,直至规定每队5人,这才成为现代的篮球运动。 1.关于篮球运动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 1 篮球运动于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借鉴其它球类项目设计发明的。(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篮球》第一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 1.2 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当时受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便是篮球运动的雏形。后来奈史密斯将在室外开展的篮球游戏移至室内。(球类运动——篮球,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1. 3 篮球运动创始于1891年美国麻省春田市的YMCA所属训练学校,由该校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着手研究发明。当初为了使学生在冬季里不必天天做呆板乏味的体操,因而设计富有娱乐和竞争性质的运动来取代体操活动。奈氏设计出综合美式橄榄球、曲棍球及足球等球类游戏的方法与原则,以投掷进篮计分方式判定胜负的新式球类活动。(中国体育发展史,台湾,1981年。) 1. 4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中国体育报》,2004年3月25日。) 2.篮球运动起源的考证 2. 1 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及经过 最早提出发明一种新游戏想法的是当时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系主任古力克博士。1891年的夏天,古力克博士为春田学院体育系引入了一门新型学科——《运动心理学》,当时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还是古力克的学生。古力克在一次上课时向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需要发明一种新的室内运动,它既有趣,又容易学,并且能在冬季及室内活动。”正是古力克博士最初的这种思想,指导着篮球运动发明的全过程。但是,当时并没有立即着手发明这种新的游戏。几个月后,奈史密斯博士成为了该校的一名教师,在一次教师讨论会上,古力克博士再次提出了这一“需要”。因为随着冬季的渐渐来l临,体育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有2名教师曾尝试发明符合这种需要的新游戏,但都以失败结束。最后,古力克博士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奈史密斯博士。奈史密斯在发明篮球运动之前,曾设想对学校室内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以应付冬季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他曾经把某种户外运动项目搬进室内进行活动,如橄榄球、足球、长柄曲棍球,但由于场的限制和这些项目本身的猛烈程度,把某种成熟的运动项目照搬进室内的尝试失败了。必须发明一种新的运动项目。 奈史密斯博士在分析当时流行的体育项目时发现:已有的运动项目都在使用球进行活动,技术的难易程度与所用的球的大小成反比,即用小球的时候需要用棒、棍、拍等器具间接控制球;使用较大的球则可用脚、手直接控制球。出于设计新项目的初衷:“简单易学、充满乐趣”,奈史密斯认为应该发明一种使

篮球运动基本知识与规则裁判法

篮球运动基本知识理论讲稿 篮球运动基本知识 1篮球运动的诞生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录像) 2发明篮球运动时的五条基本原则: 只是用手进行的运动; 不得带球走; 不允许发生冲撞; 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队员都可能被换下; 球门应是水平的; 3国际篮联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当时只有八个会员国。篮球运动从发明至今已110年,由于篮球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魅力百余年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三亿多人经常参加篮球竞赛和锻炼,篮球已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现在已成为仅次于国际田径联合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国际篮联秘书长(所作贡献) 第一任秘书长:雷纳托·威廉·琼斯(意大利人)任期1932年—1976年 第二任秘书长:斯坦科维奇(南斯拉夫人)任期1976年—2002年

国际篮联与美国国家篮球协会1989年4月达成共识,允许职业选手参加奥运会、世界篮球锦标赛等世界大赛的决定。 第三任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瑞士人)任期2002年至今 4篮球运动的国际化进程 篮球运动1892年传入墨西哥,1895年传入英国,1896年传入巴西、中国,1897年传入捷克斯洛伐克等国;1936年男子篮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美国职业篮球队员允许参加奥运会; 5 CUBA与CUBS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英语为Chinese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UBA),联赛的宗旨是“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联赛1996年开始酝酿,1997年建立章程,1998年开始正式推行。 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简称“大超联赛”、“CUBS”,首届“大超联赛”于2004年10月拉开战幕。 CUBA和CUBS联赛是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共同领导下,同一系统中两个不同层次的联赛。 CUBA和大超联赛的本质区别在于,CUBA始终把维护业余体育的纯洁性放在第一位,参赛队员必须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大超联赛则首次向在中国篮协注册的专业队员敞开了大门,各高校在引进专业运动员上有了较大的运作空间,与赛季时间没有冲突的CBL球员、青年队球员只要入学手续完备、年龄适合并能提供“在校在读”的证明就可参赛。 6世界篮球发展趋势 速度的提高是促进篮球运动向前发展的首要条件; 篮球运动发展到现在,比赛场上的身体对抗已经从躯干整体的对抗细化到身体局部(如四肢)等各个部位。 更加注重防守。在篮球比赛中力求以激烈的身体对抗阻止对手的攻击。 (录像)

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各出5 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㈣具有促进国际交往和增进友谊的作用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训练学校,是由该校教师美籍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发明的。 在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里,户外体育运动已开展的比较普及,橄榄球、足球、曲棍球等深受学生喜爱。美国东部地区入冬较早,天气又较为寒冷,为了弥补冬季缺乏适当的室内集体运动项目之不足,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受到当地民间儿童摘桃投入桃筐的启发,几经尝试,于1891年12月发明了在室内进行的篮球游戏。篮球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历经百年,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最初的篮球运动,以足球为工具,队员将球投入挂在室内两侧离地面10英尺高的墙壁上的篮筐,参赛人数不限,只要求场上双方队员人数相等。新的运动项目一诞生就深受学生和大众喜爱,称之为“奈史密斯球”,奈史密斯根据“篮子”这一投掷目标,取名为“篮球”。最初,由于桃筐底 1895 列。 1992年我国女篮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1993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篮冠军,1994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夺取第二名。中国女篮已经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1995年中国篮球协会推出篮球职业篮赛,以赛制改革为先导,积极与国际接轨,走职业化道路。这是一条与国际通用的方式接轨之路。我国球员走出国门,请进国外优秀球员和教练员到我国CBA职业联赛参赛和执教,使我国优秀球员有机会进入国际最优秀的职业培养环境,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打法。一进一出,内外结合,共同提高,促进了我国的篮球竞技水平,使中国篮球充满了竞争与活力,蓬勃发展,健康向上。 二、我国篮球运动的差距与努力方向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教案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作用、起源与发展,以及篮球的基本规则,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基本的篮球规则。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比赛方法、违例以及犯规部分的学习。 教学难点:对规则的理解、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教学过程和讲授内容 1.课堂常规(1min) 2.导入:篮球运动的比赛方法?(3min) 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每队目标是在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队得分。篮球比赛由裁判员、记录台人员管理。 比赛分前、后半场,每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延长赛5分钟,若5分钟后比数仍相同,则再次实行5分钟延长赛,直至比出胜负为止。在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将是比赛的胜者。 3.授课:(35min) 篮球运动的特点: 集体性特点综合性特点对抗性特点 健身性特点增智性特点商业性特点 篮球运动常见的违例: 带球走规则 一、定义 1、当持活球的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数次,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点时出现了旋转。 2、带球走或持球行进(在场地内)是持球队员一脚或双脚向任何一方向移动超出了本条规则所述的限制。 二、确定中枢脚 1、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能够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2、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他能够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

(1)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 a、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能够是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b、两脚分先后着地,则先触地的脚是中枢脚。 c、一脚着地,队员能够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三、持球移动 1、确定了中枢脚后: (1)在传球或投篮中,中枢脚能够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能够落回地面。 (2)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够抬起。 2、停步后,当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 (1)在传球或投篮中,一脚或双脚都能够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能够落回地面。 (2)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能够抬起。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注解队员没有控制活球就没有这条规则的违例。 ●八秒钟规则 1.当一名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 2.当球触及前场或触及有部分身体接触前场的队员时,球即进入前场。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三秒违例 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能够抬起。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注解:队员没有控制活球就没有这条规则的违例。 ●5秒违例 被严密防守的队员被严密防守(在正常的一步之内)的持球队员要在5秒钟内传、投、滚或运球。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球回后场 1.某队获得控制球权 2.该队在前场最后触及球 3.该队球员在后场最先触及球 同时满足以上三点视为球回后场违例。 ●24秒钟规则 即当一次进攻开始的时候,从后场一得到球,必须在24秒钟之内尝试投篮,至少在24秒之内投篮一次,否则发生24秒进攻违例。 常见的犯规 正式比赛的普通犯规分为5种,即打手(touching foul)、拉人(holding foul)、推人(pushing foul)、进攻犯规(charging foul)和阻挡犯规(blocking foul)。当在球员控球时犯规,将不会判罚球;当球员在上篮动作是犯规,将判罚球(罚球数将由球员所射的球若进应得的分数)。若球员在被犯规时所射的球进,将算分并有一粒罚球。阻挡犯规是在进攻球员进攻时,防守球员在他进攻后才防守,并与进攻球员碰撞才算犯规。进攻犯规则是在球员防守后非法肢体接触进攻,碰撞到其他队员的犯规。 ●技术犯规(technicalfoul) 篮球犯规规则对场上或球队席上的球队成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或违例的处罚,是技术犯规。在球成活球前,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接触,也可判为技术犯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讲稿

一 篮球运动的诞生远比田径、足球、体操、橄榄球等项目要晚,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然而,由于它具有对抗激烈、复杂多变、极强的观赏性和参与价值吸引成千上万的爱好者,如今已成为世界体坛最重要的竞赛项目之一。 二 男篮第8,女篮第四 小组赛 西班牙67-64 胜 美国63-108 负 新西兰80-63 胜 马里69-48 胜 捷克79-63 胜 半决赛 澳大利亚70-86 负 铜牌争夺战 俄罗斯81-94 负 三 78岁 奈史密斯是加拿大人,先在大学攻读牧师学准备作牧师,但读了三年却发现根本不适合,他的兴趣是体育,但是麦克吉尔大学并没有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毕业,然后到了美国麻省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谋得一个体育指导员的职位。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担任该校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 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也直译作春田市),在州中部桑加蒙河畔。人口10.2万(1984),大市区18.7万(1980)。1818年始建居民点,1837年成州首府。 四 1、为改变足球、棒球受季节气候影响的局限,需要一种不受环境气候影响而能在室内随时进行的体育活动。 2、可以消除人们对当时体育活动因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而且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能参加的运动,尤其是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加的运动。 3、该校所在地是一个盛产蜜桃的地方。当地的小孩子投桃子投的特别准。经常几个小孩比谁桃子投的更准。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开始下雪,室外运动不得不停止,但当时的室内运动只有体操与器械操,学员们觉的无聊而无精打采。 有一天奈史密斯在散步看见工人在搬运桃子,这是引起奈史密斯创编篮球的启发意

篮球起源与发展

篮球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100分。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文案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 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